随笔南洋网



 
标题: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1-28 11: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

现在国内有关中越战争的资料非常稀缺,我们费了很大力气收集到的信息现在看来许多都难辨真伪,所以我们认为对中越战争的研究应慎之又慎。我的外国友人在今年夏末已经写就了第二篇分析报告,后根据网友提供的资料对许多细节作了相应的修改,但仍然被他们的上司以文章过于亲华、过于zan誉邓小平为由而加以否定。而我看这篇文章还是有一定的学术价值的,如果就此废弃扔掉实在可惜。于是我按着自己的理解将该文翻译成汉文,标题没有更改,这就是下面即将奉献给大家的《中越战争——冷战的转折点》一文。文章内容较长,需耐心读完。

1 残忍的教训

1979年2月17日,邓小平调来的30万军队越过边境全部打进越南,另外30万军队也在边界附近完成集结,随时准备接应。这样的部署几乎没给越南留下任何反击的可能。越南人根本没估计到中国会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直到炮弹打过来还以为中国人不过是又在打中印边境那样的小仗,顶多两个师打过来。自以为成竹在胸的越南人为此做出了许多近乎荒唐的举动,在通讯联络没有被中国人完全切断之前,甚至向一些部队下达了击败敌军攻入敌境的命令。最可笑的是越南的王牌316A师,竟然得到了向黄连山省进犯的中国军队不过2个团的混帐通报,该师为此冒着暴雨般倾泄的炮火往前奋勇推进了10公里。等他们发现自己是在向4个中国师进攻时为时已晚,急忙回撤的316A师的4个团被中国人撕得七零八落,尽管没有全军覆没,但也折损大半。316A师的回撤使其东面的345师陷入另3个中国师的重围,345师比316A师差之千里,很快便全线崩溃,几乎全军覆没。345师东面的346师表现相当出色,给当面进攻的中国军队相当大的杀伤,中国军队的伤亡一半以上都是在346师防御的高平地区。但一周后,346师也陷入重围。尽管该师化整为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但最后还是象345师一样全军覆没。最可怜的是346师东面谅山地区的第3师,该师忠实地执行了越共中央“一线决战,一线取胜,决不放敌人进国境线”的作战方针,在西面的防线已经完全崩溃的情况下仍在同登、谅山一线死守不退,结果所属部队被中国最凶猛的55军象铁锤砸甲虫一样一个个砸得血脓遍地,第3师不仅丢了谅山,自己也死亡殆尽。在4个主力师之间宽大的空隙地带,越南以营、连为单位布置了大量的地方部队、公安部队,还有数量庞大的民军,这些人合起来虽然数量惊人,但是分散在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就都显得单薄无助。面对潮水般过境的中国军队,越南人既不命令他们迅速后撤,也不给他们有力的支援,结果这些部队大部分也象4个主力师一样陷入合围。被围的越南士兵在各自的工事、岩洞、山沟、丛林里都进行了广泛持久的殊死抵抗,但面对绝对优势的敌人,这些抵抗到最后往往演变成惨不忍睹的屠杀!

越南人的伏击、偷袭战术也曾经给进攻的中国部队造成相当大的混乱

中越战争的残忍血腥到现在仍让人心惊胆寒,双方在极短的时间内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当然,这些尸体和鲜血大部分都是越南人的,因为战争的优势始终在中国人一方。中国人用30万人打越南10万人,而且由于越南人战术呆板,死守固定的要点,所以在具体攻击时中国人往往能调来5~7倍的兵力围攻越军。火器弹药中国人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由于飞机、导弹、坦克没有在战争中唱主角,大口径火炮成了双方最有效的杀人武器。战争中中国人先后有48个炮兵团进入越南境内,动用的大口径火炮超过2880门,而越南人能与之对抗的仅9个炮兵团,充其量324门大口径火炮。中国人发射的82毫米以上的炮弹达883381枚,日均发射量超过朝鲜战争中的6倍!而越南人回击的同样炮弹可能连1/10都不到。虽然越南人小口径火炮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但由于通讯落后,弹药补给困难,部队过早分散,所以也没有发挥出数量上的优势。铺天盖地的炮火让一线的越南部队守不住任何一个要点,也使二线的越南部队根本不能给一线提供有效的支援,被迫分散的越军到后来也成为分散配置的中国大口径火炮的靶子。中国在炮火方面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免除了其步兵的战斗,如果没有炮兵的有力支持,中国比朝鲜战争中素质低得多的步兵几乎可以肯定不是越南步兵的对手。

不可否认的是,越南人在战争中并未一味挨打,经验丰富、久经战阵的越南士兵在开战的头3天曾让中国军队伤亡惨重,10名中国师团级军官陨命,超过整个战争中师团级军官陨命人数的一半,尤其是在高平地区,越南的游击队把中国的后勤运输部队打得非常狼狈。越南人的伏击、偷袭战术也曾经给进攻的中国部队造成相当大的混乱,13军、43军、54军等中国的作战部队甚至发生了中伏时军官扔下部队逃跑的事件。战争行将结果时,中国的50军更是发生了团级军官带着士兵投降的丑闻,50军被围的1个营有219人被越军俘虏,而越南军队任何1个团都没有被俘那么多人。经历了对法、对美战争磨练的越南军队借助本土作战的优势,多多少少给自己挽回了不少面子,但是那些胜利都是局部的、暂时的,根本不能改变越南全局被动挨打的局面。中国一共有297个营(不含炮兵)的作战部队进入了越南,除了50军的那个营,其余296个营越南只俘获了20人,由此可见这场战争基本上是一边倒,中国只是在局部偶尔吃了点小亏。

越南的失败在于他们根本没有应付如此大规模进攻的思想准备,他们犯了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一样的错误,过分地相信后台老板苏联人的决心和勇气。越南人始终认为有苏联在北面看着中国,中国不敢对自己大动干戈,最多也是师团一级的中小规模入侵,凭越南军队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在一线挡住那样的进攻,只要拖到苏联在北面向中国出兵,越南还可以反过来攻进中国境内。过分的自以为是使越南人根本没有认真考虑中国大规模出兵的可能,也没有仔细揣摩中国领导层的意图,连邓小平在中国政坛的作用和地位都没搞清。当邓小平在美国向越南发出战争警告时,黎笋还以为邓小平是在违心地应和中国其他领导人做表演。越南人在边境布置的10万人也不是用来对付集团军一级规模的进攻的,其落后简陋的通讯系统在战争的头一天就让河内跟前线完全失去了联系,所以越南在前线的部队基本上是在各自为战,后方的增援部队也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撞。直到一周后坐飞机风尘仆仆赶来的苏联通讯部队紧急接管跟前线的通讯联络,越南才逐渐恢复了跟前线部队的联系。等他们最终搞清楚攻过来的中国军队的规模时,猛然发现在首都以北驻守的部队数量根本挡不住中国军队,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越南急忙把在柬埔寨的一些主力部队如304师等紧急调往北方,但远水已经解不了近渴,越南只好眼睁睁地看着一线部队一个个陷入重围而无法救援。好在越南急忙下令308师、312师等二线部队停止增援,马上回撤,这才避免了越南第一王牌和第二王牌也象316A师那样飞蛾扑火,从而给首都河内留下了宝贵的守卫力量。不然,河内就象个一丝不挂的新娘,任凭已经冲过来的成群的中国恶狼肆意蹂躏。


图片附件: 0E81936.jpeg (2018-1-28 11:25, 62.58 K)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1-28 11: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2 充满血腥的代价和不可逾越的限制

战争打到第16天,中国人将越南北方的重镇谅山彻底摧毁后占领,从而打开了通往红河平原的大门,造成了威逼越南首都河内的形势。看到越南人剩下的部队都已经退到河内周围,实在找不到新的肥肉下嘴,邓小平在第二天下令撤退。回撤的中国军队继续对陷入重围的越南游击队实施残酷的清剿,又干掉了越南上万人。12天后,除了50军的那个营,其他296个营都安然无恙地返回中国境内,血腥的中越战争至此告一段落。28天的冲突让中越双方都伤亡惨重,越南的战报说消灭中国军队3万多人,由于越南一直不能掌握战场,所以只能笼统地估算到万位数。近年来中国透露出来的数字跟越南人说的差不多,一共减员31139人,精确到了个位数,其中死亡(包括战死、伤重不治死、病死、事故死亡)、失踪8531人,这些数字除了作战人员外还包括民工、向导、翻译等非战斗人员,伤亡确实惊人!中国人说消灭了越南军队57152人,也精确到了个位数。乍一看中国人没占多大便宜,但是这57152人中有46837人是中国人数到的越南士兵的尸体,2173人是中国人捉的俘虏,中国人看到确认打伤的越南士兵只有8142人。这根本不可能是越南人的真实损失,因为在密林草丛深处中国人没有发现的尸体,被炸塌的工事、岩洞中(如着名的鬼屯炮台、大青洞、二青洞、法国炮台等)活埋的越南士兵,以及在后方医院伤重不治而亡的越南士兵都不在此数内,大量受伤后隐蔽撤下来的越军伤兵,还有目视距离以外被远程火炮打死打伤的越军士兵也不在此数之内,由此可见中国人对数据的统计是严谨的、残忍的!朝鲜战争中中国人公布的歼敌数字就比美国人、韩国人自己说的还要少!所以邓小平说越军的死亡人数至少超过5万,而近年来跑到法国的越南民运分子则说越军死亡人数超过7万!不过越南士兵的受伤人数大大低于死亡人数也是肯定的,因为越南人战前一线取胜的战略,战争中死守一线的命令,以及越南后方糟糕的医疗救护条件,都让大批受伤后本可以活下来的伤兵丢了性命,所以许多网络资料认为越南士兵死者与伤者之间的比例应该在2:1~1:1之间!而不是国际上通常认为的1:3~1:4之间!10万越军驻守一线的部队,以及数万增援后死战不退的二线部队几乎全部伤亡,完好无损撤下来的人员极少!

除此以外,大量不穿军装的越南武装民军和百姓的伤亡也不在中国人的战果统计里。这些人基本上由退伍回乡的越南老兵组成,单兵作战经验和能力比越南的正规军还强,人数也超过越南在边境一线布置的10万军人。在战争的中后期,这些人甚至成为抗击中国军队的主力,邓小平后来增调50军、54军和20军58师加入战场,主要就是对付这些武装民军和百姓,没有这些人的羁绊,邓小平早就推进到河内城下了。但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分散作战,得不到有力的支援,越南的武装民军和百姓在中国人的围攻下也伤亡惨重。而且由于这些人的有效抵抗,中国人开战没几天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地对平民大开杀戒,所以越南平民的伤亡比军队还要大!越南人说在战争中超过5万的越南平民丧生,这又是一个非常笼统而又模糊的统计,这里面有多少是武装民军和百姓,有多少是真正无辜的平民,越南没有明说。在朝鲜战争中军人与平民的损失之比为1:5,越南战争则上升为1:10,所以中越战争中越南平民死亡5万人基本上是不可信的!具体的数字越南人和中国人出于各自的目的恐怕永远也不会透露,不过越南民间说他们是用10个人换中国1个人的说法还是有依据的,这样推算越南在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军民合计伤亡应在30万人以上!

除了人员伤亡惨重以外,越南在北部边界的基础设施也损失惨重。战争结束后,到中越边界采访的一些外国媒体就曾经报道,中越边界越南一侧纵深20~8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军事设施和人工建筑都被中国人摧毁,在谅山,中国人连一间房子都没留下!许多军事观察员因此断言越南已经失去了再次向中国大规模挑衅的物质基础。越南在北方仅有的一点重工业也被中国人破坏殆尽,一些技术专家看后认为要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至少需要10年!这又给战后越南经济建设的恢复带来无穷的困难。

无疑,越南人在人员和物资损失上都遭遇了一场浩劫,但是越南人并未输得一败涂地,他们用大量的鲜血挺过了中国人的猛烈袭击,又用巨大的代价迟滞了中国人的推进,越南最精锐的主力(如308师、312师)基本上都跳出了中国人的包围圈,成功地与从柬埔寨北上的增援部队汇合。等邓小平打下谅山时,河内以北以308师、312师和304师为主体的新的防线已经形成,若中国人继续前进,将面临越南举国的以死相拚。聪明的邓小平没有让自己大占便宜的部队再去啃硬骨头,他明智地放弃了进攻河内的打算,把部队撤了回来。正是基于这一点,越南人始终坚持自己取得了1979年战争的胜利,起码逼得大批凶恶的中国军队不敢进攻河内,保住了国家的独立。但是邓小平停止前进的主要原因谁都知道不是越南人的拚死抵抗,邓小平确实讲过干掉对方4万多人,才抓了2千俘虏,越南不可小视、不可低估的话。但是越南以这样的代价给中国造成的损失也是毫发之失,离伤筋动骨远矣!邓小平真要想打下河内,越南人是挡不住的。之所以邓小平没打河内,并不是他惧怕越南设立了新的防线,而是已经没有时间了。不仅雨季马上就要来临,真正让他害怕的是等他打下河内,身后的北极熊会挥爪打过来。他非常清楚,自己的成功有相当大的偷机性,不仅钻了越南经验不足的空子,更是钻了苏联准备不充分的空子。苏联在战前对这场战争的规模和突然性也认识不足,她压根儿就没想到中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对自己原先的盟友下手,而且这么狠!她不知道邓小平为这场战争已经筹划了4、5年了。苏联军队根本没做对中国开战的准备,在中苏、中蒙边境部署的54个师,没有1个是战时满员师,只有1/3达到满员的70~80%,1/3只有满员的50~60%,剩下的1/3都是只有4000人左右的架子师。美国人及时将这一重要信息透露给邓小平,邓小平据此估计苏联要想大规模进攻中国,至少要从欧洲调100万人过来,仅凭那条单薄的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上述调兵至少需要半年,就是部署中等规模的进攻最快也得2个月。这个估算出的时间差是邓小平下决心对越开战的主要依据,也是他进行战争不能逾越的时间红线,如果苏联人没给他这个时间差,也象中国人向中越边界调兵那样向远东大规模增兵,邓小平还敢不敢对越开战就不好说了,最起码他不会发动那么大规模的进攻。

现在的公开资料表明,邓小平在开战之前和战争进程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如何应对苏联的反应上,对越战事完全委托给了许世友和杨德志两个部下,他根本没插手。苏联超强的军力让邓小平不敢小觑,中国对付得了越南但绝对对付不了苏联,这也是越南料定中国不敢大动干戈的主要原因。但是邓小平比越南人更了解苏联,他跟苏联人打了几十年的交道,深知支撑苏联帝国的基础在欧洲不在远东,苏联向远东大规模调兵不仅成本浩大,而且还会造成老巢东欧地区兵力空虚,美国绝不会对此不屑一顾。要是再弄出匈牙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那样的危机,苏联就可能丢掉东欧,这个损失苏联承受不起。所以邓小平料定勃列日涅夫绝不会用东欧任何一个国家去换越南,大规模进攻中国苏联肯定不敢。

其次,邓小平认为中越战争那样中等规模的进攻苏联也不会实施。因为这需要在中国的东北或新疆地区对面集中2个集团军规模的兵力,至少得10个满员师,跟中越战争中国在广西或者云南方向布置的规模差不多。这对苏联同样十分困难,中苏边界不论东端还是西端,都是人迹罕至的高寒地区,每年二三月份大雪弥漫,气温零下30~40℃,几十万的人和装备在这种情况下集结开进是不可想向的,真打起来庞大的后勤供应也会要苏军的命。再说,10几个师的规模顶多也是象中越战争那样打进去几十公里,这样的打击对越南这样的小国管用,对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则毫无意义。所以邓小平基本也排除了苏联中等规模进攻的可能,但是他仍然命令中国北方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和新疆军区的部队进入一级战备,做好应对苏联中等规模入侵的准备,这些军队在装备和人员素质上都高于南方正跟越南打仗的部队,目的就是防止苏联在绝境下出险招。

苏联的存在使中国不可能无限制地对越南施以惩罚

再次就是苏联小规模的入侵,这是邓小平1979年最担心的地方,也是他花心思最多的地方,尤其是中国西部的新疆地区,邓小平估计会有苏联武装的6个哈萨克族还乡团打过来,邓小平为此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准备。中越战争期间邓小平的眼睛一直盯着北面,中苏、中蒙边界任何微小的动静,哪怕是风吹草动都得向他汇报。

事后证明,苏联连小的入侵也没搞,为此,有人说苏联人本质是懦弱的,从拿破仑战争以后,苏联(包括以前的帝俄)从未主动向一个大国发动战争。还有人说苏联没有行动确实是象邓小平分析的那样有无法克服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苏联对越南并不真心,这个从别人那里背叛过来的小伙伴苏联还信不过,这么短的时间就让苏联为了这个新的小伙伴去跟人以命相搏,苏联绝对做不到,也没那个意识苏联跟越南的苟合是为了互相索取,谁都没真心为对方着想,这样的苟合地危难时刻当然是各顾各,苏联不会马上为越南火中取栗。当然,邓小平的严阵以待也是让苏联人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原因,他也让苏联人掂量出为越南两肋插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所以苏联方面更是在犹豫中迟迟下不了决心。如果邓小平象黎笋那样对自己的“头号敌人”掉以轻心,在北面象征性地摆上10万军队就南下专注打仗,苏联会不会冒险在中国背后动手就两说了。

苏联的存在使邓小平不可能无限制地对越南施以暴力,就是在北面准备再充分也不能把南面的战争拖到苏联的战争机器开动。所以邓小平说对越战争是有限制的,他把战争的时间严格限制在两星期以内,到了时间不管战果如何都要撤军。尽管5月份冰雪融化之前苏联不可能发动中等规模的进攻,但是两周以后苏联发动小规模的入侵还是能办到的,中国北方的边境地区已经发生了边民内逃事件,长期绷紧神经对中国也不利。邓小平估计越南那样的国家扛两周的猛烈打击已经够了,继续放血纯粹画蛇添足。最终,越南人的抵抗让邓小平的撤军推迟了2天,但并没有影响邓小平的全盘战争规划。所以邓小平没有进攻河内是担心苏联在北面搞动作,并不是害怕越南的誓死抵抗。当然,越南人粉碎邓小平再撕下一块肉的企图也是成功的,因为依邓小平这个赌徒的性格,如果越南人真是烂泥糊不上墙,给了邓小平继续冒险的时间,他在两周之内真敢打河内!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1-28 1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3 苏联被拖下水淹没

邓小平一直在说对越作战是在教训东方的古巴,这话听着话里有话,恐怕只有苏联和美国才知道邓小平这样讲是什么意思。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让美国和苏联跟1979年时的中国和苏联一样,差一点兵戎相见。苏联人在1962年栽了面子,被迫在美国的压迫下让步,赫鲁晓夫因此在国内外声名扫地,不到2年就被勃列日涅夫搞下台。但是赫鲁晓夫还没象勃列日涅夫那样输得那么惨,他还是强迫肯尼迪作出了决不入侵盟友古巴的保证,古巴不仅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继续作威作福,而且永远免遭越南那样的军事打击。而勃列日涅夫则让自己的盟友越南被打得皮开肉绽,自己却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尽管中国的力量比美国弱得多,但是邓小平短平快的行动比肯尼迪破釜沉舟的恫吓让苏联栽的面子更大,苏联在全世界面前遭到了更严重的羞辱,所以中越战争对苏联的打击程度远远超过古巴导弹危机,它不仅损害了苏联在全世界的声誉,而且加深加快了东方阵营内许多小伙伴的离心步伐。可惜的是世界媒体对中越战争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如古巴导弹危机。

中越战争后苏联阵营里第一个反叛者是埃及。埃及早就对自己的主子心存不满,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已经对苏联产生了离心倾向,但慑于苏联的强大一直没有采取实质性的行动。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主动访问耶路撒冷,与美国在中东的代言人以色列总理贝京进行谈判,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1978年9月,萨达特与贝京在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答应与以色列结束战争状态,和平解决争端。但那仅是非正式的一纸意向,并不能象真正的合约那样具有实际效果。由于国内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苏联的强大压力,萨达特没敢如约在3个月后签署正式的和约。但中越战争后萨达特的胆子就壮起来,仅过了10天,即1979年3月26日就与以色列签署了正式和约,埃及毅然决然地背叛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和苏联,与以色列结束了30多年的战争状态,美国立即慷慨地给予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尽管阿盟绝大多数国家立即与埃及断交,萨达特2年后也被刺杀,但这丝毫不能改变埃及已经加入西方阵营的现实,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牢牢地进入了美国的掌控中。

紧跟着埃及反叛的是阿富汗,1979年9月,受中越战争及埃及成功反叛的影响,阿富汗政府内亲美的阿明干掉了亲苏掌权的塔拉基。但是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不如埃及,她紧邻苏联,所以阿明的反叛引得苏联在同年12月27日出动10万大军进行干涉,推翻了阿明政权。苏联的过激行为被外界认为是对越南遭受中国攻击自己支持不力的一种补偿,也是防止阿富汗变成第二个埃及。从阿明闹出动静到苏联出兵,中间间隔了3个月,远远超出邓小平对苏联军队反应速度的估计,但是无论如何,苏联在阿富汗跟在越南一样误判了形势,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全球力量对比正向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快速发展。美国人不失时机地迅速采取行动,给阿富汗的反苏游击队提供大量的金钱和武器,这些援助没过多长时间就让苏军在阿富汗陷入泥沼。

苏联在越南、阿富汗的接连失误很快引起了全局的被动和战略性危机:在西亚,苏联失去了将更重要的伊朗拉入阵营的绝佳时机。本来在中越战争爆发前6天,紧邻苏联的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国王,如果苏联人抓紧时间拉拢,霍梅尼很可能倒向苏联。那样的话苏联进入印度洋、波斯湾更容易,比走阿富汗近得多。但由于中越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的掣肘,苏联人始终没有时间对伊朗采取行动,结果美国人抓紧时间武装萨达姆。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在美国的挑唆下向伊朗全面进攻,挑起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奇怪的是苏联对脱离美国的伊朗不仅不支持鼓励,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向着伊拉克。两伊战争经过几次拉锯后,终于向不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孤立无援的伊朗最后被打得遍体鳞伤,不得不求和。美国通过伊拉克教训了背叛的伊朗,同时有效吓阻了阵营内其他还想背叛的小伙伴,而苏联不仅失去了与中东大国伊朗结盟的机会,也失去了借道伊朗南下印度洋、染指波斯湾石油的可能。

在苏联心脏的东欧地区,苏联对阿富汗、越南的大量投入以及之前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无限扩张,不仅让苏联人民苦不堪言,也让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东欧各国雪上加霜。最不安分的波兰最先起来发难,1980年8月14日,波兰爆发全国性的罢工,抗议物价飞速上涨,格但斯克造船厂的电工瓦文萨组织了东欧历史上第一个反政府的政治团体——团结工会,专门跟苏联作对。勃列日涅夫一连撤换了两任亲苏的执政党总书记,并调50万大军到苏波边境集结。波兰可不象越南那样非要用鸡蛋碰石头,闹腾到1981年12月13日,新上任的雅鲁泽尔斯基拘禁了瓦文萨,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这虽然避免了苏联的军事干涉,但是波兰与苏联之间的裂痕已无法弥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光波兰,整个东欧对苏联的离心倾向都越来越明显。

在远东的中越边界,勃列日涅夫并没有象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后那样成功地阻止敌人继续欺凌自己的盟友,邓小平在1979年撤军时故意占领几块有争议的领土,继续对越南保持压力。等看到苏联在阿富汗、中东和东欧都陷入了危机,邓小平马上叫嚣准备给越南“第二次教训”。越南被迫在北部边境维持了一支近100万人的大军,防止1979年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以越南那样的小国保持100多万的正规军后果不堪设想,庞大的后勤工作就让越南几乎没剩什么劳动力,越南少得可怜的那点儿重工业在中越战争中又遭到全面摧残,所以只能全靠苏联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苏联每天给越南的援助在200~250万美元,这也让苏联不堪重负,而且大批苏联的物资都要经过海路、空路的长途运输,惊人的运输成本和损耗当然也得苏联割肉。再加上越南专业技术人才几乎为零,越南北方本已非常薄弱的基础设施在中越战争中又遭到全面摧毁,所以大量先进的苏联援助在偏远的中越边境根本施展不开。

正是看准这一点,邓小平在中越边界不断进行武装挑衅,他非常明白,在中越边界打仗比在中苏、中蒙边界直接跟苏联人对抗更能有效地打击苏联,而中国一方的战争成本和风险都降到了最低。1980年10月,中国人节外生枝,夺取了有争议的罗家坪大山。1981年5月,在广西和云南方向几乎同时又夺取了法卡山和扣林山。越南的反击都遭到失败,伤亡超过中国的5倍。1984年4~5月,中国人又攻取了有争议的老山和者阴山,越南实在无法承受中国无休无止的骚扰,被迫以全国、全军之力在地形不利的老山跟中国人展开大规模的争夺。越南这样的小国打正规阵地战本来就非常吃亏,再加上中国军队经过彻底改革战斗力已今非昔比,而越南军队则完全丧失1979年本土作战的优势,所以越南人在老山承受了比1979年还要悲惨的战斗。1984年7月12日,越南在老山的大规模反击遭到失败,一天当中扔下3700多具尸体,而对方只死了70多人。1985年5月31日~6月11日,越南人成功地夺回A6b高地(中国人称211高地),并打退中国人的反击,根据自己惊人的弹药和人员消耗量,判断消灭中国军队至少1个师,而实际上中国方面只死了122人。现代战争天文数字般的物资消耗让越南人根本吃不消,所以A6b高地在同年9月8日又被中国人夺回。到1986年7月黎笋死时,老山地区的战线已经推进越南一方好几公里,越南方面完全丧失了排以上规模的反击能力,士气低落,几乎每支部队都出现了逃兵。而邓小平则在筹划空地协同、导弹攻击、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模式,准备开辟第二、第三个老山战场。1988年更是在南中国海制造事端,把冲突从陆地扩大到了海洋,甚至准备派海军攻取越南中部的昏果岛,从海上掐断贯通南北的越南铁路交通大动脉。

中越边界战争至此完全成为套在越南人脖子上的枷锁,但是苏联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越南垮台,她为越南付出的血本太多,越南的崩溃就意味着苏联在东南亚的既得利益全部丢失。所以苏联只好牙齿打落了往肚里咽,嗬上老本继续援助越南。中越边界战争因此也成为苏联不断淌血的深深伤口,只要她继续支撑越南,血就会没完没了地继续流。

在柬埔寨,波尔布特借助中越战争及中国源源不断的援助死灰复燃,在柬埔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继续跟越南人进行着他创造的那种残酷的作战,稍有不利中国人就会在北方搞出动静。越南在柬埔寨的10万大军始终不能给红色高棉象样的打击,双方很快也陷入谁也吃不了谁的烂仗中,越南死不撤军,波尔布特死不改悔,相互在仇恨中死扛着看谁更能挨揍。越南在柬埔寨的战争消耗也是全靠苏联,虽然柬埔寨的战争规模远远小于中越边界,但它仍然成为苏联躯体上不断淌血的另一道伤口。

在地中海东岸,苏联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拥有的某种优势在埃及反叛后被从根本上削弱,美国在中东豢养的猎犬以色列趁机冲出栅栏咬人。1982年6月,以色列无所顾忌地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出动10万大军攻进黎巴嫩,黎巴嫩、巴解组织、叙利亚相继战败,苏联在中东好不容易扶植起来的力量遭受了一次全面的摧残。第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一起,让苏联在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威信扫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影响几乎完全丧失,而西亚和中东这一世界的能源中心从此又重新回到美国的掌控中。

在非洲,苏联的处境也越来越不妙。本来,苏联人1975年借助越南战争的胜利在非洲大陆进行了成功的渗透,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都建立了比较稳固的亲苏政权。但是中越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后,原先不想作为的美国在里根上台后信心大增,开始在非洲大陆进行大规模的反击。美国人用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不遗余力地支持非洲大陆上的反苏势力,原先毫无悬念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内战,突然之间变得猛烈而又旷日持久,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厄立特里亚独立武装也变得除之不尽。这三个国家逐渐也演变成美国和苏联角力的战场,战争的残酷性远远超过中越边界和柬埔寨,差不多有200万以上的人死亡,这样的损失连阿富汗战争都望尘莫及。可悲的是非洲三国跟越南一样毫无工业基础,所有的战争费用也得苏联买单。所以,苏联在阿富汗、柬埔寨和中越边界以外又不得不背上另外三场战争的长期消耗。


图片附件: 0E535C0399.jpeg (2018-1-28 11:28, 24.61 K)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1-28 11: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1982年11月,心力交瘁的勃列日涅夫病逝,他只活了76岁。不到4年,黎笋也撒手人寰,他也只活了79岁。两人都是被自己狂妄而又愚蠢的政策拖累死的,死也没有得到本国人民的原谅。接替勃列日涅夫的两个苏联老人也不能跳出勃列日涅夫思维的桎梏,仅仅2年多也先后在拚命维持勃列日涅夫留下的烂摊子中活活累死。等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局势已无法挽回,苏联再也不可能有赫鲁晓夫那样的人来力挽狂澜了,乳臭未干的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了6年,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崩溃而毫无办法。在越南,接替了黎笋的长征想从根本上改变黎笋的战略,无奈黎笋长期执政产生的惯性太大,心力交瘁的长征不到半年就被迫下台,2年后也含恨去逝,越南只好在血泊和眼泪中继续挣扎。好在越南领导层还保留了一些赫鲁晓夫式的人物,1991年,摆平了内部纷争的阮文灵北上中国求和,重新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越南虽然屈辱地放弃了柬埔寨和老挝,但是也成功地避免了国家再次分裂。时隔16年,越南又回到了1975年国家刚刚统一时的位置,这个冲动的少年多年来的不理智几乎把自己搞残,等他柱着拐杖好不容易重新站起来时,打败美国时的豪情壮志已荡然无存,为争取独立自由而赢得的世界性尊重也随风而去,他再也不去做什么取代中国的美梦了,而是老老实实地躲到地球的角落里抚平身上一道道深深的创伤。

越南以外的苏联其他卫星国、小伙伴也是树倒胡狲散,东欧国家在苏联崩溃以前就已经纷纷推翻各自的亲苏政权,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西方阵营。阿富汗、非洲的亲苏政权也一个个塌台,不是倒向西方就是陷入分裂。整个苏联东方集团土崩瓦解,连苏联自己也开始四分五裂,随着苏联的消失,冷战作为一个名词也进了历史档案袋。

谁也没想到世界局势在1991年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人们依旧只注意结果不追究原因。其实苏联崩溃的最直接原因是对外战略的失误诱发了国内各种矛盾猛烈爆发,在大规模援助越南以前,苏联的对外政策是非常谨慎的,斯大林在柏林危机、朝鲜战争中,赫鲁晓夫在第二次中东战争、非洲独立风潮、古巴导弹危机中,勃列日涅夫在越南战争、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都不敢在境外豪赌,苏联就象一只刺猬缩成一团,不仅美国无从下口,自己内部出现问题也好解决。但是越南战争胜利后苏联就失去了原有的冷静,不仅在世界各地到处扩张,挤占美国人收缩后空出的地盘,而且想用越南挤压中国的活动空间。这只北极熊让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诱惑搞昏了头,跳出自己冰天雪地的老巢,跑到热带草原上抢肉吃了。她身躯还不够强健,热带的阳光和风雨让她气喘吁吁,但她仍霸着抢来的肉冲不远处的两只雄狮(中国和美国)呲牙。这可都是两只雄狮家门口不远的肥肉,北极熊焉能不被撕散架?!

越南就是两头狮子最先开咬的地方,可笑的还是越南先去招惹其中的一头狮子。尽管这头狮子个子比较小,但是却更狡猾,动作更灵敏。所以,苏联在管不住越南的情况下又对越南大量援助,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以后的苏联就是在徒劳地堵越南人桶出的天大娄子,把越来越多的负担强压在国内人民头上,还让他们看不到尽头。最终,忍无可忍的苏联人民起来造反,苏联帝国随之轰然倒塌。仔细回味一下苏联倒塌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1979年邓小平发动的中越战争。如果邓小平当年没有对越南下黑手,全世界的人恐怕到现在也不会相信苏联和越南原来如此虚弱,不仅美国不会那么快下决心跟苏联死磕,苏联阵营里那些心怀鬼胎的小伙伴更是不可能跳出来冲主人舞枪弄棒。没有中越战争,冷战很可能到现在还在持续,直到将来另一个邓小平发现苏联的另一次重大失误。所以说邓小平似乎就是为苏联灭亡而生的,他用16天的短促战争就把苏联这个伟大的帝国撬上了冲向悬崖的不归路!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1-28 11: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4 邓小平的贡献和中越战争的地位

1997年2月,邓小平去逝。2004年6月,里根去逝。这两个心照不宣地对抗苏联的战友都活了93岁,两人与勃列日涅夫和黎笋是同时代的人,却比后者多活了10几年。两人联手终结了冷战,并且分别让各自的祖国受益匪浅: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在世界重新崛起;美国独霸全球,达到了历史的鼎盛。现在的中国和美国不客气地说仍在享受邓小平和里根留下的老本。今后的历史学家怎样评价邓小平和里根不得而知,不过相对而言,邓小平的魅力肯定更大一些,他在对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智慧、眼光和胆量是里根不具备的,里根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搭邓小平的顺路车,他缺乏邓小平那样的创造性思维。是邓小平创造了中越战争这种新的国际斗争模式:集中全部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消灭对方人员,毁坏基础设施,然后迅速撤回,选取几块于己有利、于敌不利的地方继续给对方施加压力,迫使对方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长期跟自己拚消耗,直到把对方彻底拖垮。这种模式在小的战术要点上是短促的、极端猛烈的,而在大的战略层面上则相对温和一些,不以一次性彻底压倒对方为手段和目的,而是用套住对方慢慢勒紧绳索的办法,迫使对方内部发生嬗变,主动向自己求和。相对来说,这是一种比较人性的征服。

可惜的是现在西方的学者和专家对邓小平和中越战争完全持一种漠视态度,没有看清现在的世界正是1979年邓小平的一意孤行造成的。他们除了喧宾夺主、连篇累牍地zan扬里根、老布什、斯瓦茨科普夫及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外,极少量关注中越战争的宣传就是在宣扬中国在局部遭受的那些无关痛痒的挫折,拚命向全世界暗示中国在战争中遭到了失败。但是这样的宣传在被他们无限吹捧的越南人那里都得不到共鸣,如果时间还能倒流,越南人是绝不会再去尝试中越战争那样的“胜利”的,而中国人则会100%地再来一次“失败”。西方人忘了,1979年战争开始以前,全世界(包括越南)都认为中国军队不是越南军队的对手,在这种氛围下邓小平对越南发动那样规模的战争所具有的胆略,是西方没有的,或者说全世界只有邓小平一个人看清了越南的份量有多重。以后的事实证明邓小平判断准确,而其他所有的人都看走了眼。无奈曲高和寡、第一只从地上站起来看世界的猴子会被同伴杀死,西方媒体带头顽固地坚持:所有人看错的事不可能是错事!中国人打败让美国吃败仗的越南?纯粹一派胡言!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傲慢地辩解,可怜可悲的都是我们自己,不是中国人。

中越战争是中国第一次越过国际公认的边界线主动攻击一个主权国家,而且取得了完胜,这对中国和世界都不是一件小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回顾20世纪中国的对外冲突,无论中日战争、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国都是在被动地应付,没有主动出击的能力和勇气。可是中越战争就完全不同了,这是第一次中国强加给别人的战争。就战争的代价和收效说,前三次战争跟中越战争都不在一个等级上:对日战争让中国境内遭受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破坏,中国人自称伤亡3500万人,结果只不过是将侵略者赶走,中国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朝鲜战争中国军人死亡超过18万人,虽然可以说战胜了美军,但是并没有动摇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没有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包围;中印边境战争虽然以微小的伤亡把印度人完全击溃,但是中国人并没能收复失地,也没能阻止印度在南亚次大陆坐大。但是中越战争就完全不同了,不管越南人如何宣染自己,西方如何贬低中国,中国在这场为期28天的战争中死亡的军人也不可能超过1万,就是加上以后10年的边境冲突,中国的死亡人数也只勉勉强强超过1万。但是这场战争给越南造成的损失却是惊人的,越南因此永远失去了在中南半岛和东南亚的主导发言权。另一个更大的收获是,中国把自己最大的威胁——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挑下了马,这可是拿破仑和希特勒毕其一生、倾尽全力都没能做到的事情!所以中越战争不仅表明中国的实力今非昔比,更表明中国在国际争斗中的战略思维和指导艺术,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明的程度,这后一个传递出来的信息对我们西方更加危险!

还有一些西方文章在嘲笑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打了一场一战式的落后战争,不知这些作者是想欺骗中国人民还是想欺骗自己的人民。中国在1979年时不是苏联和美国那样的超级大国,不可能打苏联和美国才能打的高技能的现代化战争。尽管如此,中国人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组织动员能力,战略战役战术的指挥水平仍然让人吃惊我们西方从1945年至1979年从未打过中越战争那样的高水平战争,只有以色列的第三次中东战争有点象,但是后患无穷。我们的领袖美国在越南进行的战争可谓先进得不能再先进了,但事实证明那是一场蠢得不能再蠢的战争。现代战争打的是硬件,更是软件,我们西方十分缺乏邓小平那样的软件思维能力,我们吹嘘的伊拉克战争在技术上堪称引领21世纪,但是在战略思维上却连19世纪的水平都达不到。

中国这块能够培养出邓小平的土地实在可怕,靠着邓小平谋略的滋润,中国现在的实力已远远超过1979年时的苏联,任何嘲笑中国对外扩张影响的努力都是在自欺欺人。我们不能指望中国也出一个勃列日涅夫或者黎笋,那跟中国再出一个邓小平一样对我们西方是灾难,因为我们不能指望中国以外的国家也出一个邓小平对付新的“苏联”。我们西方在冷战中就已经陷入思维枯竭的怪圈,完全是靠邓小平的出奇制胜才战胜了苏联。冷战以后我们在谋略方面仍然没有多少改进,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失败就是明显的例子,中国人现在已经在跟俄国人玩两掐一的新游戏,我们却还在走上世纪50年代围堵中国的老路,没有什么象样的创造性谋略。从1991年冷战结束到现在22年过去了,从那时起我们就一直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可是尽管数不清的智库和决策头脑想出了更加数不清的削弱甚至摧毁中国的奇思妙想,但是却没能谋划出一件能与中越战争媲美的关键行动,中国发展扩张得比1991年更难对付。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让人怀疑:即使我们成功地对中国实施了中越战争那样的战略打击,我们是否还有能力让中国短短12年就象苏联那样崩溃?!

现在对我们西方威胁最大的就是傲慢掩盖下的无能,邓小平在成功后还说不能小视越南,我们就不能象他那样放下架子好好研究一下邓小平?研究一下产生邓小平的中国?要是还在过去的老路上徘徊,以后的世界真可能就不是我们西方的了!


图片附件: 0EFB89C112.jpeg (2018-1-28 11:30, 22.68 K)

顶部
嘉娜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3968
精华 1
积分 2119
帖子 971
威望 113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8-2-1 14: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多内幕。观点也比较公众。

感谢楼主转载!
顶部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234686
帖子 115353
威望 11616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2-17 22: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中越战争四十年:越南人为何最恨中国

2019-02-16 00:03:09|多维CN/TW:


2019年2月17日是中越边境战争爆发四十周年,四十年后的今天,越南人对于中国心态仍然很复杂。一方面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赞不绝口,希望越南向中国学习,从而像中国一样富强,另一方面又对中国怀着深刻的戒心。越南人的这种矛盾心态,深植于越南自古以来与中国的恩怨中。


越南人对中国的恨,绝非表面的1979年中越战争那样简单,而是与中越自古以来的恩怨分不开(图源:Reuters)


一部越南史就是一部“抗华”史

在中国人看来,中国对于越南是有大恩的,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中国对于越南的民族独立运动帮助极大。今天执政越南的越南共产党就是在中国广州创建的,越南国父胡志明也长期在中国生活,1949年中共建政后对于越南更是给予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可谓倾囊相助。

但在越南人看来,中国却是自古以来的“恶邻”,自古以来就图谋侵吞越南,越南一次次击败中国的侵略,使中国的图谋落空。1974年西沙海战后,南越政府出版社推出的《越南古代史》宣称,“越南历史就是一部中国侵略史”。

据中国口述史学者唐德刚《晚清七十年》一书记述,他的越南学生甚至告诉他,“在越南的历史上,所有越南的‘民族英雄’都是‘抗华英雄’”。越南历史博物馆也印证了这一点,“从公元前三世纪到十八世纪,几乎每一个展厅,都可以看到,解说员自豪地向各国游客介绍,越南人民反抗‘中国侵略者’的英勇事迹”,越南首都河内街也满是各式“抗华英雄”塑像。

从历史来看,一些国家在取得民族独立后,为实现国家整合,构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通过裁切历史构建一个敌人是常规操作,韩国与越南都是典型。根据中国、越南、韩国三国的历史,越南与韩国都与中国颇有渊源,韩国起源有周武王封商纣王叔叔箕子于朝鲜的说法,越南则起源于中国南方百越的一支。

正是由于越南、韩国与中国关系密切,在两国的一些历史版图中,中国不幸被“瓜分”。乃至中国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个说法,中华五千年文明起源于长江,因为长江以北属于韩国,长江以南属于越南,中国人只能在长江里泡了几千年。当然,这只不过是戏言。

第一位“抗华英雄”的诞生

在越南历史上,有四次“北属时期”,所谓“北属”即是中国统治时期,持续时间超过千年,与之相伴即是越南的“抗华”史与“抗华英雄”。

1957年南越在岘港举行的纪念“抗华英雄”征氏姐妹游行(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其中象郡被认为在今天的越南中部或北部,史称“第一次北属时期”。第一次北属终结于公元40年即东汉光武帝时期,这一年交趾郡爆发了征氏姐妹起义,一度攻占65城并自立为王。直到东汉派遣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征讨,才于公元43年斩杀征氏姐妹平定起义,从而在越南重建中国统治秩序。

由此,征氏姐妹成为越南最早的“抗华英雄”,越共则称征氏姐妹起义为当地人长达一千年反抗中国统治的开始。1964年周恩来访问越南时,曾向河内征氏姐妹陵墓献花圈,毛泽东文革中也称赞征氏姐妹之一征侧“是位了不起的女英雄”。中共出于所谓的“革命史观”,也承认征氏姐妹是越南的民族英雄,而马援则有其“历史局限性”。

东汉重建越南统治秩序后,进入越南第二次北属时期,一直持续到公元541年即南朝梁时。541年,七世祖来自中国的越南龙兴太平(今越南红河三角洲太平省)人李贲发动起义,自立为万春国,越南又称之为“前李朝”。548年,李贲被后来取代梁朝建立陈朝的陈霸先所灭,但因梁朝发生侯景之乱,陈霸先不得不回师平乱无暇兼顾交趾,李贲兄长及部属继续反抗,直到公元602年隋文帝时才平定,进入第三次北属时期。

越南复国第一君

五代时期,越南再次失控,其间统治今两广地区的南汉政权一度统治越南北部,并在当地驻军,但终在938年的白藤江之战中被越南豪族吴权击败,吴权在越南北部建立吴朝。也有一种说法称,吴朝为自保向南汉称臣,越北虽独立南汉对其影响力仍很大。但在越南看来,吴朝是“堂堂正正的独立王国”,“我越南复国自主之第一君曰吴王权”。


相关阅读
中国能拯救委内瑞拉?历史早已注定结局
中共“战神”粟裕军事生涯最后一战
中国公布又一重磅经济数据 中美贸易战底牌隐现

此后,越南经历吴朝、丁朝、前黎朝的短暂统治,终于在1009年建立李朝后进入稳定时期。但随着中国的重新一统,980年宋太祖以前黎朝建立者黎桓篡位为由讨伐越南,在越南史称“第一次抗宋战争”,又称“第二次白藤江之战”,宋军战败后黎桓虽对北宋敌意依旧,但仍向北宋称臣。

公元1075年宋神宗熙宁年间,越南李朝以受北宋威胁为由向北宋发动战争,攻陷钦州、廉州、邕周,越南史称“第二次抗宋战争”。对于这场战争的结果,中国史籍以及越南阮朝时期官修史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称,李朝在富良江之战中大败后向北宋求和;越南史书《越史略》则称,李朝取得了富良江之战的胜利,“宋兵死者十五六”,认为李朝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越南历史》等越南现代历史书继承了这一说法。

在现代越南历史书中也毫不讳言越南在这次战争中的“先发制人”,还以此颂扬越军统帅李常杰。1974年中越西沙海战中,南越海军编队主力驱逐舰即是以李常杰命名,命名另外两艘护卫舰的陈平重、陈庆馀则是接下来将提到的越南抗元英雄。


富良江之战后李朝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蒙古兴起后忽必烈先后三次进攻越南陈朝,史称“越南抗蒙战争”。蒙古灭亡大理后,1257年至1258年第一次进攻越南,蒙古虽战败但陈朝同意向蒙古进贡。1284年至1285年第二次进攻,忽必烈的目的是将越南纳入元朝版图,再次战败。1287年至1288年,忽必烈卷土重来,但在白藤江之战中又一次失败,随后陈朝派使者向元朝朝贡,元朝与陈朝议和,恢复宗藩关系。

越南战胜仍称臣

明朝建立后,越南仍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明太祖朱元璋还将越南列入15个”不征之国“行列,告诫后世子孙不得恣意征讨。建文帝时期,陈朝外戚胡季犛篡位建立胡朝。明成祖初年,胡季犛通过谎称陈朝宗嗣断绝还获得明朝承认,受封”安南国王“。但当陈朝后裔逃亡到明朝后,明成祖才明白过来,决定送陈朝后裔回越南复位。从明朝角度来说,这是宗主国维护属国正统传承的责任,但在越南看来又是中国以大欺小。

1406年,明朝军队于护送陈朝后裔返回越南途中遭胡朝袭杀,陈朝后裔被俘后处死,明成祖闻讯决定讨伐胡朝,并于次年攻灭胡朝。胡朝灭亡后,明成祖又以陈朝后裔断绝为由,改安南为交趾,设立”三司“治理,地位等同于内地行省,从而将越南北部再次纳入中国版图,史称越南”第四次北属时期“,这也是中国最后一次直接统治越南北部。

然而,明成祖是以恢复陈朝为名出兵,最终却将越南纳入版图,因而越南人反抗不断。1418年,越南清化豪族黎利起义,屡败明军,迫使明朝于1427年撤出越南,从而终结了“第四次北属时期”。黎利建立后黎朝,国号”大越“,并接受明朝册封,再次确立与明朝的宗藩关系。此后,越南王朝虽有更替,但直到1885年《中法新约》签订前,都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

黎利在与明朝的战争获胜后,还曾命谋士兼挚友、越南古代文学家阮廌以汉字文言文写就并发布《平吴大诰》。大篇幅叙述了自五代时期“越南复国自主之第一君”吴权以来,越南在与南汉、北宋、元朝、明朝战争中的功绩,尤其是与明朝的战争。文中写道,黎利之击败明朝复国“于以开万世太平之基,于以雪千古无穷之耻”。1970年代,有越共学者称《平吴大诰》是越南民族的“第二个独立宣言”。


1954年,在周恩来亲自劝说下,越南接受了“两个越南”方案,从而达成了《日内瓦协议》结束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但在一些越南人看来,中国在日内瓦会议上背弃了越南。图为周恩来在日内瓦会议上(图源:VCG)


越共与中国恩怨

近代以来,由于共同的被殖民境遇,中国对于越南民族独立运动给予了很大帮助。1945年二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前往越南北部接受日本投降,在受降仪式上,中国邀请胡志明担任主席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参加,却坚持将法国代表排除在外。而中国驻军的存在实际将法军排除在北越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为越共争取了时间。

1946年中国军队撤出后,法军重返越北,法越战争爆发,越共节节败退,直到中共取得政权后开始大力援助越南,形势才开始好转。但也正是在中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认为中国三次背叛了越南。

1950年,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开始大力援助越共,以陈赓为团长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入越,中国军事顾问从越军最高层一直下沉下营连一级,在加强越军指挥的同时对越军开始整训,改变过去的游击习气开始正规化建设,部分越军甚至直接撤入中国境内整训,中国也成立相关院校培训越南党政军干部。

到1954年奠边府战役后,法国开始求和,并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由中国、美国、法国、英国、苏联、老挝、柬埔寨、南越、北越等9国外长参加的会议,商讨印度支那问题。最终,在中国总理周恩来亲自劝说胡志明后,北越接受”两个越南“方案——即越南以北纬17度为界分为南越、北越,从而达成《日内瓦协议》结束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在中越关系友好时,对于《日内瓦协议》越南似乎没什么意见,但在中越关系恶化时,中国背叛越南与帝国主义国家勾结,迫使越南接受“两个越南”,从而分裂越南的声音就出现了。一些学者认为,从《日内瓦协议》开始就埋下了中越关系恶化的种子与隐患。

《日内瓦协议》后,美国开始介入越南问题,中国仍一如既往地援助越南。1970年代,早已意识到越战难以取胜的美国,开始试图结束战争,中美关系破冰除了苏联因素,也有求助中国“体面”结束越战的因素在内。最终,美军于1973年撤出越南,“体面”地结束了越战,中国究竟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未见披露,但南北越仍然分立的“锅”又一次扣到了中国头上。

1979年,中国发动对越边境战争,更在越南被视为“背后插刀”,背叛了中越两国同志般的友谊。此前中国与南越发生的西沙海战,越南也全盘接收,将错误归咎于中国,不但声索西沙群岛,还全面接收南越侵占的南沙岛礁,并不断蚕食其他南沙岛礁,从而造成今天越南占据南沙岛礁最多的既成事实。

自古以来的“新仇旧恨”,千年以上的中国“殖民”历史,充斥着历史的“抗华英雄”,越南人能不恨吗?

=====================================================================================

极希望越南人在以后有外国侵略时,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去对抗、即使灭国也无所谓。而不是向中国寻求援助。这才是有尊严的越南人应有的国格!

顶部
wengkinchan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159
精华 4
积分 234686
帖子 115353
威望 11616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4-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2-18 19: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中國越南戰爭40年——華僑馮太平從異國到他鄉

2019年 2月 17日 BBC中文网:

  
1979年2月17日,中國軍隊向越南北部地區發起攻擊,開始了中國所稱的「對越自衛反擊戰」和越南表述的「反中國擴張主義戰爭」。

這場為期1個月的戰爭,雙方都宣佈以自己的勝利而告終。此後兩國在邊境的小規模武裝衝突一直不斷,直到1991年兩國聯合公報宣佈關係正常化,才結束了長達13年之久的對立狀態。


1991年,來自越南的華僑馮太平在英國定居了12年。如今,在英國生活近40年的他,已經滿頭銀髮,年過七旬。說起當年出於恐慌害怕帶著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從越南出發走向茫茫大海,他堆滿笑容的臉立刻顯得凝重。


華僑馮太平講述1979年逃離越南之前的擔憂

僑居異國

馮太平,是出生成長在越南的第二代華僑。抗日戰爭期間,他的父親從廣東逃到越南,在海港城市海防落下了腳。

◾越南反華騷亂致大批在越華人逃往柬埔寨
◾觀察:越南最新反華示威折射深層民眾排華情結

海防,是越南北部最大的港口,城市規模僅次於首都河內和南部的胡志明市(西貢)。根據 1960年代北越的一次人口普查,約有17萬5千華人生活在越南北部。有人估計,僅在海防就有約12萬華人。


從越南出逃之前,馮太平是海防港口的司機。當年這樣的技術工種讓他一家三口過著穩定的生活。

馮太平在海防從小就讀華人學校,中學畢業後,他成了海防港口的一名司機。到了1970年代,經過父子兩代人的打拼,馮太平過上了穩定的生活:他和妻子育有一個女兒,港口司機這樣的技術工種讓一家三口衣食無憂。

然而,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華人,難免對時局格外在意和敏感。1979年5月1日,也就是中越邊境戰爭結束一個多月後,馮太平帶著妻子孩子以及弟弟和妹妹乘船離開了海防向中國方向駛去。

◾香港觀察:香港難民的處境
◾移民危機:感動數萬人的難民臉書留言

這是一艘舊帆船,馮太平花了重金才買下。時隔多年,馮太平已經記不起當時究竟花了多少錢買船,但他記得同船出海逃難的共有160多個人。他們中間絶大部分是來自北越甚至南越的華人,也有一些是與華人結婚後的越南人。

歷史陰影

馮太平說,讓他離開越南的最直接原因當然與1979年的中越戰爭有關,而父輩們在1960年代聽聞的印尼排華慘況,則使他和同輩們有了離開的想法。

馮太平向BBC中文說:「我們在越南,看得很清楚印尼排華這件事。華人在別人的國家生活,一旦發生了事情,受到的災難就很大。所以我們的長輩都說,如果時勢不安靜,就只有逃走這一條路。」


1979年,馮太平帶著家人在英國定居。他和妻子共養育了六個孩子。

馮太平父輩們記憶中的印尼排華,發生在1960年代。前後延續了多年。

1959年11月18日,印尼政府突然頒布總統令,明令從1960年起禁止華僑在印度尼西亞縣級以下地區經商。印尼各地方軍政當局借此禁止華僑在縣級以下地區居住。

短短時間內,印尼各地鄉鎮關押驅趕華人,封閉華人商店,大約有50萬華僑失去了生計。為此,1960年中國政府還曾租賃海輪到印尼接載華僑回國。

◾印尼騷亂廿年:華人地位提升 種族標籤依舊
◾冷戰揭秘:美國暗中支持印尼反共與排華

此後印尼形勢稍微平靜,但1965年9月,印尼發生「930」政變,時任印尼總統蘇加諾的親信、據稱也是印尼共產黨黨員的總統衛隊營長翁東「發動政變」、綁架並殺害了6名右翼軍方將領。

隨後,蘇哈托少將發動反共清洗行動,從當年10月開始在印尼全國清掃、鎮壓共產黨分子。而華人被認為是中共的同路人,成為重點鎮壓對象。

據稱,在1965年到1966年的印尼排華運動中,有50萬華人遇害。

馮太平說自己對印尼排華雖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但是「我和同輩人都有一種情緒,就是怕會有什麼情況。如果兩國發生戰爭,首先就是我們華人遭殃,那就只有離開。」

出海逃難


出生成長在越南的馮太平,1979年5月從越南海防市出發經北海到香港,10月被英國接收為難民。

就這樣, 馮太平一家與其他船民一起,獲得越南當局的允許駕船駛向了中國方向。雖然這樣的航程經過他的精心策劃和凖備,然而,這是一艘從漁民手中買來的舊帆船,既沒有可靠的機械動力設備,更沒有經驗豐富的船長。

船在海上,曾面臨海盜逼近的危險,幸好大家及時拉起了風帆,憑借有利的風勢才逃離了海盜的追逐。

有一晚,在廣西北海海岸等待的他們,見風平浪靜決定連夜出海向香港行駛。然而,他們沒有料到的是,這風平浪靜不過是颱風的前兆。船越往海上走,風浪越大,缺乏航海經驗的掌舵人,以為海上的警示紅燈是安全的方向,將船駛入險境,導致船頭上翹船尾落入海中。狂風挾大浪使船身飄搖不定。


華僑馮太平回憶從越南到香港途中遭遇的風暴

「那情景真是淒慘。老人哭天搶地,女人抱住兒女大哭,有人求神拜佛,有的喊老天爺救命。」

如今,馮太平更感痛心的,是他終於理解了當年父親目送兒孫走向茫茫大海時的淒涼心境和恐懼心理:年輕時遠走他鄉逃避戰亂,終於在異國他鄉落地生根,豈料又一場戰爭,讓兒孫們再一次背井離鄉。

馮太平說,40年前的自己雖然也對前途感到害怕,但年輕的心還是有闖勁帶著妻女去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年邁的父親一方面要承受別離之苦,擔心路途凶險,親人從此隔絶;另一方面,害怕自己辛苦建立的幸福家庭可能面臨滅頂之災。

「他肯定覺得好淒慘。」

感恩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 for Refugees, UNHCR)的估計,1970-1990年代間,逃出越南的船民介於100萬至200萬之間,其中約20萬至40萬船民被海盜殺害或者葬身怒海。


越南華僑馮太平回憶從香港到英國的難民經歷

馮太平和妻子及女兒1979年5月1日離開越南,6月1日抵達香港,10月1日來到了英國。

說起這段經歷以及後來在英國的生活,馮太平心存感恩。他們離開越南時船上共有160多人,一路上又接納了一些沒船到香港的船民。船到香港時,共有214人,其中有些選擇去其他國家投奔親友,絶大部分都來到了英國。

他說,感謝香港當年收留了他們一船人,感謝英國很快辦妥了手續讓他們定居。他記得在香港時,工友們給他送來衣服鞋襪,也記得初到英國時,街坊鄰居給他的無數幫助。「到了英國,我們看到英國人這麼友善,我才放了心。」

定居英國後,他在一家麵包廠工作,養大了六個孩子。說起這六個孩子全部都在英國接受了大學教育,馮太平露出幸福自豪的笑容。許多在海外的華人,在被問及自己是哪裏人時,通常會有一言難盡的感慨。

馮太平說:「哪裏給了我家,我就是哪裏人。我這麼說不算過分吧。」

馮太平和父親兩代人,都因為戰爭逃離家園,在異國他鄉堅強打拼重新安家立業。當他說自己最大的心願是「世界和平」時,他特別有感染力。

============================================================================================

文章主角華僑馮太平回憶從越南到香港途中遭遇的風暴,就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由香港许鞍华导演、刘德华和缪骞仁主演的经典电影《投奔怒海》的背景。

以目前越南执政者亲美的立场来看,中越战争迟早会爆发、相信越南人和华侨《投奔怒海》还很不断地重演!
   

[ 本帖最后由 wengkinchan 于 2019-2-20 09:18 编辑 ]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2-19 12: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一九七九年中国边防部队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纪实

转自 老兵之邦

今年2月17日,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胜利40周年纪念日。当年无数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为惩处袭扰中国西南边境,狂妄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的越南,从广西、云南突进越南境内拉开了对越自卫还击的序幕。他们在极度的艰难困苦环境中和越军进行了激烈残酷的撕杀搏斗,付出了相当大的牺牲,并取得了胜利。这次对越自卫还击的胜利,沉重打击了越南的霸权主义,为我国改革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权,同时也促进了我军革命现代化建设的转型,彻底解决了中越陆地边境问题,其意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

战争虽已远去,但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这场战争是值得纪念的,也是不该遗忘的。让我们记住为国捐躯的烈士,他们永远长眠在祖国南疆的土地上,换来的是亲人日夜的思念和呼唤!让我们记住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尊严的一代军人,共和国的旗帜上有他们血染的风采!

一、中越战争的起因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相处。在越南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革命斗争中,中国政府和人民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几乎是倾其所有,给予了全面无私的支援和帮助。因此,越南人民把中国视为可靠的后方,胡志明主席曾把两国人民的友谊比作"同志加兄弟"。然而,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未,两国之间却发生了一场不该发生又难以避免的战争。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导致中苏持续处于敌对状态,而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中美开始关系正常化及建交谈判,无疑给越南和苏联构成了重大威胁。1975年抗美援越战争结束后,越南开始倒向苏联,苏联也为了牵制中国,于是越南和苏联在1978年签订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半岛的扩张。而越南也公开叫嚣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越南开始反华排华,至1979年2月驱赶华侨达20多万人。而且在我边境发起挑衅,不断制造流血事件。

在边境地区大量集结军队,在广西边境部署了4个步兵师、1个工兵师、9个独立团、13个独立营及若干个公安屯。在我领土上埋地雷、设路障、挖堑壕、修暗堡,派兵强占我浦念岭、浦汤岛、庭毫山、溥蓄丁等地区,疯狂进行武装挑衅。至1979年2月,越军共向我境内开枪开炮300多起,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300余人。

为了维护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对越军的种种挑衅我国一直采取克制的态度,不进行还击,并多次派出政府高级代表团赴越进行规劝和说服,可越南当局把我们的克制和忍让当作软弱可欺,不仅不听规劝,反而越南狂言要与中国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1978年12月25日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全面发动了侵略柬埔寨战争,直接影响到中国生存发展空间。对于越南的霸权行为,我国忍无可忍,于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著名社论。"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拉开序幕。中越战争由此爆发。

越南军队在边界上挑衅,攻击与谩骂中国边防军人,并开枪开炮打死打伤中国军民。

越南军人进入中国境内阻止中方道路施工

越南当局疯狂驱赶迫害华侨

中国政府派出轮船前往胡志明市接回被越南当局驱赶的华侨难民

中国政府面对越南当局的武装挑衅,作了两手准备,第一是派出政府高级代表团赴越进行规劝和说服,其次是中央军委调动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武汉军区等作战部队赶赴西南边境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

广州军区于1月8日上午完成战术准备:4个野战军、3个地面炮兵师等全部进入待命地点。昆明军区则于1月10日凌晨完成战役展开,2月9日深夜完成了作战准备。另空军、高炮和地空导弹部队也完成部署;南海舰队集结各型舰艇120余艘和战机170余架。


二、中国奋起反击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越边境群山中万炮齐呜,地动山摇。一发发炮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越军阵地,骤然响起的枪炮声震动了整个世界。中国军队自卫还击作战拉开序幕!

战争分别由云南和广西两个作战方向,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云南作战由临时调任的熟悉越军战法的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作战由当时的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总共动用了9个军29个步兵师(分别为:11军、(军长陈家贵)13军、(军长阎守庆)14军、(军长张景华)41军、(军长张序登)42军、(军长魏化杰)43军、(军长诸传禹)50军、(军长张志礼)54军、(军长韩怀智)55军、(军长朱月华)20军第58师、(军长张福钰)广西军区独立师、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广西军区2个边防团、云南省军区5个边防团)、2个炮兵师(炮1师、炮4师)两个高炮师(高炮65师、高炮70师)以及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等兵种部队约30多万兵力的解放军部队,在约500公里的战线上对越南发动了突袭,越军以6个步兵师,16个地方团及4个炮兵团,总兵力约10万人以及边境地区大量民兵应战。

中国解放军东线4个军20余万人在许世友指挥下分14路进入越南境内,3小时后,北集团41军121师突破莫隆,向通农县前进,41军122师从广西平孟方向攻击朔江,41军123师368团进攻茶灵。

同日,云南西线3个军约10万余人在杨德志、张铚秀指挥下,从云南边境攻入越南。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打响。

三、云南西线部队战况

云南西线部队11军、13军、14军和50军第149师凌晨向越南发起进攻后,右翼部队强渡红河,迅速歼灭了对岸守敌,左、右两路达成对老街地区越军的合围,激战至20日,歼灭了老街守敌大部,攻占了市区;22日一部夺占了代乃,切断了越军顽部与增援部队的联系,尔后,西线作战部队分左右并肩突击向纵深发展,25日云南方向参战部队占领柑塘市和柑塘矿区。于27日对越军增援部队发起攻击,至3月3日,攻占了沙巴、铺缕、郭参、封土等要点。

云南西线部队这次作战突破越军阵地纵深达40公里,攻占老街、柑塘两个市。攻占孟康、沙巴、坝洒、封土、保胜等5个县。前出至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封士地区。共歼敌16,480余人。缴获一批武器装备,摧毁了敌人一批军事设施,完成了作战任务。

11军31师:歼敌1455人,其中击毙1402人,俘敌53人。31师担负11军在封土方向的主攻任务,经连续突击,歼灭了从巴南棍至木桑的一线守敌,打下巴沙山口,攻占封土县城,胜利完成了预定任务。在撤军回国途中,该师91团奔袭歼灭班绕散之敌,创造了一个加强步兵团单独在一个方向上歼灭越军有野战防御工事并预有准备的一个加强步兵营之战例,受到了11军和总参谋部的表扬。

11军32师:歼敌726人,其中击毙713人,俘敌13人。32师作为昆明军区的预备队,随战役的发展先后向金平、河口、麻栗坡方向机动10次,行程150公里。各部队分别担负了进攻西楼、班绕散、沙巴、郭参、春斗的作战任务,较好完成了昆明军区赋予的机动作战任务。、

云南省军区独立师(战后改称11军33师):歼敌720人其中击毙711人,俘敌9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配属给11军,以一部向楠那河对岸之敌实施牵制性攻击,主力配合31师向封土方向突击。该师虽多年担任内卫值勤任务,临时扩编,无战斗经验,但在巴丹、封土两个方向都打得颇为英勇顽强,基本完成了作战任务,功不可没。

13军37师:歼敌2243人,其中击毙2166人,俘敌77人。37师担负13军在红河西岸的主要突击方向,偷渡红河,激战230高地,夺谷柳,下柑塘,一直打到外波河过。该师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部队战术运用出色,歼敌多,伤亡小,受到昆明军区前指表扬,成为了西线部队的一个标杆。

13军38师:歼敌1530人其中击毙1387人,俘敌143人。38师担负了13军在红河西岸的助攻方向,偷渡红河后,迅速分割合围坝洒地区守敌,经31小时连续战斗,歼灭了坝洒地区的越军黄连山省队独立第2营、1个公安屯和武装民军一部共564人,打出了被中央军委称为是"自卫还击战的第一个歼灭战"。此后38师担任军右翼梯队,连续进攻,与友邻协同胜利攻占越西北重镇柑塘。

13军39师:歼敌1672人,其中击毙1041人,伤敌469人,俘敌162人。39师是13军中最年轻的部队,担负红河西岸中路进攻任务,偷渡红河,中间直进,与越军反复争夺,胜利攻克了岳山防线和谷珊西山,打开了通向纵深地区的道路。后该师116团、117团部部插到代乃,联手防御,未能使越军王牌步兵316A师前进一步,有力配合了军主力攻歼柑塘之敌的战斗。

14军40师:歼敌1455人,其中击毙1394人,俘敌61人。40师担负14军在红河东岸的主攻方向,勇渡南溪河连发抢攻,一举攻克黄连山省会城市的出色战例。该师从正面连续突击,拨掉了7号公路沿线的多个越军防守要点,打满全场。

14军41师:歼敌1620人,其中击毙1485人,俘敌135人。41师是14军在红河东岸的偏师进攻方向,连续在孟康、发隆与守敌进行了反复争夺的残酷攻坚战,打得甚为艰苦,创造了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两个较为典型的巷战战例。该师121团在进攻发隆时还创造了著名的瓦解敌军战例,在战前通过敌军工作争取了越方的9个民军哨所,从而顺利插入敌后,为迅速包围发隆之敌创造了战机。

14军42师:歼敌1047人,其中击毙979人,俘敌68人。42师是14军在红河东岸的侧翼助攻方向,先夺拨坡、班老,再克坂高、班甘,一路攻坚拨点都很艰苦,扫清8号公路之敌,总体表现不错。所属的136团却荣立了14军9个步兵团中唯一的集体二等功。

50军149师:歼敌1969人,其中击毙1398人,伤敌536人,俘敌35人。149师作为昆明军区的预备队,千里奔赴战地,在天降大雨,地形不熟,敌情不明,纵深过大的不利情况下,全师各步兵团连续发起进攻穿插,以远道疲惫之师向越军的野战防线反复进行突击,几乎没有战斗间隙,打得都是遭遇战、反狙击、偷袭、强攻、奔袭的硬仗,毫无取巧之处。经过连续一周突击前进30余公里,终于攻占沙巴县城,重创越军六大主力之一的步兵316A师,完成了13军赋予的作战任务。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2-19 1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四、激战高平

高平是越南一个省,是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重头戏。

1979年2月17日凌晨,41军122师从平孟方向攻击朔江;41军123师368团从靖西方向进攻茶灵;42军125师从水口关方向进攻复和。三处都是正面进攻,越军一时乱了阵脚。此时,以北集团41军121师、123师两个团加强坦克绕过了越军的346师防御正面,从西北面念井突破,向高平以西的通农、班西、扣屯方向实施穿插;以南集团42军124师、126师配属大量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搭载步兵从东南面突破,走牛车小路穿插东溪,打通高平以南的4号公路,与41军主力南北对进直捣高平。43军129师从15一18号界碑之间突破,歼灭靠矛山、班腮地区之敌,南下切断4号公路,保障42军侧翼安全,再向七溪发起进攻。

42军124师、126师、54军162师在坦克部队配合下,冲破越军的重重阻击于2月22日抵达高平市郊,2月24日南集团准备就绪,东西南三面会攻高平市,前后7小时激战,25日0时25分占领了高平省城,由于穿插部队未能按时到位,合围高平守敌未能实现,越军346师师部和部分残敌跳出合围而下落不明。25日开始,广州军区前指下令各部分段清剿残敌。

在对越军346师残部和地方武装、民军的清剿期间,广州军区前指命令战备预备队54军160师、162师,20军58师,50军150师投入战斗,用了11个师在高平地区反复清剿。整个高平战役期间北集团和南集团参战部队先后攻占高平、朔江、通农、复和、河安、东溪、广渊、茶灵、七溪、重庆等越北重镇,突进越南纵深最远65公里,实际距离最远推进100公里。共歼灭越军1,9万余人,缴获击毁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41军121师:歼敌2898人,其中击毙2615人,伤敌237人,俘敌46人。121师担负了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最为艰苦的对高平西侧的外层敌后穿插任务,长途80余公里,一路全是山地密林,地形民情不熟,越军层层设防,可谓险关困难重重。该师各部为争取时间完成任务尽量避战绕路,缺乏后方火力支援,地形生疏,队伍越拉越长,被越军层层阻击拦打。部队边战边走,劳累疲惫,䃼给中断,迭遭伤亡,抬着伤员和烈士遗体艰难前进,最后终于插到指定位置。121师打纳隆、掩护高平作战部队撤军,功不可没,打满全场,显示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和我军军魂。

41军122师:歼敌2730人,其中击毙2524人,俘敌206人。122师是41军中的生产师,而该师担负了高平以北方向打得最为激烈的朔江攻坚,连续作战5昼夜,胜利完成作战任务,打出了一个缩小版的高平战役,并创造了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俘敌之最和击毙敌指挥官军衔最高的纪录。

41军123师:歼敌1496人,其中击毙1130人,伤敌179人,俘敌187人。123师是41军的主力师,担负了向高平西侧的内层敌后迂回任务,以及从龙邦向茶灵方向牵制进攻的任务。该师主力在发起穿插进攻后,克服困难重重,最后穿插到指定位置。该师368团在龙邦方向对茶灵之敌突施牵制进攻,经过激战连续攻克了八达岭和八姑岭,打得非常顽强。

54军160师:歼敌854人,其中击毙777人,俘敌77人。160师是开战一周后才赶到战地,配属给41军在高平西侧地区作战。由于战役高潮已经过去,该师主要对分散游击之敌实施清剿,并担任守护交通线的任务,部队先后撒入了高平东西两侧的广大地区清剿残敌。

54军162师:歼敌2085人,其中击毙2017人,俘敌68人。162师是第二批部队中首先加入战场的,成为高平战区的救火队。由于战场情况紧急,该师先后执行的战斗任务变换多达7次,部队忽南忽北、忽东忽西、机动频繁、连续作战,共转战400多公里,战斗纵深80公里,足迹几乎遍及整个高平以东地区。部队吃大苦、耐大劳,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广州军区首长许世友和向仲华很欣赏这支部队,专门予以表扬。

20军58师:歼敌841人,其中击毙629人,伤敌209人,俘敌3人。58师是中国宣布撤军之后才奉命进入越南境内作战,归50军前指指挥向据守重庆地区的残敌实施突击,打通回国道路。该师谨慎持重,稳扎稳打,较为顺利地攻占了重庆,而各级指挥所、后勤系统和部队连以上单位均未因遭越军袭扰而受损,显示出了一支老部队的优良素质。

50军150师:歼敌467人,其中击毙444人,伤敌22人,俘敌1人。150师是中国宣布撤军之后才进入越南境内,配属给41军在高平西侧地区担负搜索清剿任务。作战前期该师表现较好,448团在班英地区攻占了多个越军据守的高地,449团配合121师向纳隆之敌出击,450团一路清剿,都打得不错。最后撤军阶段448团受越军伏击,损失较重。

34军129师:毙敌875人。129师配属给42军打高平,保障该军侧翼安全,并担负向七溪方向突击的任务。该师主要对据守班腮、靠矛山、七溪之敌实施了几次短促突击,战斗规模不是很大。但其作战位置较为重要,既封闭了西面太原方向越军反攻4号公路的主要通路,同时照顾到42军和55军的侧翼,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在清剿作战中,该师还在那扔东侧无名高地打出了一个掏洞歼敌的典型战例。

42军124师:歼敌2991人。124师是42军方向突击高平的主攻部队,在装甲部队配合下勇猛突击,从布局关一路打到高平,长驱70余公里,攻难渡险,刀锋锐利,胜利攻克越北重要省会城市高平,受到了中央军委的通电嘉奖。后北上南下执行清剿任务,连克800高地、茶灵、弄杀、格灵残敌,势如破竹,顺利打通回国道路。

42军125师:歼敌1718人,其中击毙1010人,伤敌625人,俘敌83人。125师是42军的生产师,该师独立担负了向复和、广渊方向进攻的任务,一路强攻硬打,伤亡较大,不得不由友邻部队接替进攻。后该师转向执行清剿保障任务,其中375团1营夜袭攻占班占西侧长形高地,创造了1个加强营歼敌1个营的成功战例。

42军126师:歼敌2054人,其中击毙1088人,伤敌900人,俘敌66人。126师是42军方向突击高平的开路先锋,在完成了奔袭东溪的任务后,各部还都没有收拢休整,又奉命配合124师向高平进攻,部队不顾疲劳服从大局,坚决执行任务,一直打到高平。其后又北上清剿,攻占673高地,打下弄压山口,奔袭下琅,打通回国道路,基本上没有休整,连续作战,打满全场。是高平战役最出色部队之一。


五、攻克谅山

同登是越南谅山省的一个边境城镇,是谅山的门户,要攻下谅山必须拿下同登这个地区。1979年2月17日凌晨,万炮齐呜,55军163师、164师、165师、配备军坦克团从多路杀向同登区域,至23日基本控制了同登地区。163师23日炸毁了同登鬼屯炮台,164师运动保障队于22日17时修通了北山边境至探隆的道路及坦克便道,南京军区工兵第2团也于24日修通了剥皮至坂然的道路,为进攻谅山做好了准备。

谅山战役,是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广西战区,以拿下谅山为既定目标。主攻谅山的是55军及附54军162师,加强重炮集群另配43军主力和50军148师,以东面禄平方向协同进攻。

2月27日清晨,谅山战役开始。炮兵10分钟火力急袭,然后55军兵分三路,以163师487团猛攻扣马山,488团进攻417高地,164师491团直取巴外山。各部队像潮水般扑向各个高地。激战至2月28日,谅山外围防御要点已全部扫除。中国军队从东、北、西三面直扑谅山市区。3月1日上午,55军集中300余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随后,55军分兵数路突入谅山市区。3月4日6时50分,55军、43军等部组成突击集群,以猛烈炮火开路,抢渡奇穷河,越军3师遭到毁灭性打击,主力部队基本被歼,谅山彻底被攻克。

50军148师:歼敌779人。148师是东线第二阶段作战时才赶到战地,主力配属给55军164师向谅山突击,442团向入侵板烂地区的越军338师一部实施反击。各方向战斗规摸都不太大,但突击果敢,夺扣当山、渡奇穷河、打338师都比较成功,完成了预定任务,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54军161师:歼敌1487人,其中击毙1464人,俘敌23人。161师到达边境后配属给55军向谅山进攻,主要任务是保障55军的右翼安全,并以一部兵力南下阻击太原方向的援敌。该师482团一路突击南下,在情況不明的越军纵深内连续与守敌激战,攻坚拨点,一直打到了奇穷河北岸,基本完成55军赋予的作战任务。后该师481团、483团奉命攻占脱浪县城,打通了4号公路,总的来说,表现不错,歼敌不少。

43军128师:歼敌1628人,其中击毙1611人,俘敌17人。128师是43军进攻禄平方向的助攻部队,先是攻歼了540高地、长条山地区之敌,后一直打到奇穷河北岸,牵制了越军338师西援禄平,保障了军主力的侧翼安全。该师作战地域偏僻,地形复杂,部队供给不易,生活艰苦,但打得有声有色,歼敌较多,自身伤亡较小,并创造了奇袭班岗掏心战和多次打出回马枪的出色战例。

43军127师:歼敌2125人,其中击毙2088人,俘敌37人。127师是我军中历史最悠久的部队,担负了43军方向正面禄平之敌突击的主要任务。该师先是在支马、龙头与越军进行了反复争夺的恶战,尔后长驱直入攻占禄平县城,奔袭险渡奇穷河,夺取要点迷迈山,与55军共同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态势,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后在撤军途中多次打出"回马枪",大量杀伤敌人,受到了广州军区前指的通报表扬。

55军165师:歼敌3410人,其中击毙3162人,伤敌94人,俘敌154人。165师在55军的3个步兵师中作战位置最偏,打同登时遇到越军的抵抗却较为强烈,一度进攻受挫,咬牙硬啃敌人。打谅山时该师进展迅速,较好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因为该师作战地域濒临外线,越军散兵游击非常猖獗,部队对残敌实施了较长时间的清剿作战,歼敌数量比较突出。

55军164师:歼敌2437人,其中击毙2370人,俘敌67人。164师在55军3个步兵师中位置相对独立,作战正面最宽,攻进距离最长,一路都是艰难的山地制高点攻坚,独自拿下了谅山外围四大制高点中的扣考山和巴外山。该师491团3营最先突入谅山市区,获得了"攻占谅山先锋营"的光荣称号。

55军163师:歼敌5861人,其中击毙5293人,伤敌530人,俘敌38人。163师是此次作战中异军突起大放光彩的典型部队。本不属于主力的该师攻同登,克谅山,打过奇穷河,遇到的越军实力最强,阻击最多,战斗最为激烈残酷,一路强攻硬打,胜利完成作战任务,创造了东西两线参战部队中师、团、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纪录。

3月4日163师打过奇穷河,攻歼南市区守敌。上午10时许,163师489团2营一部和师侦察连一部占领了谅山市委大楼。侦察连班长陈守全和战士刘永亮搜索完残敌后,在市委大楼前执行警戒任务。163师政治部新闻干事李永安也随部队冲到大楼前,发现了陈守全和刘永亮持枪挺立的英姿,当即意识到这是整个自卫还击战的一个标志性历史时刻,于是他迅速占领有利位置,选好角度,按动快门抓拍下这张珍贵的历史照片。

广西军区独立师:歼敌2034人,其中击毙1226人,伤敌711人,俘敌97人。广西军区独立师担负牵制广宁省边境之敌的独立作战方向,先后在保肯、横模、高巴岭打了三场硬仗,场场是攻坚,歼敌不少,伤亡也大,战例都很典型。因为该师的有力攻击,吓得先安地区的越军325B师主力急保芒街、海防,不敢乱动,无法协同亭立地区的338师西援禄平,有力支援了广州军区主力的作战行动。

六、撤军回国

攻克谅山后,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中央军委下达了撤军命令。3月6日起,解放军交替掩护开始撤军,炸毁了越方所有公路桥梁,在撤退路上铺设地雷,以火箭炮与长程炮火掩护撤军,越军无大规模追击行动。云南西线部队于1979年3月13日全部撤回国境内。广西东线部队于1979年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境内。
顶部
谷子地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2776
精华 8
积分 2519
帖子 1141
威望 135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9-2-19 12:2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七、缅怀烈士

向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的烈士致敬!

自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从2月17日至3月16日我军约有8100名(包括失踪955人,其中云南方向11人,广西方向944人失踪)指战员在这场对越作战中牺牲,负伤约2.3万人,被俘238人。中国军队共消耗弹药2.38万吨,其中炮弹106万发,子弹5500万发。作战期间,中国军队战伤坦克战车268辆(被越军击毁48辆)。

在整个战役中,广西方向突入越南纵深20一40公里,攻占了高平和谅山2座省会城市,以及河广和茶灵等11座县城,基本歼灭越军2个师、3个团和9个营,大部歼灭2个团和6个独立营,部分歼灭14个团和1个装甲旅,共计40671人。云南方向,突入越南纵深40公里,攻占了老街和柑塘2个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5座县城,前出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口、封土地区,共歼灭16481人(其中毙敌13524人,俘敌849人)。两个方向共歼敌57152人,俘敌2173人。

八、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

1979年10月9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表现突出的79名干部、战士以荣誉称号。名单如下:

陆军11军(6人)
蒋金柱(烈士)、褚万林、陶少文(烈士)、李光辉、张进诚、和自兴(烈士)。
陆军13军(7人)
刘保建、吴勇(烈士)、李启(烈士)、山达、阿尔子日、李水波(烈士)、徐泽贵(烈士)。
陆军14军(6人)
罗正和、白洪普、岩龙(烈士)、海水干、甘在和、高华忠。
陆军41军(12人)
陈武贤、黄招强、陈书利、姜利民(烈士)、李庆海(烈士)、常超淼(烈士)、谢振华、何学高、刘勇、陈全钢(烈士)、唐立忠、刘宏生(烈士)。
陆军42军(10人)
李金斧、杨松坚、韦学锋、孙永迁、雷应川(烈士)、黄纪石、李定申(烈士)、彭云火、兰延春(烈士)、何相孟。
陆军50军(3人)
夏柱玉、杨建章(烈士)、肖家喜。
陆军43军(8人)
吴建国(烈士)、郝修常(烈士)、黄吴荣、丁化国、韩永民、谢君生、曹保勤(烈士)、侯满厚。
陆军54军(4人)
胡绪清、朱仁义(烈士)、王息坤(烈士)、潘细腊。
陆军55军(14人)
王成富(烈士)、吕志经(烈士)、马旭旺、周元生、陈日升(烈士)、张春才(烈士)、叶建柏(烈士)、羊才良、覃毅忠、王木舟(烈士)、郑宏余(烈士)、何锡祥(烈士)、李德贵(烈士)、许森。
云南省军区(2人)
李成文(烈士)、乔胜清。
广西军区(5人)
李作成、莫尤(烈士)、梁英瑞(烈士)、杨朝芬、李志坚。
昆明军区直属(1人)
贺全利
广州军区直属(1人)
吴志平

向对越自卫还击战的战斗英雄致敬!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6 13:1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43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