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粗茶淡饭 于 2014-7-19 13:26 发表
当时侨领陈嘉庚是反对华人当兵的,但是碍于英国人的压力,他才勉为其难地召集华人从军。
你指的是星华义勇军吧,你以为当年新加坡华人奋起保卫新加坡的行动就只有参加星华义勇军吗?当时华人社会是全面动员起来,参加保卫新加坡的行动,1941年12月,新加坡华侨动总会成立,以陈嘉庚为主席,设有:劳工股(主任林谋盛)、保卫股(主任郑古悦)、武装股(主任林江石)、宣传股(主任胡愈之)、总务股(主任叶玉堆)。
保卫股当时动员华人店主派人巡查各街道,劳工股招募约2000劳工每天到各政府单位服务。英国人莫里逊在《时代周刊》发表文章,报道了华侨动员总会的贡献,赞他们”表现出色“。另一位英国人迪更生也见证了华人协助保卫新加坡的贡献,他写道:
在战时,华人在劳力供应方面给予政府忠诚与积极的援助。
在民防方面,新加坡华人表现热心与无私,且保持极佳公共纪律。
(在杨进发教授著的《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一书中,还可以读到好多这样的记述。)
武装华人一事,英国当局并不热心,不积极,是在华人要求下,总督才答应武装华人的,不是英国人主动提出武装华人。当时,陈嘉庚察觉到,英国当局根本没有下决心全力保卫新加坡,新加坡总督已悄悄做撤退的打算,英国人也迟迟不肯发武器给星华义勇军,后来发的武器也多半是很简陋的,甚至是双管猎枪。陈嘉庚对此强烈不满,认为英国人自己不想为保卫新加坡而决一死战,却要让华人去打头阵送死。(参看杨进发教授著的《陈嘉庚——华侨传奇人物》第308 页)
我欢迎大家(当然包括粗茶淡饭)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但有一个请求,各位发言最好有根有据,不要单凭印象,更不应瞎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