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楚越 于 2013-11-29 13:19 发表
不能让那跛脚的中学第二语言程度的假设母语单独来负责这个这样重要的事情。这是一定会事倍功半的失败的。年轻人一讨厌上那难学的假设母语,他们就会联所教的道德价值观一起讨厌了。因为他们在做深层思考中和逻辑性推理的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时不是用这假设母语 ( 第二语言 ),这也不是他们的自然感情语言(作梦,惊吓,生气,的潜意识语言)。
我知道联合国曾经对母语作出了定义:“母语是指一个人自幼习得的语言,通常是其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
这对语言情感的理解来说也是这样。
但是,我认为定义在某一种特殊情况下是有其变通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种族区分的时候,自身种族的语言却不能合时宜的自然的形成为第一语言的时候;为了不丧失用以辨认自己的身份和文化的语言,而有了不能放弃的种族语言因素,我们把它定名为母语,因为这是种族的代表,虽然它的作用达不到第一语文的程度,达不到思维与交流的自然工具,但是它具有作为种族的特征,我们认之为母语,顾名思义,母语就有了其一定的价值,也就有了认定自己的意义。
我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在课文里就已经阐明西学为用,儒学为本(印象大意),但是在那个年代心向中国的人比比皆是,新加坡要立国是千辛万苦。这不是为了消灭东方思想,而是新加坡要如何建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