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时事沙龙
» 刘李之争是新移民对在野党吗?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01
2/6
‹‹
1
2
3
4
5
6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刘李之争是新移民对在野党吗?
michaelji
(纪赟)
中级会员
UID 112902
精华
31
积分 1542
帖子 588
威望 95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2-5-27
状态 离线
#21
发表于 2013-2-19 16:2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7 fengshan 的帖子
是啊,其實劉程強先生的主張我完全可以理解。
但問題是,現在搞基建,到處在修MRT,建組屋,而新加坡本地人,請恕我直言,基本不要指望做建筑工人這種活兒。
所以這一大塊,還是要靠外勞。
記得,劉先生還是芳林公園的組織者(我記得不太清楚了,請網友糾正)曾經呼吁,“家中不要請菲傭”。
呵呵,我覺得這也未必是有效,并且也未必明智。
所謂現代分工,就是將各人有分工合作。以我為例,工資不算是高,但時薪肯定是菲傭的數十倍或更多(更不要提新加坡高薪的有錢人了,呵呵),如果我來做家務,那么對我自己來講,經濟損失太大了。我明明可以請一小時十幾二十塊的工人,何必放下手中一小時一兩百塊的工作呢?
所以利用外國廉價勞力,尤其是自己國人根本不可能去做的工作,這種替代是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作出的。
fengshan
中级会员
UID 113670
精华
1
积分 719
帖子 353
威望 36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0
状态 离线
#22
发表于 2013-2-19 16: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21 michaelji 的帖子
其实人口政策690万到底怎么来的,什么组成,为什么,这些问题很多民主是不了解的。
政府为什么不好好和民众共通一下呢?上次的全国对话太表面了。
每天1个小时,就这个问题在电视上和民众做交流,一个星期不行一个月,一个月不行就一年,鸿沟终会消失。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23
发表于 2013-2-19 16: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20 小民 的帖子
'590万人口论'将造成更多企业外迁,能否引进足够的高素质企业,或提高生产力却难讲,任何人包括新移民都有失业的可能。
小民
超白金会员
UID 101735
精华
6
积分 19221
帖子 9512
威望 97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7-7
状态 离线
#24
发表于 2013-2-19 16: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一片云
于 2013-2-19 12:57 发表
如果世间没有人大胆质疑和推理事与物的因果,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也无法实现伟大的发明及发现,造福人类了。
好心啦,别拿伟人做幌子,掩盖自己内心狭隘的对他人的人格臆测,大家都是就事论事就好了。
michaelji
(纪赟)
中级会员
UID 112902
精华
31
积分 1542
帖子 588
威望 95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2-5-27
状态 离线
#25
发表于 2013-2-19 16:3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2 fengshan 的帖子
我同意溝通存在問題。
新加坡在變,但PAP還有點停留在過去!
呵呵,其實需要大量的溝通與理解,而這次白皮書,我將之歸結為PAP公關的大失利。也許本身并沒有太大的問題(個人意見),但是因為溝通出了問題(過去式的傲慢,認為只要是對的,就行了,民眾嘛,不需要了解太多。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所以碰了個大釘子。
谈笑风生
金牌会员
UID 112845
精华
2
积分 5793
帖子 2826
威望 295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2-5-3
状态 离线
#26
发表于 2013-2-19 16:4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毕竟690万人口关系到新加坡的未来,在这土地长久生活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所以执政党在野党和公民新移民都能发表自己看法啊,只是希望讨论时,不要动辄影射不同意见者就是排外是不爱国,大家都爱国,方向不同而已,连执政党都不在国会说在野党是排外是不爱国啦。
小民
超白金会员
UID 101735
精华
6
积分 19221
帖子 9512
威望 97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7-7
状态 离线
#27
发表于 2013-2-19 16: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23 珊瑚草 的帖子
对新移民来说,'590万人口论'没有共同反响。
新移民的关注是'新加坡核心论',刘议员及其政党未来大选可能会成于此论,亦或败于此论。
水中花
中级会员
UID 83682
精华
1
积分 642
帖子 273
威望 368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1-23
状态 离线
#28
发表于 2013-2-19 16: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26 谈笑风生 的帖子
QUOTE:
原帖由
谈笑风生
于 2013-2-19 16:40 发表
毕竟690万人口关系到新加坡的未来,在这土地长久生活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所以执政党在野党和公民新移民都能发表自己看法啊,只是希望讨论时,不要动辄影射不同意见者就是排外是不爱国,大家都爱国,方向不同 ...
排外是不爱国
与
排外不是爱国
这两句话有没有区别?
这个问题不知道现在的中学高级华文的学生能不能回答。
[
本帖最后由 水中花 于 2013-2-19 16:46 编辑
]
小民
超白金会员
UID 101735
精华
6
积分 19221
帖子 9512
威望 97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7-7
状态 离线
#29
发表于 2013-2-19 16: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谈笑风生
于 2013-2-19 16:40 发表
毕竟690万人口关系到新加坡的未来,在这土地长久生活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所以执政党在野党和公民新移民都能发表自己看法啊,只是希望讨论时,不要动辄影射不同意见者就是排外是不爱国,大家都爱国,方向不同 ...
为了证明自己的'590万人口论'而搞出一个'新加坡核心论',算排外还是算分裂族群?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30
发表于 2013-2-19 16: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fengshan
于 2013-2-19 15:32 发表
李的文章不过是反对区分新旧移民,这确实是关系到新移民的利益的。
作为新移民,为什么不能表达自己的这个观点呢?李的文章看不出对是在背弃新加坡利益而追逐客工的利益吧?
你指的 “新移民” 是包括那些范围的人。 而关系到这个范围的人的什么利益。
李叶明先生是新加坡人。
小民
超白金会员
UID 101735
精华
6
积分 19221
帖子 9512
威望 97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7-7
状态 离线
#31
发表于 2013-2-19 16: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30 mpt 的帖子
按照刘议员的'新加坡核心'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新移民就是'新加坡核心'以外范围的人。把一群人划出国家核心范围以外,就会影响这群人的利益。
mpt
超白金会员
UID 112488
精华
9
积分 12880
帖子 6367
威望 650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32
发表于 2013-2-19 16: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fengshan
于 2013-2-19 16:13 发表
暂缓几年外劳政策,人口立马就会降下来,因为大量的wp的合约只有2年。
不过政府要建组屋/地铁,建筑行业不能减下来;老龄化加剧,女佣不能减下来;
等到基础设施的压力没有那么大,然后再检讨人口政策也未尝不可。
人口和设施是一起策划的。建地铁需要时间,人口是逐渐引进的。
其实挤MRT,还好啦,政府也承诺在新列车和系统引进后,在繁忙时段每趟列车缩短至相隔两分钟。政府当然要体恤我们。如果确定政策是好的,利大大于弊,我们也要和政府配合,这个配合是为了新加坡好。
fengshan
中级会员
UID 113670
精华
1
积分 719
帖子 353
威望 36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0
状态 离线
#33
发表于 2013-2-19 16: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mpt
于 2013-2-19 16:46 发表
你指的 “新移民” 是包括那些范围的人。 而关系到这个范围的人的什么利益。
李叶明先生是新加坡人。
新移民放弃自己的国籍,加入新加坡。如果国家还用非核心来区分,那不是次等公民的意思?
水中花
中级会员
UID 83682
精华
1
积分 642
帖子 273
威望 368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1-23
状态 离线
#34
发表于 2013-2-19 16: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谈笑风生
于 2013-2-19 16:40 发表
毕竟690万人口关系到新加坡的未来,在这土地长久生活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意见,所以执政党在野党和公民新移民都能发表自己看法啊,只是希望讨论时,不要动辄影射不同意见者就是
排外是不爱国
,大家都爱国,方向不同 ...
最好不要篡改别人的话。
虽然一个字不改,次序换一换,意思也会不一样。这就是中文的奥妙。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35
发表于 2013-2-19 16:5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7 小民 的帖子
支持你,刘程强的新加坡核心论应该被批评。非土生土长新加坡人也可以成为新加坡核心的一部分。
批评他应该是从新加坡人的观点,而不必要从新移民的观点。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michaelji
(纪赟)
中级会员
UID 112902
精华
31
积分 1542
帖子 588
威望 95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2-5-27
状态 离线
#36
发表于 2013-2-19 16:5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2 mpt 的帖子
呵呵,我一直在說,新加坡人民固然幸運,在過去有非常不錯的政府(不要罵我拍PAP的馬屁,呵呵
)。
但其實新加坡政府也應該覺得幸運。因為他們也有這個世界上最為通情達理,最為吃苦耐勞,最樸實的人民(之一啦,免得又被人罵)。
再加一句:我說這話,是以切身體會為證。我的鄰居、同事都是些非常樸實、勤勞的人,也非常善良。呵呵,也許總有一天會碰到讓人討厭的新加坡人吧,但目前還沒碰到。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ji 于 2013-2-19 17:02 编辑
]
fengshan
中级会员
UID 113670
精华
1
积分 719
帖子 353
威望 36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0
状态 离线
#37
发表于 2013-2-19 17: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运开
于 2013-2-19 16:58 发表
支持你,刘程强的新加坡核心论应该被批评。非土生土长新加坡人也可以成为新加坡核心的一部分。
批评他应该是从新加坡人的观点,而不必要从新移民的观点。
又有什么差别呢?刘的观点可以区分新移民和本土公民的不同,作为新移民当然可以反驳,这个观点如果是对的,站在谁的立场不一样?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38
发表于 2013-2-19 17: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7 fengshan 的帖子
我的看法是:
差别在于从新加坡的立场,新移民就是新加坡人,没有你我之分。如果从新移民的立场,那就有了你我之分。
历史是面镜子,但不是指南针。
南洋书法中心关心书法的传承:
http://nyccentre.blogspot.com
请到我们的面簿网页按赞:
https://www.facebook.com/nanyangcalligraphy
我们的书法视频台: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9wzX5C9NdhZIbixKzGyLQ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水中花
中级会员
UID 83682
精华
1
积分 642
帖子 273
威望 368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1-23
状态 离线
#39
发表于 2013-2-19 17: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38 运开 的帖子
李叶明是站在“新公民”的立场。因为他是“新公民”。这有什么不对?
他愿意把自己当成新加坡人,很多人未必同意。刘程强先生他们就不会同意。
为了避免麻烦,要是我也会避免在别人还不同意的时候,自称“新加坡人”。用“新公民”已经很准确了。
新加坡人要把“新公民”看成新加坡人,还是非新加坡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自行决定。
fengshan
中级会员
UID 113670
精华
1
积分 719
帖子 353
威望 36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3-1-20
状态 离线
#40
发表于 2013-2-19 17:1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运开
于 2013-2-19 17:09 发表
我的看法是:
差别在于从新加坡的立场,新移民就是新加坡人,没有你我之分。如果从新移民的立场,那就有了你我之分。
新旧公民还要区分,这本来就是刘搞出来的。
李的文章是反驳这个观点,可怎么就能看出李是站在谁的立场呢?更何况,不论站在谁的立场,反应的问题如果的是对的不就好了吗?难道吃鸡蛋的时候还得看看那母鸡是站在哪块木板上吗?
大陆以前有个更极端的观点呢,“宁要xxx的草,不要xxx的苗”,真是相似。
101
2/6
‹‹
1
2
3
4
5
6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4 10:44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091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