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斌
特邀会员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
|
命运交响曲
高中毕业的前一年,我提前去考音乐学院,那时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次大学招生,不少以前没机会包括的精英都挤在了一起,竞争异常激烈--
而我因高中还未毕业,按当时政府的条例,不鼓励像我这样的情形去报考,所以我也是抱着试试水的想法--
没想到过了一关又一关,居然一直鏖战到了最后的复试。可惜那天因为连续考两科,而当第二张考卷发下来的时候,我正忙着第一张考卷的最后答题--
赶在最后一刻把第一张考卷交上,看别人已经开始第二张考卷了,我心慌慌地赶紧继续奋战,匆忙中忘了在第二张考卷上填写考生姓名和号码--
发榜的时候,我落榜了,追问之下那天两张考卷中只有第一张的分数,第二张按全国高考的规定,为零分--
其实,全国统考的考生人数惊人,而音乐学院考生根本没那么多,况且复试只剩下不到二十人,只要核查一下,就能分辨出--
偏偏上海人就那么认真,明明知道却坚决执行,不过总算让我破例去面试,可所谓面试,却是安慰我别泄气,好好把高中功课完成,明年再来考一把--
年少的我,很难接受这种结果,回到家里关起门,整整用唱机播慢转唱片的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一个下午,直到长辈们敲门命令我去吃晚餐--
虽然第二年我确实考上,而且也完成了高中学业,不过此后我倒是养成了遇到挫折,就下意识地听听《命运》交响曲的习惯--
听了那么多《命运》的版本,还是比较喜欢卡拉扬的版本,当然他本身就有不同时期的不同版本--
古典时期的交响曲,快慢和情绪并没有太大对比,贝多芬的交响曲在这方面已经很够力了,但通常那时代的指挥家也不会做得太夸张,为了遵循古典的风格--
而卡拉扬为现代指挥风格开辟了道路,强烈的对比更加符合当代人的情绪,可也不会离开古典风格太远,可说将古典传统发扬光大--
艺术的高低,很大程度在于“度”,有些指挥家想把卡氏的对比“度”再加大夸张,可惜就过“度”了呀!
附件:
u=771941784,4256650754&fm=15&gp=0 [时间:2012-12-10 09:08]
|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