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乎生煎馒头的那点事
《上海老味道》一书的作者沈嘉禄说,对于最代表老上海味道的食物,每个人心中的标准不一样,但他很愿意把“皇冠”戴给生煎馒头。百年之前,生煎馒头最早是依附于茶馆存在的。上海茶楼供应茶水之余,就出现这样的“快餐”。后来生煎馒头走出茶楼,遍布在各个大街小巷,成为一种标志性的上海小吃。
生煎馒头可称得上是上海最受欢迎的小吃。它可以作为早点也可以作为点心。上午是早点,下午就是点心。生煎馒头店前,每当一锅生煎即将出炉之时,排队的人本来是三六九等、浑身不搭界的,结果跟平底锅子里的生煎馒头一样挤作一堆,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有信用卡也没用,还得找出一把角票,大多数时候,还只能装几个生煎馒头在纸袋子里,一路揩油地吃。即使这样,上海人依然乐此不疲。这就是生煎馒头的魅力吧!举家随先生在上海居住的那些日子里,吃货我自然也招架不住这魅力。
其实每一个上海人或者在上海住久了的外地人,都会知道离家最近的,好吃的生煎,而不一定非要跑去“小杨生煎排长队”。 我们居住的小区附近就有一爿生煎店做出的生煎馒头肉嫩汤鲜底焦脆,很好吃。心底里,我总感觉上海的生煎跟京、津一带的生煎包差不多,不仅仅是外形,至少以我会包包子捏饺子的不俗造诣来说,这两者在做法上的差别肯定大不到哪儿去。只是大体说来,上海生煎馒头的口味更清淡些,不油腻 。于是乎,在买早点时,明知道要入乡随俗,人家上海人咋叫咱也跟着叫,可有时候一不留神,一句 “ 10个生煎包” 还是顺嘴溜出来。这时那收款开票的上海老阿姨就努努嘴,脸不是脸,鼻子不是鼻子地甩我一句:“我们只卖生煎馒头!”
我曾颇不以为然地、十分费解地问我的上海朋友,你们咋就这么在乎生煎馒头这个称呼?说生煎包很土很丢脸meh? 朋友哈哈大笑:“我们真的不管它叫生煎包,我们管它叫生煎馒头。” 感情还有文化冲突了?切!
更有上海人不厌其烦地、语重心长地教北方来的朋友:“你们口中的包子,我们叫馒头。肉包子叫肉馒头,菜包子叫菜馒头,豆沙包子叫豆沙馒头……以此类推,生坯煎出来的叫生煎馒头,用小的笼屉蒸出来的,叫小笼馒头。” 北方朋友听了还是一脸疑惑,问:“那么你们管馒头叫什么? “哦,我们叫淡馒头,或者白馒头。”
作家沈嘉禄说了,经研究、考证发现,生煎馒头不是上海原来就有的 ,是引入的,是移民带进来的,上海有许多美食、小吃都是移民带进来的。“所以,我愿意把上海最有代表性的美食美名给生煎馒头,说明上海是一个开放的城市,是包容性非常强的城市。”
说得好!既然上海是个包容性强大的城市,海纳百川,而生煎馒头又是移民带来的美食,它的鼻祖就是生煎包也说不定呢?!那么为啥就容不下外地人对生煎馒头(或称作生煎)的另一个称呼---生煎包呢?城隍庙南翔馒头店金字招牌下卖的是小笼汤包,上海人叫小笼馒头。有人不无调侃道:上海人气第一的馒头店,压根儿不卖馒头。事实上,为吸引天南地北的食客,南翔小笼馒头还不是早已悄然改口作南翔小笼汤包,走出国门后不也是这样叫的吗?!管他叫馒头还是包,好吃才是硬道理!
打小我妈就教我说:擀是饼不擀是煎饼;我两眼忽闪忽闪着举一反三回说:带馅儿的是包子不带馅儿的是馒头。我妈夸我真聪明!大了大了,那吃食明明是带馅儿的,又和生煎包长一样,却不能叫包非要叫馒头?!别扭、拧巴,叫不惯呀!上海生煎包,Oops! 我又脱口而出了。生煎馒头该不会在一旁委屈地啜泣:大错特错不要来,污辱我的美!
附:上海美味生煎馒头推荐:
1 http://www.cnngo.com/zh-hans/shanghai/eat/shanghai-food-tour-search-best-shengjianbao-807385
2 http://www.dianping.com/mylist/46457
附件:
小杨生煎馒头 [时间:2012-9-7 17:12]
许多小区附近都有这样的生煎馒头店 [时间:2012-9-7 17:14]
好大一锅生煎馒头啊! [时间:2012-9-7 17:15]
不去“小杨生煎”也能吃到不赖的生煎 [时间:2012-9-7 17:18]
就这样享受了一顿早餐 [时间:2012-9-7 17:18]
我在新加坡领事馆附近吃的生煎,当时饿极了,香! [时间:2012-9-7 17:21]
[
本帖最后由 Eri 于 2012-9-9 19:0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