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咏红
中国早点-京城偶寄
hanyh@sph.com.sg
四川籍富豪半夜三更在新加坡街头飙车,红色的法拉利像闪电般飞闯红灯,拦腰猛撞上德士,造成德士司机与乘客死亡,法拉利车主车毁人亡。
事发过程正好被附近另一部德士的闭路电视录下并在网上公开,犹如罪证的视频,激起国人对中国新移民的积怨爆发。正当人们为受害者心痛;为新移民政策辩论时,上周四,网上又扯出一段意外插曲——有上海记者在比对了家属照片后,发微博暗示肇事司机马驰是中国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的儿子。
这条微博在30分钟内就被删除,但是影响已经产生。信息源在新浪微博散播,又乘着互联网海底光缆穿透国界,进入新加坡网站的视野。
于是,我接连收到同事、朋友的电邮,字里行间流露出狐疑又震惊,显然“马驰有可能是马凯儿子”的印象已植入他们脑海,网络的传播力可见一斑。
根据公开简历,马凯是上海市人,1960年代在北京当过教员,1979年到1982年间在人民大学念硕士,之后一直在国家机关或北京市工作。
这都说明马凯不太可能是31岁四川人马驰的父亲。不过,在信息“转手”时,大多数人关注的不是查证信息的真伪,而是首先转发给身边其他人——转发了再说,把转发的过程当成求证,虽然有时候求证没求到,转发却发到了千里。
报社同事还发现很好笑的谣言,说马驰是重庆某黑老大马永向的弟弟。该网民的依据不知来自何方,但是他振振有词地贴上中国媒体对马永向被判刑的报道充当证明,可惜他中文不太好,把贵州毕节地区误认作重庆,连马永向的名字也搞错了。
依此类推,大概在一些网民眼中,任何姓马并有权或有钱的人,都可以与马驰扯上关系。年龄大的就说马驰是他儿子,年龄小点的就是马驰是他弟弟。
同事开玩笑说:“说不定过两天就有人传说,马驰是马克思的孙子。”
可见传谣乃人性的一部分,不以国界为限。中国政府抱怨中国网民传谣,也许新加坡人也不差。而且,谣言传播模式往往严格遵循“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规律,对一些形象不佳的人物,舆论还会形成一种人人可理直气壮泄愤、泼脏水的氛围。
冷静说来,大众会对某些关键人物胡猜,背后总会某种社会背景或原因。以这次事件为例,近年中国官二代与富二代飙车惹祸的新闻多,31岁年轻人往往很难拥有名车的常识,加上社会既存的反中国新移民情绪,这“三合一”因素加起来,就构成了围绕马驰家庭背景的恶意猜测。
传播谣言是不好的行为,但是如果将问题纯粹归咎于“网民”这个特殊群体,只是人类自我安慰的说辞而已。
谁是网民?我们大家都是。网民就是所有人。人性中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光明的部分普照四方,阴暗的角落隐藏着自私、浮夸等缺点,千年不变。网络只是人性复杂面的现代载体。
网络上,我们看到真相被披露,正义被伸张,官员被监督;也会看到诽谤中伤,泄愤,不同政治力量放话角力。因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养成辨识真伪的习惯,社会各方合力营造信息公开透明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
近日,马驰妻子正式辟谣,中国官方也公布了马凯夫妇在车祸当天在西安正常出席画展的照片,谣言平息下来。想起来,让人又爱又恨的网民,就是我们自己,越是开放与民主的时代,人类看自己越清楚,与阴暗面共处也是人类永恒的命题。所以,对待谣言——对待自己,大概也能用点佛家的智慧: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站得正,就不用怕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