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南洋古今
» 为了忘却的纪念——新加坡沦陷70年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53
1/3
1
2
3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为了忘却的纪念——新加坡沦陷70年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12-2-12 22: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为了忘却的纪念——新加坡沦陷70年
今天在中华总商会嘉庚堂听了一场,以回顾新加坡日占时期的历史,纪念新加坡华侨机工,为抗日战争所做的贡献为主题的讲座。全场反应热烈,座无虚席。来宾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带着子女的妈妈,更有许多的年轻人。
大家共同缅怀70年前,在那场灾难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们,随着主席台上的嘉宾一起回忆了,那场几乎席卷了东南亚的战争,那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几乎不战而降的英军。令人感动的是,在祖国最需要、最困难的时候,南洋的华侨同胞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组织了三千多华侨机工赴缅滇运输,放弃当时相对平静的生活,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
今天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南洋华侨机工的历史,听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来新加坡近10年了,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是被岁月埋没了?还是经济价值不高,被淡忘了?逝者已矣,活着的人却不应该忘却!
我们今天的回顾、纪念,并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要记住在祖国遇到灾难时,那些敢于舍弃家小、舍弃生命的无私的爱国主义精神。
向那些英雄们致敬!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12-2-12 22: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今儿我到了门口,没有进去讲坛,此纪念会引起如此热烈的参与,真的感到欢喜,这说明人们在享受现实的繁华与和平的同时,还是希望以史为鉴,立足当下,面向更和谐的未来。
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奋斗和牺牲的华侨华人致敬!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12-2-12 2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2 狮城辩见 的帖子
今天请了半天假,到场时迟到了五分钟,还好,演讲还没开始,又有座位。听了觉得很好,很值得。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12-2-12 22: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潇湘
于 2012-2-12 22:36 发表
今天请了半天假,到场时迟到了五分钟,还好,演讲还没开始,又有座位。听了觉得很好,很值得。
我是提起一个小时去的,早上做义工,没有回家,就直接到那附近吃,然后提前半小时去,可是,昨晚我报名没有被批准,所以没有座位,因为很累,也很忙,所以就回家了,要是听众爆满,我没进去也没有遗憾。因为总算有很多人来关注这段历史和事件。
关于为那场战争而牺牲的华人,我早就有所了解了,只是在这样的日子,想要表达对和平而牺牲的珍贵生命精神致敬,特别是双林寺的那位普亮法师,他默默的奉献,默默的为世界和平事业而牺牲了。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12-2-12 22:5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4 狮城辩见 的帖子
我觉得要建纪念塔就应该建在双林寺的原址,既不会与其它历史纪念碑交错,又可以纪念普亮法师,能够凸显这段历史。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12-2-13 06:5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不知楚君去没去听讲座,希望他听了会对他的一些观点有所改变。
华英
金牌会员
UID 44908
精华
98
积分 7767
帖子 3170
威望 4463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6-16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12-2-13 07:2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4 狮城辩见 的帖子
很可惜,本来已报名,但因事耽搁,没能到场。看到公众那么踊跃,不知会否再一次举办。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12-2-13 08: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华英
于 2012-2-13 07:24 发表
很可惜,本来已报名,但因事耽搁,没能到场。看到公众那么踊跃,不知会否再一次举办。
哇!大厨的"谱儿"还真的够大!再举办一次,给您一个人儿听得了,我们可能都凑不齐了。好像有全程录像,借来一看吧。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12-2-13 09: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潇湘
于 2012-2-12 22:55 发表
我觉得要建纪念塔就应该建在双林寺的原址,既不会与其它历史纪念碑交错,又可以纪念普亮法师,能够凸显这段历史。
是啊,普亮法师的精神,可以作为新加坡精神的脊梁!
卡保山
高级会员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12-2-13 0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迟到一小时,很高兴看到全场满座。其实演讲者的知名度也很重要,也许有些是来捧偶像讨签名的。
有一个台下观众问问题却发出不明确的问题而感到有点尴尬,因台上逼得紧;这种现象好比打进电台讲话的听众,主持人急着回答也急着让你收线一样。有一个老观众走出门外还喃喃自语怪他不知问什么问题。
第七次看到韩先生,第三次李大师,第一次邹璐(问那满头白发的发问题者才得知的),人太多,没来得及求签个名。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12-2-13 09: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9 狮城辩见 的帖子
还有那些只训练了三天,就上战场抗击日寇的华人民兵。正所谓:无私才能无畏!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12-2-13 09: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从在华人文化意识中,易经的自强不息与佛家智慧的道德勇气,可以用来诠释这些民兵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潇湘
高级会员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12-2-13 10:4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狮城辩见
于 2012-2-13 09:39 发表
从在华人文化意识中,易经的自强不息与佛家智慧的道德勇气,可以用来诠释这些民兵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反而我觉得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朴素思想,让他们与祖国的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goh538
中级会员
UID 43810
精华 0
积分 1963
帖子 979
威望 98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5-2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12-2-13 11: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认识的一位南侨机工,也是现存不多的抗日南侨机工,居住在马六甲的王诗偉老先生,不幸在正月初九去世。享年一百零一岁。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15
发表于 2012-2-13 11: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潇湘
于 2012-2-13 10:47 发表
反而我觉得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朴素思想,让他们与祖国的同胞同仇敌忾,共赴国难。
是啊,祖国的历史上,也应该留下这些无名英雄的名字。让我们和子孙都不要忘记他们曾经流过的血和泪!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6
发表于 2012-2-13 11: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社团领袖及学者等发起 在我国建南侨机工纪念碑
早报今日报道:
沈越 报道
再过两天,就是新加坡沦陷70周年。当老一辈无限悲痛地忆起这段坎坷经历,以说故事的方式再次提醒年轻人应居安思危之际,一批社团领袖、学者和陈嘉庚后人,发起了在我国兴建南侨机工纪念碑的运动。
1939年,二战期间,约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汽车司机和汽车修理工(简称南侨机工)响应华社领袖陈嘉庚的号召,从红灯码头经海路抵达越南,再坐火车辗转进入中国云南,在逾千公里的滇缅公路上展开了军事物资运输工作,支援中国抗战。
73年后的今天,他们足迹所及的中国昆明、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槟城都已纷纷竖起纪念他们英勇事迹的纪念碑,唯独作为主要出发地点的新加坡还未有尺椽片瓦纪念他们的贡献。
发起运动的喜耀文化学会会长郭文龙说:“建造南侨机工纪念碑将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包括物色地点、通过政府批准、筹集经费以及设计碑牌等。但是,纪念碑能加深国人对这些先辈的认识,传扬他们崇高和勇敢的精神,对国人而言将是珍贵的历史教材。”
他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嘉庚堂座举行的《新加坡沦陷70周年》讲座上宣布成立南侨机工研究会,为纪念碑兴建工程作初期的准备工作。
嘉庚堂昨天座无虚席,几乎所有参加讲座的500名公众都举起手,支持这项运动。陈嘉庚孙子陈立人(63岁,退休人士)也是运动发起人之一。陈立人受访时说:“爷爷能有今天的名誉,很大部分是靠当时身边人的响应。这些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幸福,换回来的却大都是挫折。有些留在中国的南侨机工甚至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现在,哪怕是普通石碑也好,都可以纪念他们在抗战时期的贡献。”
陈立人透露,滇缅公路对自己的家族史也非常重要。
当年,陈立人的父亲、也就是陈嘉庚长子陈厥福带着第一任太太杜宝鸾沿着滇缅公路逃亡,突然遭到日军猛烈空袭。
杜宝鸾不幸心脏病发作身亡,陈厥福忍痛匆匆用草席把妻子埋葬后,继续逃命。经此一劫,陈厥福把名字改成陈济民。
主讲人之一的文史研究者韩山元表示,国人应该避免历史被遗忘,特别是新加坡本身的历史。
他说:“南侨机工人数有多少,现在无法在历史课本中读到。希望教育部能加深历史教育,培养更多综合性人才。”
狮城辩见
金牌会员
UID 112306
精华
11
积分 7548
帖子 3559
威望 3828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1-11-14
状态 离线
#17
发表于 2012-2-13 11: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希望这个纪念碑可以立在双林寺,与普亮法师和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
本帖最后由 狮城辩见 于 2012-2-13 11:53 编辑
]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18
发表于 2012-2-13 1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日治时期,有些华人受到马来人的庇护而幸免遇难。他们把自己乔装为马来人,用碳把皮肤弄而黝黑,身穿马来装,因此才得以逃过日军耳目。这样的事似乎不见有人提起,不过历史不能因为事件渺小而可以被遗忘的。
二战减缓唐人(中国人)大量地流入南洋,才不至于让马来人及土著在自己的地方沦为少数民族。这些民族相对来说都是温和善良的民族,他们能够接受大批南移的唐山移民,这是不容易,也是令人感激的。
点滴恩情,应当泉涌以报,很庆幸政府和人民一直以来都善待他们,让他们不觉得被华族排斥。
韩山元
论坛元老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19
发表于 2012-2-13 13: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难得清静网友说:“日治时期,有些华人受到马来人的庇护而幸免遇难。他们把自己乔装为马来人,用碳把皮肤弄而黝黑,身穿马来装,因此才得以逃过日军耳目。这样的事似乎不见有人提起,不过历史不能因为事件渺小而可以被遗忘的。”
你有什么根据吗?我不是不相信,只是好奇。如果说大检证,马来人根本不需要去,何来的冒充马来人呢?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冒充马来人呢?愿闻其详。
[
本帖最后由 韩山元 于 2012-2-13 13:02 编辑
]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20
发表于 2012-2-13 13: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9 韩山元 的帖子
这是一位马来同事告诉我的,她从祖母哪里听过这样的故事,没说是不是大检证,我相信正史忽略许多细节。
53
1/3
1
2
3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2-6-30 09:42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59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