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华英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44908
精华 98
积分 7767
帖子 3170
威望 4463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6-16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0: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44 林荣华 的帖子

我也有这样的印象
顶部
林木水月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68201
精华 2
积分 1277
帖子 561
威望 695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7-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0: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没有必要出口伤人,贬低别人不会抬高自己。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1: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林木水月 于 2012-2-11 20:10 发表
没有必要出口伤人,贬低别人不会抬高自己。

刘斌是有才的, 写文章和音乐艺术上的成就, 我可以替他擦鞋。然而在评价/怀念政治人物上的深度, 就这篇文章我养鸟人总觉不够劲, 深表遗憾,  也希望他能替我提鸟笼。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林木水月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68201
精华 2
积分 1277
帖子 561
威望 695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7-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2: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63 卡保山 的帖子

我的看法不同。怀念不是评价。政治人物也是人。把政治人当作普通人一样来怀念,不等于没有深度。我看只是角度不同而已。

我比较同意钟瑞仁的看法,这篇文章写出了真情实感,这就够了。又不是长篇大论要写政治评论。再说王前总统在文化部长任上确实做了很多工作,对这一点很多人反而不记得了。刘斌写出这段往事让新移民多一些了解,有什么不好呢?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2: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64 林木水月 的帖子

我有赞他能写一篇怀念王鼎昌的文章算不错啦, 我指的是这份心意, 他却误会我指的是“能力"(写作?), 才有接之而来的较劲。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潇湘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2: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卡保山 于 2012-2-11 20:03 发表
英雄好汉互相残杀,是为了不是英雄好汉的人的利益。

英雄好汉的牺牲若得不到该有的怀念和记念,那谁想付出更大的牺牲来难为自己呢?不如bo-chap(不管不理)算了。

和为贵,两位都是有本事的人,都来斗去,有什么意思呢?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潇湘 于 2012-2-11 22:28 发表






和为贵,两位都是有本事的人,都来斗去,有什么意思呢?

您大大的误会, 英雄好汉在这里是指从政的人和其他, 决不指养鸟人。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潇湘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15
精华 2
积分 3173
帖子 1560
威望 1610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1 2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卡保山 于 2012-2-11 22:38 发表


您大大的误会, 英雄好汉在这里是指从政的人和其他, 决不指养鸟人。

养鸟也要有本事,指挥乐队也要有本事,治病救人更要有本事。都是英雄,不必争一时之长短。
顶部
林荣华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630
精华 12
积分 2033
帖子 946
威望 107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3: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桃子 于 2012-2-11 18:42 发表



"希望下届的总统能尽责监督、审核储备金。"

tan tan tan, tan gu gu

哈哈哈哈!今年总统投票成绩算有进步啦,等久久还是有希望。

就像今日的物价“日新月异”,等待2016年的到来变成度日如年,还是得等,最后一口气也得留着,直到投下神圣的一票为止才可断气。一个人郁闷之气生久了,几乎就要修炼成仙了,吐纳迟缓,时间就飞逝,终于也会也要等到那一天审判日的到来。阿弥陀佛!
顶部
华英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44908
精华 98
积分 7767
帖子 3170
威望 4463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6-16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5:5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63 卡保山 的帖子

唉呀老大,你也够牛,每个人都自己的原因和方式去怀念王鼎昌总统,这也没什么问题嘛。最重要的是,王鼎昌总统是一位我们尊重的新加坡领袖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6: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70 华英 的帖子

学学马英九那句:谢谢指教!

不瞒您说, 我还真希望他们(主要是知识份子)融入到底, 就像宗教信仰上一样, 直指人心。我上面写的那句"标准话是要求太高, 当然会得罪很多新移民, 只是我直白, 别人则心照不宣。之所以说出来是觉得有值得深入一谈的乐趣, 总之我没什么太大恶意, 算顽皮一些吧。

的确, 要两情相悦才能结婚, 那光棍将林立, 后果可怕。论坛上谈谈而已, 私底下我不会据此常来为难他人的, 若长期有这想法, 那是进入邪思想了。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华英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44908
精华 98
积分 7767
帖子 3170
威望 4463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9-6-16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6:4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71 卡保山 的帖子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6: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用N0TE写常有错字, 我又懒于查两遍。

养鸟经验:鸟儿要高兴才会唱歌的。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8:4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新移民、旧移民(旧文一篇)

我对“新移民”的讲法很质疑,甚至觉得在新加坡这是个“伪命题”。到底谁对“新移民”下了定义?到底要如何才能算是“新移民”呢?两年、五年、十年?居住、留学、拿永久居民还是拿公民才算呢?什么时候“新移民”毕业变成“旧移民”呢?

其实,新加坡人几乎都是移民者,甚至本地马来人都是移民者,真正的土著(渔民)几乎已经消失或被同化,谁来确定大家的身份呢?

如果真正要分的话,至少可以分:十代移民、五代移民、两代移民等等;新来的人可以分:旅居者、游学者、准移民、新移民、准融入移民、已融入移民、非融入移民、旧移民、再移民、国家移民、国际无定居者等等。

以前,李光耀先生提出的是“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在不同种族之外,再分新旧呢?何不提倡“新加坡人的新加坡”呢?

人来到这个世界,或来到一个国家,是一种命运的安排,也是一种生命的旅行。我们搭巴士,有人搭了一两个站就下车了,有的搭了半程,有人搭到了终点。难道需要分清楚谁是“新乘客”谁是“旧乘客”吗?搭了一个站也是搭客,搭了全程也成不了巴士的拥有者?

是否能赢得人们的尊敬,我觉得在于对社会的贡献,而非所谓的新旧或“土生”“非土生”。

偶然看到十四年(97)前拿公民的留影,不觉心寒,老了!最好的岁月都留在这块土地上成了美好的记忆,可经常还被人称为“新移民”,难道要等到老死成灰才变成“旧移民”吗?不,那时才是真正的“永久居民”了?!


注:这篇小文,是因当时有人将提名“杰出新移民”奖的表格拿给我,而被我婉拒后,有感而发。

[ 本帖最后由 刘斌 于 2012-2-12 09:25 编辑 ]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8:4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融入与入融(旧文二)

“入融”是我编出来的,大家别去翻辞典找。这段时间大家整天忙着谈融入什么的,大概也忙够了吧?特别是关于会馆帮助新移民融入的问题。

其实,我谈的“入融”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课题。新移民在踏入一个新国家、新社会时,确实要面对“融入”的问题,因为不融入会很辛苦。

新移民不但要适应这里的环境、气候,还要适应这里的社会和人情世故,甚至要学习这里的历史以及文化变迁,把自己的生活与本地“接轨”。

但是,本地新加坡人,是否有想过在接纳新移民和帮助他们“融入”的同时,也能抽些时间去了解他们的不同生活背景?或是值得学习的地方?

新移民在融入一个新社会时,是否有考虑过在“融入”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良本色?而不是在“融入”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自我”?

我觉得,新加坡本地人与新移民应该多一些文化上的“对话”,有助于相互的了解和沟通,而不是一味把新移民改造成“新”的“新加坡人”。

如果新移民都完全被改造成了“新”的“新加坡人”,那新加坡的吸引外国人才的计划充其量不过是增加了人口,弥补了本地低生育率的缺陷。

如果新移民不但在“融入”的过程中能保持自己的优良本色,并让本地人也更了解国外移民的文化传统,这才是起到了一种社会凝聚力的作用。

一个社会,需要不同的人才,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才,这将有利于新加坡向国外发展,也有利于建立起一个真正“合金”般坚强的社会!

[ 本帖最后由 刘斌 于 2012-2-12 09:26 编辑 ]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09: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从王鼎昌再谈一点高尔夫的“君子运动”。

我在高尔夫球场见过许多大人物,王鼎昌也不例外。

不记得是哪一年的五一劳动节,我那时正玩高球在火热之中,便在该节日参加岛屿俱乐部常年举办的慈善公开赛,贵賓是王前总统,

那天,看到王鼎昌戴左右白手套,觉得怪怪的,通常用右手的球手只戴左手套,反之亦然。之后想了一下,知道他的工作常靠握手,怕手掌起厚皮或什么的吧。

我的球僮(caddy,杆弟) 是个叫朱比亚的印度人,他和我是另一个球场的同行,也就是我年轻时和他一同当过相熟的球僮。他的福建话跟福建人口音一样。

这场比赛在武吉球场举行,我当天的球队员有一洋人,他负责记录我的杆数。打完18洞照例检查记分卡有没记错,我发觉有一洞我打5杆,他却记录4杆,我叫他纠正过来。

当天打得不错,78杆。再扣除让杆点11杆,总成绩负4杆。很开心给朱比亚100元小费。

待成绩揭晓,有6个人同样得负4杆,我不幸在后九洞count back 上吃亏,得最末,第6名。

当初我若不君子,让洋大人记错装作不知道,我独得冠军。除奖品奖杯外,还可以和总统握个手领奖拍照。如今再想起,若时光倒流,我会君子吗?

有时不免想,当君子到底有何用处呢?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10:2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个人对高尔夫球不抱好感,它是占用了太多土地的“奢侈品”,尤其在“小红点”的新加坡!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被称“新移民”“中国仔”“上海仔”……不宜当是贬义词。要有自信,笑笑可也。

我过去住在中国福州五四北路的福建中医学院张教授的院舍里,因彼此相谈甚欢,无话不说,他说:“你不开口,没人说你是外国人。”我不觉得受辱,难道会因他觉得我没高贵的洋味而不高兴?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10:5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国人,一路来不把新加坡人当“外人”,尤其是福建、广东一带,因为多数新加坡人,都是百多年前从那里渔港出发去南洋的~~~

中国人所说的“外国人”,通常指金发蓝眼的“洋人”,换句话说就是:只看血统、不看护照!

同样,被称“猪仔”(不知谁发明的?),不知是否要当作贬义词呢?

要有自信!伙计。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斯巴达
禁止发言




UID 68698
精华 11
积分 2354
帖子 1029
威望 1323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0-7-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2-12 11:21  资料 短消息 
分不分并不重要,只因为看法落差太大,从有没有见过岛上驻扎的英军,以及潜意识里认为就是老头把新加坡从荒凉的渔岛村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城市,从争取自治到被马来西亚东姑驱逐而独立,不知道这艰辛不易其实不是那老头独有的丰功伟绩,缺少不了那40%公民的努力,疑惑为甚么不能认同中国或印度为祖国?这就是新公民与新移民最大的分歧,尤其是中国文革后移居过来的移民。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4 11:15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1600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