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清水茶馆
» 让子弹飞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79
2/4
‹‹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让子弹飞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21
发表于 2012-2-5 13: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夕老说得很对!
QUOTE:
原帖由
夕野氏
于 2012-2-2 02:02 发表
斜桥兄,俺无意抬杠,你可能没有用过步枪,不知道子弹的性能局限。俺只是判断如果哪子弹的外形结构不变的话,要在那么短的距离和那么快的子弹速度,要做到像照片上所显示的那种射程轨迹变化,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无论“自主导向”或是“激光制导”,“子弹”(头)的外形结构没有控制飞行轨迹的机构(可变翼)的话,是不可能改变其飞行轨迹的。
加了“可变翼”(翅膀)的“子弹”,还称为“子弹”,纯属懵人。
子弹和导弹的区别很简单,前者靠惯性飞行,后者则不然。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22
发表于 2012-2-5 14: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3:26 发表
这不是“子弹”,而是“导弹”。或者,称之为“迷你导弹”最为贴切。
激光制导炸弹到底是炸弹还是导弹?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23
发表于 2012-2-5 14: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8 老驴 的帖子
你说的是核炮弹吧?美军早装备了(见图),共军有没有不清楚。
子弹射程1000米,“核”子弹爆炸,岂不是自杀?一枪消灭一个连,常规炮弹炸弹都办得到!
图片附件
:
Nuclear artillery test.jpg
(2012-2-5 14:40, 58.36 K)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24
发表于 2012-2-5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3:26 发表
这不是“子弹”,而是“导弹”。或者,称之为“迷你导弹”最为贴切。
导弹有四大系统:导引,飞行控制,爆炸物(弹头)和
引擎
。
普通炸弹只有两大系统:飞行控制和爆炸物。其中飞行控制就是炸弹的固定尾翼,在自由落体运动中起稳定性作用,避免炸弹的翻转,保证炸弹顶部的引信触地爆炸。
激光制导炸弹,则在炸弹的飞行控制和爆炸物上,安装了导引系统(激光接收器),而固定尾翼被可变动尾翼取代,以控制飞行角度,并具有一定滑翔能力。虽然如此,激光制导炸弹因没有引擎,不能被称为导弹,也称为智能炸弹。
普通子弹也是如此,只有飞行控制(即子弹外体设计以减少飞行阻力)和爆炸物(即子弹弹头)。
这枚特制子弹,也是安装了导引系统,弹体设计也做了相应改进,有尾翼,能够在飞行中改变方向。虽然也能够称为迷你型导弹,但子弹毕竟没有引擎,严格地讲,还不是导弹。
同理,火炮发射的炮弹中,就有激光制导炮弹。美军最先装备,前苏联其次。中国于90年代引进前苏联激光制导炮弹,于近年研制成功国产型列装部队。
[
本帖最后由 斜桥 于 2012-2-6 00:04 编辑
]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25
发表于 2012-2-5 15: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斜桥
于 2012-2-5 14:39 发表
激光制导炸弹到底是炸弹还是导弹?
你又引入了另一个概念,如果这样分的话,就是弹头能不能爆炸的区别——
能爆炸的是炸弹,不能爆炸的不是。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26
发表于 2012-2-5 15: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激光制导炸弹简介
激光制导炸弹是现代战争的一场军事革命。
激光制导炸弹的研发起始于1964年,为有效攻击固定目标,美军在普通炸弹上安装激光接收器用以锁定目标,改装炸弹尾翼使其有一定的飞行滑翔能力,能够在一定距离上对目标进行攻击,以躲避目标附近的防空火力。虽然空对地导弹能够实现远距离攻击,但装药量远不及普通炸弹。1968年投入实战的第一代激光制导炸弹BOLT-117(GBU-1/B)为750磅炸弹,能够飞行滑翔4公里。70年代初被更为准确的500,1000,2000磅“铺路石”炸弹(Paveway)替代。今天,美军激光制导炸弹统称“铺路石”系列,代号GBU(Guided Bomb Unit),如在海湾战争中使用的射程9公里,5000磅的GBU-28 Paveway III,也称"bunker buster"。
越战期间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的最为著名的战例是1972年轰炸越南清化大桥。清化大桥位于河内以南70英里,是一座钢筋混凝土铁路公路两用铁桥,也是联接南北方的重要交通大动脉。越战爆发后,清化大桥被美军列为战略目标予以轰炸。自1965年起,美国空军海军对清化大桥进行了871次轰炸,但在北越(主要在中国的援助下)的严密防空火力和北越空军的阻击下,效果甚微。在清化大桥四周1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共有104名美军飞行员被击毙击落,而美军没有公布受损飞机和受伤飞行员的数目。因此,清化大桥成为北越抵抗美军的象征,也成为美军飞行员的噩梦。
1972年4月27日,美国空军8架携带激光制导炸弹的飞机在4架飞机掩护下,在北越防空火力外成功轰炸了清化大桥,造成西侧半个桥身毁坏。为造成永久性破坏,5月13日和10月6日,美军分别派遣14架和4架飞机携带激光制导炸弹进行轰炸,彻底炸毁清化大桥。美军在三次行动中没有伤亡。
历史7年的清化大桥轰炸对美军作战产生深远影响。1965年的首次轰炸,北越劣势装备和数量的米格-17战斗机同美军飞机进行格斗战。美军战后分析发现空军过份依赖空对空导弹,对近距离格斗疏于训练,因此催生了美军培训空中格斗飞行员的训练计划,即Top Gun飞行员(见Tom Cruise主演的电影《Top Gun》),以及加速了空优战斗机F-15的研制和列装。清化大桥轰炸也树立了激光制导炸弹在美国空军中的地位。
激光制导炸弹在越战中的成功运用,对世界各国的战术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前苏联,英国和法国震惊于实战效果,立即着手研制同类型炸弹。中国军队于2000年后研制装备激光制导炸弹成功,在2006年珠海航展首次亮相,称为“雷霆”系列。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27
发表于 2012-2-5 15: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5:21 发表
你又引入了另一个概念,如果这样分的话,就是弹头能不能爆炸的区别——
能爆炸的是炸弹,不能爆炸的不是。
你还是读读24楼的帖子,关键是引擎!
空地导弹飞行距离至少几十公里,大到几千公里(巡航导弹)。而激光制导炸弹只有10公里的滑翔距离。
[
本帖最后由 斜桥 于 2012-2-5 15:29 编辑
]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28
发表于 2012-2-5 15: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斜桥
于 2012-2-5 15:18 发表
这枚特制子弹,也是安装了导引系统,弹体设计也做了相应改进,有尾翼,能够在飞行中改变方向。虽然也能够称为迷你型导弹,但子弹毕竟没有引擎,严格地讲,还不是导弹。
1、固定尾翼不能自如地改变飞行方向。
2、可变尾翼才能改变飞行方向,而固定尾翼(编辑:这里笔误,应该是“可变翼”)显然需要动力驱动的。
BTW:
严格地讲,不是导弹。
那么,严格地讲,这还算子弹吗?
[
本帖最后由 村夫 于 2012-2-5 15:35 编辑
]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29
发表于 2012-2-5 15: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4 斜桥 的帖子
无论是激光制导还是其他,关键是“导”。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30
发表于 2012-2-5 15: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斜桥
于 2012-2-5 15:18 发表
普通子弹也是如此,只有飞行控制(即子弹外体设计以减少飞行阻力)和爆炸物(即子弹弹头)。
普通子弹弹头没有填充爆炸物。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31
发表于 2012-2-5 15: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5:27 发表
1、固定尾翼不能自如地改变飞行方向。
2、可变尾翼才能改变飞行方向,而固定尾翼(编辑:这里笔误,应该是“可变翼”)显然需要动力驱动的。
BTW:
严格地讲,不是导弹。
那么,严格地讲,这还算子弹吗?
你可以看一下这段YouTube。子弹有两层外壳,出枪镗后暴露内层,有固定尾翼。至于如何改变方向,恐怕还是军事机密吧。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32
发表于 2012-2-5 15: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5:33 发表
普通子弹弹头没有填充爆炸物。
用“弹头”来统称总可以吧。子弹依靠高速撞击目标达到杀伤效果,因此“弹头”是实体。导弹通过爆炸,因此“弹头”内有爆炸物。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33
发表于 2012-2-5 15: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1 斜桥 的帖子
不要对你高中的物理底子没有自信——
固定尾翼绝对无法改变飞行方向!
假如这玩意用固定尾翼,那么它接收激光制导信号有什么用?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34
发表于 2012-2-5 15: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2 斜桥 的帖子
对!
普通的炮弹弹头就能爆炸,靠弹片形成杀伤。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35
发表于 2012-2-5 15: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5:44 发表
不要对你高中的物理底子没有自信——
固定尾翼绝对无法改变飞行方向!
假如这玩意用固定尾翼,那么它接收激光制导信号有什么用?
就像全世界第一次看到隐形飞机一样,只看到外壳,至于里里外外是什麽,是不会轻易展示的。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36
发表于 2012-2-5 15: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1 斜桥 的帖子
听不懂视频的介绍,但我认为,那东西的尾翼,显然是可变尾翼。通过可变尾翼才能达到改变飞行方向的目的。
固定尾翼简单的设计:先收成圆柱体,出膛后“弹开”就可以了。
固定尾翼没那么娇贵,并不需要一个“保护套”。而那个保护套,显然是保护可变尾翼的。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37
发表于 2012-2-5 15:5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5 斜桥 的帖子
最基本的物理常识也是不允许挑战的。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38
发表于 2012-2-5 16: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村夫
于 2012-2-5 15:57 发表
听不懂视频的介绍,但我认为,那东西的尾翼,显然是可变尾翼。通过可变尾翼才能达到改变飞行方向的目的。
固定尾翼简单的设计:先收成圆柱体,出膛后“弹开”就可以了。
固定尾翼没那么娇贵,并不需要一 ...
如果有尾翼,子弹怎能在统一口径的枪膛里发射?依靠外壳(犹如普通子弹)在枪膛中旋转获得动能,出膛后“脱去”外壳,暴露尾翼。至于如何改变方向,就不要再探究了,那肯定是属于军事机密的,我也不懂。
原来有很多“不可能”的东西,今天或明天都会成为“可能”。飞机躲避雷达就是一例。曾经读到一段,美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成功地使水中物体不反射声纳(不同于目前已经使用的吸收声纳的涂层,似乎是不同的原理)。虽然非常简要,你可以想象其目的和意义。另外,通过光学手段,使物体隐形(对于视觉)。我的一位同事的儿子就参与了这项研究。
这一系列实验,目前都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但其应用意义不可忽视。我们都是局外人,但应该予以关注。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看花非花
禁止发言
UID 106053
精华
3
积分 1007
帖子 430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11-8-15
状态 离线
#39
发表于 2012-2-5 17:49
资料
短消息
智能子弹?
科学这个咚咚,真是日日新又日新,一日千里。许久前就看到花边新闻报道美国在研究可变轨的的子弹,想不到已经成为事实。从楼主的主帖和视频中,很明显的第一个子弹外壳提供了子弹飞行的动力,这个过程和普通子弹的原理是一样的。即扣扳撞针打击子弹尾端点火之后,弹头就经过枪膛射出。不同的是,普通子弹射出去的仅是个弹头,而这个特制子弹射出去的却是个可以接受激光制导的微型导弹。个人理解,在视频中的第二个外壳,应该是为了能够让不规则型的制导子弹方便射出而设,一出了枪膛,可能就在半空自动弹开。这时候,如果没有预先开启激光制导,那么子弹就如普通子弹一般的根据抛物线的原理飞行。如果已经开启了激光制导,揣摩子弹头后的狭长型尾翼,应该不是为了储藏爆炸物而是接受激光制导的仪器。那么子弹就会根据激光投射指哪打哪。
请问斜桥,我的问题是,怎样解决投射激光的技术呢?
斜桥
金牌会员
UID 58885
精华
115
积分 6222
帖子 2438
威望 3770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10-4-4
状态 离线
#40
发表于 2012-2-5 19: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看花非花
于 2012-2-5 17:49 发表
如果已经开启了激光制导,揣摩子弹头后的狭长型尾翼,应该不是为了储藏爆炸物而是接受激光制导的仪器。那么子弹就会根据激光投射指哪打哪。
根据那个视频的解释,似乎激光接收器在尾翼部分。
http://www.sgwritings.com/58885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79
2/4
‹‹
1
2
3
4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2-8-12 02:39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34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