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新加坡历史不是从莱佛士开始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4 2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新加坡历史不是从莱佛士开始

『转』

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四位历史学者,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查阅了英美澳新等国的大量考古资料和研究文献,在1999年合著出版了一本书,证明了新加坡历史不是从莱佛士开始,他们以许多史实,戳穿了关于新加坡历史的多个谬论,让读者看到了1275年到1971年的新加坡历史原貌。

 

新书介绍

新加坡历史不是从莱佛士开始


新加坡是坐落在马来亚半岛南端、形状像一颗小钻石的小岛,处于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的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人们一向以为英国人莱佛士爵士在1819年第一个发现新加坡, 是新加坡历史的开拓者。不过,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四位历史学者,分别是加拿大人、美国人、英国人和新加坡人,用了将近十年时间,查阅了英美澳新等国的大量考古资料和研究文献,在1999年合著出版了一本书,以许多史实,戳穿了关于新加坡历史的多个谬论,让读者看到了1275年到1971年的新加坡历史原貌。

以下是该书所揭露的一些罕为人知的重要史实:

· 早在莱佛士1819年踏上新加坡之前,新加坡便于13世纪在本区域的海上贸易中取得了重要地位。在福康宁山上的考古发掘也证实了这个推测。

· 1703年,一位叫汉密尔顿的英国船长在前往中国途中访问了柔佛。当时的柔佛苏丹表示愿意把新加坡作为礼物送给他,但被他谢绝了。

· 1860年,英军司令埃尔金(Lord Elgin)统领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并下令烧毁圆明园。当时英国按例,战舰在新加坡补足供应品然后开往中国 , 并从新加坡派遣炮兵加入英法联军。1862年,埃尔金 升任印度大总督。同年,新加坡连接大坡(桥南路)和小坡(桥北路)的埃尔金桥(Elgin Bridge ),就是以他命名,至今未改。

· 1915年2月,印度兵在新加坡造反。 英国靠日本和其他力量平息了这次叛乱。这是日本军队第一次登陆新加坡。

· 1941年日本南侵时,新加坡的失守决非由于沿岸大炮炮口都向南。书中对这次战役的备战和作战经过,都有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 昭南时期,当地居民、战俘和其他被拘留的平民都遭遇悲惨。日本军政当局不但歧视分化各民族,而且残暴无情、无恶不作。

· 日治时期,日本当局在中央医院范围内,设立了一个最机密的研究室,称为“南方军第一号中央病理学研究实验室”,是日军规模最大的细菌研究中心之一。据日方有关人士证实:1944年,日本曾动用货运飞机运了3万只老鼠来昭南岛,专门用来繁殖跳蚤。

这本书的中文译本书名是《新加坡历史原貌;1275 – 1971年》。两位译者都是年逾70岁的退休新加坡资深报人陈新才和张清江。中文译本在2011年9月由新加坡亚太图书有限公司出版发行。全书542页。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4 22: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18世纪的新加坡华人社会,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乱’!

那时的历史并不值得华人感到骄傲,很多极不光彩的事情都在那时发生。

William A. Pickering,这位懂得许多华人方言的英国人,在1877年被英国殖民地政府委任为‘护华使者’(Chinese Protector)。这个职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彻底改善华人的问题,同时也要消灭严重威胁社会秩序和安全的黑道。

Pickering对华人社会的贡献很多,比如控制苦力剥削以及逼良为娼的问题、调解华人帮派纠纷、协助华人社群与政府沟通等等。

在他的努力下,华人社会有显著的进步,黑道几乎灭绝,这对往后的华人铺了一道平坦的路。

Pickering并没有被新加坡忘记,在牛车水的Pickering Street就是以他命名。
顶部
日盛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7052
精华 27
积分 3120
帖子 1287
威望 1822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4 22:2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Yahoo!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Pickering 还是有华人名字,毕麒麟。




人不老心老的青年
http://www.sgwritings.com/7052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4 22:2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3 日盛 的帖子

听起来像冰淇淋。
顶部
叶明
管理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UID 45
精华 352
积分 34223
帖子 9317
威望 16477 点
阅读权限 200
注册 2006-10-2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1: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难得清静 的帖子

这本书我正在读。颇有收回,也感触良多。

记得我在回应某位网友时曾说过这样的话:

认识和了解国家的历史,只会增强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我从没有看过任何反例。我只看到,殖民统治者为了便于自己对殖民地的统治,刻意消灭当地人的历史,让殖民地的历史教育,从自己的占领之日开始。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6:2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 叶明 的帖子

我觉得新加坡历史还必须进行考察和整理,目前还不完整。

华人社会似乎过于放大区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华人对新加坡的贡献,而忽略其他族群的付出,这个社会不可能只是几个华商所能建立的。早期的土生华人(峇峇人)的影响力不会逊于华侨,可惜这方面的记载不多。

目前我们所知的峇峇人代表者就有李光耀先生、陈庆炎总统还有已故的前副总理吴庆瑞博士。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8: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其实殖民地政府消灭当地的历史的说法,我认为并不完全正确。

中国曾经被“半殖民”过,印度也曾经被殖民过,还有其它曾经被殖民的国家,她们的历史都消失了吗?

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历史的重视,可以从他们对待主权的态度得知一二。如果一个统治者可以随便地把领土送给外人,把“国家主权”视作“粪土”,我们能期待他重视历史吗?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9: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难得清静 于 2011-11-15 06:29 发表
目前我们所知的峇峇人代表者就有李光耀先生、陈庆炎总统还有已故的前副总理吴庆瑞博士.

他们三位都是峇峇人?请问您是故意贬称还是事实如此?也就是说他们的血统都带有非华人“土著”的身份,尤在母辈这方。愿闻其详。

“三代成峇”是过去闽南人对本地华人的戏称,只是戏称不能成实。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韩山元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9: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有些新加坡人继承了英殖民者的史观

英殖民主义者是按照他们的利益和需要来写新加坡的历史。对他们不利的就不能写或少写,甚至是篡改。遗憾的是,有些新加坡人却继承了英殖民者的史观。

另,“18世纪的新加坡华人社会”这个说法不对,从1819年英国人来开埠(请注意我是讲英国人来开埠)到1899年,那是19世纪,有些朋友看到"18"就以为是18世纪,这违反了历史常识。大家想一想,公元元年到公元99年是什么世纪?是1世纪对吗?公元100年就是2世纪了,以此类推,1786年英国人取得槟城是18世纪,不是17世纪,1819年是19世纪,不是18世纪。1965年新加坡独立那是20世纪,不是19世纪,看到“19”就以为是19世纪,那就大错特错了 。
顶部
韩山元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9: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邱新民早就说新加坡13世纪已开埠

新加坡13世纪已经开埠


大约10年前我写过一篇文章在早报发表,我说新加坡早在13世纪新加坡拉王朝时代已经开埠,那时新加坡河下游已经有个繁忙的码头,莱佛士1819年来新加坡其实是第二次开埠,此文遭到质疑和批评。现在,这个观点由洋学者证实了。

我也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一观点的人,在我之前,邱新民先生(曾任中正中学校长)已经提出这个观点,我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顶部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09: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8 卡保山 的帖子

峇峇是土生的意思。以前峇峇受华人藐视,因为峇峇的文化不纯,甚至以前受英文教育的也被称为峇峇。现在早就没这个问题了,以藐视峇峇的观点看,干脆点说,现在的新加坡华人全是峇峇,哪会自己藐视自己。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0: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1 珊瑚草 的帖子

“干脆点说,现在的新加坡华人全是峇峇,哪会自己藐视自己”,要按这么说亦无不可,我若是大陆人会称坡人为“番人”。

那楼主特指那三尊福禄寿又作何解释呢?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0: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2 卡保山 的帖子

我只知道李光耀出生在峇峇家庭。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3 珊瑚草 的帖子

可以这么说:文化思想、行为语言习惯,崇洋贬中的那些新加坡华人,皆可称“峇峇淆”。“淆”是闽南语精虫的意思。

应该说“峇峇淆”越来越少了。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珊瑚草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73282
精华 9
积分 13560
帖子 6444
威望 672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0-9-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1: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4 卡保山 的帖子

峇峇应该已经是个历史名词了。

在以前的环境中,如果有人崇洋贬中,当然会遭到当时的华侨的反击。但华人(中国)文化本身就有一种藐视其它文化的优越感,到底谁先惹了谁,现在恐怕说不清楚了。
顶部
韩山元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436
精华 361
积分 33674
帖子 14491
威望 1902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5-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1: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毕麒麟是利用与管制黑道

2楼网友说William A. Pickering的贡献,就我所知,大部分是正确的,但说在他的努力下,黑道几乎灭绝,这个说法可商榷。其实, Pickering当时是利用和管制黑道,而不是彻底消灭黑道。他自己一直跟黑道打交道,并且还调解黑道之间的纷争。黑道一直存在到20 世纪60年代都没有灭绝.

Pickering,华人惯称他为毕麒麟。

护华使者’(Chinese Protector),惯称为“华民护卫司”,后来改为“华民政务司”

(有关这方面的历史,可参看巴素博士著的《马来亚华侨史》)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1: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9 韩山元 的帖子

这是我一直搞不清楚的东西,谢谢指正!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2: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卡保山 于 2011-11-15 10:41 发表
可以这么说:文化思想、行为语言习惯,崇洋贬中的那些新加坡华人,皆可称“峇峇淆”。“淆”是闽南语精虫的意思。

应该说“峇峇淆”越来越少了。

早期的华人先祖是华人的先锋,他们初来乍到时只是少数族群,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融入本地文化,成为异族人的一份子,这就是土生华人的由来。

也就是因为有了土生华人这个桥梁,往后的华侨才会被社会接受,冠冕堂皇地称自己是“正宗华人”。

峇峇文化渊源已久,如今已经成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要他们完全变成华人似乎不大可能。

我们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应该感到庆幸,但与此同时,千万别诋毁曾经为华人铺路的而做出牺牲的“峇峇/娘惹”人。
顶部
难得清静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12064
精华 1
积分 4159
帖子 2052
威望 2081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10-25
来自 江湖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2: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韩山元 于 2011-11-15 11:10 发表
黑道一直存在到20 世纪60年代都没有灭绝.

赞成!不过对社会的威胁相信已经大幅度降低。

[ 本帖最后由 难得清静 于 2011-11-15 12:57 编辑 ]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5 13: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难得清静 于 2011-11-15 12:02 发表


我们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应该感到庆幸,但与此同时,千万别诋毁曾经为华人铺路的而做出牺牲的“峇峇/娘惹”人。...

物以稀为贵,人以何为贵?少数民族为贵一一一这是我编的。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4-2 09:5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88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