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卡保山 于 2011-11-15 10:41 发表
可以这么说:文化思想、行为语言习惯,崇洋贬中的那些新加坡华人,皆可称“峇峇淆”。“淆”是闽南语精虫的意思。
应该说“峇峇淆”越来越少了。
早期的华人先祖是华人的先锋,他们初来乍到时只是少数族群,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融入本地文化,成为异族人的一份子,这就是土生华人的由来。
也就是因为有了土生华人这个桥梁,往后的华侨才会被社会接受,冠冕堂皇地称自己是“正宗华人”。
峇峇文化渊源已久,如今已经成为独特的民族文化,要他们完全变成华人似乎不大可能。
我们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应该感到庆幸,但与此同时,千万别诋毁曾经为华人铺路的而做出牺牲的“峇峇/娘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