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熔炉专栏10
2011-10-11
话题:你会不会追求名牌产品?
王文献:
早些年,如果追求名牌,会被看作是虚荣心作祟或奢侈浪费。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追求名牌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
名牌产品质量上乘,款式经典,经久耐用,的确有很多优点;不过,价格方面也较昂贵,不是每个人都能轻而易举负担得起的。
有些人追求名牌是为了在同伴面前抬高身价,炫耀自己,借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让别人羡慕或妒忌,这未免流于肤浅和庸俗;但也有些人把购买名牌产品,视为对自己辛勤工作或取得成就的奖励,并激励自己继续努力奋斗。
我们来看看,对这个问题,本地人,新移民,还有名人分别怎么说?
名人怎么说:
杨君伟(自由跨界媒体人)
名牌是品质保证,也是一种美学。
我追求名牌,鄙视山寨。我喜欢名牌,如果可以多拥有名牌,表示有一定的消费以及鉴赏能力。名牌也分优劣;历久弥新、经得起岁月磨练,就是好名牌。追崇人们已认同的名牌并不好玩,我更愿意发掘“小众”的名牌。
不用金闪闪,只要我喜欢。不用别人认出,自己知道就好。不用一眼就看出,典雅大方即可。是你穿名牌,不是不收代言费还大剌剌为品牌当活动广告。
生活需要美,美可贱价也可昂贵。如果为买名牌而推动自己更努力上进,让自己更美更开心,何乐而不为?我用一种方式认识名牌:把它们当艺术品来欣赏,品味其创作过程中付诸的心思与设计细节。
男人出门七样名牌:手表、戒指、西装、皮带、皮鞋、眼镜、手提包,各有一件能登大雅之堂,不算多吧?进门三样名牌就够了:躺椅、音响、个人电脑。
时常这样想:我也是名牌。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本地人怎么说:
1, 蔡婉于,45岁,讲师
我很喜欢名牌产品,老实说,名牌产品好看也耐用。我记得我工作后不久,就买了一只名牌皮夹,到现在还在用,还是觉得很好用。不过,我买名牌会量力而为,从来不会透支信用卡或跟人借贷,我觉得不值得这样做。
2, 陈龙豪,22岁,大学生
我现在还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太多名牌,但我对名牌是比较向往的,也相信其质量会较好。我现在拥有的名牌产品是iPhone,它的好处不言而喻;其次是鞋子,因为我爱运动,所以对鞋子的要求较高,非名牌不买。
3, 崔宝铃,58岁,家庭主妇
我从来不买名牌,在我看来是浪费钱。包包能用就好,何必花上千元甚至上万元买名牌?不过是让别人羡慕,自己的钱包却大出血罢了。衣服也一样,价格不贵的衣服,还能多买几件,忙起来放进洗衣机清洗也不会心疼。
新移民怎么说
1, 王瓚,32岁,工程师
我以前对名牌产品无所谓,价格方面也觉得太贵不值得。不过现在不论是在新加坡还是中国,发现我的很多亲朋好友,或多或少都有几样名牌产品在身。现在我拿了花红,也会买一些不太贵的名牌产品,权当是奖励自己工作辛苦吧。
2, 应芳华,49岁,自雇人士
我对名牌产品,几乎到了上瘾的程度,逛街的时候,几乎都是在看名牌包包和鞋子衣服等。有的我能买得起,有的我暂时买不起,不要紧,就把购买名牌产品作为我努力工作的巨大动力吧!
3,马颖颖,22岁,学生
我不会刻意去追求名牌产品,如果经济能力许可,拥有一些名牌产品无可厚非;如果经济条件不好,千万不要勉强自己。现在的我学业重要,爸妈给的钱基本上都付学费和生活费了,根本无力追求名牌产品。
有话说:
不驾车的几个理由:一,本地交通很方便,巴士地铁四通八达,就算搭德士也不会太贵。二,我是乐队指挥,工作很忙,有时候一天需要跑很多地方,人很疲倦,不驾车反而可以在德士上休息一下,补充体力。三,我喜欢在乘车或乘地铁的时候,随手写点东西,或思考一些事情,如果驾车反而得专心驾驶,无法分神。四,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减少废弃排放,保护环境,为环保尽力。当然,不驾车也有不驾车的麻烦,比方说繁忙时间却等不到德士,或电召德士连电话都打不进去。真可谓凡事都有利弊。
――刘斌
孩子要考试了,家长就紧张,不肯带孩子出门,留在家里温习功课,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每次到了考试季节,我也减少各种活动,尽量留在家里,监督孩子们读书。出门的人少了,购物中心、小贩中心等地方的生意自然就受到影响,这就是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黄清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