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焚琴煮鹤 于 2011-7-24 10:47 发表
● 张从兴 -- 既然公交私营化也会导致“乘客最终得付更多”,其服务素质也不见得良好,为什么就不能考虑公交国营化呢?如果认定国营化不是好的出路,那么国有私营化行不行呢? ...
要晓得‘百上加斤’是什么滋味,新加坡人自然是其中的佼佼者。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除了奢侈品外,衣食住行,商家莫不是以蚕食的办法慢慢的在吞吃消费人。咖啡茶水起价是5分一毫子的起,几年下来,一个金黄八卦竟然喝不了一杯咖啡。小贩中心的杂菜贩3毫子两毫子的起,慢慢的两个金八卦也不够吃一顿来医饱肚子了。地铁巴士车资3分两分的起,一个月百来元是应该、路途远的,又要转车的,两百来块也是常事。前几日看报,才晓得大专学生,每月车资卡也要将近百元,对于一个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就不简单了。水电费也是3%两%的调整,我家4方式,不是大热天也不开冷气,一个月也没煮食几次,一家3口,每月的水电费,竟然总在将近2百元。
这样的数目,对于动则百万元高薪的部长来说,当然如九牛一毛,自然是用眼角稍瞄一下也嫌费力的。然而,关键是我这种远远的与就业补助金无缘的人都感觉消受不起,何况是那群40多万领取就业补助金的人士和他们的家庭。马宝山的功德,就在于任内让组屋价值无限度的飚高,为新加坡的GDP提供了极大的水分,给政府的政绩彰显出漂亮的统计数字。然而,马宝山的功绩,也正是他的罪孽。新加坡人的收入,从此就被屋子套牢,一生一世,就得学着蜗牛驼着房子过日子。
嘿,怎么扯到屋子去了?马宝山已经为他的倒行逆施付出政治代价。只是可怜的新加坡人,却处在两难的境地。要是让屋子落价,那些拥有屋子的,还没有还请贷款的,就得陷入‘负资产’的苦海。要是让屋子继续保持高价,那么自己的儿女也得继续学习如何驼着背壳过日。
还是说会车资吧!张从兴文章的重心,就在这几句话。
1 - 既然公交私营化也会导致“乘客最终得付更多”,其服务素质也不见得良好,为什么就不能考虑公交国营化呢?
2 - 如果认定国营化不是好的出路...(参考吕德耀的说法)
3 - 那么国有私营化行不行呢?
其实,针对车资,大家都被引进了牛角尖乱闯。因为无论私营公营公私营,最主要的,其实就是营业者的一个“良心”!试想,张从兴建议“国有私营化”,这个点子其实根本不新鲜。因为新加坡政府本身的治国理念,就是把国家机构当成自己的私器来经营的。国家是共有的,PAP却想方设法,沤心泣血的使尽力气,就是想让PAP千秋万代。
国有-- 造就了新加坡政府举世无匹的薪酬;私营-- 老百姓却没有一份最低工资来安家活命。试想,世上有哪个国家的公家医院,医药费还高过普通的私人医院呢?嗨,我又离题了。近来,我发觉到,马宝山和许文远,是我驱之不去的两个梦魇。
这样下去我非得去板桥养命不可了,还是长话短说吧!我的意见是,吕德耀早应该回家抱孩子亲老婆了。这样的人留在政治位置上,绝对是人民的大灾难。不是非马吹牛,如果我是交通部长,那么策划交通路线,投资基建这种负复杂的事自然要请专家代劳。然而,解决车资和大众交通服务的素质,其实是举手之劳。
要是我是交通部长,我会怎样做呢?那还不简单吗?首先,把车资定在目前的价位上,再打九折。然后规定65岁以上的老人,在非繁忙时间一律免费,在繁忙时间内一律收取优惠平价。手抱婴孩当然照旧不付钱。小学生一下,一律是根据距离二折优待、中学生则4折优惠、大学生则6折优惠。而对于服务素质,则列明种种条件,无比做到近悦远来 -- 嗨,我这是说到哪儿去了?
我是说,我把以上种种要求,征求新捷运和SMRT的管理层的意见,如果他们不能够接受,那么政府就可以和他们一拍两散,取回经营的权力。然后再在市场上以同样的条件招标-- 你说,这会有什么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