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Karuna 于 2011-6-2 09:56 发表
自私,就如一滴水,无数的水滴积聚起来会怎样?
无数的欲望积聚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洪流,
这个道理你懂吗?..
真是‘孺子可教’也!孙中山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无数的自私水滴形成的洪流,让李显龙政府不得不放低姿态。不然的话,再多一届选举,或许他的党和一切嘟将被民意的洪流冲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底下挣扎。
问题是必须把自私和欲望之间,找出一个彼此能够得到共识的界线。譬如说,有10碗饭要分配给11个饥饿的人,在人的自私的天性下,就会有一个人抢不到饭吃。然而,如果有一个‘无私’的领导人能够出来分配,大家都只吃十分之九碗,那么这11个人就能够相安无事。“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是治国的大道理。
然而,如果只有10碗饭而饿着肚子的人却有20个,那么想不要天下不乱,那是做白日梦罢了。因此,治国之道,就是重视全体人民的利益。对于非富即贵者的利益要注重,同时对于中上阶层要有耐心。这两种人,缺乏的都不是饭碗。对于中等阶级的人来说,要求大多数是形而上的、精神上的,那就是‘公道’。对于富贵中人来说,穷得剩下的只是钱。能够动之以心的,就只是名誉。而对于底层、每日都得为三餐那博命的小老百姓来说,一碗饭、一栋茅屋,衣食不缺就已经是最大的期望。这些都是人的私心。怎样取舍、平衡、拿捏,都必须靠着政治智慧来完成。
先有自我才有大我、先有自私才有无私。而自私的欲望才是鼓励人们前进的动力。大部分的人,如果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工作就会提不起劲。学生如果不是为了自己的好成绩,岂会用功读书?商人如果不是为了利润,也不会有重利轻别离这等佳句。
但是,如果自私走火入魔,变成了贪婪。那么这已经超越了自私的范畴,是一种罪孽、是一种罪恶。把罪恶、罪孽曲解为自私,不仅肤浅、也是不幸。要晓得,
人的天性,就是满足了自私之后,无私就轻而易举。譬如说,桌子上有20碗饭,却只有18个人。那么,要将这两碗饭施舍出去,就会简单得多。
[
本帖最后由 白马非马 于 2011-6-2 11:5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