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人不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这是一个人人都明白的老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人人都在按这个道理办事。在一些人眼里,老实人竟成了“傻瓜”代名词,似乎吃亏是理所应当的,老实人不吃亏谁吃亏?这说明:不让老实人吃亏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把老道理再摆一摆,并努力出一些办法来.大概说来,可以把老实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天生的老实。这种人承传了先辈本分的基因,耳濡目染的是老实人、老 实事,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做事任劳任怨、为人敦厚实在的品格,实诚有加、讷讷于语而又认真严谨、心热如火。另一种是修来的老实。这种人生性不憨、头脑不钝,是非观念明确,办事能力很强,不属于“天生的老实”一类,但把做老实人当成一种修养和境界,善于琢磨事不愿琢磨人。无论哪一类老实人,我们的社会都需要,都不能让他们吃亏。
但令人遗憾的是,时下老实人受冷落、被亏待的现象在一些Dfd#地方和单位依然存在:有的埋头做事、不事张扬,真正做到了把自己当作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可是一有提拔使用、调职晋级的机会,却往往因为不会“闹夜”而“无奶可吃”;有的潜心钻研、心无旁骛,成为业务骨干、技术尖子,勇于挑重担,敢于打硬仗,但由于不愿提要求、不会讲价钱,常常被当作“螺丝钉)始终拧得紧紧的,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相反,那些善于察言观色、溜须拍马的“聪明人”、“能耐人”,却总是事情没多干、好处没少得。老实人吃亏、投机者得利,是对老实人的不公平,也是对投机者的纵容,危害是严重的。在如何对待老实人的问题上,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人才要多加留意;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的人才不能亏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强调不能亏待老实人。
过去人们交结朋友,选择的是老实人;办理事情,相信的是老实人;选人用人,看重的是老实人。现在,尽管时代和环境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更加多样,但崇尚老实人的传统不能丢,老实依然应当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否则,缺乏诚信,尔虞我诈,社会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所以,应当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崇尚老实人的良好风气,让老实人受肯定、受尊敬,让老实人能干事、干成事,让老实人少吃亏、不吃亏。
单位应更加重用老实人。一个单位是不是风清气正、能不能持续发展,与其怎样对待老实人紧密相连。换句话说,注重选用老实人(努力用好老实人,既是坚持原则、主持公道的需要,也是做好工作、推进事业的需要。一个单位真正重视用好老实人,才能激励人们愿意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