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翁德生 于 2010-8-30 02:33 发表
我写过,拙文应该在“翁德生书房”里,可以用企业模式股东推选董事局,董事局负责找领导层。
选民是股东,通过选票推选社会贤人团,由贤人团负责组织政府工作。除非这个国家有意识形态分歧,免不了就应该成立不同政党去竞争,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外就是富国强民,或者说自由开放程度多寡而已。
翁先生的这种用企业模式股东选举董事局来作为“翁氏民主”的实施,记忆中在早报也看过的。
那我们比照一下,在一个企业里头股东有什么权益呢?请看:
(1)公司的董事局,和受董事局委任的管理层,受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监管。也就是说,企业只能去影响法律的制定,却不能是立法者,更不能是执法者。
但如果这个模式作为政府的话,这个so called 的贤人团所组织的政府,掌握了立法权,行政权,执法权。请问,这个贤人团有任何的check and balance 吗?
即便是照翁先生所说,
原帖由 翁德生 于 2010-8-30 02:33 发表,
贤人团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重金找专才领导国家,民主制度单单是这一点都做不到,因为大家都在扮演好人清高角色因为没有人敢得罪选票。
即便是受到这么多的监管,都还无法防止一些同样是重金礼聘的的管理层如enron的管理层去违法 , 违反股东的利益。
那在一个如同贤人团掌管的企业运作的政府,在掌握了立法权,行政权和执法权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的check and balance, 请问股东,也就是选民的利益又如何得到保障?如何保障这个重金礼聘下的专才能够守法的执政?
原帖由 翁德生 于 2010-8-30 02:33 发表
其实西方民主太过注重于check监督,他们相信check & ballance却忘了过度的check也变得不ballance,过度监督质疑造成当权者基本尊严丧失,结果优秀人才悄悄走掉。
优秀人才理应赋予重任,我想西方民主如果能够从中庸找到平衡点,应该会比较完美无瑕。
优秀人才被赋予重任作出更大的贡献当然是美事。但优秀人才祸国殃民的实例也不胜枚举。越是优秀,造成的破坏也越大。毛泽东够雄才大略了吧?和他同时代的人大概谁也比不过他。但他造成的破坏又有谁能阻止的了?在民主以外,请问翁先生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防止优秀人才祸国殃民?
原帖由 翁德生 于 2010-8-30 02:33 发表
博士啊,其实我是佩服您对民主执著精神的,但我也举出不少例子来说明民主泡沫效应。东方人说富不过三代是有科学根据的,而美国企业早已打破这个魔咒,他们直接从外广招人才,其实就是维持领导素质。
很遗憾从国家层面却没有也无法作同样坚持,结果富不过三代效应出现在欧洲四猪国,我认为其骨牌效应还会继续。
如果翁先生能够提出这样的模式如何保证政府能够如果如同企业一样:
(1)依法执政
(2)确保股东能够监督企业管理层。
(3)确保选民能够接触到独立审核的,关于公司运营的财务报告。
(4)独立的执法机构监督企业管理层的行政。
(5)股东有独立的自由权去选举董事会。
那这个模式倒不妨继续探讨。
其实westminster 的议会民主本质上就是一种贤人团。选民不直接选举政府,而是选举自己的代表,再由这些代表(国会议员)去选举组织政府的团队。
即便是美国的总统选举,选举人制度,也是同样的道理。美国选民并不直接选举总统,而是选举代表自己去选举总统的选举人。
原帖由 翁德生 于 2010-8-30 02:33 发表
民主是好东西,言论自由是好东西,一切打倒独裁专制昏庸无能腐败皆为好东西。让我再作个假设:1)独裁英明,2)民主英明,3)民主平庸,4)独裁平庸。这四种可能性最好当然是民主英明,最烂则是独裁平庸。
皇帝时代不乏独裁平庸,现在君主制已经逐渐淡出,即使有也没有实权所以独裁平庸不足挂齿。应该正视民主平庸现象,让民主英明成为必然性而非偶然。您认为呢?.
翁先生既然提出四种可能,那他自己是否也该表明一下立场,如果做不到"民主英明“,是否就该是”独裁英明“而不是”民主平庸“呢?
其实洪先生之前就提出了,独裁英明即便是英明,也有以下的风险:
(1)独裁的英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选民没有选择政府的权利,所以对于独裁政府是否能够英明,完全是一种偶然。
(2)就算运气得天独厚,真的碰到了一个英明的独裁者,但这个独裁政府的接班人是否英明,同样也是未知数
(3)就算这个独裁政府有一整套的遴选机制,确保选择出来的接班人符合一套人才遴选标准,但这些后续的接班人才是否会依照选民的利益来执政,还是依照执政集团的利益来执政,谁也说不准
翁先生口口声声说和洪先生辩论了数次,洪先生最后都没有回应。但看翁先生的论点,对于洪先生提出各种非民主政体的风险似乎也没有太多着墨,从这点上看,翁先生认为每次都是洪先生不回应,似乎也有失公允。
[
本帖最后由 任我行 于 2010-9-5 18:59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