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诗歌] 江城梅花引 8.15 (二稿)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5 2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江城梅花引 8.15 (二稿)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怎去矣、复叠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安可久?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水出不改)


[ 本帖最后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8 10:13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5 21: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5 21:17 发表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似共商。去矣去矣,去不了、旧痛新伤。
上善如水,噬弱竟疯狂。守得长安 ...

“水”字不出,在上声四纸,词也可“以上代平”。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5 2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入作三声”与“入、上代平”
戈载《词林正韵.发凡》论“入作三声”的现象,指出:入声作三声,词家亦多承用。
押韵者如晏几道《梁州令》“莫唱阳关曲”,“曲”作上;柳永《女冠子》“楼台悄似玉”,“玉”作去;辛弃疾《丑奴儿慢》“过者一霎”,“霎”作去;杜安世《惜春令》“闷无绪、玉箫抛掷”,“掷”作平等。
在句中者如欧阳修《摸鱼子》“恨人去寂寂凤枕孤难宿”,“寂寂”作平;周邦彦《瑞鹤仙》“正值寒食”,“值”作平;秦观《望海潮》“金谷俊游”,“谷”作上;万俟雅言《梅花引》“家在日边”,“日”作去;方千里《瑞龙吟》“暮山接翠”,“接”作上;又,《倒犯》“楼阁参差帘栊悄”,“阁”作去。等等。
可见“入派三声”的现象,并不是从元曲开始,在宋词中早就有了。因为入声的消失有个过程,这种在实际语言中“入派三声”的现象,在宋代已经开始,故在宋词中有所反映;到了元代,入声在以燕语为基础的北方官话中基本上消失,故元曲中才普遍出现了“入派三声”的现象。
除“入派三声”之外,在宋词中还有一普遍现象,即以“入、上代平”,就是词律规定用平声的地方,可以用入声或上声去代替。因平声疾呼不会变音,它在音理上与入最近。入声稍引长即变为平声。故入可代平。万树《词律》卷一载石孝友《南歌子》一词,注称:“故知入之作平,当先词而后曲矣”。并指出:“有本是平韵而以入代叶者,如金谷(按:指石孝友《金谷余音》)此篇之类,虽全用入声,而实以入作平,必不可谓是仄声,而用上去为韵脚也”。按石孝友这首《南歌子》,以“薄”、“巾莫”、“角”、“恶”、“著”、“削”等六字为韵,都是入声,实际上是“以入代平”。我们只要打开《词律》、《词谱》之类的书,其中在“独”、“一”、“寂”、“不”、“亦”等字下标出“作平”的现象很常见,即是说,这些入声字,在这里都是作平声用的。
另外,上声也可代替平声,万树在《词律》卷一所载石孝友《南歌子》的注中也同时指出:“若夫以上作平,如永叔《少年游》‘千里万里’‘里’字;东坡《醉蓬莱》‘好饮无事’、‘为我西顾’‘饮、我’二字;芦川《贺新郎》‘肯儿曹恩怨相尔汝’‘尔’字;诚斋《好事近》‘看十五十六’‘五’字,皆以上作平,亦不可胜举”。以上这些上声字“里、饮、我、尔、五”等在这里都是当作平声字用的。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中古音读上声的字,有的今天仍读上声,而有的今天却读为去声,如“近”今读jin(四声),去声,中古音属“吻”韵,却读上声,故姜白石《莺声绕红楼》中“近前舞丝丝”句,作者在“近”字下自注“平声”,即“以上代平”,若认为这是以去代平就错了。为什么能“以上代平”呢?因宋人填词用的是当时的实际语音,并不避用方音,可能当时的方音有把上读为平的现象,故在宋词中有了这种反映。

注:
该贴讲的比较详细。供您参考。
古时候没有统一的普通话,许多字都是用方言来发音的。所以只要意境相符,古人并不绝对排斥方言。只是被后人越搞越精而已。特别是入声,许多字本来就是两种发声的。所以汉字改革时,少部分归入仄声,大部分归入了平声。现在也是如此。新华字典中注音只有一种,我们却经常有两种发音,如一、不等。
当然,要求严一点,不代也好。关于通押,也是这样。严格按,平水韵不同韵部的韵字是不能通押的。哪怕韵母完全相同。按今韵,许多字的发音完全一样,过去却是不在一个韵部,不能通押的。其实,平水韵也是简化了原来200个左右的唐代韵部。汉字改革,韵部合并,用字简化,都是很有道理的。
另问:平水韵中的删、寒、覃、咸、先等是否可以通押?
这些字分属不同韵部,说明古时候的发音与现在不同,当时是不能通押的。现在押,如果不是刻意仿古,绝对没有问题。说实在的,许多字的发音和平水韵相比,变化很大。完全根据韵部选字,反而会造成失韵现象,不如中华新韵来得顺畅。
回答:2009-04-15 11:52
修改:2009-04-15 15:27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谢谢,有了大概的了解。
共0条评论...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5 2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多谢校长指导,这些名堂估计是专为瓜子准备的吧~~
顶部
柳无歌者无聊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7108
精华 7
积分 3604
帖子 1690
威望 189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3-8
来自 山东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5 22: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回复 #4 楼兰来也 的帖子

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没看懂这句
问好
顶部
非非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5636
精华 106
积分 16181
帖子 7196
威望 89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6 10: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人口的快速增长,加上人类的无限欲望,必定争夺资源破坏环境,别说人多了,看局部,哪一种动物多了都会对局部造成重大破坏性。这可能是自然规律从长远看是大势。反过来说,地广人稀,原始生态极佳就无忧了么?以前就听说俄罗斯森林覆盖率相当好还有美国,可是也常会发生森林大火。很难控制,带来的烟尘、毒气、热量就比人类活动造出的少么?推想远古时代,无人看管的森林大火,或有毒气的澡泽池塘遍野,不知名的蚊虫,未被记录过的灾难,大自然就是这样的。
顶部
李升祥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4177
精华 73
积分 4158
帖子 1562
威望 258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3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6 14: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楼兰来也 的帖子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7 1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谢过各位,根据诗友意见修改下:

江城梅花引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去不了、旧痛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安可久?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0-8-16 10:26 发表
人口的快速增长,加上人类的无限欲望,必定争夺资源破坏环境,别说人多了,看局部,哪一种动物多了都会对局部造成重大破坏性。这可能是自然规律从长远看是大势。反过来说,地广人稀,原始生态极佳就无忧了么?以 ...

——非非好议论,欣赏~~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7 19:53 发表
谢过各位,根据诗友意见修改下:

江城梅花引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 ...

从昨天到今天并未发现与主贴有什么不同。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柳无歌者无聊 于 2010-8-15 22:53 发表
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没看懂这句
问好

——看了非非议论,当能意会些,谢过柳歌~~

再改下: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怎去矣、复叠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安可久?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5 21:17 发表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去不了、旧痛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 ...

典型的现代长短句,与从语汇到意境、情调刻意模拟古人的“现代宋词”,不可同日而语。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5 21:17 发表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去不了、旧痛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 ...

典型的现代长短句,与从语汇到意境、情调刻意模拟古人的“现代宋词”,不可同日而语。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18 10:10 发表

从昨天到今天并未发现与主贴有什么不同。

——哈哈,老奸巨猾的校长,故意来找茬,我把三稿都贴来,看你还说什么?

一稿: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似共商。去矣去矣,去不了、旧痛新伤。
上善如水,噬弱竟疯狂?守得长安安可久?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二稿: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去不了、旧痛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安可久?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三稿: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肠,谁思量?恨灾殃,虐四方。去矣去矣,怎去矣、复叠新伤。
上善如水,何事逞疯狂?守得长安安可久?人有病,问天公,意未央。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2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8-18 10:14 发表

典型的现代长短句,与从语汇到意境、情调刻意模拟古人的“现代宋词”,不可同日而语。

——恩恩,俺是仿作,对古人看到谁喜欢谁就仿谁,不管是否照猫画虎了,图自己快乐,俺把偶像也请来:

江城梅花引

依钦谱:

程垓
娟娟霜月冷侵門。怕黃昏。又黃昏。手撚一枝。獨自對芳樽。
⊙○⊙●●○○ ●○○ ●○○疊◎●◎○ ◎●●○○
酒又不禁花又惱。漏聲遠。一更更、總斷魂。
◎●◎○○●● ◎⊙● ●○○ ◎●○
斷魂。斷魂。不堪聞。被半溫。香半熏。睡也睡也。睡不穩、誰與溫存。
◎○疊●○疊◎⊙○ ◎◎○ ⊙●○ ●●●● ●●● ⊙●○○
惟有床前。銀燭照啼痕。一夜為花憔悴損。人瘦也。比梅花、瘦幾分。
⊙●○○ ⊙●●○○ ◎●◎○○●● ○●● ●○○ ●●○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8 10:25 发表


——恩恩,俺是仿作,对古人看到谁喜欢谁就仿谁,不管是否照猫画虎了,图自己快乐,俺把偶像也请来:

江城梅花引

依钦谱:

程垓
娟娟霜月冷侵門。怕黃昏。又黃昏。手撚一枝。獨自對芳樽。
⊙ ...

这叫借鉴!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8 10: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0-8-18 10:20 发表

——哈哈,老奸巨猾的校长,故意来找茬,我把三稿都贴来,看你还说什么?

一稿:
连宵风雨送秋凉,怕凄凉,又凄凉。噩讯纷来,总是举国殇。
今日笛哀声再起,破空啸,半旗垂,欲断肠。

断肠,断 ...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19 18: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今日笛哀声再起,这一句,怎么读呢?
今日笛、哀声再起
今日笛哀、声再起
今日笛哀声、再起
粗看时,以为是“今日笛声哀再起”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25 21: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水湾筏者 于 2010-8-19 18:34 发表
今日笛哀声再起,这一句,怎么读呢?
今日笛、哀声再起
今日笛哀、声再起
今日笛哀声、再起
粗看时,以为是“今日笛声哀再起”

发言:西江钓徒

- 第:8 楼  

-发布日期: 2010-8-16  

-发布时间: 14:07:24  
   


   
  回复:江城梅花引 (8.15)  


词进了这种题材,和【焰口,青词】就差不多了。

钓徒的话没看懂。什么是“焰口,青词”?
顶部
虫儿1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663
精华 86
积分 11619
帖子 5096
威望 648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8-25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瓜子君好词。顺畅就行,不必要再改再改。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6 23:21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82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