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6 00:33 发表
笑聊做东游蠡园
太湖赏景,范蠡来迎。
契阔谈宴,晨昏叙情。
西施陪座,勾践吹笙。
大款财足,明君意诚。
鼋头渚翠,牛犊山横。
目遇成色,风过得声。
名园娼盛,盛世官清。
酒绿贪灭,灯红雅生。
陶 ...
真的欢迎兄长和朋友们到无锡来做客!
无锡民间传说之蠡湖.猪婆龙及其他
无锡地处长江下游,南临太湖,东邻东海,北靠长江,属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渔米之乡”,素有“小上海”之称。著名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其中就有描写无锡“三里桥”米市的繁华场景。京杭大运河贯穿整个锡城。无锡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
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属内湖。原与太湖不通,中有犊山.浦岭相阻。湖四周山上遍生漆树而得名漆湖;又因湖方圆仅五里,故又称五里湖。改称蠡湖是与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有关。相传越国王勾践历经卧薪尝胆之苦,在谋臣文种和范蠡的辅助下,打败了吴王夫差。蠡深知勾践心胸狭小,能同苦而不能共享福,故而屡次劝说文种与其一起隐退。劝说未果,蠡携西施泛舟五里湖远去,至宜兴隐姓埋名,将制陶手艺传播于世,今宜兴制陶为一绝。其又善经商,不下经年,累积甚富,世称“陶朱公”。被制陶业,商界奉为鼻祖。因蠡携西施泛舟五里湖,故此湖由蠡之名而改为蠡湖。至今锡城留有多处与蠡有关的遗迹。... ...
古时太湖与蠡湖之间有中犊山相阻,每逢暴雨季节,蠡湖周边之水汹涌汇聚而至,周边皆山无法泄去,百姓屡受水涝之苦。为免水涝之灾,先民齐心协力,开凿疏浚,劈山泄水,虽经数十年苦斗,终因石门难开。先民收效甚微,期待有神力相助,以解困惑。时有朝臣张勃者,乃勤政爱民之清吏也。张公耳闻目睹百姓之苦,遂请临灾区,率民抗灾,并开掘犊山。此举感动上苍,便施法,使勃化为猪身人首之怪物,时有识者谓:此乃猪婆龙神兽云云。
猪婆龙神勇无比,劈风斩浪,所向披靡,潜入水底,一口吞入水患之怪“水狗”,当此时也,云中有雷电霹雳之声曰:“开门!开门!”猪婆龙应声用其鼻奋力拱开犊山、浦岭两门,蠡湖终与太湖相连。从此太湖之畔--无锡成为山明水秀,鸟飞鱼跃之人间福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乐居安业。张勃化身猪婆龙显神威,战妖孽,治理太湖,变灾区为良田,造福乡里,功德无量。百姓有口皆碑,被上苍封为掌管狱渎之水神。为表其功德,百姓在本邑南门建“张元庵”。塑金身,尊其为“张大帝”,世代祭祀。
又每至农历二月十八,天必大风大雨。 民间俗语云:风女儿,雨女儿,二月十八嫁女儿。民间传说此乃“张大帝”嫁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