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一早,我们先去了附近的水果市场。其实好多水果不曾尝过,但又不太敢尝试。还有一些卖衣服的摊位,我随便买了件惕桖和几件百慕达短裤。
接着一行人去了情侣岩近眺火山的风采。传说以前一位巴塔克美女与一位荷兰绅士相爱,但受到了女方家人的阻挠。在绅士回荷兰期间,美女终于受不了家庭压力,一跃跳下山崖殉情,当那位荷兰绅士回到当地时,听到爱人已去,也就寻着爱人的方向也跳岩了。
至今,山崖上树立起两人的塑像,纪念这不寻常的异国爱情。
近距离地观察火山,除了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还不得不佩服火山脚下居住的人们。阿明说,印尼人已经习惯这种生活了,如果火山上的动物集体逃下山来,人们就会察觉火山的脾气要发作了。
印尼乡村的住房和道路,按新加坡的标准来看一定是极其简陋的。许多房子都是以铁皮草草盖的,还有根本就是草木构成,砖瓦的建筑几乎少而又少。
道路也是坑坑洼洼的,坐车经过,根本就比坐在保健公司的按摩凳上还来得刺激。
也许是环境的恶劣,印尼人很能适应各种状况的发生,特别是会想出不少物品的替代方法,我家的印尼女佣就是这样,什么东西没有,她们总能找到些替代产品,令你感觉不可思议又合情合理。
看过火山,我们听从阿明的建议回酒店休息一下。等下午太阳快下山时才去其中一座下面洗温泉浴。
下午四五点钟,我们一路颠簸总算到了浴场。每人进门需要十二三块新币,因这并不在旅游配套中,所以我们都自己付了,但觉得里面太过嘈杂,国外游客并不多,都是当地游客,小孩也多。我们就问是否有单独的房间?
阿明问了,有的,只要付钱就行!服务生带我们选了单独间,要价一间再加大约十五新币吧。我们没异议,交了钱就关上门。
那火山上流下的水充满了一股浓烈的硫璜味道,我们泡了一下觉得无聊,就拿出本书来读。山上新鲜的空气与硫璜搀和一起,让我忆起法国科西嘉酒吧的味道。
这次带的书是吴淡如的旅游书《淡季远行》,是我在台湾高雄买的纪念品。虽然我从来不看她在早报的婆婆妈妈文章,但当时因为她写的内容所吸引就买下了,特别是觉得她的摄影对一个作家来说真还不错!
这次临走带此书是有考虑的。一是这次是两人行,必须考虑到内人的品味,她是看吴早报的方块的。而我又被她写欧洲和摄影所吸引,另外是旅行在外台版的大字体比大陆图书的蝇眼小字竞争力强多了液?省了我带看书眼镜和保护眼睛的眼液。
吴小姐真是不负所望呵,除了第一篇关于卡夫卡的布拉格游记她不太感兴趣外(关于巴黎的因为在车上我自己刚才已看过),其它关于威尼斯、马尔代夫及旅行花絮文章,她都还蛮有兴趣的。
时间一分分过去,望着露天浴池(仅四周有墙)的上方火山,闻着科西嘉的烈酒味(我们叫了咖啡和奶茶),真是有点不舍得离开。但考虑到阿明和司机在外等候,而下山的路太晚也不安全,就只能有点不甘愿地下山去了!
泡了两小时的温泉,效果是明显的。好像全部会堵住毛孔的东西都被硫璜消灭了,皮肤呈现出了一种好像蛇掉了一层皮的感觉哦,内人没尝试过,说以前只知道硫璜可以用来制炸药呢!
回到酒店吃了晚餐,与阿明聊了一个时辰,就回房间看电视了。因为是拜天晚上,所有歌厅酒廊都没啥人,只能看唯一中文台凤凰卫视。
内人讲那里的凤凰与我们新加坡的凤凰不太一样,我觉得她瞎说。哪有世界上有两个中文台都叫凤凰台的,如果是这样,我们华人早都打起官司了!
这里其它台都是马来文,连平时我们不太看的英文台都没有,只能不停地看凤凰,突然发现原来凤凰的节目都是不断反复不断重复的内容。
因内人投诉酒店房间对着停车场很嘈杂,阿明就与酒店商量让我们换了房。新房间就是对面的一间,我们半信半疑地进去,原来近在咫尺却是另外一个世界哦!
不但面向花园和泳池,而且还有一个阳台,连里面的设备和被褥都是不同的档次,原来我们就是旅行社最“普通”的档次呵!
其实,也怪不得旅行社,总共两人才一千元,包机票、吃住、车子,还能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不过拜天既然顾客都回去准备上班,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来招待我们这些被五一节补修的教育工作者呢!
所以说,做好事还是有好报的。看,我不是在这里讲他们旅馆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