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零四那年,我们从五年的组屋限制中脱离。我打算买一套在市区比较高尚地段的房子(上海人的想法),而她则对地段不是太讲究,但对房子的质量比较在意。
盘算了一番后,我们的底气只够在高尚地段买一套较破旧的房子,或在郊区买一套较好的房子。在一场南北(她哈尔滨人)文化的较量后,最后的结果达成妥协,在中心市区的边缘马里士他买了一套新的楼花(两年多后建成的永久公寓)。
坦白讲,这地方比起市区的高档地方有些破旧,零六年下半年建成后,我一开始不太喜欢,住了一年就搬回义顺了,房子租给了老外。两年后,女儿的学校翻新暂搬来大巴窑,才逼着我们又搬回了马里士他,没想到这次回来居然比较习惯了,也比较喜欢这里的历史文化和乡土气息了!
关于马里士他
马里士他位于新加坡的中央,在Serangoon, Novena 和 Bendemeer区附近。对于许多新加坡人来说,马里士他除了是居住和工业区外还是美味食物的天堂。可是,马里士他也有许多有趣的地方。许多的建筑和地方都有着悠久的故事。
历史
此区以 Joseph Balestier而命名,是在1800年早期第一届新加坡联合国的领事。他有1000英亩的甘蔗园林,产糖和朗姆酒。这片园林被人们叫做 Balestier 种植园,位于Balestier平原。因为工业的衰败和妻子Maria Revere Balestier的去世,Balestier 被迫卖掉这片园林。从那以后Balestier 返回了新加坡。
历史遗址
Goh Chor Tua Pek Kong Temple (Wu Cao Da Bo Gong Gong)
位于马里士他路 249 号的 Goh Chor Tua Pek Kong 寺庙 (Wu Cao Da Bo Gong Gong) ,建于 1847。此寺仍然是在新加坡的中国平民的主要聚集地。
Art Deco Shophouses
位于马里士他路 230 & 246 号的Art Deco Shophouses,这些商铺建于20世纪20年代,在1930年到1960年期间很受欢迎。沿这些精美绝伦的商铺漫步,联想我们移民的居住情况。
孙中山南洋纪念馆(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
位于Tai Gin路的 12号, 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过去是东南亚中国革命联盟的总部。
前邵式(兄弟)电影制片场(Former Shaw Brothers Studio)
位于 Jalan Ampas 8号,前邵式(兄弟)电影制片场 建于1937。 日本人在二次世纪大战期间用这个制片厂广播宣传影片。
附一下最近拍的照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