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七十年代上海的酷事:制砖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19 21:2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七十年代上海的酷事:制砖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某一年,上海民间流行起制造泥砖,说的是为了准备防御苏修(苏联)的进攻而建造防空洞用的。

一时间,上海家家户户到处挖泥,我住的外婆家有个大晒台,立马变成了一个全民动员的战时作坊。

制砖原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哦!

第一步,要找到质量比较高的泥土,上海这地方找好的泥土可不容易。大家朋友邻居们互通情报,一发现哪里有好土就一窝风挥起铁铲挖泥不止,大有古代愚公移山的气概!

第二步,当泥土挖好,搬运也是个问题。想当年每家每户又没有汽车,搬运东西全靠单位的公车,而公家的大卡车要借到不是容易的,所以大部分民众多采用里弄街道工厂的人力脚踏拖车,也就是脚踏车后缀一个双轮的拖斗,上海人称黄鱼车,到底是否与当年拉黄鱼有关就没有去考证过啦!

到了第三步,泥土挖来还得用各种容器来装了搬去家里,我们家在三楼,用大麻袋装了扛上去,木制楼梯被搞得多么肮脏就可想而知了。

正式制造已是第四步了,先要把泥土加水搅拌,用木棍或干脆用双脚。然后再像做馒头那样不停地搓揉摔打,其中每家每户还有些秘方加进点土灰什么的料,也不懂是为了什么道理?

一切准备妥当,第五步就是摆好砖模并放进已经很精捣(北方话)的泥土。在大力摔进泥土前,还要放一些滑石粉在木制的砖模的下方以防止泥土黏在地下拿不起来。在一阵敲打过后,确保泥土在砖模里均匀后,再用一把钢丝锯子在砖模的上方轻轻刮过。

最后第六步就是像挖古墓找珍宝那样轻轻地从四面打开砖模,小心翼翼地把裸砖从地上拿起,储藏在木架上凉干,然后再联络各个居民小组集体送到某窑炉去烘制成真正意义的建筑用砖吧!

虽然大家并不知道这些由我们亲手打造的泥砖最后的下场是否真的被烘烤成砖,但大家还是在这一场人民运动中享受了一种劳动的乐趣,也为相应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如今,在繁华摩登的大上海的地下,还留有大量当年所挖的大量防空洞,里面的泥砖可能就是当年的上海居民用简陋的工具所制造的,我希望它们依然坚固,不像现在的发展商所搞的豆腐渣工程那么烂,否则上海滩亮丽的高楼大厦就危机四伏了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超风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6261
精华 4
积分 14166
帖子 6890
威望 718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8-11-2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20 08: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早安~~老师好! 坐上沙发,惬意 ,那时听说家门都不要关,大大咧咧开着也无妨?!上海也是这样子的吗?




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顶部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20 09:2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大家都穷,也没有什么财产,自然就不用关门啦!
还有上海的里弄街道总有一些安娣安哥特别认真,有什么阶级斗争的新动向绝不放过,所以治安一路都是很好滴。
最多会有些小事,邻居之间会吵吵架,但就算吵得天翻地覆,动手的事还是相当少见,据说经常有外地人来上海看上海人吵架,气氛越来越热烈但就是不打,害得外地人在旁边都看得磨拳擦掌、热血沸腾~~~~~~
顶部
风铃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UID 24926
精华 0
积分 216
帖子 104
威望 110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08-6-3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20 12:3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听说防空洞冬暖夏凉啊,70后的我当时刚刚会走路,哈哈,也赶上了,记忆里面,当时70年代的几件大事,隐约模糊的有些印象。




简简单单生活,认认真真做人,开开心心做事

顶部
红叶笑西风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5237
精华 82
积分 9546
帖子 4179
威望 5324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10-2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20 16: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们家乡所在的工厂,当初就是一个军工厂,听我父亲说,是根据1965年第一号文件建造的.所以又简称651.现在已经没落了.
家家制砖,也是第一次听说.
顶部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0-1-21 21:5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怪不得上海的房价就是那么坚挺,想必是因为地底下都是以前上海市民的贡献呢!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9-24 19:04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7479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