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对新加坡教育若干问题之管见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马夫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879
精华 31
积分 3927
帖子 1587
威望 233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对新加坡教育若干问题之管见

对新加坡教育若干问题之管见


     新近,拜读了《联合早报》发表的多篇有关学校教育方面的文章,颇有感触。也曾在教育战线工作过40多年而退休的我,虽是新加坡教育的局外人,但因心有所系,也想借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是关于学生口才培养的问题。我认同穆军在其《学生口才不佳,就是教师之过?》(刊5月18日《联合早报·交流站》)一文中所说的“学生不善辞令”,不能“只将责任推在教师身上”。但对穆文“要提高口才,尤其是华语的对话、论说能力,只有从多阅读上下功夫”之说,我则不敢苟同。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总体水平,无疑会起到明显的作用;但对其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则不见得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教育部黄永宏部长曾指出:新加坡学生善于纸上作答,会话能力欠佳。一个口才欠佳的学生,不一定就是知识面不广的学生。如果知识面狭窄,也就一定无法“善于纸上作答”。拙于言辞,肯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性格的内向,害羞的心理,甚至家庭的教育,父母的疼爱等等,都有关系。知识的贫乏也是一个方面,但归根结底,其主要原因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因而怕说错,不敢说。我以为,有效训练学生口才的办法,唯有“鼓”和“逼”。鼓励他,启发他,帮助他拟定发言材料,然后就是“逼”他上台发言,逐步克服心理障碍,培养自信,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我曾在所教的班级,每天都划出10分钟时间,依次轮流由两三位学生上台演说。演说内容除敏感的政治话题及有悖伦理道德的言语外,什么都可以讲。但素材不能来自书报的现成文字,要由自己观察所得而编的故事。上台时逐步做到脱稿。初始有一定的难度,但后来越讲学生兴趣越浓。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事物观察能力。经过不到三年的训练,百分之百学生敢于上台演说,手不抖,心不跳;大部分学生能做到即席发言,有层次,有条理,自然洒脱。
    二是关于培养阅读兴趣的问题。林金照先生的《声韵确实有助语文学习》(刊5月11日《联合早报·交流站》)和周琳琳女士的《为孩童学习华文打下深厚基础》(刊5月1日《联合早报·交流站》)两文中都提到,利用教诵节奏强、声韵美的儿歌、谜语、故事,打动孩童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水平。对他们的看法做法,我非常赞同,并深有同感。
     我在所教的班级,每周都抄录两首古诗,挂在教室后面,要求学生背诵。并坚持通过齐诵、背诵、个别抽诵和学生对诵、分组比赛诵读的方法,检查他们的掌握情况。每周仅两首,学生不觉得有太大的负担。三年间,学生背诵了近300首的古诗,不仅润物无声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当年初中(中学)升高中的统一考试中,这个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为94.3分,为全省空前最高分。坚持背诵古诗的做法,在事隔近30年后的今天,仍在学生中留下美好的记忆。今年春节,学生寄来的贺卡,还这样写着:“您教我们背诵的古诗,至今我还能琅琅上口……。”
    三是关于作息制度设置的问题。新加坡各类学校的硬件设备、软件建设和规章制度,都堪称世界一流,但中小学作息制度的设置,确实还有商榷的空间。丘慧兰女士在其《要领“Pass”才能上厕所?》(刊5月11日《联合早报·交流站》)一文中,在提到小朋友忍到尿裤后,写道:“我教儿子说,遇到这种情形,就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上厕所了再说,泻清了,人舒服了,再由老师处分。”说得何等无奈。
      新加坡中小学不设课间休息,上一堂老师一出,下一堂老师就进来了。初来乍到的中国学生就感到非常的不适应。学生有三急,就得向老师喊报告请假。正如丘文所言,有的老师“怕小朋友爱玩,老用上厕所为名不上课”而不让学生离开教室,结果是忍不住尿到裤子了。我问过就读于小三的外孙女,她也说确实有小朋友尿裤情况。
     不设课间休息,弊端颇多。一是学生在老师讲课中途进出,既打断老师讲课的连贯性,也影响全班学生的注意力,更影响如厕学生的有效听课时间;二是难免有个别学生以如厕跷课;三是一忍再忍,一定对学生健康不利。
    中国的中小学都有课间休息时间。一般是早读15分钟后,上午开4节课;小学每节40分钟,中学每节45分钟;每节课后休息10分钟。第二节课后休长5分钟,集体做课间操。下午第一节课后,还有眼保健操时间。
     有了课间休息时间,就避免了诸如尿裤的尴尬以及影响教学和不利健康的弊病。
     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辉的职业。其言虽有点夸张,却也实不为过。教师不是商品的设计者或生产者,而是未来人才的塑造者。之所以说他“光辉”,就因为这个职业,充满着一个字:爱。爱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无论是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必须始终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因为有了对学生无限的爱,教师方能竭尽才智,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始终无悔地为学生服务。
 
 
 
顶部
水精灵 (水月镜花)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47
精华 18
积分 12775
帖子 5686
威望 6934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3-27
来自 Singapore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3: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马夫 的帖子

对老师所言种种深有同感,尤其是关于作息制度方面,的确让人觉得有不近情理之处。

常常在课堂上出现两种极端的学生,一种是害羞不敢说要上厕所的,憋到自己难以忍受的时候才勉强开口;另一种是大大咧咧,声如洪钟的在课堂上冷不防大叫出来:“老师我要niao niao”,惹得全班哄堂大笑,颇有哗众取宠之嫌。

有的老师也有自己一套,眼神凌厉,不动声色,定要看到学生憋个“脸青唇白”才将pass递出,看学生面色苍白冲出课室。有的老师担心憋怀学生,对学生如厕要求皆不拒绝,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乖了,看到某某老师,憋死都不去如厕;等到有“菩萨心肠”的老师进门了,哄的一下十余人抢上前都说要上厕所憋不住了,厕所蹲位恐怕都不够用。

我实在想不明白,十分钟的课间休息(即使是五分钟也行啊),就这么难安排么?新加坡的孩子没有课间操,没有眼保健操,从早上七点进了校门,坐进课室,直到下午两点放学,只有30分钟吃饭时间,这么坐一上午,不要说连续不断的上课学习,就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也会觉得很辛苦的呢!也难怪11点以后的课堂上,学生们全都懒懒散散,趴在桌上昏昏欲睡呢!




顶部
宮崎太炎
禁止发言




UID 39361
精华 5
积分 2030
帖子 947
威望 107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9-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4:20  资料 短消息 
我有個朋友是老師,最近不是考試嗎? 結果有一道題目出題老師自己弄錯了標點符號。造成讓那道題本身存在BUY,最後討論下來,居然依照標點符號來,如果這樣,那道題目的内容根本不合邏輯。但是按照邏輯來,標點符號就錯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大陸的老師們會讓兩种答案的同學都得分 。而一群所謂資歷高的新加坡老師們居然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讓那麽多學生冤枉扣分。有學生去找老師,那些資歷老師居然說就是這樣的。

如果老師們敢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麽這樣的教育才叫教育。結果怕死的新加坡們讓學生的分數來遮蓋自己的錯誤。

無恥。無恥。太他媽的無恥了。
顶部
mr5hate
禁止发言




UID 663
精华 10
积分 3761
帖子 1778
威望 198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7-1-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4:47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宮崎太炎 于 2009-5-26 14:20 发表

我有個朋友是老師,最近不是考試嗎? 結果有一道題目出題老師自己弄錯了標點符號。造成讓那道題本身存在BUY,最後討論下來,居然依照標點符號來,如果這樣,那道題目的内容根本不合邏輯。但是按照邏輯來,標點符號就錯了。

我記得我小時候,大陸的老師們會讓兩种答案的同學都得分 。而一群所謂資歷高的新加坡老師們居然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讓那麽多學生冤枉扣分。有學生去找老師,那些資歷老師居然說就是這樣的。

如果老師們敢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麽這樣的教育才叫教育。結果怕死的新加坡們讓學生的分數來遮蓋自己的錯誤。

無恥。無恥。太他媽的無恥了。

新加坡还有这么逆来顺受的学生和家长啊。
我只知道报纸上常有家长为了考题和分数一状搞到MOE的,没听过有那个学校和老师敢将错就错的?
顶部
宮崎太炎
禁止发言




UID 39361
精华 5
积分 2030
帖子 947
威望 1074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9-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5:24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mr5hate 于 2009-5-26 14:47 发表


新加坡还有这么逆来顺受的学生和家长啊。
我只知道报纸上常有家长为了考题和分数一状搞到MOE的,没听过有那个学校和老师敢将错就错的?

那是因爲學生根本不知道問題所在。家長更不知道有這件事情。
如果有家長知道了,當然最好。  哈哈。
顶部
马夫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879
精华 31
积分 3927
帖子 1587
威望 233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8: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不敢承认和纠正自己错误的老师,决不是好老师。
顶部
小核桃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43740
精华 0
积分 624
帖子 283
威望 33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5-2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18: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回复 #1 马夫 的帖子

这种作息时间不仅从学生角度看不合理,从教师的角度看,经常从一个课室匆匆忙忙赶到另一个课室,连续三个小时没有机会(官方机会)去厕所的也很正常,而且从一个年级的课立刻换到另一个年级的课,头脑里是不是能转换及时也是问题。实际上学生换课室、教师换课室,两节课交替之间基本上也要延迟十分钟才进入正常上课程序。不见得节省时间哩。
顶部
马夫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879
精华 31
积分 3927
帖子 1587
威望 233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6 22: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确实如此,但不知何故得不到修正。
顶部
赤道闲人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UID 14073
精华 1
积分 140
帖子 62
威望 78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08-1-2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7 12: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有的老师很变态

有的老师大概自己没小孩,三十分钟吃饭时间罚学生,不许人家去吃饭。小心遭报应!
不会让 人家吃完再罚?
顶部
意水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84
精华 10
积分 3396
帖子 1611
威望 1768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中国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7 18: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马夫 的帖子

非常赞同马夫的观点,新加坡学生的作息时间的确对孩子的健康不是很好。
您所说的教学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有空的话,向您讨教




Faith
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顶部
意水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84
精华 10
积分 3396
帖子 1611
威望 1768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中国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7 18: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6 马夫 的帖子

我的孩子在小六时,因为指出老师的错误,而倍受打击,甚至影响了小六会考,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本来都要去教育部投诉了,但想到事已至此,也就算了




Faith
一个人的品格不应由他的特殊行动来衡量,而应由他的日常行为来衡量。

顶部
马夫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1879
精华 31
积分 3927
帖子 1587
威望 233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8 0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谢谢意水先生的过奖。作为老师应该多为学生着想。
顶部
cherryqin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Little Star


UID 554
精华 24
积分 9906
帖子 4658
威望 5183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2-2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8 16: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将心比心,当老师是份很辛苦的职业,尤其是在此,如果没有那份热忱,爱心。。。 真的很辛苦!




顶部
mr5hate
禁止发言




UID 663
精华 10
积分 3761
帖子 1778
威望 1981 点
阅读权限 1
注册 2007-1-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28 21:34  资料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意水 于 2009-5-27 18:31 发表
我的孩子在小六时,因为指出老师的错误,而倍受打击,甚至影响了小六会考,我们也是事后才知道,本来都要去教育部投诉了,但想到事已至此,也就算了

面对害群之马姑息养奸,这样只会让更多人受害,应该教育孩子在面对不公时循正规管道投诉,不然新加坡努力维持的公平环境和制度还有什么用。
顶部
xuefeiyang (雪飞扬)
特邀会员1
Rank: 2Rank: 2


UID 14742
精华 3
积分 894
帖子 394
威望 49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31
来自 莱佛士初级学院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30 21:4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赞同水版2楼的建议!!

10分钟的课间休息真的是至关重要..




慈恩塔下题名处.
十七人中最少年.

顶部
孟珊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98
精华 1
积分 1407
帖子 656
威望 748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31 0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觉得新加坡学校的吃饭时间也是不太对, 上午10:30就吃饭,孩子下午3点多就饿了,晚上7,8 点钟又要吃,无形中,一天变成四餐,我女儿第一年在新加坡长了5公斤称呢. 中国不管是学生,还是工作,都是12点左右吃中餐啊,纳闷儿.




电脑问题免费咨询,82446087

顶部
水精灵 (水月镜花)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1047
精华 18
积分 12775
帖子 5686
威望 6934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3-27
来自 Singapore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31 01:5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6 孟珊 的帖子

老师也很惨,有时候中午该吃午饭的时候却正在上课,不得已,只好在课表空堂的时候去吃饭,有的是9点钟吃“午”饭,有的是下午3点钟吃“午”饭,有的甚至一天在学校都吃不上饭只能嚼饼干。
9点吃午饭的是种痛苦,明明肚子一点都不饿,却非要硬塞下大米饭,不饿也得吃啊,不然撑不过中午。
正午吃不上饭是种痛苦,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在课堂里耗尽体力的上课,还要为学生不专心听讲操心。
下午3点钟午饭还是痛苦,早就饿过了,胃也痛过了,餐厅什么菜也没有了,随便买个面包什么的填肚子,准备继续照看CCA。




顶部
夕野氏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2862
精华 66
积分 15370
帖子 6859
威望 830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9-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31 02: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7 水精灵 的帖子

有这等事,好像不是人过的生活。
顶部
远近泉声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395
精华 3
积分 745
帖子 339
威望 406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5-31 18: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也觉得课间活动时间很重要。课间活动看似浪费时间,实则调整身心,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一口气几小时学习下来,学习效率很低了,也难怪一些学生在课上要说话,要走动,甚至唱歌。
这里也没有课间操,眼睛保健操之类的。




四围山色里   远近闻泉声http://www.sgwritings.com/1395

顶部
孟珊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98
精华 1
积分 1407
帖子 656
威望 748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9-6-1 00: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夕野氏 于 2009-5-31 02:04 发表
有这等事,好像不是人过的生活。

水精灵说的我相信.还有更惨的呢。。。。

我女儿每周在学校跑步减肥三次, 跑了一两年,也没有效果.

可能我女儿天生就是比较胖?但是我女儿回了家乡大连,邻居老大妈都是不胖,不胖,还好。

于是我给校长写信,我说减肥运动是好事,但是我觉得应该可以更科学,这样子减肥效果不好。

于是学校干脆我取消我女儿午饭。

孩子早晨6点多吃饭 , 中午要眼巴巴看着别的孩子吃饭,肚子饿了也不能吃。
下午一点半放学,将近两点钟,才能吃上中午饭。

孩子正在长身体,没有按时吃饭怎么行,上课也不能集中精神?

想不通新加坡人怎样理解饮食,健康,运动的关系,可能是新加坡体育运动不如中国发达?

不过新加坡人确实很苗条。


[ 本帖最后由 孟珊 于 2009-6-1 00:31 编辑 ]




电脑问题免费咨询,82446087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9-26 07:20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34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