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疏于做的一件事,就是留下点什么文字,来送给我的朋友水湾筏者.
水湾是湖南诗友,喜爱古典诗词和书法,在古诗词里默默耕耘,各类体裁,涉笔成趣,以七绝创作最多.而其古风与散文,最见性情.古风里的代表作,当数《寻花吟》了.
春来无语去无踪,花落花开花又空。
似闻丛间葬花曲,花枝折尽水流红。
谁见花香一百日,花欲凋零风欲急。
闲人夜夜看春花,花消又随谁相惜。
泪尽随花共入泥,春雨无声杜鹃啼。
知心已隔空山远,明朝伴君知是谁?
看天外,风云静,驾舟北去波无影。
欲归来,更徘徊,面向青山独自哀。
江月不照伤心处,点水篷篙渐不抬。
梦向桃源武陵水,再将桃枝两岸栽。
初成茅屋相为伴,送去天寒与天暖。
岸到成林香到浓,风风雨雨不分散。
朝复暮来暮复朝,对影扶将两相看。
全诗以春来又走花开还落起,联想黛玉葬花词,顿生满怀惜花之叹.承以花落泪尽,杜鹃枝啼.欲行不行,久久徘徊之伤.转写桃源世外之梦,茅屋相伴,冷暖相依,相看不厌之美.梦之愈美,情之愈伤,缠绵悱恻.平常语里,深情无限.
水湾的散文,写亲情的,非常感人.我读水湾的《回忆我的父亲》,很能感觉到一颗质朴的心灵。如文章的开头几段:
“儿子的膝盖的父亲面前跪下,儿子的眼泪在父亲面前流淌。
记得一九八六年的三月一日晚上七点四十三分,死神要走了我父亲的生命,那时,我才十二岁,我面对着父亲死后苍白而焦虑的脸,唯有双膝跪地,放声大哭,我小小的年纪,哭的声音可大,哭得天昏地暗,地动山摇。
在办理父亲丧事的时候,跪跪拜拜,磕头无数,头脑里没有任何的思考,也不存在着半丝的犹豫,跪,实实在在的跪;拜,心甘自愿的拜。不跪天,不跪地,只有在父亲的灵前,一跪下去,四脚落地。
父亲的去世,让我提前结束了童年,我得好好的安慰我的母亲,让母亲不必为我操太多的心,我就得为这个家出点力气,多做点事。这个时候,我正上初中了,学习任务还不是很紧,每天下午放学的时间较早,还可以做很多的事,从这以后,我学会了砍柴,学会了挑担,学会了下河摸鱼,学会了去田里捉泥鳅,学会挖野菜,学会了……,学会了该学的东西。当放下了手中的活时,又把父亲一千遍一万遍地回忆。”
那种真切的哀伤,那份体谅母亲的淳厚,让人动容。单亲家庭,为母分忧,没提一个苦字,当中的艰辛,读者自己体味。我想,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经历,形成了水湾踏实、负责、善于忍耐的个性。
和水湾的交往,只限于论坛,连私下聊天都未曾有过。而水湾毅然为我的“诗人系列”题诗补记,里面的付出,也让我深深感动。在精神上,我们是永远的朋友。力不能续,先暂以此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