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诗律学》目录
序
重版自序
导言
第一章 近体诗
第一节 律诗
第二节 排律
第三节 绝句
第四节 近体诗的用韵
第五节 首句用韵问题
第六节 平仄的格式
第七节 关於[一三五不论]
第八节 拗救
第九节 平仄的特殊形式
第十节 失对和失黏
第十一节 上尾
第十二节 声调的辩别
第十三节 近体诗的对仗
第十四节 对仗的种类
第十五节 对仗的讲究和避忌
第十六节 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上)——简单句
第十七节 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中)——复杂句
第十八节 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下)——不完全句
第十九节 七言近体诗的句式
第二十节 近体诗的语法(上)
第二十一节 近体诗的语法(中)
第二十二节 近体诗的语法(下)
第二章 古体诗
第二十三节 古风每句的字数
第二十四节 古体诗的用韵(上)——本韵
第二十五节 古体诗的用韵(中)——通韵
第二十六节 古体诗的用韵(下)——转韵
第二十七节 奇句韵和柏梁体
第二十八节 五古的平仄
第二十九节 七古的平仄
第三十节 古风的黏对及其出句末字的平仄
第三十一节 入律的古风
第三十二节 古风式的律诗
第三十三节 古体诗的对仗
第三十四节 古体诗的句式
第三十五节 古体诗的语法
第三章 词
第三十六节 词的概说
第三十七节 词的字数
第三十八节 词韵(上)
第三十九节 词韵(中)
第四十节 词韵(下)
第四十一节 词字的平仄(一)——一字至四字句
第四十二节 词字的平仄(二)——五字至六字句
第四十三节 词字的平仄(三)——七字句
第四十四节 词字的平仄(四)——八字至十一字句
第四十五节 词的对仗及语法上的特点
第四十六节 词谱举例(上)
第四十七节 词谱举例(下)
第四章 曲
第四十八节 曲的概说
第四十九节 榇字和字句的增损
第五十节 曲韵(上)
第五十一节 曲韵(下)
第五十二节 人声和上声的变迁
第五十三节 曲宇的平仄(上)
第五十四节 曲宇的平仄(下)
第五十五节 曲谱举例
第五章 白话诗和欧化诗
第五十六节 自由诗
第五十七节 诗行的长短
第五十八节 音步
第五十九节 韵脚的构成(上)——常韵,贫韵
第六十节 韵脚的构成(下)——富韵,阴阳韵
第六十一节 韵脚的位置(上)——随韵,交韵
第六十二节 韵脚的位置(下)——抱韵,杂体,叠句
第六十三节 商籁(上)——正式
第六十四节 商籁(中)——变式
第六十五节 商籁(下)——变式,莎士比亚体和史本赛体..
导言——————————— 第30楼
第一章 近体诗
第一节 律诗————————第34楼
第二节 排律————————第35楼
第三节 绝句————————第37楼
第四节 近体诗的用韵————第39楼
第五节 首句用韵问题————第41楼
第六节 平仄的格式—————第45楼
第七節 关于一三五不論———第46楼
第八节 拗救————————第48楼
第九节 平厌的特殊形式———第50楼
第十节 失对和失粘—————第53楼
第十一节 上尾———————第54楼
第十二节 声调的辨别————第55楼
第十三节 近体诗的对仗———第57楼
第十四节 对仗的种类————第58楼
第十五节 对仗的讲究和避忌—第60楼
第十六节 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上)——第63楼
——简单句
第十七节 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中)——第67页
——复杂句
第十八节 五言近体诗的句式(下)——第72页
——不完全句
第十九节 七言近体诗的句式————第76楼
第二十节 近体诗的语法(上)———第80楼
暂且不弄整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