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狮城家园
» 曾住女皇镇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曾住女皇镇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基辛格
版主
国务卿
UID 320
精华
53
积分 7701
帖子 3362
威望 4287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07-3-6 23:4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曾住女皇镇
前天(
2007
年
3
月
4
号)《联合早报》报道,建屋发展局将在女皇镇落实“公园里的组屋”新概念。报道还配上了地图和建筑设计师的插图。一幅美好的未来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个报道也反映了新加坡的组屋从最初简陋的四方合子已逐渐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女皇镇(
Queenstown
)是建屋发展局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新镇。当时社会动荡,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尽快安置和改善居住在空间狭小、人口稠密、环境恶劣、随时可能受到火灾威胁的棚户区居民,实现李光耀总理倡导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七十年代开始,建屋发展局在提供居住空间的同时也
开始注重市镇的整体构思:道路系统,邻里区域,购物中心,市中心,综合体育馆,以及一个城镇公园。大巴窑(
Toa Payoh)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建设成果。八十年代后,
建屋发展局开始强调
组屋的多样化和完善的社区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金融、购物和休闲等多方面的内容。淡碧尼(
Tampines)新镇则集中体现了这个概念,其设计荣获92年“联合国世界级居住环境奖”。九十年代,
建屋发展局推动多个发展计划,如主要翻新计划、中期翻新计划、选择性整体翻新计划等。
“
榜鹅
21”
(
Punggol 21
)新镇的发展概念是在
1996
年提出的,目的是以全新的设计概念来规划和设计新的组屋区,以满足教育水平更高,对公共住屋的要求也更高的新一代新加坡人的需求。
2000
年后,
50
层高的组屋也开始建造。住在摩天高楼的人们,将能够享受露天和空中花园的绿色天地,也可以在组屋内遥望市区景观。从
60
年代女皇镇的
14
楼开始到
2007
年的达士敦坪
50
层高组屋,标志组屋已从单纯的居住空间转型成满足现代人工作、生活和休闲一体的乐居家园。女皇镇的“公园里的组屋”更进一步加深了这样一个理念。
很多人可能不会被这一报道触动,然而却勾起了我对短暂居住在女皇镇一段日子的回忆。
1993
年底来新工作后,和几位同事同住在裕廊东一间由老板免费提供的五房式组屋里。大理石地板,石膏饰顶,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94
年中,太太和儿子以家属身份来新与我团聚。我于是独占一间,其他单身同事挤住另一间。
1995
年初,新加坡房地产已经风起云涌,老板便打算出售那间组屋。老板背地里对别人说,“我是请他一人做工,又不是请他全家。”无奈间,只得另寻居处。
恰巧,一位刚从国大毕业的朋友正在买房,说定我接他的龙。他当时住在位于女皇镇
Strathmore Avenue
大牌
34
号六楼的一个角头单位。屋子离女皇镇地铁站很近。站在地铁站台上就可以看见那栋组屋。下了地铁不消三、五分钟也就到了楼下。在未搬家之前,我们全家人先去勘察了一回,并见见屋主。屋主约三十多岁,他说他从小就居住在这里。八十年代兄弟姐妹各自成家立业,搬去不同的地方,而这个旧屋保留下来租给老人居住。从政府那里每月八十块,转租给我每月三百块。
95
年的行情,租一间房就得三百块。这里虽然简陋,却是一整套房。
这是六十年代兴建的组屋,建造时以实用为原则,再历经三、四十年岁月的侵蚀,自然是破旧不堪。屋型属三房,即两间卧室,一间客厅,一间厨房。厕所和洗澡间是分开的。由于在角头,多了走廊一块,客厅比较别家大一些。两间卧室做成套间,进了外间再进里间,估计以前的设计考虑是为了方便父母照顾孩子。房子的最大特色,就是两间朝东卧事的窗户全都是木制百叶窗,百叶是固定的。白天关上窗户,屋内也是一片漆黑。向西的客厅和厕所厨房等则是玻璃的活动百叶窗,八十年代后期建造的组屋客厅和厨房还保留着这类百叶窗。下午西晒,室内一定很热。屋里的家具是屋主留下的,陈旧且破损,但总比没有好。
在决定搬家日期后,周五傍晚去接儿子回家。儿子不到五岁,这是他在裕廊东幼稚园的最后一天。下个周一便转去红山的幼稚园。走到幼稚园门口,刚好听见儿子与老师的对话。
老师问:你要搬新家了,新家好吗?
儿子答:我们搬去的新家很破很破。
我在门口愣了片刻,心想:“儿子啊,我们是来新加坡,不是去新家破。我一定要尽力工作,早日提升居住环境。”
搬家那天,许多朋友来帮忙,大家七手八脚忙得不亦乐乎。虽说咋来初到东西不多,锅碗瓢盆却也装了从公司借来的罗厘满满一车。正当大家忙乎时,忽然发现儿子和一个朋友的女儿不见了。过了一会儿,有人来报:你儿子被卡在电梯里了。真的,这里的电梯十分“老爷”。开门关门,满满吞吞,吱吱作响。两个孩子闷在电梯里,我们在外面无法打开干着急。最后叫来了管理员,用特制钥匙把门打开,解救了孩子,弄到我的儿子好一阵不敢搭电梯。好在只有六层楼高,爬爬楼梯也没什么。
在没有搬来女皇镇以前,曾参加过一次“新加坡一日游”。行程包括了参观位于红山的“谢瑞麟珠宝加工厂”和位于女皇镇的“梦特娇服装加工厂”。因而对这一带有所了解。在女皇镇中心,有电影院、保龄球馆、游泳池、湿巴刹、小贩中心、小型超市,甚至有个专卖中国商品的百货公司,里面有连在中国都很难买到的绿色帆布球鞋、军用水壶等。
从地铁站回家,路过一片空地,路口有一棵极大的榕树。树下总有一些人聚集在那里,挂着红布,烧着烟火。初时不明白这是干什么,久了才了解是在拜土地公。
那段时间,住得虽然简陋,日子还算快乐。女皇镇在开国初期,算是郊外。但随着人口增加,城市扩大以及交通日趋便利,已经融入市区。从那里去乌节路不过几分钟的路程。
间或有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不过大都已经忘记。仅有一件还记着。有天晚上,隔壁乒乒乓乓作响,主人满屋子跑。起初以为夫妻吵架,或教训孩子,探头看看却也不像,也就懒得多管闲事。将近凌晨时分,我突然从梦中惊醒,感到手被人拉住似的。我的第一个反映是家里进贼了,可是放眼往去全无人影。一摔手,一个黑影窜去床下。老鼠,我顿时明白了。只见我右手无名指与小指间有两个牙印。我急忙起床查看睡在小床上的孩子,见儿子依然在熟睡。掀看被子检查全身,确定并无咬伤痕迹,这才放下心来。于是夫妻二人合力追捕老鼠。一人拿着电筒,一人拿晾衣叉,在床下、桌下、大橱背后这里捅桶,那里敲敲,惊的老鼠窜来窜去。一番折腾后,我和太太商量,不如放它一条生路。于是将晒台门开一条缝,敲山震虎,老鼠竟从晒台“逃脱”,大概是去了楼下人家。从此以后,江湖平静,再无鼠患。收拾干净,歇下来时天已大亮,我搭车赶去综合诊所,打了一
支“破伤风针”,结束了这场“老鼠风波”。
一晃过了一年,我在武吉巴督买了房子,结束了我在女皇镇的日子。每次路过那里总免不了要多看几眼。上世纪末,老房子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
30
层高的新式组屋。时代变迁,旧貌换新颜。没有留恋,存一缕淡淡的回忆。谨录。
附件:
[
本帖最后由 基辛格 于 2007-3-8 21:05 编辑
]
外观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07-3-7 09: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新加坡的旧房子有种感觉是外表都好看,里面的设计就很难说了。BT Batok10年旧屋,经过外墙的粉刷后,也不糟糕。可是内部的设计,如果没有大装修,墙壁凸凹不平,窗台宽度也是相当不平均。和新房子比起来,天壤之别。
不过买新房有新房的麻烦,买二手旧屋有旧屋的不便。但是不管是新房还是破家,能升值的房子就都是好房子。这是题外话了
一斤芭豆
中级会员
UID 925
精华
1
积分 553
帖子 261
威望 29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2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07-3-7 14: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照片这个“破家”还有阳台,真是奇货可居哩。
我到现在还无法理解新加坡人住房不要阳台的习惯,有阳台的大多也用玻璃窗围起来。
我买房的时候,指定的条件之一就是有阳台。在新加坡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对组屋来说,这个条件有多苛刻了。可谓踏破铁鞋啊,幸运的是最后居然被我找到一间。心里的感觉别说有多痛快了。
基辛格
版主
国务卿
UID 320
精华
53
积分 7701
帖子 3362
威望 4287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07-3-7 16: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阳台向东,晚上回来坐阳台挺舒服。
注意向南的窗,向外凸出,里面窗台上可以放很多东西。
方汀
论坛元老
06.gif
UID 433
精华
58
积分 16314
帖子 7677
威望 8494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2-12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07-3-8 02: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4 基辛格 的帖子
我特意去女皇镇走走,发现那里很陈旧。其实我是听说那里有监狱,才去看的。
芳苑绿汀 春日迟迟
http://www.sgwritings.com/433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村夫
超白金会员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07-3-8 17: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呵呵,老汀要是找监狱,我倒是可以为你提供几个地方——
女皇镇的不知道,樟宜那边有一个,就是吊人的地方。走TPE,看到COM大厦下路,直走就到了。海军部路,路边也有两个。。。。
啥都丢啦,除了人。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基辛格
版主
国务卿
UID 320
精华
53
积分 7701
帖子 3362
威望 4287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7
发表于 2007-3-8 21: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刚才编辑过帖子, 加了一段"老鼠风波".
女皇镇监狱, 好象是扣留所, 扣留案件还没有宣判的嫌疑犯. 等判了根据类别就去别的监狱服刑.
波那维斯达附近PORTSDOWN ROAD那里也有个监狱.
方汀
论坛元老
06.gif
UID 433
精华
58
积分 16314
帖子 7677
威望 8494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2-12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8
发表于 2007-3-9 02:5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7 基辛格 的帖子
讨论房子到讨论监狱,呵呵。
芳苑绿汀 春日迟迟
http://www.sgwritings.com/433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9
发表于 2007-3-9 10: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一斤芭豆
于 2007-3-7 14:33 发表
看照片这个“破家”还有阳台,真是奇货可居哩。
我到现在还无法理解新加坡人住房不要阳台的习惯,有阳台的大多也用玻璃窗围起来。
我买房的时候,指定的条件之一就是有阳台。在新加坡生活过的朋友都知道,对组 ...
新加坡的房子很少设阳台,跟这边的气候和习惯有关。这边的天气不是被太阳暴晒,就是大雨滂沱,阳台在日晒雨淋之下利用率不大,也很难照顾(如鸟粪,积水等)。所以即便原始有设阳台的也往往会被屋主封掉。。。
Dex
中级会员
UID 914
精华
6
积分 996
帖子 444
威望 55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8
状态 离线
#10
发表于 2007-3-9 10:1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8 方汀 的帖子
还可以从监狱讨论到寻鬼呢。樟宜一带许多地方都“闹鬼”。其实,谁知道是人和鬼,谁闹谁啊。
方汀
论坛元老
06.gif
UID 433
精华
58
积分 16314
帖子 7677
威望 8494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2-12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11
发表于 2007-3-9 11:2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0 Dex 的帖子
等有闲空,发两个鬼帖子玩玩。
芳苑绿汀 春日迟迟
http://www.sgwritings.com/433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一斤芭豆
中级会员
UID 925
精华
1
积分 553
帖子 261
威望 290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3-2
状态 离线
#12
发表于 2007-3-10 23: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9 内山 的帖子
把阳台封掉,真的是非常可惜。在我感觉,阳台就是一个房子与大自然交流的通道。没有阳台的房子,我会感觉憋得无法呼吸。
其实,大多数阳台里面都有一道推拉门,把阳台与厅或房间隔开。烈日、风雨、鸟粪便不会进入房里。至于阳台,就让它更像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一点吧,任凭风吹雨打,我都非常欣赏。
如果可能,我还真希望我家的阳台能下一场雪!或者,孵一窝小鸟、飘来一地的落叶……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13
发表于 2007-3-11 15:3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2 一斤芭豆 的帖子
哈哈...这是文人的浪漫情愫吧...看得偶也想要阳台了.
内山
超白金会员
UID 9
精华
47
积分 21758
帖子 10506
威望 11155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0-16
状态 离线
#14
发表于 2007-3-11 15:4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不过, 我也能够理解新加坡屋主的实用主义....
毕竟, 新加坡外面的环境还不错. 一般组屋楼下都有绿化, 小区内或附近都有公园, 走出家门, 在新加坡还是非常容易亲近大自然的.
再说, 新加坡房价说贵不贵, 说便宜也不便宜, 二十几万的房子, 每个平方都是价值千金. 新加坡人大都工作较忙, 于是把阳台封起来, 一来增加实用面积, 二来节省打扫的时间, 也算是一举两得吧....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9-29 22:42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872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