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原论者的观点.....(注意, 不要看他的情绪), 他说的还是有道理的. 蔡文的写法不符合报章写作的要求......, 看上去更象是一篇带有"意识流"或"超现实"特色的, 文学性的散文.....所以, 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意思"....., 或者说根本读不出一个明确的意思....
而你也在辩驳中声称, 文学作品原本就不是一定要有什么"意思"的, 或者说, 一千个人读出一千个意思, 也可以成为好文章....., 就比如红搂梦和莎翁的"to be"......这个说法并没有错....., 但问题是, 蔡的文章究竟是文学作品还是社会评论?
而原论者观点恰恰提在指责, 蔡把社会评论当文学作品写, 用所谓朦胧诗的手法, 写的普通读者很难看懂文章的"意思"....这样写法是不对的.
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还要再跟你解释原论者的观点...., 他其实在原文中说的很清楚了. 我也在我的原文中解释的很清楚了...... 这可能是我最后一遍做解释了....., 你如果还看不懂......我也就没话说了.
[ 本帖最后由 内山 于 2007-10-20 21:5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