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拜登赴密歇根罢工现场鼓励“车企工人坚持”下去,网友吐槽!美国汽车维修业面临冲击 [打印本页]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8-10-14 00:11     标题: 拜登赴密歇根罢工现场鼓励“车企工人坚持”下去,网友吐槽!美国汽车维修业面临冲击

赵立坚:种族灭绝是美国永远洗不清的原罪!美国打着“人权”的旗号破坏人权

前11月中美贸易总值下降11.1%  美国假日购物季现隐忧 :美国人自豪感降新低

美国11月服务业放缓幅度超过预期 - 民调:美国人自豪感降新低

法国抵制“黑色星期五” 担忧贸易谈判前景美股下挫 -民调:美国人自豪感降新低

民调:美国人自豪感降新低-  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不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

贸易战结果:中国来美游客开始下滑 -  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不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
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不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

2018年10月13日 14:04   

美国之音


华盛顿 —  
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星期六(2018年10月13日)表示,他不担心中国会因为两国贸易争端而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姆努钦还说,中国高级官员对他说,人民币继续贬值不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

正在印尼巴厘岛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的姆努钦对媒体表示:“国债市场流动性很强。这个问题没有在我们的会谈中被提起。我希望他们认为持有美国资产、美元和美国国债是好事。”

中国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一些人担心,北京会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作为对美国大规模征税的报复。

姆努钦:汇率问题要纳入贸易谈判

在年会期间,姆努钦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举行了会谈,期间谈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他说,双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中方向他强调,人民币继续贬值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此前,姆努钦对人民币近期不断贬值表达忧虑,担心中国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来抵消美国近期对来自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带来的影响。

尽管美国开始大规模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但是中国海关星期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9月份对美贸易顺差上升到创纪录的341.3亿美元。

姆努钦星期五说,他已经告诉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人民币问题需要成为未来任何美中贸易谈判的一部分。

根据美国国会的要求,美国财政部将在下星期公布每半年一次的贸易伙伴操纵货币评估报告。

美国和中国上一次在今年8月底为解决贸易争端举行了正式会谈,之后谈判中断,双方采取了针锋相对的大规模征税行动。姆努钦说,目前两国还没有决定特朗普总统与习近平主席是否会在11月底出席20国峰会时举行会谈。白宫星期四表示,希望两国元首会面。北京星期五对此作出回应:“中美双方就各层级对话与交往保持着沟通。”

[ 本帖最后由 wengkinchan 于 2023-9-27 22:10 编辑 ]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8-10-14 00:17     标题: 美国不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

发布/2018年10月13日 4:08 PM
文/蔡添成   


(早报讯)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今天表示,他不担心中国会因为美中贸易争端而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姆努钦还说,中国高级官员对他说,人民币继续贬值不符合中国自己的利益。

美国之音报道,正在印度尼西亚峇厘岛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年会的姆努钦在记者会上说:“国债市场流动性很强……我希望他们(中方)认为持有美国资产、美元和美国国债是好事。”

中国持有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一些人担心,北京会大量抛售美国国债,作为对美国大规模征税的报复。


在年会期间,姆努钦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举行了会谈,期间谈到了人民币汇率问题。他说,双方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谈,中方向他强调,人民币继续贬值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此前,姆努钦对人民币近期不断贬值表达忧虑,担心中国采取人民币贬值的方式来抵消美国近期对来自中国产品征收关税带来的影响。

=================================================================================

美国国债是中国制裁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核武器”、中国怎么不会以美国国债作为报复的工具?

显然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是“美国不担心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骗人和自我安慰,有如在黑影中怕黑的人吹口哨壮胆罢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8-11-7 19:22     标题: 特朗普近日发表了,他打算偿清美国的巨额国债

2018-11-07 05:23:47 |多维CN/TW月刊

导语

为获得选举的胜利,特朗普近日发表了令人震惊的声明,他打算偿清美国的巨额国债,俄媒称,特朗普此举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给美国和世界带来灾难。

俄新社11月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近日发表了令人震惊的声明:他打算偿清美国的巨额国债。态度坚决的美国领导人将如何偿还如此惊人数量的国债成为现代的一个金融之谜。

报道称,问题的重点不在于记者和金融家好奇特朗普如何偿还债务,而在于所有解决美国公共债务的现实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美国和全世界来说都是灾难性的。实践表明,如果特朗普认为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多么严重的后果也阻止不了美国总统。

美国国会山报(The Hill)称,特朗普发誓要偿还美国呈爆炸性增长的债务,特朗普对另一位总统候选人作出了类似的承诺。


相关阅读
西媒:批华超越党派界线 美众院变天对北京绝非好消息
美媒:两党不反对特朗普对华强硬 但阻止他与欧盟为敌
特朗普输众议院 胡锡进警示:或变得更激进 对中国不利

报道称,当前美国降低国债的结果是相当令人沮丧的,现任总统不仅没有减少国债,反而使其达到创纪录的水平。

彭博社称,根据美国财政部报告,美国政府在2018年将不得不再借入1.34万亿美元,这是2017年的两倍,特朗普的行动导致预算赤字急剧增加。

报道称,这是对特朗普承诺削减爆炸性增长的政府债务的批评。特朗普上周在白宫举行的经济问题会议上表示,美国将开始偿还债务,美国还有很多债务。

报道称,该声明不符合美财政部所有的官方文件,以及美国国会的预测,这表明即使不考虑特朗普税收改革及其基础设施投资计划的后果,美国债务也会增长。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8-11-18 12:58     标题: 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连续四个月下降 触及一年多新低

发布/2018年11月18日 12:30 PM 联合早报:
   

由于中国采取措施稳定因贸易战而遭受压力的人民币汇率,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降至一年多以来的新低。

彭博社引述美国财政部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连续第四个月下降,从前一个月的1.17万亿美元下降到1.15万亿美元。中国仍然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日本紧随中国之后,持有的美国国债几乎没有变化,为1.03万亿美元。

在数据发布的同时,美国和中国恢复了贸易谈判,并且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在11月30日开始在阿根廷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期间会晤。为了准备会谈可能达成的贸易协议,中国提出了一份潜在让步清单,特朗普周五称,清单没有包括美国希望的“四五个”重要事项。


特朗普说:“中国希望达成协议,他们发了一份他们愿意做的事情的清单,一个很大的清单,但我还不能接受,但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我们在中国问题上做得非常好。”

投资者一直在密切关注中国为报复美国关税而减持美国国债的线索,尽管中国方面没有暗示会采取这种行动。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进口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特朗普周五表示,如果两国不能达成协议,他已经把目标瞄准了另外2670亿美元中国产品。

“我们可能没有必要那样做,”但特朗普又说。“中国希望达成协议。”

作为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其进一步走弱行动的一部分,中国可能会允许外汇储备下降。


由于有迹象显示经济增长放缓且资本外流,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贬值超过4%。中国9月份外汇储备减少220亿美元,触及2017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中国央行可能已经采取行动稳定人民币汇率。

==========================================================================================
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2018年10月13日表示,他不担心中国会因为两国贸易争端而大量抛售美国国债。

其实,中国大陆更怕美国在中美贸易战不能取胜之后,可能冻结所有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包括在美国的美国国债。

不过,如果美国敢动用这些金融“核武器”对付中国,美国在国际上的金融信誉就完蛋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2-1 14:14     标题: 中国美债持仓六连降 总规模减至2017年5月来最低

发布/2019年2月1日 10:39 AM 联合早报: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财政部周四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去年11月连续第六个月大幅减持美债。

数据显示,11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公债规模为1.121万亿美元,低于10月的1.138万亿,创下2017年5月以来最低持有规模。

不过即便如此,中国仍是美国公债的最大海外持有者。


“可能有很多原因,但中国这么做并不是出于政治目的,”芝加哥DRW Trading的市场策略师Lou Brien说。

于此同时,中国11月外汇储备意外增至3.062万亿美元,为7月以来的首次上升;10月外储规模下降339.3亿美元。

=====================================================================
美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在2018年高峰之后,现在已经打回原形。加上中美贸易战,美国的出口萎靡不振,中国所收到的美元少,叫人怎么多买啊?

还是拿回家买其它货物来得好!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6-5 12:14     标题: 中国来美游客开始下滑

2019年6月4日 02:32 美国之音:
拉皮迪


中国来美游客经历了将近1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现在出现了下滑。美国各地的旅游景点为此正竭尽全力扭转这个势头。

旧金山的渔人码头是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也是观赏野生动物的绝佳地点。

可当地海狮的吼声无法转换所有游客对更重要事务的关注。这包括贸易战的摩擦、旅游警告、以及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等。

香港游客乔纳森·郭说:“我朋友都听说了特朗普和他的政策。人们跟我谈论避难城市的问题。 他是否会用一道墙来封闭我们,还是会把我们送往某个城市?人们都担心这些事情。

根据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公布的数字,中国来美游客连续十多年快速增长后,去年人数下滑将近六个百分点,只有290万人。

可是中国游客是来美外国游客的最大群体之一,而且在美开销数十亿美元。美国旅游产业正竭尽全力让中国游客感到受欢迎。

美国洲际酒店集团(The Intercontinental Hotels Group)就雇佣了会普通话和广东话的雇员,并在酒店房间内提供茶饮。他们还推出特殊的中国早餐。

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市的旅游官员注意到有承载中国游客的旅游巴士从芝加哥赶来参观哈雷博物馆( Harley Davidson Museum)。他们于是把游览手册翻译成了中文,甚至前往北京参加一个贸易展览,成为唯一参展的美国城市代表。

旧金山的西姆科连锁餐厅(Simco Restaurants)为了吸引中国游客,增添了中国的支付宝服务和中文菜单。

西姆科连锁餐厅鲍勃·帕特里特说:“家庭式聚餐是他们喜欢的就餐方式。所以他们会点大盘的龙虾、大盘的螃蟹、大盘的贻贝和大盘的蛤蜊,然后众人分享,吃的很开心。”

美中贸易目前陷入政治争辩,美国的旅游产业则尽全力维持中国游客的流量。

======================================================================================================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政策和情绪摇摆不定。难保随时把中国游客非法逮捕、禁锢起来作为中美贸易谈判的条件。美国是一个很危险的国家。还是不要去美国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6-5 12:36     标题: 多部门连发提醒 中国打出组合拳反制美国

2019-06-04 04:40:15|多维CN/TW
.


留学生减少、旅游热降温,贸易战的影响开始显现(图源:VCG)


中美贸易战正酣,贸易战的战火开始蔓延。

北京时间6月4日,中国外交部提醒赴美中国公民和在美中资机构提高安全意识。同时,文化和旅游部也提醒中国游客近期谨慎前往美国旅游。

据悉,这是继中国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后,再有针对中国公民赴美安全的提醒。

有分析指,贸易战正在让中国人“绕开美国”。

据了解,外部部指出美国执法机构多次采取出入境盘查、上门约谈等多种方式骚扰赴美的中国公民,提醒赴美中国公民和在美中资机构提高安全意识。

文化和旅游部则发出赴美国旅游警告,要求中国公民小心枪击、抢劫以及盗窃案件发生,提醒中国游客充分评估赴美旅游风险。


相关阅读
战火蔓延 中国教育部发布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
美关税制裁咄咄逼人 中国尚未采用最简单回击方式
美封杀难阻海外扩张 华为巨资购俄高技术企业

两份提醒有效期均至2019年12月31日。

其实,在5月28日,美联社就曾报道,在经过10多年的快速增长后,中国的赴美旅游热潮正在降温。

据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从美国海关收集到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赴美旅游人数减少5.7%至290万人次。这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赴美旅游人数首次出现同比减少。

报道认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摩擦是游客减少的一个原因。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6-8 11:15     标题: 外媒:中国正悄然分散美元储备投资…


2019年06月08日 05:25:23
来源:参考消息网
642人参与107评论
参考消息网6月8日报道外媒称,据了解情况的银行家透露,中国可能正将其投资范围从美国国债扩大至评级最高的欧洲及其他政府机构发行的债券,使其得以将资金存放在美元资产中,同时还能获得一些额外的收益。

据路透社6月4日报道,至少有四名负责公共部门债务的投资银行高管报告,中国对与政府有关联的借款人的兴趣激增,这些借款人可以发行作为美国国债替代选择的债券。

其中最主要的是由欧盟国家支持的欧洲投资银行、德国政府担保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简称亚投行)。

报道称,尽管只能公开债券买家的地域或类别等身份信息,但银行家们估计,最近亚洲市场的债券购买行动主要由中国主导。

“我们看到,中国对诸如欧洲投资银行和亚投行等机构发行的美元债有一些兴趣,你可以从亚洲买家的高购买规模占比中看出一些端倪。”一位为这类机构发行欧元和美元债券的银行家表示。

“你还看到,这些债券与美国国债的收益率差正在收窄。”他补充说。

报道介绍,中国是美国重要的海外债权人。

报道称,鉴于近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下滑,中国和许多其他投资者一样,正在寻找替代投资选择。今年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了60个基点。

报道认为,尽管中国和其他外汇储备管理机构可能也会越来越多地购买欧元资产,但仍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其继续投资美元资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6-8 19:24     标题: 美财长:美国仍愿意与中国就贸易课题进行谈判

发布/2019年6月8日 3:23 PM
更新/2019年6月8日 4:10 PM 联合早报: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日本福冈参加20国集团财长峰会。(法新社)
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今天(8日)指出,美国仍愿意继续与中国就贸易课题进行谈判 ,但不应指望本周末有任何突破。

据彭博社报道,在日本福冈参加20国集团财长峰会的姆努钦预计在峰会场边与中国央行行长易纲会面。姆努钦指出,“这不是一次谈判会议”。

姆努钦说,“如果他们想回到谈判桌上并达成真正的协议,我们愿意进行谈判”,否则美国将推进加征更多关税的计划。

姆努钦在谈到中国货币时,将近期的跌势归咎于市场力量以及缺乏干预。

在谈到美中贸易谈判陷入僵局一事时,姆努钦说,他不认为这表示“信任受到破坏”。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6-10 10:49     标题: 中国游客减少 这些美国奢侈品商都慌了

2019年06月10日 02:42:56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据彭博社6月5日报道,美国奢侈珠宝品牌蒂芙尼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财报出炉。然而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蒂芙尼公司将之归咎于中国游客的减少。

彭博社称,作为奢侈品行业的风向标,蒂芙尼公司6月4日表示,上个季度对中国游客的销售额下降了25%以上。

珠宝商一年前便留意到旅游支出出现下滑,并且在过去三个季度中进一步恶化。蒂芙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德罗·博格罗洛在公司电话会议上说,上季度赴美游客的总销售额同比下降了25%,而来自中国的游客降幅更大,但没有给出具体数字。

报道称,这一趋势对美国奢侈品公司来说是个威胁,它们的销售中有相当一部分依赖财力雄厚的外国人。

据报道,在截至4月30日的三个月内,蒂芙尼销售额同比下跌3%至10亿美元(1美元约合6.9元人民币——本网注),同店销售额下跌5%,不及分析师预期,净利润大跌12%至1.25亿美元。其中,仅珠宝部门的销售额录得1%的增长,订婚系列和设计师系列珠宝销售额分别录得6%和14%的跌幅。

与此同时,由于近期赴美中国公民多次受到美国执法机构以出入境盘查、上门约谈等多种方式的骚扰,中国外交部6月4日发布了赴美安全提醒。美国《洛杉矶时报》称,这可能会进一步冲击美国的一些奢侈品制造商。

蒂芙尼并非唯一将业绩不佳的原因指向中国游客波动的奢侈品零售商:路易威登去年也曾将其销售不振归咎于中国游客减少。此外,星空联盟的首席执行官杰弗里·吴(音译)6月初表示,该联盟的会员中,来自中国的赴美游客减少。星空联盟包括拥有汤美费格(Tommy Hilfiger)和Calvin Klein两大奢侈品牌的美国服装集团PVH公司。


《洛杉矶时报》的报道也指出,邮轮公司也可能因中国游客减少而感到压力,因为这个行业越来越依赖富有的中国游客。根据联合国机构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2年,中国已成为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最多的国家,此后中国在全球国际旅游消费中的占比不断上升。

彭博社称,来自美国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的数量一直在减少。据美国国家旅游办公室收集的美国海关数据显示,去年有300万中国游客前往美国,较前一年的320万有所下降。但中国游客在美国本土的消费依然上涨:去年为364亿美元,高于前一年的353亿美元,这使他们成为国际游客中最大的消费群体。

“中国在世界经济衰退后拯救了奢侈品市场,因此中国消费市场的健康至关重要。”总部位于纽约的奢侈品协会首席执行官米尔顿·派德拉扎如是说。

=======================================================================================
如果真的中国访美游客减少了,美国国务院应该对中国旅游部门提出警告:要是没有一定数目的中国游客访问、以致奢侈品市场不佳,美国政府就直接以“国内法”制裁中国旅游业的相关机构、组织和个人。相信可以挽救美国的奢侈品市场?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7-4 20:29     标题: 民调:美国人自豪感降新低

发布/2019年7月4日 3:32 PM
文/林煇智


美国人自豪感近年来逐步下降,盖洛普民调认为这与美国当今高度极化的政治环境有关,预计未来数年内将继续维持低水平。(法新社)


(早报讯)美国盖洛普公司日前一项民调显示,45%的美国成年人对自己是美国人感到“非常”骄傲,这个数据创下盖洛普自2001年对此进行民调以来的最低水平。

新华社报道,据该民调,如按党派划分仅有22%的民主党人对自己是美国人感到“非常”骄傲,相比之下,持这一观点的共和党人和独立派人士在各自群体中的占比分别为76%和41%。

如按年龄划分,18岁至29岁群体中对自己是美国人感到“非常”骄傲的比例为24%,在30岁至49岁群体中为38%,在50岁至64岁和65岁及以上群体中约占6成

与此同时,多数美国人对美国在科技、军事、文化艺术、经济、体育等领域的成就感到骄傲,而对于美国政治体制和医疗福利制度感到骄傲的人不足4成。

盖洛普文章说,美国人自豪感近年来逐步下降,在今年创新低与美国当今高度极化的政治环境有关,预计未来数年内将继续维持低水平。

这项民调于今年6月3日至16日展开,样本量为1015名美国成年人,民调结果于7月2日公布。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搞的贸易战,使得未来很多美国人连内裤、内衣、鞋子和冬衣也买不起而要赤裸裸地生活。美国人哪里还有什么自豪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1-30 10:53     标题: 法国逾500品牌抵制“黑色星期五” 国会拟修例禁浪费

文 / 李月霞发布 / 2019年11月29日 11:23 PM

2019年11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一家服装店张挂起减价牌子。(法新社)

https://www.zaobao.com.sg/sites/ ... 8.jpg?itok=kkLH3NoA

(早报讯)11月29日是法国消费者引颈期盼的“黑色星期五”商店大减价日,不过国会一个委员会近日通过一项法律修正案,拟对“黑色星期五”下达禁令。相关议员认为,这种消费模式具有不环保和反社会的性质,理应禁绝。而数十名活跃分子则在巴黎南部围堵亚马逊一个货仓,在行车道摆放旧雪柜及旧微波炉等,要求亚马逊为了保护环境,停止扩张及过度生产。

《星岛日报》报道,法国现时有500多家品牌厂商举起“Green Friday(绿色星期五)”的旗帜,抵制“黑色星期五”引起的生态问题和病态消费行为。有议员在国会提出动议,要求修订《反浪费法》,禁止“黑色星期五”这类非折扣季的促销活动。修正案近日获得一个委员会通过后,将于12月9日提交国会全体大会表决。

国会议员奥尔菲兰认为,“黑色星期五”提倡的是一种不环保和反社会的消费模式。更有议员建议,将“黑色星期五”的广告列为“侵略性商业行为”,最高可面临2年刑责和30万欧元(45.10万新元)罚款。

环保部长博尔纳此前曾警告“黑色星期五”引发的消费狂热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部份环保团体还以“封杀星期五”为口号,准备在全法举行抗议活动,以抵制以“黑色星期五”为代表的全球廉价大促销活动。

据法国商业网站预测,从11月29日至12月1日的“黑色星期五”周末,法国零售业的营业总额可达59亿欧罗(88.71亿新元),这意味著将比去年增加41%。但由300多个主要是法国服装品牌组成的团体“Make Friday Green Again”,认为商户在“黑色星期五”推出的折扣优惠,变相鼓励消费者购买无谓的物品,而这种过度生产衍生了气候问题,所以他们鼓励消费者在这日子反其道而行,不要购物,反而是从衣柜中寻找可以修补、出售或回收的物品,为环保出一分力,不要黑色要绿色。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1-30 10:54     标题: 抢优惠商品 不惜排队27小时

来自 / 联合早报
摄影 / 梁麒麟摄像 / 梁麒麟发布 / 2019年11月29日 3:30 AM

罗敏申黑色星期五大促销 60人要露宿一晚抢购


“黑色星期五”大促销魅力难挡,公众为了抢折价商品,不惜提前27个小时漏夜在罗敏申麒麟大厦外排队。截至昨晚(11月28日)11时,已有约70人到场排队。

配合今天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本地各大商场纷纷推出极其诱人的优惠,并延长营业时间。其中,罗敏申百货公司今天特地提早在早上7时开门营业,但许多人深怕抢不到赠品,昨天就开始排队。排在第一位的陈礼坚(29岁,理财顾问)更是在昨天凌晨4时就与同事到场。

《联合早报》记者昨午到乌节路罗敏申麒麟大厦时,已有40多人在门口排队,有的躺在报纸上睡觉,有的玩手机打发时间。其中不少人都曾参加罗敏申黑色星期五的促销活动,经验丰富,各自带了零食、饮料、椅子,甚至是桌子和换洗的衣服。(梁麒麟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1-30 10:55     标题: “黑色星期五”全岛掀热潮 男子排27小时拔头筹

来自 / 新明日报
文 / 郑书逸, 郭欣慧发布 / 2019年11月29日 2:43 PM

“黑色星期五”购物促销今天全岛展开掀起热潮。(海峡时报)

https://www.zaobao.com.sg/sites/ ... 9.jpg?itok=mkuGEFXO

“黑色星期五”购物促销今天(11月29日)全岛展开掀起热潮,零售业者各出招抢客,促销高达90%,还加码送iPhone 11 Pro和iPad等赠品,漏夜引大批人潮排队,一名男子足足排了27小时只为拔得头筹!

源于美国的“黑色星期五”购物活动在本地也掀起热潮,商家也纷纷看准商机,各出奇招促销抢客。今年参与的商家包括本地知名百货和家电业者,如罗敏申百货、美罗百货、丰城、巨人超市等。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1-30 11:00     标题: 感恩节购物季将创消费记录 担忧贸易谈判前景美股下挫

2019年11月30日 06:53   美国之音:

方冰

“黑色星期五”购物者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Gap商店。(2019年11月28日)

https://gdb.voanews.com/B2AB82BC ... _cw0_w1023_r1_s.jpg

感恩节过后的周五是美国最大购物日之一的“黑色星期五”。虽然感恩节购物旺季购物业绩不俗,但中国威胁报复特朗普总统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引发一些投资人担忧。

周五美国股市在美东时间下午一点提前休市。收盘时,道指跌113点,跌幅0.4%;标普500指数跌13 点,跌幅达0.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0点,跌幅为0.5%。

根据Adobe Analytics的数据,消费者在“黑色星期五”总共将花费75亿美元,在“网络星期一”将花费94亿美元。

该公司还指出,今年感恩节购物季可能创下纪录,截至美东时间周四下午5点销售额已经超过2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0%。在线销售额有望超过40亿美元。而通过智能手机完成的在线订单占46.4%,高于去年的33.5%。

与此同时,周三,特朗普总统签署《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和《保护香港法案》,其中一项要求中国对香港的自治程度进行年度审查,另一项禁止向香港警方出售橡皮子弹和催泪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称此公然干涉中国内政,严重违反国际法,中方必将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反制”。华尔街投资人对由此可能给贸易谈判带来新的障碍表示担忧。

本周一、二、三连续三天,因美中接近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消息而连创新高。周四感恩节休市,周五提前收盘,纵观一周道指仍涨了244点,涨幅为0.8 %,标普500指数涨32 点,涨幅为1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143点,涨幅为1.7 %。

周五,亚洲市场普遍下跌,上证指数跌0.61%,香港恒生指数跌2.03%,日经指数跌0.49%,印度指数跌0.82%, 台湾加权指数跌1.1%。

欧洲市场也都下跌,英国指数跌1%,法国指数跌0.13%,德国指数跌0.07%。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新关税排除清单

在圣诞假日购物季节正式开始之际,美国政府宣布了新的关税排除清单,旨在减少贸易战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冲击。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周五发布新闻稿说,新的排除请单上的中国输美商品包括棒棒糖、塑料托盘、钢梯子、吸尘器、马达、自行车、独木舟、折叠椅、户外桌、落地灯和台灯等,生效期从2018年9月24日至2020年8月7日,将免除总额约200亿美元,即2018年9月加征关税约2000亿美元年度价值中的10%。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将发布入境指南和实施指示。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继续根据未决请求定期发布后续排除决定。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说,请求排除的公司必须说明其进口商品是否只能从中国进口,加征的关税是否会对请求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害,以及进口商品是否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至关重要。

===========================================================================

相信下个星期一,美国感恩节过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又可以吹牛说美国感恩节的生意如何地好、中国又感到压力而签中美贸易协议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2-1 19:45     标题: 美国“黑五”抢购狂潮:多地发生斗殴,有人鼻子被打断

2019年12月01日 13:00:48
来源:海外网


海外网12月1日电 近日,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拉开帷幕,热情的购物者涌向百货商店,都希望能买到打折商品。然而,美国各地也因此发生了几起暴力事件。美媒甚至感慨,“如果一年有一天会失去对人性的希望,那就是‘黑五’。”

福克斯新闻网报道了本周内美国各个州因“黑五”引发的冲突事件,目击者拍下视频,画面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http://x0.ifengimg.com/res/2019/ ... ze30_w480_h391.jpeg

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11月29日晚上,在宾夕法尼亚州利哈伊谷购物中心的Forever 21商店外,发生了一场打斗事件。有网友将视频拍摄下来,分享在脸书上。视频中至少有5名年轻男子在争吵斗殴。保安试图驱散混战,但无济于事。

视频显示,最初,两名男子卷入了一场争执,这时第三名男子加入,对其中一人进行多次殴打。接着,另外两人也卷入了这场争斗。但是尚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引发争执。

拍摄视频的塞缪尔·萨法迪(Samuel Safadi)表示,最终,商场的安全人员将这些人分开,并没有人被捕。

http://x0.ifengimg.com/res/2019/ ... ze49_w480_h331.jpeg

视频截图。

在加利福尼亚州默里塔的一家沃尔玛商店,另一起暴力事件也被拍摄下来。两名男子在礼品店的过道上发生了打斗。据报道,发生打斗的两人,一个是现役海军陆战队员,另一个是退役海军陆战队员,他们之间的争执是为了简单的礼节问题。

据悉,两人在收银台排队等候时,一位老妇人用她的购物车撞上了其中一个男人,该男子表现出愤怒,且嘴里念念有词。另一名男子责备了他,要求他尊重长辈。争吵由此展开。

虽然保安化解了这场争执,但其中一名男子被打至鼻子骨折。没有人被捕,因为这两个人都没有提出指控。

第三场事件发生于得克萨斯州亨德森维尔的沃尔玛商场,两名女子发生争吵。在一片混乱中,沃尔玛的员工和保安驱散了看热闹的购物者。事情得到控制后,其中一名女子表示,是对方先动的手。但并不清楚两人是因为什么而大打出手。

http://x0.ifengimg.com/res/2019/ ... ze63_w480_h347.jpeg

一位购物者拍下争夺平板电脑的顾客。(取自推特)

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另一家沃尔玛商场里,一位购物者看到一群正争夺平板电视的顾客,现场十分混乱,他将这个场景拍下来,并上传到至推特,贴文引网友广泛关注。

罗列完“黑五”乱象后,美媒在文末指出,希望明年消费者都能在不失去假日快乐的前提下,学会如何购物。(海外网-李萌 实习编译-韩佳彤)

========================================================================================
越多这些疯狂购物,人民所花的都是未来钱。可以让美国和西方国家人欠债越高、永远在欠债的泥涝里打滚、让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银行机构累计越多、财富越多!!!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2-5 21:48     标题: 美国11月服务业放缓幅度超过预期

2019年12月5日 04:18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B47230DC ... EDD9_w1023_r1_s.jpg

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顾客们在黑色星期五购物(2019年11月29日)。


华盛顿 —  
由于对贸易紧张局势和工人短缺的担忧,美国11月服务业活动放缓幅度大于预期,这可能重燃外界对美国经济健康的担忧。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周三公布,11月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从10月的54.7降至53.9。该指数高于50表明服务业扩张,而服务业占美国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以上。

路透社调查的分析师此前预计,11月该指数将降至54.5.

ISM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制造业活动连续第四个月萎缩,新订单降至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附近。制造业的持续低迷降低了美国第四季度经济增长预期,此前贸易赤字、住房和商业投资方面的乐观报告曾提振增长预期。

ISM调查委员会主席菲奥里(Timothy Fiore)本周表示:“全球贸易仍是最重要的跨行业问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称,与中国的贸易谈判进展“非常顺利”,这比他在周二的言论更加积极。特朗普周二表示,贸易协议可能要等到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后签署。

特朗普在伦敦附近举行的北约领导人会议上对记者说:“讨论进行得很顺利,我们将看看会发生什么。”

特朗普周二的言论令外界猜测,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紧张关系可能长期持续下去。这番言论导致全球股市大幅下跌。

美国股市在周三反弹,因为彭博社报道称,在“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双方就降低关税的幅度接近于达成一致。

======================================================================================
应该让美国股市大涨,以协助美国共和党总统特朗普再度连任,让它把美国带往没落,使得世界回到安宁的环境!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2-8 20:26     标题: 今年前11月中美贸易总值下降11.1%

http://www.CRNTT.com   2019-12-08 15:07:47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电/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海关总署8日公布今年前11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 前11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4万亿元,下降11.1%。

  数据显示,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86万亿元,增长1.8%。其中,出口1.57万亿元,增长1.3%;进口1.29万亿元,增长2.5%;贸易顺差2742.1亿元,收窄4.1%。按美元计价,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4047.5亿美元,下降0.5%。其中,出口2217.4亿美元,下降1.1%;进口1830.1亿美元,增长0.3%;贸易顺差387.3亿美元,收窄7.5%。

  此外,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4%。其中出口15.55万亿元,增长4.5%;进口12.95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贸易顺差2.6万亿元,扩大34.9%。按美元计价,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4.14万亿美元,下降2.2%。其中,出口2.26万亿美元,下降0.3%;进口1.88万亿美元,下降4.5%;贸易顺差3776亿美元,扩大28.4%。

  前11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3.4万亿元,下降11.1%,占我外贸总值的11.9%。其中,对美国出口2.64万亿元,下降8.4%;自美国进口7630.5亿元,下降19.5%;对美贸易顺差1.88万亿元,收窄3%。还有一个月2019年年度数据即将出炉,外界非常关注中美贸易进出口总值数值会出现怎么样的变化。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18年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总值为6335.2亿美元,同比增长8.5%。其中,出口4784.2亿美元,增长11.3%;进口1551亿美元,增长0.7%;贸易顺差3233.2亿美元,同比扩大17.2%。

  值得关注的是,同期,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35万亿元,增长9.9%,高出全国整体增速7.5个百分点,占我外贸总值的29.3%,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

  此外,前11个月,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1.46万亿元,下降3.7%,占我外贸总值的40.2%。其中,出口6.08万亿元,下降2.4%;进口5.38万亿元,下降5.1%。

  (来源:环球网)
==============================================================================================

文章说:今年前11月中美贸易总值下降11.1% 。中国对外贸易的伙伴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35万亿元,增长9.9%,占中国外贸总值的29.3%,比重提升2个百分点。中国根本不在乎中美贸易总值下降与否?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19-12-8 20:49

美国假日购物季现隐忧   
http://www.CRNTT.com   2019-12-08 16:24:17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电/从感恩节到“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加上圣诞节,美国假日购物季通常持续约一个月。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假日购物季消费势头强劲,但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暗藏隐忧。

  新华社报道,多数美国零售商正设法“消化”关税成本,中小零售商处境尤其艰难。尽管美国消费者并未明显感受到价格上涨,但调查显示八成消费者对关税可能推高物价感到担忧。

  假日购物季拉开帷幕

  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和相关市场调研公司3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在从感恩节到“网络星期一”跨越周末的5天里,参与购物的美国消费者人数达近1.9亿,同比增长14%;人均消费支出361.9美元,同比增长16%。

  感恩节当晚,弗吉尼亚州利斯堡奥特莱斯人头攒动,不少店面跟往年一样排起长队,有的甚至要等候一小时才能入场。前来购物的两位顾客告诉新华社记者,她们并未发现通常购买的服装、手提包品牌价格上涨,打折力度跟往年类似,仍是“不错的折扣”。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副会长雅各布·帕克(中文名彭捷宁)4日告诉媒体,零售商正通过多种方式应对加征关税,比如将部分关税成本转移给供应商,或削减自己的利润,最坏的情况下才将价格影响转嫁给消费者。由于关税成本在供应链多个环节分摊,消费者感受到的负面影响有所缓解。

  消费者信心会否“入冬”

  在3日美国全国零售商联合会举行的一场媒体电话会上,该会会长马修·谢伊表示,尽管美政府加征关税举措并未对刚刚过去的感恩节长周末消费产生明显影响,但近期调查显示,八成美国消费者对加征关税对消费品价格的“潜在影响”感到担忧。谢伊说,如果美国政府落实相关关税计划,将对大量消费品价格产生影响。

  消费者库马尔告诉新华社记者,尽管目前消费品价格整体稳定,他对中美贸易争端导致的额外关税深表担忧,“关税肯定会影响价格,价格会逐渐上升,我认为价格正在上涨。”库马尔还表示,他会尽早购买圣诞礼物在内的更多产品,以避免日后价格上涨。

  美联储上周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受关税上涨影响,美国零售商成本上升。美联储的这份报告根据下属12家地区储备银行的最新调查结果编制而成。总体来看,美国企业预计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零售商艰难“消化”关税

  谢伊表示,自去年以来,美国零售商已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在短期和长期内减轻加征关税负面影响。但关税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给中小型独立零售商带来的打击更为严重,因为他们在规模、资源、基础设施等各方面都处于不利境地。

  北卡罗来纳州手机配件销售商布雷特·波尔塔罗告诉新华社记者,他的公司从中国深圳进口锂电池充电宝。目前他正与美国一家大型零售商谈判,但9月加征的关税让这一潜在的“大单”前景不明。波尔塔罗表示,加征关税让公司利润更加微薄,如果关税持续,他的初创企业将有倒闭风险,而唯有大型企业可能有能力应对关税带来的冲击。

  谢伊表示,美国政府加征新关税尤其将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逆风”,会拖累美国经济发展,推高失业率。他希望美中双方能通过谈判化解分歧、解决贸易争端。他认为,积极的解决方案对美国经济、美国消费者和工人而言是“最好的结果。”

============================================================================
美国人一直批评中国人太节省钱、不舍得花钱买东西。而美国人喜欢花未来钱、拼命花钱买东西、因此造成美国人的入口增加、更责怪中国的贸易上的做法不公平。如果美国人的节日购买力软弱,就花多一点未来钱。反正有中国人买美国国债!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1 19:53     标题: 美国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 经济前景预期变弱

文 / 陈慧璋发布 / 2020年1月1日 5:00 PM 联合早报


(早报讯)由于对收入和就业市场状况的预期下降,2019年1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出乎意料五个月来第四次下降。

彭博社报道,元旦前夕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至126.5,未达到彭博经济学家的预期中值。2019年11月数据被向上修正至126.8。现状指数从五个月低点反弹,经济预期指数下降。

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表明美国人在动荡的全球环境中仍然保持谨慎。与此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强劲,薪资水平上涨以及中美贸易战降温,消费者信心指数总体仍处于较高水平。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认为求职困难的受访者比例达到自2019年6月以来最高,但那些说就业机会不少的人也在增加。

世界大型企业研究会经济指标负责人佛朗哥(Lynn Franco)说:“虽然消费者对当前经济状况的评估有所改善,但预期指标出现下滑,主要因为他们对短期内就业和财务前景的看法变得悲观。”

==================================================================================
2019年1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出乎意料五个月来第四次下降。这应该是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竞选很有帮助,由此就可以更有理由反对美国国会众议院对它的弹劾案、可以此而指责佩洛西的行动破坏美国经济,指这是政治上的对特朗普的迫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2-11 15:44     标题: 特朗普称美国经济遥遥领先中国

2020年2月11日 09:58 美国之音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EE2A1C69 ... 5DF8_w1023_r1_s.jpg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州长的商务会议上发表讲话。(2020年2月10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2月10日)表示,美国经济目前世界第一且遥遥领先中国。

特朗普在于白宫举行的州长商务会议上表示,美国正在创造有史以来最繁荣的经济,“就经济而言,我们现在是世界第一”,“就我们的经济规模而言,我们现在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

美中间的贸易战并未严重损害美国的经济。2019年美国的经济仍旧保持了温和的增长。美国商务部上周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美国2019年的总体贸易逆差较2018年下降了1.7%。

美国人民也对美国经济持乐观看法。根据盖洛普上周发布的一项调查,有约59%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现在的经济状况比一年前要好。

《华盛顿邮报》周一报道说,乐观情绪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因为它刺激了消费者支出,而消费者支出是美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特朗普总统指望强劲的经济来激励选民投票,并再次投给他。

特朗普总统在州长商务会议上也表示,如果是一个“错误的人”入主白宫,中国的经济迟早会赶上美国。但如果是个聪明人处在这个位置,那么中国永远不会超过美国。

特朗普总统还在会议上谈及了新型冠状病毒,他说目前美国境内情况还好,他还表示这种病毒或随四月天气转暖而消失。

他说:“我们现在正在讨论新型冠状病毒,很多人认为四月份时天气变热,病毒也会随之消失。通常情况下,这种病毒会在四月份消失。”

=====================================================================================================

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前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和小电影的演员。因此它说“就我们的经济规模而言,我们现在已经远远领先于中国”,令人有江湖老卖膏药、或者“老黄卖瓜、自卖自夸的嫌疑。

恐怕只有美国老工业州那些低教育的白人蓝领工人、失业人士和种族主义者会同意、当然对特朗普的选情有利!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2-14 11:29     标题: 美联航暂停往返北京、成都、香港、上海航班

发布 / 2020年2月14日 7:42 AM 联合早报: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网站发布消息称,在评估了美国往返北京、成都、香港和上海的美联航航班运营情况后,美联航决定暂停这些航班,直至4月24日。

据中新网报道,通知称,美联航将对过去14天内访问过中国的旅客进行旅游限制。美国公民或美国合法永久居民的乘客抵达美国时须遵守额外的限制与健康筛查。过去14天内访问过中国大陆的非美国公民不得进入美国境内。

通知并称,在评估了美国往返北京、成都、香港和上海的美联航航班运营情况后,美联航决定暂停这些航班,直至4月24日。美联航还暂停销售合作伙伴航空公司往返美国和中国的前程万里 (MileagePlus)奖励旅行和航班的机票,直至4月24日为止。

通知指出,为向乘客提供灵活服务,美联航将对前往或来自特定亚洲城市的旅程免除改签费用或允许退款,并建议所有国际旅客在航班起飞前预留额外的机场候机时间。

=====================================================================================================

看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全面性斗争的工作,包括全面停止美国航班来往中国的斗争也开始。其目的以试图封闭中国与美国的各种关系、以各种残暴的手段让中国的经济不能复兴、不能超过美国、让美国遥遥领先中国。

美国的落井下石行为做到太好了,当然也让那些反华、反中、仇中的国家做出很坏的示范!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5 14:05     标题: 又一艘?美国载2500人邮轮,21人出现感染“症状”

2020年03月05日 10:24:47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A7DD6_w879_h583.jpg

美联社资料图

海外网3月5日电 美国疾控中心表示,目前正在对“至尊公主”号邮轮上出现的“小规模”新冠肺炎新病例情况进行调查。据悉,加州的首例死亡病例曾乘坐这一邮轮,该州州长称邮轮上有21人“出现症状”。

综合ABC7新闻网及CNN报道,加州的这名71岁的男性新冠肺炎死者曾乘坐“至尊公主(Grand Princess)”号邮轮,该邮轮于2月10日至21日自旧金山出发前往墨西哥,在返回旧金山后又于21日出发前往夏威夷。

据悉,邮轮从旧金山开往墨西哥的旅程中有2500名乘客,其中50%以上是美国加利福尼亚人。其中一些乘客在这趟旅行结束后,继续乘邮轮前往夏威夷。而确认感染的男性下船后则在27日被送往医院。

针对这艘邮轮上的人员情况,外媒的报道目前存在差异。美联社称,邮轮上目前载有“数百人”。而法新社则指出,有“数千人”被困船上。

加州州长加文·纽瑟姆在4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至尊公主”号上有11名乘客和10名船员“出现症状”。这一邮轮目前并未靠岸。加州方面正与美国疾控中心和当地的医疗保健合作伙伴共享邮轮乘客名单,以便联系到乘船的所有人。美国疾控中心也正对“至尊公主”号邮轮的情况进行调查。

据悉,至尊公主”号邮轮隶属于“公主邮轮”公司,该公司还经营“钻石公主”号邮轮,“钻石公主”号此前在日本港口被隔离,数百名乘客感染新冠肺炎。

==============================================================================================
惨了。美国又多一艏“至尊公主”号邮轮上出现的“小规模”新冠肺炎新病例情况。以美国对病毒的检测费用高达3200美元来看,这些回到美国的美国人被强迫关入美军的集中营后,还要支付3200美元检测费,可怜啊!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6 09:41     标题: 至尊公主号3500人旧金山外隔离 35人现症状

07:352020/03/06 中时电子报 杨幼兰

「至尊公主」号邮轮的乘客在甲板上观看美国军用直升机盘旋上空。(路透)

带着检疫工具的军用直升机准备降落「至尊公主」号邮轮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06001136.jpg

随着华盛顿州的新冠肺炎病例周四飙升为70人,使美国病例突破200宗,「至尊公主」号(Grand Princess)邮轮仍在旧金山港外,让船上3500人接受隔离检疫。

而在美国的12名新冠肺炎死者中,有1名就是搭过「至尊公主」号的71岁男乘客,他也是加州第一宗死亡病例。

据路透与《今日美国报》(USA TODAY)报导,由于邮轮上至少已有35人出现感冒症状,当局不让邮轮停靠旧金山港,但一架军用直升机已将检测工具送上船。

而据CNN新闻网报导,船公司官员说,有62名乘客曾和死亡的老翁进行同一趟旅游,如今有数十名乘客还在船上。「至尊公主」号正进行为期15天的旅程,原本预定周六返航。不过,由于曾上船的加州老翁周三新冠肺炎病逝,消息传出后,旅程已缩短。

旧金山应急管理局局长梅爱恩(Mary Ellen Carroll)说,邮轮上的检测周四开始,预料周五会有结果。她说,船上有2,383名乘客和1,100 工作人员,其中有35人在航程中出现感冒症状,不过有许多人已康復,没有再出现症状。

来自英国的乘客莲恩(Sharon Lane)说,她很担心比较容易罹患新冠肺炎的年长乘客,而船上主要大都是老年人,大家都开始担心起来。

负责经营的公主邮轮公司(Princess Cruises)说,公共卫生官员建议,在检测结果出炉前,不要让乘客下船。儘管目前在船上没有人却诊,但疾病管制与预防中心(CDC)已确认需要检测的乘客和工作人员。

(中时电子报)

===================================================================================================
邮轮“钻石公主号”上个月在日本停靠时,日本政府和检疫人员的检疫工作荒腔走板,最终使得数百游客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使得日本的病例人数增加很多。

希望这个由美国军方和CIA到中国湖北武汉散播的病毒,美国政府应该能够做好防疫工作,而不要重蹈日本政府和检疫人员的检疫工作荒腔走板的做法,减少乘客的危险。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6 15:45     标题: 加州扣查豪华邮轮 三千乘客船员外海检疫

http://www.CRNTT.com   2020-03-06 15:22:32  


  中评社香港3月6日电/美国新冠肺炎疫情升级,豪华邮轮“至尊公主号”上有二十一名乘客和船员出现疑似病征,船上数以千计乘客及船员被困于加州外海等候检测。加州首宗死亡病例的七十一岁男子和另一名感染者,证实曾搭过该艘邮轮。加州出现第一宗死亡病例后,州长纽瑟姆周三下令全州进入紧急状态。“至尊公主号”跟上个月停泊在日本横滨港隔离的钻石公主号,都隶属公主邮轮公司。

  中央社报道,“至尊公主号”所属的公主邮轮公司和州长纽瑟姆表示,成为加州首宗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的七十一岁男子,二月十一日至二十一日曾搭乘该艘邮轮往返三藩市和墨西哥。卫生官员表示,这名死者来自加州普莱瑟县,本身有其他病史,可能在上月搭邮轮游走三藩市和墨西哥之间时暴露于病毒之中,而非在加州本地感染。他返美后于周二确诊感染,其后死亡,是华盛顿州以外第一宗死亡个案。

   除了这一病例外,之前在三藩市湾区的一宗病例也是在该艘邮轮感染,纽瑟姆表示这名病患情况严重。当局正联系所有搭乘过这艘邮轮的乘客。

   “至尊公主号”二月十日从三藩市出发前往墨西哥,二月二十一日返回三藩市,同日又启程前往夏威夷。《今日美国》报道,该邮轮透过电子邮件发送健康谘询函给船上乘客,并转达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要求邮轮改航回三藩市。但船只未回三藩市即被当局扣于海上,以便对部分人进行检测。疾控中心要求在该邮轮稍早的航程中已在船上、可能已经暴露在风险中的乘客留在舱房内,直到医务人员通知可以离开为止。纽瑟姆表示,暂不允许该邮轮在三藩市靠港,要停在外海进行检测。

   纽瑟姆周三说,“至尊公主号”早前前往墨西哥的航程中,船上约有二千五百名乘客,逾半为加州人,还有大批船员(通常最多一千一百五十个);其中部分乘客留在同一艘船上继续下一段前往夏威夷的行程。他指这批乘客与加州首宗死亡病例的男子搭乘同一艘邮轮。船上十一名乘客和十名船员出现病征,将率先受检。他还说:“所以我们把船只和数千名乘客和船员留在外海,以利采检作。”  

公主邮轮公司称,“至尊公主号”从墨西哥返回三藩市后,约有六十二人继续于二月二十一日搭船前往夏威夷,公司已要求这六十二人留在舱房内等候采检。“至尊公主号”跟上个月停泊在日本隔离的“钻石公主号”,都隶属公主邮轮公司(属嘉年华邮轮集团)。

   加州周三上午出现首宗死亡病例后,纽瑟姆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为美国第三个宣布紧急状态的州,前两个为华盛顿州和佛州。进入紧急状态后,加州政府能够更方便地获取相关物资,确保县市政府共享信息,以加强防控疫情。加州周三另通报六宗确诊,都在洛杉矶,其中一人是洛杉矶国际机场的医疗检查人员,三人疑似在欧洲重疫区意大利北部染病。截至周三晚,加州共有五十三宗感染病例,是美国最多人确诊的州份。纽约也新增五宗确诊,累计十一。全美累计增至一百五十九宗确诊,十一人死。

   疾控中心周三再次放宽接受新冠病毒检测的条件,允许出现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在医生批准后即可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国会众议院周三压倒性通过八十三亿美元抗疫拨款,下一步会提交参议院,料顺利通过。部分款项会用来采取更多措施阻止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及研发疫苗。

===========================================================================================
美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的紧张。因为这一次的病毒是美国军方和CIA 到中国湖北武汉,由美国军人运动员去年10月份趁参加世界军人运动会时,到武汉各地释放的生化武器。

既然是由美国军方和CIA 所做的好事,美国方面当然有充分准备。目前美国的张扬,只是要争取美国国会的拨款、好用来酬劳政客和军工综合企业罢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7 11:11     标题: “至尊公主号”21人确诊

发布 / 2020年3月7日 7:49 AM
更新 / 2020年3月7日 9:00 AM

“至尊公主号”游轮有21人确诊患上2019冠状病毒疾病。(法新社)

(早报讯)“至尊公主号”游轮有21人确诊患上2019冠状病毒疾病。

美国副总统彭斯当地时间6日晚间表示,在停靠于旧金山外海的“至尊公主号”游轮上,第一批接受冠病检测的46名乘客和船员中,有21人的检测结果呈阳性反应。

一架直升机周四早上把病毒检测试剂送上了游轮。在接受检测之前,当局要求乘客留在房内。

这艘游轮先前有一名来自加州普莱瑟县(Placer)的71岁男性乘客,在下船后因冠病逝世。2月10日,他乘“至尊公主号”从旧金山前往墨西哥,21日回到旧金山。他在周二确诊,周三死亡。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7 14:30     标题: 美国29州发现新冠病例逾330 游轮堪忧

http://www.CRNTT.com   2020-03-07 09:17:24  


  
特朗普6日签署83亿美元紧急拨款案,应对新冠疫情 CSPAN截图
  中评社华盛顿3月6日电(记者 余东晖)新冠病例在美国正以一天七、八十例的速度在增加,综合媒体统计,到6日晚间美国已确诊新冠病例超过330例,死亡15例。纽约新发现病例再翻番,达44例。正在旧金山外海受检的“至尊公主”号游轮第一批检测,即查出21例阳性,状况堪忧。

  纽约州州长葛谟6日宣布,该州当天新发现22例新冠感染者,从而使得纽约州新冠病人总数达到44例,新发现感染者中有11例与该州第二例感染的那位律师有关。葛谟预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检测,感染数字还会上升。纽约现有4000多人正居家隔离。
    
  前往华盛顿州视察抗疫工作的副总统彭斯6日晚间宣布,在旧金山外海停泊受检的“至尊公主”号游轮第一批检测,即查出21例阳性,其中19例是船员,两例是旅客。这艘游轮目前有约2500名乘客受困,他们被要求待在房间里。“钻石公主”号游轮的惨痛前科,令处境类似的“至尊公主”号游轮状况堪忧。

疫情最严重的华盛顿州已发现87例,6日新添1例死亡,从而使得该州新冠死者达14人,全美死者15人。代表华盛顿州的国会参议员穆雷在接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专访时,猛烈批评特朗普政府浪费了中国新冠疫情爆发后严苛管控带来的1个多月时间,检测缓慢,应对不力。她预期,以目前华州死亡人数看,实际感染人数应比已经发现的多得多。

  发现1名学校员工新冠检测阳性之后,靠近疫区中心的华盛顿大学6日宣布,到3月20日之前关闭其位于西雅图地区的三个校区,这将影响到5.7万名学生。联邦政府6日开始通知其在西雅图地区办公室的数百名雇员回家远程办公。

  疫情也比较严重的加州已发现86例,其中洛杉矶县发现13例,包括两名在洛杉矶国际机场筛查旅客的工作人员6日被查出感染。肯塔基、俄克拉荷马、明尼苏达、康涅狄格、夏威夷、宾州、犹他等州也“沦陷”,6日首次确诊新冠感染病例,从而使得全美已有29个州发现新冠病例。新冠疫情蔓延下,奥斯汀、迈阿密等城市纷纷取消了节日活动。



靠近首都华盛顿的马里兰州5日一下子发现3例感染者,首都华盛顿特区是否不保令人担心。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6日宣布,本周初在华盛顿参加一个有数万与会者的大型政策会议的至少两名纽约人新冠检测呈阳性,这更加剧了首都华盛顿不保的忧虑。

  《纽约邮报》获悉,白宫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特朗普总统及其工作人员的威胁。为了应对疫情,白宫要求客人披露在过去30天内访问过的所有国家,专门工作小组正在评估进一步的举措。

  特朗普6日签署了83亿美元的紧急拨款案。他本来计划在位于亚特兰大的美国疾病防控中心(CDC)视察时签署此案,但后来传出CDC工作人员有疑似病例,特朗普以“不干扰疾控中心工作”为由取消行程,但稍后疑似病例排除,特朗普又去了疾控中心考察。
  
  新冠疫情蔓延下,两党互相攻击加剧。彭斯6日视察华盛顿州时,赞扬该州民主党籍州长英斯利的领导力,但英斯利批评特朗普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不利。特朗普闻讯大为恼火,骂英斯利“是条蛇。如果你对他好,他就会占你的便宜”。

8名国会参议员6日批评特朗普政府没有为联邦工作人员和承包商提供保护,以免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代表70万名工人的美国政府雇员联合会要求国会议员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其发布加强安全保障的指导意见,并向工人提供适当的保护装备。

  白宫经济顾问库德罗6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采访时,呼吁人们不要反应过度,希望美国人不要因此停止工作。他表示,美国政府可能会向酒店业、航空业等提供帮助,还可能介入帮助美国某些地区因受疫情影响而被迫呆在家里的人,以及在疫情爆发期间可能需要现金流帮助的小企业。

  为缓解应对新冠疫情医疗用品的不足,美国贸易代表办已经免除了对中国制造的医疗防护衣、防护口罩和其他上百种医疗产品的贸易关税。

  然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6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专访时又在骂中国。他指责中国对美国应对冠状病毒疫情的反应“令人难以置信地沮丧”。他还把美国应对疫情落伍归咎于中国不愿向美国提供数据,并以“武汉新冠病毒”(Wuhan coronavirus)直呼,称“美国得到的前端信息不完美”。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应该关注在今年11月的美国大选才是。反正美国有那么多专门研制生化武器病毒的专家,由它们在处理就够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7 17:55     标题: 病毒恐传白宫?华府大型会议2人确诊 美副总统国务卿同出席

13:042020/03/07 中时电子报 冯英志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07002126.jpg

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会议中,已确定有2名参与人士确诊,而当时副总统潘斯、国务卿蓬佩奥以及2/3国会议员出席这场会议。(美联社)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持续恶化,至7日已有330人确诊、14死。而据外媒报导,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会议中,已确定有2名参与人士确诊,而当时副总统潘斯、国务卿蓬佩奥以及2/3国会议员出席这场会议。

综合《每日邮报》与《今日美国》报导,AIPAC在推特上发表声明,参与会议的「至少」两名纽约人士已确诊,包含在纽约州44名确诊病例中,而目前当地至少有4千居民需要自主隔离。州长古莫表示,44名确诊人士中,多数与曼哈顿一名确诊律师有关连。

报导指出,除了彭斯与蓬佩奥之外,多数美国知名政要如前纽约市长彭博(Mike Bloomberg)与参院多数党领袖麦康诺(Mitch McConnell)皆有上台致词。而根据AIPAC官网,其中约有18000人参与会议,而国会也约有2/3议员出席。

AIPAC在声明中说,他们将持续与威斯特彻斯特郡、华府特区以及国家层级的卫生部门持续连繫。华府卫生部门也表示正与AIPAC合作,但表明根据当前调查发现「当前对出席人士而言,并未有明显风险」,并呼吁所有的参与人士遵守如生病待在家中,以及出现症状及就等诊防护方针。

文章来源:Two New Yorkers who attended the AIPAC conference in DC test positive for coronavirus
文章来源:AIPAC says two people at DC conference attended by Pence and others have tested positive for coronavirus
都是他的错!蓬佩奥谈美防疫有困难 归咎陆身上
怕抢空?美疾控中心建议民眾暂不需戴口罩
(中时电子报)

==================================================================================================
报道说: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会议中,已确定有2名参与人士确诊,而当时副总统潘斯、国务卿蓬佩奥以及2/3国会议员出席这场会议。

希望有以色列人伟大的神保佑美国副总统彭斯和国务卿蓬佩奥、不要让它们有事。要不然祥林嫂国务卿蓬佩奥又唠唠叨叨说是中国人或伊朗人放置的新型冠状病毒害死它们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8 11:06     标题: 美第一家庭恐中镖?华府保守派大型会议1人确诊 川普、伊凡卡都出席

08:232020/03/08 中时电子报 吴映璠

华府「保守政治行动会议」7日证实,1名参与今年年会的与会者新冠肺炎检测呈现阳性,会议期间美国总统川普、第一千金伊凡卡等都有出席。图为川普2月底为会议致词的资料照。(资料照/美联社)


新冠肺炎疫情恐烧向川普及其家人?华府「保守政治行动会议」(CPAC)昨(7)日证实,1名与会者的新冠肺炎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值得注意的是,这场2月底举行的会议上,美国高层政要云集,包括总统川普、副总统彭斯、第一千金伊凡卡等人都有出席。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08001076.jpg

美国总统川普为2020「保守政治行动会议」年会演说的画面。

路透社报导,每年都在华府举行年会的「保守政治行动会议」昨日发布声明证实,一名在纽泽西州医院进行新冠肺炎病毒检测的与会者,结果呈现阳性,目前该名病患已在医院接受隔离治疗。

这场会议于2月26日至29日于华府近郊召开,会议上保守派政治人物云集,今年与会者包含美国总统川普、副总统彭斯。另外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数名白宫高官也都出席,包括第一千金伊凡卡(Ivanka Trump)、川普女婿库许纳(Jared Kushner)、白宫顾问康威(Kellyanne Conway)、前白宫代理幕僚长穆瓦尼(Mick Mulvaney),除此之外,包含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美运输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川普长子小唐纳‧川普(Donald Trump Jr.)等也都有出席年会。

「保守政治行动会议」强调,确诊者和川普及彭斯没有任何接触,因为活动期间他并没有参与主要大厅的会议。

另据美媒Politico报导,白宫发言人葛里向(Stephanie Grisham)昨日表示,白宫已注意到会议上有与会者检体呈现阳性的消息,不过强调,目前没有迹象显示川普及彭斯曾和这名患者近距离接触,并且指出,总统的医生及特勤单位将会密切与白宫官员及各机构合作、採取预防措施,以确保第一家庭及所有白宫成员安全及健康。

无独有偶,6日才传出华府另一场「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大型会议上,有2名纽约人士确诊,会议期间副总统彭斯、国务卿蓬佩奥等美2/3国会议员都有出席。

病毒恐传白宫?华府大型会议2人确诊 美副总统国务卿同出席
影》狂!超模独门机舱消毒法 网跪了
文章来源:CPAC attendee tests positive for coronavirus
文章来源:BREAKING NEWS: Attendee at CPAC conference where Donald Trump and Mike Pence spoke tests positive for coronavirus
文章来源:CPAC attendee tests positive for coronavirus
(中时电子报)

=========================================================================================================
惨了。如果美国第一家庭的今年与会者包含美国总统川普、副总统彭斯、数名白宫高官也都出席,包括第一千金伊凡卡(Ivanka Trump)、川普女婿库许纳(Jared Kushner)、白宫顾问康威(Kellyanne Conway)、前白宫代理幕僚长穆瓦尼(Mick Mulvaney),除此之外,包含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美运输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川普长子小唐纳‧川普(Donald Trump Jr.)等也都有出席年会。

如果美国政府官员都“中镖”的话,这可是全世界的大新闻啊!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0 14:09     标题: 白宫称特朗普尚未接受新冠病毒检测

http://www.CRNTT.com   2020-03-10 13:07:59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环球网报道,据美国《国会山报》刚刚消息,当地时间9日晚,白宫在一份声明中称,总统特朗普尚未接受新冠病毒检测。此前几位国会议员被曝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有过接触,而特朗普则与这些议员有过接触,这些议员目前正进行“自我隔离”。

  白宫新闻秘书斯蒂芬妮·格里沙姆在一份声明中说,“总统没有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因为他既没有与任何已知的新冠病毒确诊感染者有过长时间的密切接触,也不存在任何症状。”“特朗普总统健康状况良好,他的医生将对他继续进行密切监测。”

  (来源:环球网)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0 14:11     标题: 特朗普的新幕僚长也“自我隔离”了

http://www.CRNTT.com   2020-03-10 12:38:17  


  中评社北京3月10日电/据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报道,在得知自己可能曾与一名新冠病毒感染者有过接触后,6日刚被特朗普任命为白宫幕僚长的共和党众议员马克•梅多斯(Mark Meadows)正在进行“自我隔离”,以此作为一种“保护措施”。

  “周末,梅多斯被告知,他可能与12天前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保守政治行动会议)与会者有过接触。”CNN援引梅多斯的发言人本•威廉姆森(Ben Williamson)的话说。“出于谨慎考虑,梅多斯接受了(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根据医生的预防建议,他虽然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但仍将待在家里,直到本周三14天的隔离期结束。”

  特朗普6日晚宣布任命梅多斯为白宫幕僚长,接替代理幕僚长米克•马尔瓦尼。CNN注意到,威廉姆森的上述声明并没有说明,梅多斯自上个月的会议召开以来是否与特朗普有过身体接触。

  受疫情影响,不少美国国会议员都已宣布进行“自我隔离”。据美媒报道,其中,9日宣布进行隔离的佛罗里达州众议院议员马特•盖兹刚刚与特朗普共度了上个周末,9日当天还与后者同乘一辆总统专车和一架“空军一号”总统专机。此外,同样是9日宣布“自我隔离”的乔治亚州共和党众议员道格•柯林斯5日曾与特朗普一同访问了位于乔治亚州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NN说,当天的照片显示,柯林斯曾在乔治亚州的停机坪上与特朗普握手。

  (来源:环球网)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0 14:17     标题: 彭斯:我还没做新冠病毒检测 不知道特朗普测没测

2020年03月10日 09:59:52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F2CE3_w661_h515.jpg

美联社

【海外网3月10日编译报道】当地时间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彭斯和白宫新冠病毒特别工作组的其他成员就新冠疫情相关问题举行简报会。彭斯当天对记者表示,自己还没有做过新冠病毒检测,并且不知道特朗普有没有测。此前,两人出席的一场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有参会人员确诊感染。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日报道,特朗普在简报会上表示,他将要求参议院考虑削减工资税,以在新冠病毒爆发期间刺激经济。“我们将与共和党众议院议员米奇·麦康奈尔会面,大家都在讨论可能的工资税减免,大幅减免。” 他补充说:“我们还将谈论按小时计薪的工人如何获得补助,以保证他们不会错过任何薪水。”

副总统彭斯则介绍了“至尊公主”号邮轮的最新情况。他表示,邮轮上的25名儿童“都很健康”,而确诊新冠肺炎的21人则“正接受适当的隔离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当天被问到否接受新冠病毒检测时并没有回答,而是转身离开了白宫新闻简报室。记者随后追问彭斯,他表示“我真的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彭斯也表示,自己还没有做过新冠肺炎病毒的检测。

美国保守派联盟7日在社交媒体上说,上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等政要参加的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有一名与会者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白宫新闻秘书格里沙姆随后发表声明说,目前没有迹象表明特朗普或彭斯见过或接近过这名感染者。

据悉,共和党议员道格·柯林斯(Doug Collins)和马特·盖茨(Matt Gaetz)都已宣布将进行自我隔离,他们都曾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上和确诊患者有接触。柯林斯上周曾在特朗普访问亚特兰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与他握手。盖兹最近则和特朗普一起坐过一次“空军一号”。

据CNN统计,截至美东时间9日傍晚,全美已确诊至少687例新冠肺炎病例,包括死亡病例22例。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美34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特区,美国至少10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以调动更多应急资源。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3 21:10

美媒:特朗普人前淡定人后害怕,怕被感染还怕连任之路被拖累


2020年03月13日 13:35:50
来源:澎湃新闻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0D8DA_w543_h282.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少数公开对新冠疫情不以为然的人:即便是宣布对欧洲的旅行禁令这样的严厉措施,也忍不住要加上一句,“其实风险很低”。

不过这可能是表面现象,不同的消息来源显示,这位有着严重洁癖、自称“恐菌者”的总统私下里其实很害怕感染新冠病毒。而他之所以在公开场合坚持淡化疫情的风险,部分原因是担心疫情恐慌冲击经济会拖累自己的连任之路。

特朗普正在谋求下一个四年任期,强劲的经济是他与民主党候选人竞争的资本。而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爆发,特朗普正在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人前说没事,私下很害怕

特朗普对新冠病毒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与公众和媒体的看法背道而驰。尽管确诊数字过去几周迅速上升,公共卫生专家反复警告,但是特朗普却一再表示对此无需担心。

特朗普多次呼吁美国民众把新冠病毒“当成流感就好”,周一他还在推特上重申这种论调。他还将控制疫情的希望寄托在天气身上,不久前他预计新冠病毒会在4月随着高温而消失。

即便在新冠病毒已然进入华盛顿逼近白宫的情况下,特朗普表面上看起来似乎也仍然十分“淡定”。

本周以来,至少5名国会议员因参加上个月底的保守政治行动会议(CPAC)时与一名确诊者曾有密切接触而自我隔离,其中包括特朗普新任命的白宫幕僚长马克·梅多斯。

特朗普也参加了这场活动,但是据称没有与确诊者直接接触过。不过,5名自我隔离的议员中有2人最近都与特朗普有过亲密接触。其中一人还曾与特朗普共同搭乘空军一号。

尽管外界十分关注特朗普是否会被感染,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呼吁特朗普接受检测,但白宫坚持称,特朗普健康状况极好,无需接受病毒测试。而在被问及这一情况时,特朗普7日称,“我一点儿也不害怕。”

不过,这可能不是事实。美国《名利场》3月11的一篇文章披露,许多白宫助手都表示特朗普实际上私下里很害怕染上新冠病毒。文章称,有关特朗普害怕感染新冠病毒的事早就传遍了白宫。

报道还援引一名消息人士的话称,上周特朗普曾对一名助手说,他担心有记者故意将新冠病毒传播到“空军一号”上感染给他。为此,特朗普不仅要求特勤局制定一个筛查计划,还要求禁止任何有咳嗽症状的人进入白宫。

特朗普在推特上言辞否认这种说法,白宫发言人也借用特朗普的说法称这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不过,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也援引一名接近特朗普的消息人士的报道称,特朗普的确非常担心。这名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对亲信承认自己的确担心与新冠病毒感染者接触很担心,包括近期访美回国后确诊感染的巴西官员。“他对他所见到的所有人感到担心,包括巴西人,”这名消息人士说。

巴西总统博索纳罗日前访问美国曾经与特朗普会面,一名同场的巴西新闻官回国后证实确诊新冠肺炎。不过,特朗普12日依然强调不担心自己的健康,声称只是挨着坐了一小会。

特朗普私下里对新冠病毒的恐惧一点都不奇怪。特朗普周围的许多人早就已经证实他一直有严重的洁癖,多年以前特朗普就公开宣称自己是一名“恐菌者”。

美国媒体此前披露,特朗普特别爱洗手,他通常避免在演讲和集会后和人们握手,就算握手也会立即用洗手液消毒。他甚至会要求来到白宫的访客到邻近椭圆形办公室的洗手间先把手洗了。他讨厌看到病恹恹的人出现在他面前,如果有助手在他面前咳嗽和打喷嚏会被他迅速赶走。

实际上,据已经自我隔离的众议员马特·盖茨(Matt Gaetz)透露,特朗普近日采取了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频繁使用手部消毒液。

《华盛顿邮报》在本周一(9日)的一篇报道中称,特朗普的白宫医生肖恩·康利(Sean Conley)最近开始出席白宫的某些会议,白宫内部的清洁工作也比以往更加频繁,有类似流感症状的人被要求不要进入白宫,因为他们“可能会感染自由世界的领导人”。

连任之路遇上“黑天鹅”

《名利场》的文章在分析特朗普对疫情的反应时认为,特朗普实际上将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当做了一场媒体战争。一位白宫官员表示,“他(特朗普)在试图控制他无法控制的叙事。”

文章指出,这场疫情危机符合特朗普早已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世界观,即媒体总是在收集故事来打倒他。新冠疫情就是这样一个例子,特朗普选择了他所熟悉的回应方式——他将媒体关于疫情的报道称作“假新闻”。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出于他对恐慌情绪打击经济的担忧。特朗普热衷于吹嘘自己的经济成绩,这是他在今年11月大选谋求连任的关键所在。为了连任,这位有着严重洁癖的总统宁愿选择对疫情轻描淡写。

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日前的文章中就指出,支持率和股市数据是特朗普一直在意且时刻紧盯的。特朗普预计,如果股市飞涨,他的支持率也将水涨船高,继而他将在今年11月获得连任。他上任后几乎每四天就要通过发推文来提振市场一下。

据《纽约时报》报道,从一开始白宫内部就对应该向公众披露多少真相意见不统一。尽管美国卫生官员很早就发出警报,并敦促白宫采取措施,但特朗普担心会扰乱金融市场并引发恐慌。

由于特朗普的压力,许多白宫官员因害怕激怒特朗普而不敢表达与他相抵触的看法。国防部长埃斯珀还警告军队不要做出与特朗普总统所传达信息相冲突的决定。

上个月,对疫情状况忧心忡忡的美国卫生官员趁特朗普搭乘飞机从印度返回美国的机会,对外警告称新冠病毒在美国的社区传播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美国股市暴跌。据《纽约时报》报道,得知消息的特朗普大发雷霆。他一下飞机就给卫生部长阿扎尔打电话质问,指责这一警告吓坏了民众。

但特朗普所做的一切似乎都适得其反。他告诉公众别担心疫情会过去,但美国确诊病例增长却越来越快;他说美国准备充分,结果副总统彭斯转脸就承认试剂盒根本不够用。有接近白宫的共和党人说,他的乐观估计根本上脱离了现实,导致疫情恶化。

结果,疫情既没有像特朗普想象的那样很快结束,股市也没能止住下跌的节奏,美国人对特朗普处理疫情的却方式越来越感到不满,实际上一些美国媒体指责特朗普才是控制疫情最大的障碍。

原本特朗普在今年的这场大选中占尽优势,但是这场疫情让他的连任之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华盛顿邮报》报道,白宫官员越来越担心这场迅速蔓延的疫情是一场影响特朗普谋求连任的“黑天鹅事件”。

====================================================================================
在美国军方和CIA到中国湖北武汉释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导致全球恐慌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洁癖是每个人应该学习的。肮脏的美国年轻人更应该向它学习,在上厕所后洗手,才能够避免病毒在美国蔓延,也可以确保特朗普当选连任,把美国搞得一团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4 10:40     标题: 抗击新冠病毒疫情 特朗普总统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2020年3月14日 04:07
美国之音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宣布国家紧急状态。(2020年3月13日)

https://gdb.voanews.com/3E66DDFC ... 8567_w1023_r1_s.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3月13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承诺联邦政府将全力以赴,并与私营公司合作,为更多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影响的美国人提供救助。

特朗普在白宫举行的发布会上说:“我正在采取的行动将开放最多达500亿美元的资金渠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巨额资金,帮助州、领地和地方,共同抗击这一疾病。”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在白宫宣布,为了释放联邦政府在这项努力中的全面力量,今天我正式宣布国家紧急状态。这是重磅字眼。我正在采取的行动将开放最多达500亿美元的资金渠道,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巨额资金,帮助州、领地和地方,共同抗击这一疾病。http://www.voachinese.com


特朗普还敦促各州立即建立紧急行动中心。他还表示,预计美国将在一周内提供140万套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下个月将总共提供500万套。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白宫新冠病毒响应协调人比克斯医生3月13日在白宫举行的记者会上宣布,美国将使用谷歌运行的病毒筛查网站,将允许大众有免下车即可测试的选项。https://bit.ly/38HZBcY


特朗普还宣布与美国公司合作,扩大检测能力,帮助美国居民在公共卫生人员指定的“关键地点”不用下车就可以接受检测。

他说:“我们宣布与私营部门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以大幅提高和加快我们检测冠状病毒的能力。如果有需要,我们希望人们能尽快进行检测。但如果人们不应该接受检测,我们就不会让他们接受。”

特朗普总统是援引1988年实施的《斯塔福德法》宣布的全国紧急状态。该法律将允许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联邦援助,并协调全国的应对措施。全国紧急状态最常用于自然灾害事件,但也可用于疾病爆发。

根据联邦应急管理局于2020年2月29日向国会提交的最新报告,救灾基金中有426亿美元可以根据《斯塔福德法案》的宣布动用。

除了根据《斯塔福德法》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外,特朗普还根据《国家紧急状态法案》宣布紧急状态,该法案允许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忽视一些与医疗保险、医疗补助计划和国家儿童健康保险计划有关的指导方针,以应对冠状病毒。

特朗普宣布紧急状态之际,新型冠状病毒正在美国迅速蔓延。白宫正在匆忙制定战略,改变特朗普对疫情的应对方式。此前特朗普政府因淡化新冠病毒的威胁以及检测力度跟不上而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特朗普政府试图平息全国人民的恐惧。他周三晚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了讲话,宣布从周五午夜开始,未来30天内禁止除英国之外的欧洲的外籍旅客入境美国,并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救济措施。

然而,卫生专家警告美国继续面对严峻的局面。美国国立卫生院旗下的国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主任弗契(Anthony Fauci)周五参加记者会时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更多的病例,”

但弗契同时表示:“但今天这里发生的事情将帮助比预期更早结束。”

这场发源于中国的疫情已经造成全球超过12万人感染,4600多人死亡。美国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共已报告至少2006例,至少42人死亡。

随着疫情开始引发恐慌,包括全美篮球协会(NBA)、全国冰球联合会(NHL)、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和以及百老汇演出、迪斯尼公园在内的许多大型公共活动本周都宣布暂停。美国之音华盛顿总部也暂停了公众参观演播室的项目。

特朗普周五表示:“我们必须做出短期的牺牲,这将带来长期的收益。”他同时赞扬全国体育联盟取消比赛是“一项伟大的贡献”。

特朗普还表示,将暂停联邦学生贷款的利息,并增加战略石油储备来支撑能源市场。

在特朗普周五宣布紧急状态的同时,外界正密切关注与特朗普上周会面的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Jair Bolsonaro)的检测结果是否呈阳性。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尽管没有任何症状,但他“很可能”会接受检测。他还指出,接受检测不是因为有任何的暴露,而是“因为我认为无论如何我都会做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4 10:56     标题: 特朗普宣布国家紧急状态

整理 / 赖筱青
发布 / 2020年3月14日 7:06 AM
更新 / 2020年3月14日 10:51 AM 联合早报

特朗普周五(3月13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美国冠病疫情。(路透社)

(早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3月13日)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以应对美国冠病疫情。

新华社报道,特朗普当天下午在白宫发表讲话时正式宣布“国家紧急状态”。他说,此举旨在让美国联邦政府全力投入到抗击冠病疫情的努力中。这项举措将释放500亿美元(约708亿新元)资金,帮助各州和地方政府应对疫情。美国将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提升冠病检测能力。

特朗普表示,“未来八周时间非常关键”。他已要求美国能源部购买大量原油以增加战略石油储备。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4 17:24     标题: 美国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

http://www.CRNTT.com   2020-03-14 10:29:16  


  中评社北京3月14日电/据澎湃新闻报道,华盛顿时间3月13日15时30分(北京时间14日凌晨3时30分)左右,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召开记者会。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3月13日的直播,特朗普13日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表示将释放500亿美元救灾资金,用于协助各州和市政当局控制疫情。美国总统还敦促各州立即建立紧急行动中心。

  特朗普宣布,美国私人实验室和疫苗开发商将在一个月内提供500万份新冠病毒测试盒。他还表示将建立驾车直通检测站点,让更多人更快地获得新冠病毒测试,这一举措在其他国家已有实施。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安东尼·弗契13日表示,国家紧急状态“消除了各州地方官员在遏制疫情工作上限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有更多的确诊病例,但是我们会处理好这一情况,最终,正如总统所说,这一切将结束。”弗契说道。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3日报道称,国家紧急情况状态可扩大行政部门职权。特朗普还将援引1988年的《斯塔福德法案》,这意味着可释放多余联邦资金并获许使用这些资金。

  彭博社13日早些时候报道称,特朗普援引《斯塔福德法案》可让联邦政府为各州和市政当局提供更多援助成为可能,这同时标志着特朗普对于疫情判断的一个象征性转折点。

  另据《纽约时报》13日消息,尽管只进行了零星和备用( sporadic and spare )的测试,美国已累计确诊超过1700例新冠肺炎病例,死亡人数上升至41人。

  美国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  

据媒体此前报道,特朗普11日在白宫召开卫生官员紧急会议商讨对策时,美国国会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致信特朗普,要求宣布国家进入新冠肺炎疫情紧急状态。彭博社13日早些时候报道称,特朗普将依据1988年的《斯塔福德法案》(Stafford Act)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这可让联邦政府调集更多资源抗击疫情,也使得联邦政府为各州和市政当局提供更多援助成为可能。与此同时,这标志着特朗普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判断的一个象征性转折点。

  《斯塔福德法案》是什么?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对此,澎湃新闻综合《纽约时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侨报网、环球网等媒体进行了梳理。

  《斯塔福德法案》是什么?

  《斯塔福德法案》全称《斯塔福德灾难与紧急援助法》(Robert T. Stafford Disaster Relief and Emergency Assistance Act),于1988年通过,属于美国联邦法律。据《纽约时报》报道,该法律授权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在“自然灾害”期间有系统地向州和地方政府提供应对灾难的援助,并协调国家的应对行动,包括调动联邦基金。

  FEMA是美国国土安全部内的一个机构,控制着国会为救灾拨出的超过400亿美元的联邦资金。FEMA可以使用这笔资金来帮助建立医疗设施、运送患者,以及用于其他措施。FEMA通常与自然灾害的响应措施相关,该机构也可以应对流行疾病。

  根据《斯塔福德法案》,美国总统可作出两种声明,一种是“紧急状态”,即特朗普此次宣布的状态;另一种是“重大灾难”。这两种状态都由FEMA负责。此前在1月31日,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亚历克斯·阿扎宣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构成美国公共健康紧急事件。该部门是此前美国应对和防控疫情的主要负责机构之一。

12日,特朗普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对记者说:“根据《斯塔福德法案》,我们拥有非常强大的紧急权力。”

  “实际上,我已经记住了这些权力。如果我需要做某事,我会去做。我有权做很多人们甚至不知道的事情。”特朗普补充说。

  特朗普自2017年担任总统以来,已多次援引《斯塔福德法案》,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如应对加州大火等。2000年,前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也曾使用《斯塔福德法案》紧急状态来支付蚊帐费,以应对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爆发的西尼罗河病毒。

  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

  特朗普对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声明,结束了白宫内围绕这一议题持续数周的辩论,特朗普的高级助手对是否有必要根据《斯塔福德法案》宣布紧急状态一事存在分歧。包括特朗普本人在内,一些人担心这一声明将导致金融市场的恐慌。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通常而言,紧急状态是指出现了突发性的危机,在较大时空范围内严重威胁到公民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影响国家政权机关正常行使权力,必须采取特殊的应急措施才能恢复正常秩序的特殊状态。

  引发紧急状态的因素主要包括严重自然灾害、重大人为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乱、恐怖事件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意大利、西班牙等多国先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

长期以来,美国总统在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方面拥有广泛的自由裁量权,在宣布紧急状态时可以动用一系列紧急权力。

  去年2月,特朗普就曾因建造美墨边境墙的资金不足问题宣布进入全国紧急状态。但当时他所依据的,是1976年水门事件后由时任美国总统福特签署的《美国全国紧急状态法》。该法界定了美国总统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的权力,明确了国会对总统宣布紧急状态的制衡机制。不过该法对总统宣布紧急状态只是做了程序性的规定,并没有具体说明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总统可以宣布紧急状态。在由《美国全国紧急状态法》声明的国家紧急状态下,美国总统拥有至少136项法定紧急权力 ,涵盖从军事、土地使用到公共卫生和农业的方方面面。《纽约时报》对比称,根据《国家紧急状态法》发布的紧急状态声明可以释放广泛的总统权力,例如掌握互联网控制权或中止法律等,而《斯塔福德法案》声明仅涉及FEMA。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外交学院人权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宏勃在为澎湃撰写的《法治的细节︱疫情下的人权: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提到,紧急状态意味着非常状态,受到威胁的不仅是个人利益,也包括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在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政府管制与公民人权之间进行妥协,达成一致和平衡。面对危机和灾难,只有政府、企业、公民齐心协力共度时艰,才能战胜灾难化解危机。美国进入紧急状态,意味着什么?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5 11:28     标题: 肺炎疫情若在美国扩散,全球经济将受到怎样冲击

2020年 3月 12日 BBC中文网:

“美国是否会是下一个意大利?”这个问题伴随着对全球经济的忧虑。

3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周五起30天,美国禁止除英国以外的欧洲申根国家旅客入境美国,以抗击疫情。在美国本土,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而且广泛散播在全美37个州。

另一个发达国家意大利,确诊病例已超12000人,死亡827人,成为中国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意大利不得不把“封城”的决定扩展到全国。

对于经济而言,疫情本身的冲击,主要是来自抗疫所采取的隔离和封锁措施,将大规模阻断人员交流,大型活动和消费行为也因此急剧下滑。

美国联邦政府面临的指责与中国在疫情初期相似——没有充分透明地公布疫情数据,没有采取果断有效的阻断措施。

《纽约时报》称,在爆发初期、疫情相对容易控制的阶段,联邦政府屡屡错失进行更大范围测试的机会,危机在不知不觉中急剧恶化,全国各地的地方官员却只能盲目应对。该报道援引西雅图一位传染专家称,“它已无处不在”。

V形、U形,还是L形衰退

疫情在美国蔓延,对经济而言“雪上加霜”,2019年各种经济衰退的信号已开始闪烁。2020年初时,经济学家讨论的问题是美国经济“会不会进入衰退”;随着疫情逐步蔓延,讨论变成美国经济“会迎来什么样衰退”。

美国银行证券美国经济部门负责人迈耶(Michelle Meyer)称,疫情已经蔓延至中国以外地区,之前乐观预期美国经济会“V形”复苏,现在看起来可能性下降。

迈耶称,现在的预计是“U形”衰退,相比之下衰退的底部很低——这种情形下,消费者支出将受到影响,企业投资将被推迟,整体经济活动将因疫情而受阻。


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批评欧洲面对“外国病毒”反应不够快。

但这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如果疫情继续大范围扩散,达到甚至超过意大利的情况。美国势必采取更多封锁和隔离举措。

迈耶分析,美国经济可能面临长期停滞。这可能导致美国经济更偏向出现“L形”复苏,即美国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恢复元气。

目前而言,对疫情的糟糕预判主要体现在股市上,美国在经历了2008年以来最惨跌幅的一周,由迎来史上第二次跌幅触发熔断的“黑色星期一”。

即便如此,有金融人士还是认为不能与金融危机相提并论。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高沛德(Michael Corbat)称,“这不是金融危机。银行和金融系统状况良好,我们准备提供帮助。”高沛德称打算向小型企业放款,并支持消费者客户。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世界工厂”中国出现疫情带来的生产和消费停滞,已经让全球供应链感受到一拨寒意。美国陷入同样情形,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广泛和深刻。

疫情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击消费者信心,而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将直接导致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等出口受到拖累。

而美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在于它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战之后国际上逐步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都把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在本国货币波动时可以动用储备的美元买入或卖出本国货币来稳定汇率。一些经济体甚至放弃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美元挂钩,比如香港的汇率联系制度,与美元严格维持1:7.8的固定汇率。

美元还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大宗商品的定价货币。整个全球化进程中建立起来的国际贸易体系中,美元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而在金融市场,长期以来,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最大、流动性最强的安全资产池。包括中国在内,大部分国家会把外汇资金投入美国债券市场,以保值和增值。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国债券达到一万亿美元。

由于美国经济以及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如果经济发生地震,将如海啸般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冲击全球各个角落。

比较远的例子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因此也被称为“金融海啸”。

比较近的例子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很多新兴国家趁美元贬值,大举借债。因此,2015年后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不断升值,这些国家在偿还以美元计价的外债,无力负担。2018年这一危机集中爆发,阿根廷、土耳其、巴西等国货币暴跌,伴随而来的是严重通货膨胀,每月物价涨幅都达到两位数。

美国的应对措施

疫情先发的亚洲经济体纷纷推出大规模财政支持,美国也开始逐步开展经济上的应对措施。

特朗普周三提出刺激方案,其中包括可能的赋税减免、带薪家庭照顾假以及小型企业援助。其中部分计划将需国会批准。“我们将为小企业做很多额外的工作,增加数十亿美元,并发放大量小企业贷款。”

姆努钦示,希望在未来两天内与国会达成初步一致,推出第一轮刺激计划,在本周出台旨在帮助受新冠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紧急援助计划。

不过,在颇为分裂的美国国会,能否通过政府刺激方案存在不确定性。周三美股重现抛售的压力,道琼斯工业指数收跌5.86%,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确认进入熊市区域。

姆努钦补充,他认为没有必要干预金融市场。因为,美联储已经采取了重大行动,向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

他指的是美联储的“紧急降息”。但是却造成在股市上“适得其反”的现象,股指大跌,因为市场把紧急降息看作事态严重的信号。

但在新冠疫情冲击下,降息也好,财政救助也好,并非特效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表示,央行无法修复中断的全球供应链,也无法说服人们坐飞机、参加会议甚至上学,因为有的地方政府或公司会禁止这些活动。

疫情真正平息,或许才是经济活动修复的开始。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5 11:36     标题: 美国若成下个义大利 专家:全球经济将L型衰退

16:442020/03/13 中时电子报 卢伯华

美国股市狂跌反应出市场对新冠病毒疫情失控的忧虑。(图/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13004176.jpg

美股大跌10%,创1987年以来最惨跌幅。

新冠病毒在美国确诊病例已超过1000例,美国政府面临的指责与中国大在疫情初期很像,既未让疫情资料透明化,也没有果断採取有效措施,这个情况令人联想到近期疫情爆发的义大利。而如果美国成为下一个义大利,全球经济势必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大衝击,这已经是全球必须共同面对的另一场大规模危机。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分析,「美国是否会是下一个义大利?」将不只是新冠病毒的疫情问题,而是随之而来对全球经济的忧虑。目前美国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并散布在全美37州,美政府被迫禁止英国以外的欧洲旅客入境美国。而义大利确诊病例已超12000人、死亡827人,成为中国大陆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不得不在全国进行「封城」。

分析认为,对于经济而言,疫情本身的衝击,主要是来自抗疫所採取的隔离和封锁措施,将大规模阻断人员交流,大型活动和消费行为也因此急剧下滑。

《纽约时报》指出,在爆发初期、疫情相对容易控制的阶段,美联邦政府屡屡错失进行更大范围检测的机会。疫情在美国蔓延,对经济而言「雪上加霜」,去年出现经济衰退的信号,今年初经济学家讨论的问题从「会不会衰退」,已开始变成「会衰退到什么程度」。

美国银行经济部门负责人迈耶(Michelle Meyer)表示,原先较乐观的V型復苏,现在看来已不太可能。现在预计是U型的衰退,但如果疫情继续扩散,达到甚至超过义大利的话,美国势必进行更多封锁和隔离,如此美国经济将面临长期停滞,可能会更偏向L形的走势,需要更多时间才能恢復元气。

做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大陆出现疫情带来的生产和消费停滞,已经让全球供应链感受到一拨寒意。如果美国陷入同样情形,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广泛和深刻。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击消费者信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需求疲软将直接导致主要交易伙伴如中国大陆、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等出口受到拖累。

分析认为,美国对世界经济的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在于它在全球经济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现在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元为中心,也是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与大宗商品定价货币,美国国债市场也是全球最大、流动性最强的安全资产池。一旦美国经济及美元发生地震,它将如海啸般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衝击全球各个角落。

现阶段亚洲经济体纷纷推出大规模财政支持,美国也开始逐步开展经济上的应对措施,包括经济刺激方案与中小企业紧急援助计画,但这些计画是否能获国会批准,还有很大不确定性。

但在新冠疫情衝击下,降息也好,财政救助也好,并非特效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就表示,联准会无法修復中断的全球供应链,也无法说服人们坐飞机、参加会议甚至上学,因为有的地方政府或公司会禁止这些活动。

因此,分析总结道,「疫情真正平息,或许才是经济活动修復的开始。」

义大利新冠确诊单日暴增千人 执政党魁自曝感染
美股跳楼 川普推特:不会有事的!别信假新闻
西班牙王室内阁疑感染 部长确诊前参加35万人游行
文章来源:肺炎疫情若在美国扩散,全球经济将受到怎样衝击
(中时电子报)

=======================================================================================================
这一篇BBC中文网的文章,说:特朗普在白宫发表全国演说,批评欧洲面对“外国病毒”反应不够快。

可是自今年1月22日中国湖北武汉封省、封城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它的阁员也只是幸灾乐祸、只会沾沾自喜、特朗普还是美国今后遥遥领先中国。请问美国自己的反应有多快啊?美国有什么方案去抢救世界经济啊?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6 10:19

美联储宣布降息至零水平附近

文 / 陈慧璋
发布 / 2020年3月16日 6:50 AM
更新 / 2020年3月16日 7:09 AM 联合早报:

美联储表示,将保持基准利率在零水平附近,“直到确信经济已经受得起近期事件的冲击,并回到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的轨道上”。(路透社)

(早报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星期天(15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零至0.25%的超低水平,并将增加债券持有规模7000亿美元(9850亿新元),以协助美国经济抵御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的冲击。

彭博社报道,美联储还宣布了其他几项行动,包括银行可以从贴现窗口借款长达90天,并将准备金利率降至零。除此,美联储还与其他主要央行将常备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利率下调了25个基点。

美联储将保持基准利率在零水平附近,“直到确信经济已经受得起近期事件的冲击,并回到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目标的轨道上”。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表声明说:“最新行动将帮助支撑经济活动、有助强劲的就业市场状况,帮助通胀率回归委员会的对称2%目标。”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6 22:28

降息更惨!美股熔断后復市跌更重 逾2700点
21:322020/03/16 中时电子报 赵永纴

美股开盘。图/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16005126.jpg

(21:48更新)美国联准会(Fed)宣布降息至零利率,美股期货16日早盘6点开盘不久随即再度熔断,并一路停盘到美股开盘,道琼工业指数开盘后大跌逾2千点,立即触发熔断,将暂停交易15分钟。

道琼工业指数开盘后大跌2250.46点或9.7%报20935.16点。标普500指数跌220.55点或8.14%,报2490.47点;那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82.15点或6.1%,报7392.73点。

美股经过第一阶段后,停止交易15分钟,復市后跌幅扩大,道琼最新报20476点,跌2709点或1.69%,标普最新报2447点,跌263点或9.7%,那指最新报6959点,跌11.6%或915点。

Fed不到两周再度降息4码 基础利率降至0%
Fed大降息+QE 美股不买帐道琼暴跌逾2600点
(中时电子报)

======================================================================================
希望这个只是开始。下来的股票会节节上升。要不然特朗普的竞选连任就麻烦了。

天佑阿美利坚!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8 17:11     标题: 美国发布100页抗疫报告:疫情流行和物资短缺将持续18个月

2020年03月18日 10:20:24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374D_w1024_h683.jpg

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图:《纽约时报》)

【海外网3月18日|战疫全时区】美国一份长达100页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报告于当地时间17日被美媒曝光,内容警告,疫情流行和物资短缺将持续18个月。

美国于13日在政府内部发布了这份报告,该文件被《纽约时报》获取,并于17日公开。这份长达100页的联邦计划预示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并概述了整个政府将如何采取应对措施。

“物资可能会出现短缺,影响范围涉及医疗保健,紧急服务和关键基础设施。”报告内容向政策制定者们提出警告,疫情流行将持续18个月或更长时间,可能包含“多波浪潮”,这会导致物资普遍短缺,并给消费者和美国的医疗体系带来压力。

报告进一步指出,美国一些州和地方政府以及关键的基础设施和通讯渠道将受到压力,且可靠性可能会降低。而这些压力可能会增加直接获取这些地区信息的难度,并给协调工作带去挑战。

报告发布的同一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在特朗普公布的“其他联邦关键决定”中,其中一项引用了1950年的《国防生产法案》。该法案授权总统采取特别行动,促使美国国内迅速提升生产口罩、呼吸器和服装等防护装备的能力。

美媒认为,针对“遏制新冠病毒传播”,特朗普加大了力度。在淡化流行病严重性的数周后,他的口吻变得更加严肃。

====================================================================================
文章说:报告发布的同一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在特朗普公布的“其他联邦关键决定”中,其中一项引用了1950年的《国防生产法案》。

看来美国总统特朗普是把这一次的抗击美国病毒的战役看作不止是对付病毒,也是与其它国家开战的准备、也是一场政治豪赌!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19 22:31     标题: 难倒特朗普政府的小棉签,背后是供应链大问题

2020年03月19日 16:11:20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美国疫情持续“吃紧”,目前确诊病例已突破9000例,遍布全国50个州。日前,美国媒体报道,特朗普政府计划本周在全国各地2000个地点开展大规模新冠病毒检测,但像棉签这样的基本医疗用品可能出现的短缺对这项计划构成威胁。加州州长纽瑟姆日前也表示:“我现在更担心的是怎样保证这些基本用品,来采集大量的拭子,而不只是光得到了一堆试剂盒。”

美国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程度非常高。据报道,美国正动用军用飞机前往欧洲,为美国运回棉签。一旦到达,将由联邦快递飞机迎接,并把棉签送到俄亥俄州、新泽西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些城市。

新冠肺炎的确诊,需要通过采集咽拭子标本做检验,这一过程就要用到棉签。棉签主要由脱脂棉和木棒捻合而成,有人形象总结,“一根短短的小木棒,一头裹着少许雪白的棉球,这就是如此简单的你。”我国市场上,一袋棉签通常售价在2元左右。无论是从体积、价格、技术含量来看,棉签只能算是传统小商品。然而,就是这并不高大上的棉签,却牵动美国的防疫政策。

不同于普通棉签,医用棉签在制作时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根据我国医药行业标准要求,医用棉签制作棉球的棉花纤维应柔软、白色、无臭,不得有黄斑、污渍、异物,棉棒表面要顺滑、无断裂,无污染,且要能承受一定外力。生产出来后,要达到无毒、无刺激性,有较好的吸水性,使用方便等特性,包装也要密封且无菌。

小小的棉签,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创造了不少价值。中国“卫材之乡”河南长垣,就是靠捻棉签发展起来的。数据显示,长垣拥有各类卫材企业70多家,经营企业2000多家,全国市场占有量达50%以上。长垣医疗器械同业公会会长李明忠说,“一根棉签捻出一个卫材产业”是对长垣当前产业发展最生动的诠释。

李明忠介绍,随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医用棉签需求量大,传统手工卷制棉签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从手捻到机器自动化生产转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当地企业克服一切困难,从春节就日夜开足马力保生产。

如果把眼光放长,就会发现,小小的棉签,折射出中国完整产业链的优势。在湖北宜昌,主营医用敷料的上市企业奥美医疗公司已经全面复工生产。医用敷料,通俗说就是棉签、纱布等。数据显示,奥美医疗医用敷料产品连续十年出口第一,境外业务营收占比超85%,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纷纷上马口罩生产线,上汽通用五菱仅用76小时就自主生产出全自动化口罩机,中国石化12天建起一座熔喷布生产厂……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物资短缺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

同时,为了维护全球供应链的稳定,中国外贸企业近期正在加大复工复产力度,物流、运输、海关多方合力,保障供应链的畅通运转。据报道,中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率已超80%。在全球疫情扩散的当下,中国正以最短时间恢复向世界输送基础性耗材、原料和制成品。

疫情带来严峻挑战,也悄然催生新动能、新业态,技术变革加速,“云端经济”快速增长,大数据、AI、云计算等技术运用迅速迭代。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杜大伟说,全球约四分之一的制造业增加值都在中国产生,疫情或将加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国生产向价值链上游移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代江兵)

====================================================================================================
文章说: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纷纷上马口罩生产线,上汽通用五菱仅用76小时就自主生产出全自动化口罩机,中国石化12天建起一座熔喷布生产厂……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物资短缺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

很想看看美国总统特朗普如何去动用、一声令下就得到美国的大企业把生产线改为生产这些小小的棉签、口罩、防护服、检测试剂盒等医疗物资短缺都在短期内得以解决。

也许让美国那只忠实的台湾哈巴狗来完成生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0 20:15     标题: 特朗普:政府不是货运员,物资紧缺各州长自己解决

2020年03月20日 17:54:26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雅】“我们又不是货运员”,美国《政客》新闻网站19日报道称,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美国快速蔓延,面对多个州呼吁联邦政府加强干预、提供抗疫物资援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当天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联邦政府“不是货运员”,不应该购买大量物品然后负责运送。同时他让州长们自己承担起责任,获得抗疫所需的关键设备。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457FE_w380_h403.jpg

《政客》报道截图

当地时间19日,白宫举行新冠肺炎疫情特别工作组例行新闻发布会。报道称,特朗普为他有关《国防生产法案》的决定进行了辩护。据媒体此前报道,特朗普18日曾宣布将启动《国防生产法案》以增加紧急医疗用品的生产,但该法案实际并未启动。

“州长们应该做很多这样的工作,他们正在做很多这样的工作,”特朗普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联邦政府不应该购买大量物品,然后运送。你知道,我们又不是货运员。”

《政客》表示,特朗普的言论相当于是在谴责州长们最近的呼声。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美国迅速蔓延,美国多州州长呼吁联邦政府加强干预,他们表示,如果医院病床、口罩和其他必需品的供应不能快速而大幅地增加,当地卫生保健系统将很快陷入瘫痪。

特朗普当天还表示,联邦政府将“尽我们所能(为州)提供帮助”,但他补充说,紧急物资的采购“实际上是为了地方政府、州长和本州人民,同时取决于他们如何‘分配物资’。他们会这么做,而且做得很好。”

不过,报道也表示,美国政府还是采取了一些措施。特朗普在18日宣布,将派遣美国海军两艘各配备了1000张床位的医疗船,开赴纽约港和西海岸,旨在缓解当地医院的医疗压力。

本周,五角大楼方面也采取了措施,包括从不同医疗单位调派1000张病床,从储备中调拨500万支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设备等。17日,副总统彭斯还在呼吁,建筑公司向当地医院捐赠N95口罩库存,并停止购买新的口罩。

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与多州州长19日就新冠肺炎举行的一场视频会议上,当州长们反馈医用物资及检测设备匮乏等情况时,特朗普建议各州自己解决物资问题。

==========================================================================================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美国快速蔓延,面对多个州呼吁联邦政府加强干预、提供抗疫物资援助时,总统特朗普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联邦政府不应该购买大量物品,然后运送。你知道,我们又不是货运员。”

如果这些个州州长有骨气、有自尊心的话,应该学习当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时候的军阀,立刻宣布独立、起义、成立新的国家,以回应特朗普总统的酸言酸语,这才是州长应做的事!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1 11:08     标题: 全美5州下禁足令 康乃狄克、伊利诺与俄勒冈加入

09:382020/03/21 中时电子报 冯英志

自美国加州与纽约州宣布最大程度减少出门的「禁足令」后,康乃狄克州与伊利诺州与也先后宣布加入禁足令行列,全美已有4州政府呼吁民眾不要出门。图为位于伊利诺州的贝尔维尔市街道已空无一人。(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21001382.jpg

综合外电报导,自美国加州与纽约州宣布要求民眾除了购买生活必需品之外、最大程度减少出门的「禁足令」后,康乃狄克州与伊利诺州与也先后宣布加入禁足令行列,全美已有4州政府呼吁民眾不要出门。

(中时电子报)

==================================================================================
美国人是全世界最爱自由、享受户外运动、享受阳光、喜欢出外喝酒、不受拘束的民族。美国各州政府怎么可以把这些人困在家里两个星期和不出来?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2 00:47     标题: 新冠疫情造成进口暴跌 美国医用品严重短缺

2020年3月21日 20:59 美国之音
海彦

特朗普总统启动国防生产法扩大医疗物资生产

https://gdb.voanews.com/94EFE444 ... 766C_w1023_r1_s.jpg

华盛顿 —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蔓延及对医疗防护用品的需求激增,美国医用品进口大幅度减少造成国内开始出现严重短缺。

据美联社报道,贸易数据显示,在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迫使中国封城,关闭工厂及港口运输中断之后,美国从中国进口医用品从2月中开始急降。

美国绝大多数医疗用品依赖从中国进口。而中国的医疗用品工厂从上个月开始恢复生产后,其产品优先供给中国自己的医院。政府要求N95口罩厂商将全部或部分产品销售国内,不能运往美国。

世界卫生组织2月中警告全球医用保护用品需求将暴增100%。同时用品价格暴涨20%,库存快速消失而订货积压要等候4到6个月。

同时,韩国、印度和台湾都阻止医疗用品出口以保障各自供应,令美国进口的选择越来越少。

目前,美国医用品短缺包括测试棉签、防护口罩、手术服和洗手液等。一些医院、急诊室和诊所的关键医用品耗尽,另外的则在限量使用。

美联社报道说,美国过去一个月的洗手液及棉签的进口暴跌了40%,N95口罩更是下降了55%。来自中国的医用级N95口罩的最新到港交货是一个月前的2月19日。非医用级的N95口罩过去一个月也只有13批到港交货,比去年同期减少一半。

不过,手术防护服的进口维持在正常水平,因为美国的进口来源转到了洪都拉斯。

另外,据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的资料,美国公司从1990年代开始越来越依赖从中国和印度进口医疗用品及制药,因为两国的原料便宜,面临的政府管制宽松。

目前,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药物及生物制剂、第一大医疗设备出口国。据信,美国制药的大约80%的基本原料依赖从中国和印度进口,而90%的仿制药是从两国进口。

================================================================================================
文章说:手术防护服的进口维持在正常水平,因为美国的进口来源转到了洪都拉斯。

如果这样的话,美国就不要向中国购买口罩和医疗用品,反正世界其它国家都急需要这些来救人,就不要给美国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3 20:50     标题: 特朗普问「为何老是丢掉口罩?」 鼓励重复使用:我们有很好的消毒剂

17:332020/03/23 中时电子报 CTWANT

川普不解口罩为何要抛弃,应该可以消毒后重复再使用。(图/路透)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23006559.jpg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至全球,各国人心惶惶,美国总统川普21日在白宫简报会议中,被问到医疗用品相关问题时,他却反问「为什么老是丢掉口罩?」,并鼓励将口罩消毒,重复使用。

综合外媒报导,川普表示目前医疗用品供应短缺,对于不少民眾、医护人员口罩用完即丢的动作,让他反问「为什么不重复使用」,并表示「我们有很好的消毒液体,可以消毒口罩。」

目前不清楚川普指的是哪一种口罩,不过对于口罩消毒后可重复使用,美国CDC尚未证实;而美国食药署(FDA)则是建议,普通N95口罩不该重复使用。但由此可见,目前美国已陷入口罩数量不足的情况。

此外,川普也在会中表示,正考虑将加州等列为重大疫区。

更多 CTWANT 报导

国标女王骤逝/痛失爱妻!护理师曝辛龙「忍泪吻别」:下辈子再做夫妻
咖哩神话破功! 印度首都逾100省市宣布封城 台商企业暂时停工
(中时电子报)

=============================================================================
作为有尊严的美国人,应该听一听它们的牛仔总统特朗普的话,就把口罩重复使用、然后用“很好的消毒液体”,重复消毒口罩。

想知道这些“很好的消毒液体”,是美国生产?还是中国生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3 23:39     标题: 美国医生抗疫“弹药”预备远未到位 特朗普政府却忙着“甩锅”

2020年03月23日 21:27:5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布的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据显示:

20日,19101例

21日,22043例

22日,33073例

确诊感染病例每日激增,美国各地的医生、护士等一线医护人员正面临着口罩、防护服和护目镜等防护物资的严重短缺,他们心中的不安和恐慌日益加剧。

“我们正处于一场没有弹药的战争”

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开放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因为没有足够的口罩正在考虑关闭。

圣路易斯巴恩斯犹太医院的医生们戴着宽松的外科口罩对感染患者进行手术,而不是卫生机构推荐的防护口罩。

洛杉矶的急救室里,医生们拿到一盒过期的口罩,当他们尝试戴上时,橡皮筋断了。

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名外科医生说:“我们正处于一场没有弹药的战争。”她所在的门诊部,连最基本的外科口罩都没有,手术室里的医用防护口罩供应也有限。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815_w2048_h1366.jpg

△华盛顿一家医院内,志愿者为医护人员缝制口罩 图片来源:美国《纽约时报》

华盛顿一位负责感染预防工作的医生向美国《纽约时报》透露,多数医院和诊所的个人防护装备将在几天之内耗尽。“我们尚处在马拉松的第一英里,等到25英里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FDF9_w2198_h764.png

△美国《纽约时报》:“处于没有弹药的战争中”,医生们说防护装备短缺很可怕

许多医生和护士认为美国疾控中心的指导规则不明确且具有误导性,加剧了他们的恐慌心理。

肯塔基州的麻醉师费扎·布克斯说:“我没有办法保护自己。”他在没有佩戴符合防护级别的口罩和护目镜的情况下,为几名呼吸困难的老年患者插管。他说,“我不仅不能保护自己,也不能保护我的病人。”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缺陷

全美范围内,医护人员的防护设备、呼吸机、重症病人的呼吸面罩、医院运转所需的基本经费都非常缺乏。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正加速扩充收治病人的能力,保证物资供应。

纽约市长德布拉西奥周四联系了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希望马斯克帮助制造呼吸机。因为政府既没有库存,也没有生产能力。

在19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联邦政府已经努力解决口罩短缺问题,数百万口罩正在生产中,但他没有提供任何细节。他说,(解决口罩短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州长如何处理。

特朗普还说,“联邦政府不应该采购大量物品然后运送(到各州),我们不是货运员。”

20日美国《国会山报》评论称,当前疫情肆虐暴露出了美国政府巨大的失败,虽然多年来专家和前政府官员一直在警告这类事件会发生,但政府仍然没能做好应对。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FFCDF_w864_h247.png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

一些专家表示,疫情在美国大肆传播的事实已经摆在面前,但一些领导人仍做出错误决定,这会导致数千人死亡,带来数万亿美元的损失。

报道中称,美国的联邦性质意味着,由于各个州和地方政府的官员能力有差异,其应对疫情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疫情形势严峻,美国政府没有忙着抗击疫情,却一直在想着如何甩锅,将病毒发源地强加于中国,特朗普更是多次将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

21日,美国《野兽日报》援引两名白宫匿名官员爆料和白宫一份政府电报的内容称,特朗普政府正要求联邦政府官员在对外谈话中指责中国“掩盖疫情”,强调中国官员“负有特殊责任”。

今天(2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表示,美国政府在2月2日宣布全面禁止过去14天到访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那时候美国国内公布的确诊病例只有10余例,50天过去了,美国的确诊病例由10余例已经激增到3万余例,这50天里美方采取了什么有力的措施呢?

耿爽说,“美方完全是浪费了中方为全世界赢得的宝贵时间,事到如今,美方反而企图诋毁他人,转嫁责任,寻找替罪羊,这种做法既不道德,也不负责,不仅对美国自身的防疫工作丝毫没有帮助,对促进国际社会的抗疫合作也丝毫没有帮助。我要再次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对疫情政治化,停止对中国污名化。”

西方媒体狂批特朗普政府不负责任的作为

专栏作者尼克•科恩在英国《卫报》指出,特朗普称来源不明的病毒为“中国病毒”,是将公众对政府毫无准备应对危机、领导人明显不称职的指责,转移到了种族主义、排外主义。科恩说,“在这场疫情危机中,暴露了美国领导人的应对不力,他们用制造民族主义的恐惧来维持自己的权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4EB3E_w864_h325.png

△英国《卫报》报道

科恩说:“谁能想象美国这样的国家在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上存在着巨大的漏洞,特朗普政府的不作为更是糟糕透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论称,特朗普大部分时间都在努力转移公众对当前疫情的指责,比如政府如何应对病例激增、令人担忧的经济形势和医疗物资短缺。

《华盛顿邮报》报道称,特朗普一直专注于指责别人,这次(疫情)他几乎本能地将目光转向了一个熟悉的目标。他对媒体大肆抨击,因为他永远都不承认自己的过错(这次是他低估了疫情的严重性),所以他只能指责真实的报道是“虚假新闻”。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4 19:37     标题: 别听医生的 川普很快会让美开门做生意

13:462020/03/24 中时电子报 杨幼兰

美国总统川普3月23日在华府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发表谈话的神情。(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24002938.jpg

川普承诺 会很快会让美国开门做生意


「要是都让医生作主,他们会封锁全世界!但你可不能那么做。」美国总统川普说,他很快就会让美国人「开门做生意」。

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24日报导,川普周一说,他会在几天内重新考虑全美的保持距离政策,并承诺美国「很快」就会开门做生意。「我要再说,美国很快就会开门做生意,很快!」川普在白宫简报会说,「远比某人所说的3、4个月快多了,我们可不能让对策比问题本身还糟。」

而川普言下之意,就是他支持恢復正常生活。不过,就在川普大谈经济,淡化医疗面时,围绕在他身边的白宫新冠肺炎专案小组成员似乎少了人。美国司法部长巴尔(Bill Barr),还有内科医生兼公卫专家柏克丝(Deborah Birx)露了面,可是全美最顶尖的传染病专家佛奇(Anthony Fauci)却不见人影。

川普说,美国可以密切注意那些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的「热点」,照顾那些长者,尤其是那些有问题或疾病的老人,但仍拥有开放经济,开放的国家。当他被问及,佛奇是否同意他把重心放在经济上时,川普坦承:「他不同意。」

儘管川普大讚佛奇和柏克丝的专业,并强调很尊敬他们,但也表示,最后做决定的是他,因此还是会参考别人的意见。川普已宣布一套遏阻疫情的新政策,其中包括关闭餐厅,还有禁止超过10人的聚会等。

川普说,整个情况会在政策实施15天后,也就是下星期初重新评估。他明白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各行各业都受到衝击,他很担心可能对经济产生影响。目前已有好几州都关闭了餐厅、健身房,酒吧和俱乐部等。而像加州和纽约已建议民眾,尽量待在家中。

川普周一说,经济不好也会死人。部份专家预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衝击,美国可能会有多达20%-30%的失业率。不过,川普说,他在做重新开放经济的决定时,也会听取医疗专家的意见。

而身为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长的佛奇在接受《科学》(Science)期刊专访时说,当你和白宫打交道时,往往一件事得说上4遍,他们才会听得进去,所以他会继续努力说。此外,佛奇也透露,告诉川普他不想听的事「很冒险」,但他会设法在不让总统难堪的情况下,继续和这位白宫主人谈科学事实。

停叫中国病毒 川普为何突然改口
超过250游客病了 澳拒华丽号邮轮停靠
川普宣布加州、华盛顿州为新冠重灾区
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请上国际频道
防新冠!加州下禁足令 要4000万居民待在家
(中时电子报)

================================================================================
特朗普说:「要是都让医生作主,他们会封锁全世界!但你可不能那么做。」美国总统川普说,他很快就会让美国人「开门做生意」。

这是牛仔特朗普的朋党和政治献金的捐献者如综合军工企业者、波音公司向特朗普施压力、要特朗普政府解除各州的封城禁令、让这些企业快一点复工、为他们赚大钱。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4 19:50     标题: 新冠病毒疫情加剧 美国经济是否将陷入衰退?

2020年3月24日 13:38 美国之音
林枫

2020年3月16日曼哈顿几乎清空的时报广场。

https://gdb.voanews.com/28B3EBB5 ... 367B_w1023_r1_s.jpg

华盛顿 —
美国股市3月23日延续了两个星期来的跌势,尽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出台了空前的向经济各领域提供信贷的措施。与此同时,美国参议院未能批准一项大规模抗击疫情的刺激计划。

而新冠病毒疫情继续在全面各地快速蔓延。截至美国时间3月23日晚21时,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经突破43000例。

美国经济今年上半年陷入衰退几成定局,未来能否避免长期衰退将取决于疫情的发展和刺激措施是否及时得当。

在近期将利率下调至接近零后,美联储表示,将以学生贷款、信用卡贷款和美国政府担保贷款为抵押向小企业房贷,同时购买大型企业债券并向它们提供最长四年的过桥贷款。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资料照片)

https://gdb.voanews.com/60E39232 ... 97FA8_w650_r1_s.jpg

美联储也将向地方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并购买375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25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上星期,美联储批准了实质上没有上限的美国国债和抵押支持型债券的购买计划。

美联储还将推出三项新的贷款工具,包括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使用过的定期资产抵押债券贷款工具(TALF),用来支持消费者和企业信贷市场。此外,美联储还将向投资者提供贷款,以购买信用卡贷款和其他消费者债务支持型债券。

但周一美国股市的反应显示,这一系列新举措并未打消投资者对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忧虑。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加里·克莱德·哈夫鲍尔(Gary Clyde Hufbauer)对美国之音表示,各大银行和经济分析师对经济前景的暗淡预测完全抵消了美联储在星期一所做的一切。

“经济前景相当严峻,”他说,“因为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停摆已经很大地阻止了航空运输。很多人不得不呆在家里,不能去上班。餐馆关门了,酒店没有任何顾客,诸如此类。所有这一切看起来可能会大幅减少就业,可能会减少15%的就业。自大萧条以来,我们还没有看到过这样规模的影响。”

有经济学家把新冠病毒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与1929年的美国大萧条相提并论,因为经济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停摆。

一位女士在空荡的纽约市曼哈顿小意大利区自拍。(2020年3月19日)

https://gdb.voanews.com/8AD73C36 ... D123A_w650_r1_s.jpg

美国目前50个州当中已有13个州出台了限制民众活动的措施,高达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被要求呆在家中。星期一,马里兰州和麻萨诸塞州下令关闭非必要的企业。维吉尼亚州宣布州内所有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关闭状态将持续到本学年结束。

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桑顿中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杜大伟(David Dollar)对美国之音表示,经济危机需要财政刺激。他说:“这么多人呆在家里,导致个人需求下降。只有政府支出和交易才能弥补这一点。”

然而,一项规模2万亿美元的一揽子抗疫刺激计划星期一未能在美国国会参议院过关。这项刺激计划的主要部分使向小企业发放贷款,使它们能够保留工作岗位,以及向美国家庭直接发放补贴。但计划中有争议的部分是提供最多5000亿美元资金,用于救助受到疫情冲击的大企业。民主党参议员表示,该计划对大企业的救助过于慷慨,但对各州和医院以及个人提供的资金太少。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哈夫鲍尔表示,他预计该计划最终能够在一两天内获得通过,尽管民主和共和两党仍然在为刺激计划的细节争执不下。但他担心刺激计划仍无法接近就业问题。他说:“它所做的就是为下岗的人提供收入,而的确有很多人下岗。”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首都华盛顿地区的中餐馆老板对美国之音透露,他并不看好政府接连出台的措施能够立即改善他的处境。他经营的餐馆目前只做外卖生意,他因此解雇了大部分服务员。

2020年3月9日华盛顿特区的游客

https://gdb.voanews.com/14131728 ... 321AF_w650_r1_s.jpg

一些分析指出,美国经济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出现衰退,但亦有分析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步入衰退。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预计美国第一季度经济总量收缩4%,第二季度收缩14%。德意志银行(Deutsch Bank)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收缩13%。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预计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收缩12%。

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则预测美国第二季度经济收缩高达24%。该机构的分析师们表示,这样的收缩幅度远远超过有记录以来的美国国内生存总值的最大季度降幅。在1958年的经济衰退中,美国经济收缩了10%。

布鲁金斯学会的杜大伟认为,尽管美国经济无疑将在中短期内出现衰退,但现在还不好断定疫情对经济的长期影响有多大。“公共卫生措施是当务之急,”他说,“如果我们控制住了病毒,那么就没有理由担心疫情在短期内引发的经济衰退会演变成长期的衰退。”

高盛表示,预计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强劲反弹,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2%,第四季度为增长10%。

但这些预测仍然取决于疫情的严重性和持续的时间。

“但最基本的问题是,这仍是一个健康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哈夫鲍尔说,“在我们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应对这种病毒之前,经济将继续受到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要是都让医生作主,他们会封锁全世界!但你可不能那么做。」美国总统川普说,他很快就会让美国人「开门做生意」。

加上特朗普推出一揽子的12000万亿美元的援救基金,可以挽救特朗普的朋党企业。美国经济怎么会陷入衰退呢? 花钱救国更加重要!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4 20:35     标题: 特朗普想解除对美国封锁 专家:数百万人或因疫情死亡

2020年03月24日 18:31:45
来源:中国日报网


据《每日邮报》报道,23日,美国一位健康专家警告说,如果特朗普总统解除对美国的封锁,新冠肺炎将“广泛、迅速、可怕地扩散,数百万人可能会死亡”。

就在特朗普说他将重新考虑美国的隔离政策之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主任汤姆·英格莱斯比在推特上发表了自己的担忧。

英格莱斯比发了一条推文写道:“ 新冠肺炎将会广泛、迅速、可怕地传播,并可能在未来一年杀死数百万人,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特朗普在23日的白宫新冠肺炎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支持美国恢复正常生活。他说:“美国将再次并很快恢复正常,很快。”

流行病和传染病专科医师英格莱斯比还在他的推文中说:“我们如何让医院有更多时间为大量患者做好准备?我们如何降低新冠肺炎在美国的传播速度?我们如何降低ICU和医院病房满员的几率?现在的答案是大规模的社会隔离。”

他警告说:“现在放弃这些措施,就要面临全国范围内新冠肺炎患病人数的激增,这远远超出美国医疗体系所能承受的范围。”他还说:“许多模型报告说,如果不采取大规模的社会隔离措施,到疫情高峰期时,医疗保健系统将完全不堪重负甚至崩溃。”

=======================================================================================
奉劝这些美国健康安全专家,就不要反对特朗普总统将重新考虑美国的隔离政策,让美国的经济度过因为美国军方和CIA 到中国湖北武汉释放细菌之后所闯下的大祸。要不然特朗普和共和党就没有政治献金打选举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5 16:28     标题: 史上最大! 2兆美元纾困案 川普政府与参院达共识

15:372020/03/25 中时电子报 冯英志

白宫官员透露,美国参议员已与川普政府就减缓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经济衝击的纾困案达成共识,这项纾困计画规模高达2兆美元,一旦通过将是美国史上最庞大的纾困案。(示意图/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25004038.jpg

据路透社报导,白宫官员透露,美国参议员已与川普政府就减缓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经济衝击的纾困案达成共识,这项纾困计画规模高达2兆美元(约新台币61兆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指出,若此案一旦出炉,将会是国会史上最为昂贵,措施最为广泛的一次纾困方案。

白宫法制工作主管尤兰德(Eric Ueland)指出,自20日起就展开马拉松式谈判后,双方于当地时间25日凌晨1时左右达成共识。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Mitch McConnell)在参院表示,「至少我们达成了共识。针对这场大流行疫情,经过数日紧密的谈判,参议院达成了歷史性纾困方案的两党协议」。

麦康奈说,形容这规模两兆美元的纾困案是「战争时期层级的国家投资」,并表示参院将在25日稍晚通过,但目前仍未确定投票时间。报导指出,虽然详细细节尚未公布,但在过去24小时内已有部分章节内容已经媒体报导,包括2500亿美元的个人与家庭补助、3500亿美元的小型企业贷款,以及2500亿美元的失业保险以及针对财困公司的的5000亿美元的贷款。

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Chuck Schumer)也在参院表示,这将是美国歷史上最大的包括纾困案,「但此时并非值得庆祝时刻,而是出于必要」。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也称,这项包裹纾困案,将是美国歷史上最大的单一纾困方案。

文章来源:White House, Senate reach historic $2 trillion stimulus deal amid growing coronavirus fears
3 兆!川普签新冠肺炎纾困案 动用紧急权
美纾困方案仍在参院讨价还价 美期指熔断涨停
(中时电子报)
================================================================================
报道说:美国参议员已与特朗普政府就减缓因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经济衝击的纾困案达成共识,这项纾困计画规模高达2兆美元。

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霸国,区区2万亿美元不选什么,根本不够支付给特朗普的背后金主,即那些捐赠竞选政治献金给共和党的大财团。应该加码才是!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3-26 19:07     标题: 确诊直逼7万 医院爆满 美快变成意大利

15:492020/03/26 中时电子报 杨幼兰

病患25日戴着口罩,在纽约医院外大排长龙,等着接受新冠肺炎检测。(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326004142.jpg

纽约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震央

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直逼7万,死亡人数也已破千,除了中国大陆之外,正紧追确诊人数超过7.4万,死亡人数突破7,500的义大利之后。

「最后我们收了第一批(新冠肺炎)阳性反应病患,」一位纽约市医生说,「结果从此天下大乱。」

据CNN新闻网25日报导,担心自身工作而要求匿名的医生说,大约两星期前,医院在措手不及的状况下,收治了如潮水般涌入的病患,使医院的资源紧绷,导致重症病患缺乏呼吸器。「我们既缺机器,也缺病床,想想我们身在纽约市,但这一切正在发生,」这位医生说,「这情景令人产生幻觉,彷佛置身第三世界国家。」

最初病患年龄大都在70岁以上,可是最近一星期左右,却出现了一些年纪还不到50的病人。这位医生说,他认为,这些较年轻的病患还不了解新冠肺炎的严重性。

包括美国公共卫生局长(The U.S. Surgeon General)亚当斯(Jerome Adams)在内,公共卫生专家纷纷警告,美国可能「变成义大利」。而在义大利的医院里,挤满了新冠肺炎病患,最后医生逼不得已,只好提供配给式医疗,并选择谁该获得呼吸器。

「纽约长老会/哥大医学中心」(NewYork-Presbyterian/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急诊医学全球卫生主任史宾赛(Craig Spencer)说,目前他们在急诊室看到的状况令人触目惊心。上星期他去上班时,在数十名病患中,大约只有1、2名新冠肺炎病患。可是到了3月25日他轮班时,照料的每名病患几乎都是新冠肺炎患者,其中甚至有许多病情十分危急。才短短一星期,情况已截然不同。

目前纽约州的新冠肺炎病患很多,大约占了全美确诊病例的一半。也因此,纽约州官员不断大力要求,全州各地医院增加病床与看诊量。

口对口急救新冠亡妻 他要检测被拒
铁了心!美就要联国说病毒源自中国
美新冠肺炎单日新增确诊数破万 达53268例
停叫中国病毒 川普为何突然改口
别听医生的 川普很快会让美开门做生意
川普宣布加州、华盛顿州为新冠重灾区
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请上国际频道
文章来源:'That's when all hell broke loose': Coronavirus patients start to overwhelm US hospitals
(中时电子报)

================================================================================
美国有3亿多人口。如果按比例来看,未来确诊和死亡人数比意大利高。而美国是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印钞票大国、消费大国。如果没有控制继续坏下去,对全球经济有影响!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11 21:02     标题: 数千美国人加入诉讼 要求中国政府赔偿新冠病毒损失

2020年4月10日 08:59 美国之音:
曹恩净

资料照片:中国警察在武汉附近一个高速公路收费站检查车内是否有走私野生动物。(2020年1月24日)


华盛顿 —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5千多名美国人加入了在佛罗里达州提起的集体诉讼,要求中国政府赔偿新冠病毒疾病造成的损失。原告声称,北京渎职,未能遏制病毒,让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内华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也有人提起了类似的集体诉讼。

在佛州提起诉讼的伯曼法律集团(Berman Law Group)对美国之音(VOA)说:“我们的诉讼要解决的问题涉及那些因为接触该病毒而受到身体伤害的人…还涉及中国跟‘湿货市场'交易有关的商业活动。”

该律师所援引的法律依据是《外国主权豁免法》(FSIA)有关“商业活动”和“个人伤害”不享受豁免的例外规定。

但是,旧金山的加州大学哈斯汀法学院教授奇美娜·凯特纳(Chimene Keitner)不这样认为。

凯特纳指出:“如果你读一读按照这部法律所裁决的案例,就会极其清楚地看到,个人伤害、某中国官员的行为必须发生在美国领土,法律才能适用。而并没有商业活动发生在美国这里的指称。”

她补充说:“你不能因为他们的政策决定而控告外国政府。”

国际仲裁庭

根据英国保守派智库亨利·杰克逊协会(the Henry Jackson Society)的说法,美国就新冠病毒针对中国提起的潜在诉讼有可能价值1万2千亿美元。该智库的新报告说,中国有可能要为疫情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因为其早期处理疫情不当,尤其是有意扣住信息,不向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据称这违反了《国际卫生条例》。

亨利·杰克逊协会敦促各国向中国提起诉讼,并列出了10条不同的法律渠道,包括世卫组织、国际法院、常设仲裁法院以及香港和美国的法院。

亨利·杰克逊协会研究主任和报告的共同作者安德鲁·福克萨尔(Andrew Foxall)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不只使用一个而是把这些法律途径结合使用有可能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前行路径。”

不过,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前世卫组织法律顾问戴维·菲德勒(David Fidler)认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不大可能就新冠病毒正式在法律上对中国提出挑战。

他说:“流行病哪里都有可能发生……所以,有那种不要掷出我所说的'规范式回旋镖'的共同利益。有意思的是,在与传染病暴发有关的问题上,各国有强烈的共同利益不去机械地使用国际法。”

跨境伤害

一国对另一国造成的损失有“国际责任”的习惯法最早是在1920年代的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the Trail Smelter Arbitration)中得到承认的。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一家冶炼厂排放有毒气体,对周边地区的森林和农作物造成了破坏,而且破坏效果越过美加边境进入了华盛顿州。加拿大和美国为解决纠纷设立了仲裁庭,加拿大政府同意提供赔偿。

法律学者就中国在新冠病毒疫情扩散责任方面在此案中找到了借鉴。

华盛顿与李大学法学教授拉塞尔·米勒(Russel Miller)说:“假如加拿大有良好的环境法落实到位,冶炼厂就不会污染,也不会对美国造成伤害。本案看起来与此有关。哪怕中国仅仅是维持了足够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这种伤害就不会扩散。”

芝加哥的财务律师威廉·斯塔尔沙克(William Starshak)指出,就像加拿大所作的一样,承担责任实际上符合中国的利益。

斯塔尔沙克说:“这实际上将帮助中国显示自己是负责任的公民,而且把所有这些将是多种多样并带有各种地缘政治问题的索赔,结合成一个场合的一个巨大账单。解决它们。这是中国向前走的唯一方式。”
========================================================================================
文章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5千多名美国人加入了在佛罗里达州提起的集体诉讼,要求中国政府赔偿新冠病毒疾病造成的损失。原告声称,北京渎职,未能遏制病毒,让他们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内华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也有人提起了类似的集体诉讼

负责在佛州提起诉讼的伯曼法律集团(Berman Law Group),有如好莱坞电影《大老千》中的犯罪集团的做法,利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人们焦虑心理而发财的手法。可惜没有效。

因此,建议诉讼的伯曼法律集团,直接下到地狱向魔鬼撒旦控诉、向撒旦索取巨额赔偿更好!
:lol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15 19:00     标题: 致函世卫索取资料 美国会正式启动新冠病毒调查

2020年4月15日 11:22 美国之音:
李逸华

资料照: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2019年2月29日出席参议院听证会。

https://gdb.voanews.com/8D1D306E ... 55E0_w1023_r1_s.jpg

华盛顿 —
美国新冠病毒确诊人数突破六十万,美国行政部门和国会将矛头对准世界卫生组织。在特朗普行政当局宣布调查世卫组织并暂停向其提供经费之际,美国国会也正式启动调查机制,追究新冠病毒的起源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在协助中国隐瞒信息方面究竟扮演何种角色。有美国学者表示,世卫组织最大的问题并非机构本身,而是其领导人谭德塞博士(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

共和党参议员斯科特(Sen. Rick Scott, R-FL)和其他六位共和党成员星期二(4月14日)联名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国会召开听证会针对世卫组织展开调查前,向世卫组织索取有关新冠病毒疫情的信息。

“尽管美国国会呼吁世界卫生组织完成其自身有关新冠病毒的深入分析,但至今我们尚未看到任何行动,”斯科特在信中开头说道。

在中国问题上被视为采取强硬立场的斯科特自疫情在美国爆发以来,多次对世卫组织在疫情中的角色提出批评,并在上个月底呼吁国会就世卫组织协助中国共产党掩盖新冠疫情威胁性所扮演的角色展开调查。

据美国新闻网站《政治》(Politico)星期一报道,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约翰逊(Sen. Ron Johnson, R-WI)表示,委员会将有调查小组对包括新冠病毒起源、美国政府的回应以及世卫组织的角色等问题进行全面调查。

“整起事件是从哪里开始的?(病毒)是从动物转移到人类身上的吗?是从中国的实验室来的吗?”来自威斯康辛州的共和党参议员约翰逊说。

“我们需要知道世卫组织可能在掩盖信息方面扮演何种角色。”

约翰逊强调,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所进行的监督调查将是全面的,美国对疫情的应变能力也将面临检讨,包括美国的国家医疗物资储备短缺、美国药物原料和医疗设备皆依靠国外制造等问题。

据报道,委员会的调查工作将由斯科特主导。

斯科特在星期二给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的信将焦点聚集在世卫组织与中国之间的联系。斯科特要求世卫组织提供有关新冠病毒疫情的信息,并回答一连串问题,包括世卫组织在去年12月流行病疫情爆发前有何程序、世卫组织根据标准程序和措施就新冠病毒疫情采取了哪些步骤、世卫组织何时得知中国出现潜在的“类似SARS”病例、世卫组织小组何时首次抵达中国展开新冠病毒调查、世卫组织中谁负责与中国共产党协调新冠疫情的应变措施以及世卫组织领导层是否有成员除了世卫组织的薪资之外还有获得其它收入等。

除此之外,斯科特还要求世卫组织领导层在本月27日截止日前,提供自2019年10月1日止2020年3月12日所有与新冠病毒疫情有关的记录和文件,包括电邮、短信、硬碟、书面资料、中国共产党所提供的相关分析研究和数据。

“美国纳税人为世卫组织提供资金,我们有责任确保这些纳税人的钱用得其所,”斯科特在信中说。

对世卫组织与中国之间关系有深入研究的德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政治学教授布雷德利·塞耶博士(Dr. Bradley Thayer)认为,国会的调查将会暴露出世卫组织内部的分裂。

“我认为调查将会显示,世界卫生组织内部存在相当大的争论,他们是否应该支持共产党正在推进的谎言和错误信息。因此,谭德塞将面临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要回答,”塞耶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

“这里有三个有关这场大流行病的核心问题:首先,习近平到底知道些什么,他什么时候知道的;其次,谭德塞又知道些什么,还有他什么时候知道的;第三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让这些人为他们的渎职来承担责任。”

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要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辞职下台的呼声不断。原为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的谭德塞2017年5月23日在世界卫生大会上当选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并于2017年7月1日上任,开始其长达五年任期。

谭德塞是世界卫生组织首次由非洲人出任总干事。他拥有社区卫生博士哲学学位和传染病免疫学硕士学位。他是世卫组织首位不医生资历的总干事。

塞耶教授认为,世卫组织目前最大的问题正是谭德塞本人。

“世界卫生组织并非一直都是以中国为中心,但在现在的总干事谭德塞博士的领导下,因为他和中国共产党友好、热络的关系,世卫组织变成现在这样,”他说。

(谭德塞)他很亲中,亲中国共产党,很清楚的是,他为中国共产党掩盖了这场大流行病。假如他被取代,我相信我们将能看到世卫组织回归正常的正确方向。

斯科特参议员在上星期五的媒体投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谭德塞是北京当局所培养并挑选出来的傀儡。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是北京为这个职位所挑选的人。在他竞选这个职位时,他在中国的北京大学发表专题演讲,讨论中国如何扩大在非洲的影响力,这帮助他赢得了中国的支持,”斯科特写道。

斯科特也多次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当谈到新冠病毒时,“我们不能相信中国共产党,我们也学到了不能相信世卫组织,因为他欺骗了我们。”

一些民主党重要议员对特朗普总统在全球疫情严重之际切断世卫组织资金的决定表示了谴责。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众议员恩格尔在他的声明中指责特朗普推卸责任。不过,恩格尔也表示要对世卫组织进行调查。

他说:“没有人相信中国有关病毒来源的宣传。没有人怀疑世卫组织---它有着关键的全球使命,完全依赖成员国,预算大约相当于美国一家医院---表现并不完美。外交事务委员会将对包括这些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调查。”

===========================================================================================
文章说:这里有三个有关这场大流行病的核心问题:首先,习近平到底知道些什么,他什么时候知道的;其次,谭德塞又知道些什么,还有他什么时候知道的;第三个关键问题是,我们如何让这些人为他们的渎职来承担责任。”

这些每年领取台湾数十亿美元政治献金的美国国会议员共和党参议员斯科特(Sen. Rick Scott, R-FL)和其他六位共和党成员的行动,是项庄舞剑、意在习近平,而不是谭德赛。

他们不敢公开叫习近平到美国国会做调查,因此假死要找谭德赛到美国国会。

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属下的团体。总干事谭德赛只有向联合国主席古特雷斯报告,几时轮到斯科特和其他六位共和党成员来呼风唤雨?

这些什么索取资料的行为,只是为了今年11月3日的美国大选作秀罢了。假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16 17:44     标题: 特朗普团队筹款抛出“向中方追责”荒唐借口

http://www.CRNTT.com   2020-04-16 10:01:16  


  中评社北京4月16日电/据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将中国作为他竞选连任的新目标”——美国《华盛顿邮报》15日的评论称。多家美国媒体当天发现,一家负责为特朗普竞选连任筹款的委员会14日发出募资请求,呼吁支持特朗普连任“以帮助其向中方追责”。这封电子邮件称,中方一直在撒谎并全力隐瞒新冠肺炎疫情,对此不能置之不理。《华盛顿邮报》称,这似乎是特朗普竞选团队第一次利用反华信息筹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表示,有关言论完全不负责任。疫情是人类的公敌。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是受害者,不知道“赔偿论”、追责论从何说起?世界卫生组织多次表示,污名化比病毒本身更危险。

  据报道,“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委员会”14日向潜在的捐款者发送邮件,请求他们帮助特朗普“向中国追责”。邮件宣称,“特朗普总统一直对中国强硬,但他不能一个人向中国追责。这就是为什么他呼吁你和他站在一起,使中国为在疫情期间的撒谎和欺骗负责。”该委员会称,其目标是在14日午夜前筹集到1万笔捐款,“用以向中国追责”。

  《华盛顿邮报》称,特朗普竞选连任团队正在利用他对中国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攻击来筹款,这一请求反映出,其团队以及共和党全国委员会正在利用美中关系作为竞选议题,并攻击民主党参选人拜登对中国疫情政策的态度。彭博新闻社15日称,特朗普连任竞选团队发出的筹款邮件的措辞比他本人要刺耳得多。“共和党人正在加紧努力,将中国描绘成新冠病毒大流行中的反派,转嫁特朗普因对疫情的处理遭到的越来越多的批评。”美国昆尼皮亚克大学政治信息传播问题专家丽萨·伯恩斯15日告诉彭博社,特朗普连任团队的邮件内容,是共和党抛出的让他们的基本盘最想听到的东西,“迎合基本盘要放猛料,找替罪羊是最好的策略之一”。

  英国《独立报》15日称,“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委员会”的邮件呼应了特朗普对中国政府不断提高的嗓门。他最近加大了对中国的批评,与上月底和中国领导人通话时的热情态度相比发生巨大转变。最近几天,特朗普恢复了对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领导人的批评。

  《纽约客》杂志15日称,在依靠经济连任形势不妙后,特朗普的连任竞选开始重新围绕一个不同的主题展开:中国。“特朗普试图让选民们不要再将新冠病毒视为健康问题,而是将之想象为外交政策对抗,特朗普政府愿意对中国发动攻势。”不过,“他的论据充满假话和荒诞的逻辑”。

  《华盛顿邮报》15日的评论文章称,特朗普竞选团队已经以两种方式重新确定了对中国的关注:作为“全球大流行的罪魁祸首”以及对拜登的蓄意打击。“这是一项刺激策略,因为特朗普处理的新冠疫情已杀死了近2.5万名美国人,并使美国陷入经济衰退,这对特朗普的连任不利。”拜登竞选团队发言人贝茨批评说,特朗普在对美国人最重要的时候对中国软弱,“我们国家为此付出了可怕的代价”,“特朗普优先考虑中美贸易谈判,而不是处理疫情”。《华盛顿邮报》称,对美国两党的一些政客而言,猛烈抨击中国是一种久经考验的有效战术。但是战略家们怀疑美国选民会接受特朗普对中国的指责,而不是他自己对疫情处理的责任。“我理解特朗普竞选团队为什么将这次大选的重点改为中国,但我对此能否成功表示怀疑。”政治预言家查理·库克说。

======================================================================================
希望这个流氓总统特朗普主导的正在利用他对中国处理新冠肺炎疫情的最新攻击来筹款的目的完满成功、让特朗普能够当选连任,继续领导美国走向衰退、脱离所有的世界组织、自家玩家家酒、让世界和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19 12:11     标题: 特朗普警告中国可能要对疫情承担后果

2020年4月19日 08:13
美国之音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8日在白宫记者会上对中国发出了警告。

https://gdb.voanews.com/614e5d8a ... 97aa_w1023_r1_s.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说,中国可能要对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承担后果。

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六(4月18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上说,如果中国对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负有故意的责任,就应该为此承担后果。

特朗普说,“如果是个错误,那就是一个错误。但如果他们负有故意的责任(knowingly responsible),我是说那肯定就应该产生后果”。

特朗普说,“在他们这样做之前”,美中关系处于良好状态。特朗普说,现在的问题是,新冠病毒发生的事情究竟“是一个后来失控的错误,或是故意而为?”,“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别”。

特朗普还对武汉病毒研究所提出了质疑。他说他领导的政府正在寻求确定新冠病毒是否是来自一家中国的病毒研究所。特朗普并再度对中国的死亡数字提出了质疑。

============================================================================================
文章说:美国总统特朗普星期六(4月18日)在白宫例行记者会上说,如果中国对新冠病毒疫情的爆发负有故意的责任,就应该为此承担后果。

这又是“老调重弹”,没有什么具体的对付中国的措施?怎么向中国索取赔偿?赔偿多少?什么手段?要通过武力还是其它途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0 13:12     标题: 在WHO工作美国人“打脸”特朗普:疫情出现后,第一时间通知美方

2020年04月20日 10:28:15
来源:环球网


【在WHO工作的美国人“打脸”特朗普:疫情出现后,第一时间通知美方】据在世卫组织(WHO)工作的美国官员透露,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出现后,十多位在WHO总部工作的美国研究人员、医生和公共卫生专家就开始将相关实时信息告知美国政府。据美国《华盛顿邮报》19日报道,多年以来,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工作人员会定期被派往WHO总部工作。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由美国总统特朗普任命的高级卫生官员也定期与世卫组织保持高级别磋商。特朗普此前指责WHO未对疫情严重程度作出及时通报,从而导致病毒在美国迅速传播。然而,多位美国官员的说法实际上“打脸”了这一指责。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e209_w640_h710.jpeg

=======================================================================
无所谓。美国在特朗普政府和其它西方国家要一起来向中国索赔,就一起来吧。事实真相总会出来的,看看美国防疫工作人员的通报,事实胜于雄辩!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1 10:16     标题: 世卫组织:从未对美国隐瞒任何信息

2020年04月21日 09:57:29
来源:央视网


日前,美国一些媒体刊登了在世卫组织工作的美国员工一直向美国政府提供疫情信息的报道,指责美国政府因疫情应对不力而“甩锅”世卫组织的做法。20日,世卫组织表示,世卫组织从来没有对美国政府隐瞒任何信息。“从1月1日起,有15名美国政府借调员工在新冠肺炎疫情项目上与世卫组织展开合作,此外还有2名来自美国政府的永久借调员工。” 谭德赛:“世卫组织没有秘密,因为事关生命,生命是宝贵的。”

=======================================================================
上周末,有世界著名影艺工作者为世界卫生组织筹款,得到各国人士热烈支持和行动,就是打脸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指责世卫组织袒护中国的谎言、也戳破了“台独”民进党辣婆菜饭桶喂养的“1450网菌”和“817万票虫”要罢免世卫总干事谭德赛、以台湾陈时中取代谭德赛的闹剧。也难怪台湾最近静声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2 19:20     标题: 谭德塞:病毒是公敌 不应作为政治工具

2020-04-22 14:59:47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2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新冠病毒很危险,是头号公敌,传染性与流感类似,但致死率又接近SARS和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这是非常危险的组合,百年来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像是1918年大流感。谭德塞指出,虽然新冠病毒十分危险,但现在已有可以阻止此类灾难的技术,可以避免危机,所以不要害怕,要充满自信去抗击病毒。如果全球团结一致,把新冠病毒作为人类的共同敌人而全力以赴,就可以赢得这场战役,否则最坏的情况还在后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92651_w704_h416.png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

谭德塞强调,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不是数字,而是宝贵的生命,新冠肺炎会利用我们之间的裂缝,加速大流行,导致更多人丧生。所以不要把新冠肺炎作为攻击彼此或赢得政治得分的机会,这是危险的行为。(总台记者 朱赫)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4 17:55     标题: 蓬佩奥要求对世卫进行大胆改革,美国捐款未必会恢复

2020年4月23日 23:12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1a3bd43d ... _cw0_w1023_r1_s.jpg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要求中国对美国进行的有关病毒起源调查给予配合,以透明和开放的姿态,公开信息,为调查提供便利。

蓬佩奥是在周三晚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采访的时候讲这番话的。

要求中国透明开放

病毒起源何处的问题已经成为美中之间,甚至是全球抗疫的一个争论性话题。自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上月发推指称美军在武汉投毒之后,这个问题引起了国际上更加广泛的关注,争论温度急剧升高。向中国政府追责的呼声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响应。

蓬佩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的采访时表示,人们知道新冠病毒疫情开始于武汉,但具体地点还需要确定。但是,他说,迄今为止,中国坚持拒绝美国科学家进入中国进行调查,无法前往武汉病毒研究所等进行这次调查所需要去的地方。

身穿防护服的工人在清理清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里曾被认为是新冠病毒的发源地。(2020年3月4日)

请同时参阅:  
剑桥大学学者:新冠病毒传播始于中国,地点或是广东

要对世卫组织进行大胆改革

蓬佩奥批评世界卫生组织在这个问题上不作为的表现。蓬佩奥说,本来,争取相关国家在信息透露方面做到透明和开放是世卫组织的责任,但这个组织并没有这样做。世卫需要为此承担责任。

这位美国国务卿还批评世卫组织在中国疫情爆发后迁就中国的要求,迟迟不宣布世界进入大流行阶段。蓬佩奥表示,值得欣慰的是,现在世界其它国家都开始看到了世卫组织的问题。

蓬佩奥认为必须对世卫组织进行大胆的改革,不光要更换这个组织的领导人,还要对它的结构进行改革。改革以后,蓬佩奥说,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是,美国再也不会继续把纳税人的钱交付给这个组织了。

无论谁领导朝鲜,去核化的目标不变

在谈到近日有关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病危,他的妹妹金与正有望接替他成为朝鲜新的领导人问题时,蓬佩奥说,朝鲜的问题没有变,目标也没有变,这就是朝鲜必须放弃它的核项目,必须去核化,而且要通过可以核查的方法做到去核化。

蓬佩奥说,他与金正恩妹妹金与正见过几次面,但是,无论谁领导朝鲜,我们都是这个要求。蓬佩奥希望朝鲜人民有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

资料照:朝鲜领导人金正恩

首尔质疑金正恩病危消息,金与正接班人地位呼之欲出

特朗普与前任的中国政策的根本区别

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劳拉·英格拉汉姆在采访中问蓬佩奥,特朗普的前任奥巴马和他的国务卿克里一直认为,美国应该要在几乎所有国际问题上跟中国合作,无论是地区安全问题,还是网络攻击问题,或者贸易问题。

蓬佩奥在回答中描述了特朗普总统在处理中国问题时跟奥巴马的根本不同。他说,本届政府当然希望能够跟中国合作,解决所有问题。但蓬佩奥说,这首先需要你的合作伙伴有解决问题的意愿。

比如网络攻击问题,蓬佩奥说:“最大的威胁不是我们是否有能力跟中国合作,而是要保证我们拥有进行自我保护的资源,阻止中国的攻击。” “特朗普总统对这类问题是非常严肃的。”

蓬佩奥还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国对美国构成的挑战,” 美国政府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中国进行合作”。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4 17:56

蓬佩奥再次攻击世卫:美国可能永远不会恢复资助


2020年04月24日 15:18:17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4月24日报道 据路透社华盛顿4月23日消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表明需要对世界卫生组织(WHO)进行一次“根本性改革”,而美国可能“永远不会恢复”对这个联合国机构的资助。

报道称,蓬佩奥当地时间周三对世卫组织发起新的攻击,他说,有必要对世卫组织进行“结构性调整”,以纠正其“缺陷”。

蓬佩奥还表示:“有可能美国永远不会再资助WHO,不再将美国纳税人的钱交给WHO。”

报道称,与此同时,美国众议院民主党人则指责特朗普政府试图将世卫组织当作“替罪羊”,以分散外界对其疫情处理不当的注意。

在写给美国总统特朗普总统的一封信中,他们呼吁立即恢复美国对WHO的资助。(编译/王娜)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4 17:57     标题: 耿爽喊话蓬佩奥:不要以为表态加个“可能”就可以任意栽赃

2020年04月24日 16:21:45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乌元春】在4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23日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政府可能早在去年11月就掌握了第一批(新冠肺炎)病例,至少在去年12月中旬之前就掌握了,他们“迟缓地”告诉世界上其他人包括世卫组织。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B25D7_w500_h326.jpg

资料图

“蓬佩奥先生不要以为自己在对外表态时,只要加上‘可能’这个词,就可以任意的进行栽赃。”耿爽进一步表示,蓬佩奥的这些话毫无事实依据,完全是出于“嫁祸于人的目的”的信口开河,与当前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更是背道而驰。

耿爽再次强调,中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问题上,始终秉持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中方在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同世界各国分享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同国际社会开展疫情防控合作。

“此前中方已经以时间线的方式详细介绍了自去年12月底以来,中方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推进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等方面的主要事实。”耿爽在随后的回应中再次回顾以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去年12月27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上报了她接诊的可疑病例;12月29日,湖北省和武汉市卫健委指示相关疾控中心和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向辖区医疗机构发布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12月31日,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赶赴武汉市,指导做好疫情处置工作,开展现场调查。从当日起,武汉市卫健委依法发布疫情信息。

今年1月3日起,中方定期向世卫组织和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及时、主动地通报疫情信息。1月20日至21日,世卫组织派团对武汉进行现场考察。

2月16日至24日,包括两名美国专家在内的中国世卫组织联合专家考察组,对中国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

3月12日,美国驻华使馆应邀出席中国国家卫健委同世卫组织共同举办的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3月29日,中美两国疾控中心举行视频会议,交流疫情信息,分享防控经验。

“通过上述重要的时间节点的回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及时对外提供信息,积极开展合作,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耿爽说,“无端质疑中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的透明度,进行政治操弄,是对中国人民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的不尊重。我们希望美方个别人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尊重国际公论,停止诋毁他国。他应当明白:美方的当务之急是聚焦国内的疫情防控,加强抗疫国际合作,而不是混淆视听、转嫁责任。”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4 18:08     标题: 蓬佩奥称威胁更换世卫负责人,耿爽:典型霸权心态

2020年04月24日 16:00:21
来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乌元春】在4月2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2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称,世卫组织需进行结构性调整,改正其缺陷。美国不排除要求更换世卫组织负责人,甚至可能自此不再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32_w500_h326.jpeg

“美方对世卫组织的攻击、抹黑没有事实依据,施压胁迫更是不得人心。”发言人耿爽对此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卫组织在谭德塞总干事的领导下,积极履行自身职责,秉持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为协助各国应对疫情、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耿爽进一步表示,支持世卫组织就是捍卫多边主义的理念和原则,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

耿爽说,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秘书长等国际组织的负责人,都对世卫组织表示支持。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也专门发表声明,肯定并支持谭德塞总干事领导下的世卫组织在抗击疫情中的领导作用。前不久召开的20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发表声明也强调,完全支持,并承诺进一步增强世卫组织在协调国际抗疫行动方面的职责。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的共同立场和普遍诉求。

耿爽表示,至于美方暂停资助世卫组织,我们已经多次作出过回应。“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美国作为世卫组织会员国,缴纳会费是其作为会员国应当履行的法律义务。”耿爽说,“美国暂停提供资金,构成对其作为世卫组织会员国义务的根本违反,将严重危害全球抗疫合作,并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受影响的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特别是医疗卫生系统脆弱的国家。”

耿爽强调,美国自恃世卫组织最大的出资国,认为“世卫组织应当听其指挥”,这是“典型的霸权心态”。耿爽表示,支持世卫组织发挥作用,就能挽救更多的生命,就能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这是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也是任何有良知的人应当作出的选择。“中国有句话,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们希望美方不要站在国际社会的对立面。”他最后说道。

==============================================================================================
其实,美国特朗普政府就是要“台独”推荐的陈时中“神”当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负责人。因为台湾人最谈话、最会拍美国人马屁、最会吧自己不够的口罩送给美国狗爸爸。最近还特意在美国军队在西太平洋全部中镖之后,冒死派“磐石舰舰队到帛琉、关岛和南中国海替美国巡航、维持和平。最后害得进100官兵感染美国病毒细菌。真的是鞠躬尽瘁、死无怨言!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4-29 19:44     标题: 争议谭德塞:影响世卫前途的“外交家”

2020年04月29日 11:09:00
来源:界面-天下

记者 : 肖恩

编辑 : 陈升龙

当全世界的媒体聚焦在他身上,所有的争议也随着疫情被放大。”

“团结,团结,再团结……本机构没有权力,让我们的建议付诸行动,唯有依赖各国接受或拒绝执行的意愿。”谭德塞在最近的一次疫情例行发布会上这样说。

浓重的口音、锃亮的黑框眼睛、眉头时而紧皱、怒目圆瞪……谭德塞无疑是世卫组织历来八任总干事中曝光度最高、且最具个性的一位。

1月22日下午,这位55岁的埃塞俄比亚人出现在日内瓦的世卫总部新闻中心,召开首场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3个多月过去了,这个名字已成为全球媒体头条的“常客”。

疫情之下,多边主义受到冲击,政治分化愈发严重,这个“没有权力”的联合国机构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作为总干事的谭德塞也被推上风口浪尖。

与内敛、一板一眼的前任陈冯富珍相比,被美国歌手Lady Gaga称为“巨星”的谭德塞更锋芒毕露,随时展现感性的一面。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BF78A_w580_h262.jpg

中间为谭德塞,右侧为陈冯富珍。图片来源:联合国

支持者说他专注、温暖、具有个人魅力,是个出色的领导者;而批评者则说他是职业政客,而不是医学专家,总有一天他会被自己的自负击溃。

这个自带“争议体质”的矛盾统一体,又是如何炼成的?

搞卫生工作的外交家

在谭德塞出生的1960年代,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埃塞俄比亚正处于战乱动荡之中。7岁那年,年仅3岁的弟弟因一场未经诊断的传染病去世。

那是他第一次直面死亡,因而多年后对公共卫生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在2017年竞选世卫总干事期间,谭德塞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他无法接受人们仅仅因为贫穷就被迫面对死亡,就像他幼年的家庭一样。

1986年,21岁的谭德塞取得阿斯马拉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作为当时埃塞俄比亚少数族裔提格雷人,谭德塞加入了当地反对党“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并进入反对派临时军政府的卫生机构,担任初级卫生专家。

5年后,临时政权被推翻。谭德塞前往英国深造,并相继取得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传染病免疫学硕士学位,以及诺丁汉大学社区卫生哲学博士学位。正是在这个时期,英国发达的医疗卫生系统让他体会到了不同地区间巨大的鸿沟。

学成后,谭德塞回到埃塞俄比亚,正式开启从政生涯。当时埃内政已趋稳定,新政府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和社会建设。

2005至2012年,谭德塞担任卫生部长。那段时期是他在政坛的“高光时刻”:埃塞俄比亚建起了数千个医疗中心,医学院数量从3个增加到了33个,农村建立起拥有4000名女性工作者的卫生网络,因肺结核、麻疹、艾滋病等传染病死亡人数减少近50%。

在此期间,他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受到国际的关注,曾被选为全球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基金理事会主席。2012年至2016年,谭德塞转任外交部长。

然而光环在2017年被打破。以公共卫生法教授、现任世卫全球卫生法中心主任戈斯汀(Larry Gostin)为首的多名美国专家发布公开信,指责谭德塞在2006年、2009年和2011年三次蓄意掩盖国内霍乱疫情。

当时距离新一届世卫组织领导人选举仅余4个月时间,而戈斯汀恰好是谭德塞的竞争对手、英国人纳巴罗(David Nabarro)的顾问。

对于上述指控,谭德塞全盘否认。埃塞俄比亚政府始终坚称那三次流行病不是霍乱,而是一种急性水样腹泻。

真性情的世卫新掌门

在55个非盟成员国的一致支持下,自称“强大医疗卫生系统信仰者”的谭德塞还是在2017年5月以巨大优势获选世卫组织总干事。

谭德塞宣布胜选后,埃塞俄比亚国内两个受埃博拉病毒疫情影响最严重的种族——阿姆哈拉人和奥罗莫人在日内瓦的联合国总部门口抗议,指责谭德塞主政卫生工作时撒谎,掩盖霍乱疫情。

但这没有对他的事业造成干扰。谭德塞在世卫就任后定下了5个主要工作重点:推进全民健康覆盖;确保世卫组织对疾病暴发和紧急情况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以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为全球卫生与发展的中心;帮助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推动世卫组织变革,使机构透明和负责。

在他的推动下,世卫组织还吸纳了更多女性员工,领导层也更多元化。近几个月曝光率同样高的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美国医学家玛丽亚·范·科霍夫就是其中一个例子。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全球卫生政策助理教授韦纳姆(Clare Wenham)认为,正是早年的从政经历,尤其是外交岗位,让谭德塞在一个资金短缺的国际组织里游刃有余。

《科学》杂志的报道中这样描述,谭德塞在日内瓦总部七楼的办公室非常宽敞,里面摆满了来自全球各地使团赠送的纪念品,有阿富汗的帽子、来自图瓦卢的木船、来自马尔代夫的灯塔。

就在上任四个月后,谭德塞的争议越来越多。他提出任命时任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担任亲善大使,遭到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对。尽管谭德塞迫于压力撤回了任命,但他和多个西方捐资国之间的裂痕也因此埋下了伏笔。

或许是由于幼年经历的“烙印”,谭德塞在直面落后地区人们的遭遇总是流露出真性情。

2018年10月,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不久前碰见的苏丹男孩,对方刚刚接受了风湿性心脏病手术,成功延续了生命。当谭德塞说起病床上的男孩如何向他微笑时,他的声音哽咽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6203C_w580_h326.jpg

图片来源:世卫组织

考验接踵而来。2018年8月,刚果民主共和国爆发埃博拉病毒疫情,并于次年7月被认定为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且至今仍未结束。根据世卫组织统计的数据,截至2020年4月10日,这次疫情已造成3456例确诊病例和可能病例以及2276例死亡,病死率高达66%。

那时谭德塞大概不会想到,半年后同样的场景会再次上演。2020年1月30日,谭德塞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自《国际卫生条例》于2005年生效以来,世卫组织第六次宣布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被卡脖子的“学术机构”带头人

对于这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谭德塞心里或许早有预感。2019年11月底,谭德塞在接受英国《电讯报》采访时表示,他最担心的就是出现危及全世界的流感大爆发。

谭德塞当时警告称,如果真的爆发像100年前一样的“西班牙大流感”,这将不止是一个卫生危机,对社会、经济和政治都会造成影响。

1918年一战结束后,一场甲型H1N1流感疫情也席卷了整个世界,造成全球近三分之一人口感染,至少5000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史上最知名的大流行病之一,仅次于黑死病。

一语成谶。

2019年12月31日,中国首次向世卫组织通报出现一种未知疾病。2020年1月下旬,在中国境外首次报告社区传播病例后,世卫组织“宣布了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情况”。

“检测、检测、再检测。”谭德塞不停向世界敲响警钟。

尽管如此,世卫组织仍被诟病在疫情爆发前期行动迟缓。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指责谭德塞应对疫情不力,“以中国为中心”,未能履行其“基本职责”。

4月14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停止向世卫组织提供资金,并开始寻找其他的合作伙伴展开“重要工作”,包括研发疫苗、疾病防控和其他全球卫生挑战。国务卿蓬佩奥在上周更威胁世卫组织进行“结构性修正”,包括更换掉谭德赛。

这对于世卫组织来说无疑是不小的打击。作为世卫组织最大的“金主”,美国每年缴纳的会费占世卫组织会费总额的22%。在构成是未知主要收入的自愿捐款上,美国也排名第一。

社交媒体上有人针对谭德塞的肤色大肆发表种族主义言论,甚至发出死亡威胁。一个要求谭德塞辞职的请愿已经获得30万多人的签名。

面对这些,常常挂着微笑的谭德塞语气开始变得强硬,还公开回怼特朗普。他警告对方不要将病毒政治化,否则只会出现更多裹尸袋。

他还在发布会上公开称,对自己的“黑鬼”(Negro)身份感到自豪

一位曾在谭德塞身边工作的卫生问题学者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由于对世卫组织的运作缺乏了解,人们对谭德塞的指责很多都超出了他所能控制的范围。

世卫的主要职能包括促进流行病和地方病的防治;提供和改进公共卫生、疾病医疗和有关事项的教学与训练;推动确定生物制品的国际标准。正如联合国下属的其他机构一样,该组织更像是一个学术组织,而不掌握实际权力。经费来源过于单一,也牵制着它展开工作。疫情暴发后,世卫紧急呼吁外界筹款,缺口达10亿美元以上。

即便是在美国国内,对谭德塞的评价也呈两极分化。当年举报过谭德塞的戈斯汀表示,谭德塞已经在新冠疫情发展过程中成为“领导力的象征”,但同时也警告说,世卫组织的上述根本性弱点仍然存在。

从未有其他世卫组织总干事面临过这样一场巨大的危机。谭德塞的任期还剩两年有余。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贾阿(Ashish Jha)表示,如何处理这场危机,有可能重塑整个组织的未来。

每一场发布会的最后,谭德塞总会一边收拾起面前的文档,一边面带微笑地说一句,“明天见”。而在外界的我们看来,更希望这样的明天尽快结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5-2 13:08     标题: 美国吁尽快改革WHO 已向G7提交清单

18:052020/05/01 中时 王嘉源

世界卫生组织(WHO)瑞士日内瓦总部的logo。(路透)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501003529.jpg

据《香港经济新闻》1日报导,美国向七大工业国集团(G7)国家提供改革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清单,促请尽快改革WHO;这被视为WHO重新获得美国拨款的机会。英国也同意改革WHO,但强调要等新冠肺炎疫情过后才做,目前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美国较早前据报已下令情报机关调查WHO。

美国与其他6国的卫生部长分享改革清单,建议加强WHO的独立性和透明度。但G7外交官表示,未知此方案是否代表美国恢復向WHO的拨款。

《香港经济新闻》指出,美国新提案的整体语调,与总统川普及美国国务院对WHO的尖锐指控不符,被指较为温和。有官员建议,採取更激进的措施,例如建立一个仅处理全球公卫紧急情况的独立国际机构。

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报导,美国周三(29日)公布一项方案,计划就WHO在疫情早期的应对及反应,进行早期评估,但其亲密盟友反对,认为应等疫情过去才做。英国和德国驻华盛顿大使曾强调这一点。

英国驻美大使皮尔斯(Karen Pierce)在《华盛顿邮报》中表示,英国政府的立场是,WHO确实需改革,并研究国际卫生法规。不过,皮尔斯称,目前,最重要的是国际合作。

德国驻美大使哈伯(Emily Haber)补充,在疫情中,必须研究哪些事可行、哪些不可行,呼吁不要政治化疫情,国际社会绝对需要透明度。

文章来源:多国领袖挺WHO 川普陷孤立
(中时 )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5-2 13:18     标题: 世界卫生大会将以网络远程会议进行

文 / 潘万莉发布 / 2020年5月1日 10:30 PM 联合早报:


(早报讯)世界卫生组织1日宣布,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定于5月18日召开,考虑到当前疫情形势,会议将改为以网络远程会议形式举行。

世卫组织目前正在制订大会议程。

==================================================================================
不晓得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和周围地区“有没有受邀出席?

那个受到”台独“民进党辣婆菜饭桶的”1450网菌“和”817万票虫“辱骂是黑鬼、黑人的谭德赛几时罢免、被陈时中”神“所代替?很期待。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5-5 15:42     标题: 世界多国认捐80亿美元研发新冠疫苗 美国未参加

2020年05月05日 12:33:09
来源:海外网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直播截图(欧洲联盟委员会推特)

【海外网5月5日|战疫全时区】据CNN报道,5月4日,由欧盟和有关国家共同发起的“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国际认捐大会”在线上举行,该活动共募捐到约80亿美元,将用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以及新冠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对此表示,全世界为了共同利益表现出团结精神。

报道称,包括中国、法国、英国在内的世界多国和国际组织派代表参加了大会,而早前已经叫停对世卫组织资助的美国没有参与这次活动,引发舆论质疑。

《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两位高级官员4日宣称“美国正在领导全球抗击新冠病毒”,但却拒绝透露为何缺席上述活动。报道还批评道,这次认捐活动所展示的各国多边努力,与美国正在走的独行之路形成鲜明对比。(海外网 刘强)

==================================================================================
世界没有了美国的参与,各个组织和机构仍然能够运行、筹款更多、更加容易解决各种问题。世界各国是该讨论美国美国参与的情况下运作。加油!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5-5 15:44     标题: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不应取决个人财富或资源

2020年05月05日 11:45:12
来源:科技快报网


当地时间4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表示,新冠肺炎病毒检测不应考虑个人财富以及是否能负担费用。如果检测取决于个人资源,就会极度扭曲对病毒存在地方的理解,对公共卫生来说非常危险,也不公平。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363_w640_h403.png

迈克尔·瑞安指出,应为所有需要检测的人提供检测,甚至更应该提供给没有机会保持身体距离和可能有更高感染率及死亡率的人群,包括少数族裔等脆弱人群,以及有潜在疾病的人群。迈克尔·瑞安强调,如果要优先检测,也应该先面向弱势群体和生活环境拥挤及较为贫困的人群。(总台记者 朱赫)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5-12 19:36     标题: 在这场国际领导力测试中,美国为何“挂科”了?

2020年05月12日 15:43:02
来源:参考消息


在新冠疫情中,有个现象让人困惑:

一向自诩为“国际领导者”的美国带头破坏国际合作,阻挠人类抗疫事业。

美国的表现有多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科里·舍克在《外交政策》杂志一篇文章中讲得很直白:

新冠疫情的全球影响本可通过国际组织作用而极大削弱,而这本是美国应该领导的事情。然而,在这场领导力测试中,美国“挂科”了。由于美国政府的狭隘自私与无能为力,美国将不再被视为国际体系的领导者。

事实上,美国在破坏国际合作抗疫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整体来说,有三种表现:

其一,“美国优先”带头,单边主义当道。

在美国的疫情防控政策中,国际协调很少见,单边行动是常态,甚至对它的盟友同样如此。我们看到,美国在未同欧盟沟通的情况下,单方面禁止欧洲国家公民入境;截留德国、法国和加拿大的防疫物资,甚至从疫情严重的意大利运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

5月4日欧盟举行应对疫情国际认捐大会视频会议,全球42个国家领导人和政府高级代表、国际组织代表等出席会议并捐款74亿欧元,用于推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生产以及公平分配等。如此重要场合,美国竟缺席了!有欧盟官员表示,美国是在“自我孤立”。美国《纽约时报》则评论称,认捐大会这一多边努力与美国的“单打独斗”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二,“甩锅”中国开路,胡编撒谎成性。

“美国人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政府有可能控制不住疫情,对总统的信任正在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寻找外部敌人是白宫必然的选择,以便把一切责任推卸给外部势力——首先是中国。”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夫的这句话,点出了特朗普政府抗疫的“公开秘密”。

为此,特朗普政府对华使出多种“肮脏”手段:在抗疫责任上,肆意指责中国“瞒报疫情致使他国受害”、鼓吹“中国赔偿”;在病毒起源上,传播“武汉实验室起源论”谣言;在涉疫舆论上,诬陷“中国传播关于疫情的假消息、阴谋论”;在政治外交中,撺掇甚至威胁盟友一块栽赃中国,加大对华施压。

必须指出,美国攻击中国无异于打击国际抗疫的重要力量,对国际合作有百害而无一利。中美同为世界大国,美方肆意恶化两国关系破坏了国际合作氛围。

美国拉拢他国攻击中国的举动在全球抗疫关键时刻,将一些国家引入“选边站”的尴尬局面,无疑使得国际合作复杂化。但这并不能得逞。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9日的报道明确指出:美国敦促“惩罚”中国的做法并未说服盟友。盟友们将美国此举视为让特朗普在选举年避免因防疫“不均衡”而受指责的“政治行动”,以及让他们“选边站”的压力。

其三,打压世卫到底,阻挠合作成瘾

除了攻击和抹黑中国,特朗普政府也在不遗余力地将“脏水”泼到世卫组织身上,指责世卫组织在应对疫情上“延误”、以“中国为中心”。为此,特朗普政府无视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中的协调纽带作用,无视国际社会、其他国家和科学界对支持世卫组织的呼声,坚持对世卫组织“断供”。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1DE1_w1080_h742.jpg

此外,美国对世卫组织的打压和攻击也几乎到了“逢世必反”的程度。先是不参加世卫组织4月24日启动的一项加速全球新冠疫苗和治疗工具研发、生产及分配工作的国际倡议;后是5月8日反对联合国安理会的一项呼吁各国停火、更好抗击疫情大流行的草案,理由是草案间接提到有关世卫组织的措辞让美国不满。据法新社报道,当美方代表宣布这一决定时,安理会其他14个成员国代表“感到震惊”。

美国对世卫组织的攻击不得人心。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周刊发文指出:面对一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卫生危机,伤害一个最有能力引导世界走出危机的政府间机构是“危险之举”。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第一副总裁安妮·克鲁格更是直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发文怒斥:特朗普政府“实际上是在对人类健康发动战争”。

讽刺的是,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世卫“断供”的第二天,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就发布声明,宣布向世卫组织追加1.5亿美元捐赠

事实一再证明,已造成全球400多万人感染的新冠疫情并未阻止美继续在所谓“美国优先”的道路上狂飙。美国阻挠破坏、恶意冲击以世卫组织为核心的国际卫生治理体系,几成病毒“帮凶”

早在3月26日,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发表的联合声明就指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大流行深刻表明全球的紧密联系及脆弱性。病毒无国界,需要本着团结精神,采取透明、有力、协调、大规模、基于科学的全球行动以抗击疫情。我们坚定承诺建立统一战线应对这一共同威胁。

美国之前也参加了G20领导人视频峰会,参与发表声明,如今,可还记得当初的承诺?

=======================================================================================
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不参与国际事务,可以让更多国家负起更多国际责任。总比单靠一个不要放弃国际义务的超级霸国搅乱国际事务来得好,来得正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5-15 00:14     标题: 英媒分析:疫情威胁美国金融霸主地位

2020年05月14日 14:00:15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5月7日刊登作者马蒂厄·法瓦题为《地缘政治和技术威胁美国金融主导地位》的文章称,疫情危机损害了其他一些国家对美国领导力的信任。文章编译如下:

今年1月,一位美国前将军在全球资深金融家的聚会上发言,称美国应对冷战以来最复杂的种种威胁不力。他还谈到了一个不太显眼的威胁:通过咄咄逼人地使用经济制裁,美国滥用了其作为主要金融大国的实力,促使盟友和敌人都致力于另起炉灶。一位前军事将领居然谈起全球金融体系,可见那个危险已变得多么严峻。

金融体系由机构、货币和支付工具组成,它们决定着给养实体经济的无形流动资金如何在世界各地流动。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是其律动中心。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现状根深蒂固不可挑战,但情况不再是这样了。

“美元主导地位正从根本上被掏空。”皇家三军研究所的汤姆·基廷表示。新冠肺炎危机可能会给予离心力一个决定性的促进。

地缘政治“赶走”盟友

有三件事情在推动着变化。第一,地缘政治的“推动”因素。美国的中心地位使之能够阻止对手获得全球流动资金供应从而削弱对手。不过直到最近,它一直没有这样做。金融体系被视为促进贸易与繁荣的中立基础设施。第一道裂痕出现在2001年以后,当时美国开始利用它来切断恐怖活动的资金供应。不久,有组织犯罪和核扩散者也被列入名单。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后,美国惩罚了俄罗斯经济中的寡头、公司和整个行业,数量是以前的两倍。与黑名单上实体做生意的其他国家企业受到“二级”制裁。再往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提升了金融体系的武器用途,并将其用于对付盟友。去年12月,特朗普政府把矛头指向修建管道将俄罗斯天然气输送到欧洲的公司。今年3月,在其他国家向伊朗输送援助之际,美国却加强了对伊制裁。

如今,为了扼杀中国,美国越来越多地将制裁与其他限制措施并用。商务部有各式各样其他公司不得与之来往的实体清单,其中一份叫“未核实”清单,它禁止向商务部存疑的公司出口产品。这份清单上的名字在2016年有51个,到今年3月已增加到159个。中国实体占了新增条目的三分之二。其他部门也争相被认为对中国最为强硬。

技术“拉动”新兴市场

从短期来看,整个体系的隐晦性使制裁产生了最大限度的效果。但它也促使其他国家强烈希望找到变通办法,而技术日益提供了打造变通办法所需的工具。

这种进步源自新趋势的第二个驱动因素:尝试满足新兴经济体需求的“拉动”因素。技术企业瞄准了世界上几乎无法获得金融服务的23亿人口。得益于大量资本和宽松的规则,他们创建了运营成本低廉的系统开始出口。有些公司还打算在信用卡很少见但手机很普遍的地区开展商务。以庞大的国内市场为后盾,中国的“超级应用软件”运行着新的生态系统。

许多新兴市场(不仅仅是中国)渴望再平衡,这也起了一定作用。大多数国家以美元在境外借款和为出口产品标价。美国曾经是最大的买家。每当美元升值,需求就会随之上升,弥补了债务成本的增加。但现在,美元走强意味着其主要贸易伙伴能购买的东西减少。因此,当偿还贷款变得更加昂贵时,需求就会下降。利害关系已加大:新兴市场的美元债务存量自2010年以来增加了一倍,达到3.8万亿美元。

疫情重创美元信任

助推的第三个因素是新冠肺炎,它可能会带来一个转折点。已然因关税上升而举步维艰的全球贸易可能会进一步破裂。随着远方的中断导致本地的短缺,各国政府都想缩短供应链。这将给予区域大国更多空间来制定自己的规则。美国境内的经济后果可能会挫伤人们对其还债能力的信心,而这种信心支撑着其债券和货币。

最重要的是,这场危机损害了其他国家对美国适合当领导的信任。它忽视了早期预警,搞砸了最初应对。而中国迅速控制了病例,现在正宣扬它在国内的出色能力。美国保障全球繁荣的能力是维系金融秩序的黏合剂。由于其合法性受到重创,金融体系再度遭受攻击似乎不可避免。首当其冲的是美元体系的步兵——银行。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3 14:29     标题: 美国对欧盟、英国等贸易伙伴发起301调查

2020年06月03日 11:49:1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华盛顿6月2日电(记者熊茂伶 高攀)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2日宣布,美方开始对多个贸易伙伴的数字服务税发起“301调查”。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一份声明中说,特朗普总统对于许多贸易伙伴正采取旨在“不公平”对待美国企业的税收计划感到担忧,“我们准备采取一切适当行动,保护美国企业和工人不受任何此类歧视”。

此次“301调查”针对以下10个贸易伙伴已执行或正在考虑的数字服务税:欧盟、英国、奥地利、捷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去年7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曾宣布对法国数字服务税启动“301调查”,并于12月威胁对香槟、奶酪、手提包等法国产品加征关税。今年1月,法国和美国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达成一致,法方在2020年12月前不会起征数字服务税,美方承诺在此期间不对法实施报复性关税,双方同意通过谈判就相关问题实现“全球共同框架”。

所谓“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面对国内的病毒细菌疫情、11月选举和黑人大暴动之际,还可以对欧盟和大英帝国老祖母施加关税,说明特朗普认为选情对它有利,有信心,才可以做出这样的措施!特朗普加油!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4 11:40     标题: 对10个贸易伙伴发起“301调查”:特朗普为何向自己人开火?

2020年06月04日 09:52:21
来源:新京报评论


文 | 徐立凡

美国又在贸易领域开辟新战场了。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6月2日宣布,美方开始对10个贸易伙伴的数字服务税发起“301调查”。这10个贸易伙伴是欧盟、英国、奥地利、捷克、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巴西、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301调查”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常规大棒,自美国出台《1974年贸易法》以来,就没停止过挥舞。

之所以叫“301调查”,是因为该法第301条规定,如果调查证明其他国家存在“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就可以建议总统实施单边制裁。

目前,美国已对其他国家发起“301调查”122起,平均下来每年将近3起。

但这次美国的“301调查”有些特殊。

一是美国以一对十,包括欧盟在内,德、英、法、印都位列美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之内;二是这些贸易伙伴,大多数是美国的所谓传统盟友。

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怎么连“自己人”也不认了?

2018年“GAFA”税埋下的仇怨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声明中给出了解释:这些贸易伙伴都是“已经采用或正考虑征收数字税”的国家。

数字税在2018年就由欧盟酝酿。2018年3月,欧盟放出了一个试探气球,称当年年底要出台针对美国科技巨头的征税计划,税率将定为3%。这个计划最终因瑞典等国反对而作罢。

但欧盟的试探启发了其他国家。随后,韩国、印度、墨西哥、智利和其他拉美国家都开始研究设立数字税。但第一个把研究化作实际行动的是法国。

去年7月,马克龙签署了一项数字税法案。法案规定,从2020年起,对全球数字业务年营收超过7.5亿欧元,以及在法国境内年营收超过2500万欧元的企业,征收3%的数字营业税。

这项法案,保守估计将给谷歌(Google)、苹果(Apple)、脸书(Facebook)和亚马逊(Amazon)等美国企业增加数十亿欧元的负担,因此又被称作"GAFA"税。

法国的"GAFA"税引发美国反击。去年12月,美国启动对法国的“301调查”,特朗普声称要对法国24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加征100%的关税。两国最终暂时停火,决定把数字税之战延迟到今年年底再说。

现在,美国突然宣布再次启动“301调查”,除法国外还扩大了范围,显然是违反了特朗普和马克龙推迟决定的默契。当然,出尔反尔对特朗普政府来说很正常。

特朗普需要纳斯达克指数维持颜面

特朗普政府为什么这么着急呢?

原因有两个。一是受贸易摩擦和疫情冲击,美国经济二季度将大幅收缩,而数字经济是相对能够保持生机的领域。

跨大西洋的商品和服务贸易规模每天有30亿美元,但现在商路不通,只有网络经济还能红火。特朗普政府不愿意把这块肥肉割给“盟友”们分享。

二是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征收数字税。像印度,3月26日起开始征收2%的数字税,惹得特朗普一度大骂。而英国也做好了近期开征数字税的准备。

假如数字税的星星之火燎原开来,美国科技巨头遭受的冲击会直接影响美股。而美股指数,是特朗普现在唯一能维持的颜面。

那么,"GAFA"等美国科技巨头是什么态度呢?

目前是态度不统一。一些美国高科技企业反对征收数字税,但另一些不反对。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早先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就表示,对此持开放态度。

这不是因为脸书嫌钱挣得太多,而是因为即使加征3%的数字税,也有办法应对。

不少美国高科技企业会选择把盈利划归税率较低的国家的子公司,以逃脱在美国被征营业税。

欧洲国家加征数字税,同样可以选择类似办法。英国加征,就把盈利转给爱尔兰的子公司。欧盟加征,可以把盈利换到亚洲。所以,不少美国高科技企业反而不像特朗普那么激动。

美国一次另类的退群

脸书这样的美国高科技企业不怕数字税,那么,美国瞄准的这些贸易伙伴怕不怕“301调查”的大棒?

应该是不怎么怕。一方面,“地主家也没有余粮”,这些贸易伙伴也等着数字税贴补家用;

另一方面,美国科技巨头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商业性的,而且还具有舆论操纵功能。其影响力经常超过本国媒体。

对于各国来说,加征数字税本身是一种治权的彰显。

最关键的是,在这场数字税加征与否的博弈背后,是对数字经济规则制订权的争夺。

经合组织(OCED)从2015年起就开始琢磨数字税了,目标提得很明确,就是要在数字经济领域制定出适用于全球的税收规则。

去年欧盟理事会等领导机构换届后,更是把数字税与应对气候变化列为两大重点任务。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经合组织2015年以来的举动就是在试图挑战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因此一直抵制。

去年欧盟加快了研究数字税的进度,美国换了个打法,同意加入数字经济税收的全球谈判,以图加以控制。

现在启动“301调查”,说明特朗普政府又换打法了,不再把数字经济税收的全球谈判当作一回事。这算是另类的一次退群。

可以预料,为了达到威吓作用,除了英国外,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一定会从这十个锁定的贸易伙伴中,找出一两只鸡来杀。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路透社去年底曾做过一个调查,2018年美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九个与美国有贸易摩擦。

还可以预料,国际贸易环境可能因为数字税而变得更加混乱。但越混乱,针对美国科技企业征收数字税的可能性越高。

“301调查”的大棒,也会伤着美国自己。
======================================================================================
知道了吗? 这个含有自闭症的牛仔总统特朗普是无情无义、翻脸无情的家伙,在疫情紧张的时候,居然对自己的盟友实施“301调查”,实在过分。因此这些西方国家不要再追随美国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6 22:07     标题: 美国将撤9500名驻德美军,德官员:那我们更反美了

2020年06月06日 15:42:53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华尔街日报》6月5日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已要求五角大楼在今年9月前撤走9500名驻德美军。目前,驻德美军总数约34500人。

报道称,此举还将限制任一时期派驻德国的美军不得超过2.5万人,而根据现有做法,随着部队轮替或参与训练演习,驻德美军总数最高可达5.2万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e177_w907_h222.jpeg

一名美国官员5日表示,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最近签署的备忘录要求作出这一调整。另一名美国高级官员则透露,特朗普政府自去年9月以来就一直在讨论相关举措,与德国总理默克尔日前拒绝出席6月底在华盛顿举行的G7峰会无关。

但这名官员承认,美国此举反映出特朗普长期以来的对德政策。特朗普上任以来,两国在军费开支、北溪二号等问题上都出现明显分歧。

6日,路透社也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的话说,裁军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数月来工作的结果。

德国方面,一名国防部高级官员对《华尔街日报》称,德国政府尚未接到正式通知,不过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听到了美军将裁减驻军的传闻。

这名官员表示:“我们知道特朗普在面对国内压力时会这么做,但我们以为他会先从阿富汗撤军。”他还警告称,此举将无助于那些努力维护两国关系的德国朋友,“反而会助长这里已经蔓延的反美情绪。”

五角大楼对此事不予置评。

“其他盟国会问:我会是下一个吗?”

德国是美国在欧洲大陆进行军事训练的主要枢纽,拥有各类重要美军基地,包括在格拉芬沃尔(Grafenwoehr)及霍恩费尔茨(Hohenfels)的训练基地,以及驻欧美国空军、陆军总部;美军的非洲司令部也设在德国。

特朗普政府的撤军决定遭到一些前国防部高官和议员的批评,他们担心此举将进一步削弱一个关键联盟,让美国的对手获得机会。

驻德美军前指挥官霍奇斯(Frederick Hodges)就认为,美国在德国的存在,能促进五角大楼向欧洲和其他地区投射力量的能力。他声称:“俄罗斯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降低对我们盟友的威胁,为什么要我们用减少驻军来‘奖励’这种行为?德国是我们在欧洲最重要的盟友,这看起来像是惩罚。”

有知情官员透露,特朗普的新举措对驻德美军上限做出了限制,但美国可能会将多余兵力转移到波兰或其他欧洲国家,部分则返回美国。总之,会继续在欧洲维持重要军事力量。

不过,《华尔街日报》指出,波兰和其他中欧国家的基础设施普遍不如德国发达。此外,美国的举动也可能令包括韩国在内的盟国感到担忧,韩国同样因军费问题与美国产生分歧。

五角大楼前欧洲和北约政策高级官员詹姆斯·汤森德(James Townsend)质疑,特朗普政府此举不但侵蚀了与德国之间的信任,也侵蚀了与其他盟国的信任,“其他盟国会问,我会是下一个吗?”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阿尔约特(John Ullyot)回应此事称,目前尚无任何声明,但特朗普作为三军统帅,正不断评估美国军队及海外军事力量的最佳配置,“美国仍致力于和我们强大的盟友德国合作,确保我们的共同防御,以及许多其他重要议题。”
========================================================================================
牛仔总统特朗普2016年的上台,很大部分是因为得到俄罗斯的协助。因此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将撤兵9500名,也是对俄罗斯的一种感谢方式、也是为美国要求德国及其它北约盟国增加军方的一种方式!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9 10:05     标题: 美国突然从德国撤军 梅克尔表示「不能接受」

17:202020/06/08 中时电子报 江飞宇

美国将从德国撤出9500名美军。(图/美国陆军)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608004156.jpg

美国高级官员上周五表示,川普总统已下令在今年9月前,将从德国撤走9,500名美军。此举并告知德国与北约,为此,德国总理梅克尔批评美国的作法,并表示「不能接受」。

路透社报导,德国总梅克尔(Angela Merkel)的政治团队成员彼得·拜尔(Peter Beyer)告诉《莱茵邮报》(Rheinische Post newspaper):「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因为华盛顿没有派人提前通知北约盟国,也没有告知德国。」

美德裂痕扩大? 川普下令撤走近万驻德美军
同样的,德国外交部长海克斯·马斯(Heiko Maas)在接受报纸採访时也表示「他对美国决定从德国撤军,表示相当遗憾」,而他也承认,目前柏林与美国的关系处在复杂情况。

文章来源:U.S. decision to withdraw troops from Germany "unacceptable" - Merkel ally
(中时电子报)
=====================================================================
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间宣布从德国撤走9,500名美军。此举并告知德国与北约。

这些政策等于告诉德国:为了防御俄罗斯的攻击,德国应该拥有核武器。相信这一点美国没有意见,反正美国距离欧洲那么远,美国不会受到核辐射感染。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14 19:57     标题: 特朗普西点军校毕业演讲:我们不是世界警察

2020年06月14日 10:08:3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龙玥】6月13日,在纽约州,美国总统特朗普向美国知名军校——西点军校的1107名毕业生致辞,祝贺他们开启美国陆军职业生涯,并强调美军的职责是保卫美国,而不是去“重建他国”、解决别人的冲突,美国不是“世界的警察”。

过去,美国政府隔三岔五发动战争,四处插手地区纷争甚至他国事务,发动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让美国身陷全球多地战争与冲突的泥沼。但特朗普在此次讲话中声称,“我们正在恢复美国士兵的基本原则,即美军的职责不是重建他国,而是保卫、坚决保卫我们的国家不受外敌侵犯。我们正在结束无休止的战争时代。取而代之的是重新捍卫美国的切身利益。”

他继续说道,“美军的职责不是去解决许多人闻所未闻、在遥远地区的旧时冲突。我们不是世界的警察。”

同时,特朗普也喊话称,“但我们要让敌人知道,如果我们的人民受到威胁,我们将果断采取行动。从现在开始,当我们战斗时,我们只为胜利而战。正如麦克阿瑟所说:在战争中,胜利无可替代。”

特朗普还表示,他领导的政府已投入超2万亿美元购置新型舰艇、轰炸机、战斗机、新式坦克和导弹等,并研制超高音速的导弹,还成立了太空部队。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e88_w1909_h986.jpeg

特朗普发表讲话 视频截图,下同

对于特朗普的此番言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评价道,特朗普在传递他的政治基调,表明他对美国军事干预的态度,并宣称他的政府对武装部队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承认美国正面临一个“动荡”时期。他说道,“美国的制度能够持续对抗当下的激情和偏见,这是让美国在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当时局动荡、道路坎坷,最重要的是永恒、持久的东西。”

然而,特朗普却未在致辞中提及当下席卷美国甚至全球的反种族主义的抗议活动,也未对种族不平等进行谴责,只对美国国民警卫队表示了感谢,称他们做出了正确的应对,维护了街道和平。

但特朗普“派兵镇乱”的做法却被美国多位高级军官反对,双方出现分歧。上周,美国国防部长站出来公开反对动用联邦军队镇暴后,差点被特朗普炒鱿鱼,这位防长都准备好了辞职信。美国退役四星上将詹姆斯·马蒂斯近日也对特朗普应对骚乱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124_w1870_h952.jpeg

现场的西点军校毕业生

此外,当前美国新冠疫情出现反弹之势,仅过去24小时就新增约2.5万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超206万例,死亡病例超11万例。但特朗普仅在此次这次致辞中简单提及美国疫情形势,称美国将消灭这个“隐形的敌人”。然而,特朗普仍不忘再度污蔑称,该病毒来自中国。

特朗普的此次辞职也引发了疫情担忧,美国广播公司(ABC)表示,特朗普在西点军校致辞被批评为一场政治举动,因为该军校位于美国疫情最为严重的纽约州,这将使毕业生面临风险。

当天,现场西点军校的毕业生们被要求戴上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同时,西点军校没有安排学生亲属出席,而是通过网络观看的方式。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171_w1885_h966.jpeg

西点军校毕业生

美国西点军校,是美国第一所军校,也是美国陆军的培养院校,美国现任国务卿蓬佩奥曾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西点军校毕业。
==============================================================================
文章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向美国知名军校——西点军校的1107名毕业生致辞,祝贺他们开启美国陆军职业生涯,并强调美军的职责是保卫美国,而不是去“重建他国”、解决别人的冲突,美国不是“世界的警察”。

同意!美军的职责是保卫美国,解决美国国内的种族暴乱、防止拉丁美洲人越过特朗普建的边境“万里长城”,而不是去“重建他国”、去帮忙建立“台湾国”、美国人没有这个义务。

单单凭这一点,美国总统特朗普就比那个前黑人总统奥巴马更加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14 21:45     标题: 特朗普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喊“美国不是世界警察” 有人爆料打脸

2020年06月14日 11:40:3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崔妍】“解决许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的遥远国度上的冲突,并不是美军的职责。我们不是世界警察。” 13日,特朗普在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再次表达这一立场,而美国媒体对这场典礼的观察视角却非常负面。有人说,因反对“派兵平乱”与特朗普闹别扭的军方高层都未参加典礼;还有人说,特朗普讲话时西点军校外就有数百名示威者聚集,更有人说,疫情期间的毕业典礼大都取消了,西点军校的典礼是特朗普“逼着办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e68_w1024_h683.jpeg

特朗普于13日在纽约出席美国西点军校2020年毕业典礼 图源:CNN

据《纽约时报》13日报道,特朗普于13日在纽约出席美国西点军校2020年毕业典礼,并向毕业生致辞。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72_w1616_h1080.jpeg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据报道,特朗普首先向在场“1107名即将成为最杰出陆军军官”的毕业生们表示敬意,随后,他向美军及国民警卫队表达了感谢,称他们“精准地应对了最近的许多挑战,从飓风和自然灾害,到确保我们街道上的和平和安全。”紧接着,特朗普说,美国现在正进入其历史的“关键时刻”。

西点军校2020届毕业生 图源:CNN

“美军的工作不是重建别国,而是保卫——有力地保卫我们的国家不受外国敌人的侵害。我们正在结束战争无休无止的时代,取而代之的是重新清醒地关注并保卫美国自身的切身利益。”特朗普说,“解决许多人甚至从未听说过的遥远国度上的冲突,并不是美军的职责,我们不是世界警察。”

特朗普还说,虽然美国不是“世界警察”,但如果美国国民受到威胁,美国“将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如果我们要战斗,我们只为胜利而战。”此外,他还引用了曾任西点军校校长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话称,“就像麦克阿瑟所说,战争中,胜利没有替代品。”

紧接着,特朗普还自夸了一番美国“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他表示,美国正在建造“数百艘新军舰、轰炸机、战斗机、坦克、军事卫星、火箭和导弹。甚至在制造超音速导弹,可以精确击中1,000英里外的目标,它比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导弹快17倍。“

对于特朗普的演讲,“今日俄罗斯”(RT)认为,说美国“不是世界警察”的话,早在4年前特朗普竞选总统时就下过承诺,但4年以来,特朗普至今仍没有从任何地方“有效地撤出美军”。

《纽约时报》则表示,值此美国正因“黑人之死”抗议示威不断之时,特朗普在此次演讲中却丝毫未提及这个“尖锐”的问题——此前他曾威胁称,将援引1807年的《叛乱法案》,动员全国各地的军队,“迅速解决问题”。而这一表态也遭到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尔利的强烈反对。该报表示,特朗普和美国军方之间已经留下了“深深的裂痕”。

据报道,埃斯珀和马克•米尔利均未出席此次毕业典礼。报道援引相关官员们的话表示,二人不出席的决定是在最近一次与特朗普发生冲突之前做出的。

《纽约时报》还称,就在特朗普发表演讲时,数百名抗议者手举“学员不是工具”等标语,聚集在西点军校外抗议示威,谴责特朗普此前对军队的“不当利用”,并在疫情期间别家学校都取消毕业典礼时强迫西点军校举行毕业典礼。报道称,此前,西点军校毕业典礼因疫情原因曾多次推迟。
===================================================================================
文章说:说美国“不是世界警察”的话,早在4年前特朗普竞选总统时就下过承诺,但4年以来,特朗普至今仍没有从任何地方“有效地撤出美军”。

只要特朗普的健康没问题、在今年11月的美国大选当选连任,美国不当”世界警察“、从世界各地撤军一定可以做到。当然原则是特朗普必须当选!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17 00:11     标题: 美国总统特朗普证实驻德美军将减员至2.5万人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0-06-16 20:49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15日在白宫对媒体证实,将把驻德国美军人数减至2.5万人,还指责德国在北约军费分担中贡献不足。

当天(15日),特朗普抱怨称,驻德美军多年来“帮助”德国,而德国却“拖欠”北约大量军费,这不合理,所以美国要把驻军人数减少到2.5万人。他还认为,德国在贸易上“不公平”对待美国,并且每年斥巨资从俄罗斯进口能源。

对此,德国驻美国大使埃米利·哈贝尔在一场智库活动上回应说,驻德美军不是为了保护德国,是为了所谓的跨大西洋安全,还用于美国在非洲和亚洲的力量投送。

https://rs1.huanqiucdn.cn/dp/api ... 7f3991a5bcaa891.jpg

美国国防部今年3月的数据显示,约有3.5万名现役美军驻扎在德国。目前,德国是美国在欧洲驻军最多的国家。美国媒体5日报道说,特朗普已要求五角大楼在9月前从德国撤出9500名美军,同时将限定任何情况下在德美军人数不得超过2.5万人。

https://rs1.huanqiucdn.cn/dp/api ... ade7ec0b798ecc5.jpg

对此,德国国防部方面表示,他们事先并不知情。德国媒体撰文指出,美国的单方面举动是严重的错误,无疑将破坏跨大西洋伙伴关系。有德国议员表示,美国的做法显示美方不让盟友参与决策过程,这是又一次“提醒”,欧洲人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11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美国若能削减驻欧洲美军数量,将有助于缓解欧洲地区紧张局势。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26 21:50     标题: 美军从德转移波兰 恐激怒俄

04:102020/06/26 中国时报 王嘉源

美国可能会将部分从德国撤出的美军部署至波兰。(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B09A00_P_04_02.jpg

美国总统川普24日与到访的波兰总统杜达在白宫举行会谈。川普表示,波兰提出希望增加驻波美军规模,美国可能会将部分从德国撤出的美军部署至波兰。他还形容,此举将对俄罗斯传递出强劲的讯息。一般认为,美国此举恐激怒俄罗斯。

杜达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位访美的外国元首。波兰28日即将举行总统大选,寻求连任的杜达此行带有选举考量。他去年6月曾访美,当时美波双方已就防务合作达成共识,包括将增派1000名美军驻波,以对抗「俄罗斯威胁」。波兰还宣布购买32架F-35匿踪战机,以及总值约8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

驻波兰美军现有约4500人。美波领导人表示,希望在北约框架内敲定防务合作协议。川普说,目前驻德美军约5.2万人,「我们将大幅削减至2.5万人」,削减的美军有些人会返美,有些将被派驻到波兰及其他欧洲国家。他并且强调,波兰会承担驻军费用。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院欧洲问题专家莫莉.蒙哥马利指出,波兰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和重要安全伙伴,美国在波兰驻军将增强北约组织(NATO)东翼的军力,而英国「脱欧」后,波兰能在欧盟内呼应美国的政策立场。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则表示,俄将于必要时採取措施以保证自身和其盟国的安全。24日,俄国则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阅兵,藉以彰显自身的二战胜利国地位。1周前,俄总统普丁曾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反击西方国家企图窜改歷史,将俄国从二战胜利国的行列中排除出去。

===================================================================================
文章说:川普表示,波兰提出希望增加驻波美军规模,美国可能会将部分从德国撤出的美军部署至波兰。他还形容,此举将对俄罗斯传递出强劲的讯息。一般认为,美国此举恐激怒俄罗斯。

美国顺应在这方面的发展,趁机把美军从德国推移进到靠近俄罗斯边境的波兰,此举势必让俄罗斯暴露在驻波兰美军的眼皮底下、让俄罗斯被美国看个精光。战斗民族的俄罗斯怎么可以容忍美国和北约的挑战啊?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28 00:09     标题: 美欧关系亮红灯? 梅克尔:若美国不愿承担大国责任 需重估欧美关系

21:462020/06/27 中时 諶悠文

德国总理梅克尔。(图/shutterstock)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627003284.jpg

德国总理梅克尔说,美国如果不愿承担全球性大国责任,欧洲需重估欧美关系。

德国《南德意志报》报导,针对美国计画缩减驻德美军一事,梅克尔表示,美欧同盟对欧盟每一个成员国都具重要价值。美国在德驻军关乎德国及北约欧洲部分的利益,同时也是在保护美国自身的利益。欧洲有重要理由依赖跨大西洋的防务共同体和共同的核保护体系。

梅克尔表示,儘管在防务上欧洲应比冷战时期扮演更重要角色,但如果美国从这种(全球性大 国)角色中解脱出来,「我们将不得不(对欧美关系)进行根本性思考」。她说,德国知道应该增加国防预算,近些年已大幅增加预算。德国会继续增加预算,

美国总统川普15日宣布驻德国美军将大幅减员,并指责德国在北约军费分担中贡献不足。这一决定引发德国政界不满。此间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美国与德国等传统欧洲盟友的关系出现倒退的一个信号。

(中时 )
======================================================================================
美国如果退出欧洲,最高兴的除了俄罗斯,也包括法国、大英帝国和德国。美国退群下,可以让这些国家在没有美国的影响之下,相继扩军、扩大国家影响力、争做欧洲的老大哥地位。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28 00:30     标题: 美国要从德国撤军?特朗普的理由像是黑社会收保护费

2020年06月27日 18:53:48
来源:深圳卫视直新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e50_w1080_h720.jpeg

直新闻: 我们看到,在特朗普宣布将大幅减少驻德国美军人数之后,美防长埃斯珀昨日突访北约布鲁塞尔总部,与欧洲盟友协商驻德美军减员计划。对此,你做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我认为,埃斯珀的造访北约,意味着美国军方正在非常认真地执行特朗普的决定了。

特朗普的这个决定一出来,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特别是他减员的理由被不少人批评。按理来说,就算是特朗普真的有意做出这样一个决定,也有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可讲。比如二战后的德国没有尽到应尽的安全责任,无论是对欧洲的共同防卫还是对自身的安全防卫,都表现得不积极,甚至是存在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把安全防护责任完全推给美国的现象;再比如近年来在全球几乎所有的热点问题上,德国不仅没有跟美国保持同步,甚至还存在着扯后腿的现象等等。假如特朗普站在这个角度来威胁德国要从德国撤军,至少还可以表现出一个老大的胸襟和气度,一个老大的责任感,同时德国也将无言以对。

然而,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他把这些听上去光明正大的理由撇在一边,而是选了找了一个非常庸俗非常小家子气的理由,“你德国接受了我美国的军事保护,却不仅不承担相应的军费,而且还不买我美国的东西,偏偏要跑去买俄罗斯的油气资源”。大家知道,二战后的美国之所以在德国驻军,其中的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作为高举西方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的世界老大美国,有责任和义务领导、建立与维护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尤其是有责任保护那些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上跟自己保持一致的盟友。然而特朗普眼中的逻辑则是,既然我在安全上罩着你德国,那你就要给我交保护费,同时你所有的经济利益都只能给我美国,而不能给俄罗斯等敌对国家。换句话说,特朗普的这一逻辑,把美国这个国家的格调给降低了好几个等级,从为世界承担责任的全球霸主,做成了一个到处吃拿卡要、到处占人小便宜的流氓警察,甚至是做成了一个到处收保护费的黑社会老大。这样一种做法,将会从根子与破坏美国与西方盟友的关系,甚至是动摇美国与其他国家结盟的政治、文化与价值根基。

当然,从中我们也可以再度看出,特朗普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人物,甚至不是一个习惯于说漂亮话的政客,他只是一个目光短浅、小气而又真实的商人。这样一个没有城府与没有格调的特朗普,并不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他其实是非常好对付的。其他国家不需要防着他能成什么大事,只是需要防着他有可能会把当今的世界秩序砸一个稀巴烂。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37_w700_h394.jpeg

直新闻: 假如特朗普真的撤走相当一部分驻德美军,那将会对欧洲的安全格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 其实,外界不用为这件事情过于操心。虽然美国防长埃斯珀似乎是在认认真真地执行特朗普的命令,但是这件事情最终办不办得成还不一定。这一方面是因为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只剩下了半年不到的时间,按照当前美国国内的选情,下一任总统是不是特朗普还真的很难说,另外一个方面,在美国国内有着强烈意识形态色彩和冷战思维的人大有人在,尤其是美国国会极有可能会出面阻止特朗普的这一决定。

因为德国和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双方合作所形成的欧洲安全格局,并不是特朗普想改变就改变得了的。众所周知,德国是美国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德美同盟也被誉为“北约的基石”。作为驻欧美军的“大脑”和“中枢”,美军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均设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帕奇军营,美军驻欧洲空军司令部设在德国的拉姆施泰因基地。德国还是美军向中东和非洲地区中转物资和人员的“枢纽”,被视为美军在中东和非洲展开行动的集结地。这些都意味着,一旦美国从德国撤走部分军队,导致美德同盟关系动摇,那有可能会导致北约成员间的进一步离心离德,导致欧洲安全格局的彻底崩解。我相信,在这一方面,美国国内应该是有明白人的,不会由着特朗普胡来。

当然话得说回来,假如特朗普的这一举动,仅仅意味着美军部分撤出德国,而不是撤出整个欧洲,也就是从德国撤出来的那些美军,仍然会部署在美国的欧洲其他盟国当中,甚至是进一步东进,部署到更为靠近俄罗斯的波兰,那就意味着美军的这一行为,仅仅是在欧洲内部做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不会对现有的欧洲安全格局产生太大的影响。甚至是对于德国来说,也仅仅是伤了一点面子,并不会带会什么实质性的伤害。因为美国仍有部分驻军留在德国,德国也仍然是北约成员国,一旦德国与俄罗斯真的发生了军事冲突,那由美国领导的整个北约也仍然会为了德国而两肋插刀的。

假如美军部分撤出德国,仅仅是为了在欧洲内部做一些结构性的调整,也就是这些军人中的绝大多数仍然会留在欧洲,那也就意味着,特朗普的这一举动,并不是要在安全上跟欧洲彻底脱钩,而仅仅是为了敲打和教训一下德国。因为在美国看来,近年来的德国已经越来越不听话了,不仅没有跟在美国后面跟中俄两个国家对着干,甚至是游走于美俄中几个大国之间,企图搞左右逢源的平衡外交战术。尤其德国还是整个欧洲的龙头老大,在欧洲说话具有一言九鼎的分量,再加上德国即将轮任欧盟主席国,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德国要带领整个欧盟跟美国对着干,那美国在当今世界上除了中俄之外,将会增加一个强而有力的对手。因此,不排除美国这次以撤军的方式敲打德国,既是为了教训一下欧洲的这个老大,同时也要顺带敲打一下欧洲其他国家,让他们不要有二心,要在经贸与安全上都唯美国的马首是瞻。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6-28 15:02     标题: 默克尔:别想当然认为美国还想当“世界老大”

2020年06月28日 12:13:52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宣布驻德美军减员、指责德国军费“未达标”,美国不断释放着与传统盟友关系倒退的信号。2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此回应称,不要想当然地认为美国还想当“老大”,如果美国自愿放弃世界大国的角色,我们将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

据英国《卫报》当地时间6月26日报道,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柏林总理府接受了六家欧洲新闻的采访,包括了英国《卫报》、西班牙《先锋报》、法国《世界报》、波兰《政治周刊》、意大利《新闻报》、德国《南德意志报》,并为欧洲事务和大国关系等问题定调。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50_w600_h240.jpeg

题为“默克尔警告,别再想当然地以为美国还想当世界老大”的报道 图自《卫报》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ize65_w669_h237.png

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截图

7月1日,德国将接任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为期半年。这也将意味着,在这半年里,德国将主持欧盟理事会会议,并负责推进欧盟立法工作。

《卫报》报道称,默克尔在采访中表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不能再把美国仍渴望成为“世界老大”、或美国需要相应调整其优先事项的想法视为理所当然。

记者提问默克尔,美国在迅速远离欧洲,在军费问题上批评德国,甚至打算从德国撤兵。对此,默克尔回应称德国已经意识到增加军费开支的必要性:“近年来,我们(的军费开支)取得了可观的增长,我们将继续沿着这条路提高我们的军事能力。驻德美军不仅有助于保护德国和北约中的欧洲国家,而且也有助于维护美国的利益。”

她这番考量似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提出的欧洲“战略自主”相悖,马克龙主张的则是减少在欧洲防务问题上对美国的依赖。

在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期间,默克尔政府因军事开支“不达标”的问题没少“挨批”。特朗普在任美国总统这段时间,批评愈演愈烈,特朗普曾宣布了9月前从德国撤出9500名美军的计划。

默克尔称,在当今世界的局势下,有必要继续维护跨大西洋传统联盟和共同的“核保护伞”。同时,她也认为欧洲也需要承担比冷战时期更多的责任。她表示:“我们从小就知道美国希望成为世界大国。但如果美国现在希望自愿退出这一角色,我们将不得不对此进行深刻反思。”

在英国脱欧问题上,默克尔表示,“我们需要放弃定义英国应该想要什么的想法。这得让英国自己定义,而我们欧盟二十七国将做出适当的回应。”并称,如果英国不想在环境、劳动力市场或社会标准方面制定与欧盟相较的规则,英国和欧盟的关系就会变得不那么紧密。

针对中欧关系,默克尔表示:“我们欧洲人必须团结一致,否则将削弱自己。中国在发展自己的全球抱负,这一事实使我们成为经济合作或应对气候变化的伙伴,也使我们拥有了来自完全不同政治制度的对手。在任何情况下,不对话都是个坏主意。”

尽管此前因车臣武装头目在柏林被一俄罗斯人枪杀等事端和俄罗斯存在矛盾,默克尔表示,“我们有充分理由继续与俄罗斯进行建设性对话。在叙利亚、利比亚等紧挨着欧洲的国家中,俄罗斯的战略影响力巨大。因此,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合作。”
============================================================================
德国有重新控制和称霸欧洲大陆的野心。美国退出欧洲,正好给德国一个求之不得的机会。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7-2 00:02     标题: 今日接任欧盟主席国,德国将亮出怎样的“欧洲策”?

2020年07月01日 19:4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如何走出危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DC30_w1080_h720.png

△柏林德国国会大厦上飘扬的欧盟旗和德国国旗。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7月1日,德国正式从克罗地亚手中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开启为期半年的轮值主席国任期。

尽管欧洲疾控中心提醒人们“新冠大流行远未结束”,但德国“接过”的无疑是一个疫情已逐步趋稳的欧盟。然而,与此同时,各成员国仍远未就如何走出疫情带来的规模空前的经济衰退达成一致。

德国总理默克尔如是定义德国担任主席国期间的任务:“作为诚实的中间人,致力于在成员国中寻求妥协和解决方案。”

“我们了解德国主席国任期所承载的特别巨大的期望。我们希望满足这些期望,让我们欧盟各国共同以良好的状态走出危机、同时为未来作好准备。”默克尔说。

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德国在欧盟各国中率先走出困境,成为欧洲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如今,作为欧盟内经济总量、人口和在欧洲议会席位数三项第一的德国,又将如何带领欧盟走出危机?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8216C_w597_h313.png

△当地时间6月30日晚,柏林勃兰登堡门点亮“共同携手复兴欧洲”的标语,这是德国为其轮值主席国任期确定的口号。图:德国联邦政府/Plambeck

“德法轴心”欲破题“共同举债”

欧洲一体化迎抉择时刻

“新冠大流行很可能是我们已知的、最攸关欧盟存亡的一次挑战。”6月30日出版的最新一期慕尼黑安全会议政策简报这样写道。

2020年上半年来,欧盟国家经济普遍受到新冠疫情冲击。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今年欧元区经济将出现10.2%的衰退。即使在欧洲应对疫情相对成功的德国,也出现了包括汉莎、宝马等头部企业大规模裁员(汉莎计划裁员2.2万人、宝马6000人)的情形。

IMF预计德国经济今年将出现7.8%的衰退;而在受疫情冲击更大的法国以及西班牙、意大利等南欧国家,今年的衰退程度分别可能达到12.5%-12.8%不等。

在这一背景下,德国罕见地放弃了多年来坚决反对欧盟“共同举债”的立场。5月18日,默克尔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提议设立50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帮助欧盟经济重回正轨。随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此倡议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总额7500亿欧元的经济复苏计划,其中包括实施5000亿欧元无偿拨款和2500亿欧元借贷。6月29日,马克龙成为疫情暴发以来首个访德的外国领导人,在柏林以北的国宾馆梅泽贝格宫与默克尔再度重申了“德法轴心”对这一计划的支持。

“这可能标志着欧盟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法兰克福金融合作协会(Frankfurt Main Finance)董事总经理胡贝图斯·韦思(Hubertus Vaeth)向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表示,德法首倡、并由欧盟委员会推出的这一计划是一个规模宏大的经济复苏计划,其包括了2021-2027年总额达1.1万亿欧元的长期预算和7500亿欧元的短期纾困资金。

对于德法推动设立的这一复苏基金,德国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朔尔茨近日甚至将之与有“美国史上最伟大财长”之称的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实施的政策相提并论。

“这是欧盟通向更加深度融合的重要一步,这将赋予欧盟更大的财政实力(fiscal fire power)。这也正是朔尔茨部长提到汉密尔顿时想要表达的意涵。”胡贝图斯·韦思分析,德国在传统上并不是大规模共同举债的支持者,但携手法国一道发起和支持这一5000亿欧元的援助计划是对当前危机的“有力回应”。

胡贝图斯·韦思表示,根据欧洲央行预测,今年欧元区经济可能出现8.7%的衰退,在极端严重情境下甚至可能衰退12.6%。在如此重大的威胁面前,德国不得不改变其“谨慎”风格。事实上,德国日前刚刚通过的1300亿欧元国内刺激计划就包括诸如减税、直接向家庭发放救助金和增加政府投资等措施,总规模超过德国年度GDP的3%。

“德国正在力求引领欧盟采取刺激政策以复兴经济的道路。”胡贝图斯·韦思总结道。

不过,德法力主的复苏基金遭到了同为欧盟成员国的奥地利、荷兰、瑞典和丹麦四国反对。默克尔亦坦言,该计划当前还面临“相当程度的阻力”。

欧盟各国能否如马克龙6月29日所敦促的那样,在7月内即围绕复苏基金达成一致,料将是德国接过欧盟轮值主席国后亟待首先解决的难题。

“新冠疫情显著制约了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本能够在布鲁塞尔完成的工作,损失了效率。”德国外交政策协会(DGAP)高级研究员Rainer Rudolph提醒,欧盟必须快速从“危机管理”阶段中走出,回到能够推进其在气候和数字化等关键议题上的政治议程的状态。

“脱欧”谈判和跨大西洋关系

考验欧盟外交

根据德国联邦内阁通过的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工作重点,德国在半年时间里将要带领欧盟重点处理好:1.抗击疫情、复兴经济;2.多年度财政框架;3.英国“脱欧”协议谈判;4.应对气候变化、数字化、欧盟在全球的角色等议题。

事实上,结合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期的若干表态,如何处理好与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料将是定位“欧盟在全球的角色”的题中之义。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08001_w910_h510.png

△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工作重点。图:德国联邦政府

在对美关系方面,双方围绕贸易议题的抵牾不断,没有消解的迹象。据路透社报道,在围绕空客和波音的补贴纠纷一事上,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日前在可能被征收关税的清单中增加了价值31亿美元的欧洲产品——包括黑橄榄、啤酒和杜松子酒。美方表示,其可加大力度,要求对以前公布名单中的其他物品征税,或进一步提高现有关税水平。

彭博社6月30日援引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霍根的表态指出,预计跨大西洋贸易关系在美国大选前会迎来“动荡期”(turbulent period)。霍根表示,欧方预计WTO将在九月初就波音案作出裁决,而欧盟“已经准备好进行报复”,“如果我们没有在那之前达成共识的话”。

而美国总统日前宣布将从德国撤出9500名美军士兵,则无疑令双方关系呈现出更多动荡和不确定。对此,默克尔在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前夕带有“政策路演”意味地接受欧洲六国媒体(德国《南德意志报》、法国《世界报》、意大利《新闻报》、西班牙《先锋报》、英国《卫报》和波兰《政治》周刊 )联访时表示,我们成长在一个确定的认知之下,那就是“美国希望扮演世界超级大国”,“但如果美国现在希望从它所扮演的这一角色中自愿地抽身,那我们将不得不就此(对美关系)进行非常彻底的思考 ”。

在英国“脱欧”谈判上,面对仅剩半年的过渡期,英国首相约翰逊日前表示,如果届时仍未能与欧盟达成确定英欧未来关系的协议,英国已准备好以“澳大利亚条款”退出欧盟——澳大利亚与欧盟没有全面的贸易协议,其贸易关系遵循世界贸易组织默认规则执行。

默克尔在“脱欧”议题上表达了相对强硬的立场。她说,如果英国不希望保持与欧盟规则相匹配的环境保护、劳动市场和社会福利等标准,那么“我们的关系将变得不再那么紧密”。“我们必须抛弃‘由我们欧洲人来定义英国应该想要什么’的想法——这应该由英国来决定。而我们欧盟27国将以适当的方式回应。”

疫情凸显加强中欧合作重要性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5DB1_w1080_h720.jpg

△德国总理默克尔3月11日在柏林出席介绍疫情应对的记者会。 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6月27日,默克尔在旨在介绍德国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主要任务的例行视频讲话中特别提到,德国的目标是“欧盟以明确和统一的方式与我们的战略伙伴打交道”。值得注意的是,默克尔列举的数个战略伙伴中,第一个便是中国,紧接着是俄罗斯和土耳其,美国则排在最后。

曾任欧盟委员的德国政治家京特·厄廷格日前在瑞士《新苏黎世报》表示,中国拥有全球六分之一人口,在经济上和技术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与中国保持良好而深入的关系既符合欧洲的利益、也利于维护全球稳定。

原定于今年9月在德国莱比锡举行的中欧峰会被普遍视作中欧关系可期的“高光时刻”,同时也将成为默克尔16年总理任期最大的外交遗产。

不过,这一峰会由于疫情影响已宣布延期。在接受上述欧洲六国媒体联访时,默克尔尽管并不讳言双方的分歧,但同时强调,“我们仍有意在晚些时候举办这一峰会”。默克尔说,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参与者”,这使得欧中双方在经济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成为合作伙伴。

尽管存在竞争,但在默克尔看来,“双方如果不展开对话,一定不会是好主意。”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近日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时表示,中欧今年原定的重大外交议程受到疫情影响。中国—欧盟峰会由默克尔总理倡议发起,中方给予了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德欧三方一直就峰会筹备工作,包括举办时间保持着密切沟通。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三方经沟通认为,近期举办峰会面临较大的现实困难,同意另择合适时间举办。中方将同德方、欧方就峰会举办的时间和方式继续保持沟通协调。

“我想强调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全球重大政治议程造成巨大影响,很多重要会议无法在原定时间举行。但与此同时,疫情也更加彰显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与欧盟都是国际上的重要力量,在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的背景下,加强中欧合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吴恳指出,疫情以来,中欧相互扶持,共克时艰,拓展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下阶段双方还会积极推进相关政治议程,推进中欧投资协定谈判,拓展在互联互通、生态环保、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领域的互利合作,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实现合作提质升级。

“德国将促进欧盟经济实现可持续的复苏,推动《欧洲绿色新政》和欧盟可持续金融行动计划的落实。”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贝特霍尔德·库恩指出,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欧中双方加强合作利于全球经济早日复苏。除加快推进投资协定外,双方还可在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相信随着双方交流和合作的展开,欧中伙伴关系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

德国是欧洲大陆最野心的老牌帝国。如果美国真的退出欧洲和北约,德国肯定重新崛起。这对世界和欧洲大陆不是好事!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8-13 13:38     标题: 希腊军方进入戒备状态 希土关系紧张

16:072020/08/11 中时新闻网 吴昱青

土耳其在地中海东部赛普勒斯外海的钻探平台。(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811003994.jpg

随着希腊与土耳其就海域争议问题关系持续升温, 希腊政府称其军队已进入戒备状态。

据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和BBC报导,当地时间周一(8月10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在土耳其宣布将向东地中海海域派遣探勘船进行作业后,与军方召开国家安全会议。希腊国务部长杰拉佩特里提斯(George Gerapetritis)称希腊海军已准备好随时部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在东地中海域有主权纠纷,各自宣称有当地水域的探勘权。地中海东部赛普勒斯周围发现大量天然气等资源后,两国因海域边界和主权争议使关系恶化。

土耳其能源部长唐梅兹(Fatih Donmez) 周一发出航海电传警告(Navtex)称「奥鲁奇.雷斯」号考察船已抵达土耳其南边海域准备进行长达两周的作业。希腊认为此举动严重挑衅其主权。

上周希腊与埃及签署协议,将两国之间的地中海东部海域划成专属经济区,谴责土耳其与利比亚去年签署的类似合作协议侵犯希腊的探勘权。

希腊与邻国土耳其均是北约(NATO)成员国,但两国一直因海域争议保持世仇关系,70年代曾与战争擦边而过

文章来源:Greek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meets amid Turkey tension
文章来源:Greece on alert as Turkey sends survey ship to disputed waters
(中时新闻网)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8-13 13:49     标题: 法国选边站 向地中海东部增兵 介入希土纠纷

11:442020/08/13 中时新闻网 吴昱青

法国总统马克宏。(美联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00813002609.jpg

法国总统马克宏宣布将向地中海东部海域增兵,希望安卡拉政府停止进行单方面的勘探。

据路透社报导,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日(8月13日)发文敦促土耳其立即停止在地中海东海域进行天然气勘探,通过和平的外交渠道来缓和与希腊的紧张局势。马克宏称新增的军事部署是为了「监督局势」、「捍卫国际法」。至于增兵的部署法国政府没有提供更多信息。

马克宏在文中提醒欧盟各国当成员国的主权被挑战时,必须团结一致。

同时,马克宏谴责土耳其单方面的勘探任务是对希腊和塞浦路斯主权的侵犯,要求其立即停止。

希腊和土耳其两位北约成员国在地中海东部塞浦路斯外海水域因天然气和石油勘探问题发生纠纷,近期两国关系非常紧张。

本周一(8月10日)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Kyriakos Mitsotakis)在土耳其船只调入争议海域后,宣布希军方已进入戒备状态。

上个月马克宏谴责安卡拉侵犯希腊主权,要求欧盟对土耳其进行制裁。土耳其则回復反过来要求欧盟警告希腊不要侵犯土水域主权。

文章来源:France to bolster Mediterranean military presence over Turkish prospecting: Macron
文章来源:Entretien du Président de la République avec le Premier ministre de la République hellénique, M. Kyriakos Mitsotakis, pour évoquer la situation en Méditerranée orientale.
文章来源:France to increase Mediterranean troop presence over Turkey gas explorations
文章来源:Turkey urges Europe to warn Greece over violations

希腊军方进入戒备状态 希土关系紧张

此外,土耳其指控希腊海警在爱琴海水域对民用船开火是不尊重穆斯林人人权的行为,要求欧盟给希腊一个教训,要雅典政府负责。
===============================================================================
现在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有要恢复回教阿里发宗教国家的希望、要恢复前奥图码帝国疆界的版图、有要在东地中海称霸的野心。

希腊是欧洲东正教国家。作为同样是基督教的法国,有决心在美国退出欧洲之后,主持欧洲事务,自然要保护希腊对抗土耳其,也可以作为法国新武器的试验场。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8-14 19:48     标题: 希腊和土耳其军舰据传发生碰撞

2020年08月14日 09:41:36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军事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8月13日报道,希腊“利姆诺斯”号护卫舰8月12日与土耳其“凯末尔”号护卫舰在地中海东部发生碰撞,而后双方均努力保持克制态度。

报道称,尽管希腊官方公开否认发生了碰撞事件,但有匿名国防部官员证实了该事件,但双方已达成协议不声张此事。当前,无论希腊还是土耳其都在这一紧张局势中保持冷静,双方都在避免事态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8月12日晚,希腊总理基里亚科斯•米佐塔基斯在电视讲话中称,这么多数量的船只集中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发生事故的风险正在增加。

近几日,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关系再度恶化。土耳其8月10日表示,该国奥鲁奇•雷斯号船开始在东地中海进行地震勘探活动,其所在地区被希腊视为专属经济区。希腊武装力量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8-22 13:41     标题: 希土对峙升温 美国巨型军舰抵达克里特岛

2020年8月22日 09:10 美国之音
卡拉萨娃

https://gdb.voanews.com/FCA797FF ... 6922_w1023_r1_s.png
图为美国大型舰艇“威廉姆斯”号远征海上基地的资料照片。

雅典 —
美国海军巨大的“海谢尔·伍迪·威廉姆斯”号(USS Hershel Woody Williams)远征海上基地船抵达希腊克里特岛。与此同时,两个北约成员国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紧张关系为争夺地中海东部的能源权益而持续升温。

8月12日,一艘被派往当地保护土耳其勘探船的土耳其护卫舰与一艘希腊战舰相撞,导致一直持续发酵的海上危机升温。

法国也向当地派遣军力,为危机中的希腊提供军事援助。美国第六舰队表示目前暂时避免此类积极主动式的接触。

美国第六舰队新闻官雷恩斯中校对美国之音说,“我们不参与这场对峙,‘海谢尔·伍迪·威廉姆斯’号不是前去干预的”。

海军中校雷恩斯说,“威廉姆斯”号是“按计划”抵达克里特岛的。即便如此,一旦希腊与土耳其这两个北约盟国之间的矛盾恶化,华盛顿的决策者又决定行动的话,这艘军舰能够进行干预。

雷恩斯说:“‘海谢尔·伍迪·威廉姆斯’号高度灵活,可以展开范围广泛的军事行动,以支持国家的任务。”

军事专家描述说,230米长的“海谢尔·伍迪·威廉姆斯”号是一艘浮动的海上基地,也是美国海军用来执行快速运输和作战支援的一种新型巨舰的第二艘。

这艘个头大约相当于某些摩天大楼的军舰之前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停留,进行例行补给,然后驶向克里特岛。

军舰相撞事故发生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威胁说,如果希腊试图拦阻土耳其的“里斯”号(Oruc Reis)勘探船和其它五艘为其导航的战舰,土耳其将动用武力。

“如果继续下去,”埃尔多安最近警告说,“我们将进行报复。无论生死,我们不会丢下我们的骨肉同胞。”

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的政府几个星期以来在紧急活动,试图说服欧盟伙伴国对土耳其实施制裁。希腊政府还对北约在希腊和土耳其这两个长期地区对头之间保持等距离的立场表示了不满。

与此同时,包括一艘俄罗斯军舰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军舰聚集在地中海东部,让希腊的专家感到担忧。

埃尔多安总统几个星期前派出“里斯”号勘探船前往地中海东部地区勘探天然气与石油。

希腊说,只有希腊才有权勘探开发克里特岛和当地其它岛屿的沿岸海床。土耳其一再拒绝接受希腊的权利主张,理由是这些岛屿构不成专属经济区。

美国官员没有透露美国海军的这艘远征海上基地船将在克里特岛的苏达湾停留多长时间。

塞浦路斯外长克里斯多里迪斯说,其他欧盟成员国和该地区国家的军队可能也会抵达当地,加入努力。

他说,希腊官员预计,在他们试图寻找外交解决途径的同时,援兵会不断抵达。他称赞说,此举充分展示西方国家有决心阻止他所说的土耳其在当地影响力的日益升高。

分析人士兼军事与外交研究教授科斯塔斯·伊凡蒂斯表示,他对这种展示军力能否对地区形势带来重大改变表示怀疑。

他说,如果局势恶化,人们可能会看到埃及等其他国家进行动员。可从欧盟的角度来看,援兵声援不太可能影响土耳其,因为土耳其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最亲密的盟友德国不太可能会参加此类行动。

德国目前是欧盟的轮值主席国。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在试图说服希腊和土耳其就该地区的海空权利声索问题开始谈判。

德国一直不愿意对土耳其施加严厉的制裁,但是德国也劝告土耳其政府从争议水域撤出勘探船。

土耳其表示,争议地区的勘探将持续到整个下星期。

但当地集结的军舰、潜艇和战机让专家担心发生类似8月12日的海上相撞事故,并有可能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引发更大规模的对抗。

==============================================================================
不晓得美国怎么做?希腊和土耳其同样是北约的盟友。如果希腊和土耳其真的打起来,顺得哥来失去嫂意。这些美国军舰帮谁好啊?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7 00:18     标题: 与希腊关系急剧恶化,土耳其将坦克部队调往土希边境

2020年09月06日 20:36:51
来源:澎湃新闻


土耳其媒体援引土军方消息人士报道称,在土耳其与希腊关系急剧恶化的背景下,土耳其正将坦克部队从与叙利亚接壤的东南省份调至与希腊接壤的西北省份。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9月6日援引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通讯社(IHA)报道,土耳其军方消息人士称,土耳其正将坦克部队从位于东南部的哈塔伊省掉至与希腊接壤的西北省份埃迪尔内省。

IHA报道称,两支运送大约40辆坦克的车队已经离开了与叙利亚接壤的哈塔伊省雷伊汉勒地区(Reyhanlı)。预计这些坦克将被用火车运往埃迪尔内。

自8月初土耳其勘探船在东地中海争议海域钻探天然气之后,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紧张关系持续升级。8月6日,希腊和埃及签署了一项海上协议,将两国之间的大片水域划分为专属经济区,但土耳其也于此后宣称在该区域拥有主权。

近日,希腊向距土耳其海岸2公里处的卡斯特罗里佐佐岛派遣驻军,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警告:“不允许此类海盗行为在爱琴海和地中海地区发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13 11:32     标题: 蓬佩奥:美国对土耳其行动深表关切

2020年9月13日 05:37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E0A5035E ... 4691_w1023_r1_s.jpg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9月12日会见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西亚迪斯。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表示,美国对土耳其近期在东地中海地区的行动深表关切。他敦促塞浦路斯、希腊与土耳其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危机。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六晚间从卡塔尔抵达塞浦路斯,并会见了塞浦路斯总统阿纳斯塔西亚迪斯。

在评论塞浦路斯、希腊和土耳其当前的资源开发危机时,蓬佩奥指出,“我们继续对土耳其目前进行的行动深表关切。塞浦路斯共和国有权开发在其专属经济区内发现的自然资源,包括开发所发现的碳氢化合物的权利。”

蓬佩奥强调说,“地区国家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和平解决包括安全、能源资源和海洋问题在内的纠纷”,“军事紧张局势的升高不会帮助任何人,只会帮助希望看到跨大西洋团结分裂的敌人。”

蓬佩奥并就俄罗斯的洗钱问题以及俄罗斯海军经常访问塞浦路斯港口的问题向阿纳斯塔西亚迪斯总统表达了关切。他说:“我们知道所有在塞浦路斯港口停留的俄罗斯军舰都没有参加叙利亚的人道救援行动,我们要求塞浦路斯和塞浦路斯总统考虑我们的关切。”

=====================================================================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不要只顾着在南中国海、台海和中印边界挑衅中共。还要注意北约盟友希腊会不会打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如果这个地区发生战争,可更难收拾!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28 21:07     标题: 外媒:土耳其向阿塞拜疆派遣约4000名士兵

2020年09月28日 16:16:24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549DA_w600_h337.jpg

阿塞拜疆街头的军方卡车(路透社)

海外网9月28日电 据阿拉伯新闻网28日报道,亚美尼亚驻俄罗斯大使称土耳其已从叙利亚北部向阿塞拜疆派遣了约4000名士兵,将协助阿方与亚美尼亚作战。

据新华社早前报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27日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和率先发动军事进攻。

土耳其总统发言人易卜拉欣·卡林27日说,亚美尼亚违反国际法发起攻击,“我们认为冲突可以经由和平谈判解决,但亚方除了继续侵占阿塞拜疆领土,对其他事没兴趣”。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天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通电话,随后在推特写道,“亚美尼亚又一次对阿塞拜疆发起攻击,再一次证明它威胁地区安全”。

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为亚美尼亚族人。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海外网 王西洛)

早先报道:土耳其外交部:强烈谴责亚美尼亚袭击阿塞拜疆

土耳其外交部发言人阿克索伊当地时间9月27日发表书面声明,谴责亚美尼亚对阿塞拜疆发动袭击并致平民伤亡事件。

声明指出,亚美尼亚武装部队当日违反了停火协议。在前线用重型武器对阿塞拜疆军队和相关地区的村庄进行猛烈轰炸,土耳其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并强调这些袭击再次表明亚美尼亚是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障碍。声明指出,“土耳其将全力支持阿塞拜疆,站在阿塞拜疆人民身边。”

当天早些时候,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再次发生武装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阿塞拜疆国防部称,亚美尼亚向纳卡地区居民点开炮并造成人员伤亡。亚美尼亚国防部对此进行否认,并指责阿塞拜疆对纳卡地区发动空中和导弹袭击,并宣称击落阿军两架直升机和三架无人机。(总台记者 陈慧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28 21:10     标题: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冲突升级,五问释疑

2020年09月28日 19:21:01
来源:新京报


疫情仍在持续,亚洲和欧洲交界处的两个国家却突然爆发了严重冲突。

据BBC报道,当地时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发生武装冲突,双方皆有伤亡。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1C54_w1080_h600.png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爆发冲突。/半岛电视台视频截图

因为纳卡地区领土争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前苏联解体后爆发战争,造成近3万人死亡。1994年,两国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此后几十年来各种大小冲突不断。

9月28日,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及纳卡地区都已进入战时状态,军事冲突仍在持续。两国冲突引发国际关注,多国呼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立即停火,恢复谈判对话。

释疑1:冲突的焦点是什么?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之间的冲突是全球持续时间最长的冲突之一,其核心焦点则是纳卡地区领土争端。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曾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在前苏联时期,纳卡地区为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但其居民多数都是亚美尼亚族人。纳卡1988年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导致该地区爆发冲突。

前苏联解体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为争夺纳卡地区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于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双方达成全面停火协议。但此后,双方未能就纳卡地区问题达成一致,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93A6_w1080_h757.png

红色部分为纳卡地区。

据BBC报道,2016年4月,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爆发冲突,至少200人死亡。今年7月,双方再次在边境地区爆发冲突,至少16人死亡。随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要求重新夺回纳卡地区。

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了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亚美尼亚方面称他们是为了回击阿塞拜疆发射导弹袭击,阿塞拜疆方面则称他们是在回击亚美尼亚方面的炮轰。随后,双方爆发大规模冲突。

释疑2:目前冲突形势如何?

据路透社报道,亚美尼亚总理帕西尼扬27日表示,他们“击落了阿塞拜疆2架直升机、3架无人机,摧毁了3辆坦克”。帕西尼扬还表示,亚美尼亚将推动纳卡地区独立。

阿塞拜疆国防部则称,他们已经夺取纳卡地区7个村庄和“多个战略高地”,并摧毁了亚美尼亚12套防空装备。双方都表示有平民伤亡。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27日称,他有信心重新夺回纳卡地区的控制权。

冲突升级后,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27日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并发布了军事总动员。阿塞拜疆也宣布进入战时状态,部分地区实施宵禁。双方还在非军事区部署了大量军事力量。

据俄罗斯塔斯社报道,双方的冲突持续到了28日。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言人奥万尼相在社交媒体脸书上称,“凌晨的军事行动仍在持续,我们的武装部队取得了巨大胜利。然而,战火没有停息,战斗还在继续,某些地方在进行炮战”。他还否认阿塞拜疆方面对亚美尼亚伤亡的报道。此外,亚美尼亚政府信息中心28日称,未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的“纳卡共和国”有31名军人在冲突中丧生。

阿塞拜疆国防部28日则表示,亚美尼亚军队正在炮轰一个名为Terter的小镇。阿国防部称,亚美尼亚共有550名士兵在冲突中死亡,但遭到了亚美尼亚方面的反驳。

释疑3:国际社会有何表态?

路透社指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此次冲突是2016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引发国际社会担忧。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27日呼吁国际社会支持阿塞拜疆,称阿塞拜疆是在“抗击入侵”,谴责亚美尼亚发动袭击。阿塞拜疆以土耳其人为主,历来和土耳其有亲密关系。

俄罗斯方面则呼吁两国立即停火,以稳定当前形势。俄罗斯总统普京27日和亚美尼亚总理通话,表达了对此次冲突的严重关切,呼吁采取一切行动避免局势升级。

美国总统特朗普27日也公开表示,美方正密切关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局势,将尝试阻止双方冲突。法国也呼吁双方立即停火,重新对话。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相邻的伊朗则提出,可以居中安排和平谈判。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7日对纳卡地区冲突表示极度关切。他在一份声明中呼吁双方立即停止战斗,缓和紧张局势,尽快恢复有意义的谈判。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也纷纷表态,呼吁停止军事行动。

在9月28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在谈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时表示,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通过政治对话化解矛盾分歧。

释疑4:两国冲突为何难以解决?

国际危机组织研究人员Olesya Vartanyan对法新社表示,“我们距离一场大规模战争仅一步之遥”。她指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局势突然升级,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国际社会近几周来未能提供有效的协调。

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赵会荣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关键点是前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领土纠纷,几十年来冲突一直断断续续,双方也一直处于对立的状态。

赵会荣指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一直得不到解决,一方面是因为两国持续的对立立场,都认为这是本国领土;另一方面也和外界对该地区的态度有关,尤其是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影响。“阿塞拜疆和土耳其是联盟国家,因此土耳其一直支持阿塞拜疆,对亚美尼亚在政治、经济上都形成压力。亚美尼亚传统上是依靠俄罗斯的,但俄罗斯近来一直保持平衡的政策,和两国都有合作,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合作。”

赵会荣认为,领土纠纷只能通过和平对话来解决,但目前双方在军事上剑拔弩张,没有一方有突出优势,形成了拉锯战。亚美尼亚对这一块领土势在必得,阿塞拜疆觉得这本来就是自己的,双方陷入了死结。在外部,国际社会也没能推动双方有效对话、促成让步,因此该地区的冲突迟迟难以得到解决。

释疑5:两国冲突对地区影响有多大?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位于南高加索地区,这个地区是连接欧亚大陆的“十字口”,也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流向国际市场的管道走廊。路透社指出,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此次冲突引发了外界对于这一地区稳定的担忧。

赵会荣认为,首先,此次冲突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目前两国在经济发展上都面临很多问题,军事冲突加剧只会进一步导致发展受阻。其次,冲突对于整个高加索地区的稳定显然也是不利的。一方面因为疫情影响,欧亚地区国家经济形势都不太好,一些国家的政治也不稳定,这些冲突会导致政治经济发展更加受阻。

此外,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也有可能会蔓延到其他地区。目前,欧亚地区还有很多国家边界问题没有解决,时常会发生一些小冲突。“此次冲突会引发心理上的连锁性暗示,可能会导致其他地区冲突也加剧。”

赵会荣指出,高加索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是连接东西方的桥梁、纽带,是不同文明的交汇地,也是大国竞争的战略要地。前苏联解体之后,从北边的乌克兰到南边的高加索地区冲突都比较多,若是处理不好,可能会成为冲突带。“事实上高加索地区对于欧亚大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但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西方在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是对立的,这就导致处于中间地带的这些国家一直处于地缘政治冲突中。再加上前苏联时期遗留的问题,本国民族主义情绪不断发酵,冲突更加难以解决。”

新京报记者 谢莲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29 09:58     标题: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爆发严重武装冲突 中使馆发布安全提醒

2020年09月29日 07:5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消息,近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卡”地区再次发生严重武装冲突。

请在阿中资机构人员、华侨华人、留学生等务必注意人身安全,尽量避免外出,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与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取得联系。

中国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领保应急求助电话:+994-50-2624468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29 10:01     标题: 战事升级!亚美尼亚实行戒严令 限制18至55岁男性出境

2020年09月29日 09:27:56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C195_w1000_h541.jpg
亚美尼亚限制18至55岁的男性出境(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海外网9月29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9日报道,由于目前实行戒严令,亚美尼亚限制18至55岁的男性出境,只有在得到军事委员会的书面许可后方可离境。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4FF_w3000_h1986.jpg
亚美尼亚发起军事总动员(图源:路透社)

据报道,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27日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和率先发动军事进攻。阿塞拜疆国防部称亚美尼亚武装力量向纳卡地区附近的居民点开炮,造成平民伤亡;亚美尼亚国防部称,纳卡地区“遭到阿塞拜疆炮击和导弹攻击”。当日,亚美尼亚宣布实行戒严和军事总动员,而阿塞拜疆总统批准在多市实行戒严和宵禁,并宣布部分军事动员。

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等多国国家敦促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但土耳其“选边站”,土总统发言人易卜拉欣·卡林27日说,亚美尼亚违反国际法发起攻击,对此亚美尼亚总理首席顾问哈鲁蒂乌扬表示,土耳其的目的是在冲突中获取地缘政治利益。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6467_w1200_h900.jpg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新一轮冲突(图源:视频截图)

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为亚美尼亚族人。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29 10:06     标题: 兵员武器都比亚美尼亚多,阿塞拜疆为何在纳卡冲突中不占上风

2020年09月29日 07:15:23
来源:澎湃新闻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AA58_w1280_h757.jpg

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再次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

当地时间9月27日白天,亚美尼亚军方表示,已击落了阿塞拜疆的两架武装直升机和三架无人机,亚方还放出视频,显示数辆阿塞拜疆的坦克被击毁。阿方则声称,亚美尼亚的12个防空导弹系统被摧毁,己方一架武装直升机被击落,同时阿方也放出了战场视频。

到了当日晚上,亚美尼亚官方又发布信息称,已经摧毁阿军27架无人机,击落直升机4架,击毁坦克和步兵战车33辆。对于己方损失,其国防部发言人称,当日有16名亚美尼亚士兵阵亡,百余人受伤。

双方对战果和伤亡情况的统计截然不同,又争相放出视频佐证己方说法,俨然一副开打舆论战的架势。28日白天,阿方国防部宣称已有550名亚美尼亚士兵阵亡,旋即遭到反驳,亚美尼亚官方表示,己方阵亡人数为31人,而消灭的阿塞拜疆士兵数量达到了200人。

亚美尼亚人口只有300万出头,现役军人数量近5万人。阿塞拜疆拥有近千万人口,现役军人数量超过9万,经济条件较好的阿塞拜疆比亚美尼亚拥有更多的技术装备,主要供应商包括土耳其、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然而,阿塞拜疆并没有迅速占得便宜。

阿塞拜疆主动发难,兵力装备占优

这次的冲突中,阿塞拜疆率先发起攻势。27日阿塞拜疆投入了大量地面部队进攻纳卡地区,其攻势已具有营团级规模,地面机械化部队主要由数十辆俄制T-72/90坦克和BMP步兵战车组成,而在空中,阿军出动了武装直升机和以色列制造的无人机进行对地侦察和攻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e439_w950_h595.jpeg
阿塞拜疆士兵参与战斗。

阿塞拜疆士兵参与战斗。根据亚美尼亚国防部公布的视频,第一天的战斗里,亚美尼亚军队击毁多辆阿塞拜疆T-72主战坦克、BTR-82轮式装甲车,有一辆坦克被反坦克导弹击中后弹药殉爆,向上喷出大火。在一次伏击战中,阿军机械化车队遭到“掐头去尾”,导致车队里其他车辆进退维谷,大部分都被击毁。而阿塞拜疆公布的视频可以看出,阿军动用了“察打一体”无人机,击毁多辆防空导弹发射车以及装甲车。

亚美尼亚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主要依仗俄罗斯提供的AT-5和AT-11型反坦克导弹,此外还配合有预先埋设的反坦克地雷。步兵反坦克小组在此次地面作战中发挥了较大作用。

“小规模军事冲突很难充分发挥阿塞拜疆的军事实力,加上高加索地区地形复杂,装甲力量在没有有力的空中支援下,容易被反坦克导弹、火箭筒组成的小分队伏击。”军事专家韩东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截至2018年,亚美尼亚军队拥有坦克220多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600多辆,自行火炮约40辆,牵引式火炮100多门,直升机40多架。在这些技术装备的数量上,阿塞拜疆均占优,阿军共有坦克500多辆,步兵战车和装甲运兵车近1600辆,自行火炮100多辆,牵引式火炮240多门,直升机近100架。

除了上述陆军装备,地域狭小多山的两国还装备了不少远程火箭炮。综合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信息,亚美尼亚军队装备了“龙卷风”和WM-80远程火箭炮,射程接近100公里,阿塞拜疆军队装备了“龙卷风”、TRG-300、EXTRA等远程火箭炮,其中TRG-300和EXTRA射程均超过150公里,还配备精确制导火箭弹,精确打击能力更强。在这次冲突中,也看到了双方火箭炮部队的身影。

在韩东看来,对于这些小国,这些远程火箭炮充当“战略武器”的角色,能够对纵深一些的重要目标进行打击。火箭炮出战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冲突的严重性。

“从双方此次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军事冲突双方动用了无人机、直升机、坦克、装甲车、远程火炮以及反坦克导弹,冲突规模比7月份大一些,尤其是双方动用了射程上百公里的远程火箭炮,冲突有升级的趋势。”韩东介绍说。

过往战绩:亚美尼亚略占上风

虽然阿塞拜疆军队规模比亚美尼亚大,主战武器数量也相对较多,但在多次冲突并没有突出的战果,反而在军事冲突和舆论战中经常处于下风。尤其是本次冲突阿塞拜疆坦克被击中后弹药殉爆发生大火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

就在今年7月中旬,两国已经爆发了一次军事冲突。当时双方进行了一场炮战,阿军还出动了不少侦察和攻击无人机。阿塞拜疆方面的通报中称该国有十余名军人阵亡,其中还包括一名少将和一名少校。不过在那次冲突中,双方步兵之间的直接交火极少发生,两军普遍采用在无人机指挥引导下的远程炮击和狙击手“点杀”战术,比较克制。

7月中旬的冲突结束后,亚美尼亚国防部举办了一个小型防空部队战果展览会,主要是展示冲突期间击落和缴获的阿塞拜疆军用无人机。

从无人机残骸来看,亚美尼亚防空部队的战绩颇丰,不仅击落数量不少,型号也很丰富,且基本都是以色列生产的新锐产品。如“轨道”2/3与“雷鸣”B小型侦察无人机、“赫尔墨斯”200中型侦察无人机、“哈比”及“天空袭击者”自杀无人机等。据土耳其媒体此前报道,亚美尼亚至少击落或俘获了28架阿军无人机。

亚美尼亚军队规模虽然较小,但在苏联解体时吸收了不少苏军一线战斗部队中的士兵和军官,战斗素养较高,形成了较好的军队传承。此外,亚美尼亚背后还有俄罗斯、伊朗的部分支持。伊朗的态度尤其值得玩味,因为亚美尼亚并不与俄罗斯接壤,邻国土耳其和格鲁吉亚均不可能允许俄罗斯的援助物资或人员过境,只能仰仗南部邻国伊朗。

此次在9月27日到28日一天多的冲突中,虽然阿军损失较大,但亚美尼亚也付出了不小代价。除阿方放出的亚军防空导弹阵地被摧毁的视频外,阿塞拜疆官方还表示已经“收复”了纳卡地区的多个村庄,该说法此后遭到纳卡地区领导人的反驳。不过,到了28日下午,亚美尼亚方面也宣布已有30多名士兵阵亡。

若战事继续推进,装备较少、综合国力较弱的亚美尼亚面临不利战局的概率将有所上升。事实上,后备兵员较少的亚美尼亚在冲突的第一天就宣布进行全国动员,征募适龄男性入伍,而阿塞拜疆则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全国动员。

目前,阿塞拜疆得到了土耳其调门相当高的口头声援,埃尔多安直斥亚美尼亚为地区安全的威胁。亚美尼亚驻俄大使则对媒体揭露,土耳其已从叙利亚北部向阿塞拜疆调遣了4000名士兵,将很快加入到对亚美尼亚的战事中。此言虽有博取国际社会同情的动机和夸大土方军援人数的嫌疑,但也指出了土阿之间紧密的军事合作关系。

当地时间27日,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称,土耳其计划将1000名由其支持的叙利亚反对派武装成员运送至阿塞拜疆,其中一部分从叙利亚北部城镇阿夫林出发的成员已经抵达阿塞拜疆当地,并已经部署至纳卡地区。这些反对派武装多属于激进的伊斯兰主义派别,此前曾长期参与叙利亚内战。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9-29 16:25     标题: 美国为何一边倾向亚美尼亚,一边对阿塞拜疆军援?

2020年09月29日 11:34:53
来源:直新闻


当地时间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两国有主权争议的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同时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56C52_w767_h438.jpg

01

土耳其的支持,阿塞拜疆的底气


纳卡地区全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为争夺该地,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已经陆陆续续打了几十年的仗。近几年虽然没有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也不乏枪战和炮击,就在大伙儿被疫情搞得焦头烂额的2020年,两国在7月还在塔乌兹地区爆发了冲突,造成多人伤亡。

如今又打了起来,根子还是“纳卡问题”,但导火索是什么?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康杰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表示,“亚美尼亚那边并没有主动要引发军事冲突的动机,但土耳其加大对阿塞拜疆的支持,增大了阿塞拜疆在这个时间窗口发动武力冲突、收复失地的底气。”

从地图上看,纳卡地区是完全嵌入阿塞拜疆版图的,也普遍被国际承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那为什么要说是“收复失地”呢?

苏联时期的历史渊源我们就不多说了,总之自1988年卡拉巴赫运动发生起,阿塞拜疆就无法对该地区行使政权。纳卡民众不是想要回归亚美尼亚,就是想要脱离阿搞独立,于是成立了一个“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除被阿布哈兹、南奥塞梯、德左三个联合国非会员国互相承认外,未被包括亚美尼亚在内的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承认)。

“阿塞拜疆想要收复失地,碰上了一个时间窗口。美国还有一个多月就要大选了,对该地区投入的精力很少;俄罗斯也无暇顾及这个地方。此外,土耳其在之前一贯支持阿塞拜疆的前提下,这次加大了力度,包括提供情报、无人机以及派在叙利亚战场的雇佣军等。不管这些信息是否属实,有一点不容否认,即土耳其对阿塞拜疆支持力度空前增大。”康杰指出,之前土耳其的支持很谨慎,大多是口头上的道义声援,喊喊“同胞情”之类,但这次和之前不一样。

据亚美尼亚驻俄罗斯大使称,土耳其已从叙利亚北部向阿塞拜疆派遣了约4000名士兵,将协助阿方与亚美尼亚作战。不过该消息被阿塞拜疆总统伊尔哈姆·阿利耶夫的一名助理否认,称“关于武装人员从叙利亚被部署到阿塞拜疆的谣言是亚美尼亚方面的又一次挑衅,是胡说八道。”

02

中方建议:冷静克制、政治对话


一时间,亚、阿两国的冲突成为了国际社会的热点新闻。在28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就此询问中方态度。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6B872_w500_h304.jpg

汪文斌回应称:“中方认为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符合包括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内的各方的利益,我们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的升级,通过政治对话化解矛盾分歧。”

坐下来好好谈,其实是句大实话。因为两国的问题近乎“无解”,靠武力和大国调停都不奏效,真正能解决的可能还是得靠双方冷静下来,通过外交对话的方式,化解矛盾分歧。

0 3

纳卡问题“无解”的三点原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康杰给我们分析了三点“无解”的原因:缺乏政治互信、复杂既成事实、大国力量博弈。

第一,两国在这个问题上严重缺乏政治互信,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其实美国、欧洲和俄罗斯之间有一个旨在解决纳卡问题的调停机制,但每次两国军方或文职要员坐下来谈,都谈不出结果。纳卡面积占到阿塞拜疆整个国土的1/10还要多,那么大领土的争端,各方都没有办法。”

康杰提到的调停机制,是指1992年在俄罗斯的倡议下,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也就是现在欧安组织的前身成立了由12国组成的明斯克小组,俄罗斯、美国、法国为小组联合主席国。自此,有关纳卡问题的不同级别谈判在明斯克小组框架内陆续举行,但至今都没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9F10_w1080_h608.jpg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康杰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

第二,有许多复杂的既成事实问题是无解的症结。

自两国1992年爆发“纳卡战争”后,如今20多年过去,已经长成了一代人。如果再进行人口交换、平民迁回,存在很多复杂的现实困难,而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

第三,大国调停的“心口不一”。

我们先来看看“邻居们”的表态。

土耳其发表声明谴责“亚美尼亚对阿塞拜疆领土和主权的粗暴侵犯”,称土耳其“坚定地与阿塞拜疆站在一起”。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天与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通话,重申了对阿塞拜疆的支持。

与两国均有接壤的伊朗,对当地局势表示担忧。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称,伊朗已准备好尽一切努力促成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尽快停火,展开谈判。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DC83_w1000_h667.jpg

纳卡地区

再来看看俄罗斯和美国的表态。

27日晚,普京致电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呼吁两国付出一切必要努力,停止军事行动,防止冲突进一步升级,通过谈判解决争端。俄外长拉夫罗夫27日也分别与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土耳其三国外长通电话,强调必须尽快促成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双方停火。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出席一场记者会期间表示:美国在该地区有良好的关系,正在研判事态,看一看能否制止冲突。特朗普的这个“看一看”真是神来之笔,仔细一品,其他国家好像都有这么个意思。

康杰一言以蔽之,“其实这些国家都想利用纳卡争端维持对这个地区的介入和影响力”。

04

美、苏罕见一致的倾向


不过有意思的是,历来“唱对台戏”的美俄,却在这个问题上罕见地一致倾向于亚美尼亚。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E353_w1080_h655.jpg

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对于俄罗斯而言,是其最核心的盟友之一。它既是独联体集团安全条约的成员国,又积极参与俄罗斯在叙利亚的行动。在本国被土耳其和阿塞拜疆封锁的情况下,亚美尼亚唯一可能求援的对象就是俄罗斯。

而除了生活在本国的300万左右人口外,全世界大约有1000万亚美尼亚人大多生活在美国或欧洲国家。康杰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亚美尼亚侨民和犹太人有点像,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很有影响力。美国国会中就有很多亲亚美尼亚的议员,一定程度上,他们会左右美国对该地区的政策。”

有名的“卡戴珊家族”就是亚美尼亚裔。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2C8C1_w550_h715.jpg

卡戴珊家族

作为纽约知名的名媛家族,卡戴珊家族在美国体育圈和娱乐圈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被称为“娱乐界的肯尼迪家族”。此次冲突爆发后,金·卡戴珊一连发布多条推文,谴责阿塞拜疆“无端攻击”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

卡戴珊发推写道:“阿尔特萨赫的亚美尼亚人遭到了攻击。我们为那些冒着生命危险保护阿尔茨克和亚美尼亚的勇敢的男人们和女人们祈祷。新闻是在误导,这些不是‘冲突’。”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5E46B_w640_h143.jpg

金·卡戴珊推文截图

她还在推文里点名美国和土耳其:“呼吁巴库(阿塞拜疆首都)停止所有武力进攻,切断美国对阿塞拜疆的军事援助,(因为)那些援助被用来对抗亚美尼亚人,警告土耳其停止向巴库运送武器和士兵。”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5E46B_w640_h143.jpg

5.
大国博弈的游戏,前路未知


不是说美国倾向亚美尼亚吗?为何又对阿塞拜疆有军事援助?其实,国际政治哪有那么黑白分明,简单易懂。只要纳卡地区仍不稳定,美国就可借此牵制俄罗斯,从而在里海天然气争夺中拥有“砝码”。

不过,虽然美苏支持亚美尼亚的力度大一些,但阿塞拜疆的军事力量却较亚美尼亚要强得多。

在历史积怨和复杂势力的掺合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冲突会如何发展,我们都未可知。希望如汪文斌所建议的: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和克制,采取措施,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通过政治对话化解矛盾分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1 00:17     标题: 土外长:若阿塞拜疆寻求军事支持,土耳其将“做必要的事”

2020年09月30日 16:16:42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快讯】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刚刚消息,土耳其外长称,如果阿塞拜疆鉴于纳卡局势升级而寻求军事支持,安卡拉将“做必要的事”。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1 00:22     标题: 亚阿冲突加剧,美国指责土耳其煽风点火:我们不会坐视不理

2020年09月30日 16:14:46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南方+9月30日讯】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9月29日,针对近日土耳其介入亚美尼亚与土耳其的冲突一事,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埃利奥特·恩格尔发表声明表示,土耳其正在破坏和平解决纳卡地区冲突的进程,并加剧了亚阿冲突的升级。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11AC5_w641_h481.jpg

埃利奥特·恩格尔在声明说:“作为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的主席国之一,美国不应对土耳其对和平进程的破坏以及冲突的加剧(冲突已经显示出急剧升级的趋势)视而不见。土耳其等干预冲突的外部参与者对纳卡地区周围局势的影响令人担忧。”

9月29日,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土耳其的高级军事将领正在指挥阿塞拜疆的军事行动。他敦促国际社会谴责阿塞拜疆与土耳其的“侵略行为”。同时,他补充说,根据亚美尼亚掌握的资料,土耳其正在寻找更广泛地参与这场冲突的理由,欲将其军队派往阿塞拜疆。此外,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言人奥万尼斯扬也指责土耳其“直接侵略”。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B8D89_w641_h425.png

据报道,就在当天早些时候,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在拜会阿塞拜疆驻土大使馆后表示,土耳其无论在谈判桌还是战场上都会支持阿塞拜疆。他说:“我们希望纳卡问题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并且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却未果。我们向来与阿塞拜疆在一起,无论是在战场还是在谈判上。我们将持续提供这一支持。”他指出,“国际社会将阿塞拜疆与侵占其领土的亚美尼亚相提并论是不可接受的”。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0_40/7CF0C43484DC1801378506DEE5A760F074B3B7CB_w641_h394.jpg

据报道,此前,亚美尼亚指责土耳其直接向阿塞拜疆提供军用无人机、雇佣兵甚至F-16战斗机。阿塞拜疆则称土耳其没有参与纳卡地区的任何战斗,土方仅限于道义层面的支持。土耳其方面则表示,这种说法是在进行“黑色宣传”。当地时间29日,亚美尼亚国防部称,土耳其一架F-16战机击落了亚美尼亚一架苏-25战机。但随后,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均对此进行否认。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于当地时间27日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和率先发动军事进攻。在冲突发生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率先明确表示支持阿塞拜疆,俄罗斯、中国﹑法国﹑德国以及联合国等多方则敦促纳卡冲突各方保持克制。
===================================================================
很期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真的会派兵到高加索,涉入亚美尼亚与土耳其的冲突,阻止土耳其吞并亚美尼亚,不让亚美尼亚成为穆斯林国家!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4 00:16     标题: 土耳其加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的作用

2020年10月3日 04:38 美国之音
多利安·琼斯


土耳其加强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中的作用

伊斯坦布尔 —
自星期天以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部队一直在为有争议的高加索地区纳-卡(全称: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 -Nagorno Karabakh)飞地交火。随着战斗的升级,作为北约成员国的土耳其对阿塞拜疆的支持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审视和批评。

阿塞拜疆跟亚美尼亚部队之间的战斗继续在纳-卡展开,那里是亚美尼亚种族隔离主义者在阿塞拜疆的有争议的飞地。自冲突开始以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站在支持阿塞拜疆的最前沿。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说:“土耳其将继续竭尽全力与友好的兄弟阿塞拜疆站在一起。”

出于种族和文化原因,土耳其人对阿塞拜疆有广泛的支持……这甚至超越了土耳其深深的政治鸿沟。

国际关系分析师伊尔汗·乌兹格尔说:“公众十分赞同政府支持阿塞拜疆。土耳其人信任阿塞拜疆人。土耳其通过军事援助来支持阿塞拜疆。双方有一种文化、种族、语言上的亲和力。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阿塞拜疆成了该地区的宝贵盟友。”

土耳其是阿塞拜疆的军事设备的主要供应国,并且有其他密切的军事关系。

土耳其无人机在阿塞拜疆纳-卡的进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亚美尼亚指责土耳其直接卷入冲突。亚美尼亚星期二发布的这些照片显示一架亚美尼亚战斗机残骸,埃里温声称是被土耳其空军击落。亚美尼亚还指责土耳其派遣叙利亚战斗人员前往阿塞拜疆,但土耳其执政的正义与发展党坚决否认亚方的指控。

土耳其执政AK党发言人厄梅尔·切利克说:“有关土耳其击落战机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是谎言。有关土耳其向该地派遣圣战分子的说法也是不实之词。两者都是谎言。”

纳-卡冲突是土耳其卷入从叙利亚到利比亚等越来越多冲突中的最新一例。

土耳其领导层一直试图提高本国的形象,但分析人士警告称,这最终可能会损害这个北约成员的国际地位。

全球资源合作伙伴政治顾问阿提拉·耶西拉达说:“我们以错误的方式牵扯了所有该地区参与者,包括美国、欧盟和俄罗斯。即使我们出于战略利益这样做,也有可能使其他参与者以某种方式来报复或威胁施加经济或外交制裁,以制止我们。土耳其的最初目标是成为协调者,但我们已成了干扰者。”

国际上要求停火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随着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战斗继续升级,安卡拉似乎准备继续加紧对阿塞拜疆的支持。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4 00:18     标题: 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军队一日内540人阵亡 超700人伤

2020年10月03日 08:37:07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8A96E_w677_h417.jpg
路透社资料图

海外网10月3日电 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言人奥万尼相2日在记者会上表示,阿塞拜疆军队当天在纳卡地区有540人阵亡,700多人受伤。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奥万尼相称:“阿塞拜疆一天内有540人死亡,700多人被打伤,损失了45台装甲车辆、6架飞机(大部分不是在空中被摧毁的)、3架直升机和6架无人机。”

阿塞拜疆国防部当天则宣布,在2日的激战中,阿塞拜疆军队占据多个战略高地。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表示,阿塞拜疆目前还没有因纳卡地区冲突向土耳其寻求军事援助。但如有必要,安卡拉不会拒绝。

9月27日,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再次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亚美尼亚当日宣布实行戒严和军事总动员。阿塞拜疆总统批准在多市实行戒严和宵禁,并宣布部分军事动员。

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为亚美尼亚族人。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争夺纳卡爆发战争,亚美尼亚占领纳卡及其周围原属阿塞拜疆的部分领土。1994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两国之间的武装冲突时有发生。(海外网 张霓)
=============================================================================
土耳其要在中亚和地中海地区重新建立“奥图曼帝国”的版图、以及建立新的”大突厥斯坦“把势力扩大到中国新疆。这些真是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在默许土耳其的做法。中亚的军事冲突肯定继续下去!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10 22:23     标题: 外媒: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2020年10月10日 16:15:56
来源:海外网


纳卡地区遭受袭击的房屋(路透社)

海外网10月10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新闻网10日报道,当地时间10日12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之间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当天早些时候,亚阿双方均指责对方在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前持续发动袭击。亚美尼亚国防部称,10日上午,阿塞拜疆军方的无人机向纳卡地区的多个居住点发动了袭击。纳卡地区的一名官员10日也表示,当天上午,阿塞拜疆发射的导弹击中了纳卡地区首府。阿塞拜疆方面当天也表示,亚方在停火协议生效前发动了“猛烈袭击”。(海外网 王西洛)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10 22:38     标题: 停火只持续了几分钟?又起冲突,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各执一词

2020年10月10日 17:16: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日最新消息,亚美尼亚国防部10日表示,在停火协议生效几分钟后,一枚阿塞拜疆的导弹击中了其内陆城镇卡潘,对于这一说法,阿塞拜疆国防部予以否认,并称这是挑衅。
报道称,亚美尼亚国防部发言人阿尔茨伦·霍夫汉尼斯扬在脸书上发文称:“几分钟前,一枚导弹袭击了卡潘市,有人员伤亡。”

对此,阿塞拜疆国防部迅速否认,并称亚美尼亚的所作所为是一种挑衅。阿塞拜疆国防部称,“亚美尼亚方面关于我们在卡潘的部队发动导弹袭击的信息,据称(还)造成了人员伤亡,这是敌人的谎言和挑衅。”

就在不久之前,两国停火协议生效的消息刚刚传出。

据此前报道,亚阿两国在纳卡地区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两国外长9日应邀前往莫斯科,就停火以及交换死者遗体和俘虏进行谈判。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阿塞拜疆外长巴伊拉莫夫、亚美尼亚外长姆纳察卡尼扬9日在莫斯科就纳卡冲突举行闭门磋商,磋商持续10个多小时至10日凌晨结束。

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三国外长10日在莫斯科发表声明说,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达成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停火的协议。根据发布在俄罗斯外交部网站的这份声明,各方同意自当地时间10月10日12时起在纳卡地区停火,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协调下交换战俘和遇难者遗体。

声明还提到,各方将继续磋商具体停火措施。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同意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共同主席国的协调下就纳卡问题开启实质性谈判以尽快达成和平协议。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9月27日在纳卡地区爆发新一轮冲突,双方均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率先发动军事进攻。连日来,冲突已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人员伤亡。

纳卡地区位于阿塞拜疆西南部,居民多为亚美尼亚族人。苏联解体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因纳卡地区归属问题爆发战争。1994年,双方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一直因纳卡问题处于敌对状态,武装冲突时有发生。
===============================================================================================
正如一些评论员所说:这一场战争的停火原因,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的武器打完了,可是外国军火停止供应,因此双方无法继续打下去。

这给未来中共解放军武统台湾战役一个很大的启示,,即国防武器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能过度依赖外国的供应。例如中共不能依赖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应该自主研发“北斗卫星”,才能够避免给敌方探测出和受到打击”!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12 00:06     标题: 纳卡地区停火了5分钟,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再度冲突并互指对方违反协议

2020年10月11日 12:59:14
来源:东方网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钟书毓

当地时间10日12时,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此前达成的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然而在协议生效的5分钟后,双方再度爆发冲突并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

据此前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外交部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谈,在持续10个小时的会谈后,三方发表亚阿两国在纳卡地区停火的声明,并将在国际红十字会的协调下交换死者遗体及在押人员。

同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呼吁纳卡地区冲突各方尊重停火协议。

本以为停火协议会让双方在纳卡地区连日的冲突就此画上句号,但据路透社报道,协议生效的5分钟后,短暂的宁静又被打破。

据亚美尼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斯捷潘尼扬表示,在莫斯科停火谈判结束后,阿塞拜疆方面仍频繁地使用了无人机。并且就在几分钟后,一枚阿塞拜疆的导弹击中了其内陆城镇卡潘,造成人员伤亡。

对于这一指控,阿塞拜疆国防部予以否认,并称这是挑衅。

随后,阿塞拜疆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亚美尼亚军队对泰尔泰尔和阿格达姆地区发动进攻,使很多居民点遭到炮击,严重违反停火协议,阿塞拜疆将采取适当的报复性措施。

亚方立即驳斥阿方的表态,并指责是阿军率先违反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军队是被迫进行反击,以此抵御敌方的进攻。


而在停火协议生效的15分钟后,纳卡地区也响起了空袭警报。据当地军方透露,当时有一架无人侦察机进入纳卡领空。
据路透社报道,双方的再度冲突不免让人对莫斯科会谈的意义产生疑问。报道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出于人道主义而呼吁双方立即停止在纳卡地区的战争。

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强调,阿塞拜疆尚未准备好给予任何让步,而亚美尼亚外交部表示,莫斯科会谈的议程仅仅涉及停止敌对行动和人道主义问题。
另一方面,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认为,亚美尼亚坚持和平解决纳卡冲突的原则,并准备重启该地区的政治进程。
除了俄罗斯介入调停外,土耳其外交部于当地时间10日也对亚阿双方停火一事发表声明。声明称,停火是出于人道主义,虽然这是重要的第一步,但并不会成为永久的解决方案。土耳其将继续在战场和谈判桌上支持阿塞拜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0-12 00:13     标题: 阿塞拜疆称亚美尼亚部队炮击,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否认

2020年10月11日 22:21
美国之音


搜救人员将炮击遇难者遗体抬出废墟。阿塞拜疆10月11日称,亚美尼亚军队对占贾发动夜间炮击。(照片来自路透社 REUTERS/Umit Bektas)

华盛顿 —

阿塞拜疆星期天表示,亚美尼亚军队对占贾发动夜间炮击。阿塞拜疆外交部在推特上说:“10月11日晚,阿塞拜疆第二大城市占贾虽然距离前线很遥远,却遭到亚美尼亚武装部队的火箭弹射击。这次袭击有7名平民死亡,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39人受伤。”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Nagorno-Karabakh)的国防部说,那些指控亚美尼亚部队“炮击占贾是绝对的谎言”。

该事件尚未得到第三方的确认。

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之间的停火于前一天,也就是当地时间星期六(10月10日)中午生效,这至少暂时停止了两国都声称拥有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致命敌对行动。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在莫斯科进行了十小时的会谈后,同意在有争议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停火。此次休战目的在于让双方交换战俘,并寻找死难者。

主持调停的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表示,停火应该为进一步解决冲突的谈判铺平道路。

武装冲突大约近两周后,应俄罗斯总统普京的邀请,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外交部长举行了会谈。

联合国人权事务处说,已有未经证实的报告称,自9月27日战斗爆发以来,已有50多名平民死亡,其中甚至包括了儿童。

此次战事还夺走了约400名士兵的生命,并迫使数千人逃离家园。

1991年苏联解体期间,亚美尼亚族人占多数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宣布脱离阿塞拜疆,从而引发了一场战争,在1994年停火之前,那场战争夺去了3万人的生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宣布的独立并未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
为了平民百姓的利益,希望开战各方尽快达至和平、为减少平民伤亡作出贡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1-11 00:08     标题: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签署停火协议 引发民众抗议与庆祝

2020年11月10日 17:43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877CF202 ... 40EF_w1023_r1_s.jpg
阿塞拜疆民众庆祝纳-卡和平协议的签署(路透社2020年11月10日)

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星期二(2020年11月10日)宣布了一项停火协议,以结束在纳-卡地区持续了六个星期的冲突。至少1300人在这场战争中死亡。

根据这项协议的有关条款,俄罗斯星期二表示已经开始向该地区派遣大约2000人的维和部队。维和部队计划在那里驻守五年时间。

过去的几次停火协议都以失败告终,但是在达成最新协议之前的几天当中,阿塞拜疆军队取得了一些重大胜利,包括他们声称在星期天夺取了具有战略意义的舒沙镇。

新的协议让阿塞拜疆得以继续控制自从9月底这场冲突开始以来它所占领的地区。

纳-卡地区被国际公认为阿塞拜疆的一部分,但一直被亚美尼亚族人控制。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说,签署这些和平协议“对我个人和我们的人民来说是难以启齿的痛苦”,他在“深入分析军事局势”之后作出了这一行动。

https://gdb.voanews.com/64350F4E ... 29635_w650_r1_s.jpg
亚美尼亚人抗议纳-卡和平协议的签署(路透社2020年11月10日)

在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 人们对和平协议的签署作出了愤怒的反应 。几百名抗议者聚集在政府大楼前高呼他们不会放弃纳-卡地区。一些人冲击了议会大楼,要求总理帕希尼扬辞职。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1-11 00:09     标题: 亚美尼亚总理:纳卡地区军事活动尚未结束

文 / 张佳莹发布 / 2020年11月10日 5:55 PM 联合早报

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周二说,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的军事行动尚未完全结束。(法新社)

https://www.zaobao.com.sg/sites/ ... 3.jpg?itok=qVwOTnWG

(早报讯)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周二(10日)说,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的军事行动尚未完全结束。帕希尼扬是在签署停火协议后做此声明。

俄罗斯总统普京、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签署声明,宣布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纳卡)地区从当地时间周二(10日)凌晨1时(新加坡时间周二凌晨5时)起完全停火。

据路透社报道,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讨论建立一个俄罗斯-土耳其联合维和中心,以监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停火。克里姆林宫周二表示,没有就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部署土耳其维和人员达成协议。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告诉媒体,位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郊外的停火监督中心受到另一项协议的约束。

土耳其周二称赞阿塞拜疆在与亚美尼亚军队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争议地区的冲突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土耳其外交部长卡武索格鲁说:“我们亲爱的阿塞拜疆在实地和(谈判)桌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我衷心地祝贺此被祝福的成功。”“我们将继续与我们亲爱的阿塞拜疆兄弟成为一个国家,一心一意。”

俄罗斯新闻社(RIA)报道,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安理会秘书已经离职,抗议停火协议。
=============================================================
看来,这是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中撮合的成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1-16 00:17     标题: 亚美尼亚人撤离前含泪烧房子:绝不留给阿塞拜疆人

2020年11月15日 10:39:53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26D3C_w785_h545.png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9200_w1063_h755.png
亚美尼亚人含泪烧毁自家房屋(路透社)

海外网11月15日电 根据俄罗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达成的停火协议,亚美尼亚将于近日将克尔巴贾尔区、阿格达姆区、拉钦区交给阿塞拜疆。当地时间14日,这些地区的亚美尼亚人开始紧急撤离,他们含泪烧毁自家的房屋,以免落入阿塞拜疆人之手。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05DAD_w761_h507.jpg
亚美尼亚人含泪烧毁自家房屋(法新社)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8665A_w761_h496.jpg
亚美尼亚夫妻在烧毁的房屋前痛哭(路透社)

据路透社报道,14日,在克尔巴贾尔区一个村落里,35岁的亚美尼亚男子阿尔森一把火烧了自己的房子,“阿塞拜疆人明天就来这里,如果可以,就让他们在这里住吧!”

OIKGTHFC4JFFJJTBBGLLK3N3UM.jpg

亚美尼亚人烧毁房屋,紧急撤离(美联社)

阿尔森身上穿着迷彩服,一周前仍在与阿塞拜疆军队作战。他说,自己和其他族人一样,不想留给阿塞拜疆人任何有用的东西。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A62E_w1000_h668.jpg
亚美尼亚人撤离家园(美联社)

当天,这座村子有6栋房子起火,占到了全村房屋数的一半。不少村民站在起火的房屋前,泪流满面。还有夫妻含着泪水,在空荡的屋子里看最后一眼。路边,排成长队的卡车上,装满了家当。阿尔森说,准备带妻子和4个孩子去亚美尼亚,然后在那里租一套房子住。

11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签署联合声明,宣布纳卡地区10日起完全停火。声明规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军队将停留在各自阵地,俄维和部队将进驻纳卡监督停火。(海外网 刘强)
====================================================================
亚美尼亚人割地赔款给阿塞拜疆侵略者,证明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

鬼岛台湾人应该谨记这些教训,不要与外国势力颠覆中国领土主权,否则遭到阿美尼亚人的悲惨结局!!!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2-13 22:38     标题: 普京亲自调停失败?纳卡地区战火重燃,阿塞拜疆军队再度发起进攻

2020年12月13日 13:24:15
来源:南方Plus客户端


今年11月,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协调之下,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签署了停火协议,结束了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简称纳卡地区)长达两个月的军事冲突。但在近日,随着纳卡地区战火重燃,普京的亲自调停似乎也失败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279_w640_h360.png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2月12日,俄罗斯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亚阿双方停止敌对行动,俄罗斯在该地区开始维和行动以来,有关纳卡地区的停火协议首次被打破。

俄国防部表示,俄罗斯维和特遣队继续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执行任务。俄军维和人员在23个观察站24小时监测局势和控制停火。维和人员发现,12月11日,在哈德鲁特 (Hadrut)地区发生了一起违反停火的事件。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428_w640_h360.png

另据俄媒报道,12日早些时候,亚美尼亚国防部对外宣称,阿塞拜疆军队在卡拉巴赫南部向欣塔赫(Hin Taghe)和赫萨伯德(Khtsaberd)两个村庄发动了进攻。

纳卡地区是亚阿两国的争议领土。自苏联解体之后,两国围绕这一地区交锋不断。自1992年以来,由欧安组织明斯克集团领导的关于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解决方案的谈判一直在进行。

今年9月27日起,亚阿两国在纳卡地区进行了历时45天规模大、烈度强的武装冲突。11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亚美尼亚总理帕希尼扬及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纳卡地区的全面停火于11月10日生效,亚、阿保持已经占领的阵地并交换战俘,俄维和人员进驻冲突区域。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0 ... ze348_w640_h360.png

在此次冲突中,得到土耳其方面支持并且在国力、军力上均明显占优的阿塞拜疆取得了胜利,在全面停火之前,阿军已占领纳卡大部分的地区,兵峰直指亚美尼亚本土。当地时间12月10日,阿塞拜疆在首都巴库举行胜利日阅兵,庆祝在纳卡地区冲突中取得胜利。阿塞拜疆还展示了击毁或缴获的亚美尼亚军车及坦克、自行火炮、防空导弹等武器。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2-18 10:51     标题: 俄罗斯被禁止参加东京奥运会

2020年12月17日 23:10:29
来源:人民日报

【俄罗斯被禁止参加东京奥运会】北京时间今晚11时,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宣布,认定俄罗斯反兴奋剂中心违规,并对俄罗斯反兴奋剂中心(RUSADA)处以为期两年的一系列处罚。2020年12月17日至2022年12月16日的两年间,俄罗斯将不得参加包括东京奥运会及各项目世界锦标赛在内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能够证明清白的俄罗斯运动员可以以中立运动员的身份参赛,但不得穿着、佩戴任何有俄罗斯字样的服饰,俄罗斯国歌也不得在以上任何比赛场所播放。(人民日报记者刘硕阳)
==================================================================================
惨了。没有俄罗斯的参加包括东京奥运会及各项目世界锦标赛在内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这些赛事就没有看头,也成为中国和美国包揽的比赛!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0-12-22 18:55     标题: CNN:俄特工承认在反对派领袖内裤下毒

来自 / 新明日报
发布 / 2020年12月22日 4:00 PM

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尼今年8月中神经毒剂。(路透社)

https://www.zaobao.com.sg/sites/ ... 0.jpg?itok=AeSjdVWJ

(美国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昨日(12月21日)独家报导揭露,今年8月被以神经毒剂“诺维乔克”毒害的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尼(Alexei Navalny),是被俄罗斯特工藉由内裤放毒。

纳瓦尼的团队将电话号码伪装成俄联邦安全局(FSB)总部的号码,设局与FSB毒物小组成员库瑞亚哲夫通话;库瑞亚哲夫在电话中说,他们当初毒害纳瓦尼,是将毒剂放在他内裤的内层。

俄罗斯总统普京曾驳斥俄罗斯毒害纳瓦尼的说法。他说:“如果俄罗斯想要杀纳瓦尼,他已经死了。”纳瓦尼目前已治愈康复中。毒物专家指出,若将颗粒状的毒剂混入内裤,毒素将在穿著者流汗的同时被皮肤吸收。
=======================================================================
文章说:他们当初毒害纳瓦尼,是将毒剂放在他内裤的内层。

不晓得这些俄罗斯特工如何取得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尼的内裤?是通过女色?还是男性特工哦?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15 01:42

2021年01月14日 10:54:59
来源:澎湃新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43_w620_h387.jpeg
纳瓦利内

纳瓦利内当地时间1月13日,人在德国的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利内在推特发文称,他目前身体已经基本恢复健康,决定于1月17日返回俄首都莫斯科。

“回去还是不回去,这个问题从未出现在我面前,因为我没有想过离开。到德国时,我处于重度昏迷状态。1月17日,一个周日,我将搭乘(俄罗斯廉价航空公司)胜利航空回家。”纳瓦利内13日在推特写道。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消息,纳瓦利内计划1月17日搭乘胜利航空的DP-936航班返回莫斯科,飞机预计将于莫斯科时间17日19:20降落在伏努科沃国际机场。纳瓦利内呼吁,自己的支持者届时能到机场接机会面。

此外,纳瓦利内称,自己的身体已基本恢复健康。当他发现所有康复治疗都可以在家完成后,便开始考虑返回俄罗斯。

2020年8月,纳瓦利内在乘坐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飞往莫斯科的航班时疑似中毒陷入昏迷,在俄罗斯短暂入院后被转移至德国继续治疗。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24 18:13     标题: 美国强烈谴责俄罗斯镇压抗议人士

2021年1月24日 04:55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AE045A4F ... BCEA_w1023_r1_s.jpg
俄罗斯抗议人士在首都莫斯科与警察发生对峙(2021年1月23日0

美国政府强烈谴责俄罗斯动用严厉手段对付周末集会的抗议人士和记者。

针对俄罗斯周末在60多个城市发生爆发的抗议活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1月23日发表声明,对俄罗斯动用严厉手段对付抗议人士和记者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声明指出,“持续压制俄罗斯民众和平集会和言论自由的权利,逮捕反对派人物纳瓦尔尼,并对随后发生的抗议进行镇压,都显示(俄罗斯)公民社会和基本自由受到进一步的限制,令人担忧。俄罗斯民众和平集会并参与自由公正选举的权利不光被列入这个国家的宪法,还是俄罗斯对‘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承诺的一部分,受《世界人权宣言》的保护,也是其履行《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国际义务的一部分。”

声明说,“我们呼吁俄罗斯当局释放所有因行使普世权利而被拘留的人员,立即无条件释放纳瓦尔尼。我们敦促俄罗斯全力配合国际社会对纳瓦尔尼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并对在其土地上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做出可信的解释。”

声明最后说,“无论人权是在俄罗斯或在任何其它地方受到威胁,美国都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肩并肩站在一起来捍卫人权。”

https://twitter.com/VOAChinese/s ... 0123%2F5749175.html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24 18:14     标题: 俄罗斯外交部:反对美国大使馆干涉俄罗斯内政

2021年01月24日 04:09: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1月23日晚,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俄外交部已紧急召见美国驻俄罗斯外交官,俄方要求美方外交人员就美国大使馆公布1月23日俄各大城市示威活动时间地点的行为作出解释。同日,俄外交部在其官网发表声明坚决反对美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干涉俄内政。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451_w760_h902.png

声明中指出,美国大使馆不顾俄罗斯反对肆意在俄罗斯境内煽动暴力活动,甚至试图将未成年人卷入这些非法集会,美方的种种行为将会对两国关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总台记者 徐鸿波)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2-3 10:10     标题: 俄罗斯法庭判处纳瓦尔尼三年半监禁

2021年2月3日 08:06 美国之音
梅恩斯

https://gdb.voanews.com/E4E2DA33 ... AE35_w1023_r1_s.jpg
纳瓦尔尼在法庭上听取判决是隔着玻璃做出心形手势。(2021年2月2日)

莫斯科 —
俄罗斯一家法庭不顾国内外的谴责之声,判处反对派政治人物阿列克谢·纳瓦尔尼这三年半监禁。纳瓦尔尼是克里姆林宫最强烈的批评人士之一。

由于纳瓦尔尼之前在审判阶段已经经过了十个月的软禁,这次判决因此意味着纳瓦尔尼未来要在俄罗斯一个流放地度过两年零八个月的时光。

法庭判决说,纳瓦尔尼在被送到柏林治疗中毒时未能将自己的所在地通知监狱方面,因此违背了之前在2014年做出的缓刑裁定。

检察官在提到违背缓刑规定时说,“尽管法庭有人性,但纳瓦尔尼的违规已经不止一次。”

纳瓦尔尼坚持认为,他去年8月在西伯利亚旅行时,俄罗斯安全机构在他的内衣里掺和了军用级别的神经毒剂。国际媒体的调查也显示了这点。俄罗斯当局对此加以否认。

经过一再拖延后,经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处在昏迷状态的纳瓦尔尼被空运到柏林,当时人们并不能确定他是否能够活下来。

纳瓦尔尼在法庭上问道,“我还能做什么?我当时正昏迷不醒。”

纳瓦尔尼一直都表示2014年对他的有罪判决是出于政治动机,让他无法根据俄罗斯当前的法律竞选公职。

这起事件还给他带来了个人压力:他在家庭软禁中度过了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光,弟弟奥列格被判三年半半监禁。

https://twitter.com/i/status/1356693262820605952
纳瓦尔尼星期二在法庭宣布判决前在玻璃隔层内讲话时再次猛烈抨击普京。他声称,普京就是想让他死。

在记者和夫人尤利娅的旁听下,纳瓦尔尼说:“我活着就是对他的冒犯。”

纳瓦尔尼说,“无论他如何把自己装扮成一位伟大的地缘政治家,他都将在历史上是一位下毒者。历史上有亚历山大二世,有智者雅罗斯拉夫,也有内衣下毒者普京。”

“这个程序中最重要的不是我会遭遇什么,”纳瓦尔尼又说。“他们把一个人投入监狱,是为了吓倒数百万人。”

法官宣布判决时,纳瓦尔尼在玻璃隔层上画了一个心形,并向夫人送去了微笑。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一份声明中对纳瓦尔尼被判刑表示关注,要求立即释放纳瓦尔尼以及“近几个星期因行使他们的权利而被错误拘押的数百名其他俄罗斯公民。”

抗议受阻

纳瓦尔尼的盟友呼吁在听证会当天举行抗议,但警察和防暴部队在莫斯科法庭周边和附近的街道和地铁站都加强了警戒,基本上挫败了抗议计划。

安全部队同时封锁了红场附近的重要地区和市中心其塔重要的集会地点。

即使那些设法靠近法庭的抗议者也只能被困在附近公园或者绕着警察封锁线瞥上法庭一眼。

当地一所学院的55岁的讲师纳塔利娅说,“我们很早就来了,可每当几个人聚集时,警察就把我们赶走。”

24岁的商店东主迪米特里说,“这只能让民众更加愤怒。我们都知道正在发生什么。这是一个政治判决。”

观察团体OVD-Info说,到星期二中午有350多人被捕,俄罗斯主要独立媒体的几名记者虽然有记者证件也遭到拘捕。

俄罗斯全国各地过去两个周末举行抗议活动,要求释放纳瓦尔尼。当局进行了镇压,估计有1万人被拘捕。

的确,就在纳瓦尔尼的审判还在进行之际,有迹象表明莫斯科的拘留所关押的人数已经超出限额。

一群示威者星期二上午在莫斯科从一辆拥挤的警察巴士发出了一段视频呼吁。他们在视频中说,他们40个小时前被捕,以后一直被关在车内。

这群人抱怨说,他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水,上厕所也困难。

人权观察人士表示,莫斯科各地都建立了临时拘留设施,但也是人满为患,条件恶劣,引发类似的抱怨。

戏剧性的回归和挑战

纳瓦尔尼上月从德国返回莫斯科时旋即被捕。去年8月,他在西伯利亚旅行时遭到投毒,他随后在德国度过了将近五个月。

欧洲医疗专家确定,纳瓦尔尼受到了属于诺维乔克群组的一种军用毒剂的毒害。这种军用级别的神经毒剂首先在俄罗斯推出。

纳瓦尔尼指责俄罗斯安全机构奉普京总统的命令对他实施了攻击。

普京对此加以否认,但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拒绝展开调查,理由是缺乏刑事犯罪的证据。

当局却对纳瓦尔尼本人展开了新的刑事调查,并警告说,如果他选择回国,就可能入狱。

纳瓦尔尼近期带头对普京总统的财富进行了调查,并在被拘留后公布了调查。

调查报告说,普京在黑海沿岸拥有一座奢华宫殿。克里姆林宫对此加以否认。

这段视频很快在Youtube上被观看了1亿次。

美国与欧洲盟友对纳瓦尔尼被拘捕以及当局对示威者的强势反应进行了谴责,并考虑进行新一轮的西方制裁。

美国与西方欧洲国家的领事官员抵达法庭旁听判决时,俄罗斯外交部再次提出了指控。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脸书上贴文中质问说,西方国家是否正试图对法庭施加“心理压力”。

克里姆林宫方面多次拒绝接受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对纳瓦尔尼的监禁提出的批评,认为是企图干涉俄罗斯的内政。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据说是受到俄罗斯在美国培育的特务,而民主党拜登家族也受惠于俄罗斯。

因此民主党拜登上台后急于表态,洗脱“亲俄”的罪名,立刻鼓动俄罗斯反对派纳瓦尔尼从德国回去莫斯科,趁机发动“颜色革命”。好戏在后头!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2-3 10:20     标题: 俄反对派纳瓦利内被判3年半监禁 法院外出现罕见一幕

2021年02月03日 06:24:2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2月2日,莫斯科市法院取消对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的缓刑,判处3.5年监禁。鉴于此前已被执行过监视居住1年,纳瓦利内实际需要在监狱服刑2.5年。上述判决尚未生效,各方尚有10天上诉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141_w996_h680.jpg
△纳瓦利内

当天,在举行庭审的莫斯科法院大楼附近,集结了美国、英国、瑞典、德国、挪威、波兰、加拿大、日本等国驻俄罗斯使馆的车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359_w591_h328.png

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西方国家外交官在变相给法官施加压力。即使西方人认为纳瓦利内是“他们的人”,也无法改变他是俄罗斯公民的事实。这不仅是对主权国家内政的干涉,也暴露了西方国家集体试图遏制俄罗斯的丑陋嘴脸。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261_w1619_h1080.jpg

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沃洛金表示,纳瓦利内是西方国家在俄罗斯的利益代理人。西方国家利用纳瓦利内给俄罗斯制造紧张事端。事到如今,纳瓦利内和西方国家都要自负后果。因为被判处缓刑的人理应清楚,自己应当依法向联邦监狱管理局报到,但纳瓦利内却在外国度假。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281_w1800_h1007.jpg
△沃洛金

2014年,纳瓦利内因挪用公款被判处三年半徒刑,其缓刑已于2020年12月30日到期。

1月17日,俄罗斯联邦监狱管理局以纳瓦利内多次违反缓刑规定为由,在后者乘坐民航航班自德国返回俄罗斯后将其逮捕。(总台记者 王斌 宋瑶)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2-21 18:15     标题: 莫斯科上诉法院维持对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的判决

2021年2月20日 21:52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38e557dc ... 8fe9_w1023_r1_s.jpg
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在莫斯科一家上诉法院出庭。(路透社照片)

莫斯科一家法院周六驳回了反对派领袖纳瓦尔尼就被判三年监禁的判决提出的上诉。检方指控他违反了保释规定。他在2014年因受到挪用公款指控而被判缓刑。

上诉法院法官德米特里·巴拉索夫(Dmitry Balashov)决定将纳瓦尔尼软禁六个星期,已经被拘押的时间可以抵消软禁的时间。纳瓦尔尼需要在服刑地点服满他剩下的两年多的刑期。

周六晚些时候,纳瓦尔尼还要出庭接受他卷入的另外一起官司--诽谤案的审理。检方指控他诽谤一名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如果法庭认定他有罪,纳瓦尔尼将会受到罚款和社区服务的处罚。

纳瓦尔尼是今年1月17日从德国回到莫斯科的时候被当局逮捕的。他因中毒被送到德国接受治疗。纳瓦尔尼和西方国家都谴责普京政府是这次暗杀的策划和实施了这次对他的毒杀袭击。

俄罗斯当局否认参与了这次刺杀行动,而且以缺乏证据为理由拒绝对这次刺杀企图进行调查。

纳瓦尔尼被当局逮捕之后,俄罗斯全国各地许许多多支持者上街游行,要求释放纳瓦尔尼。俄罗斯警方逮捕了几千名抗议者。

美国和欧洲国家谴责俄罗斯当局扣押纳瓦尔尼并对抗议示威作出的过度反应。
==============================================================
美国在俄罗斯的特务跑去哪里啊?还不出来发动俄罗斯民众的抗议活动,以挽救俄罗斯反对党领袖纳瓦尔尼。要不然纳瓦尔尼的内裤中又有毒药,会死人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3 01:51     标题: 制裁!拜登政府对俄罗斯首次采取行动,美官员称传递一个信号

2021年03月02日 22:20:19
来源:看看新闻

欧盟和美国2日分别宣布,由于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被判入狱,对俄罗斯公民和组织实施制裁。

欧盟此次制裁的对象是俄侦委主席巴斯特雷金、俄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俄国民近卫军总司令佐洛托夫、俄联邦惩罚执行局局长卡拉什尼科夫;制裁内容禁止制裁对象入境欧盟、冻结制裁对象在欧盟的资产、禁止欧盟个人或法人为制裁对象提供资金等。

美国政府官员称,对7名俄罗斯政府“高级代表”和多家机构实施制裁,但没有公布具体制裁对象名单。

而《华盛顿邮报》指出,这些制裁主要是象征性的,但这是拜登政府对俄罗斯的首次行动,美国官员称“这是给俄罗斯的信号”,表明拜登政府对待俄罗斯的方式将有别于特朗普政府。
============================================================
美国总统拜登的真正面目出现了。战争开始在世界各地散开。很期待早点结束台湾的状况,促成解放军武统台湾!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13 00:12     标题: 俄罗斯回应东乌局势 警告乌克兰同时还提到一股势力

2021年03月12日 21:33:54
来源:海外网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75_w1020_h649.jpg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海外网3月12日电 乌克兰军队近日在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地区与当地武装组织持续交火,造成乌东地区局势再度紧张。周五(12日),俄罗斯外交部对此作出回应,警告基辅不要在顿巴斯地区使用武力。

据塔斯社报道,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Maria Zakharova)12日表示,“我想警告基辅政权以及那些试图操纵基辅的势力,不要在顿巴斯地区使用武力,要缓和地区局势。”她同时呼吁乌克兰政府遵守《明斯克协议》,称乌政府拒绝遵守该协议,是阻碍地区建立持久和平的因素。

扎哈罗娃指出,乌克兰经常试图掩盖他们在履行《明斯克协议》方面的不作为和破坏行动,并试图通过指责俄罗斯来推卸责任。“与此同时,基辅还企图让所有人相信,莫斯科才是冲突一方。”扎哈罗娃说,“乌克兰官员的言辞让我们有理由思考基辅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真实意图。”

当地时间3月10日,乌克兰东部一民间武装组织发言人奥萨奇表示,乌克兰政府军在当天在乌东地区开火。奥萨奇表示,乌克兰军队对当地进行了炮击,还使用了部分小型武器。奥萨奇还指责乌克兰政府违反了停火协议。

俄新社报道称,乌克兰政府军在当地时间11日两次向民间武装组织开火,期间还动用了大口径机枪和狙击步枪等。报道还称,在近日的冲突中,乌东民间武装组织对乌克兰政府军进行了还击。(海外网 姚凯红)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19 00:12     标题: 拜登叫板普京,乌克兰“代理人战争”一触即发?

2021年03月18日 18:33:50
来源:全现在APP


欧洲“火药桶”之一、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紧张局势再一次升级。

“2014年乌克兰东部爆发流血冲突之后,这片土地就从来没有恢复过平静,冲突总在发生,近期更加激烈。” 身处顿涅茨克的尼古拉·兰格罗尼3月17日对全现在表示。

近日来,多家媒体及社交网络上的视频显示,欧洲“火药桶”之一、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包括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紧张局势再一次升级。顿巴斯地区政府军与当地民间武装多次交火,双方在交战中使用榴弹炮、步兵战车、坦克和反坦克导弹等重型装备。

报道还指出,乌克兰仍在不断向东部地区增派兵力和重型装备。就在过去的24小时内,还有五架卡塔尔空军军用运输机降落在基辅。

战火一触即发

“乌克兰准备采取措施‘收复’顿巴斯领土,” 3月7日,乌克兰内务部长顾问瓦列里·波采卢伊科强硬宣布。

他同时表示,这一决定将由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终作出。

就在两天后,乌克兰政府军与东部民间武装在顿涅茨克机场附近再度爆发激战,双方动用了榴弹炮、步兵战车和反坦克导弹等重型装备。

2014年乌克兰东部爆发流血冲突之后,尼古拉·兰格罗尼从意大利来到顿涅茨克,作为自由记者参与顿巴斯地区战事的报道。他对全现在表示,“3月1日以来,顿巴斯的冲突已经造成了5人死亡,包括政府军和民间武装士兵。”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60_w800_h450.jpeg
乌克兰东部地区小规模交火一直未断。图片:riafan.ru

“战争一直没有结束,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枪声,三月以来冲突加剧,甚至许多平民的房屋也遭到了破坏。” 尼古拉·兰格罗尼表示。他也肯定了视频中坦克正在派往乌克兰东部的信息。

另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3月17日报道,顿涅茨克地区正在计划在拉响空袭警报,来测试该地的战争预警系统。

这篇报道还指出,很多信息正在暗示冲突迫在眉睫:美国空军侦察无人机近日访问了顿巴斯;乌克兰无人机的演习次数激增;前一天,北约军舰驶入黑海举行演习。

俄罗斯政治和军事专家亚历山大·米哈伊洛夫斯基认为,“乌克兰当局可能希望在东部地区复刻纳卡战争,积极投入使用土耳其制造的TB-2无人机。”

不过,在尼古拉·兰格罗尼看来,目前的一切也许只是挑衅。他指出,“战争需要更为强大的动机,存在巨大风险。我不认为会有很大的冲突,但极有可能局部动用重型武器交火。”

“接下来的四月,注定不会平静。” 尼古拉·兰格罗尼表示。

泽连斯基的野心

就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情况下,3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表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克里米亚公投结果是假的” 。这一天,也是克里米亚公投入俄的七周年纪念日。

在这份声明中,泽连斯基称,“七年前,在俄罗斯的操纵下,克里米亚举行了一场公投,但结果是被人为更改的。这次公投直接导致克里米亚被俄罗斯非法吞并,”他指出,“乌克兰永远不会放弃克里米亚,一定会在盟国的帮助下拿回自己的土地。”

其实在泽连斯基两年前竞选总统之时,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就是他最大的一块“心结”。

地缘上,顿巴斯地区位于乌克兰东部,向南是克里米亚,向东是俄罗斯。

除此之外,顿巴斯地区大部分民众使用俄语而非乌克兰语。根据乌克兰独立以来仅有的一次人口普查(2001年)显示,顿涅茨克州74.9%的居民和卢甘斯克州68.8%的居民把俄语当作母语。

一直以来,人们把顿巴斯地区描绘成亲俄罗斯分裂主义的故乡。与乌克兰其他地区相比,顿巴斯有着更多以苏联共产党人物命名的城市和村庄。

2014年4月,顿巴斯地区爆发了政府军和民间武装间的大规模冲突。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冲突双方分别于2014年9月和2015年2月在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此后大规模武装冲突得到控制,但小规模交火一直未断。

根据这份协议,双方停止交火,顿巴斯地区两州仍属于乌克兰,但乌克兰当局应给予当地自治权。

在竞选总统时,泽连斯基多次表示,顿巴斯停火是首要任务,下一步的挑战是基辅恢复对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控制。而在其宣誓就职后的第八天,泽连斯基就出现在顿巴斯斯塔尼齐亚卢甘西卡和夏斯季耶的阵地视察。

随后两年,泽连斯基经常亲自前往顿巴斯地区,互联网上到处流传着他身穿防弹背心和士兵们在一起的照片。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72_w800_h553.jpeg
泽连斯基在顿巴斯视察。图片:乌克兰总统办公室

就在一个月前,泽连斯基还与七国集团代表出现在前线。某种程度上,这也被视为对俄罗斯的挑衅。尤其在乌克兰首任总统、顿巴斯三边联络小组乌克兰代表团团长莱昂尼德·克拉夫丘克多次申明“只有加入北约,才能保住国家主权”之后。

谁给的底气?

“拜登政府上台后,美俄关系不确定性增加,这是引发顿巴斯局势变化的根本因素。” 乌克兰政治分析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路斯朗·博尔特尼克进一步指出,“如果美俄关系继续恶化,那么西方国家的立场便是推动乌克兰局势恶化。”

泽连斯基寄希望于西方国家解决顿巴斯问题已经不是公开的秘密。毕竟相较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一旦发生战争,乌克兰政府军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去年年末,泽连斯基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就公开表示,他希望拜登上任后,能够帮助解决顿巴斯问题。泽连斯基说,“拜登与乌克兰关系密切,也很好地了解俄罗斯人,同样了解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分歧,这将有助于解决顿巴斯冲突。”

而在今年1月拜登上任后,首次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时就直接表示,美国支持乌克兰领土主权完整,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

今年2月,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以涉嫌从事恐怖活动为由,对亲俄政党“反对派平台——为了生活“领袖梅德韦丘克实施制裁。很多军事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导致乌东部地区局势紧张的直接原因。

近年来,梅德韦丘克是唯一能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定期会面的乌克兰政治人物。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54_w800_h533.jpeg

当地时间2019年7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得堡会见梅德韦丘克。图片:CFP

而在俄罗斯方面,普京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一起向乌克兰当局施压,促使其履行明斯克协议,这才是目前唯一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俄新社报道称,顿巴斯联络小组下一次会议将于3月31日举行。

对于当前局势,乌克兰政治分析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路斯朗·博尔特尼克的判断和尼古拉·兰格罗尼相似,“近期爆发全面冲突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不排除发生局部激烈摩擦的可能性。”

尼古拉·兰格罗尼对全现在表示,“生活在前线附近的顿涅茨克人已经习惯了枪炮声,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躲起来。”他接着说,“但当然,内心深处每个人都希望和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20 00:20     标题: 俄外交部发言人转发杨洁篪在中美对话发言视频:回顾下我最爱的场景

2021年03月19日 20:57: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实习记者 杨英琦】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19日在社交平台脸书发文,称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期间对美方无礼言行的反击。

“回顾下我最爱的(场景)——当美国人试图刻意贬低伙伴方时,该怎么在他们面前‘就坐’。”扎哈罗娃在自己的脸书页面上这样写道。

她不仅转发了杨洁篪发言的视频,还援引了其原话:“我们认为你们会遵守基本的外交礼节,所以我们刚才必须阐明我们的立场。我现在讲一句,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260_w558_h519.png

当地时间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方带着诚意应邀来到安克雷奇同美方进行战略对话,并做好按双方事先商定的程序和安排开展对话的准备。但美方在先致开场白时严重超时,并对中国内外政策无理攻击指责,挑起争端。这不是待客之道,也不符合外交礼仪,中方对此作出了严正回应。
======================================================================
俄罗斯也是受到很多美国拜登总统政府的各种打压。对于中国的在阿拉斯加会谈的极力反击美国的各种不礼貌的污蔑,俄罗斯感同身受!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22 00:12     标题: 环球时报社评:中俄坦荡荡,美国和个别盟友长戚戚

2021年03月21日 18:36:00
来源:环球时报

中美阿拉斯加对话之后,中美和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忙碌各自的议程。布林肯将在星期一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外长会议,主题无疑将是中国和俄罗斯。美防长奥斯汀星期六在印度,中国是美印防长闭门谈话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中俄方面,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星期一到访中国,美国肯定是中俄高官谈话的重点方向,尽管中俄在谈论他们的战略伙伴关系时通常很含蓄不主动提美国。

美国近来的表现傲慢且嚣张,对中俄两大国同时公开施压,拜登总统日前面对电视镜头直接表示他认同“普京是杀手”。对中国,华盛顿则反复用“21世纪最大地缘政治考验”来定义,给中国新疆贴“种族灭绝”标签,叫嚣要拉盟友联合对付中国。华盛顿的攻击性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的地缘政治震荡感。

华盛顿在玩一个对它自己无益、对它的亚洲盟友们很可能有害的游戏。华盛顿的危机感从根本上说来自它的综合竞争力下降,它的霸权框架大致依旧,但它的内在支持力出现了疲软。加强盟友关系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更多起到壮胆的作用,暴露的是华盛顿的战略心虚。

欧亚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莫过于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了解这种关系的分量,两国在不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的同时,很照顾地区内和全球其他国家的感受,谦虚而克制,反复强调两国“结伴不结盟”。

实话说,地区内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抗衡中俄任何一方,更无力与中俄同时对抗。甚至任何国家通过与美国结盟来支持其与中俄的敌对,也对它来说是灾难性的。所以说,当华盛顿同时向北京和莫斯科展示敌意的时候,像日本那样使劲往美国身上贴,向中俄都传递了非常负面的信息。

中俄坦荡、正常地加强两国战略协作,美国却与少数国家在亚太地区拼命升级盟友关系,不能不说,美国试图在这里构建的地缘政治轴心在道义上就输了,在气势上也很不自信。

我们注意到,美国高官近期访日韩印,韩印两方不管与美国闭门谈了什么,它们与美国发表的公开声明都没有提中国,只有美日联合声明恶毒攻击中国。日本实力比韩国强得多,当前的经济力量远大于印度,但它成了亚洲最配合美国攻击性战略的国家,它的如此做法一方面导致与中俄的冷淡和间歇性矛盾加剧,一方面也让自己失去了要求美国尊重它的杠杆。

美日关系不可能作为模板在亚洲推广,从长期看,日本发展更加独立自主的外交也会是大势所趋。当今世界早已不是围绕地缘政治你死我活的棋盘,国家集团很难仅仅被一个安全愿景捆绑成铁板一块。每一个国家的利益都是多元的,需要弹性地多方向开展合作,而不是主动把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

美国新政府加强盟友关系的作用注定是有限的,它要靠盟友体系在21世纪“吃饭”,用它来解决过时的霸权主义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那是走火入魔。反之,中俄结伴不结盟展现了自信和底气,更加契合这个时代的精神。

当然了,全球性的战略善意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础,而这样的善意也许是华盛顿永远学不会和理解不了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23 00:07     标题: 俄外长拉夫罗夫抵达桂林与王毅会面 开启访华行程

2021年03月22日 18:09: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应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邀请,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2日抵达广西桂林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107_w881_h575.jpeg

拉夫罗夫访华期间,王毅将与他举行会谈,双方将就双边关系及高层交往对表,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此访将进一步巩固中俄关系高水平发展的良好势头,密切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总台央视记者 张雪松)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23 00:11     标题: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乘船游漓江 向中国游客挥手致意

2021年03月22日 18:43:50
来源:风视频国际报道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62_w650_h366.jpg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乘船游漓江 向中国游客挥手致意】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2日至23日对中国进行访问。22日,拉夫罗夫外长已经抵达中国,他和随行官员一起游览了漓江。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介绍道,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同拉夫罗夫外长的会谈将在中国广西桂林举行。针对有关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华是否是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之后有意安排的提问,华春莹表示,“中俄关系的发展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我们的关系坦坦荡荡,光明磊落,不像个别国家拉帮结派,有着自己不可告人的阴谋甚至阳谋。”
=======================================================================
中美会谈时,美国方面吝啬到连午餐也没有准备,还得中国方面的杨洁篪和王毅回酒店吃泡面。

如今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访问中国,中方肯定以丰富晚宴招待,这才是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23 16:57

2021年03月23日 15:23:0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 侯佳欣 杨英琦】据俄罗斯卫星网刚刚消息,当地时间3月23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和中国将竭尽所能保障两国金融和贸易关系安全,免受来自不友好国家的威胁。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509_w1009_h611.png

拉夫罗夫在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在世界上不能以最后通牒和制裁的方式行事。我国有句谚语:不能强迫别人喜爱你。很遗憾,美国没有学会这句语,而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补充说:“我们将竭尽所能,确保俄中关系安全,免受来自不友好国家的任何威胁,其中涉及贸易方式、相互结算,以及其它使我们更加强大的一切。”

拉夫罗夫称,俄罗斯总体上打算摆脱对由西方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的依赖。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3-23 16:58     标题: 俄媒热议俄外长访华:中俄成全球稳定“压舱石”

2021年03月23日 16:05:08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广西桂林22日与到访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会晤。双方首先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战略沟通,达成广泛共识。引发外媒关注。

据俄新社莫斯科3月22日报道,拉夫罗夫表示,20年前签署的《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仍在履行,不久后将自动延期5年。

据报道,拉夫罗夫在访华前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俄中两国领导人和两国人民把俄中关系评价为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是当之无愧的、公正的描述。”

拉夫罗夫表示,《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之间形成新型关系,即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奠定了政治和法律基础。

另据塔斯社莫斯科3月22日报道,拉夫罗夫日前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说,企图用制裁来惩罚俄罗斯与中国的做法是“不甚明智”的。

拉夫罗夫说:“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正试图阻止真正的多极化民主世界不断形成的客观趋势,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自己在全球经济和国际政治中的支配地位,将自己的意志和要求强加给他国。”他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的对话应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

拉夫罗夫指出,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开展建设性合作以回应美国的举措。他强调:“我们希望国际秩序变得公正而民主,希望这种秩序能够确保稳定并立足于各国及其一体化组织的广泛协作。”

他表示,中国对于俄罗斯来说是真正的战略伙伴,两国志同道合,两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对全球和地区局势发挥稳定性作用。

拉夫罗夫还指出,国际局势正在发生非常深刻的变化,新的经济增长中心、金融力量和政治影响中心正在加强。

拉夫罗夫指出,西方国家“很可能已经忘记如何开展经典的外交”。他说:“外交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彼此倾听、相互听见并寻找利益平衡的能力。这些便是俄罗斯和中国在外交工作中推广的价值。”

此外据俄罗斯卫星社北京3月19日报道,专家表示,中俄是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的“压舱石”,对于国际局势的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俄外长的会晤能够进一步加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报道援引中国专家的话称,在当前比较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中俄外长能够见面,对于中俄关系来讲有非常大的益处。中俄一直是战略协作关系,相当密切。疫情以来,可以看到中俄在抗击疫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现在两国在许多问题上都有相当深度的合作,他们之间的会晤能够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玛丽亚·扎哈罗娃说,俄中两国外长将在今年庆祝《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之际讨论双边关系的发展前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表示,今年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0周年,在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为今年双边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另据俄罗斯卫星社莫斯科3月19日报道,俄中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汉学家尤里·塔夫罗夫斯基向卫星社表示,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与中国外长王毅在桂林的会晤将为两国领导人未来会晤开辟道路。

专家认为,2021年对于俄中两国关系来说是重要的一年,因为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将如何,正愈发明朗。

塔夫罗夫斯基解释称:“拜登针对普京的言论和美国代表团在安克雷奇对中国代表团表现出的无礼都表明,他们无论跟谁都不进行平等合作。”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9 18:45     标题: 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 普京放狠话

2021年05月09日 17:00:51
来源:观察者网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胜利日对于俄罗斯将永远神圣不可侵犯,许多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再次试图向世界兜售。那些实施侵略计划、反犹太主义和仇俄情绪的人不容宽恕和辩解。

当地时间5月9日10时,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74_w638_h450.jpeg
阅兵开始前的徒步方队 视频截图

俄罗斯联邦国旗和第150伊德里茨步兵师突击旗(胜利旗)出厂 图自俄媒

俄罗斯联邦国旗和第150伊德里茨步兵师突击旗(胜利旗)出厂 图自俄媒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本次阅兵队伍将由超过1.2万人组成,阅兵方阵包括徒步方阵、机械化方阵和空中编队。今年,阅兵式上将展示191件武器。其中既有新研发的武器,也有军队的经典武器。76架直升机和飞机将飞过红场上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47_w638_h450.jpeg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703_w1080_h559.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938_w1080_h564.png
俄罗斯女兵方队 视频截图

俄罗斯总统发表致辞,普京向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尔多瓦、塔吉克斯坦、阿布哈兹、南奥塞梯的领导人和民众,以及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的人民祝贺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

普京在贺词中称,这一天,我们缅怀父辈和祖辈的功勋,他们或英勇地与敌人战斗,或在后方忘我地工作。

普京表示,胜利日对于俄罗斯将永远神圣不可侵犯,许多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再次试图向世界兜售。那些实施侵略计划、反犹太主义和仇俄情绪的人不容宽恕和辩解。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607_w1080_h562.png
普京 视频截图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671_w1080_h590.png
普京为老兵整理毯子 视频截图

“如今,珍藏并向正在成长新一代传递关于那些年的记忆,是我们的道义责任。我们应当一致坚决对抗任何歪曲和虚构历史、篡改伟大卫国战争结果、为纳粹分子及其走狗犯下的暴行洗白的企图。”

普京相信,在艰苦战争年代形成的兄弟般的友情和互助传统仍是建立和发展建设性睦邻关系的坚实基础。

普京还向伟大卫国战争的所有老兵和后方劳动者表达真挚感谢,并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精神健旺、平安长寿。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053_w1080_h563.png
内务部捷尔任斯基师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459_w622_h442.png
T-72B3坦克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74_w638_h450.jpeg
S-400防空导弹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669_w1080_h557.png
“亚尔斯”洲际导弹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335_w1080_h560.png
图-95轰战机与伊尔-78加油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371_w1080_h568.png
苏-57CG图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20_w638_h450.jpeg
“库宾卡钻石”,由“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飞行表演队驾驶“苏-30SM”和“米格-29”组成。

阅兵仪式结束后,普京和塔吉克斯坦总统与老兵一起向无名烈士墓敬献了花圈。

另外,俄罗斯国防部指出,今年阅兵所有参与者都自愿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9 18:52     标题: 普京:俄罗斯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文 / 林煇智发布 / 2021年5月9日 5:45 PM 联合早报

https://www.zaobao.com.sg/s3/fil ... 3.jpg?itok=7s1m7Z87
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胜利日对聚集在红场的数千名军事人员和退伍军人说:“俄罗斯一贯捍卫国际法。与此同时,我们将坚定捍卫国家利益,以确保我们人民的安全。”(法新社)

(早报讯)俄罗斯普京总统承诺,俄罗斯将“坚决”捍卫国家利益,并谴责所谓“俄罗斯恐惧症”的复返。

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周六(9日)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6周年。俄总统普京对聚集在红场的数千名军事人员和退伍军人说:“俄罗斯一贯捍卫国际法。与此同时,我们将坚定捍卫国家利益,以确保我们人民的安全。”

普京发言时还谴责了所谓“种族和民族优势,反犹太主义和俄罗斯恐惧症口号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意识形态的悄然复返。普京是在一年一度胜利日红场阅兵游行前发表上述演说。

据报道,在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的阅兵式亮相的包括1万2000名军人,190余件地面武器装备,76架各型军机参演,以及俄多款新式武器装备。
============================================================
俄罗斯人坚持每年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周年阅兵式,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抱团国家不断地鼓吹战争、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地缘政治之际,俄罗斯人的做法值得赞赏!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9 21:03     标题: 无人军团红场“首秀”!盘点俄罗斯胜利日阅兵九大精彩瞬间

2021年05月09日 18:00: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5月9日下午,俄罗斯正式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活动。今年的莫斯科红场胜利日阅兵式,共有超过1.2万名官兵、191件地面武器装备和76架军机参加受阅。阅兵式上都有哪些精彩瞬间?一起来看盘点。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250_w800_h517.jpeg
△当地时间2021年5月9日,俄罗斯莫斯科,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在红场举行。

战士们高喊乌拉共庆胜利日

俄罗斯联邦国防部长绍伊古开始检阅方阵,并向战士们致以胜利日问候,战士们高喊“乌拉!乌拉!乌拉!”回应,共同庆祝今天这个伟大的日子。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182_w800_h533.jpeg

全场默哀缅怀先烈

为了纪念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们,现场举行了长达一分钟的默哀仪式,永远铭记这些伟大的英雄。

俄军女战士“不爱红妆爱武装”

俄军混编女兵方队接受检阅,两个女兵方阵入场,她们分别来自俄罗斯陆军和空天军。2017年开始,女兵方队加入红场阅兵。女战士们英姿飒爽,在卫国战争时期,不但能救死扶伤,还能上阵杀敌。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251_w800_h533.jpeg

俄军战士抱着老兵照片参加阅兵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2537_w628_h351.gif

在地面装备方队中出现了感人一幕:战车里,一名俄军战士抱着老兵照片参加红场阅兵式,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向先辈表达缅怀与敬意,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

“台风-防空”装甲车重磅登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6009_w631_h314.gif

现代化装备中,3辆“台风-PVO”重型装甲车接受检阅。

主角“亚尔斯洲际导弹”来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2639_w631_h314.gif

今天阅兵仪式的主角——3辆亚尔斯洲际导弹发射车登场。亚尔斯洲际导弹可以超音速飞行,能规避各种反导系统,有多个弹头,发射方式灵活。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179_w800_h519.jpeg

首个无人军团“天王星”-9亮相

今年红场阅兵的重头戏依然是地面军事武器装备。备受关注的“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亮相地面装备方队,“天王星”-9是俄军众多地面机器人中具有代表性的重型作战机器人,此次也是“红场首秀”。

多型战机雨中飞越红场上空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1099_w631_h314.gif

今天虽然气象条件不佳,但空中武器装备依然接受了检阅。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苏-57战斗机、图-160轰炸机等76架军机编成16个空中梯队,飞越红场上空。

六架苏-25喷出俄罗斯国旗彩烟

最后,6架苏-25攻击机从机尾喷出白、蓝、红三色象征俄联邦国旗的尾烟,飞越红场,为红场阅兵空中盛典画上句号。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170_w800_h533.jpeg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9 21:16     标题: 俄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 展示多款现代装备

2021年05月09日 13:41: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当地时间9日,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在中心广场举行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阅兵式上共有超过1600名士兵以及61件各类武器装备参加。但是由于天气状况,当天的空中阅兵式部分被临时取消。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04_w1013_h570.jpeg

阅兵式上的徒步方阵主要是来自于太平洋舰队和东部军区的官兵。武器装备方阵由苏联时期的传奇坦克T-34打头阵,还展示了T-80BV主战坦克、BMP-3两栖战车、S-400防空导弹系统、“棱堡”岸防导弹系统、“铠甲-S”导弹系统、“冰雹”火箭炮和BTR-82A装甲车等现代武器装备。

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今年的“不朽军团”群众游行活动被改为了线上举行,民众可将参加过卫国战争的亲人照片上传到网页上进行纪念。节日当天除了阅兵式,符拉迪沃斯托克还将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例如历史展览、文艺演出、武器展览和焰火晚会等。(总台记者 张誉耀)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9 21:17     标题: 俄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 普京:仇俄情绪的人不容宽恕

2021年05月09日 15:38:06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中文网消息,当地时间9日,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6周年阅兵式。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发言中表示,那些实施侵略计划、反犹太主义和仇俄情绪的人不容宽恕和辩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1292_w1052_h582.png
阅兵视频截图

报道称,阅兵方阵包括徒步方阵、机械化方阵和空中编队。阅兵队伍将由超过1.2万人组成,76架直升机和飞机将飞过红场上空。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10 10:47     标题: 今年红场大阅兵,普京撂下狠话背后有何深意?

2021年05月10日 07:25:41
来源:牛弹琴

非常时期,俄罗斯又阅兵了。1.2万受阅士兵,坦克、飞机、洲际导弹,各种高精尖武器,亮相莫斯科红场。

毫无疑问,这是2021年世界最盛大的一次阅兵式,没有之一。

印度仍是人间炼狱,俄罗斯却在大阅兵,当然,中国人更是乐享春天。同样的危机,因为决策有异,情况完全不同。

68岁的普京,依然自信满满。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66_w1080_h699.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30_w1000_h6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60_w1000_h667.jpeg

非常时期,非常事件,几个非常有意思的看点吧。

看点一,普京红场撂下狠话。

面对集结的受阅将士,以及全世界的媒体,普京宣誓:

胜利日对于俄罗斯将永远神圣不可侵犯,许多纳粹主义意识形态再次试图向世界兜售。那些实施侵略计划、反犹太主义和仇俄情绪的人不容宽恕和辩解。

历史要求得出结论并汲取经验。但不幸的是,还有试图再次武装纳粹意识形态的许多东西以及那些痴迷于排他性妄想理论的人,不仅各种激进分子或国际恐怖分子团伙。

一句话:俄罗斯的胜利神圣不可侵犯,谁仇视俄罗斯,谁就不会得到宽恕。

怎么不会宽恕?普京没有细说,但这无疑是一句狠话


俄罗斯外交最近压力很大。西方各种制裁步步紧逼,随后又爆发了近年来最激烈的驱逐战。俄罗斯与乌克兰关系也在恶化,俄一度陈兵10万于乌克兰边境……

现在,又在红场撂下狠话,也可见当前俄罗斯对西方围攻的反感、普京心中的愤懑。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86_w1080_h608.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65_w1000_h6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34_w1000_h6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39_w1000_h667.jpeg

看点二,俄罗斯展现意志和实力。

毕竟还是俄罗斯,实力摆在那。

新华社的报道,有一段就这样描述:

当天受阅的武器装备包括卫国战争期间的T-34坦克、俄罗斯最新型T-14“阿玛塔”主战坦克、“库尔干人-25”步兵战车、联盟-SV装甲自行榴弹炮等。空中阅兵时,共有76架直升机、轰炸机、运输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战斗机等编队飞过红场上空,飞行编队中还有著名的“雨燕”和“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

作为一个最爱阅兵的民族,当天除了莫斯科红场外,俄罗斯圣彼得堡、加里宁格勒、符拉迪沃斯托克等27个城市,以及俄罗斯驻叙利亚军事基地,都举行了不同规模的阅兵。

关键时刻的这次大阅兵,也是对俄罗斯组织能力和疫情防控能力的一次重大检验。

俄罗斯国防部称,今年阅兵所有参与者,都自愿完成了新冠疫苗全程接种。其中,应该也包括68岁的普京。

这样规模的大阅兵,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西方国家不敢想象,印度被迫取消,也只有俄罗斯能做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51_w1000_h6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45_w1000_h667.jpeg

看点三,熟悉的镰刀斧头。

作为尊重历史的体现,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当年苏联的印记,包括我们熟悉的镰刀和榔头的图案。

把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历史就是历史,也无法回避。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43_w1000_h6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49_w1000_h667.jpe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122_w1000_h667.jpeg

看点四,老兵正在凋零。

今年因为疫情,“不朽的军团”只能在线上举行。

但红场阅兵式,不少二战老兵还是参加了。一些老兵胸前挂满勋章,就坐在普京旁边。

莫斯科的天气还很寒冷,不少老兵还裹上毛毯。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在观看阅兵式时,普京帮旁边的一位老战士,披上毛毯御寒……

侠骨也柔情,多少也说明普京对老兵的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兵也越来越少了。让普京和俄罗斯人尤其愤怒的是,一些西方人却在极度抹杀苏联(俄罗斯)的伟大贡献,这更是对2000多万苏联战争死难者的侮辱。

去年5月8日,白宫发推,只有一句话:

1945年5月8日,美国与英国战胜了纳粹,“美国精神将永远战无不胜”!

俄罗斯愤怒了。纳粹是美国和英国战胜的?俄罗斯人的贡献在哪里?

记得当时俄罗斯外交部当时愤怒回应:“美国官员甚至毫无勇气和意愿提及红军和苏联人民,当年为了全人类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起到的不容争辩作用,哪怕是半句话。”

所以,今年在红场演讲中,普京除了宣誓不会宽恕“仇俄者”外,还特意向伟大卫国战争的所有老兵和后方劳动者表达真挚感谢,并祝他们身体健康、万事顺利、精神健旺、平安长寿。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844_w829_h677.png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98_w1000_h667.jpeg

他并且宣誓:

如今,珍藏并向正在成长新一代传递关于那些年的记忆,是我们的道义责任。我们应当一致坚决对抗任何歪曲和虚构历史、篡改伟大卫国战争结果、为纳粹分子及其走狗犯下的暴行洗白的企图。

老兵凋零,但记忆要不断传递。忘记历史,确实就意味着背叛!

谁仇视俄罗斯,谁就无法宽恕。俄罗斯被挤压得越厉害,反弹就更猛烈。

普京在红场撂下狠话,但也有着深切的危机感。
=========================================================================
根据一些评论预测:有可能模仿当年1941年的红场检阅之后,军队一去不回到前线抗击希特勒。因此在昨天的红场检阅之后,这些军队可能立刻开赴乌克兰战场,展开对乌克兰的攻击。

天佑乌克兰!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5-21 11:54     标题: 普京:谁想“咬”俄罗斯一口 就“敲掉他们的牙齿”

2021年05月21日 07:41:21
来源:凤凰卫视资讯台

【普京:谁想“咬”俄罗斯一口 就“敲掉他们的牙齿”】俄罗斯总统普京20号,在“胜利”组委会会议上表示,俄罗斯的经济没有军事化,国防拨款排在前十名国家中的最后。但他强调,会强硬响应损害俄罗斯利益的行为。

俄罗斯总统普京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三分之一的领土,即使这样,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对国家领土最有利的保障就是武装部队的发展。“很多人都想在某个地方或从我们身上咬一口,但是他们应该知道,那些想要这样做的人,我们将敲掉他们的牙齿,让不会咬人。很明显,对国家的保障是发展我们的武装部队。


普京强调,俄罗斯的经济没有军事化。“我想再次强调,我们没有走让我国经济军事化的道路。今年我们的国防拨款为3.116万亿卢布。如果按当前汇率计算,现在是多少?74卢布兑换1美元,这就是说,拨款将是420亿美元左右。只有420亿美元,而美国的支出已经超过7700亿美元。”

普京说,以绝对值计算的话,俄罗斯的国防拨款排在世界前十名的最后。

“俄罗斯的国防拨款排在世界前十名,而且排在前十名的最后。排在前面的不仅有美国、中国、印度、沙特阿拉伯,还有所有主要欧洲国家——德国、法国、英国……甚至象日本这样的国家国防开支都比俄罗斯多。”

普京说,俄罗斯将武装部队维持在适当的高水平。目前,俄罗斯已经拥有新型的超音速洲际战略武器,拥有最先进的核威慑力量。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314_w650_h366.png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5 21:13     标题: 普京:美国正犯下一个典型的问题 就像曾经的苏联那样

2021年06月05日 14:25:46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美国正以自信且坚定的步伐,走在苏联的老路上”。当地时间6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参加年度经济论坛——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对媒体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正犯下一个典型的问题:对自己无限实力充满信心,给自己制造无法应对的问题,就像曾经的苏联那样。

现距定于16号举行的俄美首脑会谈还有一周多时间,当天普京谈到有关会晤时表示,俄美关系目前处于低水平,双方的唯一分歧就是,美国公开地表示想要遏制俄罗斯发展。普京还称,自己并不期待与拜登的会晤能对俄美关系有任何突破,但希望会晤以积极方式进行。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ize27_w692_h271.png
塔斯社报道截图

据俄媒塔斯社报道称,当天普京在会上表示,他们不断听到来自美国国会和其它地方的威胁,所有这些都是美国内部政治进程的一部分。“这些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军事和政治实力非常强大,以至于觉得(他们造成的问题)并不严重,都可以解决”。

“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普京称自己作为前苏联的公民,“我会告诉你,帝国的问题是,他们认为自己如此强大,能够承受小的失误和错误”。

普京表示,帝国统治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恐吓、说服、收买不同国家或团体,他们认为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但问题越来越多,总有一天他们将无法应付。美国正以自信且坚定的步伐,走在苏联的老路上”。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62_w3648_h2522.jpeg
(东方IC图)

此外,普京当天在参加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还评价了俄美关系。他称目前俄美关系处于低水平,两国需要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和美国没有分歧,唯一的分歧就是,美国公开地表示想遏制我们发展”。

在随后与主要国际新闻机构的视频会议上,普京还评价了拜登,称拜登一生都在从政,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正因为他富有经验,我希望他足够认真、缜密”。

普京表示,他不期待与拜登的会晤能对俄美关系有任何突破性成果,但希望会晤以积极方式进行。美俄首脑将在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

最近一段时间,本就“千疮百孔”美俄关系持续降温:互相制裁、驱逐外交官、客机在白俄“迫降”事件……且让局势更加复杂的是,拜登在与普京见面前,还将密集会见欧洲盟友。6月11日至13日,七国集团(G7)峰会将在英国举行;14日又将举行北约峰会。俄媒《生意人报》称,拜登的“外交马拉松”将让拜登充分了解其盟友如何设想与俄罗斯的未来关系。

而在美国国内,拜登还因5月25日取消制裁俄德“北溪2号”而遭受国会抨击。对于此事,普京在6月4日的会上表示,“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已完成部分铺设工作,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做好部分供气准备。他明确表示,俄罗斯将继续与欧洲伙伴开展此类项目。“这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商业项目。我们已经说过一百次了,但宣传还是让人难以置信。”

而在被问及是否会吸引“不友好国家”对俄投资的问题时,普京指出俄罗斯将与“不友好国家”中不敌对的公司合作。他说,约200名美国代表参加了本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这说明美国在努力确保不失去俄罗斯市场。

2021年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于6月2日至5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举行,这是新经济大国领导人会晤的平台,各国政商人士将在4天的会期内讨论疫情期间世界经济发展问题。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5 21:14     标题: 普京:俄罗斯参与黑客攻击美肉企的言论乃无稽之谈

2021年06月05日 15:46: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5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5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有关俄罗斯参与黑客攻击美国“某个肉类企业”和管道运营商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

据报道,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会议期间接受俄媒采访时说,他听说了美国某个肉企和管道运营商遭到黑客网络攻击的事件,他表示“把这归咎于俄罗斯,这简直荒唐。”

普京指出,美国的相关部门应当查明谁是勒索者。


5月,美国最大的燃油管道运营商科洛尼尔遭到“黑暗面”勒索软件的攻击。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根据联邦调查局的消息,黑客在俄罗斯,但俄罗斯政府并未参与其中。

近日,全球最大肉食品生产商之一JBS遭到网络攻击,导致其在美国的所有牛肉工厂关停。工厂正在逐步恢复生产。

美国白宫表示,他们怀疑黑客组织可能来自俄罗斯,美国正就该事件与俄政府保持联系。

据报道,普京和拜登将于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7 20:37     标题: 普京称美国正自信地走在苏联的道路上,汪文斌:发人深省

2021年06月07日 16:30:32
来源:澎湃新闻

6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报道,6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第24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活动期间指出,美国自认为经济和军事实力无与伦比,便可有恃无恐,扬威耀武。帝国的通病就在于自恃强大,纵容自己犯错、却对他国或分而治之、或协调恫吓、或收买媾和,自以为这便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但问题日积月累总有积重难返的一天。美国正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在当年苏联的道路上。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我们注意到了相关报道,普京总统所谈发人深省。”汪文斌表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怎么做、如何对待他国不仅将决定大国自己的兴衰,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类的前途与命运。

汪文斌指出,中方一贯认为,大国就应该有大国的样子。大国应有的样子,不是对他国攻击抹黑、颐指气使,也不是耀武扬威、胁迫恫吓,更不是拉帮结派、制造分裂,而是要为世界和未来展现更大的格局和情怀,肩负更重的责任与担当,做出更多的努力与贡献。我们希望各国尤其是大国要重温《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珍惜二战以来各国共同努力构筑起来的、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16 00:17     标题: 拜普会 拜登称将是“关键的” 俄方指有用但不大可能有协议

发表时间: 15/06/2021 - 11:17 法广网

https://s.rfi.fr/media/display/f ... 665b525efe48fc.webp
Russian President Vladimir Putin and US President Joe Biden are set to hold their first summit in Geneva on June 16, 2021 Angela WEISS, Alexey DRUZHININ AFP/File
作者:
夏榕

美国总统拜登14日在布鲁塞尔说,他明天同普京的会晤将是“关键的”,如果俄罗斯政府选择合作,他将向莫斯科提出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今天,来自莫斯科的消息称,俄美元首的日内瓦会晤,不大可能有具体成果但仍是有用的。

据路透社报道 ,拜登将普京描述为“一个敌手,或者一个可能成为敌手的人”,聪明而强硬。

“我将向普京总统明确表示,如果他选择合作,我们可以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拜登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峰会后说。

“如果他选择不合作,并在网络安全和其他一些活动方面以他过去的方式行事,我们将作出回应,我们将作出相应的反应”,拜登补充说。

拜登强调,他也将向普京“明确说明红线在哪里”。

此前,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报道,国务卿布林肯周日对拜普会表示说:“如果俄罗斯选择继续其鲁莽激进做法,我们将作出强有力回应,正如拜登在干涉选举、太阳风公司网络袭击事件以及纳瓦利内事件上所表现出来的立场一样。”

另有一位白宫官员表示,在与普京会晤后,拜登将单独举行新闻发布会。


至于莫斯科当局的态度,克里姆林宫一名幕僚今天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周三在日内瓦的会晤不太可能达成具体协议,但会谈仍是有用的。

在双边关系处于多年来低点之际,这将是拜登就任总统以来美俄领导人首次会面。

普京的外交政策顾问乌沙科夫(Yuri Ushakov)告诉路透社记者,除了最终公报,会面议程在他周一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通电话时得到确认。

据这位克里姆林宫幕僚表示,核稳定、气候变化、网络安全以及在对方国家被监禁的美俄公民的命运,都列入了议程。

乌沙科夫评估说:“我不确定是否会达成任何协议。我以务实乐观的态度看待这次会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16 00:17     标题: 拜登与普京双边峰会前瑞士启动庞大维安力量

发表时间: 15/06/2021 - 16:59 法广网

https://s.rfi.fr/media/display/6 ... 6aca4c69587b2e.webp
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双边峰会星期三在瑞士展开 Jim WATSON, Grigory DUKOR AFP/Archivos
作者:
安东尼

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双边峰会明天在瑞士展开,瑞士启动庞大维安,动员约4000名警察与安全人员以确保峰会安全。


中央社报道,日内瓦市中心的日内瓦湖与湖滨将全面封锁,空域也将关闭,举行高峰会的场地拉格兰奇别墅(Villa La Grange)与周遭公园,被长达两公里带刺铁丝网安全围篱围住。

维安作业动员约2000名警察,占日内瓦警力95%,还有来自瑞士各地支援警力共900人,与瑞士比邻的数公里外法国境内,当地警察也高度戒备。

另有约1000名部队也完成部署,同时瑞士空军将巡弋日内瓦市上空周遭方圆50公里封锁空域,直升机与战将执勤。

陆军将在机场派驻一个营兵力,并部署地对空防空导弹系统。

背著背包并配备自动武器著迷彩服的士兵,已在拉格兰奇别墅外围戒备,同时警方嗅探犬一直在检查停靠周遭的车辆。

军方机动雷达站部署在湖畔, 拜登预定下榻的五星级洲际饭店周围的多个街区,已被带刺铁丝网封锁,同时邻近街道全面禁止停车,警方忙著指挥引导交通。

除了拜登与普京这两位峰会主角之外,估计双方代表团人数介于600至800人间。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17 19:26     标题: 俄美发表联合声明出乎意料 俄罗斯会否倒向美国?

2021年06月17日 18:05:45
来源:深圳卫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308_w779_h438.png

直新闻:刘先生,我们看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晤后,就战略稳定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并就两国秉持核战争没有胜利者的原则进行了确认。对此,你作何解读?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说实在的,我个人没有预料到拜登与普京见面之后会发表一份联合声明,更没有预料到,这份联合声明中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内容,居然是双方共同努力“减少武装冲突的风险和核战争的威胁”。

在美俄元首峰会前,我曾经认为,拜登把与普京见面会谈的目标,定位为建立稳定且可预期的美俄关系,这已经是非常低的一个目标了,而美俄联合声明则直接把“稳定且可预期的美俄关系”界定为“减少武装冲突和不打核战争”,则把美俄关系的底线已经定到“低得不能再低”了。这就好比两个人之间相互约定,我们之间的共同目标,就是“在一起相处的时候不能打架,尤其是不能操起致命性的武器往死里打”是一样的。而且,避免双边关系由冷战升级为热战,尤其是升级为核战争,实际上是双方在几十年前的冷战中,就已经达成了的底线和共识。因此,美俄的这份联合声明,没有体现出任何的与时俱进的味道。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这背后反映出的,实际上是美俄关系早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拜登与普京在“美国以保障人权为由干涉俄罗斯内政”、“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大选”、“俄罗斯黑客攻击美国互联网”以及北约东扩还有叙利亚、乌克兰、克里米亚等等问题上,都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且都无法在任何程度上达成共识,所以他们才会把双方共同的目标定位为“不打架尤其是不往死里打”。也就是说,美俄双方在举行元首峰会的时候,在一系列的现实问题上,实在是找不出任何的共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不得不降低标准硬找出一个所谓的共识。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美俄之间的这份联合声明看得过于消极,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美俄这份联合声明尽量淡化与掩饰美俄之间的分歧、强行寻找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同点,这样一种做法,实际上反映出了拜登与普京急于改善双方关系的迫切心态。拜登迫切需要稳住俄罗斯的情绪急于离间中俄关系,以便在接下来跟中国打所谓“新冷战”的时候,可以让俄罗斯保持中立,甚至是屁股坐到美国这一边。而看透了拜登心思的普京,则非常“享受”拜登的拉拢,并希望趁机改善美俄关系,让美国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所以他们才会心照不宣地维持了本次会谈的“友好气氛”。

在这种情况下,拜登与普京能够见面且能够谈起来,对于美俄关系来讲,这本身就是一大成就。更为关键性的是,双方还一致确定“未来还要继续谈下去”。双方不仅一致同意让曾经因为一怒之下而被召回的美俄大使回到各自的岗位,而且将很快启动关于战略稳定的全面双边对话。这也就说明,从中长期来说,拜登与普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建立稳定可预期的美俄关系,还将会在此基础上改善美俄关系,甚至是最终让美俄关系走向正常化。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143_w1080_h608.webp

直新闻:那在你看来,拜登与普京实现美俄元首峰会之后,俄罗斯最终会倒向美国一边吗?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先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打出的一系列外交组合拳,包括美日领导人峰会、美韩领导人峰会、美英领导人峰会、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北约峰会、美欧峰会以及刚刚结束的美俄元首峰会,尤其是他们之间发表的联合声明来做一个简单的比较。比较完了之后,我们或许就能够得出一个大致的结论。

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美日、美韩、美英、美欧领导人峰会,还是七国集团、北约峰会,他们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都有这么几个共同的特点:其一是,在美国的主导和要求下,这些联合声明都充满了非常浓厚的意识形态冷战思维,都刻意强调了他们之间的所谓共同价值观念、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强调了要维护美国提出来的“基于共同规则的世界秩序”;其二,这些联合声明将矛头对准了中国,尤其是以人权问题为借口,干涉了中国的新疆与香港问题,干涉了中国的内政;三是这些联合声明都破天荒而又公然地以“维护台海的和平稳定”为名,介入了中国的台湾问题。然而,我们看到,在美俄联合声明中,这些东西统统都不见了,甚至普京在跟拜登见面的时候,还故意小心翼翼地回避了中国问题。我认为,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就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俄罗斯还没有做好要在中美争议问题上选边战的准备。而拜登也非常知趣,没有在第一次会面的时候,就强行对俄罗斯提出相关要求。

我想,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从苏联解体之后产生的俄罗斯,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国家,他们的对外交往政策基本上都是以非常现实的国家利益为导向的,他们虽然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并不存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上的尖锐冲突,但是也不存在着共同的价值与信仰,更不会为共同的价值与信仰而一起战斗。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在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欧盟打交道的时候,与应对俄罗斯的手法是完全不同的。在应对前者的时候,美国会始终高举起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大旗,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利益来拉拢,而在应对俄罗斯的时候,采取的就纯粹是赤裸裸的经济利益手段了。而且,在经济利益层面,美国对俄罗斯既有利诱,比如最近豁免对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制裁措施,也有威迫,比如尚未放松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等等。

当然,在面对中美相争的时候,俄罗斯既不会完全倒向美国一边,也不可能会完全倒向中国一边。而是会冷静地观察中美博弈的态势,并趁机游走于中美两边,实现自身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作者: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新闻特约评论员。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18 01:24     标题: 美俄元首会晤强调核战争危险性 中方回应

2021年06月17日 16:00:43
来源:澎湃新闻

6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昨日的会面中就继续开展战略稳定对话达成共识,双方也共同强调了核战争的危险性。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赵立坚表示,中方欢迎美俄双方就继续开展战略稳定对话达成共识。美俄作为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应该按照联大有关文件和国际共识,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继续以可核查、不可逆和有法律约束力的方式,进一步大幅实质削减核武器,为最终实现全面彻底核裁军创造条件,这是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最有效途径。

赵立坚指出,中方也注意到美俄元首重申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中方一直积极推动五核国共同重申这一理念,以降低核战争风险,维护全球战略稳定。中方一贯积极支持国际核军控努力,愿继续在五核国、裁谈会、联大一委等框架内,与各方就事关战略稳定的广泛议题进行讨论,也愿继续在相互尊重与平等的基础上,与有关各方就相关问题进行双边对话。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19 00:27     标题: 美国安顾问:考虑安排拜登与习近平会谈 20国集团峰会是机会

发表时间: 18/06/2021 - 14:58 法广网

https://s.rfi.fr/media/display/c ... 7-SUMMIT-BIDEN.webp
美国总统拜登与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资料图片 © 路透社图片
作者:
弗林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6月17日向媒体表示,白宫将考虑安排拜登总统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举行会谈。他指出,定于今年10月在意大利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的间隙是两国领导人进行会谈的一个可能的机会。

沙利文周四出席了在白宫举行的记者会并就拜登刚刚结束的访欧之旅进行了总结和介绍。沙利文在开场白中向记者表示,“底线是,拜登在这次旅行中自信而熟练地戴上了自由世界领袖的衣钵。前任总统已经让出了这一衣钵,而拜登总统现在已经强调要夺回它。作为此行的基础性成果,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他说,“但拜登此行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这是一组不同寻常的富有成效的、实质性的峰会,取得了真实、具体的成果。这些会议的综合影响为证明民主国家能够为其本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提供服务奠定了基础,正如总统在此行中多次讨论的那样。”

沙利文说,“我只想说说此行的五个重要进展领域。 第一个是关于新冠疫情的行动。总统都作出了历史性的、不朽的承诺,即美国将向全世界100个最低收入国家提供5亿辉瑞公司的疫苗。这也激发了其他七国集团成员的承诺,并帮助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行动计划的核心,以在2022年底前结束这一流行病,我们现在将明智地向前迈进,以执行这一计划,包括确保生产承诺的剂量,有效地分配它们,以及处理结束这一流行病所需的所有其他方面的支持”。沙利文说,“第二是志同道合的国家、世界上的民主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趋于一致。 我们七国集团发起了一个新的基础设施倡议,即‘重建更好世界’(B3W),这将是‘一带一路 ’倡议的一个高标准、透明、气候友好的替代方案。”

沙利文说,“我们有北约第一次在其公报中处理中国问题,真正认真对待中国带来的安全挑战,还有一项任务是制定一个处理中国问题的新战略概念,而上一个战略概念甚至没有提到中国。”他说,“我们启动了美国-欧盟贸易技术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处理广泛的贸易和技术问题,既包括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肯定性议程,也包括以协调的方式处理中国多年来追求的非市场经济做法,这些做法对欧洲和美国的市场经济都有损害。”他补充说,“事实上,七国集团谈到了协调和一致的问题,即站起来反制和回击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做法,作为更广泛的经济竞争的一部分。”

沙利文说,“这次访问中的一个具体的、有形的例子是达成协议,结束空客和波音之间长达16年的争端。该协议不仅涉及五年的暂停关税,而且,关键的是,美国和欧盟在与中国的大型客机行业相关的入境和出境投资方面进行明确的协调,以便美国和欧盟将共同努力,保护欧洲和美国的就业和技术免受中国的掠夺性做法影响。”他说,“第三个取得主要进展领域是为工人和家庭提供服务,我认为,空客和波音的这笔交易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例子,因为最终,它将通过放宽关税和防止来自中国的掠夺性竞争,帮助保障和增加我们自己航空业的就业机会。”

沙利文说,“当然,七国集团关于全球最低税的协议一旦实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美国财政提供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可以投资于美国工人和社区,这些资金目前正因为公司税收的竞争而流失。”他续指,“第四个取得进展领域是拜登总统和美国以强调、肯定和积极的方式与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一起站出来维护我们的价值观。这当然包括《新大西洋宪章》:美国和英国,约翰逊首相和拜登总统在此行的开幕阶段签署的《新大西洋宪章》。它包括七国集团以一个集体的声音对新疆的侵犯人权行为发表意见,以及对强迫劳动做出一系列承诺,特别是在新疆普遍存在的那些领域。”

沙利文说,“此行包括拜登在一系列与人权有关的问题上直接挑战普京,包括对纳瓦尔尼的不公正拘留,压制自由欧洲电台/自由电台的努力,然后他昨天发表了广泛的公开评论,说美国总统必须在人权和民主问题上站出来说话;这是印在美国的DNA里的。 我认为,这为整个围绕将价值观重新置于美国外交政策核心的旅行画上了一个惊叹号。”他谈到,“然后,第五个领域是推动网络方面的进展。”他说,“网络也与(俄罗斯)建立战略稳定对话的更广泛努力有关,该对话将解决军备控制问题,但随着我们向前推进,也会触及与网络和空间有关的问题。”

沙利文说,“当然,这次旅行还有其他重要内容:从拜登总统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增加北约从现在到2030年的新能力的资金达成协议;到他与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在阿富汗的持久存在,以及我们如何确保这种存在的安全进行会晤;到他与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就美国如何支持非洲大陆的疫苗制造进行会晤;以及更多。”他说,“但我认为,特别是这五个领域,我们感到我们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并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地位,能够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跨国挑战以及与中国和俄罗斯在未来的竞争。”

提问环节中,一名记者提问称,“既然你提到七国集团在中国问题上保持一致,如果你能更详细地说明,这是否意味着现在你有七国集团会议保持一致,清除障碍,与普京会面,这是否意味着现在可以继续与习主席进行双边讨论,以及你将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如果你能评论一下,特别是其中的人权部分。既然你们是第一个采取行动的国家,七国集团:其他七国集团国家在强迫劳动的供应链问题上将采取什么具体行动?”沙利文回答说,“关于第一个问题,答案是,总统所说的无法替代领导人级别的对话是他昨天与普京举行峰会的核心部分,这也适用于中国和习近平主席。他将寻找机会与习主席一起向前迈进。”

沙利文说,“我们目前没有任何特别的计划,但我要指出,两位领导人都有可能参加10月份在意大利举行的20国集团会议。因此,我将暂时不谈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结束这次旅行。我们在星期四做的最后一件事是计划下一件事。”他说,“但很快,我们就会坐下来,为两位领导人的接触制定正确的方式。现在,它可能是一个电话;它可能是在一个国际;另一个国际峰会的间隙进行的会晤;它可能是其他的东西。”他指出,“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做出决定。”

沙利文说,“但是,拜登总统将在未来一个月以某种方式与习主席接触,以评估我们在这一关系中的位置,并确保我们有那种我们昨天发现与普京总统有价值的直接沟通,我们非常致力于此。现在只是一个时间和方式的问题。我们将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并有更多的报告”。他谈到,“关于强迫劳动,七国集团特别确定了三个领域:服装领域;农业领域,棉花是我们特别关注的农业的一个方面;以及多晶硅领域和太阳能领域”。

沙利文说,“因此,我们所期望的是,其他七国集团伙伴将研究对那些被证明是用强迫劳动生产的商品进行各种形式的限制。这些限制的确切形式将因国家而异;限制的时间将因国家而异。但我们的期望是,我们将在一个广泛的方法中保持一致,对强迫劳动管辖范围内出现的供应链采取切实的行动或与之相关的行动。”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6-19 00:29     标题: 布林肯下周访欧 G20外长会议可能与中俄会谈

发表时间: 18/06/2021 - 17:32 法广网
更改时间: 18/06/2021 - 17:05

(法新社华盛顿18日电) 在美国总统拜登结束首度访问欧洲行程后,国务卿布林肯下周将回到欧洲会晤友邦领导人,并将参加G20外长会议,有可能与美国的两个主要对手中国和俄罗斯外长过招。

美国国务院今天宣布,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在欧洲停留一周,其中将包括会晤欧陆两位主要领导人德国总理梅克尔(Angela Merkel)和法国总统马克宏( Emmanuel Macron)。


布林肯将从柏林展开访问,23日参加一项有关利比亚的国际会议。经过10年的战争,利比亚正逐步走向稳定,并计画在12月24日举行选举。

在义大利南部历史悠久城市马特拉(Matera),布林肯将参加20国集团(G20)外长会议,其中包括美国的两个主要对手中国和俄罗斯,有可能提供会面机会。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在声明中说,布林肯将在G20「加强美国对多边主义的承诺,讨论继续合作对抗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处理气候危机,与我们的全球伙伴致力重建更好世界,并聚焦于非洲。」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7-29 11:31     标题: 拜登称普京“面临真麻烦” 克宫:他不了解俄罗斯

2021年07月29日 09:2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29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总统拜登日前称,俄罗斯总统普京“面临真正的麻烦”,并且“变得更危险”。对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8日表示,拜登的评估不切实际,暴露出他对俄罗斯缺乏了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79_w700_h466.jpg
资料图:当地时间6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拜登在瑞士日内瓦会晤。

拜登27日到访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在那里向情报界发表了讲话。他表示,俄罗斯是一个“只有核武器和油井的经济体,没有别的”,普京知道自己“面临真正的麻烦”,这让他“变得更危险”。

拜登还对美国情报界称,他们比俄罗斯的情报部门优秀,“这让他(指普京)如坐针毡。”


28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称,拜登在情报界代表面前发表了这些言论,“这部分受众需要这种豪迈的言论,但很明显,拜登是在转述其团队、助理为其准备的材料,恰恰在这里,显露出他们对当代俄罗斯的认识和理解有误。”

佩斯科夫指出,“断言俄罗斯在其它方面一无所有,这从根本上是错误的……助手们应该为拜登先生准备好参考信息,即石油和天然气部门在俄罗斯联邦2020年的GDP中的占比是15.2% ,而在2017年这一占比为16.9%。”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8-16 01:05     标题: 俄外交部:俄罗斯暂时不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合法政府

2021年08月15日 22:50:06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俄罗斯卫星社8月15日报道,俄外交部称俄罗斯暂时不承认塔利班是阿富汗合法政府,“所有一切都有自己的时间。”

俄罗斯外交部发布消息称,俄罗斯准备与阿富汗过渡政府开展合作。

卫星社指出,俄方一直以来都主张组建过渡政府。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122_w922_h691.jpeg
俄罗斯驻阿富汗大使馆。(图自Wikipedia)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8-18 10:33     标题: 美军撤离,塔利班复辟,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利与弊

2021年8月18日 01:45 美国之音
松仁

https://gdb.voanews.com/4295eb14 ... 8b35_w1023_r1_s.jpg
塔利班士兵攻入阿富汗总统府。(2021年8月15日)


华盛顿 —
美军在阿富汗浴血奋战20年后撤离,导致塔利班在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内横扫全国并夺取首都喀布尔。美军的撤离和塔利班的复辟对在中亚拥有重大战略利益的中国和俄国到底是福是祸?是喜是优?

南华早报引述位于北京的军事科学智库“远望智库”研究员周晨明的话说,中国担心中亚的极端势力和恐怖组织将利用美军撤离阿富汗以及塔利班掌控阿富汗加剧对新疆和中国在中亚一带一路项目的攻击。

阿富汗与中国西部的新疆有相连的边界,中国政府一直声称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运动(ETIM)曾利用阿富汗训练维吾尔族分离分子,然后让这些人返回新疆发动袭击。

与此同时,大约有100万中国公民旅居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在这五国经商。

“中国担心的是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运动的发展,北京多次指控这一组织在新疆及其他地区发动暴力攻击,”周晨明说。“(北京也担心)如何保护参与一带一路计划的中国在这一地区的中小企业。”

选项之一就是与中国的另一个邻国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合作。中俄虽然不是正式的盟国,但是双方近年来一直在强化军事关系。上个星期,中俄两军以反恐为名,在宁夏某合同战术训练基地举行了“西部∙联合-2021”军事演习,投入的部队超过万人。

南华早报引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苏畅的话说,阿富汗虽然打了几十年的仗,未来仍将面临重大安全问题,而中俄则可以合作维护共同利益。

苏畅说,“权力移交期间,将很难根除泛滥的毒品走私,孤狼攻击以及其他极端和恐怖势力相关的犯罪。”

“这些都是促进中俄在安全问题上合作的非常实在的问题,”苏畅说。

上个月,一辆载运中国工人的大巴在巴基斯坦遭遇袭击,导致13人丧生,其中包括9名中国公民。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Shah Mehmood Qureshi)上周四表示,这次袭击是由印度和阿富汗情报机构支持的伊斯兰好战分子自杀炸弹攻击所致。印度已经否认涉入这一袭击行动。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不久前在天津会晤一个塔利班高级代表团时,已经要求塔利班切断与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运动的一切关系,并对地区安全作出贡献。

不过日经亚洲评论的一篇报道则认为,美国吃败仗对中俄来说应该是好消息,因为美国声望和领导角色受损,应该是它主要战略对手的胜利。

而这恰恰是阿富汗正在发生的事情。在阿富汗打了20年仗的美国被迫撤离,而塔利班迅速席卷阿富汗全国,并几乎未放一枪一弹就在一夜之间占领了首都喀布尔。

报道说,美国在耗资880亿美元、耗时20年之后被迫撤离阿富汗,展示了美国军力和影响力的局限,这也一定会受到北京和莫斯科的欢迎。

有趣的是北京却对美军的撤离表达了愤怒。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星期一在安理会发言时表示,“目前阿富汗的混乱和外国军队匆忙撤退直接相关。”

莫斯科虽然对美国在阿富汗的失败兴高采烈,但是对美军迅速和完全的撤离则表达不满。

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指出,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和俄罗斯希望美军继续留驻阿富汗,而是对美军撤离后塔利班迅速重新掌权后出现的新局面感到忧心。中俄担心,塔利班如果重新恢复他们1990年代严苛的伊斯兰法律,有可能让穆斯林极端主义重新抬头。

中国与阿富汗边界只有70公里长,但是中国同时与塔吉克斯坦接壤,因此北京担心恐怖分子可以从阿富汗转道塔吉克斯坦后再进入新疆。

日经亚洲评论的报道指出,在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运动之外,北京现在更怕在新疆成立的突厥斯坦伊斯兰党(东伊运)。东伊运成员大都来自新疆,2010年以来有几千人曾参与叙利亚内战,现在据报已在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建立了一个立足点。

莫斯科则担心塔利班掌控阿富汗之后,穆斯林极端分子有可能乘机大批进入前苏联在中亚的五个加盟共和国,并在这一地区建立强大的基地。

阿富汗及其接壤的中亚国家处于欧亚相交的重要战略区域。美中俄都很在乎各自在这一地区的利益与影响力,但是美军的撤离对中俄来说究竟是福是祸,目前似乎还很难下定论。

拜登总统在有关阿富汗局势的电视讲话中指出,“我们真正的战略竞争者—中国和俄罗斯—最乐见的莫过于美国继续把几十亿美元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入到无止境的阿富汗的稳定方面。”
===============================================================
文章说:美军的撤离和塔利班的复辟对在中亚拥有重大战略利益的中国和俄国到底是福是祸?是喜是优?

美国在这个时候妄评中国和俄罗斯在美军撤退阿富汗之后的局势。其目的不外乎是警告中俄:不要以为美国败退之后,中、俄或其他国家就可以指染阿富汗,因为美国还在阿富汗、中亚、中东埋下很多地雷,任何人想在这个地区搞建设,例如“一带一路”就会受到美国势力的对付,最近在巴基斯坦的中国工程队受到由印度训练的巴基斯坦塔利班恐怖主义死亡攻击就是明显的警告。而印度是美国的“印太同盟”的重要盟友。

美国人就不要在装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8-20 16:48     标题: 塔利班宣布建国:沿用二十年前的国号 对阿富汗意味着什么?

2021年08月20日 11:26:48
来源:凤凰卫视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271_w782_h399.png
△8月19日是阿富汗独立日,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在社交网站发表声明,宣布塔利班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并发布“国旗”。穆贾希德表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是在阿富汗脱离英国统治、独立102周年纪念日之际建立。

本文作者为国际关系学者 王烜

如果不考虑时差,今年8月19日这天在历史上有两桩大事值得纪念。一桩自然是苏联八一九事件三十周年。另一桩与风口浪尖的阿富汗有关——塔利班改了国号,改成他们二十年前曾经使用的国号: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

围绕这个突发事件,人们难免疑云丛生。

为什么塔利班决定如此建国?

首先我们要注意这个国号:伊斯兰的国,酋长的国,伊斯兰的酋长的国。 这个国同时被伊斯兰与酋长定义着,被宗教与部落规范着。

塔利班之所以成为塔利班,有三大支柱:普什图民族主义、进攻性圣战、极端原教旨主义。虽然不同历史阶段三大支柱的作用与重要性各有不同,但是它们又互相纠缠、互相促进,关乎塔利班的凝聚力、群众基础及合法性来源。因此,塔利班沿用20年前的老国号非常正常,完全符合他们自己的"政治正确"。

二十年前的溃败,与二十年后的东山再起,塔利班的最高领导层变化不大。依然有一大帮子"老人"在其中发挥作用。他们对这个国号自然也有执念。况且,他们始终对当年的失败心有不甘。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226_w736_h395.png

事实上,过去二十年里,不管是在塔利班控制区还是塔利班在阿联酋、卡塔尔的办事处,他们始终没有放弃使用该国号。

其实,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塔利班发言人嘴里的"完全没有民主制度"。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275_w759_h402.png
△哈希米早前接受路透社访问时表示,民主在阿富汗没有任何根基。


"完全没有民主制度"的政体更适合当代的阿富汗吗?

迷雾还未完全散去。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的线索仍然模糊。


不过,塔利班高级领导人哈希米对新政体的表述值得玩味。他表示,阿富汗新政府将是一个符合伊斯兰教义的政教合一的政府。而且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议会民主制。他坚持民主制度在阿富汗没有任何基础。为了帮助外界理解,他干脆拿上一次塔利班政权,也就是1996-2001年的模式来举例。

若果真如此,阿富汗的最高行政机关将是执政委员会。塔利班目前的最高领导人阿洪扎达可能担任最高职务,即政教合一体系里的宗教领袖角色。而他的副手,可能会扮演行政长官角色。传统内阁的各个部委将直接向执政委员会负责,各部长也将接受执政委员会的任命。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331_w764_h401.png

有理由相信,塔利班也无法完全忽略或废除阿富汗传统的全国部落大会制度——大支尔格会议。该制度囊括全国多个部落。对于重大议题的讨论很有意义。每当召集时,出席者通常是各部落长老、精英人士与其他代表。几乎是唯一能够统合阿富汗全国民意代表的场合。由此也许拥有某种事实上的"代议制民主"色彩。

如果从社会发展阶段和种族特性看,阿富汗主体民族普什图人与伊朗主体民族波斯人都属于波斯语族。考虑到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四十二年,政教合一体制平稳运转,况且伊朗各方面都远远比阿富汗先进,那么政教合一的体制在相对落后的阿富汗落地生根也不难想象。如果硬要强调差异,只能说塔利班属于逊尼派,伊朗属于什叶派。严格意义上,由此可能出现当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逊尼派政教合一国家。

塔利班建国,对周边国家有何影响?

2021年的今天,人类社会依然不得不面对阿富汗成为原教旨政教合一国家的魔幻现实。其中许多国家甚至会主动拥抱这个现实。作为政教合一国家,虽然不是全世界独一份,塔利班的建政成功,依然会在许多地区引发新思潮涌动。

国际上,对塔利班的观感与定义常年复杂。既有坚持将其归类恐怖组织的,也有仅将其视为激进民族主义组织的。具体到阿富汗周边,属于伊斯兰文明核心区的中东、北非、中亚,塔利班冲击波的心理震撼可想而知。胜者为王,该区域恐怕会一边倒地承认塔利班的合法性。无论是否正式建交,双边对话与往来将广泛开展。回顾上一次塔利班政权,真正承认他们合法性并且与之建交的沙特、巴基斯坦等国就处于该区域。

而沙特作为瓦哈比思想的发源国,内心深处对塔利班坚决执行伊斯兰教法治国颇为认同与赞赏。沙特主动承认并与塔利班政权建交不难想象。伊朗作为另一个伊斯兰政教合一国家,逐渐接受阿富汗的可能性很大。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世俗化中亚国家被迫降低敌意,忍着不适与制造了不少麻烦的新邻居交往。

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及埃及等地的伊斯兰国、基地组织残余势力,甚至远在西非的博科圣地、东非的索马里青年党,可能都会倍感振奋。甚至可以认为,塔利班建国的事实,令国际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组织久蛰之人心为之一振。塔利班自诩不会允许境内出现恐怖主义组织的承诺能够成立吗?恐怕还需要拭目以待。

当然,由于塔利班执政的现实具有极大争议性。阿富汗新一轮难民潮已经出现。中亚各国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在经济困难、疫情复杂的环境下接纳部分难民。难民中稍幸运者有望进入卡塔尔等中东富国定居。更幸运的也许还能远赴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然而,阿拉伯之春导致的难民潮殷鉴不远,加上默克尔退位在即,欧盟不顾道义与形象,已经明确示意要尽最大可能阻挡这一波难民潮。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e771_w1080_h580.png

希望这一次,塔利班能够向善

我们不能假装看不见,短短几天,喀布尔作为窗口城市,表面的平静之下已经出现了美容店遮蔽女士肖像、电视台女主播被警告下岗等令人心头一紧的迹象。外省出现枪击群众、焚烧游乐场的暴力现象。

我们更无法忘记,20年前,塔利班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悍然炸毁巴米扬大佛,极力压缩女性受教育与工作等权利,街头遍布监督民众言行的宗教警察。还有太多太多并不久远的斑斑劣迹。

我只希望这一次,阿富汗人民至少能够获得长久的和平与安宁。其他的事情,INSHALLAH!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8-20 16:49     标题: 阿富汗塔利班宣布建国 外交部回应

2021年08月20日 16:05:00
来源:澎湃新闻

8月20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19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贾希德在社交网站发表声明称,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中方是否打算承认?

华春莹表示,
我们注意到有关阿富汗塔利班的声明,也注意到阿富汗国内的各派仍在就未来政权的架构进行协商。昨天我们就看到有报道说,阿塔的代表与阿富汗民族和解高级委员会的主席、前总统等人举行了会谈,中方在阿富汗问题上立场是非常清楚和明确的,我们希望阿富汗组建开放包容有广泛代表性的政府,奉行温和稳健的内外政策,顺应本国人民的愿望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8-23 00:23     标题: 外媒:塔利班今天迎来首位来访外国高官,巴基斯坦外长

2021年08月22日 15:36:07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据《印度斯坦时报》援引阿富汗黎明电视台消息,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预计将于当地时间8月22日抵达喀布尔,并会见塔利班领导人。报道称,库雷希将成为塔利班占领阿富汗后首位到访的外国高官。

据报道,当地时间8月21日,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和俄罗斯、德国、土耳其、荷兰和比利时等国外长举行了电话会谈。库雷希曾在电话中表示,一个和平稳定的阿富汗对巴基斯坦和该地区至关重要。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68_w549_h309.jpeg
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

“巴基斯坦一贯支持阿富汗和平进程,”库雷希说,“包容性政治解决方案”是阿富汗寻求和平与稳定的最佳前进方向。

报道还称,一位政治分析人士说,库雷希的访问主要是因为巴基斯坦希望在组建阿富汗新政府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阿富汗塔利班8月15日进入并控制阿首都喀布尔,宣布“战争结束”。阿塔发言人穆贾希德17日在喀布尔曾表示,塔利班计划在阿富汗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

据阿富汗黎明电视台21日消息,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阿卜杜勒·加尼·巴拉达尔已经抵达首都喀布尔,将进行旨在组建阿富汗新政府的会谈。塔利班官员称,参与对话的领导人将在几周内建立一个治理结构框架。该框架“将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8-23 00:31     标题: 巴媒:巴基斯坦外长访问阿富汗?假消息

2021年08月22日 17:16:34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今天早些时候,印媒援引阿富汗媒体消息称,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将访问喀布尔并会见塔利班领导人。不过据巴基斯坦广播公司22日最新消息,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扎希德·哈菲兹·乔杜里否认了有关巴外长访问喀布尔的猜测。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73_w770_h598.jpg
(巴基斯坦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报道称,乔杜里当地时间22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外交部长库雷希没有访问喀布尔的计划,这方面的任何猜测都是毫无根据的。

此前,《印度斯坦时报》援引阿富汗黎明电视台消息,巴基斯坦外交部长库雷希预计将于当地时间8月22日抵达喀布尔,并会见塔利班领导人。报道称,库雷希将成为塔利班占领阿富汗后首位到访的外国高官。报道还称,一位政治分析人士说,库雷希的访问主要是因为巴基斯坦希望在组建阿富汗新政府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阿富汗塔利班8月15日进入并控制阿首都喀布尔,宣布“战争结束”。阿塔发言人穆贾希德17日在喀布尔曾表示,塔利班计划在阿富汗组建一个包容性政府。

据阿富汗黎明电视台21日消息,阿富汗塔利班政治委员会负责人阿卜杜勒·加尼·巴拉达尔已经抵达首都喀布尔,将进行旨在组建阿富汗新政府的会谈。塔利班官员称,参与对话的领导人将在几周内建立一个治理结构框架。该框架“将保护每个人的权利”。
====================================================================
看来,印度政府很焦急。因为害怕敌人巴基斯坦抢走印度在阿富汗的势力,因此制造假新闻说巴基斯坦外长访问喀布尔,与重新执政的塔利班会谈。

可以想象,未来印度媒体也会制造新闻说中国外长王毅访问阿富汗喀布尔,以制造中国和恐怖主义政权建交?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9-7 19:51     标题: 塔利班拟将阿最大空军基地交中国使用?中方:纯属假消息

2021年09月07日 16:04:56
来源:澎湃新闻

9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有印度媒体报道,阿富汗塔利班计划将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使用权移交给中国用于行动需要,中阿之间正就相关事宜展开讨论,中方能否确认相关消息?

汪文斌
回应道,我可以告诉大家的是,这纯属虚假消息。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9-12 01:06     标题: 911事件20年 美国从“团结”走向“分裂”

2021年09月11日 15:15:12
来源:观察者网

离“9·11恐袭事件”,已经过去20年。

2001年9月11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说道:“今天是所有美国人团结起来寻求正义与和平的日子。过去,美国击败了自己的敌人,今天的美国人也会战胜自己的敌人。”

2016年9月11日,奥巴马引用印在美国国徽上的格言之一“合众为一 (E pluribus unum)”:“他们试图恐吓我们,希望能激起足够的恐惧,让我们自相残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重申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特性‘合众为一’是如此重要”。

2020年9月11日,特朗普则表示:“为了纪念他们(‘911’受害者),我们决心团结一致,作为一个‘美国’,去捍卫我们的自由,去维护我们的价值观,去爱我们的邻居。”

2021年9月11日前夕、“9·11事件”20周年之际,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发表讲话,缅怀了在袭击中丧生及受伤的人,并再次呼吁“全国团结”。

20年间,4届美国总统都在重复一个词,“团结”。讽刺的是如今的美国早已今非昔比,社会加速割裂愈发难以弥合,令“团结”成了一种“9·11念想”。9月10日,美国NBC新闻网就指出,“911事件”曾团结美国,20年后的现在,美国是分裂。

同日NBC一项民调也显示,“911事件”发生后的一项民调显示,高达72%的美国民众认为国家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而持反对意见的人只有11%。但现在,这些数字几乎完全相反。只有29%的人认为美国处在正确的轨道上,63%的人认为国家位于错误的轨道上。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289_w535_h595.png
美国总统拜登推特截图

综合美联社、路透社9月10日消息,美国总统拜登“911事件20周年前夕”发表视频称,“针对美国穆斯林的恐惧、愤怒、怨恨和暴力”扭曲了美国的团结。拜登认为,“团结”(unity)在“9·11事件”后美国最脆弱的一段时间内提供了最强的力量(greatest strength),这点不能忘记。

美国总统呼吁全国团结之际,关于新冠疫情防控、拥枪、堕胎权利等问题造成的政治分歧却日益撕裂美国。

美国知名脱口秀喜剧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乔恩·斯图尔特(Jon Stewart,被中国观众称为“囧司徒”)对全国广播公司新闻频道(NBC News)表示,2001年9月12日那天美国曾拥有过空前团结一致的景象。

2021年,眼见着美军从阿富汗令人难堪的撤军行动,加上由于国内政局种种龃龉美国仍深陷于新冠疫情中,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似乎正在经历一场信心危机。

“囧司徒”表示,“911”后,“一颗装填着仇恨的延迟炸弹(a delayed bomb)被引爆”,并正摧毁美国。

美联社援引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的数据显示,在“9·11事件”后,在美国针对阿拉伯裔美国人、穆斯林等的仇恨犯罪激增,近年来虽有所减少,但数目从未回到袭击前的水平。近期,美国针对亚裔的歧视及仇恨犯罪也有上升。

据美联社报道,9月11日当天,拜登及其夫人吉尔·拜登计划访问纽约市,在“9·11事件”中,位于纽约的世界贸易中心被两架飞机摧毁,造成了2753人死亡;此外,拜登夫妇还将访问位于弗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 Virginia)的五角大楼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Shanksville)郊外的美联航93号航班坠毁地。

然而,拜登出席“911”纪念活动的计划可谓“一波三折”。

此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曾于8月6日披露了一份由近1800名“911”受害者家属、幸存者和救援人员所联名签署的声明。声明称,如果拜登不履行他去年10月在竞选时许下“公布相关解密档案”的承诺,那么遇难者家属将不希望他参加 “911”2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

遇难者家属声明还提到,“发现许多证据表明沙特政府官员支持恐怖袭击事件。”并称如果拜登不公开相关机密调查档案,将是对沙特政府的“袒护”。不过NBC在报道中补充称,尽管911事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发现沙特阿拉伯在情报共享方面是一个“有问题的盟友”(problematic ally),但报告称“没有证据表明沙特政府或其个别高级官员支持基地组织”。

就在当地时间9月3日,美国白宫网站发表了拜登当天签署的一项行政命令和一份声明,该命令要求美国司法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审查、解密并发布与“911”恐怖袭击有关的部分机密文件。


“我们绝不能忘记在‘911’事件中逝去的生命,以及给他们亲人带来的痛苦。”拜登在声明中称,“我的心将继续与他们同在,美国政府也将继续满怀敬意地与他们沟通,并将倾听他们的声音。”

《华盛顿邮报》在3日的报道中提到,一些“911”受害者家属对拜登此举加以了赞赏。有受害者家属团体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拜登的命令“看起来像是一个真正的转折点”。

2001年9月11日,恐怖组织“基地”组织的自杀式袭击者劫持了四架客机,其中两架撞上纽约地标性商业建筑——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另两架撞向五角大楼。三架飞机撞击了目标,而另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市附近坠毁。事件共造成近3000人遇难。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9-12 01:08     标题: 9·11事件根源是“文明的冲突”吗?

2021年09月11日 13:08: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1年9月11日,高耸入云的纽约世贸中心双子塔在滚滚浓烟裹挟下接连倒塌,恐惧与混乱如巨大的尘浪,席卷全美,也震惊全球。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e1443_w436_h200.gif
2001年9月11日,被恐怖分子劫持的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大楼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544_w282_h200.gif
2001年9月11日,遭撞击的世贸中心南塔倒塌

这一幕似乎早已被美国著名政治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所预言。1993年,亨廷顿在《外交》杂志首次发表《文明的冲突?》一文。在其随后出版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各种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形态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尤其是西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

“文明冲突论”一度引发国际学术界争论热潮。一部分人更是将“9·11”事件作为此论的有力证据,惊呼文明冲突的时代已然到来,甚至美国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采纳这一视角。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46_w700_h466.jpg
资料图:当地时间9月10日,美国纽约,纽约“纪念光柱”亮灯,纪念 “9·11”事件20周年

无疑,“9·11”事件改写了美国历史,对其根源的探究是一个永不过时的课题。在20年后的今天,特别是在美军匆匆了结20年阿富汗战争的背景下,当人们再次审视那段历史时,以“文明的冲突”作为“9·11”事件的注解是否足够准确?

有观察人士指出,“文明冲突论”的解释过于概念化,在重视事件发生的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因素时,却忽视了国际政治的物质动因。在“文明冲突”的宏大叙事下,是持续数百年的西方国家的扩张政策和本国利益的追求。有学者认为,“文明冲突论”掩饰的实则是霸权主义。

不可否认,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存在着宗教内核差异下的“冲突”,但同样需要看到,美国的单极霸权意图和强权政治、后冷战时代国际政治的权力失衡、恐怖主义的政治根源、美国中东政策的错误、国际政治经济不合理秩序的存在等等,这些诸多因素的叠加作用令悲剧发生。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51_w700_h466.jpg
当地时间8月31日,美军所有部队撤离阿富汗后,阿富汗塔利班巴德里特种部队抵达阿富汗机场

回顾“9·11”事件前后的美国中东政策不难发现,冷战后,美国中东政策的霸权主义色彩愈发浓厚。从1991年老布什政府“中东新秩序”的构想,到1993年克林顿政府的“西促和谈、东遏两伊”,再到小布什政府时期推出的“大中东民主改造计划”,美国始终强调维护其霸权和利益,打压不服从美国的国家和势力,要求中东国家接受美式民主、自由价值观和体制。

美国还以“反恐”为名发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公开干涉他国内政,宣称要以“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对其进行改造,根除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但结果却是不见“民主样板”,只留下无尽的战乱、无限的贫穷与无数的难民。以上种种,何以看到西方文明对伊斯兰文明的尊重与理解?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53_w700_h465.jpg
资料图:美军所有部队撤离阿富汗后,阿富汗塔利班巴德里特种部队在喀布尔机场站岗

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事实亦证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无法最终将自己的模式强加于另一文明之上。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告诉人们,跨越所谓“文明的冲突”陷阱的重点在于,相互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让世界多样性与文明多元化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融合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0-10 00:48     标题: 中情局设立“中国任务中心”,前所未有

2021年10月09日 13:53:34
来源:长安街知事


综合外媒报道,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称,将设立辐射中情局所有任务领域的“中国任务中心”(China Mission Center),专注于收集有关中国的情报,并打击所谓的“中国针对美国进行的间谍活动”。

据悉,中情局在此之前从未设立明确负责中国事务的部门。有消息人士告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按计划,“中国任务中心”将会是CIA唯一只针对单一国家的任务中心,突显了其对CIA工作的核心重要性。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ize32_w984_h361.png
CBS报道截图

新设的“中国任务中心”被视作CIA将重心转向中国的行动。伯恩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新的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对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地缘政治威胁——不断增强对抗性的中国,所进行的集体工作。CIA将站在最前线”。

《华尔街日报》透露,CIA近年来一直努力在中国境内招募和管理间谍。“中国任务中心”将把招募间谍、情报分析员、技术专家和其他官员聚集在一个单位。

CIA一名高级官员说,该机构还将招募和培训更多讲普通话的人,并在世界各地部署中国问题专家。该官员拒绝透露具体人员安排。

去年12月,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表示,美国间谍机构在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联邦财政年度中,将与中国相关的支出增加了近20%。

伯恩斯计划,将与该中心的负责人和其他高级官员每周举行一次关于中国的会议。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e56_w1080_h720.jpeg
伯恩斯资料图。图源:美联社

“中国任务中心”的设立反映了伯恩斯一贯的对华策略心态。在2月份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上,伯恩斯声称,中国的“对抗性、掠夺性”是对美国最大的威胁,并称中国的目标是“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华尔街日报》指出,“中国任务中心”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期的CIA局长布伦南(John Brennan)提出的。布伦南曾将其作为2015年CIA全面重组工作的一部分,当时其任务旨在将收集情报和分析情报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如果有任何国家值得在CIA拥有一个‘任务中心’,那就是中国。”布伦南对政客新闻网说,中国的“全球野心”对美国的利益和国际秩序提出了重大挑战。

对于这个前所未有的新部门,有美国网友指出,“了解CIA的人都知道,他们肯定会用各种莫名其妙的方法,找来一堆和中国抗衡的情报,那种尴尬的、充满冒犯性的、让我们丢脸的情报。”

“真正的威胁不是中国,而是那些在政坛上蹿下跳的所谓‘精英’。”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ize36_w602_h166.png
推特截图

伯恩斯还宣布成立另一个新的部门——“跨国和技术任务中心”,并为其设立首席技术官(CTO)职位。该中心将有双重任务:收集和分析有关流行病等跨境威胁的情报,并确保CIA了解各项颠覆性技术创新带来的影响。这些方面并不是美国情报机构传统的优先事项。

近年来,美国政府打着“中国威胁论”的旗号,已相继成立了多个针对中国的特别工作小组。今年2月,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五角大楼时称,美国国防部成立了一个新的“中国工作组”,由防长奥斯汀牵头;去年7月,时任美国国土安全部代理部长沃尔夫也牵头成立了一个“中国工作小组”。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 ... ze15_w500_h355.jpeg
赵立坚 资料图

在10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赵立坚应询表示,所谓“中国任务中心”,是美国典型的冷战思维的表现。美方有关部门应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停止做损害中美两国互信合作和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事。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0-10 00:50     标题: 刚给美国普及“什么是内卷” 这就用上了

2021年10月09日 20:34:54
来源:长安街知事

“内卷”“双减”“饭圈”“凡尔赛”……10月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秦刚用7个“热词”向美国公众介绍了中国的最新发展情况和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几天后,一些“热词”就用上了。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10月9日消息,秦刚大使8日在华盛顿接受凤凰卫视记者专访,就美国中情局近期涉华动向做出回应。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49_w795_h456.jpg
图源: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美国中央情报局新设立“中国任务中心”,并将中国视为“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威胁”时,秦大使表示,前不久拜登总统在同习近平主席通话时表示,美中两国应避免误解误判和意外冲突。把中国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地缘政治威胁”就是最严重的误解误判。拜登总统在联合国大会发言时也表示,美国不寻求搞新冷战。

秦刚表示,像“007”这样的冷战剧本,还是留给好莱坞拍拍大片赚赚票房吧。美方有些人总是沉浸式地自编自导、假戏真做,总在说自己是詹姆斯·邦德,陷入这样的内卷不能自拔,累不累?为何不“双减”一下呢?

秦大使表示,我希望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避免误解误判和冲突、妥善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尽快重回健康稳定发展正轨的重要共识,能够切实得到遵守和执行。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50_w1000_h667.jpg
伯恩斯 资料图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此前报道,当地时间7日,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称,将设立辐射中情局所有任务领域的“中国任务中心”(China Mission Center),专注于收集有关中国的情报,并打击所谓的“中国针对美国进行的间谍活动”。中情局在此之前从未设立明确负责中国事务的部门。

新设的“中国任务中心”被视作CIA将重心转向中国的行动。伯恩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新的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我们对21世纪面临的最重要地缘政治威胁——不断增强对抗性的中国,所进行的集体工作。CIA将站在最前线”。

CIA一名高级官员说,该机构还将招募和培训更多讲普通话的人,并在世界各地部署中国问题专家。该官员拒绝透露具体人员安排。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应询表示,所谓“中国任务中心”,是美国典型的冷战思维的表现。美方有关部门应客观理性地看待中国发展和中美关系,停止做损害中美两国互信合作和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事。

秦刚回应“再挂钩”,信息量很大

在采访中,秦刚还就美国贸易代表戴琪阐述对华贸易政策并谈及美中经济“再挂钩”做出回应。

秦大使表示,我们注意到戴琪女士的表态,中方一贯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是互利互惠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美国企业深度参与了中国的发展,并从中国发展中获取了巨大利益。中国的发展为美国企业提供更多机遇,为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为美国消费者提供了许许多多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是不容否认的。

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将一如既往地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到中国投资兴业,提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不久对美国在华企业进行了调查,95%的受访企业表示在过去一年里在中国是盈利的,64%受访企业表示在中国的营业额是增加的。中国的发展会持续释放巨大的市场潜能和活力,也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更多、更大机遇。很多美国企业对当前中美关系感到忧虑,认为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市场机遇以及中国坚持改革开放,这些对美国企业来说就是最大的确定性。如果说有不确定性的话,也不是来自中方。

秦大使指出,中美经贸关系既然是互利共赢的,就应该充分考虑彼此关切,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打交道,动辄施压对抗、限制打压注定行不通。一些人主张与中国“脱钩”,如果任何一家美国企业选择这么做,那就是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脱钩,就是同14亿人口的巨大消费市场脱钩,就是同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脱钩。我注意到戴琪女士提到美国现在要寻求和中国“再挂钩”,其中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双方可以坐下来梳理哪些方面被“脱钩”了,以及如何“再挂钩”。我们愿和美方进一步沟通协商,妥善管控分歧,共同创造条件,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扩大双方合作的积极面,确保中美关系包括两国间经贸关系能够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落实好前不久习近平主席和拜登总统在通话中达成的重要共识。

被问及戴琪未提及美撤销对华关税、如何看待讲话释放的复杂信号,秦大使说,过去几年来,两国经历的贸易摩擦及其结果再次证明了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打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相信今天更多的美国人懂得了这个道理。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又互为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两国存在经济上的竞争、贸易上的摩擦都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处理。我们主张要通过沟通协商,本着相互尊重、互利互惠的原则,寻求彼此都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

秦大使表示,中方也有自己的关切。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上市越来越困难,目前已有900多家中国企业被美方列入各类实体清单。中国企业面临不公正待遇,特别是美方越来越多地利用所谓“国家安全”的借口打压中国企业、限制双方的经贸往来与合作,这样发展下去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被问及如何看待美方声称中方没有全面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秦大使指出,中方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中一向重信守诺。尽管在过去这一年多我们面临疫情带来的严重困难,但中方仍本着真诚态度稳步推进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无论是知识产权保护,还是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以及在金融领域开放等方面,我们都采取了实实在在的步骤,取得了重要进展。反观美方,对中国企业、对两国间经贸交往与投资合作设置了重重阻力和限制。近来中美双方在经贸领域保持着各个层级的沟通对话,双方有什么关切都可以放到桌面上谈,但同时美方要秉持务实和真诚的态度。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1-20 01:27     标题: 陆在国际大型组织影响力激增 华府智库吁审视

12:062021/11/19 中央社 中央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11119003108.jpg
中国的投票权提升,多半归功于中国经济迅速成长。(图/路透社)

过去10年,中国在全球大型机构的影响力大幅增加,美国华府智库「全球发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今天表示,这种趋势可能需要仔细审视。


全球发展中心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开始主导开发银行提供的合约,北京当局也将提供这些机构的捐款增加到660亿美元,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出资国。

报告指出,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多边金融机构援助的最大接受国,而中国在这些机构中已有投票权和领导地位。


法新社报导,全球发展中心资深研究员兼报告作者之一的莫里斯(Scott Morris)写道:「没必要恐慌。美国和其他国家政府多年来一直催促中国对国际体系做出更多贡献,也应该继续这么做。」

他说:「让中国在体制内而非体制外运作,对大家都好。」

不过,报告指出,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指向若干领域需要进一步审视」,以及「合理缓和中国支配地位的必要」,以防中国破坏发展目标。

这包括北京当局作为穷国贷款方的主导地位,其中许多国家如今都面临债务困境。

此外,报告还提到:「中国企业已开始主导(多边发展银行)商业合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国家对这些机构的政治支持」。

研究人员追踪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IMF)、世界卫生组织(WHO)等联合国机构,以及供应疫苗的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等76个全球主要机构的捐款增加、投票权和领导角色。

结果显示,中国的投票权提升,多半归功于中国经济迅速成长,但中国对这些机构可自由支配的捐款也增加逾4倍。

全球发展中心政策研究员罗斯(Sarah Rose)写道:「中国显然做出深思熟虑的选择,以增加其在国际体系中的权力和影响力。」

莫里斯表示,有关中国崛起成为地缘政治强国,一般焦点多放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给开发中国家的相关贷款上,而这份研究更清晰地描绘北京当局的行迹展现出「中国对国际体系来说变得有多么重要」。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1-20 01:32     标题: 美国议员推动让台湾参与国际刑警组织

2021年11月19日 07:58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e9495978 ... d650_w1023_r1_s.jpg
资料照片:位于法国里昂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内的机构标识。(2018年11月8日)

美国国会众议员约翰·科蒂斯(John Curtis)表示,在他的牵头下,70多位来自民主与共和两党的美国议员正在推动让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接纳台湾。

来自犹他州的共和党众议员科蒂斯星期四(11月18日)发表声明说,70余名两党议员11月9日致函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德和国际刑警组织华盛顿办事处主任迈克尔·休斯,表明国会支持将台湾纳入国际刑警组织的明确意图。

科蒂斯众议员在声明中说:“台湾理应有与美国和其他民主伙伴共事的席位,以根除国际刑警组织的腐败和滥权。本届行政当局必须落实国会所通过的法律的意图,抗衡中国的影响力,并在本月晚些时候召开国际刑警组织大会之前大力推动台湾参与国际刑警组织。”


他的声明说,台湾的持续缺席给国际打击犯罪努力留下了真空,而且威权政府对国际刑警组织的影响导致该组织的“红通”制度被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中国等独裁政权所利用。

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将一项法案签署成法,要求促使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与国际刑警组织。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把科蒂斯议员推出的《台北法案》签署成法,要求美国国务卿指示美国政府驻国际组织的代表利用美国的影响力推动台湾作为成员或观察员参与国际组织。2020年,被纳入2021财政年度拨款法案而获得通过的《台湾保证法》也申明,美国的政策是推动台湾有意义地参与国际刑警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

1923年成立的国际刑警组织是仅次于联合国的第二大国际组织,也是世界最大的警察组织。该组织总部目前在法国里昂,有194个成员国。由于中国的反对,台湾无法参加国际刑警组织。

台湾刑警局本月初发布了一部题为《遗落角》的短片。这部由台湾警方高级官员参与的短片引用跨境案例说,在中国打压下,台湾被排除在国际刑警组织之外,台湾无法与世界各国共享跨国犯罪资料,造成国际安全的遗落角。

台湾媒体报道说,18名支持台湾的跨党派意大利参众议员最近致函国际刑警组织,要求让台湾参与。

国际刑警组织11月23日至25日将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大会。

这次国际刑警组织大会将选举新一届执行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包括中国公安部官员胡彬郴,这引起人权人士和一些西方政界人士的关切。

2016年,时任中国公安部副部长的孟宏伟曾当选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引起了人权活动人士的批评。孟宏伟2018年返回中国后突然失踪。去年1月,中国政府以腐败罪名判处他有期徒刑13年半。孟宏伟的妻子高歌在法国获得了政治庇护。美联社星期四发表了对高歌的采访,她在采访中称中国政府是“魔鬼”。
=======================================================
美国总统拜登政府才刚刚乞求中共施舍,帮忙释放石油储备以解决美国通货膨胀。可是也同时支持“台独”参加只有主权国家参加国际刑警组织。

中共真的不应该支持美帝国!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2-11 12:23     标题: 如果中国未入世,当今世界会如何?

2021年12月11日 07:32 美国之音
林枫

https://gdb.voanews.com/39FA8F5F ... FD6A_w1023_r1_s.jpg
2011年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时任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拉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入世十周年论坛上握手(美联社,2011年12月11日)

华盛顿 —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是冷战后对世界影响最重大的地缘政治事件之一。中国在入世后的20年里,对外贸易额增长了八倍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并且在不到十年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专家指出,如果中国当年没有入世,世界格局会大不同,至少中国不会像现在这样强大。但也有贸易专家表示,让中国入世是必然选项,只是中国的发展轨迹偏离了初衷。

“一些人认为,(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向中国出口农产品和工业,以及中国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些人则认为,这将导致大量就业机会加速流失。”这是美国贸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今年10月4日在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发表拜登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讲话时谈到的。这反映了当时美国国内在是否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两种主流声音。

戴琪说,当时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正是如何将中国这个由国家主导的经济体融入到一个倡导开放和以市场为主导的国际贸易机构当中。

美国让中国入世错了吗?

中国入世后,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2001年的4%增加到2020年的17.4%。占全球贸易的比例也从2001年的4%增长到目前的13%,成为“世界工厂”,也是许多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20年后的今天,当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成为美国在21世纪面临的最大战略竞争对手时,美国当年允许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到底是对是错的辩论似乎仍然没有定论。

https://gdb.voanews.com/98AB9A5D ... 488B8_w650_r1_s.jpg
天津港码头一个集装箱正在被装到货轮上。(资料照片)

经济政策研究所(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经济学家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表示,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绝对是个错误的决定。他对美国之音说:“我认为,很明显中国并没有遵守其(入世)承诺,我们应该提出严厉得多的条件才能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斯科特长期从事贸易对就业影响的研究。他早在2000年就预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会给美国带来严重的工作流失。他说:“中国入世导致美国贸易赤字猛增,到2018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导致美国流失370万个工作岗位。”

事后证明,至少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对允许中国入世持批评立场的人士是说对了。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知名经济学家大卫·奥特(David Autor) 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戈登·汉森(Gordon Hanson)以及瑞士苏黎世大学经济系的大卫·多恩(David Dorn)在201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中国冲击”(China Shock)的概念。他们的研究发现,来自中国的竞争给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就业予以重创,在1999年至2011年间,使美国流失了240万个工作岗位。他们进行的一项后续研究显示,在2000年至2019年间,“中国冲击”造成美国制造业的就业人口比例下降1.54个百分点。

但美国企业研究所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克劳德·巴菲尔德(Claude Barfield)认为,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似乎是一个必然的选项,只是中国后来的发展轨迹偏离了初衷。

https://twitter.com/VOAChinese/s ... 1210%2F6349607.html

“当时从中国的内部情况来看,无论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中国似乎都在朝着能够成为世贸组织的一个良好成员并遵守其规则的方向发展,”他说:“现在,正如我们所知,在中国入世后的二十年里,特别是在习近平担任国家主席后,中国已经从自由化,包括经济自由化和在某种程度上潜在的政治自由化转向了。”

曾经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担任顾问的巴菲尔德表示,中国在1990年代重启市场化改革后,经济加速崛起,并与世界经济进一步融合,很多经济学者认为,将中国长期排除在世界贸易体系之外是不现实的。

“一个被称为世界贸易体系的系统却不包括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是不可思议的。”他说。

https://gdb.voanews.com/350A492F ... 5569A_w650_r1_s.jpg
美国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与中国前领导人江泽民1999年11月15日在北京举行的WTO签字仪式上握手。

中国或许没有违背WTO规则,却违背了WTO精神

加图研究所(Cato Institute)高级研究员斯科特·林西科姆(Scott Lincicome)表示,WTO是一个全球性的多边贸易组织,作为最后一个与中国达成入世协议的主要西方国家,美国已经给中国开出了很多的额外条件。

“如果你看一下历史纪录,看一下中国入世谈判的强度,那是一个十多年的过程,它牵涉到中国政府承诺做出的数百项让步和进行的大量经济改革措施,实际上,中国的入世协议包含了迄今为止任何国家中的最多额外让步,我们称之为‘WTO+’让步,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尽管如此,入世20年后,中国仍然被广泛认为没有全面履行其入世承诺。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10月4日的讲话中说:“即使中国改变了我们所挑战的具体做法,也没有改变基本的政策,中国有意义的改革仍然遥遥无期。”

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The 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贸易与经济研究员亚历山大·希契(Alexander Hitch)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未能像当年预期的那样继续朝着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推进。

“人们期望中国将走向更多的市场自由化改革,”他说,“这并没有完全实现,(中国)仍然在对国企和政府支持的行业提供补贴,例如基建,这些行业往往背负着大量的债务,还有关于强迫技术转让和中国公司从美国和其他国家公司窃取知识产权的指控。”

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坚称,中国已经全面履行了入世承诺。他11月4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说,“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中国关税总水平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中国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万多件,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

https://gdb.voanews.com/5B40F42C ... cw100_w650_r1_s.jpg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2021年9月2日)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国际贸易法教授佩特罗思·马维里迪斯(Petros Mavroidis)对美国之音说:“(对中国的)抱怨并不是在字面上的,而是涉及遵守协议的精神。也就是说,中国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应该在多大程度上进行转型成为一个更为市场化的经济体,而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 马维里迪斯也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顾问。

中国入世的“原罪”

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也对世贸组织未能改变中国流露出了失望之情。她在10月4日的讲话中说,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在中国入世的头15年相当看重世贸组织的作用,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在政治上,加入世贸组织也没有令中国走上民主化的道路。

2000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级国际研究学院(SAIS)发表有关中国入世的演讲时说,“中国入世,不仅是同意扩大对美国商品的进口,更是同意进口民主社会最珍视的价值观之一—经济自由。”他还说:“当个人有能力心怀梦想,更有能力实现梦想时,他们会要求更大的发言权。”

https://gdb.voanews.com/ABBAB68B ... 8D9E1_w250_r0_s.jpg
资料照片:2009年拍摄的中国书店内有关中国申请加入世贸组织(WTO)努力的书籍。

“正如我们所知,恰恰相反的事情发生了,”经济政策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斯科特说,“事实上,中国现在成为一个(实力)不断增长的霸权,它在扩张它的影响力,控制了香港,并觊觎台湾,所以显然(中国入世)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

斯科特认为,中国入世20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被人为压低,相当于中国政府给全部中国出口商品的一种补贴,而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却长期对此无动于衷。

他说:“即使在今天,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可能被低估了25-30%。这就像中国给出口到美国的一切产品的大规模补贴。它也相当于中国给美国商品征税,不仅是对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也包括美国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例如欧洲、墨西哥、加拿大或任何美国与中国竞争地区的商品,因为中国商品的价格非常低廉,我们难以与之竞争。这是(中国入世的)原罪。”

如果中国没有入世?

在特朗普政府担任美国贸易代表的莱特希泽曾表示,如果美国当年中国没有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美国的贸易赤字不会像今天这么庞大,或许美国数以百万计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也不至于流失。

美国保守派专栏作家、《美中科技大战》(The Great U.S.-China Tech War)的作者章家敦(Gordon Chang)认为,如果中国当年没有入世,世界格局会大不同,至少中国不会像现在这样强大。


“如果中国没有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世界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到底有多不同?我们不得而知,有太多的‘假如’了。但如果中国没有入世,它不太可能像今天这么强大。因此,回过头来,我们可以说,这不仅是美国,也是整个世界犯下的一个大错误。”他对美国之音说。

美国企业研究所国际贸易问题专家巴菲尔德则认为,即使中国没有被允许加入WTO,中国也会崛起成为一个主要经济体,这要得益于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采取的经济改革措施、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等等。“中国将成为一个经济大国,无论它是否加入世贸组织,但加入世贸组织只是加速了这一点。”他说。

美国现任贸易代表戴琪虽然不像莱特希泽那样认为让中国入世是个错误,但她也对世贸组织未能改变中国流露出了失望之情。她在10月4日的讲话中说,美国的对华贸易政策在中国入世的头15年相当看重世贸组织的作用,但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斯科特认为,美国本可以在与中国的入世谈判中更强硬一些。“(中国入世)是不可避免的吗?我不知道。但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变得与全球经济越来越不相干了。“

“我们应该学到的教训是,一个政权的性质是很重要的。”保守派专栏作家章家敦警告说。他表示,美国在二战后用马歇尔计划振兴了西欧,打造了蓬勃的经济,在冷战后对中国采取了同样的做法,却完全失败了。

“中国政权的性质意味着这一政策非常不成功,它是一个悲剧性的错误。因此,我们的教训是政权的性质很重要。你可以与民主国家打交道,你可以与民主国家进行贸易,但不是好战的极权主义政权。顺便说一下,中国已不再是专制政府,而是半极权政府,而且在向完全极权主义倒退。”章家敦说。
========================================================================
文章说:美国保守派专栏作家、《美中科技大战》(The Great U.S.-China Tech War)的作者章家敦(Gordon Chang)认为,如果中国当年没有入世,世界格局会大不同,至少中国不会像现在这样强大

很同意! 美国和它的盎格鲁撒克逊北欧海盗英文人“五眼联盟”和西方国家,现在应该考虑退去世界贸易组织,另外组织一个新的世界贸易组织,不要跟中共玩什么公平贸易,加强跟受到中共施舍而富裕的鬼岛台湾的地位,以取代中共的影响力!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1-12-14 00:48     标题: WTO总干事:中国是全球贸易一体化推动增长发展的教科书案例

2021年12月13日 14:01:26
来源:第一财经

“中国政府重信守诺,切实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得到了WTO总干事和广大成员的充分肯定。”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是“多边贸易体制历史上的关键事件”。WTO总干事奥孔乔-伊维拉说,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一直是“全球贸易一体化中,如何推动增长和发展的教科书级案例——中国的经济崛起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不仅在中国国内,而且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伙伴中也是如此。”

当地时间12月10日,WTO秘书处和中国常驻WTO代表团在日内瓦共同举办了一场高级别论坛,纪念中国加入WTO20周年,奥孔乔-伊维拉在参加会议时做出了上述表述。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李成钢大使表示,中国将继续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并希望在未来召开的第十二届部长级会议(MC12)可以“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有意义成果,例如在渔业补贴和对新冠大流行的应对方面。”

展望未来,他补充说:“为了振兴WTO的关键职能,在维护其核心价值观和原则的同时,中国支持必要改革,并愿意为此与其他成员共同努力。”


9日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商务部发言人高峰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开放市场方面,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总水平已经由15.3%降至7.4%,低于9.8%的入世承诺。

“中国政府重信守诺,切实全面履行加入承诺,得到了WTO总干事和广大成员的充分肯定。”高峰说,中国政府将继续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积极参与世贸组织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合法权益,支持世贸组织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包容性发展。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440_w640_h358.png
来源:WTO网站

中国入世,WTO成为真正的“世界组织”

经过15年入世谈判,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与入世相关的改革引发的结构转型促进了中国的强劲增长和现代化。”奥孔乔-伊维拉说。

对于WTO来说,欢迎中国则标志着,WTO朝成为真正的世界组织(becomingatrulyworldorganization)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13亿生产者和消费者——完全进入了多边贸易体系。她说:“对于其他WTO成员来说,中国的加入意味着与一个庞大且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建立更可预测和互利贸易关系的承诺。”

奥孔乔-伊维拉列举数据表示,200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3万亿美元。到2020年,已达到14.7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经济将在2021年增长8%,在2022年增长5.6%。

同时,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按购买力计算,人均收入已从2000年的3400美元左右上升到2020年的16200美元。极端贫困几乎已消除。她表示,中国是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本身也已成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来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增长10倍——从2000年的约2000亿美元增长到2020年的近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飙升至2.3万亿美元,比中国入世时增长84倍。

李成钢则表示:“我们看到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加入WTO,中国实质性地开放了商品和服务市场。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税率已从14.8%降至目前的7.4%——比入世承诺低2.8%。在服务贸易方面,开放了近120个部门,比加入时商定的多20个。不断的开放和改革从根本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从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GDP增长了11倍,达到近15万亿美元。”

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曾参与入世谈判期间的相关工作。

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入世意味着融入全球贸易大家庭,在同一的世界贸易规则指导下进行贸易活动,这也是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关键一步。”

周世俭说,那时候,入世代表着中国一下子变成了1/143,相互享受最惠国待遇,“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就有了用武之地”。

周世俭补充说,与此同时,中国整体入世的进程,也是用对外开放来促进国内改革的过程,其中涉及企业、市场和法律条文的改革,这也是入世意义中非常重要的一点。

商务部资料显示,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基本全面取消了针对外资的限制,在种业等农业领域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同时不断扩大金融、电信、建筑、分销、旅游、交通等服务业领域开放,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已开放近120个。

美欧谈判代表力挺中国入世

此次论坛还邀请了参与中国入世的中美欧三方谈判代表出席,分别是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WTO前总干事(2005~2013)、欧盟前贸易专员拉米和美国前副贸易代表(USTR)卡特勒。

拉米表示,中国加入WTO和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决定性时刻”,中国在过去20年中,对WTO的承诺和参与值得肯定。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361_w640_h358.png
来源:会议截屏

卡特勒则强调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历史重要性,并指出需更多时间来全面评估其影响:“当我们回顾贸易历史时,这将是贸易的重要里程碑。但我不认为这个故事是一成不变的。”

卡特勒并质疑了那些声称支持中国入世是错误的声音。“我认为(中国入世)是在正确的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WTO第八次对华贸易政策审议中,出现了一些中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履行入世时承诺的评论声音。

10月28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加入WTO的时候,中国有一份加入议定书和一个加入工作组报告,这两份文件规定了中国加入WTO之后需要履行的义务,确定了中国需要履行WTO义务的一个时间表。

“如果大家对照这个时间表,会看到我们早已经完全履行了WTO规定的中国的义务,我们作出的承诺也得到了完全履行。”他说,“对此,WTO先后几任总干事以及绝大部分WTO成员都对此充分肯定和普遍认可。”

此次,拉米亦给中国履行入世承诺“A+”评价,他在此次会议上也坚持了这样的看法。并表示,“我个人认为,问题不在于中国的承诺和中国的履行之间的差异,问题是WTO规则和精神(spirit)之间的差异”。

他并表示,如中国没有遵守其承诺,它会被带到争端(解决机制),因为WTO有一个强大的争端解决机制。

“有时中国会赢,有时中国会输。我们有这样的机制,允许通过解释文本规则来确认各国是否履行其承诺。因此,我给出了A+。”他说。

“但如果你关注的是WTO规则的精神,情况就有所不同。”拉米说,在某些情况下,WTO的规则仍然相当不明确,相当模糊,他们确定下来一个原则,但他们并不总是把这背后的过程或要尽的责任详尽地说明。例如,在补贴方面就是这种情况。在我看来,《补贴和反补贴措施》(ASTM)协议,在精神和文本之间有太多的模糊空间。拉米表示,“因此,我认为,这不是中国的问题,而是WTO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WTO的规则更加明确和强有力。”

“一个成员是否履行了在WTO的承诺,也有关它是否尽到了责任,是否足够积极地帮助WTO向前发展。”拉米补充道,目前中国参与了最近达成的服务贸易国内规制联合声明倡议:这就是一个迹象,其他许多新兴经济体没有加入,但中国加入了,所以中国已经发挥了责任和领导权。

龙永图则表示,目前看到了中国希望解决环境、产业补贴、国有企业等问题的令人鼓舞的迹象。

他称,尽管WTO面临困难,但还应是一个以共识为基础制定新规则的主要渠道:“我们必须向世界强调WTO应是一个强大高效的组织。坦率地说,WTO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存在碎片化趋势。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国际社会对WTO的信心,因为只有通过这种信心,WTO才能进行实质性改革,以完善其规则手册并适应当前和未来挑战。”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2-11 18:43     标题: 拜高通胀所赐 美国家庭一年平均多支出3000美元

华尔街见闻
2022年02月11日 10:06:21


通货膨胀从来都不是高居云端的专业名词,而是会真正影响到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在美国1月CPI同比上涨7.5%,破1982年3月以来最高记录之下,是一般美国家庭需要额外支付的代价。

那具体是多少?

穆迪分析公司将目前超7%的通胀率和2018-2019年平均通胀率(约2.1%)进行了比较,发现飙升的通胀率致使美国家庭一月平均多支出250美元,一年就是3000美元。

并且这个代价还“因人而异”,和年龄有关。

穆迪分析师表示,虽然同样面对高企通胀,但是45-54岁人群受到的影响最大,他们每月开支会增加305美元。相比之下,65岁及以上人群每月只需额外支付194美元


而无论是每月300美元还是100美元,这都是在高企通胀结束之前普通家庭所必须面对的。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减轻生活压力的一线希望就是物价增速能够尽快放缓,短期内供给端压力能够缓解。

穆迪经济研究高级主管Ryan Sweet对此认为:

现在已经有迹象表明,美国供应链紧张压力正在缓解。如果趋势能够持续,那么将成为今年核心通胀率下降的重要因素。

然而他同时也警告“工资—价格螺旋”带来的影响。


面对急速上涨的生活压力,员工们会要求更高的工资水平。然而当工资增长并不符合劳动生产率或是利润率的增长时,被增加出来的工资费用,势必会迫使雇主抬高商品价格来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从而致使高通胀长期存在。

他在报告中写道:

这个恶性循环是30多年前高通胀背后的真正原因。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2-11 18:46     标题: 物价飙升!美国家庭每月多支出276美元!全球高通胀还带来了连锁反应……

国际金融报社
2022年02月11日 13:33:02


昨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了超市场预期的1月CPI数据,同比上涨7.5%,是自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是该数据连续9个月达到或高于5%。

CPI数据公布后,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大涨超过6个基点,涨穿2%重要关口,回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为2019年8月1日以来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欧盟也大幅上调欧元区通胀预期,理由是能源价格高企,而且去年秋季以来通胀已蔓延到其他商品类别;巴西前一天公布1月通胀率,为2016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英国央行日前表示,英国通胀率将持续上行,并在4月达到7.25%的峰值。物价飞涨导致英国民众生活水平不断下降。


眼下全球多数国家都在面对高通胀困扰,高企的油价以及涨不停的薪资,让他们担心通胀失控。面对高通胀,全球央行都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可能带来哪些影响?未来高通胀还会持续吗?

物价飙升

2021年美国通胀高企主要体现在汽车、成品油、家庭装饰、房屋租赁、食品、外出就餐和旅游业七大方面。

美国汽车协会的数据显示,当地时间9日美国全国平均汽油价格达到每加仑3.47美元,较此前一周上涨8美分。美国能源部称,本周美国的汽油价格是自2014年10月以来的最高值。

彭博社表示,1月CPI数据普遍上涨也反映了家居用品、二手车、服装和医疗保健的价格上涨。家居用品和健康保险的价格环比涨幅均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工资还是跟不上通货膨胀。周四的另一份数据显示,1月份经通胀调整后的平均时薪同比下降1.7%,连续第10次下降。

根据穆迪分析公司的数据,由于通胀上升,典型的美国家庭每月在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增加了276美元。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造成目前美国通胀大幅上升,主要是美国疫情与“直升机撒钱式”刺激政策导致美国供需失衡,能源及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供需失衡也包括美国劳工市场与住房市场的失衡,由于疫情持续失控,导致美国不少行业面临用工紧张,推动薪资上涨。同时,美国的住房市场供不应求,房价飙涨。

面对高企的通胀,白宫2月10日发表了声明,拜登表示,他的两项首要经济任务是发展经济,带来更多薪资可观的工作,降低物价。物价上涨源于疫情带来的通胀这一全球问题,对此,美国政府一直在运用可以支配的一切工具。“一些迹象显示,我们能克服这种挑战”。

拜登承诺,政府将推动竞争,让美国市场更有竞争力,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彭博社指出,高通胀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拜登“重建美好未来”(Build Back Better)法案通过的机会。此前,民主党议员乔·曼钦(Joe Manchin)曾多次拖延立法,他经常将通货膨胀作为缩减一揽子计划的理由。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2-11 18:49     标题: 美通胀数据再次爆表!1月CPI增幅创40年新高 美股巨震纳指跌逾2%

中国证券报
2022年02月11日 07:41:47

美东时间2月10日,美国劳工部披露1月通胀数据,美国1月未季调CPI同比增7.5%,再创40年来新高,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概率大增。

当日,道指下跌1.47%,报35241.59点;标普500指数下跌1.81%,报4504.08点;纳指下跌2.1%,报14185.64点。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e31_w1080_h408.jpeg
数据来源:Wind

美股大型科技股全线走低,苹果跌2.34%,亚马逊跌1.36%,奈飞跌1.6%,谷歌母公司Alphabet跌2.1%,脸书跌1.69%,微软跌2.84%。

1月CPI数据再次“爆表”

当地时间周四,美国1月CPI数据出炉。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1月未季调CPI年率(同比增速)录得7.5%,高于预期的7.30%和前值的7%,创1982年2月以来新高。美国1月未季调核心CPI年率为6%,创1982年9月以来新高,预期值和前值分别为5.90%和5.50%。美国1月季调后CPI月率(环比增速)为0.6%,高于预期的0.5%,前值上修为0.6%。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月5日的当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为22.3万,较上一统计周减少约1.6万,低于经济学家预测的23万。

通胀数据发布后,美国国债收益率飙升,股指期货下跌。市场人士认为,1月CPI数据使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大幅提高。还有业内人士认为,该数据意味着美国通胀率已经连续八个月超过5%,各种商品与服务价格普遍大涨。

数据公布后,美国利率期货走势暗示,市场押注美联储在3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从之前的不到30%升至43%,年内加息近6次。

美联储官员支持一次加息50基点

有业内人士指出,美联储的策略似乎是在不造成太多市场扰动的情况下迅速达到中性立场。既然利率市场对3月加息50个基点的预期已经很高,美联储也乐得跟进。

法国兴业银行驻纽约的美国利率策略主管Subadra Rajappa表示,CPI数据再次强调了美联储采取行动的紧迫感,市场几乎完全消化了从现在到7月的每一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总裁James Bullard称,他支持在7月初前累计加息100个基点,包括自2000年以来首次一次性加息50个基点,以应对四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胀。

今年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的Bullard周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尚未决定3月会议是否该加息50个基点,将尊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这个问题的决定。鲍威尔曾在1月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不排除这样做的可能。

面对令人担忧的通胀压力,Bullard还提出了美联储考虑在两次例行会议之间调整利率的可能性。他强调,决策者目前还是专注在3月15-16日会议上,而且已经承诺在开始加息前结束资产购买计划。

Bullard称,他支持以相当于美联储扩表时候的速度大幅缩表。在去年底转向减码前,美联储每月合计增持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规模达1200亿美元。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2-11 18:57     标题: 通胀震惊市场!拜登紧急发声,美股狂泻500点,多只芯片股大跌

中国基金报
2022年02月11日 08:22:36

美国1月CPI数据又爆表,飙升至40年以来新高!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爆棚,美股美债巨震。三大股指震荡下跌,抹去前一天涨幅,道指狂泻超500点;美债大跌,十年期美债收益率跳涨至两年半以来最高盘中水平。

龙头明星科技股、芯片股领跌,全球市值最大两家公司苹果、微软皆跌超2%,特斯拉召回57万汽车跌近3%,市值一夜蒸发超280亿美元(约1800亿元人民币)。

不少中概股却逆势上扬,陆金所涨超15%领跑中概股。

全球最大的10万亿美元资管巨头贝莱德公布去年四季度持仓,稳健加仓大型科技股。

美国CPI再次震惊市场

拜登紧急发声安抚:年底前通胀会大幅下降


美东时间2月10日盘前,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1月整体CPI同比上涨7.5%,增速再次加快,飙升至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高于预期值7.3%,同时也高于前值7.0%。这已经是该数据连续九个月达到或高于5%。

此外,1月CPI环比增幅意外扩大,达到0.6%,预期为增0.4%,前值为增0.5%。

剔除了相对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1月核心CPI读数为6%,也达到近40年以来最高水平。略高于预期值5.9%,也高于前值5.5%;核心CPI环比上涨0.6%,略高于预期值0.5%,与前值持平。

这已经是CPI连续第20个月上涨,商品和服务成本全部都在上涨。

美东时间2月10日白宫发布的声明中,拜登称,他的两项首要经济任务是打造发展的经济,带来更多薪资可观的工作,降低物价,它源于疫情带来的通胀这一全球问题。面对价格上涨,政府一直在运用可以支配的一切工具,周四的CPI数据是一个提醒,提醒大家美国人的预算正在以给餐桌真正制造压力的方式被蚕食。但一些迹象显示,我们能克服这种挑战。

白宫声明中称,“虽然今天的报告(显示通胀)高企,但预测者还在预计到2022年底以前,通胀会大幅放缓。幸运的是,我们看到上个月实际薪资正增长,而且构成去年约四分之一整体通胀的汽车价格温和(增长)。我们还看到有关新增失业救济申请人数继续下降的好消息。这是去年我们让国民重返工作岗位取得实际进展的迹象。”

拜登承诺,政府将继续打击遏制家庭和劳动者的高成本,继续推动增加竞争,让美国的市场更有竞争力,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
=========================================================
希望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将继续打击遏制家庭和劳动者的高成本,继续推动增加竞争,让美国的市场更有竞争力的计划如愿,但是很难。多多印钞票啊!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5-2 01:13     标题: “带病运行”加剧美国滞胀风险

中国经济网
2022年05月01日 22:04:51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萎缩,反映出美国经济面临的巨大压力。由于迟迟未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断加剧的滞胀风险显露出来,这正是美国经济“带病运行”的恶果。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当地时间4月2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一季度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化季环比初值为-1.4%,低于市场预期的1%,是自2020年4月份以来美国经济最疲软的一个季度。

事实上,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依然无处不在。今年1月份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持续引爆疫情,而美国防疫措施不力,不愿意面对事实的“躺平”心态弥漫,导致感染人数激增,一些地区不得不重启部分限制措施以遏制病毒传播。美商务部也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新冠病例增加使得美国部分地区企业受到限制和中断运作。


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冲击从未停歇,甚至在不断加剧。虽然疫情暴发后美国推出超宽松政策救市,但却引发了更大的问题。正如美联储临时主席鲍威尔今年1月在美国国会的一场听证会上所言,“没有想到供应瓶颈如此顽固且改善进展缓慢,没想到需求的强劲增长会如此专注于商品方面”。这番话暴露出美国政策的软肋——除了推升股市指数和通胀数据之外,并没有解决疫情暴露出的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尤其是供应链修复至今仍然只存在于各种乐观的预期之中。供应链持续中断、劳动力持续短缺及其导致的薪资增长,都给美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进而影响到美国经济有效增长。

GDP失速与高通胀并存,意味着美国滞胀风险越来越大。美国3月份平均时薪年化增长5.6%,但在通胀数据面前仍黯然失色。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在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下,美国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5%,创40年来新高。疫情起伏反复以及乌克兰危机加剧了全球大宗商品供应紧张局面。不少专家担忧,通胀有长期高位运行的可能。作为美国经济引擎的消费数据也存隐忧。美国一季度个人消费支出增长2.7%,表面上看很强劲,但随着通胀“高烧不退”以及政府支出逐步减少,消费者信心下降,二季度消费数据能否持续良好还存在不确定性。

为应对通胀,美联储正在加快收紧货币政策,这可能进一步遏制经济增长。鲍威尔多次暗示,或在5月份议息会议上再次加息50个基点。然而,鲍威尔的强硬姿态打消不了市场的疑虑。目前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分歧不断增加,而衰退的迹象已显端倪。今年以来美债收益率一路走高,10年期国债与2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月份出现倒挂,这通常被视为经济衰退的先行信号,多家机构也在提示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

虽然警报声频频响起,但从美方一些人的表态来看,依然没有正视自身问题,不仅没有在防疫与经济发展之间做好平衡,顺应经济全球化等客观规律,切实履行应尽的责任担当,反而是频频“内病外治”,不断试图向全球转嫁自身危机,这种做法既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也无法让美国真正摆脱滞胀噩梦。 (郭 言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5-11 01:26     标题: 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鸣钟1000次 哀悼百万新冠逝者

中国新闻网
2022年05月10日 16:06:59 来自北京

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以1000次鸣钟,表达对该国登记在册,死于新冠疫情的100万名逝者的哀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ze60_w585_h568.jpeg
图片来源: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推特截图。

此前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的统计数据,截至当地时间4日,美国已有超过100万人死于新冠。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因新冠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远超位列第二、三的巴西和印度。


美国华盛顿国家大教堂院长兰迪·霍尔瑞斯在钟声响起前说,“今天,我们国家跨过了一个新的悲剧里程碑,100万美国人死于新冠”。

此前在2月7日,美国国家大教堂敲钟900下,纪念死于新冠疫情的90万美国人。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5-11 01:33     标题: 美媒:新冠死亡病例超百万,给数百万美国人生活带来永久性变化

观察者网
2022年05月10日 17:56:58 来自上海市

上周,美国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达到了100万人,然而还有一个更高的数字——900万,这是因新冠肺炎失去配偶、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和孩子的美国人的数量。

5月7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发了一篇名为“新冠肺炎死亡破百万,给数百万人带来更多永久性变化”的文章。文章指出,死去的100万人似乎是一个随机的群体,但他们属于明确的类别:大多数是老人,低收入的非裔或拉美裔,绝大多数人没有接种新冠疫苗。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ze50_w870_h254.jpeg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南加州大学的社会学家提出了“丧亲乘数”概念,这是一种计算每名新冠患者死亡后留下的亲人数量的方法。平均而言,这个数字是9个——这还不包括大家庭或亲密朋友、长期工作的同事或隔壁邻居,研究称,这其中的许多人也深受影响。


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报告称,死亡人数极有可能远远高于官方公布的100万人,并指出,一些死亡证明上显示是由心脏病发作或高血压致死的美国人很有可能患有未确诊的新冠病毒感染。

文章称,美国人死于新冠肺炎的比例远高于其他任何国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8年流感以来,美国人的预期寿命在过去两年达到最快速度的减少。在每一死亡事件向外扩散的涟漪中,美国社会的紧张和分裂正在加剧,在新冠的背景下,无人幸免。

《华盛顿邮报》在美国新冠死亡人数达到百万时,撰写讲述了几名名遇难者故事,文章将这些人的生活比作“经历了一个巨大的空洞”。

“仍然想念爸爸妈妈”

米斯蒂和凯文有4个孩子——12岁的双胞胎泰勒和艾丹,15岁的莉亚和17岁的莱利。去年9月的一天,孩子们的姨妈萨特从南卡罗来纳州开车来接他们到自己的家,也就是他们的新家。萨特在返回途中没有立即告诉他们,米斯蒂因新冠肺炎在住院4天后去世。14天后,凯文也因新冠肺炎撒手人寰。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ze906_w958_h850.png
米斯蒂一家。图自华盛顿邮报

萨特一直等到孩子们搬进来,才告诉他们父母去世的事。6个月后,虽然痛苦犹在,但孩子们已经设法结交了新朋友。萨特和丈夫养了几只小狗,孩子们喜欢跟它们玩耍。对萨特来说,妹妹和妹夫的去世意味着人生突然发生了变化。她自己的两个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如今又有了一屋的孩子,吃饭穿衣,一样不能少。

在孩子们到达南卡的第二天,萨特带他们去接种了疫苗。之前他们的父母拒绝接种。“我们家的人都很固执。”米斯蒂的母亲凯西说,“凯文一直说没必要接种。米斯蒂死的时候,我很生凯文的气。”早上8点的时候,凯西经常会收到泰勒的短信:“我爱你,但我仍然想念爸爸妈妈。”

陷入哀痛的餐馆

王明(音)死于新冠肺炎已经快两年了,但仍有客人光顾他位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餐馆。2020年3月,他在前往新西兰的游轮上感染新冠肺炎,住院74天后去世,享年71岁。在他死后的一年里,妻子王璐(音)几乎没出过家门。她不想去公共场合,那里的每个人似乎都认识她的丈夫。

王明42岁的女儿安妮2020年9月在脸书上发帖称:“世界在我身边继续前进,我仍然站在原地,试图弄清楚自己应该怎么走。我现在应该好点了吗?我应该少难过点吗?应该更快乐吗?”时间没有平复一切。事实证明,困难的事不止一件,他们时常与一些顾客就戴口罩问题发生争执,供应链问题迫使接管餐馆的儿子王平(音)提高了菜品价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ze464_w629_h472.png
王明的餐馆。图自华盛顿邮报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ze467_w629_h468.png
被家人缅怀的王明。图自华盛顿邮报

46岁的王平在接手餐馆之前曾是一名飞行教练。他和妹妹从十几岁起就在自家餐馆工作,2003年父亲退休后,他们承担了更多责任。对他们来说,餐馆是父亲美国梦的化身。现在,没有父亲,王平感到迷失。父亲的菜谱没有文字记录,只能凭记忆恢复。他想把这些菜谱写下来,这样王明的孙辈也可以继承他的手艺。

受爱戴的公交车司机

为阿勒格尼县港务局开车的人聚集在会议室,再次收听卡莉玛·霍华德保存在手机里的录音,内容是调度员宣布马龙·卢卡斯去世的消息:“各单位请注意,有重要信息播报。马龙·卢卡斯离开了。大家都会想念你的。播报完毕。”

卢卡斯去世时57岁,他也成为当地司机工会第一个收车后就再也没有回来的人,原因是感染新冠肺炎。他在2020年12月去世后,阿勒格尼县的其他司机便失去了一位活动组织者。卢卡斯生前负责组织圣诞派对、高中同学聚会、保龄球联盟。工会失去了团结的氛围。卢卡斯的同事霍华德说,“马龙能够把所有人团结在一起。现在我们不再信任彼此,甚至不相信会有人给接班的司机留下一辆干净的公交车。我不相信有人能把车擦干净,所以会再擦一遍”。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2 ... ze879_w916_h825.png
马龙·卢卡斯生前与朋友们的合影

在与丈夫共住了34年的房子里,达娜·卢卡斯的生活自从卢卡斯去世后就变得失去焦点。她说:“以前我们去哪儿都在一起,现在没人跟我一起出去。”自从丈夫死后,房子周围发生了奇怪的事情。达娜说:“有时候我坐在卧室里,会闻到马龙喷的古龙水的味道。我的想法是:谢谢你让我知道你在这里!”

达娜对那些不接种疫苗的人没有愤怒。她说:“我可以为很多事情生气,比如我丈夫已经没了。但为什么把我的愤怒浪费在不在乎自己的人身上?我知道我拥有什么,我知道我失去了什么,我拒绝出门不戴口罩。我被迫一个人这么做。”
=======================================================
美国人被自己军方和CIA研发的病毒所害、死亡数字超过100万人,很快追上1880年代的美国“南北战争”的178万人。实在了不起。

美国第一、天佑美国!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5-12 13:20     标题: 美媒:全美超4成医院医护人员短缺 病人住院时间被迫延长

海外网
2022年05月12日 12:12:19 来自北京市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647_w750_h463.png
美国康涅狄格州,医护人员在工作。(资料图)

海外网5月12日电 据美国媒体“Axios”11日报道,美国护理协调业务公司“CarePort Health”提供的一份全国性调查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美超40%的医院因医护人员短缺,无法为病人提供足够的急性期后护理,医院让病人出院的能力因此受限。

报道称,这份调查是针对全美23家医院及急性护理设备提供机构开展的。调查数据显示,86%的医院表示,新冠疫情导致出院患者面临更大安置问题;70%的受访对象表示,由于医院让病人出院的能力受限,病人住院时间不得不延长。


另据彭博社11日报道,美国咨询公司“Kaufman Hall”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新冠疫情期间,该国医疗系统的劳动力成本上涨了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成本上升甚至给部分大型医疗连锁企业带来了压力。有专家警告,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升高的工资水平将继续侵蚀医疗系统利润。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5-20 17:06     标题: 美国疫情暴发不到3年却死亡超百万人 相当于336天每天发生911恐袭

中国日报网
2022年05月20日 14:30:57

中国日报网5月19日电 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公共电视网(PBS)的一份报告称,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暴发不到3年时间,累计死亡人数却已经超过了100万,这相当于336天每一天都发生了一次9·11恐怖袭击事件。

PBS的报告还指出,美国已经确认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大致相当于美国在内战期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报告进一步表示,这就像波士顿和匹兹堡两座城市的人口被彻底消灭了一样。


报告显示,每4名新冠死者中就有3人年龄在65岁及以上,并且男性死亡病例多于女性。从种族方面来看,美国黑人、拉丁裔和原住民死于新冠肺炎的可能性约为白人的两倍。

此外,美国大多数新冠死亡病例出现在城市地区,但在反对佩戴口罩和接种新冠疫苗呼声很高的农村地区,有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5-29 09:56     标题: 从失败走向失败!美国抗疫乱象丛生

环球网
2022年05月28日 21:39:52

根据Worldometer实时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2年5月28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85627901例,累计死亡病例1030954例;与前一日6时30分左右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120580例,新增死亡病例384例。

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表现实在糟糕。就在5月9日,华盛顿国家大教堂敲钟1000次,悼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逝去的100万个亡灵,而这离上一次鸣钟900次仅仅过去3个月。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6日美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8372万例。另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美国新增确诊病例从4月初以来再度反弹,截至24日7天平均日增确诊病例达到10.4万例。

早在2021年,美国疾控中心就决定停止计算轻度的疫苗突破性感染数量,称这种计算如预期的那样,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称,在大流行期间,大约有110万美国人“额外死亡”。所谓“额外死亡”,就是反映观察到的死亡人数与预期死亡人数之间差异的指标。

疫情如此严重,美国政府在干什么?今年3月,拜登政府曾要求国会紧急拨款225亿美元用于防疫,此后经国会两党讨价还价之后金额减少至100亿美元,然而这批抗疫拨款至今都没有到位。但尽管在抗疫方面“抠门”,在军援乌克兰方面却很大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国会众议院5月10日通过了一份价值约400亿美元的乌克兰援助计划。可见在这些美国政客心目中,维护美国人民的生命安全还不如对乌克兰进行军援。


美国当局部门间掣肘扯皮也随处可见。据媒体报道,4月,佛罗里达的联邦地区法院法官裁定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口罩令为“非法”,可见这有多么荒唐。《政治杂志》特约撰稿人德里克·罗伯逊就说,在美国,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措施和疫苗强制令的争论早已脱离科学范畴,成为经年累月文化分歧的宣泄口。

美国是全球医疗技术最先进、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今却成为了疫情防控最糟糕的国家之一。这也无怪乎美国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前协调员德博拉·伯克斯会在近日出版的新书中写道,白宫“功能失调”,美国“艰难地追赶快速传播的新冠病毒的步伐”。如今美国疫情持续蔓延,不仅对美国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也给世界经济复苏造成了巨大阻碍。“躺平”抗疫的后果,无疑是一场灾难。从失败走向失败的美国,真不知这样的混乱何时才能结束。(洪俊)
===============================================================
正如鬼岛台湾名嘴所说的:今天公祭、每天忘记,循环不息,加油!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6-8 19:04     标题: 美国丢弃超8200万剂新冠疫苗 专家叹:巨大损失

海外网
2022年06月08日 17:49:41 来自北京市
微信截图_20220607072509.png

https://d.ifengimg.com/w964_h597 ... e1025_w964_h597.png
美国洛杉矶民众接种新冠疫苗(资料图)

海外网6月7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6日报道,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分享的数据显示,从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中旬,全美总共丢弃了约8210万剂新冠肺炎疫苗,超过联邦政府分发疫苗剂量的11%。

数据显示,美国俄克拉何马州丢弃了当地近400万剂新冠疫苗中的28%,阿拉斯加州则丢弃了当地100万剂疫苗中的27%。美媒表示,疫苗被浪费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由于断电或冷冻箱损坏导致疫苗报废,还有就是一整瓶疫苗打开后,在一天之内没有人接种剩余的剂量而浪费。美国一家连锁药店在声明中称,原本预约打疫苗的人取消预约或是未赴约,以及疫苗过期也是浪费的原因。

美国公共卫生专家表示,这种浪费情况令人感到担忧。目前,美国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接种了加强针疫苗,而许多较贫穷的国家仍然无法保证疫苗供应。耶鲁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谢诺伊说:“(浪费疫苗)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尤其是考虑到全球很多人还没能获得第一剂疫苗。”密歇根大学教授阿努平迪则认为,美国疫苗的需求已经停滞或者说正在下降,这也导致了浪费情况发生。(海外网 张霓)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6-30 01:41     标题: 外交部:美国打着“人权”的旗号破坏人权、打着“规则”的旗号破坏规则

央视新闻
2022年06月29日 23:22:07

6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再次炒作新疆“强迫劳动”相关问题提问。

对此,赵立坚表示,
所谓新疆“强迫劳动”是美西方反华势力为抹黑中国炮制的弥天大谎,这些指责根本站不住脚,也再次表明美国打着“人权”的旗号破坏人权、打着“规则”的旗号破坏规则。

赵立坚指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肆意破坏国际经贸规则,肆意破坏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我们也正告美方,这些图谋也不会得逞!”

(总台央视记者 申杨 杨毅)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6-30 01:43     标题: 赵立坚:种族灭绝是美国永远洗不清的原罪

人民日报
2022年06月29日 23:22:25

6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我们注意到,美国内政部上月发布报告承认大量印第安儿童死于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后,越来越多的幸存者及其后裔公开发声,控诉美国政府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答:
我们对美国印第安儿童的惨痛遭遇深表同情。这些本着“抹去印第安文化,拯救印第安人”理念建立的所谓“寄宿学校”,实质上是美国对印第安人实施文化灭绝的犯罪现场,也是美国对印第安人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重要实证。越来越多披露的事实显示,美国对印第安人展开了三个维度的系统性种族灭绝,历经百年,延续至今。

第一个维度,美国对印第安人进行人口灭绝。据统计,自 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后,美国政府先后发动了超过1500次袭击,攻打印第安部落,屠杀印第安人。在1492年白人殖民者到来之前北美有500万印第安人,但到1800年数量锐减为60万,1900年更是萎缩至23.7万。其中,裴奎特、莫西干、马萨诸塞等十余个部落完全灭绝。此后,美国政府还强迫印第安人绝育。1930至1976年,美国印第安人事务局通过“印第安人健康服务”项目,对约7万名印第安妇女实施强制绝育。20世纪70年代初,超过42%育龄印第安妇女被绝育。

第二个维度,美国对印第安人进行精神灭绝。美国印第安人长期受敌视、歧视和忽视,精神文化受损,代际传承受阻。19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政府采取“强制同化”政策,旨在消灭印第安部落的社会组织结构和文化,破除其族群身份认同。为实现文化同化和剥夺印第安人土地的双重目标,美国政府从印第安孩童下手,将他们强制安置进寄宿学校,禁止他们讲民族语言、穿着民族服装、进行民族活动,还对他们百般虐待折磨。美国学者普雷斯顿·麦克布赖德估计,寄宿学校死亡总人数或达4万,“几乎每所寄宿学校都有墓地”。时至今日,美国还蓄意在教育与媒体中抹去对原住民的历史记忆与信息。据美国原住民教育组织报告,87%的州级历史教材不涉及1900年后的原住民历史。


第三个维度,美国对印第安人进行权利灭绝。美国系统性剥夺印第安人等少数族群的各种权利,使其深陷生存危机与权利贫困。据美国印第安人健康服务局报告,印第安人预期寿命比全美平均寿命低5.5岁,婴儿死亡率在全国最高,青年人自杀率为全美平均水平的1.9倍。截至2022年6月,印第安人新冠肺炎死亡率约为白人的2.1倍。1969至2009年,美国政府在印第安人肖肖尼部落区共进行928次核试验,产生约62万吨放射性沉降物。印第安人保留地癌症等疾病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纳瓦霍族部落约1/4妇女与部分婴儿体内测出高浓度放射物。2018年美国人口普查局数据显示,印第安人的贫困率为25.4%,远高于白人的 8.1%。

对印第安人种族灭绝是美国永远洗不清的原罪。印第安人的沉痛悲剧永远不应被忘却。美国政府理应正式承认美国对印第安人犯下的种族灭绝罪行,向受害者及其后裔真诚道歉、忏悔,采取切实举措弥补印第安人的创伤,认真严肃对待本国国内存在的严重人权问题和种族主义罪行。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9-26 13:15     标题: 民调:多数民主党人不希望拜登参加2024年大选

央视新闻
2022年09月26日 08:16:04 来自北京市

据《国会山报》当地时间9月25日报道,兰格研究协会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显示,只有35%的民主党人和倾向于民主党人士希望拜登在2024年参加总统竞选,而56%的民主党人希望民主党选择其他的总统候选人。

此外,民调显示,57%的受访者表示不赞成拜登处理经济问题的方式,赞成者的比例是36%。(总台记者 赵淼)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9-26 13:17     标题: 拜登呼吁全美禁攻击性武器 美网民调侃:包括餐刀吗

环球网
2022年09月26日 07:17:03 来自陕西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是时候在这个国家禁止攻击性武器了”,美国总统拜登24日在官方社交平台账号上再次发出对全美禁止攻击性武器的呼吁,但这番言论却遭到美国网民的调侃。

https://d.ifengimg.com/w1024_h71 ... e69_w1024_h714.jpeg
美国总统拜登,资料图(视觉中国)

留言中点赞最多、超过6500人的是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国会众议员候选人拉文·斯派塞的回复,“根本没有所谓攻击性武器这个东西”。此外还有美国网民反问拜登:“攻击性武器包括餐刀吗?如果有人拿餐刀袭击别人那这可能就属于攻击性武器了,厨师们对此一定很失望。”这番带有戏谑意味的言论也获得了近4000人点赞。

一段时间以来,拜登政府试图在控枪问题上寻求进展。今年6月25日,拜登签署了针对枪支暴力的跨党派法案,拜登当时称其为“历史性成就”。法案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对21岁以下购枪者的背景调查,防止更多家庭暴力犯罪者使用枪支,使当局更容易从危险分子手中收缴枪支等。但就在这项法案生效后一个月内,各类涉枪暴力事件仍频繁发生,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显示,仅7月份美国各地的大规模枪击案就超过了70起。

“枪支暴力档案”网站截至9月24日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共有32550人死于枪支暴力,其中大规模枪击事件496起。枪支暴力今年造成全美237名11岁以下儿童死亡,另有976名12岁到17岁青少年遇害。(伊文)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0-6 00:35     标题: 距离中期选举仅剩五周 拜登支持率微降至40%

文 / 陈慧璋
发布 / 2022年10月5日 3:55 PM
更新 / 2022年10月5日 4:00 PM 联合早报

https://www.zaobao.com.sg/s3/fil ... 0.jpg?itok=ro_PHN4R
星期二完成的路透社/益普索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本周小幅下降。照片摄于10月4日,拜登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国宴厅出席工作会议。(路透社)

(早报讯)美国白宫证实总统拜登有意在2024年寻求连任,但根据路透社/益普索的最新民调结果,拜登的支持率已降至40%。

星期二(10月4日)完成的路透社/益普索民调显示,拜登的支持率本周小幅下降。

根据这项为期两天的全国民调,40%的美国人对拜登的表现表示认可,比上周的41%降了一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调查发现,有过半(51%)的50岁或50岁以上的美国女性选民还未决定要在今年11月的中期选举中把选票投给民主党或共和党,每十人中有四人表明,将在选举前的几个星期才决定。这些女性选民最终是否会参与投票,将对选举结果起着关键影响。

拜登2021年1月上任时,全球正面临冠病大流行,随之而来的还有经济危机,而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又暴发了粮食危机和油价飙升。

延伸阅读
拜登:决心促进全球自由与繁荣 美不寻求与中国冲突或开启新冷战
美国制裁俄国央行行长等数百名各界领袖


拜登的支持率在5月和6月一度跌到36%,这是他上任以来的最低水平。外界预计民主党可能在中期选举中,失去众议院的控制权,甚至连带失去参议院的控制权。

美国中期选举将在11月8日举行,现在距离中期选举只有五个星期的时间。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0-13 13:17     标题: 不甩低民调 拜登豪言能再击败川普

04:102022/10/13 旺报 许昌平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B13A00_P_04_02.jpg
美国总统拜登接受CNN访问,被询及如果2024再和前总统川普对决问题时,很有自信的表示「我相信可以再打败川普一次。」图为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两人首场电视辩论会的转播画面。(新华社)

虽然美国总统拜登目前民调不佳,但是他对于两年后的总统大选依然信心满满,他在接受CNN访问,被询及如果2024再和前总统川普对决问题时,拜登很有自信的表示,「我相信可以再打败川普一次。」


拜登和川普是目前台面上美国2024年最有可能代表两党出马竞选总统的人选,不过,据上个月发布的哈佛大学CAPS-Harris民调,有67%的人认为拜登不该竞选连任,有57%的人认为川普不该再竞选另一任总统,这两人也始终没有公开宣布他们要竞选2024美国总统,虽然白宫官员和拜登自己不断暗示他将在2024竞选连任,但在接受CNN主持人塔柏尔(Jake Tapper)专访时指出,他会在11月期中选举之后再把焦点放在连任问题上。到2024年,拜登年龄将达81岁,川普则是78岁。

根据《国会山庄》(THE HILL)报导,拜登目前民意支持度只有40%左右,但是《华尔街日报》8月所做的一份民调显示,如果拜登和川普再对决,拜登将以50%对上川普的44%,拜登会以6个百分点差距打败川普。

国际货币基金(IMF)最近下修今年美国经济成长,同时也调降明年全球成长预测,虽然美国联准会(Fed)并未正式预测经济将陷入衰退,但美国最大银行集团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执行长戴蒙(Jamie Dimon)日前示警,美国经济可能在六至九个月内落入衰退。对此,拜登表示,他认为美国经济不会出现衰退,如果经济陷入衰退,也会非常轻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0-27 11:12     标题: 民主党期中选举不妙 路透民调:拜登支持率跌至39%

03:342022/10/27 中央社 中央社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21013000880.jpg
美国总统拜登。(美联社)

路透社/易普索(Reuters/Ipsos)民调显示,在美国即将于两周后展开期中选举之际,美国总统拜登的支持率已跌至39%,接近他入主白宫以来的最低支持率36%。

路透社/易普索所做的两日全国民调显示,只有39%的美国人认同拜登的执政表现,而他的支持率比前一周跌了一个百分点。

拜登从2021年1月就任至今,经歷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面临这场全球公卫危机带来的经济伤害。

在今年5至6月期间,拜登的支持率曾跌至36%,主因是通膨飙升对民眾生活带来沉重负担。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0-27 11:20     标题: 美国发生了一件很神秘的大事,拜登后院突然起火了

牛弹琴
10-27 09:20 来自江苏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ze54_w1080_h608.jpg
资料图

美国发生了一件很神秘的大事,拜登后院突然起火了。

确实很神秘,但也很戏剧性。

因为我第一眼看到新闻,还是在说美国民主党议员集体给拜登写信,要求和普京进行直接谈判。 考虑到当下美国的对俄政策,民主党是执政党,这些人是公开和拜登对着干,是在逼宫啊。

但第二眼看新闻,这封信又突然撤回了。撤回原因?参与联署的民主党议员说,这封信是几个月前起草的,但工作人员没有经过审查,不小心就发出了……

换句话说,这是美国“临时工”干的。


估计拜登都有点懵,但对美国政坛来说,这意味着一场猛烈的暴风雨的到来。

事情的大致脉络如下。

1,这封信由30名自由派民主党议员联署,核心内容是: 考虑到这场战争给乌克兰和世界造成的破坏,以及灾难性升级的风险,我们也相信避免长期冲突,符合乌克兰,美国和世界的利益。

公开信还说:身为在冲突中负责支出数百亿美元税金用于军事援助的美国立法者,我们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参与战争,也替美国制造了一种责任,要认真去探索所有可能的途径。


什么意思?

美国应该和俄罗斯谈判,和普京谈判,而不是不断给乌克兰武器援助,那接下来将是不可预测的风险。

2,毕竟都是党内的同志,而且30名议员联署,拜登也很紧张。白宫收到这封信后,第一时间表态: 这些议员对局势有 “非常深思熟虑的关切”。

当然,拜登政府也为自己辩护。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说,现在的问题,是俄罗斯没有谈判的意愿,美国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目的是让乌克兰“一有机会谈判时,他们能处于最大优势”。

白宫发言人皮埃尔则说: “我们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一切与乌克兰相关的事务,都要有乌克兰参与。”

https://d.ifengimg.com/w474_h308 ... ize38_w474_h308.jpg

3,为什么会写这封信?

不得不提到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现在民主党选情告急,按照目前的民意,一些民主党议员将很可能会落选。


对于俄乌冲突,不仅是美国民间,包括美国政界,已开始出现严重疲劳感。对手共和党的一个攻击点,就是指责拜登给了乌克兰一张“空白支票”,美国已经给了400亿美元,拜登却不关心美国国内的问题。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知道,现在美国通胀达到了40年来最高,美国人也是怨声载道。

这些自由派民主党人忧心忡忡,于是集体给拜登写了一封信,要求立刻改变政策,在更大危机到来前,与俄罗斯进行谈判。

4,但为什么又撤回了呢?

很简单,民主党内的巨大压力。


因为这是对拜登逼宫,更是民主党的内讧啊。中期选举在即,这样的内讧,更是民主党和拜登的灾难。

而且,这封信事实上帮助了共和党。民主党开始抢共和党的主张。这样混乱,中期选举还怎么选?

所以,这封信一发出,民主党内就炸锅了,各种相互指责,在巨大压力下,一些参与联署的议员后悔了,后来,干脆将责任推给了美国“临时工”。

5,事件结束了吗?

没有。


尽管一些议员表态,自己要撤回自己的联署,但不少民主党议员仍坚持,他们说出的,只是一个常识。

用民主党众议员罗·卡纳的话说: “我支持确保我们武装乌克兰,向乌克兰提供武器并继续资助它,但我也相信,正如拜登总统所说,我们正处于核战争的危险之中。你不认为我们的对手应该和俄罗斯谈谈吗……”

这种分歧,显然不是几句话就能掩盖的。

我看到有外媒这样分析: 这封信暴露了拜登与党内"进步派"之间脆弱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他们之间合作能力的严重质疑:不仅是在乌克兰问题上,而且是在其它更迫切的问题上……

够戏剧性吧。

https://d.ifengimg.com/w474_h367 ... ize50_w474_h367.jpg

最后,怎么看?

三点吧。

第一,美国“临时工”很倒霉。

军国大事,关系到战争与和平,最终就这样戏剧性收场。而且,居然是美国“临时工”干的。


美国“临时工”也很倒霉。不得不说,美国政治家们,你们甩锅的本领也太高了。

第二,美国政坛撕裂加剧。

不仅仅是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撕裂,现在更是执政的民主党内部的撕裂。对于拜登的政策,至少是相当部分民主党人也感到不满:美国,你不能出钱出枪,那最后没法收场啊。


毕竟是党内同志,拜登骂又骂不得,打也打不得,只能太极功夫,推给泽连斯基和普京。

但普京可是说了,是美国想和俄罗斯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第三,给了普京机会?

看CNN的一篇报道,标题就是 “普京一直在观察和等待华盛顿的这一刻”。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美国现在的这种分裂,拜登现在的软弱,给了普京机会。


这种拱火立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

现在的美国,毫无疑问,支持乌克兰、打倒俄罗斯是政治正确,但后果呢?

从马斯克提出四点和平构想,到30名美国民主党议员要求谈判,大家其实都很清楚: 继续打下去,对俄乌是灾难,对全世界是悲剧,最近有关核武器各种风声,更是全人类的一个噩梦。

将一个核大国逼到绝境,想想都让人可怕。这是一个事实,尽管很残酷很冷血。

但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谁都不愿意妥协。乌克兰不接受丧权辱国,俄罗斯不接受战场失败,美国又岂肯轻易放弃?

各方都在比狠。什么公理?什么正义?拳头更重要,而且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

哦,错了,应该是不到密西西比河心不死,不见核弹不掉泪。唉,如果真到了那一步,一切还有意义吗?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1-8 11:21     标题: 美期中选举 共和党可望掌眾院

04:102022/11/08 中国时报 王嘉源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B01A00_P_01_02.jpg
美国总统拜登5日到宾州费城,出席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费特曼和宾州州长候选人夏皮洛的造势集会。万一共和党重掌国会,拜登在任期后两年恐将陷入跛脚的局面。(路透)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B01A00_P_01_03.jpg
美国前总统川普6日到佛州迈阿密,出席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卢比欧竞选连任的造势集会,卖力催票。一旦共和党重掌国会,川普料将卷土重来,在2024年角逐白宫宝座。(美联社)

美国两年一度的期中选举于当地时间8日正式投票,结果将影响美国未来数年的政治走向。共和党人信心满满,盼再现「红色浪潮」(red wave),从民主党手中夺取国会参眾两院的控制权。民主党人则称两党的差距极小。民调普遍预测,共和党可望重掌眾议院,夺下参议院的机率亦略高于对手,但参院选情仍呈现胶着。全美提前投票的选民人数已达4千万人,刷新2018年的纪录。


拜登后两年任期 恐遭国会掣肘

此次,美国国会眾议院435席将全面改选,参议院100席改选三分之一,今次为35席。另外,36个州将选出下任州长,46个州举行州议会选举。民主党目前控制着国会参眾两院和总统职位,若在眾议院或参议院输给共和党,民主党籍的拜登总统将遭到国会掣肘,在任期后两年恐陷入跛脚的局面。

《华盛顿邮报》与美国广播公司(ABC)6日公布的民调显示,在眾议院选举中,49%受访登记选民倾向支持共和党候选人,48%支持民主党。儘管两党整体支持度相若,但估计共和党可拿到的席次占优势。据CNN预测,目前共和党人在216场眾院选举中领先,距离获得眾院多数席位所需的218席仅差一步之遥,而民主党人在199场选举中占据优势,有20席则拉距太近,无法预测。另据美国着名政治民调网站fivethirtyeight.com预计,共和党有55%的可能性赢得参院,84%的机会夺取民主党在眾院的控制权。

夺回参眾两院 共和党信心满满

此外,根据TargetEarly网站统计,约4000万美国人已在47个州提前投票,刷新2018年上届期中选举纪录,也已经达到2018年总投票人数的三分之一。传统上民主党选民更可能提前投票,而共和党人在选举日的投票率更高。提前投票尤其是邮寄投票,曾在2020年总统大选中引发司法战,政治观察人士预计,这趋势将在这次期中选举再次上演。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麦丹尼尔(Ronna McDaniel)6日在CNN节目宣称,「我认为我们会夺回眾议院和参议院。」佛州联邦参议员史考特在NBC节目中也预测,共和党人将至少增加两个席位,拿下参议院多数。两人同时表明,只要期中选举「公平和透明」,共和党候选人将会接受选举的最终结果。

差距薄如剃刀 民主党谨慎以对

民主党人则对选举结果持谨慎态度。担任民主党国会竞选委员会主席的纽约州联邦眾议员马隆尼说:「我们会继续掌握国会多数。」但他以「薄如剃刀片」(razor close)形容两党之间的差距。

若共和党重掌国会两院,前总统川普料将卷土重来,在2024年角逐白宫宝座。他的宿敌、民主党籍现任眾议院议长裴洛西则将交出议长槌,结束两度出任、美国史上唯一女性眾院议长任期。川普6日到佛州迈阿密,出席共和党联邦参议员卢比欧竞选连任的造势集会,他在台上称,共和党人「将一劳永逸地结束疯狂的裴洛西的政治生涯」。集会人群还高呼「把她关起来」作为回应。

两党宾州尬场 川普:夺回白宫

前一天,在宾州的集会上,川普在谈到2024年的美国大选时还称:「我们要夺回那座美丽的房子(白宫)。」而同一天,在同一州,拜登总统和前总统欧巴马也在费城为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候选人费特曼,以及宾州州长候选人夏皮洛站台拉票,与川普尬场意味浓厚。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1-8 11:23     标题: 民主党选情不利 马斯克再补一刀:建议投票支持共和党

财联社
2022年11月08日 02:37:03 来自上海

https://d.ifengimg.com/w1053_h62 ... e674_w1053_h622.png

财联社11月8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一(11月7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推特发文,建议独立选民在本届中期选举中投票支持共和党。

美国将于周二(11月8日)迎来中期选举投票日。这位全球首富写道,铁杆的民主党和共和党选民一般不会改变立场,所以独立选民对哪边能控制美国国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马斯克称,如果能将白宫和国会的权力分散给不同的两个党派,就能避免出现一些过激的政策,“由于总统(拜登)是民主党人,我建议投票支持一个共和党人多数的国会。”


https://d.ifengimg.com/w532_h365 ... ize50_w532_h365.png

截至目前,多家媒体作出的民调数据都显示出选情对民主党极不乐观,共和党很有可能在选举之后控制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令拜登成为所谓的“跛脚鸭总统”——空有行政权却失去国会立法权。

与民主党人的多场矛盾

虽然马斯克多次标榜自己在政治立场上向来是温和派,但近期他与民主党的矛盾越来越深,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白宫和国会的决定,并与多位民主党议员在社交媒体上互相攻击。


而矛盾激化最明显的一桩事件就是去年8月在白宫举办的一场以电动车和燃油经济性标准为主题的活动,当时通用、福特和Stellantis等美国主要车企的CEO获邀出席,而电动汽车龙头特斯拉却不在此列,马斯克写道“(白宫)没邀请特斯拉的确看上去挺奇怪的”。

事后,时任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在发布会上回应,与会者仅限“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三大雇主”,暗示没有工会的特斯拉不具备与会资格。而马斯克的反击也自然不会迟到,“白宫似乎是被工会控制的”,还公开嘲讽拜登是“长了人样的袜子布偶”。

另外,马斯克去年还在社交媒体上攻击了多位支持“亿万富翁税提案”的民主党议员。他在推特上回复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称,“你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我朋友生气的妈妈会无缘无故地对每个人大喊大叫。”

他还在回复民主党参议员伯尼·桑德斯(超80岁)的推文中写道,“我老是忘了您还活着。”之后他又一次回复桑德斯推特,伯尼总是在索取,而不是在创造。

多次表明支持共和党

在多次攻击民主党人的同时,马斯克在近期也越来越偏向共和党。去年年底,马斯克宣布已从美国加州搬家到得州,并表达了对民主党控制下的加州的不满。


马斯克在5月的一条推文中说道,“过去我投票给民主党,因为他们政党中大部分是善良的人。但他们已经成为分裂和仇恨的政党,所以我不能再支持他们,而是会投票给共和党。”他还在今年6月预计2022年中期选举将出现大规模的“红色浪潮”。

至于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马斯克也公开力挺来自共和党的佛罗里达州州长德桑蒂斯(Ron DeSantis)。

当被问及马斯克的支持时,德桑蒂斯开玩笑称:“我专注于2022年连任竞选,我欢迎来自非裔美国人的支持(马斯克出生在南非)。”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1-9 12:03     标题: 共和党中期选举“首胜”:关岛近30年首次选出共和党众议员

环球网
11-09 08:26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于当地时间8日举行。据《今日美国报》、“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美国海外领地关岛自1993年以来首次选出共和党籍众议员,共和党人詹姆斯•莫伊伦击败民主党人朱迪思•温•帕特成为关岛最新的无投票权众议院代表。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ize23_w838_h201.png
《今日美国报》:关岛自1993年以来选出共和党籍众议员

https://d.ifengimg.com/w701_h241 ... ize23_w701_h241.png
RT:共和党取得美国中期选举首个胜利

同样关注到该消息的RT称,这是关岛近30年来首次选出共和党籍众议员,也是此次美国中期选举期间,共和党迎来的“首个胜利”。

https://d.ifengimg.com/w460_h258 ... ize12_w460_h258.jpg
共和党人詹姆斯•莫伊伦成为关岛最新的无投票权众议院代表。图自RT

关岛位于西太平洋。1898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关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关岛曾在1941年被日军占领,1944年7月21日再次被美军“夺回”。尽管关岛居民被赋予美国公民权,但其拥有的权利有限。比如,关岛居民不能在美国大选中投票,而关岛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仅设一名没有投票权的代表。

关于此次美国中期选举,当地时间8日清晨,美国各地选民开始走进投票站。今年中期选举将改选国会众议院的全部435个席位和参议院100个席位中的35席。此外,全美50个州中36个州的州长、3处海外领地总督以及全美各地大量行政、立法官员等也面临改选。不过,据媒体报道,多项选举预测和民意调查均显示,共和党极有可能在众议院赢得多数席位,并有机会控制参议院。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1-20 14:38     标题: 美国中期选举、特朗普与体制问题

西西弗评论
2022年11月20日 10:52:29 来自北京

https://d.ifengimg.com/w886_h626 ... ze678_w886_h626.png

文/老C

2024年,特朗普将是共和党的最头疼的问题。而共和党的初选机制则让这个问题格外严重。

1、

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果已经揭晓,共和党取得众议院多数,民主党保住参议院(50或51席)。

https://d.ifengimg.com/w911_h334 ... ize91_w911_h334.png

这次和2018年中期选举的结果很类似。2016年-2018年,美国共和党同时控制总统和参众两院。2018年中期选举,共和党额外获得两个参议院议席,保住了参议院的多数,丢掉了42个众议院议席,失去了众议院的多数。

2020-2022年,美国民主党同时控制总统和参众两院。2022年中期选举,参议院,民主党至少可以保住50个议席,有可能额外获得一个议席。众议院,共和党取得微弱多数。

这次,共和党无疑没有取得想要的红色浪潮,但也不能算是一败涂地。毕竟,两院总归拿回了一个。选前从8月到10月的民调结果,也是民主党能保住参议院的概率更大。

在过去有一个说法,中期选举对在任总统一方不利,因为选民会追求一种权力制衡,更不愿意投在任总统的票。但在美国政治日益极端化的今天,党派的基本盘更加稳固,这种“逆反心理”就算没有完全消失,也比过去减弱很多了。

总之,两院分别被两党控制,这将导致美国的政治比选前更加分裂,民主党虽然保住了参议院,拜登没有成为跛脚鸭,但无疑其权力也收到了削弱。

对中国来说,不算是啥坏事吧。

2、

这次,美国中期选举中的一个有趣现象是,特朗普支持的共和党候选人,在共和党党内初选的优势明显,势如破竹,但是在决赛大选中,却屡遭败绩。如果是更成熟更传统的共和党候选人参选,有几个州的参议员席位还是有可能拿下来的。

共和党丢掉参议院,特朗普“功不可没”。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还真是体制问题,是选举机制问题。

美国选举的流程是,候选人也要通过党内初选,成为共和/民主党推举的党内候选人,然后再两党搏杀,看谁能当选。

下图是Pew Research 关于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意识形态的一个统计示意图。

https://d.ifengimg.com/w904_h603 ... ze347_w904_h603.png

在1994年,两党的意识形态其实有很大重合,而2017年,则大行径庭。

那么问题来了。两党的候选人想当议员或总统,就得过两关,第一关是党内初选,第二关是后面的大选。

初选时,候选人想拿最多的选票,意识形态主张需要尽量靠近党派选民的中间值。而最终大选时,就要尽量靠近全体选民的中间值。

在1994年,共和党,民主党,全体选民的意识形态中间值差别不大。大家都努力走中间路线,是最好的选举策略。

2017年,情况截然不同了。共和党,民主党的中间值差别很大。如果以最终大选为目标,意识形态尽量靠近全体选民中间值的候选人当选几率最大。但这样的候选人,在两党意识形态严重分裂的情况下,过不了初选。

比较极端,靠近党派中间值,而不是全民中间值的候选人,在初选时优势极大,但最终大选时,因为意识形态过于极端,无法获得最终胜利。

特朗普主义无疑代表了共和党选民的主流意识形态,所以,他在本次中期选举中支持的候选人初选时优势极大,但最终大选就反而因为极端的的意识形态,有明显劣势。

打得赢初选的激进派候选人,打不赢最终选举。

最终选举胜算更大的温和派候选人,过不了初选这关。

3、

共和党靠特朗普在2016年击败了希拉里,但2024年,特朗普将是共和党的最头疼的问题。而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初选机制则让这个问题格外严重。共和党的初选机制的问题就是,共和党初选远远比民主党更“民主”。

民主党初选,除了根据党员民主选举结果投票的普通代表(承诺代表)外,还有可以自由裁量,不按选民投票结果投票的“超级代表”。民主党“超级代表”的设置始于1980年代,初衷是为了避免本党党员选出持极端立场的政客,由民主党精英酝酿出胜算较大、能吸引中间选民的正式总统候选人,以便在与共和党的最终较量中占据优势。同时,民主党承诺代表的产生方法也是按得票比例分配,而不是共和党的赢者通吃,这样温和派也会更有优势。民主党的初选制度让激进派很难从初选中获胜。

共和党没有超级代表,承诺代表按州为单位赢者通吃。选举方式很接近真正的总统大选。与民主党的选举机制相比,这个体制,无疑更符合民主的原则。但是,这个机制同样让更极端的候选人更容易通过初选脱颖而出。

特朗普及其追随者就是一个例子。这些比较极端的共和党候选人,但党内初选优势很大,但在最终选举中,却无法获得中间派的选票。

2024年总统大选,对共和党最有利的局面是,特朗普不参选,但全力支持一个共和党候选人,比如佛州州长德桑蒂斯。很明显,特朗普不接受这个选项。在中期选举结束后,特朗普很快就宣布2024年参加总统竞选。虽然共和党的高层精英已经意识到,特朗普已经不是共和党2024年的最佳总统候选人,但特朗普在共和党党员群体中,仍然有很多的支持者。2024年的共和党党内初选,仍然很有可能夺得共和党候选人的位置。

即使2024年共和党初选特朗普失败,他也大概率不会全心全意支持共和党胜出的候选人。制造噪音是肯定的。拉出人马作为第三方参加大选,也不是不可能。那时,共和党也是必败无疑。


中期选举后,我相信,民主党一侧可能会放缓对特朗普的追杀。相反,特朗普在共和党内兴风作浪,制造分裂,是民主党乐于看到的现象。现在,是共和党的精英要绞尽脑汁,找到一个办法让特朗普体面退场了。

成也萧何败萧何。共和党用特朗普煽动民粹,现在也自食其果。因为共和党的初选制度,共和党想把特朗普打压下去,也绝非易事。

今天的特朗普对共和党来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共和党用力过猛,特朗普振臂一呼,要求自己的基础选民抛弃共和党。特朗普不一定能搞出一个第三方势力,但是,让共和党在2024年一败涂地,还是做得到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1-20 14:42     标题: “不会再次资助特朗普!” 刚宣布参选,昔日盟友就纷纷倒戈!发生了什么?

央视财经
2022年11月20日 10:59:54 来自北京市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本周正式宣布将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就在他宣布之后,过去这几天,有多名昔日盟友及大选捐赠人表示将不会再次资助特朗普。有分析认为,2024年美国面临的政治生态已经与2016年截然不同,而在金融市场上,特朗普参选的消息也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CNBC陈茜:多种迹象表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接下来的竞选之路不会太顺利。首先,已经有数位此前资助特朗普竞选的盟友和共和党捐款人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支持他在2024年的竞选活动。

https://d.ifengimg.com/w624_h314 ... ze226_w624_h314.png

这包括:美国亿万富豪,同时也是雅诗兰黛集团的名誉董事长罗纳德·兰黛正式表示不会资助特朗普。兰黛在2020年支持特朗普寻求连任时,捐款20万美元,同时他也是特朗普多年关系密切的好友。

此外,黑石集团首席执行官苏世民目前也明确表示不会支持特朗普。他在声明中表示:现在是共和党转向新一代领导人的时候了。以及,美国亿万富豪安迪·萨宾也明确表示不会支持特朗普的竞选。

https://d.ifengimg.com/w609_h315 ... ze357_w609_h315.png

目前还不能确定共和党这些主要捐款人的拒绝,对特朗普竞选的影响有多大,但可以确定的是,如今共和党的这些主要捐款人的表态说明,他们有更想支持的人选。

比如说现任佛罗里达州州长的罗恩·德桑蒂斯是共和党内部呼声很大的竞选者,也筹集到了很多亿万富豪的捐赠和支持,因此也可能是特朗普党内的主要竞争对手。

https://d.ifengimg.com/w622_h318 ... ze202_w622_h318.png

目前分析还指出,特朗普将面对新的政治现实,而2024年美国选举面临的政治形势已经不同于之前特朗普前两次的参选。一边是,共和党内部已经对特朗普以及他给共和党带来的影响感到疲惫,在中期选举中,也没有出现共和党之前期待的大规模胜利。外加特朗普将面临新的政治对手,以及他自身在选民中不断减弱的影响力等因素,都将成为他竞选路上的绊脚石。

https://d.ifengimg.com/w626_h314 ... ze214_w626_h314.png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前州长 贾德·克雷格:去投票的选民不是为解决经济问题而投票,而是为了投给他们支持的人。结果就是,很多这次中期选举失利的共和党人其实在一开始就不应该参选,我认为中期选举不及预期伤害了特朗普的基本盘。如果特朗普能在2024年赢得共和党党内提名,我会觉得非常吃惊。

同时,华尔街的表现也值得关注。目前而言,特朗普参选的消息并没有在市场中引发太大的讨论和水花。分析师认为,由于共和党中期选举表现不如预期,特朗普被提名总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只有当特朗普在共和党初选或大选时表现出有胜利势头的时候,事件的影响才会逐渐显现出来。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2-8 19:06     标题: 美媒:特朗普海湖庄园外设施也被查出机密文件 已移交联邦调查局

海外网
2022年12月08日 09:24:36 来自北京市

https://d.ifengimg.com/w800_h566 ... ze189_w800_h566.jpg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海外网12月8日电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8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存储设施中又被发现两份带有机密标记的文件。

报道称,该存储设施距离海湖庄园不远,目前文件已经被移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这些文件的性质尚未被透露,FBI拒绝置评,特朗普的代表也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

美国联邦调查局8月曾搜查特朗普的住所海湖庄园。美联邦法官9月2日解封的详细清单显示,查获物品中,包括11000余份政府文件。其中18份被标记为“最高机密”,54份被标记为“机密”,31份被标记为“保密”。美国司法部一直在调查在海湖庄园发现的文件是否处理不当,以及是否存在妨碍司法公正的可能性。

当地时间8月22日,特朗普起诉美国司法部,要求其在任命监管机构之前,不得进一步审查在海湖庄园扣押的材料。诉讼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突袭是出于政治动机,联邦政府侵犯了他的权利。(海外网 杨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2-26 11:24     标题: 这个圣诞节,川普女弟子梦碎时刻

美国华人杂谈
2022年12月26日 10:42:06

作者 | 孔捷生

编者按:12月24日,亚利桑那州法官驳回了共和党州长候选人雷克(Kari Lake)试图推翻其中期选举败选的诉讼,结论是没有明确或令人信服的选举不当行为证据,并确认了民主党当选州长霍布斯(Katie Hobbs)的胜利。雷克在11月以约17,000票输给了霍布斯,她起诉的目的是要推翻选举。法院的裁决标志着雷克的重大失败,她的候选资格建立在支持前总统特朗普关于2020年“选举欺诈”的谎言上。

西南边陲传来消息,亚利桑那共和党州长候选人雷克输掉选举后怒而兴讼,不愧为尽得川普真传的女弟子。毫无意外,她的诉讼被马里科帕郡(Maricopa County)高等法院驳回。这和她的“授业恩师”川普死缠烂打的结局别无二致。


https://d.ifengimg.com/w559_h273 ... ze164_w559_h273.png
Copyright: 2022 Getty Images

据《国会山庄报》报道,自川普2020抛出“大选被窃”论,使得相当部分共和党选民对选务系统信心动摇。中期选举之前,共和党选情本来被看好,甚至有“红色浪潮”的期许。不少MAGA红帽子脑际深植阴谋论,喊出“除非共和党胜选,否则不相信选举结果”的极端口号。

己方赢了才算数,输了就不认账,这还叫什么民主选举?但川普“停止偷窃”的咋呼,只能蛊惑铁粉,符合幕僚推演出来的定律——川普言行越出位,越有强烈争议,他的基本盘向心力越强。

但是,那些想靠着川普上位的共和党籍候选人,并非都像雷克跟定川普不回头。选前拒绝承诺接受选举结果,甚至放言:“不接受败选结果。”的川派候选人,大多是为获得川普背书而摆甫士pose。虽然共和党表现极不理想,但选后各州认证顺利,并无兴风作浪,包括所有川普先前曾兴讼的六个战场州。这使得亚利桑那成了一个异数。

怒掀牌桌的输家

2020炒热大选阴谋论,一些红州立法特别成立选举侦查机构,比如乔治亚州、佛罗里达州,这些新机构有权不须选务官员要求就自行侦办“舞弊”,这次中期选举不就派上用场了?事实证明,此举又是“摆甫士”,无非虚张声势的政治姿态。新机构实系浪费民脂民膏,没有任何蛛丝马迹值得他们去侦办。

于是吃瓜群众的目光就聚焦到亚利桑那的选举诉讼。先说一下,亚利桑那之所以风波多多,既有川普侮辱老英雄麦凯恩种下前因,亦因共和党中川粉与麦粉的冲突,更与这个州与众不同的选举程序有关。选举法是各州自己制定的,2020大多数州都是先点投票站选票,后点邮寄选票。亚利桑那却是反其道而行之(类似做法还有内华达州)。

于是2020亚利桑那开始点票时,拜登领先不少,但各大媒体都静观其变。后来川普选票急起直追。这时候就听不到华川粉痛斥“拜登曲线”了。点过近九成选票,拜登领先3%,媒体还按兵不动,反而是右翼FOX电视台率先宣布拜登获胜。川普为此极其恼火,要找默多克晦气。最后真的很悬,FOX也没错,拜登险胜0.3%。

亚利桑那州和乔治亚州是胜负差距最细微的两个州,所以川普闹腾得最凶,两个州都多次重新计票,非要把选票点得发皴起毛不可。乔治亚州反过来,先是川普领先,拜登穷追不舍,最后待点的是亚特兰大都市和郊区,熟悉美国政治光谱的人都知道川普要输了。就像宾州最后待点的是大费城地区,川普不输才怪。只不过宾州输得有点多,川普咋呼得不太上劲,反而是共和党控制的州议会在搞事,当然也搞不出什么名堂。

亚利桑那州马里科帕郡,包含凤凰城都市带,却是2016年川普唯一获胜的大都市区。那时川普和麦凯恩尚未翻脸,这毕竟是深红州。其后情势不同了,川普及其女弟子雷克都栽在马里科帕郡。还有一点变化,共和党选民好像也发现邮寄选票挺省事和安全,于是超过五成选择缺席投票。

https://d.ifengimg.com/w624_h416 ... ze444_w624_h416.png

雷克在2022年11月8日选举夜的演讲 Jon Cherry/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那么,雷克到底为何要起诉马里科帕郡?须知亚利桑那从州长到议会再到选务官员,都在共和党手里。她是告本党办事不力吗?民主党又如何能凌驾于共和党的实权去操纵选举?这需要脑筋急转弯的超群智力才能编圆故事。

雷克指控马里科帕郡的选票列印机宕机,造成选民排长龙,部分人不得不转赴另一投票站。另一诉讼理由是,承包商的员工“刻意”将超量选票塞入投票系统,造成人为故障。雷克的律师用未经证实的坊间传言罗织成69页文件,指“数十万张非法选票”(不觉得太夸张?)左右了选举结果。雷克为此控告凤凰城和马里科帕郡相关官员导致她输掉州长选举。

马里科帕郡高等法院汤普森法官(Peter A.Thompson)经两日法庭聆讯,裁定雷克败诉。他同意投票站机械故障令选民不便和沮丧,但法院职责不仅仅是倾听公众的牢骚与抗议,“而是让原告被告两造受到法律的审视和裁定。”事实是,机械故障没有阻止任何人投票。至于凭想象杜撰出来的“几十万非法选票”,并无拿得上法庭的证据。

庭审一幕很搞笑,雷克一方找了个网络专家“证人”,叫克雷·帕里克Clay Parikh,他作证说20英寸规范选票印成了19英寸,让读票机无法辨认,造成故障。

精彩花絮来了,马里科帕郡政府选务部门的律师诘问帕里克:“不管是疏失还是故意造成选票size错误,选票一定会重印。您认为被重印的选票是否被计算?”

法庭规则这只能回答Yes or No。帕里克开始闪烁其辞,答:“选票不可能无缘无故印错。”

律师逼问:“您是否有能力回答我的问题?” 帕里克竟回答:“不能。”就像律政剧里常见的,律师换了个提问方式:“重印的选票是否计算在马里科帕郡的选举数据里?”

帕里克被逼到死角,只得作答:“如果重印正确的话,Yes。”重印的不正确吗?当然没有。既然尺寸印错的选票不能辨读,如果重印仍不正确,读票机还是不能辨识,岂不要一再重印,直到被读票机接受为止?

庭审视频见——

https://twitter.com/DavidEdwards ... gets-005835740.html

官司打成这样子,洗洗睡吧。先前川普力挺的亚利桑那司法部长候选人哈马德以及州务卿候选人芬臣也输掉选举,两人兴讼都败诉,性质和雷克的官司没有什么两样。

破译川普秘笈

当然,抓破脸打滚撒泼的雷克已提出上诉,誓把川普作派进行到底。其实这正是川普的拳经秘笈。

川普从政之前主持综艺节目“飞黄腾达”,入围艾美奖之日就预先放言,他若不得奖,一定是投票舞弊!2016年大选共和党初选,他在爱荷华州输了一场给泰德·克魯茲,就说对方作弊!大选和希拉里对决,还未开始投票,就试验自己若输了,一定是对方舞弊!结果爆冷赢了,却输给希拉里两百万普选票,川普还是一样指对方舞弊,上台后还成立委员会专门追查,结果不了了之。


国会1.6特别调查委员会的终极报告详尽列出川普在2020大选的非法行为,他照例在选前先吆喝,称对方要舞弊。1.6调查委员会取得证据,在大选前几个月川普就制定计划,无论计票结果如何,他都打算在选举日当晚宣布胜选连任。川普前竞选总干事的证词表明,川普早已准备好假的胜选演说。

根据MotherJones杂志获得音频,班农在挺川华人的小圈子会议直白表示,川普不管选举实际结果,将宣布自己获胜,并很清楚会引发暴力事件。班农讲话音频披露,川普知道民主党占优的邮寄选票计算缓慢,他会利用初期领先这个时段宣布胜利。虽然最后计票肯定显示不同结果,但川普准备用“欺诈”来摧毁这一事实。

班农原话是这样说的:“川普要直接宣布胜选,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赢家。”班农笑言:“他只是会宣称他是赢家。”音频里班农说在选举日“晚10点到11点,川普会走进椭圆形办公室,发推说:我是赢家,游戏结束了,去死吧!”

事实表明,川普只比班农预测晚了几个小时,他在深夜新闻发布会宣布:“坦率地说,我们确实赢得了这场选举。”这个大谎言直接开启了后来一连串颠覆国家体制的阴谋与暴力。

在1.6调查委员会之外,联邦法院也在对川普的律师伊斯特曼John Eastman进行调查,法官卡特David Carter下令伊斯特曼向国会调查委员会交出超过200封电子邮件。根据这些邮件,证实川普提出选举诉讼的“主要目的”是延迟国会对大选结果的认证。


根据伊斯特曼交出的电邮,川普列举大选舞弊数据之时,已从律师团队获知,这是“不正确”的。但是川普依然指控乔治亚州计票不当,“签署了一份验证宣誓声明”指那些舞弊数字是“真实正确”或“被认为是真实正确的。”

法官卡特的判词写道:“这些电邮显示,川普明知选举舞弊诉讼中的具体数字是错误的,却仍继续在法庭和公众面前宣扬这些数字。”

这也是亚利桑那州雷克正在做的,堪称川普本门秘笈。


难怪共和党参议院领袖麦康奈尔都痛切陈词:“我们失去了中间派选民和温和派共和党人的支持。这首先与他们对共和党的印象有关,而这些印象又主要是川普造成的。选民觉得共和党有点招人嫌,总是倾向制造混乱”;“尽管这部分选民不赞成拜登,但对我们没有足够信心,无法给我们所需要的多数选票。”

试问两年前,怎能想像麦康奈尔会这么说话?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2-12-26 11:25     标题: 特朗普圣诞发文:美国正从内部死亡

海外网
2022年12月26日 08:26:29 来自北京市

https://d.ifengimg.com/w1024_h68 ... ze68_w1024_h683.jpg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海外网12月26日电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当地时间12月2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表圣诞致辞,称“美国正从内部死亡”。

特朗普写道,“在这个非常寒冷但美丽的圣诞节,看看美国现在的南部边境,与不久前的特朗普政府时期相比。”他声称,自己执政时美国拥有“历史上最安全的边境”,而现在的情况犹如一场“恐怖秀”,创纪录数量的移民以从未见过的速度涌入美国,其中许多是惯犯(包括杀手、人贩子和毒贩)。“美国正在从内部死亡。”

特朗普发文后,很快在美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一些民主党官员指责共和党把移民当作“政治棋子”,批评特朗普执政时期的政策伤害移民人权且代价高昂,不应引以为傲。

近期,美墨边境议题成为美国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之间争论的紧迫话题,导火索是本将于12月21日到期的“第42条边境条款”(以下简称“第42条”)政策。这项政策是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制定的,旨在根据公共卫生措施驱逐移民。美国现政府一直想要废除这一条款,但持续遭到南部共和党州的抵制,相关政策改革一拖再拖。12月17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巡回上诉法院驳回了共和党各州官员要求将“第42条”延期的请求。然而,12月19日,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又宣布暂停执行上诉法院的裁决,两党争议更甚。

近期,美国边境州县面临更大压力,大批移民涌入得州埃尔帕索市,该市一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海外网 杨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2-10 14:36     标题: 美媒:美国前副总统彭斯被传唤

央视新闻
2023年02月10日 09:10:08 来自北京市

当地时间2月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美国前副总统迈克·彭斯已被特别检察官传唤,调查前总统特朗普在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中的作用。(总台记者 赵淼)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2-11 01:47     标题: 美媒:美联邦调查局搜查前副总统彭斯的私人住所

央视新闻
2023年02月11日 00:55:03 来自北京市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2月10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联邦调查局目前正在搜查美国前副总统迈克·彭斯在印第安纳州的私人住所。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5 01:28     标题: 美媒猜测:默多克为自保或牺牲掉她

天下事
2023年03月03日 09:19:40 来自北京市


美国媒体大亨、福克斯公司主席鲁珀特·默多克日前在宣誓后作证时承认,福克斯新闻台一些主持人曾给2020年美国总统选举中特朗普胜利被偷走的谣言背书,他未能及时阻止。投票技术公司——多米宁投票系统公司正向福克斯新闻(Fox News)及其母公司福克斯公司(Fox Corporation)提起诽谤诉讼,要求赔偿16亿美元。美媒猜测默多克可能会牺牲掉福克斯新闻的高层以自保。

https://d.ifengimg.com/w986_h552 ... ize32_w986_h552.jpg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2日发表题为《福克斯新闻曝出的选举舞弊丑闻可能会让该网络四面楚歌的掌门人下台》的文章发问,默多克将把谁驱逐出福克斯王国?

福克斯公司董事长默多克正面临一桩不断加深的丑闻,这可能会对其媒体帝国的皇冠明珠福克斯新闻以及他领导的母公司造成巨大的财务和声誉损害。多米宁投票系统公司16亿美元的重磅诉讼曝光了这一丑闻,揭露了这家右翼谈话频道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会对观众撒谎。

最近几周曝光的令人震惊的不当行为,让人对福克斯新闻陷入困境的首席执行官苏珊娜·斯科特(Suzanne Scott)的未来产生了疑问。她会成为默多克的牺牲品吗?CNN被告知,近期没有这样的行动。但默多克为了挽救自己和他的遗产而将她革职,这当然是有可能的,甚至是很有可能的。


《Semafor》主编本·史密斯(Ben Smith)1日说,默多克“肯定会让斯科特背黑锅”。NPR媒体记者、默多克传记作者戴维·福肯弗里克(David Folkenflik)补充说:“他们留下了一条线索,可以追溯到她的办公室。”

有很多证据支持斯科特即将被牺牲掉的观点。最值得注意的是,在作证期间,默多克试图与福克斯新闻的决策保持距离。相反,他把矛头指向斯科特:“我任命斯科特女士担任这项工作……我把一切都委托给了她。”在这样做的过程中,默多克认为斯科特是电视台的负责人,如果有不当行为,责任就在她的肩上。当然,精明的媒体观察家知道,默多克才是真正发号施令的人。但不难看出,该公司将如何推进这一叙事。

https://d.ifengimg.com/w891_h504 ... ize44_w891_h504.jpg
苏珊娜·斯科特

这已经不是默多克的媒体帝国第一次面临严重而尴尬的事情了。2011年,他旗下现已停刊的《世界新闻报》(News of the World)陷入电话窃听丑闻。2016年,福克斯新闻创始人罗杰·艾尔斯(Roger Ailes)被指控性骚扰。2017年,明星主持人比尔·奥莱利(Bill O 'Reilly)也陷入了性丑闻。

在每一个案例中,默多克都决定切断与高层人员的联系。正如一位曾在“默多克世界”工作过的消息人士1日所说的那样,“他的模式是砸一些钱,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提供一两个人头,让丑闻消失”。在执掌世界最大媒体帝国之一的几十年里,与斯科特断绝关系似乎是默多克最容易做出的决定革职决定之一。

“回顾之前的丑闻,默多克和他的公司倾向于尽早和悄悄地付钱,以让事情过去,或者他们忽视这些丑闻,认为他们已经很强大了,可以安然度过,”福肯弗里克说,“然后,当事情真的到了紧要关头,他们会尽量在最低烈度给伤口烧灼消毒。”

福肯弗里克补充说:“如果他把斯科特扔出来牺牲掉,那肯定是因为他认为他需要在伤口向上蔓延之前烧灼伤口消毒。这是他的过往记录,他就是这么做的。(被牺牲的)可以是编辑,可以是高管,可以是明星。他肯定不会把自己牺牲掉。”

曾在《纽约时报》担任媒体专栏作家的吉姆·鲁滕贝格(Jim Rutenberg)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曾广泛地报道过默多克。

https://d.ifengimg.com/w784_h502 ... ize35_w784_h502.jpg

鲁滕贝格说:“默多克有牺牲忠诚副手的历史,但他只在最极端的情况下才这么做。我们知道他讨厌这么做。我们知道他倾向于为他的支持者而战,甚至为艾尔斯,当然还有奥莱利。但当他的企业面临真正的威胁,而且必须克服时,他会这么做。”

目前还不清楚事态是否已经到了沸点。多米宁的诉讼目前仍处于审前阶段,但已经对福克斯新闻品牌造成了巨大的声誉损害。在长达数周的审判中,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和肖恩·汉尼提(Sean Hannity)等知名高管和主持人都被传唤出庭,谁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外界的力量,比如潜在的股东诉讼,是否会对默多克施加更大的压力,迫使他采取行动,还有待观察。


无论如何,值得注意的是,默多克本人已经暗示可能会解雇员工。当默多克被问及那些故意允许“谎言播出”的福克斯新闻高管是否应该面临后果时,他的回答是肯定的:“他们应该受到谴责,他们应该受到谴责,也许应该被开除。”

正如福肯弗里克所指出的,“如果你是默多克,你不能解雇默多克。你也不会解雇拉克兰·默多克(Lachlan Murdoch)。那么你打算牺牲谁呢?”

福肯弗里克解释:“每个在默多克手下担任高管的人都知道,这最终可能是被牺牲掉的职位。他们明白这是工作的一部分。”

我们将看到斯科特的命运最终会怎样。目前,福克斯尚未发表任何支持她的公开声明。1日,当我联系福克斯新闻发言人寻求置评时,该公司拒绝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5 01:32     标题: 涉嫌大选期间向特朗普泄露拜登竞选广告还非法献金,默多克被起诉

观察者网
2023年03月04日 16:26:08 来自上海市

(观察者网讯)据美媒《好莱坞报道》当地时间3月3日报道,世界传媒大亨、美国福克斯公司老板默多克当天被起诉,他被指控违反美国《联邦竞选法》。相关法律文件称,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默多克旗下的福克斯公司向特朗普的政治行动委员会非法捐款,默多克还把拜登的竞选广告和辩论策略提前泄露给特朗普女婿。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ze59_w1205_h328.png
报道截图

报道称,美国进步监督组织Media Matters 3日向联邦选举委员会提起诉讼,称2020年总统大选期间,默多克把当时的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的竞选广告提前泄露给了特朗普的女婿贾里德·库什纳,这意味着特朗普在竞选对手广告播放之前就能有所准备应对。

Media Matters的诉讼文件还称,在默多克向特朗普竞选团队提供机密信息之际,他旗下的福克斯公司还向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政治行动委员会非法捐款。

美国《联邦竞选法》禁止企业公司提供竞选捐款,包括直接或间接的金钱服务。

Media Matters组织称“当权者试图将新闻媒体作为一个政治组织来运营”,他们目前正寻求对违反竞选捐款法规的行为处以最高罚款,并对默多克、福克斯公司和“MAGA”政治行动委员会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默多克与特朗普两人交情匪浅,这也不是他首次被曝通过旗下福克斯新闻帮助特朗普竞选。

https://d.ifengimg.com/w868_h485 ... ze831_w868_h485.png
默多克

此前,美国多米宁投票系统公司以诽谤罪起诉福克斯新闻及其母公司福克斯公司,指控福克斯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散播有关该公司“操纵选举结果”的不实信息,要求赔偿16亿美元。

美媒CNN近日披露了这起诉讼案的一份法院文件。该文件显示,2020年总统大选期间,默多克向特朗普女婿库什纳提前泄露了拜登竞选广告的“机密信息”和“辩论策略”,文件引用了默多克的一份证词和其公司的内部通讯信息。

此外,默多克还在大选期间向福克斯新闻CEO苏珊娜·斯科特下达指示,要求福克斯新闻台主持人肖恩·汉尼蒂说一些支持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的话。默多克称:“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不能失去参议院。”

在特朗普败选后,默多克要求斯科特“专注于佐治亚州”,当时佐治亚州正在举行一场“事关重大的特别选举”,将决定美国参议院的权力平衡。默多克指示斯科特“尽我们所能提供帮助”。

CNN评论称,这些事例表明,默多克把福克斯新闻当成了“共和党的延伸”,而非一家可靠的新闻机构。

https://d.ifengimg.com/w634_h423 ... ize65_w634_h423.jpg
默多克(左)和特朗普

CNN2月27日披露了默多克提交给法庭的一份证词,他在证词中承认,福克斯新闻台一些主持人曾给“特朗普胜利被窃取”的谣言背书。默多克表示,他本该亲自介入、阻止特朗普的律师上节目谈“选举舞弊”,但他没有这么做。


CNN称,默多克在证词中努力与福克斯新闻台的决策保持距离,并且试图把责任都推卸给福克斯新闻CEO斯科特,“我任命斯科特女士担任这项工作……我把一切都委托给了她。”

NPR媒体记者、默多克传记作者戴维·福肯弗里克称,“他们留下了一条线索,可以追溯到她(斯科特)的办公室。”彭博社前CEO本·史密斯直言,默多克“肯定会让苏珊娜·斯科特背黑锅。”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e100_w1280_h720.jpg
福克斯新闻CEO 苏珊娜·斯科特

对于进步监督组织Media Matters 的起诉,福克斯方面目前尚未置评;而多米宁投票系统公司的诽谤诉讼,CNN援引法律专家的话分析称,福克斯新闻台很难胜诉,因为对方诉讼理由充分。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19 11:59     标题: 马斯克预言:如特朗普被捕,他将以“压倒性胜利”赢得大选

极目新闻
2023年03月19日 11:01:05 来自北京

极目新闻记者 屈旌

推特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3月18日预测,如果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下周被起诉,或可能被捕并被“戴上手铐”,那么他(特朗普)将以“压倒性优势”赢得2024年的总统大选。

马斯克在推特上写道:“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特朗普将以压倒性的胜利再次当选。”

马斯克这一说法,源于福克斯新闻此前的一则报道,报道称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或在下周起诉特朗普之前与执法部门会面。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ze49_w1200_h675.jpg
埃隆·马斯克 (资料图, 图源:盖蒂图片社)

据法院消息人士透露,这次会面计划是16日提出的,尚未确定。熟悉计划的消息人士称,预计特勤局将决定一些细节问题,例如是否给特朗普戴上手铐。

对特朗普可能进行的起诉,源于他涉嫌向女演员斯托米·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的漫长调查。

2016年总统竞选接近尾声时,特朗普当时的律师迈克尔·科恩向丹尼尔斯汇款13万美元,以阻止女演员斯托米·丹尼尔斯披露2006年与特朗普的婚外情。特朗普否认了婚外情的事,并分期支付了给科恩的费用。

由地方检察官阿尔文·布拉格领导的办公室,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在调查这起“封口费”丑闻。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ze88_w1200_h681.jpg
福克斯新闻视频截图

当地时间3月18日,特朗普在其自创的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发文称,根据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非法泄露”的相关信息,“遥遥领先的共和党候选人、美国前总统将于下周二被捕。”

福克斯新闻周五联系到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征求意见,但该办公室对即将到来的起诉“既不证实也不发表评论”。

这一消息在网络上再次引发了关于“这将对特朗普2024年入主白宫产生什么影响”的讨论,特朗普的盟友再次声称,此次调查是出于政治动机。

作家斯科特·亚当斯与马斯克一样认为,起诉可能会增加特朗普的当选机会。“如果他们给特朗普戴上手铐,他就是你们的下一任总统。”他说。

其他人则显得不那么确定,《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格雷格·萨金特指出,此前也有类似的关于丑闻助推特朗普的预测,但未能实现。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19 12:02     标题: 特朗普或被捕 麦卡锡强硬回应

天下事
2023年03月19日 07:13:34 来自北京市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3月18日在社交媒体上透露,他可能在下周二被捕。美国众议长麦卡锡对此做出强硬回应。

https://d.ifengimg.com/w625_h347 ... ize28_w625_h347.jpg

据美国《国会山报》3月18日报道,美国众议长麦卡锡18日在推特上说:“又来了,一个激进的地方检察官滥用权力,他让暴力罪犯逍遥法外,却对特朗普进行政治报复。”

麦卡锡还说:“我将指示相关委员会立即调查,联邦资金是否被用于通过有政治动机的起诉,来干涉选举,从而颠覆我们的民主。”

报道指出,其他一些共和党议员也加入了麦卡锡,站在特朗普一边,谴责对特朗普的调查是有政治动机的。共和党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在推特上说,如果特朗普被起诉,而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他将会在大选中获得更大的胜利。她还警告,任何支持对特朗普的“迫害”的共和党人都将面临后果。


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也说,他们编造了一些东西,他们从未这样对付其他人,因为他们讨厌和害怕特朗普。

https://d.ifengimg.com/w599_h215 ... ize30_w599_h215.jpg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8日爆料,了解情况的5名高级官员透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下周被起诉,当地州与联邦的执法和安全机构正在为此做准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预计自己将于下周二被捕,并呼吁支持者“抗议”,“把我们的国家夺回来”。


同时,他指责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腐败且高度政治化”,并称,“在没有任何犯罪证据的情况下,基于一个古老而又完全被否定(这由许多其他检察官证实)的童话故事,这位遥遥领先的共和党候选人,以及美国前总统,将在下周二被捕”。他还写道,“抗议,把我们的国家夺回来!”

据NBC早些时候报道,爆料的官员表示,执法机构正在进行初步的安全评估,并讨论在曼哈顿刑事法庭及其附近的潜在的安全计划,以预备特朗普因涉嫌向美国成人电影演员斯托米·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而受到指控以及前往纽约面对指控的情况。

关于,特朗普与丹尼尔斯之间的纠纷,据美媒此前报道,丹尼尔斯此前指认2006年时特朗普与她有过一段婚外情,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特朗普的律师向其支付了13万美元的封口费,作为其不曝光婚外情的报酬。特朗普则否认他与丹尼尔斯有染,且表示他从未建议当时担任其私人律师的科恩向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19 12:04     标题: 特朗普高调宣布自己或被捕 佩洛西表态

天下事
2023年03月19日 08:52:38 来自北京市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3月18日在社交媒体上高调宣布,他或在下周二被捕,并呼吁支持者进行抗议。美国前众议长佩洛西批评特朗普煽动暴力。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佩洛西18日在推特上写道:“前总统今天早上的声明是鲁莽的:他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继续出现在新闻中,并在他的支持者中煽动骚乱。他违反了法律,不尊重我们的选举,且煽动暴力,他无法逃避这些责任。我们的法律体系将决定如何追究他的责任。”

特朗普高调宣布自己或被捕 佩洛西表态


https://d.ifengimg.com/w713_h399 ... ize43_w713_h399.jpg

佩洛西写道:“无论大陪审团做出什么决定,它的考量清楚地表明: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是美国前总统也不行。”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8日爆料,了解情况的5名高级官员透露,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可能最早于下周被起诉,当地州与联邦的执法和安全机构正在为此做准备。美国前总统特朗普1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预计自己将于下周二被捕,并呼吁支持者“抗议”,“把我们的国家夺回来”。

据NBC早些时候报道,爆料的官员表示,执法机构正在进行初步的安全评估,并讨论在曼哈顿刑事法庭及其附近的潜在的安全计划,以预备特朗普因涉嫌向美国成人电影演员斯托米·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而受到指控以及前往纽约面对指控的情况。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21 13:52     标题: 特朗普会戴着手铐被带到摄像头前吗?会被关进拘留所吗?美媒爆料

天下事
2023年03月21日 11:53:17 来自北京市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本周或被纽约曼哈顿地区检察官起诉,如果成真,这将是有史以来第一起针对美国前总统的刑事案件,美国官方又会如何处理特朗普呢?

据彭博社3月20日报道,如果特朗普被起诉了,曼哈顿执法官员对这位前总统的处理方式可能与历史上任何被告都不同。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虽然特朗普将被采集指纹并拍摄面部照片,但他不会戴着手铐被带到摄像头前,也不会被关进拘留所。这位知情人士说,他可能会继续由特勤局(Secret Service)负责保护他的特工看管。

前联邦检察官特米达约·阿甘加-威廉姆斯(Temidayo Aganga-Williams)说:“不管怎样,他前总统的身份将使得他受到不同的待遇。如果他是普通公民,安全评估将不同。相比之前不知名的被告,他不太可能被视为安全威胁。”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631_w2000_h1333.jpg

此前,有官员爆料,特朗普因涉嫌向美国“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可能将于近期受到曼哈顿地区检察官起诉。丹尼尔斯此前指认特朗普在2006年与她有“婚外情”,并在2016年大选期间通过律师向她支付13万美元作为不予曝光的报酬。特朗普对此坚决否认。

特朗普于18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预计自己将于21日被捕,呼吁支持者发起抗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23 01:41

特朗普党内最有力挑战者发声:我能战胜拜登!

天下事
2023年03月22日 16:58:33 来自北京市

据《纽约邮报》当地时间21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州长、共和党人德桑蒂斯在一次采访中表示,他可以在2024年的总统竞选中击败拜登。

作为一位冉冉升起的共和党新星,德桑蒂斯表示,他在佛罗里达州2022年中期选举中的获胜足以证明,他具有赢得2024年总统选举所需的广泛吸引力。

https://d.ifengimg.com/w665_h401 ... ze459_w665_h401.png
德桑蒂斯(右)接受主持人皮尔斯·摩根采访

同时,在采访中,德桑蒂斯也打破此前的沉默,对其前导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展开了攻击,《纽约邮报》称这将在共和党内引发一场风暴。

数月以来,特朗普不断加大对德桑蒂斯口头攻击的力度,而后者对此一直一言不发。但就在20日,在批评对特朗普的调查具有政治动机的同时,德桑蒂斯也公开对特朗普发起了第一波猛烈抨击,称“我不知道向艳星支付封口费,确保对某种所谓的婚外情保持沉默是什么意思”。

https://d.ifengimg.com/w662_h372 ... ze399_w662_h372.png
德桑蒂斯(资料图)

这一言论也引发了特朗普的怒斥,他在自己的社交媒体真相社交上发文称:“‘伪君子罗恩’(Ron DeSanctimonious) 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陷入虚假指控……我相信他一定会像我一样和这些不务正业的人斗争!”

针对特朗普对他的言语挑衅,德桑蒂斯称:“对我来说,这只是背景噪音。” 他还表示:“对我来说,在社交媒体上与人争吵并不重要。这对我所代表的人民来说没有任何用,我不认为这对我来说是有意义的事情。”在此前,德桑蒂斯从未回应过特朗普对他的各种攻击。

除此外,在采访中,德桑蒂斯还抨击了特朗普的性格缺陷、混乱的领导风格,以及他对新冠的处理。《纽约邮报》称,曾几何时,德桑蒂斯从来不会这样谈论特朗普,在他第一次竞选州长时,正是有了特朗普的支持,他才可以以34000票的微小优势赢得选举。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26 01:51     标题: 41岁伊万卡久违惊艳出场!穿低胸裙到酒店,暴瘦后挺拔身姿仍耀眼

译言网
2023年03月25日 07:43:10 来自北京

https://d.ifengimg.com/w640_h960 ... ize72_w640_h960.jpg

当地时间3月24日,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海滩的四季酒店的大堂中,一个身影的出现,瞬间让人眼前一亮。伊万卡·特朗普披散着一头亮闪闪的金发出现在这里,据报道称,她到这里的原因,是为了参加一场会议。

现年41岁的前第一千金,手中拿着文件纸张,快步向会场走去。至于伊万卡要参加什么会议,报道没有公布细节,在离开华盛顿特区之后,她一直都没有什么公开的工作。但作为一位占据着很多优势的名媛,伊万卡应该不会只是相夫教子。

https://d.ifengimg.com/w640_h151 ... ze84_w640_h1515.jpg

虽说细跟凉拖在走路时不是特别好驾驭,但伊万卡还是呈现出了“走路带风”的感觉,可见高跟鞋对于她来说还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早就习惯了。

https://d.ifengimg.com/w640_h893 ... ize58_w640_h893.jpg

虽说伊万卡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在“街拍”中,但像这一次打扮得如此华丽,还真是久违了,上一次还是在她的同父异母妹妹蒂芙妮·特朗普的婚礼上。

穿着蓝色的低胸连衣裙,伊万卡将曼妙的身姿呈现得淋漓尽致。虽说前一段时间因为压力过大(母亲去世,丈夫接受了第二次癌症手术)而暴瘦,但身姿仍然挺拔,似乎只是瘦了脸和腰腹,不得不说她的肉肉们还真是够听话的。当然,这可能跟她时常去健身,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有很大关系。

https://d.ifengimg.com/w640_h960 ... ize60_w640_h960.jpg

曾几何时伊万卡就是以一头金发著称的,再加上姣好的容貌和修长的身形,因此也有了“人间芭比”的称呼。虽说岁月不饶人,但身为三娃妈妈的她看起来还是挺年轻的,比实际年龄要显得小一些。

https://d.ifengimg.com/w640_h426 ... ize40_w640_h426.jpg

此时现身的伊万卡,还是很引人注目的,主要在于她的前总统父亲,正处于面临起诉和不起诉的混乱之中。由于给了跟自己有“露水情缘”的有色女星斯托米·丹尼尔斯13万美元(约89.3万RMB)的“封口费”,唐纳德·特朗普或将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逮捕的前总统。

按照《纽约邮报》的说法,现年76岁特朗普倒是挺希望自己被戴上手铐,这样他的支持者们就会被激怒,进而就会有混乱的局面产生,他可以从中获利。


不过报道又称,并非所有的“特朗普”都对此感到兴奋,伊万卡就是想要远离父亲可能制造出来的混乱的人之一。“她不想与此有任何的关系,她在远离,我不认为你们会看到她为她的父亲辩护”,知情人士如此说道。

“伊万卡在父亲担任总统期间已经失去了很多的朋友和社交活动……这对她和她丈夫的打击还是挺大的,现在他们终于可以在迈阿密建立新生活了,当然不想被毁掉。”知情人士补充说道。

https://d.ifengimg.com/w640_h440 ... ize52_w640_h440.jpg

其实现在伊万卡也并非完全高枕无忧,她曾在今年2月被传唤,调查她在“1月6日国会大厦骚乱”(2021年)中所扮演的角色,此外在针对特朗普公司的欺诈案中,她的名字也被提起,尽管她的法律团队坚称其和这些事情无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26 01:53     标题: 美媒:特朗普卸任违规带走的“比真人大”画像礼物在迈阿密“现身”

环球网
2023年03月25日 23:51:15 来自北京市

美媒:特朗普卸任违规带走的“比真人大”画像礼物在迈阿密“现身”

据美国《纽约邮报》24日消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时期收到的一幅巨幅画像,在他位于迈阿密的一家酒店被发现。而就在几天前,美国众议院民主党人在一份关于特朗普政府时期对外国礼物处理不当的报告中,提到了这幅画。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4 ... 576_w1080_h1438.png
这幅画是萨尔瓦多总统在2020年11月送给特朗普的 图自《纽约邮报》

《纽约邮报》称,众议院监督委员会的报告称,这幅画像是萨尔瓦多总统于2020年11月送给特朗普的,画中的特朗普“尺寸比真人还大”。该委员会民主党人表示,这幅画是特朗普和其家人未被披露的众多礼物的其中之一,直到本周四之前,这幅画的下落还一直不为人所知。

另据《纽约时报》补充,这幅8英尺高的画被放在迈阿密特朗普国家多拉尔酒店一个配电房外,靠在旧的瑜伽垫上。

“这件艺术品已经被放在那里至少五个月了。”《纽约邮报》称。

报道继续说,众议院监督委员会民主党人在3月17日的报告中说,特朗普政府违反了有关外国领导人赠送美国总统礼物的联邦规定,因为如果特朗普想在总统任期结束时保留这幅画,就应该把它交给国家档案馆,或者从美国总务管理局购买它。美国总务管理局是一个负责改善联邦采购和资产管理,确保大选后政权过渡期间的联邦资源和服务调配的机构。

然而,“没有关于这幅画被处置的记录。”众议院监督委员会民主党人报告称。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31 13:22     标题: 特朗普强硬回应被起诉:历史最高级的政治迫害和选举干预

天下事
2023年03月31日 07:11:56 来自北京市

特朗普发文称自己将被逮捕
美佛州州长:不会配合引渡特朗普

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3月30日投票决定,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涉嫌在2016年竞选期间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并伪造商业记录一事起诉特朗普,具体指控罪名将在随后几天公布。特朗普将成为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当天立即发表声明,做出强硬回应。

https://d.ifengimg.com/w717_h505 ... ize35_w717_h505.jpg

以下是特朗普声明全文: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352_w1942_h1942.jpg

这是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政治迫害和选举干预。从我走下特朗普大厦的金色自动扶梯起,甚至在我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之前,激进的左翼民主党人——这个国家辛勤工作的人的敌人——一直在进行一场政治迫害,试图摧毁“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你和我一样记得: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穆勒骗局;乌克兰,乌克兰,乌克兰;弹劾骗局1;弹劾骗局2;对海湖庄园的非法和违宪突袭;现在是这个。

民主党人在痴迷于试图“抓住特朗普”的过程中撒谎、欺骗和偷窃,但现在他们做了不可想象的事情——以公然干涉选举的方式起诉一个完全无辜的人。

在我国历史上,这是前所未有的。民主党人在过去几十年里撒谎了无数次,包括监视我的竞选活动,但利用我们的司法系统来惩罚一个政治对手,而他恰好是美国前总统,且是迄今为止支持率领先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从来没有。

曼哈顿地区检察官阿尔文·布拉格(Alvin Bragg),是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亲自挑选和资助的,是我们的耻辱。他没有阻止席卷纽约市的前所未有的犯罪浪潮,而是在做乔·拜登(Joe Biden)的肮脏工作,忽视了他应该关注的谋杀、盗窃和袭击。布拉格就是这么浪费时间的!

我相信这种“政治迫害”会对乔·拜登产生严重的反噬效果。美国人民清楚地意识到激进的左翼民主党人在这里做什么。每个人都能看到。因此,我们的运动和我们的党——团结而强大——将首先击败阿尔文·布拉格,然后我们将击败乔·拜登,我们将把这些狡诈的民主党人赶出办公室,这样我们就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31 13:24     标题: 美媒:特朗普回应被起诉决定,称这是“历史最高级别的政治迫害”

环球网
2023年03月31日 07:42:48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快讯】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30日投票决定起诉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最新消息,特朗普本人当地时间30日晚些时候发声明就被起诉一事进行回应,称这是“历史最高级别的政治迫害和选举干预(行为)”。

“这是历史最高级别的政治迫害和选举干预(行为)。从我走下特朗普大厦的金色扶梯起,甚至在我宣誓就任美国总统之前,激进的左翼民主党人——这个国家辛勤工作者的敌人——就一直在进行‘猎巫行动’,以摧毁‘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特朗普称。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e140_w1260_h840.jpg
特朗普 资料图

据CNN报道,特朗普继续抨击民主党称,“我们国家历史上从未这样做过。民主党人在过去几十年里欺骗了(你们)无数次,包括监视我的竞选活动,但利用我们的司法系统来惩罚一个政治对手,而他恰好是一个美国总统,而且是目前领头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从未(发生过)。”

“我相信这种‘猎巫行动’会对乔·拜登产生严重的反效果。”特朗普接着将矛头对准美国现总统拜登,“美国人民清楚地意识到激进的左翼民主党人正在做什么。每个人都能看到。因此,我们的(MAGA)运动和我们的党——团结而强大——将首先击败阿尔文·布拉格(曼哈顿地区检察官),然后我们将击败乔·拜登,我们将把这些狡诈的民主党人赶出办公室,这样我们就能让美国再次伟大!”

据《纽约时报》30日报道,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当天投票决定,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涉嫌在2016年竞选期间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并伪造商业记录一事起诉特朗普,具体指控罪名将在随后几天公布。特朗普将成为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美国前总统。丹尼尔斯此前指认特朗普与她有婚外情,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大选前几天通过律师向她支付13万美元作为“封口费”。舆论认为,特朗普可能因此事而被指控伪造商业记录和违反选举法等罪名。据CNN报道,辩护律师表示,特朗普可能会在下周被提审。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31 13:34     标题: 特朗普真的被起诉了!怒斥美国史上最高水平“政治迫害”

冰汝看美国
2023年03月31日 08:03:28 来自海外 美国

曼哈顿大陪审团最终在30号投票,决定起诉特朗普,让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前总统。这距离特朗普预告自己周二被捕,已经过去了两周。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18 ... 109_w1080_h1848.jpg

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1曼哈顿检察官布拉格在未来几天会公布具体罪名;

2布拉格办公室可能会要求特朗普自首并接受传讯;

3 如果特朗普自首,他将会在法院被拍照和采集指纹;

4 将特朗普定罪或送进监狱也将具有挑战性。一方面,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师科恩是检方的主要证人,特朗普的律师可以通过科恩的犯罪记录来攻击他的可信度。另一方面,针对前总统的诉讼没有先例,而检方如果把伪造商业记录和违反州选举法的两项指控相结合,将存在难度,法院可能拨回或限制指控;

5 特朗普已经宣布角逐2024年大选,他近期也预告说自己会被捕,并号召支持者抗议。在23号特朗普曾表示,所有人都知道他没有犯罪,并且知道虚假指控可能造成死亡和破坏,这对国家可能是一场灾难。

特朗普暴怒回应

媒体刚爆出特朗普被起诉的消息时,特朗普的律师团队并不事先知情。但很快特朗普就发表了一份声明回应。


https://d.ifengimg.com/w584_h175 ... e183_w584_h1758.jpg

特朗普形容曼哈顿大陪审团的投票是“历史上最高水平的政治迫害和选举干预。” 也是激进的左翼民主党为了摧毁他和极右翼政治所做的一系列努力的最新行动。

特朗普写道:“民主党人痴迷于搞特朗普,他们撒谎、欺骗、偷窃,但他们现在做的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起诉一个完全无辜的人!”

特朗普说,这项对封口费的调查,是他面临的一长串刑事调查中最新的一起。“你们和我一样记得吧:俄罗斯,俄罗斯,俄罗斯;穆勒骗局;乌克兰,乌克兰,乌克兰;弹劾骗局1;弹劾骗局2;非法和违宪的海湖状元袭击;现在又是这个。”

特朗普还指控民主党把美国司法系统武器化,以惩罚政治对手,而这个对手正好是“美国总统”以及目前为止最领先的共和党总统参选人。

特朗普还说检察官布拉格是在为拜登做“脏活儿”,忽视了他本应该关注的谋杀、盗窃和袭击。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1 ... ze61_w1080_h719.jpg

而这起事件的另两位当事人也很快做出了回应。作为案件的核心证人,背叛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师科恩说:“在美国历史上,美国总统(现任或前任)第一次被起诉。我发此声明并不是感到自豪,而是希望提醒大家注意无罪推定;根据正当程序条款的规定。我确实对没有人凌驾于法律之上感到欣慰,前美国总统也不行。今天的起诉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既然立案了,还是让起诉书来说明一切。我现在想强调两件事,问责很重要,我也将坚持我的证词和证据。”

https://d.ifengimg.com/w570_h357 ... ize56_w570_h357.png

而收到这笔“封口费”的艳星丹尼尔斯就回复了自己的律师两个字:谢谢。

封口费来龙去脉

下面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这起陈年旧案,熟悉的读者请直接跳过。

在这次调查中,地方检察官布拉格关注的焦点是特朗普参与向一位自称与他有染的色情明星支付封口费。调查时间长达五年,这是对特朗普进行的持续时间最长的调查。

2016年10月,在总统竞选的最后几周,色情明星丹尼尔斯(Stormy Daniels)试图兜售她与特朗普先生的婚外情故事。根据丹尼尔斯的说法,她是在2006年7月的一次慈善高尔夫锦标赛上认识特朗普的。她声称两人曾在特朗普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内华达州之间的太浩湖度假区酒店里发生过性关系。特朗普自己否认了这一说法。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 ... ze70_w1080_h607.jpg

起初,丹尼尔斯方面是联系了媒体National Enquirer,想让他们独家刊载这个故事。这个八卦媒体的出版商,是特朗普的长期盟友戴维·佩克 (David Pecker) 。佩克同意在2016年竞选期间留意关于特朗普的负面报道,有一次甚至同意购买另一名女性与特朗普先生的婚外情故事,并且永远不会发表,这种做法被称为“捕杀(catch and kill)”。但佩克最终没有购买丹尼尔斯的故事。

相反,他和该小报的首席编辑迪伦·霍华德帮助促成了特朗普的律师科恩和丹尼尔斯的律师之间的一项单独交易。科恩向丹尼尔斯支付了13万美元的封口费。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 ... e115_w1080_h608.jpg

2018年,在《60分钟》的采访中,丹尼尔斯讲述了这个故事,并说她在法律上和身体上受到威胁,要保持沉默。在节目播出之前,一家与科恩有关联的空壳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诉讼威胁丹尼尔斯,称她违反了他们的保密协议,丹尼尔斯可能会面临数百万美元的罚款。

向某人支付赔偿金以换取保密协议并不违法。但由于这笔款项是在总统大选前一个月支付的,特朗普的批评者认为这笔钱可能构成竞选违规。

2018年8月,科恩承认逃税和违反竞选财务规则,部分原因就是他向丹尼尔斯和另一名据称是特朗普情人的人付了封口费。最开始科恩还说特朗普与这些事情无关,但后来在联邦法院宣誓作证的时候将矛头又指向了特朗普,说是他让自己去付的封口费。在科恩认罪以后,他因多项罪名被判入狱。

https://d.ifengimg.com/w630_h420 ... ize29_w630_h420.jpg

支付了封口费的13万美元后,科恩向特朗普集团报销金额超过18万美元,除了13万用于支付丹尼尔斯,还有额外5万美元。而特朗普集团更是大方,直接给科恩批了42万美元的费用,按12个月分期支付。

特朗普集团将每月付款列为“法律费用”,公司记录引用了与科恩的聘用协议。虽然科恩是特朗普的私人律师,但实际没有聘用协议,报销与科恩提供的任何法律服务都无关。

在科恩认罪后的几天里,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对此事展开了刑事调查。联邦检察官的重点是科恩,但地方检察官的调查将集中在特朗普身上。

科恩曾表示,特朗普知道虚假的聘用协议,这一指控可能构成针对特朗普的案件基础。在纽约,伪造商业记录可能构成犯罪,尽管只是轻罪。如果要将该罪行升级为重罪,检察官布拉格必须证明特朗普的“诈骗意图”,包括意图实施或隐瞒第二项犯罪。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项罪行可能违反了纽约州选举法。虽然封口费本身并不违法,但检察官可能会争辩说13万美元的支出实际上是对特朗普竞选活动的不当捐赠。因为这笔钱对他的候选资格是有利的,它让丹尼尔斯沉默了,让丑闻沉默了。

特朗普2024有戏吗?

虽然特朗普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前总统,但任何起诉甚至定罪,都不会阻止特朗普参选2024。因为美国宪法并没有规定参选总统的资格包括无犯罪记录。

竞选美国总统只需要满足三项条件:必须是本土出生的美国人,年龄超过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


但无论如何,作为前美国总统和总统参选人,特朗普被起诉,都把美国带入了一个未知的领域。在美国历史上,也没有先例。

而自从特朗普预告自己会被捕后,纽约和华盛顿都严阵以待,防止发生暴乱。特朗普的前军士班农已经在自己的节目中,呼吁“和平抗议”起诉,来看看谁是政客,谁是骗子,谁是美国优先的爱国者。

一份纽约警察局的内部备忘录显示,当局在30号下午5:30,要求所有警察做好部署准备,随时准备调遣。

而另一边,特朗普的竞选团队已经开始迎接特朗普再次成为“受害者”的红利。共和党人预计,特朗普将迎来新一波捐款热潮。在特朗普被起诉的新闻爆出后,特朗普2024团队已经开始利用这次机会筹款了。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48 ... e112_w1080_h481.png

从被起诉到指控和定罪,这之间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从特朗普暴怒的回应来看,他一定会一战到底,并且一如既往地试图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而今天距离美国2024总统大选还有20个月,未来的争斗必定将会非常惨烈...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3-31 13:36     标题: 特朗普正式被起诉 麦卡锡:美国人民不会容忍这种不公正

天下事
2023年03月31日 07:22:58 来自北京市
986人参与182评论


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3月30日投票决定起诉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美国众议长麦卡锡誓言追究曼哈顿地区检察官阿尔文·布拉格的责任。

https://d.ifengimg.com/w783_h489 ... ize30_w783_h489.jpg

麦卡锡在推特上写道:“阿尔文·布拉格企图干涉我们的总统选举,这已经对我们的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他经常释放暴力罪犯来恐吓公众,同时把我们神圣的司法体系武器化来对付唐纳德·特朗普(前)总统。美国人民不会容忍这种不公正,众议院将追究阿尔文·布拉格及其史无前例的滥用权力的责任。”

https://d.ifengimg.com/w606_h329 ... ize32_w606_h329.jpg

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3月30日投票决定,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涉嫌在2016年竞选期间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并伪造商业记录一事起诉特朗普,具体指控罪名将在随后几天公布。特朗普将成为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美国前总统。

丹尼尔斯此前指认特朗普与她有婚外情,特朗普在2016年总统大选前几天通过律师向她支付13万美元作为“封口费”。舆论认为,特朗普可能因此事而被指控伪造商业记录和违反选举法等罪名。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1 17:26     标题: 川普祭起诉吸金大法 不到24小时获捐超过1亿

11:082023/04/01 中时新闻网 杨幼兰

https://images.chinatimes.com/ne ... /20230401001491.jpg
美国前总统川普周四获知,将被以刑事罪名起诉后,随即动员竞选团队,展开募款行动。(路透)

美国前总统川普将所谓的刑事起诉「迫害」变成摇钱树,在短短不到24小时内,就收到超过400万美元(约1.2亿台币)的捐款。


据《新闻周刊》(Newsweek)3月31日报导,就在曼哈顿大陪审团周四投票决定,要让川普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被刑事罪名起诉的前总统后不久,他的2024总统大选竞选团队就快马加鞭,四处寄发电子邮件,展开一连串以起诉为主题的募款。好几封募款邮件都形容,曼哈顿地方检察官白艾荣(Alvin Bragg)受到金融巨鱷索罗斯(George Soros)的资助,而这位亿万富豪曾痛批川普是骗子和自恋狂。

电子邮件中警告,这真是美国的黑暗时期,并说在激进左派、「深层政府」(Deep State)、开放边界游说团体,还有索罗斯全球主义阴谋集团的指使下,川普才会无辜被起诉。

其中还有一封电邮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就说美国总统拜登在幕后主使,并直呛这场「猎巫」行动会让拜登受到极大的反弹。而川普自己也说,他是「迫害」和「选举干预」下的受害者。

显然这选战策略很有效,据川普竞选活动阵营周五说,他们在这「虚假的起诉」决定宣布后5小时内,就收到来自全美50州的捐款。同时川普阵营在声明中说,白艾荣在进行空前的政治迫害后,「川普总统」在24小时内就募得超过400万美元(约1.2亿台币)。

声明并强调,这如潮水般涌来的惊人民间基层捐款证实,美国民眾认为,索罗斯资助的检察官无耻地以司法制度当武器,才起诉了川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1 17:29     标题: 内伤!AV女优帮川普创造起诉歷史 梅兰妮雅回应了

14:312023/04/01 中时新闻网 杨幼兰

美国前总统川普和梅兰妮亚2022年12月31日双双在佛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Mar-A-Lago)参加跨年派对的神情。(路透)
美国前总统川普和梅兰妮亚2022年12月31日双双在佛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Mar-A-Lago)参加跨年派对的神情。(路透)

美国前总统川普因为支付AV女优「暴风女丹妮尔丝」(Stormy Daniels)封口费,而成为史上第一位因刑事罪名被起诉的前总统。据与前第一夫人梅兰妮亚(Melania Trump)亲近的消息人士说,虽然她一肚子气,但还是挺老公。


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1日报导,消息人士说,梅兰妮亚很坚强,她一如往常,心思都放在家人身上,也挺川普。消息人士并指出,近7年来,左翼多次尝试要抹黑并攻击她家人,而这只是要搞垮川普的最新一次尝试。

当年川普和丹妮尔丝的婚外情传出时,梅兰妮雅气到不行,而他矢口否认,并说没做任何错事。而梅兰妮雅对老公表达支持,似乎改变了战术。

至于据说和父亲保持距离的伊凡卡,周五也表达了支持。76岁的川普预定要在下周二下午2点15分时,要在曼哈顿接受提讯。虽然检方尚未公布确切的起诉罪名,但消息显示,将有超过30个。



消息人士虽然推测,川普周二接受提讯时,梅兰妮亚预料不会陪他到纽约,但在这之前,计画随时都有可能改变。照片显示,目前她和川普仍在佛州棕榈滩的海湖庄园(Mar-A-Lago)。在社群网上公开的照片显示,川普夫妻坐在一起,在私人俱乐部华丽的餐厅共进晚餐,彼此陪伴。只见梅兰妮雅身穿鲜红洋装,一眼就能从人群中看出来。

https://twitter.com/DailyMail/st ... 230401002248-260408

伊凡卡表示为父亲被起诉感到心痛

对经常透过服装传达讯息的梅兰妮亚来说,这是个大胆的宣示。要是川普真的出庭接受审讯,而她若出庭力挺,将发挥强大的存在感。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4 01:49     标题: 特朗普“自首”将在美国掀起怎样的“飓风”?

潮新闻
2023年04月03日 21:13:49

https://d.ifengimg.com/w600_h471 ... ize26_w600_h471.jpg
特朗普 图源:新华社

自美国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3月30日宣布将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进行起诉后,相关消息便成为全球舆论关注焦点。

据美国《国会山报》4月2日报道,根据行程安排,特朗普计划在4月3日从佛罗里达乘坐私人专机抵达纽约,向有关部门“自首”。

特朗普的“自首”将在美国掀起怎样的“飓风”?4月3日,潮新闻记者专访了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

被起诉的首位美国前总统

给司法系统带来新挑战?

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纽约州曼哈顿地区的大陪审团经过投票,决定就“封口费”一案对特朗普提起刑事诉讼。起诉书的内容并未公布,但据美国媒体报道,起诉书中可能包括30余项涉及商业欺诈的指控,其中至少有一项重罪指控。

“封口费”案缘起于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之前,当时特朗普的私人律师迈克尔·科亨向成人电影女演员丹尼尔斯支付了13万美元的封口费,后者称曾与特朗普有染。特朗普对此予以否认。

此前,美国未出现过前总统被刑事起诉的先例。随即,特朗普被刑事起诉一事,引发美国两党方面强烈反应。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说,这一指控是“虚假、腐败和可耻的”。他炮轰调查此案的曼哈顿地区检察官、民主党人布拉格替拜登“干脏活”。共和党人也纷纷为特朗普站队,指控民主党将司法“武器化”。民主党人则宣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人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被起诉一事给美国司法体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会影响到美国民众对司法是否独立公正的判断。

刘卫东认为,对于起诉特朗普,司法机构本身是在审理过程中按部就班,并没有突破限度。“反而,是特朗普的做法突破了限度,因为从来没有前总统这么干过。”

“其实,付‘封口费’本身不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是他把公家的钱报销了。”刘卫东说,在美国人来看来,在这件事情上他造假,是非常不能接受的。

回想当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被弹劾,也是因为他在“拉链门”丑闻事件中说谎。“你犯错误可以,改正就行,但你造假,还死不承认,后果就要严重的多。”刘卫东认为,陪审团对特朗普进行起诉,本身对美国司法系统不会带来什么影响。“不同的是特朗普的行为,不是司法系统的行为。”

不久前,特朗普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撂下狠话,称一旦自己遭到起诉,美国可能会出现“死亡与毁灭”的场景,他还煽动支持者组织抗议,“重新夺回我们的国家”,这套说辞与2021年1月6日“国会山骚乱”事件前的动员如出一辙。

据彭博社2日报道称,为应对特朗普的“自首”,纽约严阵以待。特朗普出庭当天,纽约市计划关闭曼哈顿下城的多条主干道,曼哈顿法院周边的中央大街、巴士特街将被全面管控,另有几条街道会间歇性封路,法院方面更是早在3月31日起便开始布控……纽约司法机关为何如临大敌?

“国会山事件的前车之鉴,让他们心有余悸。”刘卫东说,与此同时,共和党的选民更加激进,他们是拥枪派的支持者,喜欢使用暴力、使用武器,再加上特朗普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动员,让选民采用各种方式影响政府法院,司法机关的担心可以理解。

特朗普支持率不降反升

仍可参与总统竞选

去年11月,特朗普正式宣布将参与2024年总统选举。即便遭到起诉,3月30日特朗普依然表明有意继续参选。


CNN报道称,特朗普遭起诉的消息震动全美,将搅动2024年总统选举。外界分析认为,从法律角度上说,特朗普即便受到指控,也不妨碍他再次参与总统竞选。

刘卫东认为,从参选的角度来说,美国宪法已规定,参与美国总统的竞选,限制条件包括出生地为美国,并且35岁以上……而对于他是否犯罪或正在被起诉并没有限制,因此他完全可以去参选。

特朗普被起诉的消息传出后,他的媒体公司股价飙升,收益超过1亿美元,并在24小时内就筹集到了400万美元竞选资金。可以见得,特朗普被起诉后支持率不降反升。

究其原因,特朗普可谓又巧妙地进行了“炒作”。“他离任后,一直比较低调,不再是新闻关注的热点,表达渠道也被阻断,突然出现新的热点,他又进行炒作。”刘卫东说,特朗普周围有一批坚定的支持者,趁机千方百计地支持他。“但是,这应该是个短期现象,他参选以后,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3月2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得州举行竞选集会,这是他宣布角逐2024年大选以来的首次集会。

特朗普在演讲中多次提及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爆料称德桑蒂斯竞选州长时“眼里含着泪水”乞求他的支持。德桑蒂斯尚未宣布参与2024年总统大选,但多项民调显示,德桑蒂斯是特朗普在共和党党内的最有力竞争对手。

据报道,集会上,特朗普称如果自己不能赢得2024年总统大选,美国“注定会走向失败”。此外,特朗普抨击德桑蒂斯等人时,台下反应寥寥。尽管集会参与者普遍为特朗普“铁粉”,但特朗普抨击其他政客时却遭到了这些粉丝的冷遇。

要知道,美国共和党中,很多人是保守的、传统的,尊重所谓的传统意义上的价值观。“特朗普的做法不断突破他们的底线,如果最终判定特朗普有罪,证明他确实说了谎,从法律和道德上都做了不应该做的事儿,负面影响将超过他的聚齐效应。”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4 01:52     标题: 要是特朗普在狱中竞选成功,那才精彩呢

中美学者智库
2023年04月03日 19:39:39

孙成昊、谭燕楠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美欧研究项目青年研究员

当地时间3月30日,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投票决定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发起诉讼,指控其涉嫌在2016年竞选期间通过律师迈克尔·科恩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封口费”并伪造商业记录,具体指控罪名将在随后几天公布。目前起诉书的相关细节尚未公开。

纽约曼哈顿大陪审团的这一决定,将使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面临刑事指控的前总统,甚至有可能改变2024年的竞选态势,成为美国选举政治的一道分水岭。

就诉讼事件而言,其调查与发酵过程并不寻常,指控背后的法律支撑也尚不清晰。推测来看,由于将封口费归类为法律费用支出,特朗普在纽约州面临的指控将涉及伪造商业记录等多项轻罪,以往此类罪行处罚多以罚款为主。但若检察官能够证明“封口费”涉嫌掩盖违反竞选财务法等联邦罪行,将有可能涉及重罪,使当事人面临最高4年刑期。


值得一提的是,纽约州重罪追溯期限通常为5年,且该案证人证词大都来自于反特朗普人士,特别是此前2021年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已在同一法院提起对特朗普集团财务犯罪的刑事指控,后续接管该案件调查工作的检察官阿尔文·布拉格曾拒绝该案件进入诉讼阶段。种种要素叠加之下,此次诉讼突然提起,背后的政治指向难以被忽视。

美国媒体相关报道显示,特朗普最快或将于4月3日自首并受审。毋庸置疑,前总统前往纽约并不代表此次风波告一段落。相反,伴随审判的将是前所未有的法律纠纷与动荡,美国政治正因此事陷入未知的“乱斗”时刻。

https://d.ifengimg.com/w992_h558 ... ize37_w992_h558.jpg
特朗普与绯闻对象丹尼尔斯。图片来源:美媒

诉讼背后:博弈态势及未来动向

特朗普此前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预告被捕、呼吁支持者“夺回国家”等行为声势浩大,实则一定程度暴露了他在这一案件中的被动处境。一方面,由于涉及婚外情等私德问题,关注候选人品行的保守宗教选民可能会对特朗普的好感度骤减。另一方面,曼哈顿的案件或将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其他民事、刑事调查和指控接踵而至。就特朗普纠纷缠身的窘迫情况来看,相较于海湖庄园机密文件案和国会山动乱案所关联的叛国罪等罪名,封口费案件仅仅是他未来可能面临的严峻法律困境中最简单的一环。


对于特朗普及其法律团队而言,此次诉讼背后仍有较大操作空间。首先,基于2024大选临近,为了避免潜在的定罪入狱结果,其律师大概率不会提出速审(Speedy Trial)要求,并将最大限度寻求推迟和延长诉讼程序。其次,特朗普律师也将就选择性或恶意起诉、政治迫害等不当行为对地方检察官提起控告,并宣称当事人对其前任律师的非法操作不知情,积极发起针对起诉书的驳回动议。特朗普甚至有机会能够寻求将审判转移到纽约州其他地方法院,借此为后续法律议程争取时间。即便诉讼进入最终审判程序,其也有权继续参加总统竞选。

同时,由于案件牵连美国三权分立下多个行为主体,其面临的舆论压力和潜在的未知制度风险也将左右事态发展。政府方面,由于特朗普将诉讼矛头直指拜登,叫嚣民主党是该事件幕后黑手,联邦政府部门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和潜在的骚乱风险。国会方面,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司法委员会主席吉姆·乔丹已经宣布对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展开监督与审查;因涉及后勤与法律程序安排,与特朗普关联紧密的联邦调查局也将参与其中。

就检方而言,如若起诉书中涉嫌重罪起诉,其后续司法进程难度将大大提升。但若将诉讼重心转移至轻罪层面,其将有可能摆脱上述提及的特朗普方面的控告,依据宪法第一条第三款对总统权责规定推动审判。无论如何,检察官与地方法院必须优先保证证据链的严密程度以及证人证词的可信度,并设法证明起诉动机的清白、诉讼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才能突破法律与制度的层层阻力,顺利对前总统定罪批捕。

https://d.ifengimg.com/w960_h540 ... ze823_w960_h540.png
3月20日,纽约警方在纽约市曼哈顿刑事法院前铺设路障。图自纽约时报

奔车朽索:美国政治步入暗野深水

从美国政治层面来看,其一直对制度性自我纠错和清晰的权责约束,以及自制宪会议以来的诸多共识性原则引以为傲。此次起诉显然将导致对美式民主与法治的拷问,也让美国政治制度衰败的风险日益显山露水。

第一,面向2024年大选的两党迎来“下注时刻”。特朗普被起诉可能成为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进程的转折点,随着事态发酵和不可控因素增多,两党也站在决定未来战略方向的十字路口。

对共和党而言,是否回归特朗普式的政党轨道,仍是横亘在其发展路径上的核心命题,而特朗普被起诉或将从外部加剧党内阵营的分化与整合。自2022年海湖庄园遭突袭后,各派共和党人呈现集结态势。在当前态势下,国会共和党人已迅速达成统一战线,包括建制派与保守派、极端派与温和派、特朗普派与反特朗普派,甚至参议院与众议院等党内不同层级斗争的激烈程度已大大减缓。

“特朗普优先”还是“党派优先”的矛盾虽有可能被冻结,但绝不会就此消弭。此前潜在参选人、前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宣称不支持特朗普,证明共和党内的政治派系正在暗自集资下注,设想没有特朗普后的政治生态与发展途径。而且,后续共和党如何与特朗普保持一定距离、如何解决社会骚乱等事件对共和党的负面影响仍未有确切答案。

https://d.ifengimg.com/w958_h638 ... ize61_w958_h638.jpg
现任总统拜登拒绝回应特朗普被起诉一事。图自美媒

民主党方面则面临“隔岸观火”和“推波助澜”两条途径,而城门鱼殃的前景也无法彻底排除。在可能到来的拜登、特朗普与德桑蒂斯“三强鼎立”格局下,共和党内部博弈将对2024年总统大选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拜登政府是否要效仿麦卡锡,借助相关程序深度参与此次司法博弈,仍在党内存在分歧。

而且当前多数针对特朗普的民事、刑事案件,大多都由民主党检察官在民主党选区进行调查,来自共和党人的报复行动将很快到来。前总统遭到“政治迫害”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共和党在第118届国会的政治诉求,并为一潭死水的“联邦政府武器化”调查注入活力与合法性。特朗普的命运将决定众议院是否会就拜登之子相关案件、阿富汗撤军等失职行为对其发起弹劾。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存在选民与执法机关冲突的潜在风险,民主党仍有可能借此推动“警察改革”议题的推进,撬动共和党在执法人员等阶层的选票。

第二,随着诉讼发酵,美国民主的损耗将全面加深。一是美国政治原则将遭遇多重拷问。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制度意味着,立法、司法和行政分支各自保持自身运作的公平理性。但随着立法、行政分支涉嫌“武器化”之后,司法分支也沉没在质疑声浪之中,其在社会力量动态平衡中的调节作用逐渐消失。如果特朗普在面临指控或定罪的情况下赢得总统职位,美国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公信力和运行效力将遭受严重损害。

二是“破窗效应”将使得越来越多的政治默契处于危险边缘。无论起诉理由是否适当,此举都将是美国政治及美国法制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突破,也让联邦制度面临压力。作为先例,此次诉讼不仅减轻了佐治亚州和华盛顿检察官跟进特朗普相关案件的压力,而且为地方检察官单方起诉总统打开了“方便之门”,报复与追责将恶化未来美国的政治矛盾,冲击其政治秩序的内部稳定。

三是大选临近,“特朗普主义”在选举实操层面的影响力或将继续扩大。“特朗普主义”实际上已经脱离特朗普本人而存在。首先是在竞选中以树敌为核心的“特朗普逻辑”,特朗普建立的极端左翼、“深层政府”等假想敌既能帮助挑动矛盾、刺激选票,同时也有助于转嫁自身罪行和丑闻,为竞选兜底。其次是巩固选民中的“特朗普模式”,即在提高选民粘性基础上增加选民数量,提升忠诚度。最后是其所提倡贴近美国“政治地板”的“特朗普价值”,以最浅层的表述积极迎合本土利益、下层群众与传统共识,以此跨越多数现代政治约束,获得更广泛支持。

https://d.ifengimg.com/w690_h460 ... ize46_w690_h460.jpg
一批非裔支持者在海湖庄园附近声援特朗普。图自美联社

第三,选民陷入愤怒、恐惧和倦怠的情绪政治。特朗普的竞选行动往往带有极强的政治煽动性。在吸收这一理念后,民主党则利用选民的“恐惧”,宣扬其是避免美国民主脱缰的“守护人”。目前,特朗普的支持率和政治筹款迅速飙升,未来可能将以“复仇”的愤怒姿态回归。

但情绪选举已在美国出现多次(2016、2020、2022年),几乎没有为美国政治生态恢复留有任何喘息时间。拜登上任以来试图回归中间路线,借助独立人士和温和选民修正美国政治发展方向,但举步维艰,继两党斗争而来的倦怠几乎难以避免。

随着政治僵局愈演愈烈,美国内部政治力量重组趋势有所显现。美国政治是在撕裂后的漫长修复中停滞不前,还是走向亨廷顿所预言的两极势力“自我抵消”式的政治稳定?无论答案如何,这一轮新的“乱斗”已为美国政治留下痛苦的暗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5 11:54     标题: 特朗普在提审前被捕

天下事
2023年04月05日 02:00:43 来自北京市


据CNN报道,特朗普已抵达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他在提审前被捕。

作为逮捕的一部分,特朗普预计将被采集指纹,但目前还不清楚他的面部照片是否会被拍摄。接下来,他将被带到法庭,在那里他将被传讯。

https://d.ifengimg.com/w975_h549 ... ze165_w975_h549.jpg

陪审团上周在纽约投票同意在“封口费案”中指控特朗普。CNN指出,特朗普将遭到30多项指控,其中包括商务欺诈。

特朗普此前呼吁支持者,如果他遭到指控就走上街头抗议。

《华尔街日报》2018年1月刊文称,特朗普似乎在2006年与艳星丹尼尔斯发生关系,而在2016年大选前不久,特朗普向其支付了13万美元的封口费。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5 12:00     标题: 特朗普会坐牢吗?16页起诉书曝光,34项刑事指控

冰汝看美国
2023年04月05日 09:38:42 来自海外 美国

4月4号,卸任两年多的特朗普,再次成为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关注焦点,各大媒体出动多路记者,直升机全程跟拍,很久没有这么大阵仗的新闻了。

https://d.ifengimg.com/w931_h455 ... ze678_w931_h455.png

从纽约特朗普大厦到曼哈顿刑事法院,再到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特朗普这一天的一举一动,都在媒体的聚光灯之下。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 ... e4092_w498_h295.gif

https://d.ifengimg.com/w668_h421 ... ize45_w668_h421.jpg
特朗普在纽约向支持者示意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 ... e4627_w528_h289.gif
特朗普进入法院接受审讯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1 ... ze67_w1080_h610.jpg
审讯现场

https://d.ifengimg.com/w750_h629 ... ze130_w750_h629.jpg
现场支持者和抗议者

特朗普面临什么指控?

根据纽约刑法第175条,特朗普被控34项伪造商业记录重罪。


https://d.ifengimg.com/w645_h502 ... ize47_w645_h502.png

在16页的起诉书中,检察官指控特朗普“从2015年8月到2017年12月,被告与他人策划了一项计划,通过识别和购买有关他的负面信息,来压制这些信息,以对被告选举前景有利,从而影响2016年总统大选。”

检察官指控特朗普参与破坏2016年选举公正性的“非法阴谋”(illegal conspiracy),包括向艳星丹尼尔斯支付13万美元的封口费、向花花公子模特支付15万美元的封口费、以及向声称有特朗普私生子信息的特朗普大厦门卫支付3万美元,以平息可能损害特朗普竞选活动的负面信息。

付封口费本身并不违法,但检察官指出,特朗普是伪造商业纪录。根据起诉书,特朗普面临的每一项刑事指控都与特朗普集团的2017年的商业记录虚假条目有关。

虽然伪造商业记录通常是轻罪指控,但纽约法律规定,当一个人有“诈骗意图包括实施另一项犯罪或协助隐瞒犯罪意图时”,就构成重罪。检察官布拉格表示,特朗普是在竭尽全力隐瞒掩盖犯罪活动,包括试图违反州和联邦选举法,这是在伪造商业记录。

特朗普如何应对?

特朗普对34项一级伪造商业记录下的指控表示不认罪。特朗普在接受审讯前一天,新聘请了一位金牌刑事辩护律师布兰奇(Todd Blanche),他曾代表特朗普的前竞选经理马纳福特,以及前私人律师朱利安尼的助理弗鲁曼(Igor Fruman)等人。


布兰奇在特朗普结束审讯后表示,他的当事人很沮丧,检察官完全是把政治问题变成了政治起诉,起诉书根本就没有列出任何联邦和州的罪行。“这不是一个好日子,这不应该发生在美国总统的身上。”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0 ... ze87_w1080_h608.jpg

布兰奇誓言特朗普将会抗争到底。而为特朗普辩护的还有三位高级律师Susan Necheles, Joe Tacopia,Chad Seigel。

接下来特朗普的律师团会研究起诉书,然后对每一个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质疑,并在未来某个时间提出驳回指控的动议。

根据目前的时间表,特朗普下一次需要亲自在纽约出席听证会是12月4号。

特朗普会坐牢吗?

特朗普如果真的入狱,如果时间短他可能去赖克斯岛监狱,这里是关押纽约一些臭名昭著囚犯的地方;如果时间长,特朗普可能在纽约北部的惩教设施之一。在狱中,特朗普会被戴手铐,并身穿橙色的连体囚衣。


https://d.ifengimg.com/w609_h500 ... ize52_w609_h500.jpg
AI已经把各种图玩坏了

但作为前美国总统,特朗普终身享有特勤局保护,因此会出现两名特工坐在牢房外,陪特朗普蹲监狱的场景。

一级伪造商业记录属于低级重罪,最高刑期是四年。但是鉴于特朗普是非暴力犯罪的初犯,因此入狱的可能性会降低。而且特朗普76岁“高龄”,可能会成为他获得“同情判决”的理由之一。前布鲁克林检察官埃达拉(ArthurAidala)表示,他虽然不能打保票地肯定特朗普不会入狱,但是他并不相信特朗普在监狱里过日子的情况会真的出现。

法律专家的普遍预期是,特朗普被判入狱可能性极小,罚款是最可能的结果。

此项案件预计将是一场旷日持久之战,在2024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前可能都没有结果。因此案件的政治意义远超法律意义。

检察官布拉格是谁

这次案件中的检察官阿尔文·布拉格 (Alvin Bragg) 是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的第一位黑人地区检察官,一上任就引起了全美关注。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72 ... ze57_w1080_h720.jpg

布拉格是毕业于哈佛的高材生,曾在纽约南区担任美国助理检察官,做过民权律师。到目前为止,布拉格在任期内很激进的追踪特朗普和其它优先事项,包括不起诉一些低级犯罪和寻找监禁的替代方案。

在去年宣誓就职之前,作为纽约州首席副检察长,布拉格已经处理过与特朗普或者其他名人有关的案件。他曾协助起诉特朗普政府100多次,带领过一个团队起诉特朗普基金会,让特朗普向多家慈善机构支付200万美元,并最终导致该基金会解散。布拉格还牵头对声名狼藉的电影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及其公司提起诉讼。

2021年夏天,在竞争激烈的民主党初选中,布拉格获胜,成为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的老大。

特朗普官司缠身

法律专家表示,与他面临的其他法律挑战相比,伪造商业记录的指控就是小巫见大巫。自离开白宫以来,特朗普就一直处于与他在任期间、离任后的行为以及他的商业往来有关的法律案件的中心。

目前特朗普面临的调查还包括:


佐治亚州调查是否干预选举

调查特朗普干预选举的佐治亚大陪审团在2月份提交了调查结果的报告,其中部分内容已向公众发布。大陪审团最终发现选举中没有存在广泛的舞弊行为,并鼓励起诉可能在证词中撒谎的证人。目前尚不清楚这些证人是谁。最终,起诉的决定权在检察官威利斯手中。在多次采访中,陪审团主席艾米丽·科尔斯暗示,特朗普和他的多名盟友可能会因调查而面临各种指控。她也因为公开谈论调查被特朗普及其律师攻击。

上个月特朗普提出一项动议,要求在他的调查中不要使用向大陪审团提供的任何证据。同时,佐治亚州检察官也在上个月要求与特朗普的律师就此案进行交谈,但特朗普的律师计划拒绝。

司法部对特朗普的调查

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去年任命司法部检察官杰克·史密斯担任针对特朗普的两项联邦调查的特别检察官。

其中一项调查的重点是特朗普或其盟友是否非法干预2020年选举结果的认证或试图阻止权力的和平移交。

第二项联邦调查涉及去年在特朗普海湖庄园的私人住宅中FBI搜查发现的数百份机密文件。特朗普抨击FBI搜查他的住所,并辩解称他有权拿走这些文件。前美国司法部长比尔·巴尔周日表示,机密文件的调查是针对特朗普的“最严重案件” 。

作者 E·让·卡罗尔(E. Jean Carroll)的双重诽谤诉讼

曾指责特朗普在1990年代强奸自己的作家E.让·卡罗尔 (E. Jean Carroll)因为特朗普言论,分别对他提起了两起诽谤诉讼。

监督此案的法官上个月拒绝了将两个案件合并为一个案件的动议,称这些案件有两个单独的审判会更好。法官上个月还裁定,卡罗尔可以将《走进好莱坞》的录音带和另外两名指控特朗普性侵的女性的证词作为她诽谤案的证据。

第一起诉讼的审理原定于4月10日开始,但现在已无限期暂停。第二起诉讼将于4月25日开始审理。

纽约州民事诉讼

纽约州民主党总检察长莱蒂希娅·詹姆斯(Letitia James)去年9月对特朗普、他的三个成年子女和他的商业实体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其多年来操纵财产价值以获得投资和贷款利益。

审理日期目前定为2023年10月2日。但上个月,特朗普要求法院将这起诉讼案件推迟大约六个月,认为目前的法律时间表侵犯了自己在合理时间进行调查的权利。如果获得批准,特朗普的动议将把审理推迟到2024年初,而那时候初选正热火朝天。

筹款真人秀

在4号曼哈顿刑事法院,法官不允许新闻媒体进入法院拍摄特朗普被传讯,只可以在之前拍照。但是,真人秀鼻祖特朗普,怎么能放弃这么的机会。

这一次,特朗普的摄影师从佛州一路跟到纽约,之后一定会制作成大片!


而过去几天,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抓住机会,几乎每个小时都在发送筹款邮件。在结束审讯离开纽约后,特朗普就向支持者写道:“我在飞回海湖庄园的家中给你们写这封邮件。我们正在经历美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我可以说至少在这一刻,我精神振奋...... 因为我的团队向我展示了你们在我被捕和传讯时,给予我们的竞选所有的支持、爱、祈祷和捐款。”

https://d.ifengimg.com/w784_h584 ... ize85_w784_h584.png

所以捐款不能停啊!特朗普称:“这样我们才能赢回白宫,拯救我们伟大的国家!”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5 12:03     标题: 特朗普离开曼哈顿刑事法院 没发表任何评论

天下事
2023年04月05日 03:35:57 来自北京市

据外媒报道,特朗普在传讯后离开了曼哈顿的法庭。

据悉,特朗普并未按照常规程序拍摄面部照片,也未戴手铐上庭。他在离开法院时未发表任何声明。离开法庭后,特朗普离开大楼,进入停在外面的车队。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这位前总统对34项罪名表示不认罪。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5 12:07     标题: 历史性一刻!特朗普出庭拒绝认罪,法庭素描曝光

天下事
2023年04月05日 07:24:31 来自北京市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4月4日报道,法庭素描艺术家克里斯汀·康奈尔 (Christine Cornell) 在曼哈顿法庭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出庭接受传讯时画了一副素描。特朗普对34项伪造商业记录的重罪指控不认罪。

https://d.ifengimg.com/w1125_abl ... 919_w3024_h4032.jpg
特朗普2023年4月4日在曼哈顿法庭内。(克里斯汀·康奈尔)

同时,素描艺术家伊丽莎白·威廉姆斯记录了法庭书记员宣读指控的那一刻。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152_w2844_h1600.jpg
最左边的特朗普在法院书记员宣读指控并问他“你如何辩护?”时表示不认罪。4 月4日,星期二,纽约曼哈顿法庭。辩护律师约瑟夫·塔科皮纳(中)在一旁观看。

素描艺术家简·罗森伯格描绘了特朗普与他的法律团队坐在一起的素描。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285_w2160_h1600.jpg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9 02:05     标题: 接受传讯后,特朗普回到海湖庄园回归“老本行”——派对DJ

环球网
2023年04月08日 17:34:00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诗睿】当地时间4日下午,特朗普在纽约曼哈顿出庭接受传讯,这也是美国历史上对前总统的首次刑事传讯。美国娱乐媒体Page Six当地时间7日报道称,自本周在曼哈顿接受传讯后,特朗普回到佛罗里达州的住所海湖庄园,一直在那里举办派对,并在派对上做起了DJ。

https://d.ifengimg.com/w554_h370 ... ze802_w554_h370.png
DJ特朗普,概念图,图源:社交平台网友P图

报道称,此前有消息人士透露,一直以来,特朗普每周四晚都会在其海湖庄园的会员俱乐部担任DJ。报道还称,在传讯风波的“阴郁氛围”散去后,该俱乐部又恢复了“派对模式”。

报道提到,特朗普俱乐部中的一位内部人士7日透露,特朗普5日和6日都在俱乐部担任DJ。“昨晚他(特朗普)又拿起了iPad,进行了常规的DJ演出。”“特朗普告诉大家,他‘回到了正轨’,将被认定为无罪。”还有消息人士称,“他(特朗普)喜欢当乐队指挥,(6日)他一边吃着冰激凌,一边在座位上放着音乐。俱乐部的氛围更加乐观了,成员们也对他的快乐感到惊讶。”


https://d.ifengimg.com/w466_h279 ... ze509_w466_h279.png
2020年10月,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集会上跳舞。图源:外媒

报道还提到,特朗普一直以用他的iPad播放百老汇曲目和80年代的热门歌曲闻名,包括《歌剧魅影》曲目,以及席琳·迪翁演唱的《泰坦尼克号》里的曲目,《Y.M.C.A》也是特朗普的最爱。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4-23 00:17     标题: 美媒披露特朗普最新演讲内容,声称自己为“阻止三战的唯一候选人”

环球网
2023年04月22日 17:54:00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杜汝】当地时间2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利县迈尔斯堡的一场晚宴上发表演讲。美国右翼网络媒体布赖特巴特新闻网同日早些时候报道称,其拿到了来自特朗普竞选团队提供的演讲稿。从内容来看,特朗普似乎仍延续一贯竞选演讲风格,吹嘘自己在白宫的成就、批评现任总统拜登,同时也谈及俄乌冲突、中国等话题。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014_w1536_h1024.png
当地时间2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利县迈尔斯堡晚宴上发表演讲。 图自外媒

“在短短四年里,我们取得的成就比我们国家历史上任何一位总统都多,”布赖特巴特新闻网称,谈及四年执政时期,特朗普在演讲稿中吹嘘了自己在经济、边境安全、能源独立和外交政策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建立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经济体——创纪录的减税、创纪录的削减监管,而且没有通货膨胀。我们在边境制止了(来自)外国的非法入侵,实现了美国历史上最安全的边境(环境)。”

报道称,针对拜登政府,特朗普在演讲稿中抨击称,“乔·拜登的纪录恰恰相反——通胀率飙升、银行倒闭、边境开放、犯罪猖獗、致命毒品泛滥、公然腐败、在阿富汗的羞辱,以及现在不可想象的核战争威胁”。对此,演讲稿显示,在2024美国大选到来之际,特朗普称,“最近几个月,我一直在考虑一个大胆且具有前瞻性的方案,为我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后解决乔·拜登制造的许多灾难而准备。”

谈及俄乌冲突,他在演讲稿中称,“在我入主椭圆形办公室前,在我赢得总统职位后不久,我就将解决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可怕战争。今天站在你们面前,我是唯一可以做出这个承诺的候选人:我将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在经历了过去(美国)领导人多年的经济投降后,我挺身而出对抗中国,往届政府都没做到这一点,让数千亿美元从中国涌入我们的国库,但其他总统从他们那里连10美分都没拿到,”特朗普演讲稿中提到中国这样声称道。此外,据俄卫星通讯社22日报道,特朗普还许下“承诺”,宣称将在赢得2024美国大选后,取消中国的最惠国待遇地位,实现与中国完全脱钩。


然而,事实真如特朗普所说吗?特朗普在任期间发动对华“贸易战”,对此,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网站4月18日发布题为“特朗普与中国贸易战的代价不断增加”的文章,称特朗普的关税已经失败,关税带给美国经济的代价日积月累。文章称,提交给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所有意见,证实了关税造成的伤害是广泛的、重大的,并对美国约束中国行为的目标产生反作用。

今年1月28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新罕布什尔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正式启动2024年总统竞选活动。美媒称,这是特朗普自去年11月宣布参选以来的首个公开行程,他试图提振两个多月以来低迷的声势。在这两个具有大选“风向标”意义的州,特朗普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愤怒,也更坚定”,他将矛头对准美国总统拜登及其政策,称是拜登“让我们处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边缘”。多家媒体注意到,特朗普的竞选“开跑”较以往的“热闹集会”更加低调,但还是难掩其影响力下滑的事实。有舆论担忧,随着混乱的选举季开锣,选举暴力可能会在2024年卷土重来。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5-5 15:55     标题: 涉冲击国会事件的四名“骄傲男孩”领导人被陪审团裁定犯有串谋煽动叛乱罪

2023年5月5日 06:31 美国之音
法里瓦尔

https://gdb.voanews.com/893f4aa2 ... 05bf_w1023_r1_s.jpg
法庭素描画显示极右翼激进组织骄傲男孩的成员,包括创始人塔里克坐在华盛顿联邦地区法院的法庭内,听到他们被裁定犯有串谋煽动叛乱罪。(2023年5月4日)

华盛顿 —
华盛顿的一个联邦陪审团星期四(5月4日)裁定前极右翼组织骄傲男孩(Proud Boys)的首领及其三名手下因在2021年1月6日参与暴力围攻美国国会大厦而犯有串谋煽动叛乱罪。

他们四人是:前骄傲男孩主席恩里克·塔里奥(Enrique Tarrio)和地区领导人乔·比格斯(Joe Biggs)、伊森·诺迪恩(Ethan Nordean)和扎克·雷尔(Zach Rehl)。他们串谋妨碍国会认证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的罪名也被判成立。国会当时要认证的是乔·拜登(Joe Biden)击败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而赢得了总统选举。

但是,针对本案第五名被告多米尼克·佩佐拉(Dominic Pezzola)的这两项串谋罪名,陪审团未能作出有罪裁决。

佩佐拉是前海军陆战队员和拳击手,他在2020年选举后加入了骄傲男孩,不过没有担任领导职务。

这五名被告总共面对九项与攻击国会大厦有关的指控,包括妨碍官方程序和串谋阻止国会和联邦人员履行职责。他们被控的多数罪名都被裁决成立。

佩佐拉还被裁定犯有盗窃罪。他窃取了一名警察的防暴盾牌,用它来砸碎国会大厦的一面窗户。

这项裁决标志着负责调查这次骚乱事件的美国司法部的一大胜利。骚乱造成五人死亡,100多名警察受伤,并触发了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刑事调查之一。

检察官在本案中面临一项艰巨挑战:必须调查和证明串谋煽动叛乱,而这种罪名的起诉难度是众所周知的。

串谋煽动叛乱是一种罕见的指控,可以追溯到美国南北战争初期。按照这项法律的定义,串谋煽动叛乱是指策划使用武力来推翻美国政府、反对其权威或“防止、阻碍或延迟执行任何美国法律”。

“这对司法部来说是重大胜利,给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德(Merrick Garland)的承诺进一步增加了可信度,他承诺要追寻本案的事实,不管它们引向何方,并且以深思熟虑的方式来办案,”前司法部官员、如今为风险咨询公司德安华(Kroll)工作的乔丹·斯特劳斯(Jordan Strauss)对美国之音(VOA)说。

司法部没有回复置评请求。

在作出裁决之前,陪审团进行了五天的审议,而这次复杂的审判则持续了四个月,有几十名证人作证,并涉及大量的法律之争。


这几名被告被定罪标志着参与1月6日事件的极端组织成员第三次被裁定犯有串谋煽动叛乱罪。

在前两起案件中,陪审团去年11月裁定誓言守护者(Oath Keepers)创始人斯图亚特·罗兹(Stewart Rhodes)和一名高层助理犯有串谋煽动叛乱罪,并在今年1月判决这个反政府民兵组织的四名其他成员犯有此罪。对他们的量刑裁决还未做出。

在所有案例中,誓言守护者和骄傲男孩的14名成员如今或者被裁定犯有串谋煽动叛乱罪,或者对这项罪名承认有罪。该罪名的刑期最长达20年监禁。

骄傲男孩自称是西方沙文主义组织,他们以反穆斯林和反移民言论而出名。该组织在2016年总统竞选期间出现,在2020年竞选期间跻身于特朗普最狂热的支持者之列。

特朗普在2020年9月的一次总统辩论中宣布:“骄傲男孩,后退待命!”从此之后,该组织吸引了全国的注意力。

特朗普输掉选举但拒绝认输后,发起了持续不懈的诉讼行动,试图推翻选举结果。

但是,特朗普在法律诉讼失败之际,召唤支持者1月6日这天前来华盛顿。国会在这一天要认证拜登胜选。

审判期间一再提及特朗普一段出了名的推文。他在2020年12月19日发推说:“去吧,会很疯狂的。“

检察官指称,骄傲男孩把这当作成拿起武器的召唤。

为了给1月6日做准备,塔里奥召集了一组同党,他称之为“自我防卫部”。


检察官说,骄傲男孩以组织抗议为幌子,充当“暴力团伙,聚集在一起,使用武力对付它的敌人。”

联邦助理检察官康纳·穆尔若(Conor Mulroe)在终结辩论中说,骄傲男孩以特朗普“战斗队”自居,“准备好为他从事暴力”,以推翻选举结果。

辩护律师反驳说,没有证据显示存在攻击国会大厦的协调计划。

他们说,骄傲男孩如此组织无序,甚至连策划去麦当劳(McDonald’s)都做不到。

辩方争论说,检察官未能出示任何串谋针对政府使用武力的证据。

辩方还试图把1月6日事件的责任转嫁给特朗普。

塔里奥的律师纳伊布·哈桑(Nayib Hassan)对陪审团说,他的委托人1月6日那天并不在华盛顿,检察官把他当作“唐纳德·特朗普和那些当权者的替罪羊。”


安德华公司的斯特劳斯说,最终,辩护团队“未能在陪审员的头脑中产生合理存疑。”

那次对美国国会大厦前所未有的冲击触发了司法部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为复杂的刑事调查。

调查目前仍在进行。作为调查的一部分,联邦调查局(FBI)已逮捕了1000多人并表示正在寻求有关另外260多人的信息,他们涉嫌在国会大厦场地从事了暴力行为。

已经有500多名被告、包括骄傲男孩和誓言守护者的成员对不同的联邦指控承认有罪,还有几十人在审判中被裁定有罪。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5-17 19:25     标题: 美议员办公室遇袭,两人受伤,嫌疑人已被拘留

2023年5月16日 09:43
美国之音

美国联邦众议员杰里·康诺利的办公室在2023年5月15日遇袭后,现场拉起了警戒线。
美国联邦众议员杰里·康诺利的办公室在2023年5月15日遇袭后,现场拉起了警戒线。

一名男子周一(5月15日)手持金属球棒走进美国联邦众议员杰里·康诺利(Gerry Connolly)在弗吉尼亚州北部的办公室,要求见他,并用球棒打伤了两名工作人员,包括一名第一天上班的女实习生。

针对议员或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的暴力事件近来急剧上升,这次袭击是最新的一起。

费尔法克斯市警方表示,警察在几分钟内赶到,顺利将这名男子拘留,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接受治疗,没有生命危险。

康诺利当时不在办公室。康诺利众议员说他不知道这次袭击的动机,并在推特上称这是“无法接受的和令人震惊的”。



这位民主党众议员在接受采访时说,费尔法克斯警方知晓这名嫌疑人,并补充说,“他从未威胁过我们,所以这是无端的、出乎意料的、无法解释的。”

他说:“我没有理由相信他是出于政治动机,但你知道的,有可能是我们所生活的有毒的政治环境让他愤怒。我只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多花点时间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康诺利说,那名实习生被击中一侧身体,他的外联事务主管的头部被击中。

康诺利说:“他们两人都有意识并能说话。他们都受到了震惊。他们的家人也和他们在一起。”

美国国会警察局和费尔法克斯市警察局确认嫌疑人是费尔法克斯市49岁的男子春柯陈范(译音,Xuan Kha Tran Pham)。他目前因恶意伤害和严重恶意伤害的指控而被拘留在费尔法克斯郡成人拘留中心(Fairfax County Adult Detention Center),不得保释。

目前尚不清楚这名男子是否已有自己的代理律师。

国会警察局宣布与费尔法克斯市警察局进行联合调查,他们在新闻声明中表示:“目前尚不清楚嫌疑人的动机可能是什么,”

国会警察威胁评估科的警员已被派往费尔法克斯。

费尔法克斯市警方发言人丽莎·加德纳(Lisa Gardner)警司说,警方于上午10点50分左右接到了报告首都华盛顿郊外弗吉尼亚州康诺利办公室发生袭击事件的电话。

加德纳说:“绝对可以看出里面的人很害怕。他们躲起来了。如果有人挥动着球棒,我也会害怕。”

加德纳说,警方在大约五分钟后到达,在办公室找到了嫌疑人,并迅速将他拘留,没有发生更多意外。

警方在新闻稿中说,一名警员因轻伤需要治疗。

上个月,美国国会警察局局长汤姆·曼格(Tom Manger)曾就全国威胁加剧的情况在国会作证。

曼格说:“我们今天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应对针对国会议员的威胁数量的急剧增加——在过去六年中增加了大约400%。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不断变化,变得更加暴力和不确定。”

康诺利目前担任第八个任期的联邦众议员,代表位于首都华盛顿郊外的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郡第11选区。他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他的办公室遭到破坏,包括窗户破损。

弗吉尼亚州的其他民选官员迅速谴责了暴力事件。

联邦参议员、民主党人马克·华纳(Mark Warner)转推了康诺利的声明,称这次袭击是“非常令人不安的事态发展”。

https://twitter.com/MarkWarner/s ... 0515%2F7095044.html

他说:“恐吓和暴力——尤其是针对公职人员的——不应存在于我们的社会中。”

弗吉尼亚州的州司法部长、共和党人杰森·米亚雷斯(Jason Miyares)在推特上说:“做出这种事的懦夫应该依法受到最严厉的起诉。”

https://twitter.com/JasonMiyares ... 0515%2F7095044.html

自2021年1月6日冲击国会山事件以来,议员及其家人面临的威胁急剧增加。2022年,国会警察局调查了约7500起针对国会议员的潜在威胁案件。此前一年,他们调查了约1万起针对议员的威胁,是四年前的两倍多。

2022年10月,一名男子闯入时任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在旧金山的住所,要求与她交谈,然后用锤子击打了她的丈夫保罗·佩洛西(Paul Pelosi)的头部。

7月,竞选纽约州州长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李·泽尔丁(Lee Zeldin)出席活动时,一名男子试图刺伤他,他还告诉泽尔丁,“你完蛋了。”泽尔丁和该男子扭打并摔倒在地,所幸只受了一点擦伤。

弗吉尼亚州州长、共和党人杰里·扬金(Glenn Youngkin)说:“暴力不属于我们的政治制度,我为杰里·康诺利众议员的工作人员祈祷,希望他们能早日康复。我们看到了针对我们司法机构的暴力,我们看到了针对我们立法机构的暴力,这种暴力不应存在于我们的州。”

(本文依据了美联社的报道。)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5-23 19:29     标题: 南卡联邦参议员斯科特宣布竞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2023年5月23日 03:57
布雷德迈尔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9e7c5682 ... _cw0_w1023_r1_s.jpg
蒂姆·斯科特参议员在南卡罗莱纳州的北查尔斯顿宣布竞选202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2023年5月22日)


美国参议院唯一的黑人共和党参议员、来自南卡罗莱纳州的蒂姆·斯科特(Tim Scott)星期一(5月22日)宣布竞选202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共和党人加入挑战者行列,希望在18个月后的选举中击败现任总统、民主党人乔·拜登(Joe Biden)。斯科特是最新加入战团的参选人。

今年57岁的斯科特在他故乡州的母校查尔斯顿南方大学(Charleston Southern University)宣布问鼎白宫。全国范围的民意调查显示,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各路共和党参选人中高居主导地位。特朗普2020年竞选连任失败,输给了拜登,如今正试图重返白宫。

斯科特最早在2012年以任命方式进入国会参议院,任命他的是时任南卡州长妮基·黑利(Nikki Haley)。黑利后来曾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她本人目前也寻求获得202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对共和党人进行的全国民调显示,黑利和斯科特的支持率都徘徊在个位数,远远落后于特朗普和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德桑蒂斯预计本星期将宣布争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

在众多的共和党参选人中,斯科特希望凭借着比其他党内保守派对手更为乐观的言辞来独树一帜。基督教信仰是他政治和个人经历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他经常在竞选活动中引用《圣经》,甚至把竞选前的聆听之旅命名为“信仰美国”(Faith in America)。

去年,他轻松当选连任代表南卡州的联邦参议员,竞选金库中还剩下了2200万美元。他立即打算把这笔资金用于角逐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竞选,在2024年头几个月的党内提名争夺战打响之前,出资在先期投票的各州播放电视广告。

在参议院,斯科特与共和党主流立场结盟。他希望减少政府支出并限制堕胎。他说,如果他当选总统,他将签署联邦法律,禁止15个星期后堕胎。

不过,自从2020年发生了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明尼阿波利斯警方控制期间死亡事件后,他曾在某些警务改革措施上向共和党人施压,他偶尔还批评特朗普对种族矛盾的回应。不过,斯科特与特朗普保持了总体上的友好关系,没有激起过这位前总统的愤怒,原因也许是特朗普并不把斯科特视为党内主要对手。在争夺本党提名的角逐中,特朗普更迫在眉睫的政治威胁是德桑蒂斯。

今年早些时候,斯科特在宣布成立探索委员会的视频中把自己定位为“极端左翼”的解药,——一个单亲母亲的儿子通过个人奋斗而战胜贫穷的成功故事。他还批评说,民主党领袖在培养一种“抱怨文化”,从而毫无必要地撕裂国家。

角逐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还有创业家维维克·拉马斯瓦米(Vivek Ramaswamy)和前阿肯色州州长阿萨·哈钦森(Asa Hutchinson)。其他人也有可能加入试图赶超特朗普的战团。特朗普虽然在民调中领先,但他面临几项刑事调查,这些调查涉及他试图推翻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的做法以及2021年初离开白宫后继续持有机密文件。特朗普已在纽约州受到刑事指控,他被控在赢得2016年总统大选前夕篡改其房地产公司的商业记录,以掩盖向一位色情女演员支付的封口费。这起案件定于明年初开始审判。

特朗普的前副总统麦克·彭斯(Mike Pence)正在酝酿是否出马竞争2024年共和党提名。前新泽西州州长克里斯·克里斯蒂(Chris Christie)、新罕布什尔州州长克里斯·苏努努(Chris Sununu)、迈阿密市长弗兰西斯·苏亚雷斯(Francis Suarez)以及其他人也在跃跃欲试。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6-10 11:10     标题: 特朗普起诉书中的11个爆炸性猛料

天下事
2023年06月10日 08:28:36 来自北京市


当地时间6月9日,美国司法部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处理机密文件不当的联邦起诉书已经启封。特朗普被控37项罪名,包括共31项故意保留国防信息的罪名。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梳理了起诉书中的11个爆炸性猛料。

一、特朗普把机密文件藏在浴室里。

起诉书称,特朗普将装有机密文件的箱子存放在海湖庄园的“不同地点”,包括舞厅、办公区、卧室、储藏室,甚至还有浴室和淋浴间。

https://d.ifengimg.com/w547_h469 ... ize35_w547_h469.jpg

起诉书称,2021年4月,特朗普的员工将一些箱子从海湖庄园的一个商业中心运送到“海湖庄园俱乐部湖室的浴室和淋浴间”。

起诉书甚至还附上了一张现场的彩色照片:在浴室的大理石地板上,有二十多个盒子高高堆放在淋浴器前,头顶上有一盏水晶吊灯。

二、特朗普向一位作家透露了机密文件。

检察官在起诉书中列举的特朗普与未经授权的个人分享机密情报的主要例子发生在2021年7月,他与一名作家和一名出版商坐下来讨论一本即将出版的关于他总统任期的书。两名没有获得适当许可的特朗普工作人员也在房间里参与了讨论。

虽然起诉书没有指明作者和出版商的名字,但其中确实包括特朗普与两人就一份被描述为针对另一个国家的“攻击计划”的机密军事文件的谈话记录。

三、特朗普承认他没有解密这些文件,它们仍然是机密。

特朗普坚持表示,放在海湖庄园的文件是解密过了的,因为他可以解密任何他想解密的文件,甚至不需要走特定的程序。但起诉书显示,特朗普私下知道这些文件仍是机密。

特朗普起诉书中的11个爆炸性猛料

四、特朗普本可以轻易获得拥有机密文件的豁免权。

起诉书解释说,确实存在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前总统获得豁免权,允许特朗普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机密文件。但指控文件称,特朗普“在担任总统后没有获得任何此类豁免”。

五、特朗普告诉某人不要站得离机密地图太近。

根据起诉书,特朗普于2021年8月或9月在新泽西州贝德明斯特的高尔夫俱乐部向在其政治行动委员会工作的助手展示了“与军事行动有关的机密地图”。那个人没有安全许可。起诉书称,特朗普“告诉这位代表,他不应该把它给他看,他也不应该靠得太近”。

六、特朗普私藏的文件包含国家安全机密。

起诉书描述了特朗普私藏的一些机密文件的敏感性,因为它们关系到国家安全。根据起诉书,特朗普拿走的文件“包括有关美国和外国国防和武器能力的信息;美国核项目;美国及其盟友面对军事攻击的潜在脆弱性;应对外国袭击的报复计划”。

起诉书称,特朗普泄露其中的一些文件内容“可能会危及美国的国家安全、外交关系、美国军队人员的安全”。

七、当机密文件需要被反复搬动时,员工们吓坏了。

起诉书详细列举了多起文件被没有适当安全许可的工作人员搬运或清理的案例。

八、机密文件来自多个联邦机构。

特朗普总统任期结束后保留的机密文件来自美国政府的多个最高国家安全和执法机构。起诉书称,这些机构包括中央情报局、国防部、国家安全局、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国家侦察局、能源部、国务院及其情报研究局。

九、特朗普表示,他的律师不应该按照大陪审团的传票行事。

2022年5月,在大陪审团就所有机密文件发出传票后,特朗普会见了他的律师。律师们告诉特朗普,他们需要搜索相关的文件。

但起诉书透露,特朗普要求律师不要遵守大陪审团的传票。起诉书叙述了特朗普与律师的一系列对话。特朗普说:“我不想让任何人翻我的箱子。如果我们完全不回应或者不配合他们会发生什么?没有文件不是更好吗?”

十、特朗普做了一个有趣的“拔掉”的动作

起诉书讲述了特朗普和他的一名律师之间的一次互动,当时他们正在讨论如何处理一个装有机密标记文件的文件夹。这名律师回忆说,特朗普做了一个“拔掉”的动作,似乎是在暗示律师应该直接删除那些有罪的文件。

“他做了一个有趣的动作,好像在说——好吧,你为什么不把它们带到你的酒店房间去,如果里面真的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就把它们拔出来。”律师说。

十一、特朗普希望他的律师学习希拉里的律师。

起诉书描述了特朗普在2022年5月与两名律师讨论文件调查时的谈话。其中一名律师说,特朗普关注的是他2016年民主党总统竞选对手希拉里的律师如何处理对她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私人电子邮件服务器的调查。

特朗普在谈及希拉里的律师时说:“他很棒,他干得很漂亮。你知道吗?他说,是他删除了她所有的邮件,那3万封邮件,因为它们基本上都是关于她的日程安排,她去健身房,她的美容预约等等。他很棒,所以希拉里没有惹上任何麻烦,因为他说邮件是他删掉的。”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6-10 11:12     标题: 特朗普因“机密文件门”被起诉第二天,他的2名律师辞职

环球网
2023年06月10日 09:08:48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据《纽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9日,在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因“机密文件门”被起诉第二天,曾代表特朗普参与机密文件案件的两名律师从他的法律团队辞职。

报道称,根据特朗普当地时间9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帖文,其律师詹姆斯·托西和约翰·罗利离职,一名新律师托德·布兰奇将成为他的代理人。他说,“我想感谢詹姆斯·托西和约翰·罗利的工作,但他们的对手是一群非常不诚实、腐败、邪恶且‘病态’的人,这种情况前所未有,我们将在未来几天宣布更多的律师”。在特朗普发布帖文后不久,托西和罗利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写道,他们已经提出了辞职,“很荣幸在过去一年中为他辩护”,“我们知道他将会得到平反”。他们补充说,“我们不计划在媒体上露面,讨论我们的退出或我们与(前)总统或他的法律团队的任何其他保密沟通”。

https://d.ifengimg.com/w600_h400 ... ze186_w600_h400.jpg
上周从司法部离开的詹姆斯·托西(左)和约翰·罗利,《纽约时报》报道配图。

《纽约时报》称,在特朗普面临其职业生涯中最严重的法律威胁时,詹姆斯·托西和约翰·罗利这两名律师的离职让特朗普的辩护团队陷入混乱状态。作为特朗普的律师,托西和罗利在特朗普被起诉三天前参加了与包括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在内的司法部官员的会议。

报道提到,在一个月前辞职的另一名特朗普律师团队成员蒂莫西·帕拉托雷曾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节目上抱怨,另一名与特朗普关系密切的律师鲍里斯·埃普斯泰因在法律团队中制造矛盾。报道称,两名知情人士透露,托西和罗利也曾多次抱怨与埃普斯泰因的合作。其中一名直接了解情况的人说,这就是他们离职的部分原因。报道称,埃普斯泰因被指责只向特朗普传递正面消息,从而避免给他带来坏消息。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9日报道,当地时间8日晚,特朗普称自己受到了美国司法部方面的起诉,并已收到法庭传唤,将于本月13日出庭。2022年,美国联邦调查局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的家中查获了1.1万份文件资料,其中约100份为政府机密文件,少数文件甚至是“绝密”级别。事发后,美国司法部委任特别检察官杰克·史密斯跟进此案,调查工作于近期取得重大进展。据多家媒体报道,检察官近日获得了一份音频证据,可以证明“特朗普在卸任后十分清楚自己违规持有涉密文件”。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6-14 11:13     标题: 前总统特朗普面对机密文件案的联邦指控不认罪

2023年6月14日 05:46
法里瓦尔 美国之音

https://gdb.voanews.com/eb5825b9 ... bccf_w1023_r1_s.jpg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23年6月13日在迈阿密接受机密文件案传讯后离开联邦法院。


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二(6月13日)出现在迈阿密一位联邦地方法官面前,对他在离开白宫后非法保留数百份政府机密安全文件并妨碍政府取回这些文件的指控表示不认罪。

特朗普上周创造了历史,一个联邦大陪审团以37项刑事罪名起诉他,其中包括31项有关他在佛罗里达州的住所和私人俱乐部海湖庄园“故意保留”机密国防信息。

对这位前总统的传讯是在严密的安保下进行的,数百名特朗普的支持者聚集在外面。

特朗普曾呼吁他的支持者在迈阿密集会,这引发了人们对集会可能升级为暴力的担忧。但周二的法庭程序期间没有发生任何事件。

这位前总统的车队在当地时间下午2点前不久进入法院区域,站在警戒线后面的支持者高喊“我们爱特朗普”。

他走完常规流程,然后出现在联邦地方法官乔纳森·古德曼(Jonathan Goodman)的面前,对所有37项指控表示不认罪。

特朗普的律师托德·布兰奇(Todd Blanche)告诉法官:“我们绝对要做出无罪辩护。”

一些专家认为,这些指控是这位前总统面临的最大法律风险。

在这份长达49页的起诉书中,特朗普被指控在2021年1月卸任前将数百份机密文件从白宫带到海湖庄园,此前他在选举中败给了乔·拜登(Joe Biden)。

这些文件是政府最严密保护的机密之一。它们包含有关美国核计划的信息、美国及其盟友在面对袭击时的潜在脆弱性以及可能的应对计划。起诉书称,泄露这些信息可能危及美国国家安全。

31项“故意保留”机密国防信息的罪名中的每一项都针对他从白宫拿走的不同文件,每一项都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故意保留”是指故意保存和拒绝交出文件。

针对特朗普的其他六项指控集中在他涉嫌在联邦调查局和大陪审团要求归还文件后隐瞒保留文件的行为。

根据起诉书,这位前总统据称指示他的一名律师声明他没有大陪审团要求的文件。当这名律师建议搜查海湖庄园时,特朗普据称将文件从一个储藏室转移到他的住所以避免被发现。

目前在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民调中领先的特朗普对这起诉讼表示不屑,称这是“拜登行政当局武器化的‘非司法部’”的“恶毒迫害”,并誓言即使自己被定罪也要继续竞选。

特朗普周六接受政治新闻网站“政客”(Politico)采访时说:“我永远不会离开。”

特朗普计划在传讯后飞往新泽西州,发表为自己辩护的讲话,并举办他2024年总统竞选的首次筹款活动。

此案已交由特朗普任命的法官艾琳·坎农(Aileen Cannon)审理,她去年因在此案的裁决中偏袒这位前总统而招致抨击。

坎农曾短暂阻止联邦调查人员查看去年8月从特朗普海湖庄园查获的文件,并任命了一名特别主事官审查这些文件。但上诉法院后来推翻了她的裁决,称她无权做出那样的裁决。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6-14 11:16     标题: 特朗普又被起诉,你需要了解这些

天下事
2023年06月13日 22:03:53 来自北京市

特朗普又被起诉,你需要了解这些

《华盛顿邮报》6月13日报道,在对特朗普海湖庄园发现的数百份机密材料进行调查后,美国司法部提出了37项不当处理机密文件的指控。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周二(13日)首次出现在迈阿密联邦法院。

这是美国前总统首次因联邦指控被起诉,也是特朗普自3月以来第二次受到刑事指控,当时他在纽约州法院被指控犯有34项重罪,罪名是伪造与2016年支付封口费有关的商业记录。特朗普对两次刑事指控都予以否认。


以下是有关特朗普在迈阿密联邦法院出庭的所有信息。

特朗普为何被起诉?

据报道,特朗普在卸任总统后从白宫拿走了高度敏感的政府文件,存放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他被指控故意保留这些文件,即使在联邦调查人员发出传票要求归还后。

特朗普共被指控37项罪名,包括31项故意保留国防信息的罪名,最高可判处10年徒刑。每一项罪名都代表一份高度机密文件,检察官说,其中一份文件讨论了美国的核机密,另一份文件详细说明了某国的核能力。

特朗普还被控密谋妨碍司法公正、扣留文件、隐藏文件、隐藏联邦调查记录、计划隐瞒和作出虚假陈述。

这是传讯吗(arraignment)?

从技术上讲,法庭记录表明特朗普此次露面被称为“初次出庭”(initial court appearance)。在他出现在法官面前之前,我们无法确切知道会发生什么。但迈阿密大学法学教授斯科特·桑德比(Scott Sundby)表示,这次出庭很可能会成为对特朗普的传讯,因为按照法庭程序,他会被问及想要如何辩护。

桑德比说,通常在被捕后,被告在可以聘请律师或了解对其指控之前,他们的初次出庭不被认定为“传讯”。而一旦他们请了律师代理,就会在之后面临传讯。

但就特朗普的案子而言,他是在收到传票几天后出庭的。他已经看过起诉书,知道他面临的指控,并与他的律师团队讨论过这些指控。预计他会当庭表明“不认罪”。

“初次出庭是为了向被告介绍他们刚刚被起诉的事实,并告知他们需要一名律师。”桑德比说,“在特朗普的案件中,起诉书已经下达,被告已经完成了初次出庭要处理的事(就会进入下一流程)。”

特朗普还会在法院做什么?会有大头照吗?

特朗普预计会被美国法警局(美国司法部下属部门,是美国最早的联邦执法机关)处理,按标准程序对他进行指纹采集并拍照。根据联邦法院的规定,此类照片不会向公众发布。

据一名执法官员称,法警还将要求特朗普列出他的地址、近亲、电话号码和职业。

在迈阿密法院外会发生什么?

联邦和地方当局在特朗普出庭前加强了安全戒备,法院外可能会举行支持特朗普的集会。据称,“骄傲男孩”(Proud Boys) 的分会至少会组织一批人到场,“骄傲男孩”是一个有暴力历史的极右翼组织,该组织的成员曾因在2021年1月6日袭击美国国会大厦而被定罪。

特朗普会被保释吗?

法官将设定在审判前释放特朗普的条件。专家表示,法官不太可能要求特朗普支付保释金或交出护照才能获释。预计他将自我保释,这意味着在刑事诉讼展开期间,他可能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这次出庭会被电视转播吗?

不,联邦刑事法庭的诉讼程序没有电视转播。但包括记者在内的公众被允许出席,并在事后报道法庭内发生的事情。

监督法庭程序的法官是谁?

此案交由特朗普于2020年任期最后一年任命的佛罗里达州联邦法官艾琳·M·坎农 (Aileen M. Cannon) 法官审理。她将控制审判的进程,为其设定规则。但预计坎农不会在本次出庭,可能会落到地方法官的头上。

“我们当地的规定是地方法官负责初次出庭和传讯。”迈阿密前联邦检察官、现为私人律师的约瑟夫·A·德玛利亚 (Joseph A. DeMaria) 说。

沃尔特·诺塔 (Walt Nauta)也会出庭吗?

是的。特朗普的助手沃尔特·诺塔在起诉书中被列为共同被告,预计将于周二与特朗普一起出庭。诺塔面临六项刑事指控,起诉书称,他为特朗普搬运了装有绝密政府材料的箱子,然后帮助特朗普将它们藏起来。起诉书还称,在调查期间,诺塔在被询问时多次向官员撒谎。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6-30 13:48     标题: 特朗普被控37宗罪,或坐牢100年,警方称将有5万支持者上街抗议

三拾六度七
2023年06月30日 12:29:42

《华盛顿邮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司法部在两个月之内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进行了第二次刑事指控,此次指控的罪名是他离职后对保密文件的滥用。

1.

特朗普或将获得100年监禁

这是迄今为止对特朗普最大的司法威胁,37项罪名,最高可判100年监禁,这使得他成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联邦政府起诉的离职总统。

https://d.ifengimg.com/w1080_h61 ... ze68_w1080_h617.jpg

根据起诉,特朗普与沃尔特·诺塔都被控共同阻碍司法正义。

特朗普被指控37条指控,其中31条指控是蓄意隐瞒国防情报,他还被指控合谋阻碍司法,拒不交出文件或记录,贪污腐化地将文件或记录藏起来,在联邦调查期间将文件隐藏起来,隐藏计划,并被指控犯有虚假陈述和表达罪行。

起诉书说,“特朗普在离开白宫后,把几十个盒子运到了他所住的佛罗里达州棕榈滩海湖别墅,很多盒子里都装着秘密文件。”“特朗普没有权利去占有和保存它们。”

2.

特朗普形式十分险峻


弗吉尼亚的里士满大学的一位法学教授卡尔·托拜厄斯说:“这一罪名是非常严重的。“这份档案中包含了许多让人无法相信的细节,而且大多数都是极具破坏性的。”

他还表示,由于对国家机密信息的错误处理,这一系列的细节以及一些“令人烦恼的”指责,都是“针对政府的有力证据”。

https://d.ifengimg.com/w397_h245 ... ize15_w397_h245.jpg

他说:"所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确认,但是(起诉)中的许多信息让我感到令人信服,而对于陪审团而言,也是如此,很明显,这就是陪审团的看法。”

特朗普18号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篇关于曼哈顿地方检察院腐败和严重政治化的文章,该文章用的是英文内容全是大写的。由于缺乏犯罪证据,特朗普21号才将被捕,而特朗普也呼吁他的支持者进行抗议。

3.

特朗普发动舆论力量为自己脱身


他说:“如今,我国正处于灭亡的边缘。美国的梦想可能不再实现!极端左派无政府主义者不仅抢走了我们的总统大选,还抢走了我们的人心。美国的爱国志士们被抓去当牲口,关进监狱,而那些罪犯和左派的恶棍们却可以逍遥法外,在大街上四处游荡,杀人放火,放火焚烧。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从监狱和收容所涌入我国边界。犯罪率和通货膨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

https://d.ifengimg.com/w640_h360 ... ize59_w640_h360.jpg

如果特朗普真的被抓起来,那特朗普的支持者就会更多,到时候特朗普入主白宫的机会将会更大了。

这正是美国政坛上令人费解的地方。共和党国会议员,特朗普的亲密盟友,格林曾公开表示,“如果曼哈顿的检察官对特朗普提起诉讼,那么特朗普的胜算可能会超过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

结语

不知道特朗普走进监狱大门的那一天,会不会想起2021年1月6日下午华盛顿那明媚的阳光。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7-13 01:07     标题: 特朗普暗示:拜登儿子亨特应该被判死刑

参考消息
2023年07月12日 19:50:14 来自北京市

https://d.ifengimg.com/w500_h352 ... ize29_w500_h352.jpg

参考消息网7月12日报道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7月11日报道,美国佐治亚州一个大陪审团可能开会考虑对前总统特朗普提出刑事指控,与此同时,针对特朗普政敌的调查似乎已经失败,于是特朗普在其创立的美国“真实社交”网站上大放厥词,发表了一系列内容疯狂的帖子,暗示现任总统乔·拜登的儿子应该被判处死刑,并声称掌管白宫的是一位“瘾君子”。

报道称,特朗普是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共和党主要候选人,眼下可能面临近一年来的第三项刑事指控。他最近在网上猛烈抨击一名联邦检察官,就因为后者直截了当地否认对拜登总统之子亨特·拜登的调查工作受到了政治干扰。

据报道,特朗普在另一个帖子里声称,负责调查其涉嫌不当处置机密文件、企图推翻2020年大选结果等问题的“精神错乱”的美国司法部特别检察官,应该转而调查白宫的“可卡因困境”。


特朗普写道:“我敢打赌他们已经知道答案,即使不知道,也能在5分钟里得出结论。问题在不老实的乔和他的好儿子亨特身上?公布调查结果吧,公布录音带吧。我们不能让瘾君子掌握核武库!”

特朗普声称,负责亨特案的检察官戴维·韦斯是个“懦夫”,是曾在特朗普政府内担任司法部长的威廉·巴尔的“小翻版”,而巴尔“从来没有勇气去做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做的事情”。

特朗普写道:“他(韦斯)只是开了交通违章罚单,而不是给出死刑判决。”

报道称,美国司法部上月批准了与亨特·拜登的认罪协议。这份协议有望帮助现年53岁的亨特逃过牢狱之灾。作为交换,亨特将承认未能支付2017年至2018年收入的税款。(编译/刘子彦)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7-20 16:15     标题: 美媒:共和党议员当场掏出拜登儿子不雅照,众院听证会现混乱一幕

环球网
2023年07月20日 10:31:38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野兽日报》报道,当地时间19日,美国众议院监督听证会上出现混乱一幕,共和党籍众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掏出美国总统之子亨特·拜登进行性行为时的裸体照片,引发争议。

https://d.ifengimg.com/w800_h555 ... ize94_w800_h555.jpg
《野兽日报》称,格林当地时间19日在美国众议院监督听证会上掏出亨特·拜登的裸体照片。

报道称,此次听证会主要围绕两名国税局举报人的证词展开,他们举报美国司法部对亨特·拜登的刑事调查处理不当,给予其“优待”。在最初的几个小时里,听证会基本按部就班进行。共和党人主张举报人的证词极为可信,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关于“拜登犯罪家族”和外国贿赂计划的指控。而民主党人则主张对拜登父子的整个调查是“徒劳无益且令人尴尬的做法”。

《野兽日报》描述称,当轮到格林问询时,听证会变成了“一场荒诞的马戏表演”。她手持多张看板,上面印有此前被媒体曝光的亨特·拜登色情图片,询问两位证人是否认为总统之子与卖淫者的关系违反任何联邦法律。美国国税局官员约瑟夫·齐格勒回答她,他需要将格林关于亨特·拜登与卖淫者间交易的问题提交给众议院筹款委员会。


报道称,即使被提醒超时后,格林仍继续向齐格勒询问国税局是否会对“亨特·拜登制作性行为录影”和“在线色情”展开调查。格林的做法受到了一些民主党人的批评,指责这不符合国会礼仪,并认为格林出示的这些照片算不上证据。民主党籍众议员罗伯特·加西亚称,“今天的听证会就像(众议院)多数党的大多数调查和听证会一样,很多指控,没有证据,没有反馈,但显然有一些淫秽照片”。

《野兽日报》称,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办公室没有立即回应关于格林的行为是否合适以及他是否计划对格林采取任何纪律处分的置评请求。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7-27 19:51     标题: 联邦法官拒绝亨特·拜登税务案认罪协议

2023年7月27日 06:25 美国之音
布雷德迈尔

https://gdb.voanews.com/01000000 ... 608b_w1023_r1_s.jpg
乔·拜登总统的儿子亨特·拜登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出庭。(2023年7月26日)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之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此前就税务指控与司法部达成协议认罪,周三(7月26日),在一名联邦法官质疑他的律师与检察官达成的这份协议条款并予以拒绝后,亨特·拜登随后改变态度并提出无罪抗辩。

亨特·拜登在特拉华州东部城市威尔明顿的联邦法院承认,他在2017年和2018年收入超过150万美元,但未缴纳超过10万美元的税款,并在另一起案件中承认在可卡因成瘾期间非法持有枪支。这份认罪协议可能让他免去牢狱之灾。

但联邦法官玛丽莲·诺雷卡(Maryellen Noreika)拒绝了这一协议。

她质疑亨特·拜登的辩护律师与检察官达成的协议范围,特别是这是否是一项全面豁免,使他免受未来因其他调查而受到的起诉,包括共和党人声称亨特·拜登的海外商业交易涉及他的父亲,并在他当选总统之前使他在经济上受益。


亨特·拜登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与检察官迅速达成了一项修订后的协议,涵盖亨特·拜登2014年至2019年的税务问题,承认使用可卡因和持有枪支,同时同意这并没有让他免受任何其他潜在的起诉。

但这也没有成功,紧接着亨特·拜登对税务指控提出了无罪抗辩。

诺雷卡搁置了此案,但表示,一旦协议中待定的措辞得到澄清,她仍可能稍后批准亨特·拜登的律师和检察官之间的协议。


亨特·拜登的律师与联邦检察官之间达成的初步认罪协议条款于上个月公布,涉及亨特·拜登在2017年和2018年未能缴纳税款的指控。

但诺雷卡必须批准认罪协议才能生效。大多数时候,联邦法官接受检察官和辩护律师之间提前达成的认罪协议,但并非总是如此,法官有权审查条款并自行判处刑罚。

寻求阻碍拜登总统2024年竞选连任的共和党议员希望诺雷卡拒绝亨特·拜登的认罪协议,称那是由他父亲的行政当局监督的司法部谈判达成的“甜心协议”。

然而,最初的认罪协议得到了拜登父子家乡特拉华州联邦检察官大卫·韦斯(David Weiss)的同意。韦斯由前总统、共和党2024年总统参选人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任命,并被留任拜登政府,以便能够继续监督这一政治敏感案件。

共和党议员周二向同样由特朗普任命的诺雷卡提交了一份声明,其中包括两名联邦税务征收人员最近在国会的证词,他们声称,国税局和司法部高层官员在解决针对他的税务指控时,对亨特·拜登给予了宽大处理,而不是面临更严重的逃税指控。

亨特·拜登承认自己过去长期吸食可卡因。他在乌克兰和中国从事了一系列可疑的外国商业交易,共和党人在几乎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声称,他曾在其父2017年副总统任期结束、2020年竞选总统之前,向他提供了数百万美元现金。

拜登总统对这些指控嗤之以鼻,他最近回应:“钱在哪里?”或者干脆拒绝回答记者有关共和党指控的问题。

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Kevin McCarthy)周二表示,众议院多数党共和党可以就涉及拜登儿子的指控,以及总统是否获得经济利益对拜登总统展开弹劾调查。

亨特·拜登曾公开讨论过他与酗酒和吸食强效可卡因的斗争,他还在另一起案件中被一名已知吸毒者指控拥有枪支。他同意了一项审前转化计划,如果他遵守协议条款,例如不再拥有枪支,则该指控将从他的记录中删除。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7-27 19:53     标题: 拜登儿子:我要签认罪协议,法官:我不接受

天下事
2023年07月27日 07:26:22 来自北京市


美国总统拜登之子亨特·拜登(Hunter Biden)此前就税务指控与司法部达成协议认罪,7月26日,在一名联邦法官质疑他的律师与检察官达成的这份协议条款并予以拒绝后,亨特·拜登随后改变态度并提出无罪抗辩。


亨特·拜登在特拉华州东部城市威尔明顿的联邦法院承认,他在2017年和2018年收入超过150万美元,但未缴纳超过10万美元的税款,并在另一起案件中承认在可卡因成瘾期间非法持有枪支。这份认罪协议可能让他免去牢狱之灾。

但联邦法官玛丽莲·诺雷卡(Maryellen Noreika)拒绝了这一协议。

她质疑亨特·拜登的辩护律师与检察官达成的协议范围,特别是这是否是一项全面豁免,使他免受未来因其他调查而受到的起诉,包括共和党人声称亨特·拜登的海外商业交易涉及他的父亲,并在其父当选总统之前使他在经济上受益。


https://d.ifengimg.com/w737_h450 ... ize40_w737_h450.jpg

亨特·拜登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与检察官迅速达成了一项修订后的协议,涵盖亨特·拜登2014年至2019年的税务问题,承认使用可卡因和持有枪支,同时同意这并没有让他免受任何其他潜在的起诉。

但这也没有成功,紧接着亨特·拜登对税务指控提出了无罪抗辩。

诺雷卡搁置了此案,但表示,一旦协议中待定的措辞得到澄清,她仍可能稍后批准亨特·拜登的律师和检察官之间的协议。

亨特·拜登的律师与联邦检察官之间达成的初步认罪协议条款于上个月公布,涉及亨特·拜登在2017年和2018年未能缴纳税款的指控。

但认罪协议必须经诺雷卡批准才能生效。大多数时候,联邦法官接受检察官和辩护律师之间提前达成的认罪协议,但并非总是如此,法官有权审查协议条款并自行判处刑罚。

寻求阻碍拜登总统2024年竞选连任的共和党议员希望诺雷卡拒绝亨特·拜登的认罪协议,称那是由他父亲的行政当局监督的司法部谈判达成的“甜心协议”。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7-27 19:56     标题: 认罪协议破裂,拜登之子可能面临入狱,拜登或将成“大输家”

环球网
07/27 16:39环球网官方账号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26日,多家美媒聚焦关于亨特·拜登认罪协议听证会上发生的“戏剧性转折”。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由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命的联邦地区法官玛丽莲·诺雷卡当庭对亨特·拜登与司法部达成的认罪协议提出质疑。在诺雷卡表示不准备接受这份认罪协议后,听证会以该认罪协议破裂而结束。福克斯新闻网称,亨特现在将面临“入狱可能性”,这将可能让他的父亲、美国总统乔·拜登成为“大输家”。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 ... ze881_w727_h401.png
当地时间26日亨特·拜登出席法院听证会时的法庭素描,图自CNN

关于这份认罪协议,据美媒此前报道,亨特·拜登6月与检察官就多项指控达成认罪协议。亨特承认犯有两项税收轻罪,以避免因“在吸毒成瘾时非法购买手枪”的指控而被判入狱。不过,《纽约邮报》称,在亨特26日出席关于认罪听证会时,观察人士本以为诺雷卡很快就会批准司法部与亨特达成的协议,但事实并非如此。

https://d.ifengimg.com/w1065_h58 ... 1662_w1065_h586.png
当地时间26日听证会结束后亨特·拜登离开法院,图自CNN

报道称,诺雷卡询问助理检察官利奥·怀斯,是否如联邦检察官戴维·韦斯一直所说的那样,正在对亨特进行“持续性的”刑事调查。怀斯回答说“是的”,他补充说,如果亨特·拜登的辩护团队不这么认为,“那就没有协议”。对此,亨特的律师克里斯·克拉克回应说,“就我而言,(如果这样),那么这份认罪协议无效”。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当亨特·拜登的律师团队和检察官达成的认罪协议开始瓦解时,他本人在听证会上显得焦虑不安。在法官两次中途离开法庭间隙,亨特·拜登离开被告席与他的律师们挤在一起商议,他眉头紧皱,谈论正在发生的事情。

福克斯新闻网称,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教授乔纳森·特利说,这种情况“极为罕见”,他将法庭上发生的情况比作在一场婚礼上牧师询问是否有人反对,而新娘和新郎都表示反对。特利说,目前的案件状况让亨特处于最糟糕的境地,他没有认罪保护,联邦检察官戴维·韦斯可以对亨特提出任何或所有剩余指控,包括违反《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的重要指控。如果联邦调查局在此类案件中按照正常程序推进调查,亨特将面临“真正的入狱可能性”。《华尔街日报》评论撰稿人威廉·麦格恩则针对26日法庭上出现的情况评论称,“我认为亨特·拜登当然是一个真正的输家,而乔·拜登在未来将是一个更大的输家”。

目前,共和党人正在就弹劾美国总统拜登展开讨论。据美联社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26日再度放风,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可能考虑对拜登总统展开弹劾调查,原因是怀疑拜登家族存在财务问题。这可能使拜登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位面临弹劾的总统。麦卡锡此前在接受福克斯主持人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众议院共和党议员对拜登儿子亨特·拜登商业交易的调查“已上升到弹劾调查的水平”,他还表示“将追查到底”。这被认为是麦卡锡针对拜登可能被弹劾的最强硬的言论。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7-29 17:20     标题: 拜登的败家子儿子承认从中国公司赚得巨额美金

陌上美国
2023年07月29日 11:37:23 来自湖南省

美国总统拜登的儿子Hunter Biden(亨特·拜登)今天在法庭上承认,自己从中国公司曾经赚得66.4万美金。

这是亨特首次向联邦法官承认他从中国公司赚得相当数量的美金,与拜登总统声称的他们家从来沒有在中国公司赚过任何钱的说法直接矛盾。

亨特在法庭上拒绝承认自己存在税务问题,也不认为自己犯下携带武器的联邦罪行。但是他确实是个吃喝嫖赌样样都涉及的家伙,曾经拥有私生子,甚至哥哥去世后与自己的嫂子谈恋爱。

亨特在检察官提议的认罪协议中表示他赚了中国公司的钱。根据福克斯新闻所获得的官方法庭记录,亨特从一家“中国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司”赚取了664,000美元。

亨特自己创办了公司,但是与他合作的中国公司的主席却人间蒸发了。

亨特告诉法官:“我在2017年创办了一家叫做Hudson West的公司,我的合作伙伴与一家叫CEFC的中国能源公司有关联”,亨特说。

“你的合作伙伴是谁?” 法庭问道。

“我不知道怎么拼写他的名字,Yi Jianming(易建明,音译)是那家公司的主席”,亨特回答。

“从一家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公司获得了664,000美元,那是我们之前讨论过的公司之一吗?”,法官问道。

“我想是的”,亨特说,并补充道:“我想是CEFC”。

易建明在2018年后就消失了,名为CEFC公司也破产了。不清楚他得到多少好处,但是亨特却从中获利。亨特在2017年给易主席的电邮中还说:“Please accept the best wishes from the entire Biden family as well as my partners”。“请接受拜登全家和我的合作伙伴的最美好的祝愿”)

问题的严重性是拜登在2020年与川普总统辩论时,矢口否认他们家赚过中国公司的任何钱。

拜登对当时的川普总统说:“就你说的关于中国的生意而言,我儿子并没有赚钱”。“唯一从中国赚钱的人就是这个家伙”,拜登指着川普说:“他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其他人从中国赚钱”。


拜登总统的这个败家子亨特还是耶鲁法学院的毕业生,他是通过开后门进的耶鲁。当年在参议院担任司法委员会主席的拜登请求克林顿总统给耶鲁法学院院长Guido Calabresi打电话,虽然亨特的LSAT不错,但是当年申请本是被拒。院长建议亨特先去乔治城大学法学院,读了一年法学院后转学至耶鲁法学院。根据猜测的作为交换的条件,耶鲁法学院院长Guido Calabresi后来被克林顿任命为第二巡回法庭的联邦法官。

美国的政体似乎正呈现福山说的衰败现象,赵小兰的81岁老公就是明证。参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康奈尔周三在面对媒体时突然僵住,几乎是𣊬间的中风状态。加州民主党参议员Diane Feinstein已经90岁了,她还在位“议政”,Nancy Pelosi也达到83岁的高龄。

美国确实应该有机制诸如参与辩论次数或提名法案数量与质量,让这些老家伙们退出历史的舞台。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8-9 15:38     标题: 美媒:白宫发现的可卡因疑似与拜登家族有关,拜登知道嫌疑人是谁

极目新闻
2023年08月09日 10:48:20 来自湖北

极目新闻记者 李力力 实习生 白林弘

据《纽约邮报》《印度斯坦时报》8月8日报道,今年7月份在白宫发现的可卡因,疑似与拜登家族有关,且拜登已经知道嫌疑人的名字。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ze69_w1200_h768.jpg
拜登(图源:纽约邮报)

当地时间7月2日,美国特勤局在白宫内西翼底层大厅发现一袋可卡因,工作人员检查了相关时间段进入西翼人员的访客日志和监控,仍无法确认嫌疑人,也无法确定袋子被留下的具体时间或日期。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ze87_w1200_h800.jpg
白宫(图源:路透社)

7月13日,特勤局宣布,由于缺乏物证,他们决定结束调查。当时,特朗普在自己的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文,称特勤局停止调查,就是因为可卡因是拜登的儿子亨特带进来的。

《纽约邮报》和《印度斯坦时报》引用了美国记者苏珊·卡茨·基廷发布在《财富士兵》杂志的独家报道。

https://d.ifengimg.com/w1125_abl ... 179_w1200_h1538.jpg
《财富士兵》报道截图

报道称,尽管缺乏公开证据,特勤局仍能够根据足够的线索来识别将可卡因带入白宫的人。然后,他们向拜登通报了结果。

根据这则报道,三位不同的安全消息人士向基廷爆料,称罪魁祸首是“拜登家族圈”中的某个人,但不是与毒瘾作斗争的拜登的儿子亨特。

一位内部人士对基廷说:“如果你想要这个名字,就问乔·拜登。他知道那人是谁。”

基廷随后向拜登的公开号码发短信求证,这个号码是白宫公布的拜登接收普通公民信息的号码。但是,她的短信显示是“未送达”。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ze65_w1200_h437.jpg
基廷发送的短信截图(图源:《财富士兵》)

《纽约邮报》根据这则报道,也向拜登的公开号码发短信求证,得到的是平台的自动回复。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e79_w1200_h1027.jpg
《纽约邮报》短信截图(图源:纽约邮报)

据悉,这篇文章的作者基廷曾在《华盛顿时报》担任报道安全问题的记者,之后担任《华盛顿观察报》的高级编辑。

2022年5月,基廷收购《财富士兵》杂志,并担任长期撰稿人。

基廷说:“我按照他们提供的方式发送了几条短信。每次都被退回。我公布了屏幕截图,表明我使用了白宫告诉我的方法,但没有奏效。”

特勤局发言人安东尼·古列尔米则表示,《财富士兵》声称他们确定了可卡因的所有者,然后向总统通报情况的说法“是错误的”。

“特勤局不知道是谁将可卡因带进白宫的,”古列尔米解释说。“我们没有找到嫌疑人,也没有从中找到可识别的指纹或DNA。”

古列尔还补充道:“我们的调查来源是联邦调查局的独立犯罪实验室。该机构不隶属于特勤局或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在法证科学领域获得全国认可,他们对可卡因进行了非常彻底的分析。”

据悉,拜登上任以来,白宫已经查获了三次毒品。

2022年6月和9月,美国特情局两次在安检处发现了大麻。这些大麻不到0.2盎司,未达到刑事指控的法律门槛,大麻之后被销毁。

2021年3月,拜登的五名幕僚曾因吸食大麻而被解雇。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8-12 12:43     标题: “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可能会出现”

天下事
2023年08月12日 08:01:00 来自北京市


综合外媒报道,8月11日,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任命一直领导亨特·拜登调查的特拉华州联邦检察官戴维·韦斯为特别检察官,韦斯随后表明亨特·拜登可能将接受刑事审判。

路透社报道称,法庭大戏可能会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发挥巨大作用,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观可能会出现:现任总统的儿子面临刑事指控,而他的父亲则竞选连任;其竞争对手很可能是共和党人特朗普,而特朗普自己也面临着至少三项刑事审判。

https://d.ifengimg.com/w975_h549 ... ze113_w975_h549.jpg

在进行了4年的调查后,美国司法部对亨特·拜登提起了三项指控,包括未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两项轻罪指控和非法持有枪支的重罪指控。但在7月26日,亨特与韦斯达成的认罪协议未获特拉华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玛丽埃伦·诺雷卡批准。

司法部长加兰周五宣布,由于“与此事有关的特殊情况”,他任命戴维·韦斯为特别检察官。外媒解读,这一消息的发布意味着之前的认罪协议似乎已经破裂。

不过这一任命遭到了共和党人的普遍嘲讽和谴责。

众议院共和党议长凯文·麦卡锡在推特上表示:“拜登司法部的这一行动不能用来阻碍国会的调查或粉饰拜登家族的腐败行为……众议院共和党人将继续为美国人民追查事实。”

特朗普竞选团队的一名发言人声称,拜登家族几十年来一直受到司法部门的保护,他们应该面临必要的后果。

当共和党人准备加大调查力度时,民主党人对特别检察官的宣布基本上保持沉默。民主党议员似乎对亨特·拜登早前达成认罪协议的消息松了口气,他们可能正盼望在2024年大选前赶紧将此事翻篇。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9-2 15:11     标题: 美国得克萨斯州亨茨维尔市发生山火 部分地区居民紧急疏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
09/02
11:59

当地时间9月1日,美国得克萨斯州亨茨维尔市发生大规模山火,该市部分地区正在进行紧急疏散。据得克萨斯农工大学林务部门表示,该场山火已烧毁约2平方公里(500英亩)土地,目前火势还未得到控制。

亨茨维尔市西北部的大片地区已在进行疏散工作。据沃克县应急管理办公室表示,目前消防飞机正在协助灭火,已要求附近居民撤离。(央视记者 刘旭)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9-16 19:28     标题: 美国华盛顿州一小型飞机坠毁 致1死1伤

环球网
09/16 15:59环球网官方账号  来自北京市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3 ... ize80_w517_h291.png

当地时间9月15日,一架小型飞机在美国华盛顿州萨马米什湖坠毁,机上两人一人死亡,一人伤势严重。

美国联邦航空局表示,失事飞机是一架水陆两栖飞机。目前尚不清楚坠机原因。美国联邦航空局和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正在调查该起事件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9-16 19:29     标题: 美国萨克拉门托一公寓内发生疑似人质劫持事件 致3人死亡

环球网
09/16 18:20环球网官方账号  来自北京市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旧金山9月15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警方当地时间15日在北加州萨克拉门托市一间公寓内发现3人死亡。警方称,该公寓内当日发生过疑似人质劫持事件。

美联社报道称,萨克拉门托县治安官办公室一名官员15日说,警方当日11时左右抵达事发公寓楼。警方最初表示,嫌疑人在疑似人质劫持的情形下将一名女性强行扣留。一名目击者在报警电话中称,其看到枪手向一名受害者开枪。

《萨克拉门托蜜蜂报》援引警方的话说,特警队和谈判人员被叫到现场,但无法与嫌疑人取得任何联系。特警队随后冲破公寓前门,并在房间内发现3名成年死者,其中一人为疑似枪手。警方发言人拒绝证实3人均死于枪伤。警员在处置该起事件的过程中没有开枪。

当日,事发公寓周围一些住户被疏散约1小时。调查人员目前正努力确认嫌疑人是否曾将另外两人扣为人质。(完)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9-27 22:06     标题: 美国汽车工人罢工持续 汽车维修业面临冲击

央视新闻
2023年09月27日 10:36:11

9月26日,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对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的罢工进入第12天,罢工潮进一步扩大。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肖恩·费恩此前表示,目前工会与三大汽车制造商中的福特的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或将达成协议;但与通用和斯泰兰蒂斯两家的谈判陷入停滞,工会因此决定采取更多措施。

目前,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已经扩大罢工范围,新增了数千名罢工工人,并将罢工地点扩大到了通用汽车和斯泰兰蒂斯在美国20个州的38个零部件和分销中心。肖恩·费恩表示,之所以选择零部件和分销中心作为最新的罢工地点,是因为这是为车企们赚取巨额利润的地方。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307_w1920_h1080.jpg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主席 肖恩·费恩:他们创造了巨大利润,是这些工人们让公司得以为继,工人们曾每周工作7天,一天工作12个小时。

美国商会运输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政策负责人德雷克表示,罢工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罢工持续进行,预计很快会看到新车严重短缺情况,从而推高新车价格。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303_w1920_h1080.jpg

美国商会运输基础设施和供应链政策负责人 德雷克:首先,罢工已经影响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从罢工开始就失去了工作。消费者也很快受到影响,如果他们去斯泰兰蒂斯或通用经销商,希望对汽车进行维护,但罢工意味着这些经销商将更难获得日常维护所需的供应;如果你想买一辆新车,你也会开始看到新车短缺的情况。我想,很多美国人已经切身感受到了这些影响。

零部件供应趋紧 汽车维修业面临冲击

受罢工影响,通用和斯泰兰蒂斯等公司的汽车零件也运输受阻,美国多地汽车零部件供应趋紧,部分汽车修理厂出现配件不全、维修周期延长,资金回笼受阻的情况,汽车服务和维修行业也开始承受汽车工人罢工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罢工持续,经销商库存会受到影响,而由于经销商或者修理厂拿不到零部件,原本维修只需要2至3周的汽车现在可能需要2到3个月。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191_w1920_h1080.jpg

汽车服务协会董事会主席 贝纳维德斯:对于能否拿到零件,我们很紧张。到底需要多久能够拿到零件?客户汽车维修需要等待多长时间?汽修店在车辆修好离开前不会得到报酬,如果汽车需要在店里等待两个月,我们将受到很大影响,这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400_w1920_h1080.jpg

供应链分析专家 米尔斯坦:这主要会影响维修业务,两周、三周、四周以后,库存将会被消耗完。那时,如果你的汽车变速箱坏了,你无法得到你需要的零件。我想,罢工的影响会超出人们的预想。

在底特律市周边的一家小型修理厂,平日这里生意繁忙,往来车辆不断。但近日,修理厂负责人表示,受汽车工人罢工影响,汽车零部件运输受阻,他们随时可能因缺少零件被迫停工,进而波及普通消费者的利益。

https://d.ifengimg.com/w1125_q90 ... 258_w1920_h1080.jpg

修理厂服务经理 戴夫·佩斯基:如果经销商不能向我们提供顾客车辆维修需要的配件,他们的车辆就无法开走。车辆无法开走,我们也赚不到钱。
作者: wengkinchan    时间: 2023-9-27 22:09     标题: 拜登赴密歇根罢工现场鼓励车企工人“坚持下去”,网友吐槽

环球网
2023年09月27日 11:19:05 来自北京市

【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姜蔼玲】美联社当地时间26日报道称,当天下午1时左右,美国总统拜登前往密歇根州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罢工现场,他拿着扩音器向车企工人表达声援,鼓励后者不要放弃、“坚持下去”。白宫对此评论说,拜登是美国现代总统历史上第一位走上罢工纠察线的总统。不过,拜登此举似乎也引发不少网友吐槽,有人表示,“一切都是为了选票”。

报道称,26日当天,拜登在罢工现场戴着印有"UAW"标志的帽子,与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罢工者碰拳致意,并表示支持UAW提出的涨薪40%的要求。

https://d.ifengimg.com/w608_h406 ... ze619_w608_h406.png

https://d.ifengimg.com/w621_h387 ... ze584_w621_h387.png
图为当地时间26日,拜登在密歇根州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的罢工现场鼓励车企工人。图源:外媒

据美联社介绍,拜登火热的“亲工会”行动很难与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定于27日访问当地的行程分开考虑。报道称,密歇根州是所谓的“摇摆州”,也是明年总统大选的关键战场州之一。随着特朗普努力在这些州取得进展,拜登及其他民主党人也在宣扬自己“亲工会”的立场。

拜登前往密歇根州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罢工现场的消息经报道后,在社交媒体引发讨论,不少网友发文吐槽。有人表示,“他拍到了他想要的照片,转身就又要镇压罢工了。”↓
https://d.ifengimg.com/w476_h93_ ... size14_w476_h93.png

也有人评论说,“他去只是因为特朗普明天要去。”对此,有网友接着回复称,“然后他就可以说特朗普在学他。”↓
https://d.ifengimg.com/w357_h118 ... ize17_w357_h118.png

还有人直言,“一切都是为了选票。”↓
https://d.ifengimg.com/w357_h53_ ... _size7_w357_h53.png

此前,美联社9月24日报道称,在全美汽车工人联合会(UAW)22日扩大了对通用和斯特兰蒂斯在美国20个州运营的所有38个零部件配送中心的罢工后,这两家汽车制造商的经销商受到打击。随着罢工事件影响的扩大,美国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日前均表示将前往密歇根州支持工会。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