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1975年交通改革:限制车辆进市区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山元 时间: 2015-2-22 09:24 标题: 1975年交通改革:限制车辆进市区
岛国,星事 第8篇
1975年交通重大改革
限制车辆进市区
1975是新加坡交通制度进行重大改革的一年,这年6月1日交通部宣布,从明日起实行限制车辆进入市区制度(英文简称ALS,即Area Licencing Scheme)。在这项制度下,除了星期天和公共假期,每天在上午7时30分到9时30分进入市区的车辆都必须在挡玻璃上张贴进市区的执照。只有特许豁免的车辆例外。
政府是鉴于新加坡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挤,道路堵车情况越来越严重,不得不下“重药”来治理这个“顽疾”。那时新加坡还没建地铁,也没有地下车道,许多马路还是旧路,十分狭窄,仅有两条车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道路就大阻塞,而新加坡经济正在起飞,当时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交通不通,即浪费时间,又影响办事效率,所以,交通问题是当时政府和人民都很伤脑筋的问题。
当年的限制区执照分两种:日票与月票,日票每张3元,月票每张60 元。配合这个制度的实施,当局在进入市区的主要道路竖立限制区关卡,在上午7时30分到9时30分开亮黄灯示意,同时还派警员驻守个关卡,监视在限制时间内开进市区的汽车,如果没有张贴执照,就会被抄牌罚款。
为了减少在繁忙时间进入市区的车辆,政府不仅仅出台一个限制车辆进入市区的制度,而是一整套计划,包括“共同乘车”。如果汽车载满4人,就可以不受限制进入市区,也不需要买执照。
另外,当局还耗资700多万元在市区的边缘设了14个停车场,让不打算在高峰时间开车进市区的驾车人士把车停在限制区外,再乘坐短程巴士进市区,车资一律5角钱。
不过,“共同乘车”与将车停放在市区边沿的计划都不成功。因为很少人愿意这样做。在上午繁忙时间需要开车进市区的人,怎么可能轻易找到人来和他共乘汽车呢?再说,把汽车开到市区边缘再转搭短程巴士进市区,不是更浪费时间吗?何不干脆花3元进市区,或干脆不开车到市区。一些大商业机构的老板、执行员,他们开车的一切费用有公司承担,也不在乎每个月60元的执照费。
由于反应欠佳,许多市区边缘的停车厂使用率低,大半时间基本上空置,后来这个计划就悄然中止了。“共同乘车”也因反应冷淡而不了了之。
时任交通部长的杨玉麟对实行限制车辆进市区的计划做了详细的解释,他希望人们改变出行的习惯,在交通繁忙时间尽量避免开车进市区,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主要是巴士)。他说,这项强制性的措施如果还是不能改善繁忙时间市区的交通拥挤情况,执照费可能从3元提高到5元,必要时当局还会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
限制区执照制度最初是用人工收费,1998年改为公路电子收费制(ERP),1990年又实施拥车证制度(COE),多管齐下,一方面控制车辆的数量,另一方面限制车辆在交通繁忙时间使用。
(上文刊于2015年2月22日联合早报周刊)
[ 本帖最后由 韩山元 于 2015-2-22 10:44 编辑 ]
作者:
德下花园 时间: 2015-3-2 09:29
原帖由 韩山元 于 2015-2-22 01:24 发表
限制区执照制度最初是用人工收费,1998年改为公路电子收费制(ERP),1990年又实施拥车证制度(COE),多管齐下,一方面控制车辆的数量,另一方面限制车辆在交通繁忙时间使用。
当时是用固本的。不知道谁还有收着?
作者:
雾落南方 时间: 2015-3-3 04:01
原帖由 德下花园 于 2015-3-2 09:29 发表
当时是用固本的。不知道谁还有收着?
很多城市都有交通博物館,喚起人民的集体回忆。
新加坡有类似埸地吗?
作者:
韩山元 时间: 2015-3-3 10:35 标题: 国博物馆有收藏旧车票和停车固本。]
[quote]原帖由 雾落南方 于 2015-3-3 04:01 发表
很多城市都有交通博物館,喚起人民的集体回忆。
新加坡有类似埸地吗? [/quote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国博物馆有收藏一些旧车票和旧的停车固本。]
作者:
水滴 时间: 2015-6-14 16:55 标题: 《岛国,星事》08
上一篇:07) 1974年 日本赤军突袭毛广岛
下一篇:09) 1976年 第一次访问中国李光耀会见毛泽东
回到 《岛国,星事》目录
[ 本帖最后由 水滴 于 2015-6-28 14:10 编辑 ]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