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杂文]
时代欠了天才的债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山元
时间:
2012-8-9 09:09
标题:
时代欠了天才的债
时代欠了天才的债
上世纪
60
年代初看了新加坡艺术剧场公演的名剧
《
油漆未干
》,讲的是欧洲一位
天才画家生前穷困潦倒,死后人们才渐渐认识到他的非凡才华,画商四处打听他遗作的下落,要出高价买他的画。戏里的对白我记不得了,但有一句话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脑海里,那句话是:
时代欠了天才的债。
多年后,读了一些欧洲名画家的传记,我想到了法国画家米勒(
1814
—
1875
),他的《拾穗》与《晚钟》是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这位当过农民的大画家一生的大半岁月离不开贫困、潦倒。
1859
年当他完成《晚钟》的时候,他已经一贫如洗,那时正值冬天,一家人正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他自己当时写道:“我们的燃料只够维持两三天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办法才能搞到一些;没有钱,他们是不会给我柴火的
------
”在生活濒临绝境时,米勒一度想自杀。后来他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在米勒逝世后不久,这幅《晚钟》竟以
25
万美元的价格卖出,当时的
25
万美元等于现在的上百万美元。
我还想到了名画《向日葵》的作者梵高
(1853
—
1890)
,那也是一位贫困、潦倒与他长相随的画家,他还多了一个不幸:长期患精神病,他最后是开枪自杀的,只活到
37
岁。他讲过一句令人不寒而栗的话:“伟大人物的历史就是悲剧”,这话用在所有伟人的身上未必准确,但用在梵高自己身上还蛮合适的。现在,梵高的画一幅动辄卖百万美元。时代确实是欠了天才的债,这个债跟一般的债不同在于,永远不必偿还给给债主本人。
在历史上,的确有不少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生前贫病交迫,晚景凄凉,他们作品的价值与对人类的贡献,是死后才被人们发现、肯定并给予高度评价的。
其实,时代不仅仅是欠了天才的债,也欠了很多艺术家、文学家的债,虽然他们不是天才,但是他们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增加了人类的文化财富,然而,只有极少数得到社会很好的酬报。换言之,他们所得到的物质酬报与他们所贡献的精神财富往往极不相称,贡献大而所得少,这是一个普遍现象。
时代欠了天才的债,那么,天才或艺术家、文学家有没有可能欠时代的债呢?前不久参加一个读书会的活动,会上就有朋友提出这个问题,因为文学艺术家没有为大时代留下气势恢宏的大记录(作品),看来像是欠了时代的债。
其实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能给大时代留下大作品(像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固然很好,然而给大时代留下小记录(如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也是必要的,不能把小记录看小,小记录可以是大时代的缩影或侧写,意义和作用不能低估。
再者,天才其实不会欠时代的债,因为当他被公认是天才时,他已经对社会、人类做出非凡的贡献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怎么会欠时代的债呢?
(上文刊于
2012
年
8
月
9
日《联合早报》副刊“四方八面”)
作者:
古长龙
时间:
2012-8-9 09:18
过去的传媒 不可和现代比的。 现在的金子发光的机会很多很快。
要说欠时代债的 往往是那些隐瞒歪曲历史真相的政客。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