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地球生病了:土地沙化与人类生存 [打印本页]

作者: 狮城辩见    时间: 2012-1-11 16:08     标题: 地球生病了:土地沙化与人类生存

一、概念

    土地沙化,是指因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破坏、沙土裸露的过程。防沙治沙法所称土地沙化,是指主要因人类不合理活动所导致的天然沙漠扩张和沙质土壤上植被及覆盖物被破坏,形成流沙及沙土裸露的过程。

    当土壤中的水分不足以使大量植物生长,即使有植物生长了十分稀疏,不能给土壤提供丰富土地是否会发生沙化,决定的因素在于土壤中含有多少水分可供植物吸收、利用,并通过植物叶面而蒸发。任何破坏土壤水分的因素都会最终导致土壤沙化。土地沙化的大面积蔓延就是荒漠化,是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西班牙、非洲、中东、印度和俄罗斯等地区大量原始森林被砍划,目前地球上有20%的陆地正在受到荒漠化威胁。

       土地沙化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全人类生存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的沙漠及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0.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6.7%。当前中国沙漠化土地面积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而且还有加速扩大的趋势。

   土地沙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其危害及其产生的灾害却是持久和深远的。它不仅对当代人产生影响,而且还将祸及子孙。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土地荒漠化、沙化不仅恶化生态环境,衰退土地生产力,威胁江河安全,而且加剧沙区贫困。

    二、原因

     1·气候变化

    有关研究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最突出的特征是温度的显著升高。中国近百年来的温度变化与世界的平均情况基本相似。据研究,1951-1999年中国北方地区最低气温显著升高,暖冬年份连续出现,近50~100年有明显的干旱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开始干旱化趋势加快。

    中国沙化土地集中分布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大陆腹地,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蒸发量最大、最为干旱的地带。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加剧了该区气候和土壤的干旱化。这使得该区的植被盖度降低,土壤结构变的更加松散,加速了土地的荒漠化。另外气候增暖,大范围气候持续干旱,给各种水资源(冰川、湖泊、河流等)带来严重的影响,使冰川退缩、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湖泊萎缩或干涸,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植被因缺水而死亡,失去了保护地表土壤功能,加速了河道及其两侧沙化土地的扩展及沙漠边缘沙丘的活动,使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2·非理开荒

  在荒漠化相对集中的西部地区,曾今有大量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为耕地。自1995~2000年,其中因开垦草地增加的耕地面积占69.5%,因开垦林地增加的耕地面积占22.4%。由于该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为耕地后,在农闲季节土壤失去了植被的保护,加之技术、社会经济条件限制,造成耕地面积大量丧失。

    3·过度放牧

  目前西北地区超载过牧日趋严重,其中新疆、广西、宁夏、内蒙古超载率较高,超载率分别达到了121%、81%、72%及66%。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每支羊拥有的草场面积从50年代的3.3公顷,减少到80年代的0.87公顷,目前仅为0.42公顷。过渡放牧造成了对草地地表的过度践踏,草原地表土壤结构破坏严重,经风吹蚀,大量出现风蚀缺口,牲畜放牧越多的草地,土壤裸露的也越多,形成的荒漠化面积也越大。

    4`滥挖滥伐

    近些年来,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西北地区大规模滥挖发菜、干草和麻黄等野生中药材的事件时有发生。据国家环保局自然保护司96年11月至97年3月调查,近几年,每年进入内蒙古搂发菜的农民有20万人次,1987年以来,中国有关省、区进入内蒙古搂发菜人员累计高达190万人次。“搂发菜”大军涉足的草场面积约为2.2亿亩,遍布内蒙古中西部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等五个盟市。1.9亿亩的草场面积遭到严重破坏,约占内蒙古全部草原面积的18%,有相当部分正处于沙漠化的过程中。其中约0.6亿亩的草场面积被完全破坏且已沙化。由于1.9亿亩草地遭到严重破坏而不能放牧,被迫到其它草场超载放牧的草地要远远大于1.9亿亩,草原负担过重,加速了荒漠化的扩展。

    5`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灌溉比重大,农业、林业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导致水资源需求量增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特别是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匮乏。加之该区对地下水的持续超采利用,导致西部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如陕西关中地区各水源地年均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达2米多。地下水位下降直接引起地表植被衰亡,土地沙化加快。根据有关研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维护其生态环境,地下水埋深维持在2~4米较为合适,否则不能满足天然植物正常用水。如塔里木流域,1972年英苏以下246km长的塔里木河断流,阿拉干以南地下水水位由50年代的3m~5m下降至6m~11m,超过了植物赖以生存的地下水位线,此处森林已失去再生能力,幼苗无法生长,幼树成片死亡。地表植物衰亡加速了土地的沙化。塔里木河流域下游,从1958年到1993年,流动沙丘面积从占土地面积的44.34%上升为64.47%,强度和极强度沙漠化土地增加了3.12%和3.56%。

    三、危害

    1、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67万公顷耕地、235万公顷草地和639万公顷林地变成了沙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后山地区、阿拉善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下游、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河北省坝上地区和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等地,沙化地区平均增加4%以上。由于风沙紧逼,成千上万的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生态难民”。

    中国国家林业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世纪末,沙化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每5年就有一个相当于北京市行政区划大小的国土面积因沙化而失去利用价值,全国受沙漠化影响的人口达1.7亿。

    2、土地生产力严重衰退

    土壤风蚀不仅是沙漠化的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节。风蚀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和细粒物质的流失,导致土壤粗化,肥力下降。据采样分析,在毛乌素沙地,每年土壤被吹失5&<2316;7厘米,每公顷土地损失有机质7700公斤,氮素387公斤,磷素549公斤,小于0.01毫米的物理粘粒3.9万公斤。中国科学院测算,沙漠化致使全国每年损失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等达5590万吨,折合化肥2.7亿吨,相当于1996年全国农用化肥产量的9.5倍。

    3、自然灾害加剧

    还有一个最能让人类有直接感受的危害,那就是导致自然灾害加剧,沙尘暴频繁。
    (资料来源,根据网络编辑)
作者: 狮城辩见    时间: 2012-1-12 08:32

请大家给地球诊诊脉!
作者: 难得清静    时间: 2012-1-12 08:47

日期: 11/01/2012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北京浓雾 航班大乱




(北京综合电)昨天早晨,大雾笼罩北京城,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短时间出现中重度污染,市民出行明显感觉呼吸不畅。

受昨早天气影响,截至昨天中午12点,首都机场延误滞留1小时以上航班80架次,取消43架次。

另外,受浓雾袭击,华北一些地区昨天的能见度也只有300至500米左右,昨天是中国春运第三天,本是交通运输最繁忙的华北运输线,因为遭此浓雾袭击,造成交通严重受阻。

京城东北和西北区各站基本未受影响
据中新社报道,北京市环保局昨天上午10时发布消息称,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六个区、东南和西南部地区各站监测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快速增长,单站最高小时浓度在300到560微克/立方米之间,属于短时间中重度污染。

北京市环保局称,此次大雾过程不属于全市范围,京城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各站基本没有受到大雾影响。中午时分,雾霾已基本散去。
作者: 狮城辩见    时间: 2012-1-12 16:42



QUOTE:
原帖由 难得清静 于 2012-1-12 08:47 发表
日期: 11/01/2012 新闻来源: 联合早报

北京浓雾 航班大乱




(北京综合电)昨天早晨,大雾笼罩北京城, ...

谁能证实“大雾是因土地沙化”造成的吗?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