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诗歌] 五绝·黄菊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8 22:10 标题: 五绝·黄菊
五绝·黄菊
九月九日菊,暗处独自开。
未着赤白墨,故怕扫者来。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2:13 编辑 ]
作者:
君遥 时间: 2011-9-18 22:13
99菊咏会现在开始了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8 22:16
原帖由
君遥 于 2011-9-18 22:13 发表
99菊咏会现在开始了
只有两个平声字的五绝并不易写,需要刻意为之。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9-18 22:19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2:16 发表
只有两个平声字的五绝并不易写,需要刻意为之。
有本事你就写只有两个仄声韵的“五绝”。我敢说读的是“飘飘然”的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8 22:29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8 22:19 发表
有本事你就写只有两个仄声韵的“五绝”。我敢说读的是“飘飘然”的
陶潜桃源好,而今迁何方?
森林藏狐洞,池塘游鸳鸯。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9-18 22:32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2:29 发表
陶潜桃源好,而今迁何方?
森林藏狐洞,池塘游鸳鸯。
嗯,明白了,忽然想起来,牛叫的声音“哞哞”都是平声,连续哞哞就连续平声。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8 22:33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8 22:32 发表
嗯,明白了,忽然想起来,牛叫的声音“哞哞”都是平声,连续哞哞就连续平声。
咩咩~~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8 22:37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2:10 发表
五绝·黄菊
九月九日菊,暗处独自开。
未着赤白墨,故怕扫者来。
五绝,原是五言绝句的简称,现在成了近体诗五绝的专用“术语”。譬如在宋代的《千家诗》和清朝的《唐诗三百首》的“五言绝句”部分,都有古绝。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9-18 22:43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2:37 发表
五绝,原是五言绝句的简称,现在成了近体诗五绝的专用“术语”。譬如在宋代的《千家诗》和清朝的《唐诗三百首》的“五言绝句”部分,都有古绝。
说的是。所以,人们多是根据这一情况,推崇五言古绝。推崇是一回事,但“推崇”不是把它和律绝混淆。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8 23:01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8 22:43 发表
说的是。所以,人们多是根据这一情况,推崇五言古绝。推崇是一回事,但“推崇”不是把它和律绝混淆。
我推崇近体诗五绝,是因为这种形式来之不易,从南朝开始讲究声调,到武则天当政时才完成了诗体的律化(包括律化了的绝句)。我们应该特别珍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文化遗产。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9-18 23:50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9-18 23:01 发表
我推崇近体诗五绝,是因为这种形式来之不易,从南朝开始讲究声调,到武则天当政时才完成了诗体的律化(包括律化了的绝句)。我们应该特别珍惜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文化遗产。
嗯,我曾经把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称作“人的自觉、人文的自觉、语音的自觉”。发现声音的“美的生命律动”——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等,并运用在诗中,这是人对其自身之“美”的了不起的伟大发现!其实,即便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自由诗,也有语言的平仄节奏在里面。闻一多等人曾经对这类形式进行过研究。不过,后来中断了。自由诗走上了完全脱离语言乐感的路子。我觉得,现代自由诗也许只有再度回望语言的音乐感时,才会有更高的成就。可惜,现代人不注重这个了,他们完全用“视觉”形式感代替了“听觉”形式感。音乐成了在诗之外的东西。其实诗就其生命的个体或者个性化的存在而言,乃是个人内心的呼唤和聆听——这就是人的“性灵”的生命律动啊!
呜呼哀哉。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9 00:17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8 23:50 发表
嗯,我曾经把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称作“人的自觉、人文的自觉、语音的自觉”。发现声音的“美的生命律动”——语言的抑扬顿挫和节奏等,并运用在诗中,这是人对其自身之“美”的了不起的伟大发现!其实,即便 ...
五四以来,自由诗不押韵而极富音乐感者,只有上世纪三十年代艾青的诗;押韵而最富音乐感者,是戴望舒的《雨巷》。唯其富有音乐感的诗歌,不拘新诗旧诗,才具备了脍炙人口的先决条件。旧体诗词意境再好,诘屈聱牙,只能孤芳自赏。
作者:
罗贤生 时间: 2011-9-19 11:04
谢谢两老爷子正确言论,感谢不已,虽然骡子犯错不已哈。
作者:
罗贤生 时间: 2011-9-19 11:08
近来想说说真善美是格律诗鉴赏的标尺和创作的方向,这样题目妥否,请教老爷子们。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1-9-19 11:12
你别说,全仄声字也挺好听的嘛。不行得标上古绝,不能打马虎眼,咱们现在就是这样现规定的,也可说临时规定,这代这样规定,近体诗,平水韵沾点光,新声韵古体诗都要特标下。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1-9-19 11:18
对了,不知怎么标,五古,七古,还是古绝?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9-19 11:44
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11-9-19 11:08 发表
近来想说说真善美是格律诗鉴赏的标尺和创作的方向,这样题目妥否,请教老爷子们。
骡子这个题目太笼统,“真善美”是整个文学艺术的方向,不只是诗。太笼统的东西,缺少个性。不入深深打一口小井,便可见地下宝藏。
作者:
罗贤生 时间: 2011-9-19 11:56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9-19 11:44 发表
骡子这个题目太笼统,“真善美”是整个文学艺术的方向,不只是诗。太笼统的东西,缺少个性。不入深深打一口小井,便可见地下宝藏。
相信狐老爷子的哲学脑袋,我看见许多人对诗说的很繁杂,我头晕,想找一点本质的来说,在我骡子脑袋中,而这一点可能似乎只有真善美三个字可以“大总统”一下。若作“闲话格律诗的真善美”之类?
[ 本帖最后由 罗贤生 于 2011-9-19 12:11 编辑 ]
作者:
红楼梦影 时间: 2011-9-19 12:20
是咱前国家领导人啊,黄政委呀。。。。。。老师胆子大了。。。。。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9-19 12:26
我自咏菊,且独爱黄色。取名黄菊者必定与我同好。说不定还会因此诗主动作我的入党介绍人呐。想当官必先入党。家长又不算官,算官也太小了点。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