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诗歌] 赋赋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0:16 标题: 赋赋
赋赋
赋者,古诗之流也。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未成一赋。盖因未知何者为赋,赋为何物也。或堆砌数十言乃至百余言,追求通俗,崇尚质朴,自视之形神俱无,终将与赋无缘矣。是为赋。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27 编辑 ]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0:29
呼吁重诗友 联合声讨“月色千倾”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22 发表
原帖一出我即阅矣。此帖将予删除。他山之是非曲直,与本版无关。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30 编辑 ]
作者:
柳无歌者无聊 时间: 2011-4-23 10:41 标题: 回复 #2 李家三郎 的帖子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4-23 10:42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29 发表
呼吁重诗友 联合声讨“月色千倾”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22 发表
原帖一出我即阅矣。此帖将予删除。他山之是非曲直,与本版无关。
哈哈哈,逗!牛哥是头称职的牛。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0:42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16 发表
赋赋
赋者,古诗之流也。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未成一赋。盖因未知何者为赋,赋为何物也。或堆砌数十言乃至百余言,追求通俗,崇尚质朴,自视之形神俱无,终将与赋无缘矣。是为赋。

“赋者古诗之流”说略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31日06:46 光明网-光明日报
班固在其《两都赋序》中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赋者,古诗之流也”,最早指出赋体文学和《诗经》间的源流关系。后世学者论及诗、赋关系时,常称引此论。然而,这一命题在班固和后世学者笔下的理论内涵却并不一致,颇值得探讨。
先分析班固的本意。《两都赋序》开篇云:“赋者,古诗之流也。”接下来论述道“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衰而诗不作”,“大汉初定,日不暇给”,直到武宣之世,“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的文学(赋)才得以复兴。由于赋的繁盛,“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班固这里不仅是从时间维度上谈论周汉之际文学的发展演变,更是强调文学与社会环境的密切关系:社会昌盛,文学兴盛;国道式微,文学寝息,所以周有《诗经》,汉有辞赋。这就巧妙地给赋戴上了“盛世之文”的冠冕,意谓其有与生俱来的政治胎息。他还明确指出赋可以“抒下情而通讽谕”、“宣上徳而尽忠孝”,“雍容揄扬著于后嗣,抑亦雅颂之亚也”;汉代赋家的创作,与“臯陶歌虞、奚斯頌魯”一样,都是颂美国事。这些文字更是具体地从功用上阐述了赋的政教价值。由此可见,班固的主要意图是,通过强调其政教价值来从理论上提升赋这种朝野共好的艺术的身价地位。由于《诗经》在汉代已经被升格为儒家经典,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具有文学艺术远不可及的地位,所以将赋与《诗经》相比附,说赋是“诗之流”、“雅颂之亚”,无疑可以为赋“贴金”。
作者:
柳无歌者无聊 时间: 2011-4-23 10:43 标题: 回复 #4 梦蝶翁 的帖子
晚生已知错矣!!!!!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4-23 10:44
原帖由
柳无歌者无聊 于 2011-4-23 10:41 发表
哈哈哈,小伙子悠着点,你也很逗。俺看的大笑不已。逗着玩玩,也挺有趣。
作者:
柳无歌者无聊 时间: 2011-4-23 10:46 标题: 回复 #7 梦蝶翁 的帖子
还不如多抽时间看点有用的呢。还真是淌浑水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0:47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3 10:44 发表
哈哈哈,小伙子悠着点,你也很逗。俺看的大笑不已。逗着玩玩,也挺有趣。
我一直关注此帖,之所以感兴趣,无非是因其好玩耳。
作者:
柳无歌者无聊 时间: 2011-4-23 10:48 标题: 回复 #9 李家三郎 的帖子

作者:
红楼梦影 时间: 2011-4-23 10:50
赋赋
赋者,古诗之流也。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未成一赋。盖因未知何者为赋,赋为何物也。或堆砌数十言乃至百余言,追求通俗,崇尚质朴,自视之形神俱无,终将与赋无缘矣。是为赋。
---
赋者,诗化之散文也。诗,文,赋,形式不同,主旨则一,传情达意也。。。。。。。。。。若形神俱无,岂独非赋,亦非诗非文也。。。。噫嘻!!!

作者:
梦蝶翁 时间: 2011-4-23 10:52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4-23 10:16 发表
赋赋
赋者,古诗之流也。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未成一赋。盖因未知何者为赋,赋为何物也。或堆砌数十言乃至百余言,追求通俗,崇尚质朴,自视之形神俱无,终将与赋无缘矣。是为赋。
打回去重写。哈哈哈……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2:01
原帖由 红楼梦影 于 2011-4-23 10:50 发表
赋赋
赋者,古诗之流也。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未成一赋。盖因未知何者为赋,赋为何物也。或堆砌数十言乃至百余言,追求通俗,崇尚质朴,自视之形神俱无,终将与赋无缘矣。是为赋。
---
赋者,诗化之 ...
所以终将与赋无缘矣。是为赋。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2:04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4-23 10:52 发表
打回去重写。哈哈哈……
什么玩意儿!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未成一赋。现终成一赋,就开始艳羡妒忌了,因而必欲扼杀之而后快。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1-4-23 16:08
赋赋有趣!怎么没成呀,写了这么多首了偏说没写。就如写诗,写了一万首了,还觉没有最满意的,就是没写?想来李白未必满意自己的诗,未必喜欢咱们最喜欢的,他最喜欢的一首是咱们都不知道的,没流传下来的诗。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6:12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4-23 16:08 发表
赋赋有趣!怎么没成呀,写了这么多首了偏说没写。就如写诗,写了一万首了,还觉没有最满意的,就是没写?想来李白未必满意自己的诗,未必喜欢咱们最喜欢的,他最喜欢的一首是咱们都不知道的,没流传下来的诗。
他最喜欢的是“大雅久不作”,以其作为诗集的压卷之作。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1-4-23 16:14
你怎么知道?他只是有一天喜欢那个“大雅久不作”,后来他又变了,喜欢另一首了。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1-4-23 16:21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1-4-23 16:14 发表
你怎么知道?他只是有一天喜欢那个“大雅久不作”,后来他又变了,喜欢另一首了。
他又喜欢的是另一组——
越女词 李白
长干吴儿女①,眉目艳星月②。
屐上足如霜③,不着鸦头袜④。
注释 ①、长干,见《长干行》注⑥。儿女,这里指女儿。
②、艳星月,象星和月亮那样光彩明丽。
③、屐,木屐。如霜,形容皮肤洁白。
④、鸦头袜,脚拇趾和其他四趾分开的一种袜子。
越女词 三
耶溪采莲女①,见客棹歌回②。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注释 ①、耶溪,即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县。
②、棹歌,划船时唱的歌。
越女词 五
镜湖水如月①,耶溪女如雪。
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②。
注释 ①、镜湖,在今浙江绍兴县,若耶溪水流入其中。
②、新妆,指刚打扮好的女子。新波,指明净“如月”的耶溪水。两句意为:“新妆”人荡漾于“新波”之上,波光人影相互辉映,景色极美。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