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题: [诗歌] 行香子-春、夏、秋、冬 [打印本页]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5 21:16 标题: 行香子-春、夏、秋、冬
文/笑聊 (一)春
淡月迷朦,疏影惺忪。记东君、传信飞鸿。临风香布,依雨幽重。任漫天星、漫天雾、漫天风。
柳摇新绿,鹭翼长空。过春社、旧燕相逢:一番软语,商量难同。筑几多高、几多远、几多工?
(二)夏
湖水烟飘,山翠天骄。听蛙语、断续闲唠。西塘荷约,东海龙潮。正日中午、雷阵雨、润禾苗。
蝉鸣不已,雀影难消。烦心事、汗涩风遥。清凉一阵,惬意轻搔。会两三友、诗与酒、唱和聊。
(三) 秋
浅唱低吟,怀远唯琴。登高处,极目舒心。天高云淡,指点探寻。酹三杯酒、抒情赋、敞胸襟。
碧波湖水,叠翠山深。蝉声哑,寒战风侵。蛩鸣静赏,雁唳归林。目夕阳好、云彩幻、惜如今。
(四)冬
雁唳长空,菊败江东。晚来时、史册随从。悬灯光照,研读方浓。正暖炉起、煮黄酒、数英雄。
萧萧落木,瑟瑟西风。尽捎得、满腹词锋。堂前旧燕,知与谁同?识几人物、几朝代、几寒冬。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5 23:06 编辑 ]
作者:
柳无歌者无聊 时间: 2010-7-25 22:22 标题: 回复 #1 笑聊 的帖子
拜读 欣赏 这词牌是不是上下两片要对仗呢? 请赐教 学习看看过几天填个来 增加点笑料
晚上好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5 22:51
行香子
《中原音韻》、《太平樂府》俱注雙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中呂引子。
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
晁補之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更黃鸝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細履斜暉。
⊙●○○ ⊙●○○ ◎⊙⊙◎●○○ ⊙○⊙● ◎●○○
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 ⊙⊙● ●○○
何妨到老。常閑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顏難強。拙語多遲。
⊙○◎● ○○⊙● ●⊙○⊙●○○ ⊙○⊙● ◎●○○
但醉同行。月同坐。影同歸。
●◎○⊙ ◎⊙● ●○○
此調以晁詞、蘇詞、秦詞、韓詞為正體,正韓詞一體,填者頗少。按,此五首字句悉同,所辨者,在前後段起二句,或押韻、或不押韻耳。若杜詞之或添字、或減字,趙詞之減字,李詞之添字,皆變體也。此詞前段起句,後段第一、二句,俱不用韻,晁詞別首〔雪裏清香〕詞,正與此同。又,王銑〔金井先秋〕詞,亦與此同,惟前段第三句〔幾回驚覺夢初長〕,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異。葛勝仲詞,前段第三句〔漸老人不奈悲秋〕,老字仄聲;晁詞別首,後段第一、二、三句〔芳尊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攜手同歸〕,折字、玉字俱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其餘悉參類列諸詞,惟杜詞平仄獨異,即不復校。
又一體 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
蘇軾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銷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
○●○○ ○●○○ ○○● ●●○○ ●○●● ●●○○
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
●●○○ ○○● ●○○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
○○○● ○○○● ●○○ ●●○○ ●○○● ○●○○
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 ○○● ●○○
此與晁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異。按,晏幾道〔晚綠寒紅〕詞及蘇軾別首〔北望平川〕詞,皆與此同。又,歐陽修詞,前段第三句〔藍溪水染輕裙〕,少一字,後段第三句〔向越橋邊青柳朱門〕,多一字,查張先集,刻前句作〔藍溪水深染輕裙〕,後句作〔越橋邊青柳朱門〕,仍與蘇詞體同,故不另錄。
又一體 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四平韻
蘇軾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共誇君賜。初拆臣封。
●●○○ ○●○○ ●○○ ○●○○ ●○○● ○●○○
看分香餅。黃金縷。蜜雲龍。
●○○● ○○● ●○○
鬥贏一水。功敵千鍾。覺涼生、兩腋清風。暫留紅袖。少卻紗籠。
●○●● ○●○○ ●○○ ●●○○ ●○○● ●●○○
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 ○●● ●○○
此與晁詞同,惟前段第一句押韻,後段第二句亦押韻異。按,蘇軾〔一葉舟輕〕詞,晁補之〔歸鳥翩翻〕詞,晁次膺〔別恨綿綿〕詞,葛勝仲〔風物颼颼〕詞,趙師俠〔春日遲遲〕詞,汪莘〔策杖溪邊〕詞,洪瑹〔楚楚精神〕詞,黃昇〔寒意方濃〕詞,皆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六十六字,前後段各八句,五平韻
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
●●○○ ●●○○ ●○○ ○●○○ ●○●● ○●○○
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 ●○● ●○○
遠遠苔牆。隱隱茅堂。颺青旗、流水橋傍。偶然乘興。步過東崗。
●●○○ ●●○○ ●○○ ○●○○ ●○○● ●●○○
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 ●○● ●○○
此亦與晁詞同,惟前段第一句押韻,後段第一、二句俱押韻矣。按,辛棄疾〔白露園蔬〕詞,劉過〔佛寺雲邊〕詞,蔣捷〔紅了櫻桃〕詞,張翥〔水遠天低〕詞,元好問〔漫漫清池〕詞,皆與此同。
又一體 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
韓玉
一翦梅花。一見銷魂。況溪橋、雪裏前村。香傳細蕊。春透靈根。
●●○○ ●●○○ ●○○ ●●○○ ○○●● ○●○○
更水清冷。雲黯淡。月黃昏。
●●○○ ○●● ●○○
幽過溪蘭。清勝山礬。對東風、獨立無言。霜寒塞壘。風靜譙門。
○●○○ ○●○○ ●○○ ●●○○ ○○●● ○●○○
聽角聲悲。笛聲怨。恨難論。
●●○○ ●○● ●○○
此與晁詞同,惟後段第一、二句押韻異。
又一體 雙調六十八字,前後段各八句,四平韻
杜安世
黃金葉細。碧玉枝纖。初暖日、當乍晴天。向武昌溪畔。于彭澤門前。
○○●● ●●○○ ○●● ○●○○ ●●○○● ○○●○○
陶潛影。張緒態。兩相牽。
○○● ○●● ●○○
數株堤面。幾樹橋邊。嫩垂條、絮蕩輕綿。繫長江舴艋。拂深院鞦韆。
●○○● ●●○○ ●○○ ●●○○ ●○○●● ●○●○○
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煙。
○●● ●○● ●○○
此亦晁詞體,惟前後段第四、五句各添一字,第六句各減一字異。句中平仄,亦與各家小異。
又一體 雙調六十四字,前後段各八句,五平韻
趙長卿
驕馬花驄。柳陌經從。小春天、十里和風。個人家住。曲巷牆東。
○●○○ ●●○○ ●○○ ●●○○ ●○○● ●●○○
好軒窗。好體面。好儀容。
●○○ ●●● ●○○
燭灺歌慵。斜月朦朧。夜新寒、斗帳香濃。夢回畫角。雲雨匆匆。
●●○○ ○●○○ ●○○ ●●○○ ●○●● ○●○○
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鍾。
●○○ ●○● ●○○
此與秦詞體同,惟前後段第六句各減一字異。按,《太平樂府》雙調詞,前後兩結,一首〔似夢中身,石中火,水中鹽〕,〔是漢張良,越范蠡,晉陶潛〕者,秦觀詞體也;一首〔盼佳音,無佳信,誤佳期〕,〔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者,即此詞體也。
又一體 雙調六十九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三平韻
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色。關鎖千重。
●●○○ ○●○○ ●○○○●○○ ●○●● ○●○○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 ○○● ●○○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 ○○○● ●○○●●○○ ○○●● ●●○○
甚一霎兒晴。一霎兒雨。一霎兒風。
●●●○○ ●●○● ●●○○
此與蘇軾〔攜手江村〕詞同,惟後結三句各添一字異,亦襯字也。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5 22:58
戏赠笑聊(新声韵)
无锡文友,颇擅风骚。
学富闲咏,才高笑聊。
相逢北美,共议南朝。
今古中外,时游一遭。
以此来迎接老朋友、新主人。随后蜗牛将独自夹道欢迎。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5 23:11
原帖由 笑聊 于 2010-7-25 21:16 发表
文/笑聊 (一)春
淡月迷朦,疏影惺忪。记东君、传信飞鸿。临风香布,依雨幽重。任漫天星、漫天雾、漫天风。
柳摇新绿,鹭翼长空。过春社、旧燕相逢:一番软语,商量难同。筑几多高、 ...
等待懂词的来指点,对这个词牌不熟,毕生只填过一个,还不像样。因为敝帚自珍,才收到《红叶集》里。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00:33
笑聊做东游蠡园
太湖赏景,范蠡来迎。
契阔谈宴,晨昏叙情。
西施陪座,勾践吹笙。
大款财足,明君意诚。
鼋头渚翠,牛犊山横。
目遇成色,风过得声。
名园娼盛,盛世官清。
酒绿贪灭,灯红雅生。
陶朱公送,梦醒书城。
过,旧有平仄两读而义同。
书城,“坐拥书城权作将,指挥草木信皆兵。”——童年由外祖父此联,才知道有“书城”一词。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6 15:18
回复2#
你好!初来乍到,望朋友们指点。
“这词牌是不是上下两片要对仗呢?”这个问题李先生已经从侧面作了回答。也列举了诸多词证明了无须对仗。同时我们也看到,这个词牌的四字句,尤其是上下片开头,对仗的也很多。
谢谢朋友探讨!诗握!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6 15:32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5 22:58 发表
戏赠笑聊(新声韵)
无锡文友,颇擅风骚。
学富闲咏,才高笑聊。
相逢北美,共议南朝。
今古中外,时游一遭。
以此来迎接老朋友、新主人。随后蜗牛将独自夹道欢迎。
谢谢兄长赞誉,到这里来是向大家学习来了。
还望兄长多多指点为盼!
戏和李兄:
山东兄长,学富魁元.
幽默开口,风骚导言.
勤于指点,乐与同源.
北美相识,余生共喧.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6 15:39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6 00:33 发表
笑聊做东游蠡园
太湖赏景,范蠡来迎。
契阔谈宴,晨昏叙情。
西施陪座,勾践吹笙。
大款财足,明君意诚。
鼋头渚翠,牛犊山横。
目遇成色,风过得声。
名园娼盛,盛世官清。
酒绿贪灭,灯红雅生。
陶 ...
真的欢迎兄长和朋友们到无锡来做客!
无锡民间传说之蠡湖.猪婆龙及其他
无锡地处长江下游,南临太湖,东邻东海,北靠长江,属冲积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全国闻名的“渔米之乡”,素有“小上海”之称。著名的国宝“清明上河图”,其中就有描写无锡“三里桥”米市的繁华场景。京杭大运河贯穿整个锡城。无锡山水秀丽,风景优美,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美丽传说... ...
蠡湖原名漆湖.五里湖,属内湖。原与太湖不通,中有犊山.浦岭相阻。湖四周山上遍生漆树而得名漆湖;又因湖方圆仅五里,故又称五里湖。改称蠡湖是与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有关。相传越国王勾践历经卧薪尝胆之苦,在谋臣文种和范蠡的辅助下,打败了吴王夫差。蠡深知勾践心胸狭小,能同苦而不能共享福,故而屡次劝说文种与其一起隐退。劝说未果,蠡携西施泛舟五里湖远去,至宜兴隐姓埋名,将制陶手艺传播于世,今宜兴制陶为一绝。其又善经商,不下经年,累积甚富,世称“陶朱公”。被制陶业,商界奉为鼻祖。因蠡携西施泛舟五里湖,故此湖由蠡之名而改为蠡湖。至今锡城留有多处与蠡有关的遗迹。... ...
古时太湖与蠡湖之间有中犊山相阻,每逢暴雨季节,蠡湖周边之水汹涌汇聚而至,周边皆山无法泄去,百姓屡受水涝之苦。为免水涝之灾,先民齐心协力,开凿疏浚,劈山泄水,虽经数十年苦斗,终因石门难开。先民收效甚微,期待有神力相助,以解困惑。时有朝臣张勃者,乃勤政爱民之清吏也。张公耳闻目睹百姓之苦,遂请临灾区,率民抗灾,并开掘犊山。此举感动上苍,便施法,使勃化为猪身人首之怪物,时有识者谓:此乃猪婆龙神兽云云。
猪婆龙神勇无比,劈风斩浪,所向披靡,潜入水底,一口吞入水患之怪“水狗”,当此时也,云中有雷电霹雳之声曰:“开门!开门!”猪婆龙应声用其鼻奋力拱开犊山、浦岭两门,蠡湖终与太湖相连。从此太湖之畔--无锡成为山明水秀,鸟飞鱼跃之人间福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乐居安业。张勃化身猪婆龙显神威,战妖孽,治理太湖,变灾区为良田,造福乡里,功德无量。百姓有口皆碑,被上苍封为掌管狱渎之水神。为表其功德,百姓在本邑南门建“张元庵”。塑金身,尊其为“张大帝”,世代祭祀。
又每至农历二月十八,天必大风大雨。 民间俗语云:风女儿,雨女儿,二月十八嫁女儿。民间传说此乃“张大帝”嫁女也!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5:59
原帖由 笑聊 于 2010-7-26 15:39 发表
真的欢迎兄长和朋友们到无锡来做客!
无锡民间传说之蠡湖.猪婆龙及其他
无锡地处长江下游,南临太湖,东邻东海,北靠长江,属冲积平原。土地肥沃 ...
据蜗牛考证,范蠡离休后,并无与西施泛舟五湖的风流韵事,而是到了我们山东的陶定,才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之一。故唯独山东才因地灵,而使得外乡人成为人杰。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6:05
范蠡画像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http://baike.baidu.com/view/22142.htm?fr=ala0_1_1
网文不及《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科学。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6:09
原帖由 笑聊 于 2010-7-25 21:16 发表
文/笑聊 (一)春
淡月迷朦,疏影惺忪。记东君、传信飞鸿。临风香布,依雨幽重。任漫天星、漫天雾、漫天风。
柳摇新绿,鹭翼长空。过春社、旧燕相逢:一番软语,商量难同。筑几多高、 ...
四首都喜欢,值得我学习。等虫儿等来继续推敲,看是否有可修改之处。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6 16:20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6 15:59 发表
据蜗牛考证,范蠡离休后,并无与西施泛舟五湖的风流韵事,而是到了我们山东的陶定,才成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之一。故唯独山东才因地灵,而使得外乡人成为人杰。
真如天仙配中董永的故乡,安徽、湖北在争;梁祝故事中,梁山泊的故乡,江苏宜兴,安徽广德也在争。只要知道就行了。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6:43
戏步郭沫若《蠡园唱答》(其一)韵
往事剩荒丘,蠡园宜缓揉。
传闻多古趣,时尚领潮流。
误国当深责,刺贪无苛求。
五湖天下仰,导姐在前头。
导姐,导游小姐之简化。
关机后瞬间戏作一个,可见五律比四律容易写。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6:48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6 16:43 发表
戏步郭沫若《蠡园唱答》(其一)韵
往事剩荒丘,蠡园宜缓揉。
传闻多古趣,时尚领潮流。
误国当深责,刺贪无苛求。
五湖天下仰,导姐在前头。
导姐,导游小姐之简化。
关机后瞬间戏作一个,可见五律 ...
临屏打原玉——
何用垒山丘?蠡园太娇揉。(?)——莫非书本有误?且此句犯孤平,范蠡的蠡在此当读仄声。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6:51
范蠡的“蠡”读几声?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8-23 07:07
提问者: 人生自古有情痴 - 二级最佳答案检举
应该读三声,因为是人名
蠡
lí
〈名〉
瓠瓢,用葫芦做的瓢 [calabash shell serving as dipper]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又如:蠡升(容量一升的瓢子);蠡帽(防矢石的盔帽。其形似瓠瓢,故名);蠡勺(一瓢勺);蠡见(喻肤浅的见识);蠡酌管窥(用瓢量海水,从竹管里看天。比喻见识浅薄,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片面)
另见lǐ;luó
蠡测
lícè
[measure the sea with an oyster shell—have a shallow understanding of a person or subject;shortsighted] 即蠡酌。以瓠瓢测量海水。比喻见识短浅,以浅见量度人,“以蠡测海”的略语
以蠡测海。——《汉书·东方朔传》
蠡测管窥
蠡
lǐ
〈动〉
虫蛀木 [eat;insect eats a wood]。引申为器物久磨将断的样子
蠡,虫啮木中也。——《说文》。段玉裁注:“蠡之言剺也,如刀剺物。”
以追蠡。——《孟子》
蠡
lǐ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另见lí;luó
蠡
luó
<名>
通“蠃”。蜾蠃 [eumenid]
谅不登樔而椓蠡兮,得不陈力而相追。——汉·班昭《东征赋》。注:“蠡与蠃古字通。”
另见 lí;lǐ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6:53
蠡
lǐ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另见lí;luó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6 19:36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7-26 16:53 发表
蠡
lǐ
——人名、地名用字。如: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蠡县(在河北省中部);蠡湖(在江苏无锡市东南)
另见lí;luó
纠正一下,蠡湖,在江苏无锡市西南。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0-7-26 19:43
欢迎笑聊,名字很好听
春似燕呢喃,夏里任闲适,秋中得况味,冬好把书翻,四季分明,赏读!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6 19:52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0-7-26 19:43 发表
欢迎笑聊,名字很好听
春似燕呢喃,夏里任闲适,秋中得况味,冬好把书翻,四季分明,赏读!
感谢非非斑竹雅评,鼓励!问好斑斑!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7-26 19:56
【163】读《大雅•生民》偶感
周人之母,天赐胎珠。
帝喾惊喜,姜嫄实殊。
三皇五帝,四化千图。
华夏今古,何当有无?
新诌一个,刚刚出炉。
作者:
红楼梦影 时间: 2010-7-28 10:32
境界幽美.................好词................
作者:
笑聊 时间: 2010-7-28 14:54
原帖由 红楼梦影 于 2010-7-28 10:32 发表
境界幽美.................好词................
谢谢雅誉鼓励,问好!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8-7 22:23
http://www.sgwritings.com/bbs/vi ... &extra=page%3D1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