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其它]
网络版《篆书字库》辨误
[打印本页]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3-31 14:16
标题:
网络版《篆书字库》辨误
网络版《篆书字库》辨误
兩箇黃鸝鳴翠柳
門泊東吳萬裏船
鸝——当为“黎+隹”
泊——右当为“百”
裏——当为“里”
作者:
非非
时间:
2010-3-31 17:03
就是说这个泊字是后来创造的?以前百字就当泊?百有多解?
[
本帖最后由 非非 于 2010-3-31 17:04 编辑
]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4-1 00:10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0-3-31 17:03 发表
就是说这个泊字是后来创造的?以前百字就当泊?百有多解?
通过查个别字的写法,我突然悟到某个字在古代的读法。
譬如“自”,汉代读作“鼻”,唐代读作“疾二”。
原来,许慎时代,还没发明反切,而徐铉是根据唐韵注明反切的。
《说文解字》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创稿,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写定。
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徐铉等校订。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4-1 00:27
QUOTE:
原帖由
非非
于 2010-3-31 17:03 发表
就是说这个泊字是后来创造的?以前百字就当泊?百有多解?
水边加个“百”,电脑字库不备。起码在公元986年前,淡泊的“泊”就是这个写法,说文的注解太简单:“浅水也,从水百声。”徐铉注曰:“匹白切。”——至于如何反切,问题就麻烦了,因为不同地区的人,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反切的结果必然不同。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4-1 00:29 编辑
]
作者:
马夫
时间:
2010-4-1 06:36
李老先生对字源也有如此精辟的研究,敬佩!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4-1 12:47
朱雀橋邊野草华
草——当为艸。“自保切。臣(徐)铉等曰:今俗以艸木之艸,别作皂字,为黑色之皂。……”徐铉等认为草即肥皂之皂。而皂字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无意义,无以下笔。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4-1 12:51
QUOTE:
原帖由
马夫
于 2010-4-1 06:36 发表
李老先生对字源也有如此精辟的研究,敬佩!
问好先生!不外乎甲骨文字典、金文编、石鼓文、说文解字等闲书上的内容,用着时就查一下而已。
作者:
李家三郎
时间:
2010-4-1 12:54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0-4-1 12:51 发表
问好先生!不外乎甲骨文字典、金文编、石鼓文、说文解字等闲书上的内容,用着时就查一下而已。
另,我的现代人编写的五卷本篆书字典丢失了,需要时只好图方便从网上查阅,而网上的东西偶尔有误。
欢迎光临 随笔南洋网 (http://www.sgwritings.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