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杂文] 我的母校-平仪中学(附小)
草民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71802
精华 38
积分 2502
帖子 883
威望 161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0-8-2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23-4-1 12: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的母校-平仪中学(附小)

最近,出席平仪中学的新书发佈会,新书Celebrating the glorious years,以图片敍述平仪中学从1930年至2022年,从一间座落在穷乡僻壤的甘榜,简陋的校舍到今日的勿洛新镇里,一间设备齐全,有室内体育馆,冷气大礼堂,艰苦的创校历程。
公立平仪学校建立于1930年,那是一间华文小学,后来在1957年增设中学,改名平仪中学(附小)。
中学因为成绩不理想,在1966年停办,小学则因为大环境的改变,教育部在1970年前后,把剩余的小学师生,全部调到勿洛的务德小学(英校),平仪中学(附小)就此寿终正寢。
70年代,随着勿洛新镇的发展,许多新建的学校,都以地方命名,当时的囯会议员,邝摄治先生有鉴于此,建议让附近己关闭的学校复名,才有了平仪中学(Ping Yi Secondary School)和平仪小学(平仪小学后来也在教育部的整合中消失)。
平仪中学(附小)原是一间华文中学,英文原名Peng Ghee High School, 新加坡的华文中学沿用High School来区别于英校的Secondary School, 现存的原华校中学也都保留着High School, 如中正中学(Chong Cheng High School),德明政府中学(Dunman High School)等。
平仪中学改用Secondary school, 无形中失去了它是一间由华校转为英校的延续性,抹去了早期华侨南下,披荆斩棘,村民们含辛茹苦,在三餐不继的情况下,把儿女送进学校,保存民族文化的甘榜精神。
因此,当时平仪中小学的复名,在老校友的眼中,只是借屍返魂,实际意义不大。
明年,平仪中学将和育青中学合併,新校名为Bedok Green Secondary School(育青中学的英文校名),华文校名釆用平仪中学,一边保留英文名字,一边则保留华文名字,这个皆大欢喜的壮举,实际上叫人啼笑皆非!改名后的新中学,两校的老校友,就像是跟随离异的父母再婚,新婚的父母,感情再好,对随嫁娶而来的儿女,始终无法弥补非亲生父母的遗憾,新中学的校友,有异父同母的,异母同父的,和同父同母的,基因错综复杂,更叫人无以适从!
身为平仪中学(附小)的校友,旧校址不知何处,校名也改了,祖墳不在,遗容似曾相识,现存的养父养母又改嫁了,情何以堪?
百年大店,有它存在的价值,但不是每间老店,都能成为百年老店,学校也是一样,是历史的取舍,校友也只能认命。



- [ ]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11 05:02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7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