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2 18: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何处惹尘埃?

何处惹尘埃?
冷风细雨


昨夜突然吹来一阵强风。天空瞬间布满淡粉红的薄膜状物。拉式玻璃窗最大限度的敞开。天空被铁花切割成无数形状规则的小块状。风穿过窗户,直径闯入屋内。这股风力撩动客厅里所有的物件。吊在天花板的新年雕饰在空中乱舞。连挂在窗前墙角的帘子,也被挑拨得在此时借势迅速膨胀。霎时就挺起胸脯,激昂得像在发表伟大的演说。激动得像欲扑过来与我厮杀。帘子在腰间被带子系在墙上,是飞不出墙角。是纸老虎一只,完全不需要感觉到任何威胁。


帘子好像看穿了我的藐视。不知怎么叫唤来了一阵雷驰般的狂风。电光火石间,帘子扑向靠在墙角的无门式橱柜。橱柜上尽放置了些小巧可爱的玩偶。也有塑胶制,也有布娃娃,也有瓷器的可爱造型雕塑。帘子拼了命的扑上来再摇晃扫动,再退缩回去紧贴着窗户的铁花。眼睛无法跟上这瞬间的变化。耳朵倒听到好几声东西被打翻和掉落的声响。


眼见帘子又要夹着强风的威力再造次。我跨箭步到窗前用右手挡住帘子的第二轮攻势。再向左边移动,左手穿过铁花的其中一格。五根手指紧抓住玻璃窗的铝框。手胙用力拉动把玻璃窗关上,切断帘子的外援。这一系列的动作堪称干净利落一气呵成。连大脑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谁说身体各机能完全是隶属大脑管制?在这种时候大概体内的所谓潜意识就直接发出指令。还是这仅是身体的反射动作?


帘子失去了外援,立马泄气,回复平常的低调。外头的强风并不甘心就此作罢,继续透过玻璃窗的小缝隙钻入室内狂叫着。呼呼呼呼。。。听得人心里发麻,怪可怕的。还是赶紧把玻璃窗完全关上,不听为净。


帘子是淡米中焕发出点丝质的光彩,宛如个庄严而委婉的少女。矜持的在一角窥看大厅的一切。偶尔还听到它随暖暖的晚风弹奏着悠扬的琵琶乐曲。或许当在大家都在享受这平和时,风早就轻轻在它耳边鼓动。终于逮到个东风大起的时机,把它内在的邪恶引了出来。嗜血的丑陋马上现形再也奈不住,要大肆破坏。
帘子是风的凶器。玻璃窗是我隔离风的盾牌。整个事件需要风和我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稍有差错,结果会完全不同。这时间和时空的配合难道是单纯靠巧合来撮合?要是一切根本就只是巧合。那生命本身就是个误会。


还是在某处有个万能的主宰在拨弄着我们?还是都都被所谓的命运套牢,身不由己动弹不得?其密语就深藏在生辰八字或掌纹里。等待人们来寻找探秘。还是如佛家说的一切都是是因果?人人都深陷在因果的泥沼里不能自己。


当然这些都只是笔者自己的狂想。风不就是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自然现象。吹过窗户,跟帘子刚好相遇。帘子只是单纯的自然的随风飘起来。刚好扫到在橱柜里的小东西,又因为地心吸引力而掉落地上。


身体和大脑都会有所谓的反射反应。在面对某个情景是就会下意识的作出某个反应。或许是为了自卫,可能根本是毫无道理。
单纯而自然的现象引出了如此多的胡言乱语。不禁想起六祖慧能的偈语: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一稿定于公元二零一一年五日

[ 本帖最后由 冷风细雨 于 2011-10-23 02:00 编辑 ]
顶部
夕野氏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2862
精华 66
积分 15370
帖子 6859
威望 8308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9-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2 21: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哟,这阵风怎么刮得那么禅?赞一个。
顶部
林子 (热带雨林)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林中自悠然


UID 555
精华 38
积分 11133
帖子 5012
威望 6085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2-2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2 23:1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 冷风细雨 的帖子

有点悲观、忧郁, 是冷风!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3 01: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夕野氏 于 2011-10-22 21:15 发表
哟,这阵风怎么刮得那么禅?赞一个。

其实是练笔写玩玩。突然脑海里浮现六祖慧能的偈语。还真是好玩。。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3 02: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林子 于 2011-10-22 23:18 发表
有点悲观、忧郁, 是冷风!

要是这风能再冷点就更好。。。冷得酷无情那就更棒。
顶部
wavelets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UID 84946
精华 0
积分 282
帖子 132
威望 150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11-2-16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3 09: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境风吹识浪

有禅机,颇有“境风吹识浪”的意味。下面转个文章片段,和大家分享一下:

境风吹识浪
http://fjcjg.com.cn/html/fjbz/fxz/fxdg/2011/0114/26956_2.html


我们一切心理的思维、观念、情绪等等,基本上都是依他而起。在唯识学上,称为“境风吹识浪”。我们的心性原本有如风平浪静的湖水,一有了风,就生起波浪。就湖水来讲,有起波浪的“可能”,却不能自生,一定要靠风来吹动,或其他力量来引动。我们的心性也是一样,有生起“识”的功能,但“识”不自生,必定要“根”“尘”(境)相对,才起“识”的作用。这就是依他起性的最根本原理。

西方的唯物思想,只看到这一点。认为一切物质可以影响心理。因此,困于物质来制约人的思想。可是却没有了解到,能够起这些思想的背后,还有一个能起的“功能”。这个功能,却是超越一切物质,不受一切物质所制。如果能够了解到这一点,就不会把人当做物质来看了。

凡是人,对于依他所起的一切思想、观念、情感等等,在心理与生理上,形成了习惯以后,就会普遍的计度着,想尽办法,把他牢牢抓住,这一种心理的性质,就称为“遍计所执性”。

好比就口味来讲,有的地方的人,喜欢吃辣的,有的地方的人,却喜欢吃甜的。这就由于依他所起的习惯,当他养成以后,就不容易去掉,这就是“遍计所执性”。

学禅学佛,就是要去掉“依他起”与“遍计所执”这两种心理毛病,而后剩下来去不掉空不了的,本来圆满、现成而实在的本性,证得这种本来就有的“圆成实性”,就是学佛学禅的理趣。

[ 本帖最后由 wavelets 于 2011-10-23 09:46 编辑 ]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3 15: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6 wavelets 的帖子

“境风吹识浪”赞!!
顶部
长安人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912
精华 1
积分 564
帖子 261
威望 301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2-2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7 10: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何处刮来一阵强风,不就是你,大千世界的小小浮尘.

本来无一文,何处惹尘埃.
顶部
邹璐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50
精华 50
积分 8083
帖子 3203
威望 4859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0-30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7 10: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冷风细雨 于 2011-10-22 19:39 发表
何处惹尘埃?
冷风细雨


昨夜突然吹来一阵强风。天空瞬间布满淡粉红的薄膜状物。拉式玻璃窗最大限度的敞开。天空被铁花切割成无数形状规则的小块状。风穿过窗户,直径闯入屋内。这股风力撩动客厅里所有的物 ...

放下几天之后还记得这篇文章,好像“绕梁三日”




邹璐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50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8 13: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长安人 于 2011-10-27 10:16 发表
何处刮来一阵强风,不就是你,大千世界的小小浮尘.

本来无一文,何处惹尘埃.



好个本来无一文。。哈哈。。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8 13: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邹璐 于 2011-10-27 10:41 发表



放下几天之后还记得这篇文章,好像“绕梁三日”



还好是“绕梁三日”。。。不是“阴魂不散”。。。
顶部
丛卉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556
精华 16
积分 4330
帖子 2012
威望 230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8 14: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妙趣横生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可能吧最后一句改了

                    人入菩提境。


欣赏,拜读。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9 11: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丛卉 于 2011-10-28 14:53 发表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可能吧最后一句改了

                    人入菩提境。


欣赏,拜读。

李清照是我喜欢的词人。。。最后一句我改成

                      人从菩提心。
顶部
丛卉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556
精华 16
积分 4330
帖子 2012
威望 2307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9 12:3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3 冷风细雨 的帖子

呵呵,入菩提境,从菩提心。
顶部
乡里人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38789
精华 0
积分 1978
帖子 990
威望 987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1-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9 2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小强,咋说呢?叔还是头一遭看完你的长篇哩。一边看,还一边痴痴地笑。

客套话叔不会说,只能说这调儿挺逗趣地。
顶部
乡里人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38789
精华 0
积分 1978
帖子 990
威望 987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1-13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29 23: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夕野氏 于 2011-10-22 21:15 发表
哟,这阵风怎么刮得那么禅?赞一个。

老夕,您这是在“攞景锭是攒兴”哦?
顶部
冷风细雨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38856
精华 26
积分 10530
帖子 5000
威望 54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9-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0-30 22: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乡里人 于 2011-10-29 23:12 发表
小强,咋说呢?叔还是头一遭看完你的长篇哩。一边看,还一边痴痴地笑。

客套话叔不会说,只能说这调儿挺逗趣地。

能逗逗乡老笑也是功德一桩。。
顶部
白马非马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94385
精华 18
积分 3734
帖子 1632
威望 2083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5-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3 00: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冷风细雨 于 2011-10-22 18:09 发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朝朝劝拂拭,莫使惹尘埃。”  -- 以前读这段蝉们公案,人云亦云,也觉得慧能的诗比神秀更高一筹。然而,今天想起来,倒是觉得慧能的诗是站在神秀的诗上发展起来,不免有取巧的意思。为什么这样说,其实就处在“何处惹尘埃”这个结。试想,菩提无树、明镜非台,那么那里有尘埃?“何处惹尘埃”的尘埃并不否定尘埃的存在,也就是说心中还是有相、着相,到底还是有瑕疵。




白眼为文写牢骚
马蹄嗒嗒分外吵
非为名来不逐利
马上辎重岂能逃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7 01:22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92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