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报《
当局将评估利润幅度 确保公交业不随意起价》这篇新闻中,让人感慨万千的还是当局除了无限度的滥用“
确保” 之外,看到了部长原来也可以是无厘头。
驳斥工人党促请地铁和巴士服务国营化的建议,吕德耀说公营不如私营好,那是自己承认能力比起新捷运啊SMRT啊的CEO差劲了。那么,一个能力比私营交通业者的总裁平庸的人来做交通部长,新加坡想要在交通难题中有所寸进,大概是难如上青天了。何况,在确保巴士、地铁公司赚钱和确保人民负担得起之间,其间的答案不必思索也就一目了然。因此,在等待切香肠的一贯伎俩中,车资涨价可说已成定局。漫天讨价、就地还钱。2.8%来势汹汹之后,来一个善意的回扣。微微的涨价1.1%,结果总是车资涨了人们还得糊里糊涂的向政府叩谢天恩。
哦呀,标题中的
她怎么变成了
他呢?不是的,这个
她是另有其人。早报说:
交通部兼财政部政务部长杨莉明昨晚也在面簿说:“单看业者利润是误导性的,以巴士为例,本地共有4000辆巴士,如果每年要更换其中200辆(这意味着每辆巴士得耐上20年),每辆40万元,总共约要8000万元,如果没有利润到哪里找钱买车?”
啊哈,除了杨莉明本人,谁也分不清她是无知还是无耻。当然啦,如果是为了交通业者的利润背书,那就是无耻。而如果是对于大企业的经营不甚了了,那肯定就是无知了。
杨莉明说:“
如果没有利润到哪里找钱买车?”,这句话表面是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为业者丑陋的贪婪背书意思甚是明显。怎么说呢?我就拿自己来做例子好了。人为什么会活着,就是有一个生命系统,这就好像经营一家巴士、地铁公司一样。那么,为了维持生命,人就必须进食来维持生命,这就有了一个
新陈代谢的过程。人是这样,一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也是一般。都必须处理好新陈代谢的问题。也就是说,巴士、地铁的营运,维修费、采购新巴士替换老旧的巴士肯定也在计划的费用之中。
经营地铁巴士的CEO,肯定已经把购买新巴士、新车厢的费用,放进了常年的预算之内,岂能够等到年尾结账,计算出有多少利润之后,才来决定要不要采购新巴士。
由此看来,杨莉明其心可铢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