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5-2 18:37 发表
各取所需吧。我个人认为“诗韵新编”和“中华新韵”都不是完全科学的,甚至是不伦不类的。实践中我只用两种韵,一、平水韵;二、依普通话读音来押韵。
各取所需吧。我个人认为“诗韵新编”和“中华新韵”都不是完全科学的,甚至是不伦不类的。实践中我只用两种韵,一、平水韵;二、依普通话读音来押韵。
以前也看过大拙兄,丑兄?,写过的诗其后有注明普通话,作法是否摒弃了入声字运用呢?如果是的话,就容易做一个统一规范了,也就是依盈枝兄所说,只有两种韵的用法,一是平水,二是按普通话标准,其二容易推广,也容易入手。
小子这首可改一字能合律了:
一声怒叱醒银幕,
理论阴阳功底深。
天妒英杰缘早逝,
幸留拳道示精神。
用“银幕”也其实是最合的,毕竟李小龙是拍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