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谷回响 4.004 组屋区生活
麟谷回响 4.004 组屋区生活
今日的新加坡,人们大多数是住在组屋区里,到处是一栋栋的高楼,家家户户都有水电供应。人们共用水龙头洗衣、冲凉,点燃煤油灯照亮陋屋一角的情景,早已远去。
宽阔的马路取代了乡间弯弯曲曲的小路,马路旁的组屋建得密密麻麻,和私人公寓不同的是人人都可以随意深入,保安情况一般良好。
和独立前相比,穷人减少了,居民一般上是新加坡公民,早已没有华人、马来人甘榜之分。这些年来,涌入了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新客。人们一般上的收入增加了,物价却暴涨了许许多多倍。(当年一间崭新的三房式组屋,只卖新币六千两百元;如今最低叫价十几万新币了。)
家家户户一出门/一入门,就马上关门,有一些人变得有钱,但欠缺的是同情心和睦邻精神。养宠物狗是一些人的时尚,鸡声早已成了绝响。人们“自由”往来:许多人(包括在下)对老邻居所知有限,甚至是一无所知!人们出钱出力,创办自己的学校这等“傻事”,几乎都由政府包办了。许许多多的成年人不但早已找不回童年时的“故乡”,就连母校也早已关门大吉了。
只要你有地方,种种花,没问题,种菜则是居民委员会的独家权力,养猪养鸡嘛,就别提了。和过去不同的是如今一般的人家,不用等到过年、过节,才有鸡肉吃,吃鸡饭早已是等闲事了。
人们崇尚各种信仰,有些民间习俗走向商业化,生机勃勃;有些则没落了。一有歌台上演,还可以看到人山人海的场面;看街戏的人,则寥寥无几。只要你花费得起,不用等到春节期间,天天都可以穿新衣服,新鞋子。燃放爆竹这等玩意儿,在被严禁了许多年之后,如今已“放宽”了尺度:春节期间,牛车水的一个重头戏,就是燃放爆竹!
居民多以华语、英语、方言问候、交谈。方言绝处逢生,还有一定的“市场”,其亲切感,仍不减当年!
新加坡过去厉行“两个就够了”的生育政策”,成绩斐然,如今人人“精明”多了:多子多孙多福,敢敢生!天生天养的年代,早已是陈年往事!这可害惨了本地政府多年来为了这等国、家大事,费尽心思,忙到团团转!
“野孩子”很少,关起门来自个儿玩的孩子很多。孩童早已和高科技成了好朋友。在水沟边、草丛间......,玩得不亦乐乎的华族宝宝难得一见……。
......。
如今时过境迁,有人欢呼今日不同往日!有人感叹今日不如往日!
7.9.2008
[ 本帖最后由 友赏来了 于 2019-3-12 21:5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