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从“公孙大娘舞剑”说起
基辛格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国务卿


UID 320
精华 53
积分 7701
帖子 3362
威望 4287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17 00: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Yahoo!
从“公孙大娘舞剑”说起

根据天人兄报道:2007年油池全新加坡书法公开赛,11日上午在油池民众俱乐部举行。当场报名,当场挥毫,当场评奖颁奖。数百名老中青书法爱好者参加比赛,场面热闹非凡。比赛结果,有三位随笔南洋会员获奖。
      从天人兄发来的照片看,每个人都写一样的句子:“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这是唐代诗人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的句子。
全诗如下: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烁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鸿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南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诗的开头八句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公孙的大娘,善舞剑器,美名远扬。看她舞蹈的观众人山人海,为之惊叹,天地也在随她的剑器舞而起伏跌荡,无法平静。她的剑器舞动好象后羿射日般火球翻飞;她翩翩轻举,腾空飞翔;舞到尾声,如雷霆收怒,声势收敛;最后,完全静止,好象江海风平浪静,水光清澈。
  接下来六句,说公孙大娘死后剑器舞便沉寂无闻,好在晚年还有弟子继承她的才艺。跟着写她的弟子临颍李十二娘在白帝城重舞剑器,还有公孙氏当年神采飞扬的气概。同李十二娘一席谈话,不仅知道她舞技的师传渊源,而且引起了自己抚今思昔的无限感慨。
  随后的六句,笔势又一转折,思想又回到五十年前。回忆开元初年,当时政治清明,国势强盛,唐玄宗在日理万机之暇,亲自建立了教坊和梨园,亲选乐工,亲教法曲,促成了唐代歌舞艺术的空前繁荣,当时宫庭内和内外教坊的歌舞女乐就有八千人,而公孙大娘的剑器舞又在八千人中“独出冠时”,号称第一。可是五十年历史变化多大啊!一场安史之乱把大唐帝国的整个天下闹得风尘四起、天昏地黑。唐玄宗当年亲自挑选、亲自培养的成千上万的梨园弟子、歌舞人材,也在这一场浩劫中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这个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的舞姿,还在冬天残阳的余光里映出美丽而凄凉的影子。对曾经亲见开元盛世的文艺繁荣,曾经亲见公孙大娘《剑器舞》的老诗人杜甫说来,这是他晚年多么难得的精神安慰,可是又多么地令他黯然神伤啊!这一段是全诗的高潮。善于用最简短的几句话集中概括巨大的历史变化和广阔的社会内容,正是杜诗“沉郁顿挫”的表现。
  最后六句,是全诗的尾声。诗人接着上段深沉的感慨,说玄宗已死了六年,在他那金粟山上的陵墓上,树已够双手拱抱了。而自己这个玄宗时代的小臣,却流落在这个草木萧条的白帝城里。末了写别驾府宅里的盛筵,在又一曲急管繁弦的歌舞之后告终了,这时下弦月已经东出了,一种乐极哀来的情绪支配着诗人,他不禁四顾茫茫,百端交集,行不知所往,止不知所居,长满老茧的双足,拖着一个衰老久病的身躯,寒月荒山,踽踽独行。身世的悲凉,就不言而可知了。“转愁疾”三字,是说自己以茧足走山道本来很慢,但在心情沉重之时,却反而怪自己走得太快了。
      那么这首与书法有什么关系呢?因为杜甫在诗的序里借唐代书法家张旭看了公孙大娘舞剑器后,悟出书法的道理而技艺大进独创狂草书体的故事赞叹公孙大娘剑舞的美妙精深。
      书法比赛为什么要选“烁如羿射九日落”这四句呢?第一、这四句从内容上表现了舞蹈的美妙,也可引伸到书法的灵动。第二、这四句也称“四如句”。写书法最难也最怕“叠字”,即同样的字重复出现。请注意,这四句排在一起时,在每句的同一个位置,都出现了“如”字。写的人如何处理相同的字至关重要,否则会让人觉得呆板僵化。所以,一般写书法的人设法避免同样的字并列在一起,如果不可避免,则须变化字体或写异体字。
      我们的三位会员能够在众生芸芸的比赛者中鹤立鸡群,脱颖而出,真是了不起。说一声:赞!
顶部
方汀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06.gif


UID 433
精华 58
积分 16314
帖子 7677
威望 8494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2-12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17 01:2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回复 #1 基辛格 的帖子

介绍这首诗给读者十分及时!有的写书法的人还没有听说公孙大娘哪。
我参加几年比赛了,落榜时候有几次,当然也得多次奖。其中有偶然因素。就是参加比赛 心态要放平:胜也平常,输也平常。老子写字没变样。




芳苑绿汀 春日迟迟
http://www.sgwritings.com/433

顶部
基辛格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国务卿


UID 320
精华 53
积分 7701
帖子 3362
威望 4287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6-11-15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18 21:5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Yahoo!
木鱼桥说: "那个方老写的是啥呀,看不懂。"
所以我就写了这篇.
那位梁兄, 马兄的书法照片为何不贴出来?
顶部
村夫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18 22: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QUOTE:
原帖由 基辛格 于 2007-3-18 21:57 发表
木鱼桥说: "那个方老写的是啥呀,看不懂。"
所以我就写了这篇.
那位梁兄, 马兄的书法照片为何不贴出来?

哈哈,你帖出来也没用。我早就提醒过他了,他对任何大娘都不感兴趣的




啥都丢啦,除了人。

顶部
木鱼桥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259
精华 17
积分 4739
帖子 2168
威望 2556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11-1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19 14: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多谢基辛格,长见识啊,竟然还有这么多名堂。

不过没看之前,我还以为这儿准备侃水浒传了。
顶部
村夫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一介村夫


UID 312
精华 136
积分 28403
帖子 12915
威望 15339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16
来自 郑州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19 17: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QUOTE:
原帖由 木鱼桥 于 2007-3-19 14:02 发表
多谢基辛格,长见识啊,竟然还有这么多名堂。

不过没看之前,我还以为这儿准备侃水浒传了。

呵呵,水浒传里,有一个名气大的,姓孙(不是公孙),称为二娘(不是大娘)。




啥都丢啦,除了人。

顶部
方汀
论坛元老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06.gif


UID 433
精华 58
积分 16314
帖子 7677
威望 8494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2-12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7-3-20 02:4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回复 #6 村夫 的帖子

那是孙大娘的妹妹,在十字坡开店,卖人肉馒头的,有一次差不点把武松扒皮做了馒头馅。




芳苑绿汀 春日迟迟
http://www.sgwritings.com/433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9-29 22:3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3077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