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返回首页
随笔南洋网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古寺钟磬音,山水寄幽情(诗词赏析)
留学生征文入围作品
成为随笔南洋网会员!
随笔南洋网 on Facebook
新新网-分类广告
华文网站设计制作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其它]
古寺钟磬音,山水寄幽情(诗词赏析)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怀鹰
(浪里白条)
超白金会员
UID 376
精华
34
积分 15406
帖子 6779
威望 853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23
状态 离线
#1
发表于 2008-3-23 12:3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古寺钟磬音,山水寄幽情(诗词赏析)
古寺钟磬音,山水寄幽情
--常建诗《题破山寺后禅院》赏析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诗释):清晨时分,我登上破山,来到兴福寺。初升的朝阳,遍撒周围高大壮硕的林木,显得一派蓊蓊郁郁。沿着竹林铺就的小径走,一路上伴着习习的晨风,令人精神沁爽。禅房就在竹林尽处,掩映在盎然的绿意中,显得幽深静谧。寺后的青山披着朝日的光彩,鸟儿自由自在的飞翔,时而发出悦耳动听的鸣唱,给这清晨的古寺带来一丝热闹、活跃的气氛;碧绿的潭水倒映出蓝天白云,连自己的影子也在绿水里微微荡漾,一切都那么的圆融、宁静、平和,尘世的繁华、纷扰和喧嚣,全都风消云散了,这时只剩下钟磬之音,悠悠地传过来,穿越在肃穆神秘,古木幽深的大自然之中……
这首诗虽然也是咏叹山水的抒情之作,但有非常高妙细致的技巧和婉转的表达。
就时间来说,诗人所见都是在清晨里的景色,空气舒爽,整个世界如同初生的婴儿,不染一点尘念,有的是诗人自己的感觉和独语。古寺深藏在万木绿丛中,环境的优势造就幽远深邃的氛围,有利于情怀的吟唱。全诗读来仿佛在写一种意境--禅的意境,借助周围环境的点染而表达出来。
禅不是神秘莫测高深的境界,它来自人的内心、灵魂、感悟天地万物的造化。
“空”和“幽”是诗眼,没有人心的“空”(去除尘世的杂念),就没有深径的“幽”,空和幽互为表里,而“禅”就渗透在里头。然而,诗人眼中的世界并非是死寂的,空和幽也相对于大自然派生的跃动感,初日、高林、竹径、山光、鸟性、潭影等,这一切大自然的匠心不都是空的,都有深层的内容,甚至钟磬音也是这大自然之中的组成,余韵,恰巧与这一个热闹的世界交织成人心的“空”与“幽”,一切都是相对而和谐。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当这世界显得寂静无声时,寺内传出来的钟磬音,却回荡在林木幽深,青山怀抱里。这钟声宛如潺潺的溪流,洗涤着诗人的灵肉,一切都溶化在如梦似幻的钟声里……
图片附件
:
jing01.jpg
(2008-3-23 12:33, 86.72 K)
怀鹰自在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376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怀鹰
(浪里白条)
超白金会员
UID 376
精华
34
积分 15406
帖子 6779
威望 853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23
状态 离线
#2
发表于 2008-3-23 12:4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唐朝大诗人常建是邢台人(转贴)
在唐朝灿若星辰的诗人中,常建是一位颇有影响的著名诗人。在历代唐诗选本中,都有常建的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中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宿王昌龄隐处》二首。其中的“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成为唐诗中的名句,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在唐朝文坛上,常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李白。如唐丹阳进士殷王番的唐诗选本《河岳英灵集》中就把常建置于卷首,位在李白、王维等人这前,并在诗序中大加称赞。
诗人之谜
但常建的祖籍是哪里?一直是一个悬案――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新注》说:常建的籍贯,《全唐诗》未书。《唐才子传》作长安人。但他的《落第长安》诗有“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语,似非长安人。此说见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傅璇琮先生《谈新编本的一些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三期)。傅璇琮《考》也对《唐才子传》所记常建事迹作了辨正,他认为《唐才子传》说常建是长安人不确,但他究系何地人,限于目前的史料,只能阙疑。
高步瀛选注的《唐宋诗举要》中注:常建,长安人。开元进士。大历中,为盱眙(在今江苏)尉,颇不如意。后寓鄂渚(今湖北武昌),招王昌龄、张偾同隐,见唐才子传。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唐诗三百首辞典》中注:长安(现陕西西安)人。开元进士,曾任盱眙尉。
《辞海》“常建“条是这样解释的:唐诗人。故里不详(一说长安人,误)。开元15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天宝年间卒。一说大历时尚在世,实误。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题破山寺后禅院》一首,为世传诵。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在目前仅存的《唐人选唐诗》,只有十种,由唐朝人元结和殷王番等选编的,应该是比较权威的选本。这些选本的选取标准虽然各有不同,但总的可以看出他们对本时代诗歌的一些看法与评价。其中第三集是《河岳英灵集》,由殷王番选编,共选诗二十四家,殷番在此集前言中说了他的编选标准:“如名不副实,才不合道,纵权压梁窦,终无取焉。”他在目录中又写道:“切见诗之流传于世多矣。若唐之河岳英灵。中兴间气。则世所罕见焉。本堂得此本。编次既当。批摘又精。真诗中无价宝也。”说明编者是非常认真的,目的确是以质论诗。在此集中,第一名就是常建,第二位才是李白,而与常建同榜进士的王昌龄,却被排在了卷上的倒数第二位。并且,常建诗15首,而李白诗仅选了13首,由此可见常建在当时文坛的地位是非常高的,甚至超过了李白。此集在常建集前评语中言:“高才无贵士。诚哉是言。曩刘桢死于文学。左思终于记室。鲍照卒于参军。今常建亦沦于一尉。”
辞海“河岳英灵集”条称:“选录唐开元二年至天宝十二年(714――753)期间常建、李白等二十四人诗二百一十四首,每人各附评语。番论诗反对轻艳矫饰,提倡风骨声律的统一,注重兴象。所选以此为标准,是唐人选唐诗中较好的选本。”
古碑证籍
2006年8月,临城县文管所在征集文物中,收上来一块古碑,是常建后人的一块墓志铭。墓志铭刻于威通六年。墓志铭中追述了常建的事迹,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破解了这个千年之谜:唐朝大诗人常建的祖籍就是邢台。
在此碑额上刻有“唐故府君常公墓志铭”字样。碑题是:《唐故府君前试左武卫兵曹参军常公墓志铭并序乡贡进士傅融撰》:碑文为:公讳□,先邢州县人也。建国,命谥其来远矣,粤文场常建者,公之近祖也,在英灵集,冠群公之首,词华品藻,具在小序。祗如梦太白西岑、哭王昭君可为尽美矣。曾祖琳,皇试太子通事舍人。祖如玉,皇授左龙武军军使兼御史大夫。天宝未年,安史作乱,四海鼎沸,公发貔虎之威,扫荡妖氛,无不泯尽。敕书于诏至今见在。父太平,皇右军兵马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厝事,上柱国,河内县开国伯,食邑三百户。
公秉仁义之权侠,忠贞之勇卒,因内外游历,中丘御史端公曹公一见如旧,署以爪牙之任,亦非愿焉。早年知命,退身乡里,□茅二房,结文场之友,清文丽藻,观之璨然。复至暮年,渐遵释教,毗蓝净宗,往来不绝。或图画真容,或书写经典,前后数年,不可胜记。何图天下□音,鱼靳遗殒,此明哲于大中九年三月五日,享年六十有四,终于私茅焉。夫人雍氏,志性温雅,令望谦柔,名著陶家,恩同孟氏。自公沦亡,经于数载,馈奠之礼,靡有阙舆,不幸忽抱疾瘵,枕席弥留,祸亟飞钟,遄流不息,于咸通四年三月甘日,享年七十奄终。华室唏吁,乔柯先折,鸾镜沉辉。自亲非亲,咸悉悲悼。女王氏,长适太原王氏。幼奉训诫,长习箴规,克著三从,罔亏四德。次在室,岂岂令漱难可比焉。幼曰喜娘子不幸华年奄遘,大夜琢玉,记铭至今。
见在令子三人,二人早亡。幼曰现,少诣儒门,颇览坟典,曾蒙乡荐,云汉攀鲵,久蹑秦川。东堂折挂,自遭荼毒,泣血庭隅,公之□榆,岁月深远,道路睽阻,护丧不任。以咸通六年八月十二日,卜兆于兹邑西南十里,礼也。其茔也,前临郊邑,却眺山河,韩魏之风云,燕代之委气,其在兹矣,虑以陵谷迁改,年代湮没,乃命刊石而记焉。
铭曰:粤惟常公,堂堂挺秀,杖德松筠,怀仁苑囿,话言惟新,倾盖如旧,守礼不差,防闲匪昼,挂冠严岭,濯缨沧浪。晚就释曲,时赴道场,心怀松柏,□德珪璋,气如浮云,志若秋霜。疾疹弥留,亦奠痊损。泰山其颓,哲人将殒,于戏夫子,微言将泥。令德令图,道光惟允。呜呼哀哉,丧我英逸。已矣夫人,古今难匹。动合箴规,如琴如瑟。云逐蟾辉,魂飞白日。猿啼青山,长归幽冥。滔滔者川,浑浑东注。悠悠者人,茫茫不□。自古在昔,何新何故。长夜冥冥,千载不寤。
碑文中“建国,命谥其来远矣,粤文场常建者,公之近祖也,在英灵集,冠群公之首,词华品藻,具在小序。祗如梦太白西岑、哭王昭君可为尽美矣。” 此碑文的说法与《河岳英灵集》的说法完全一样,由此完全可以认为常建的祖籍是邢州是肯定的。
常建其诗
盛唐诗派中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之称。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四库全书总目》称常建“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河岳英灵集》中常建序称“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于如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又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此例十数句,并可称警策。”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悠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最著名的 《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在优游中写会悟,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和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居一格。现江苏常熟虞山破山寺已成蓍名景点,全赖常建此诗以传。
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曲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曲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
再如常建以下四首诗:
江上琴兴
江上调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阴。
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
始知梧桐枝,可以徽黄金。
此诗语言情致幽静,引人远思,反映了作者的隐逸生活。
宿王昌龄隐居
清溪深不测(极),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此诗在盛唐时已传为山水诗名篇,清朝受到“神韵派”推崇。
昭君墓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
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
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此诗见《河岳英灵集》,也被墓志铭例举,有名于当时。
塞下曲之一:
玉帛朝回望帝乡, 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 兵气销为日月光。
此诗独辟蹊径,得出了不同寻常的异响。既未炫耀武力,也不嗟叹时运,而是立足于民族和睦的高度、讴歌了化干戈为玉帛的和平友好的主题。
常建
常建,唐代诗人。其诗意境清迥,语言洗炼而自然,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殷□《河岳英灵集》首列常建诗,评论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并举“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宿王昌龄隐处》)等句,称其“警策”;尤推服《吊王将军墓》,认为善叙悲怨,胜过潘岳。欧阳修特别欣赏其《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联,想仿效它而久不可得(《题青州山斋》)。他的诗现存57首。数量虽不多,而“卓然与王、孟抗行者,殆十之六七”(《四库全书总目》)。在盛唐诗派中曾有王、孟、储、常之称。
今存《常建诗集》3卷,辑入《唐六名家集》。《常建集》2卷,辑入《唐百家诗》;《常建诗集》2卷,辑入《唐诗二十六家》。
图片附件
:
jing02.jpg
(2008-3-23 12:41, 97.51 K)
怀鹰自在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376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怀鹰
(浪里白条)
超白金会员
UID 376
精华
34
积分 15406
帖子 6779
威望 853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6-11-23
状态 离线
#3
发表于 2008-3-23 12: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作者:张恩福(转贴)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象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河岳英灵集》)精辟地指出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惊人。因此,诗中佳句,往往好象突然出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惊叹。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但各有独特风格和成就。常建这首诗是在优游中写会悟,具有盛唐山水诗的共通情调,但风格闲雅清警,艺术上与王维的高妙、孟浩然的平淡都不类同,确属独具一格。
怀鹰自在空间:
http://www.sgwritings.com/376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秋雁
中级会员
UID 4537
精华 0
积分 665
帖子 328
威望 337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10-15
状态 离线
#4
发表于 2008-3-26 01: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确实是不朽名句!怀鹰老师点评出了"空"与"幽"的妙趣,令人明心净性.
文艺评论中,当属诗评最不易写好,诗评都是在创作.
舟舟
高级会员
UID 516
精华
13
积分 3532
帖子 1644
威望 187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6-12-19
来自 天之涯海之角
状态 离线
#5
发表于 2008-3-28 22:4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怀鹰老师的赏析让古诗再生新意,重现生机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分享到:
Facebook
QQ空间
新浪微博
人人网
邮件
hangdi
高级会员
UID 3096
精华
8
积分 2919
帖子 1212
威望 1699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9-10
状态 离线
#6
发表于 2008-3-28 23: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这个诗,怎么让我想起花木兰了呢,奇怪...确实要包装一下
[
本帖最后由 hangdi 于 2008-3-28 23:30 编辑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随笔南洋网
≡ 随笔南洋论坛 ≡
> 时事沙龙
> 文学天地
> 诗辞雅座
> 现代诗歌
> 小说戏剧
> 长篇连载
> 清水茶馆
> 影视聚焦
> 娱乐速递
> 狮城家园
> 财经专栏
> 房产家居
> 爱车一族
> 陪读社区
> 以法论道
> 摄影天地
> 旅游专栏
> 自驾游-自驾乐
> 原创精华
> 南洋古今
> 情感绿洲
> 有缘同行
> 菁菁校园
> 咬文嚼字
> 每日英语
> 留学生活
> 美食坐标
> 美食店家好介绍
> 折扣特价大比拼
> 周末大食会
≡ 南洋文化园地 ≡
> 狮城消息站
> 南洋艺术学院
> 新加坡华乐团
> 国大文化沙龙
> 新智读书会
> 第三代读书会
> 拉丁马士读书会
> 茶渊读书会
> 狮城书画专栏
> 古董艺术品收藏
≡ 南洋企业园地 ≡
> 创新创业论坛
> 中小企业论坛
> 企业动态分享
≡ 广而告之 ≡
> 广告通栏
> 旅游机票
> 找房租房
> 求职招聘
≡ 随笔南洋社区 ≡
> 社区新闻
> 专辑收藏
> 奥运专辑
> 残奥专辑
> 汶川地震诗文特辑
> 老兵专栏
> 校友会专栏
> 上海大学
> 华中理工
> 清华大学
> 上海音乐学院
> 北京大学
> 复旦大学
> 华中师大
> 南京大学
> 上海交大
> 中山大学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武汉理工大学
> 郑州大学
> 四川大学
> 西安交大
> 北邮专栏
> 暨南大学
> 厦门大学
> 浙江大学
> 新加坡管理大学
> 北航专栏
> 福建师大
> 同济大学
> 华东师大
> 南洋理工大学
> 北京师大
> 中国科技大学
> 建议箱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1-1-19 11:13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5291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流量统计
客户软件
发帖量记录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在线时间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