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四年了吗?太快了,时光飞逝呀。
我这好奇心,一个字一个字查来。
爇ruò 基本字义
1. 烧:“荣王宫火,延燔三馆,焚~殆遍。”
堞dié
基本字义
1. 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城~。雉~。~楼。~口。
熇hè xiāo kào
基本字义
1. 〔~~〕(火势)猛烈,如“多将~~,不可救药。”
2. 烧:“宁知世情异,嘉谷坐~焚。”
歊xiāo
基本字义
1. (气)升腾:“地底烁朱火,沙旁~素烟。”
2. 炎热:~暑。“炎威振皇服,~景暴神州。”
熺xī
基本字义
1. 放射:“明镫~炎光。”
2. 炽热:“~炭重燔。”
3. 古通“饎”,熟食:“湛~必洁。”
隳huī duò
基本字义
1. 毁坏;崩毁:“~人之城郭。”
暾 tūn
基本字义
1. 〔~~〕形容日光明亮温暖,亦用以形容火光炽盛。
2. 刚升起的太阳:朝(zhāo )~。
晹yì
基本字义
1. 太阳在云层里忽隐忽现。
2. 太阳无光。
睒shǎn
基本字义
1. 窥视:“瞢(復)~天,不睹其畛”。
2. 〔~睗(shì)〕迅速地看,如“忘其所以~~,失其所以去就。”
3. 闪烁。
跳踉tiào liáng
基本解释
[jump] 跳跃
因跳踉大阚。——唐· 柳宗元《三戒》
详细解释
1. 亦作“ 跳梁 ”。1.犹跳跃。
《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 成玄英 疏:“跳梁,犹走掷也。”《汉书·游侠传·陈遵》:“始 遵 初除,乘藩车入閭巷,过寡妇 左阿君 置酒謌謳, 遵 起舞跳梁,顿仆坐上。”《淮南子·精神训》“是养形之人也” 汉 高诱 注:“若此养形之人,导引其神,屈伸跳踉,是非真人之道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休宁猎户》:“麦禾方熟时,猴百十为群,执臂人立为鱼丽之阵,自东而西,跳踉数四,禾尽偃,乃攫取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潜往窥视,有二狐跳踉去。”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
2. 跋扈;强横。
《汉书·萧望之传》:“今 羌 虏一隅小夷,跳梁於山谷间。”《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宋 李纲 《上道君太上皇帝封事》:“ 夏戎 窥伺中国久矣,乘我之衅,安知无跳踉之心。” 明 刘基 《春秋明经·秦伐晋狄侵宋楚子蔡侯次于厥貉》:“今 荆 既盛于南,而 秦 又起于西, 狄 又跳踉于北。”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我们也只得自责国人之不争气,竟任这样的报纸跳梁。”
燖xún
基本字义
1. 用火烧熟。
2. 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熟三献。”
3. 方言,用开水烫后去毛:扬汤~毛。鸭毛不~不净。
炰páo fǒu
基本字义
1. 〔~烋(xiū)〕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
2. 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
煨wēi
基本字义
1. 在带火的灰里烧熟东西:~白薯。
2. 用微火慢慢地煮:~牛肉。
爊āo
基本字义
1. 同“熬1”。
分解出来不信不知你说的什么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