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5-20 15:27 发表
寿星院寒碧轩
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纷纷苍雪落夏簟,冉冉绿雾沾人衣。
日高山蝉抱叶响,人静翠羽穿林飞。
道人绝粒对寒碧,为问鹤骨何缘肥。
——苏轼全篇古体七律
此只可聊备一格,而不能以偏慨全。不宜成为攻击传统格律的“炮弹”,反对格律者往往借此甚嚣尘上。
中国是一个宗尚自然的国度。讲究“道法自然”。诗词既无定谱,也无定格。这是常识。只要稍为留心阅读前人诗词,是不难发现这个问题的.所谓格律,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纯属扯淡。清朝浙西词派媚清,统治词坛达200年之久,不断强化所谓格律,影响极坏。所以清朝没有出大诗人。而且他们对格律之说也不能自园其说。往往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直到毛泽东走出韶山冲,才打破这死的沉寂。纵观唐宋诗词,无不自由奔放,从不受格律束缚。所以诗坛逞现繁花似锦。不想今日如此开放社会,有人口头上继承文化传统,实则是祭起格律之旗,来扼杀传统文化之精髓----道法自然,有如昏鸦鼓噪不休。实属可恶之极。诗词格律违反了自然辩证法,丝毫没有值得称道和提倡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