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诗歌] 步和友人诗作——望舒居诗词183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林锐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17:0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步和友人诗作——望舒居诗词183

步和友人诗作
        人心向背运沙盘   凡事宜从好处看
        重德贵和休乱斗   添尊塑像在长安

附:刘友竹先生 [步和杨逸明先生前题]
        一和一斗共棋盘   功罪千秋众眼看
        如此匠心真独创   恩仇一笑两相安

附:杨逸明先生[天安门广场塑立孔夫子像戏作一绝]
        门前凤舞又龙盘   两老人家相对看
        你好和谐他好斗   不知天下几时安




存心常菊竹—落笔漫云烟

顶部
明月如心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84447
精华 18
积分 1938
帖子 787
威望 1147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1-2-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17: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人心向背运沙盘   凡事宜从好处看
——————
林先生好胸怀!欣赏了!
顶部
林锐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17:3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相信中国最高领袖的苦心、真心!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李家三郎   2011-3-4 16:28  威望  +30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18: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喜雨不曾来,春风先入户。
年年三月三,绿我门前树。

2011-3-2晚6-19

再次感谢林先生!我的佩文韵书已经翻得缺角少页,在有“树”的那个韵部,就是找不到“户”。您的新作里,后面附有《传统诗词平水韵简列表》,一下就找到了,刚好“户、树”紧挨在一起。这才松了口气。否则,在当地是买不到韵书的。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18: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林锐彬 于 2011-3-2 17:05 发表
步和友人诗作
        人心向背运沙盘   凡事宜从好处看
        重德贵和休乱斗   添尊塑像在长安

附:刘友竹先生 步和杨逸明先生前题]
        一和一斗共棋盘   功罪千秋众眼看
        如此匠心真独创    ...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了。
顶部
水湾筏者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25230
精华 78
积分 7861
帖子 3081
威望 4755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23: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重德贵和休乱斗   添尊塑像在长安
果是意气平和!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李家三郎   2011-3-4 16:29  威望  +30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

顶部
罗贤生 (罗子贤生、hansen)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市井爱诗人


UID 4480
精华 103
积分 15731
帖子 6990
威望 8693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13
来自 深圳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2 23:2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罗子也不小了,但还是很轻浮。读诗有益!




随笔南洋心对月,寄情北斗自吟诗。

顶部
艾诗人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1933
精华 31
积分 968
帖子 291
威望 677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8-1-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3 14: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人心向背运沙盘   凡事宜从好处看
重德贵和休乱斗   添尊塑像在长安
----这个观点,儒家正统。可见先生为人秉性。深有同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李家三郎   2011-3-4 16:30  威望  +30   
顶部
林锐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3 18:0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2 18:28 发表
喜雨不曾来,春风先入户。
年年三月三,绿我门前树。

2011-3-2晚6-19

再次感谢林先生!我的佩文韵书已经翻得缺角少页,在有“树”的那个韵部,就是找不到“户”。您的新作里,后面附有《传统诗词平水韵简 ...

据查,“户”属上声七麌,“树”作为名词,在去声七遇;作为动词则在上声七麌。
顶部
林锐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3 18:1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谢谢诸位先生点评、勉励!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3 18: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林锐彬 于 2011-3-3 18:08 发表
据查,“户”属上声七麌,“树”作为名词,在去声七遇;作为动词则在上声七麌。  

果然!仍是户树紧挨。不管佩文韵书了,翻得不成样子,也看不太清了,有您的附表,等于新买了一本韵书。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0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2 18:28 发表
喜雨不曾来,春风先入户。
年年三月三,绿我门前树。

2011-3-2晚6-19

再次感谢林先生!我的佩文韵书已经翻得缺角少页,在有“树”的那个韵部,就是找不到“户”。您的新作里,后面附有《传统诗词平水韵简 ...

出韵,作废。与“户”在一个韵部的“树”是动词。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02: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卜算子平水韵去声七遇

天亮出柴门,
赤足行千步。
雨后河旁露水多,
鸟雀鸣高树。

桑叶采回来,
又饲鸡鱼兔。
辛苦年年日子香,
美丽农家妇。

2011-3-4凌晨2:08


“叶”,记得未取得古文字专家的共识,明日再翻书。
顶部
林锐彬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UID 1470
精华 128
积分 7432
帖子 2603
威望 4817 点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7-5-14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08: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4 02:21 发表

出韵,作废。与“户”在一个韵部的“树”是动词。

作为古体诗,上声七麌,去声七遇是通韵吧。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10: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林锐彬 于 2011-3-4 08:52 发表
作为古体诗,上声七麌,去声七遇是通韵吧。

林先生早安!我还没尝试用甲骨文字写古体诗,您的回复,打开了我的思路。但写古风必须用古代散文的语法,我读的古书太少,根本不会写文言文,那就活到老,学到老,今后尝试一下。
顶部
非非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5636
精华 106
积分 16181
帖子 7196
威望 8936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31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11: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重德贵和休乱斗   添尊塑像在长安

我也是这么想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11: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4 02:24 发表
卜算子•平水韵去声七遇

天亮出柴门,
赤足行千步。
雨后河旁露水多,
鸟雀鸣高树。

桑叶采回来,
又饲鸡鱼兔。
辛苦年年日子香,
美丽农家妇。

2011-3-4凌晨2:08

“叶”,记得未取得 ...

下面条期间,居然找到了目录未收的“叶”,罗振玉释果,郭沫若释枼,以为叶之初文。皆未可确证。——毕竟有据,也算救了我这首甲骨文长短句了。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4 11: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4 11:52 发表

下面条期间,居然找到了目录未收的“叶”,罗振玉释果,郭沫若释枼,以为叶之初文。皆未可确证。——毕竟有据,也算救了我这首甲骨文长短句了。

下麵條期間,居然找到了目錄未收的“葉”,羅振玉釋果,郭沫若釋枼,以為葉之初文。皆未可確證。——畢竟有據,也算救了我這首甲骨文長短句了。
顶部
梦蝶翁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402
精华 81
积分 11223
帖子 4493
威望 669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5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哈哈,不知道孔老夫子是怎样想的。也来和一个

思想武林诸子盘,春秋更替等闲看。
新桃屡把旧符换,换了东风子可安?

[ 本帖最后由 梦蝶翁 于 2011-3-5 11:29 编辑 ]




胡子是假的,脸蛋是借的,心情文字是自己的。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3-5 11: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3-4 10:47 发表
林先生早安!我还没尝试用甲骨文字写古体诗,您的回复,打开了我的思路。但写古风必须用古代散文的语法,我读的古书太少,根本不会写文言文,那就活到老,学到老,今后尝试一下。

受甲骨文字数不足限制,试用新韵写个古风——

长安古意(新韵古风)

人面如牡丹,朱口玉齿妇。
今年二十三,皆曰好眉目。
身长音色美,祖先曾游牧。
高鼻大耳垂,岁岁渔舟宿。
有吏德才无,乘马来光顾。
家中妻妾多,令其尽丰乳。
别野若王宫,犹且不知足。
买官成五品,百姓呼粪土。
饮血食肉客,自曰小公仆。
善良渔家女,不畏禽兽入。
水中官帽沉,观众尽止步。

2011-3-5上午10:04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9-29 22:53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63258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