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诗歌] 给甲骨文书法《诗词曲联选录》配释文页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他/她的文集中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7: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给甲骨文书法《诗词曲联选录》配释文页



五绝·集唐人句



天下长无事,年年雨露新。


登山一长望,南国万家春。



——集宋璟、司空曙、上官婉儿、杜牧诗句。


甲骨文之“無”,为“舞”之初文,殷墟卜辞以“亡”为有无之“无”。
甲骨文“鲁”之本义为“露”。见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383页之“解字”部分。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7-29 22:54 编辑 ]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8: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沙发首赏~~~~~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8:1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1-7-29 08:02 发表
沙发首赏~~~~~

问好!109幅字,拟先选择书写无误的整理出文字页部分。
顶部
楼兰来也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54569
精华 30
积分 1575
帖子 582
威望 989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10-1-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8: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又准备出书吗?记得前面也贴过文字画,是在一起吗?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8: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五绝·集唐人句



天下长无事,年年乐未休。


登舟望秋月,谷鸟一声幽。



——集宋璟、崔颢、李白、王维诗句。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7-29 08:19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8: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楼兰来也 于 2011-7-29 08:14 发表
又准备出书吗?记得前面也贴过文字画,是在一起吗?

一幅字占两页,印出来恐怕不下3公斤重。我觉得选用50幅即可。王长水来新泰之前,尽量整理吧。同意他的意见,先不用书号印一部分,待书法作品和文字注释部分无误时,再正式出版。受甲骨文字数大少的限制,诗词曲联只求文从字顺,而不以意境为取舍标准。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09: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五绝·集唐人句



东山复盛游,为乐不知秋。


一步一回首,鸟鸣山更幽。



——集皇甫冉、李白、王维、王籍诗句

甲骨文无“回”而有“垣”(去掉土字旁),二者初为一字。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0:5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古风夜宿岱顶

登岳望众山,入目风光好。
足下生白云,耳内闻归鸟。
暮春山月升,同室游客少。
泉鸣出门听,可见身未老。

——甲骨文之“疋”,乃手足的“足”之本字;卜辞用“正”为充足的“足”。
“客”乃化用金文,甲骨文从宝盖、从反文、从又者,郭沫若谓客之古字,见其《殷契粹编》664片甲骨。
若能重写,则连同“山月”改为“新月”。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7-29 10:53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0: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楹联

树鸣鸟雀千泉至

草绿山河一月新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7-29 11:02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1:1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楹联

泉水传声,又闻唐宋南乡子
春风入舍,如见娥眉李易安

“舍”非殷墟甲骨文字,见于《周原甲骨文》115片。
“李”,见于《英国所藏甲骨》1013片。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楹联

百岁夫妻长若水
一生知己莫如胶

“胶”,见于《英国所藏甲骨》905片。此字音义不同于今“膠”之简化字“胶”,不知是否可以借用。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1: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楹联

十年不绝春栽树
一事无成老乐天

“栽”,见于《小屯南地甲骨》4325片。所书为金文写法。
顶部
梦蝶翁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402
精华 81
积分 11223
帖子 4493
威望 669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1: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牛哥,你也要动笔写呀。你有你的风格!




胡子是假的,脸蛋是借的,心情文字是自己的。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2: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7-29 11:53 发表
牛哥,你也要动笔写呀。你有你的风格!

书名待定,长水另定的《李长枝集甲骨文诗词选》,非常滑稽,谁知道李长枝是何许人也。只要有名家写出我的东东足矣,全书不出现我的名字为最好。
我只追求字形的美观,而与书法艺术毫不沾边。除非写了去忽悠老狐狸,否则只能是无立针尖之地。
顶部
梦蝶翁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4402
精华 81
积分 11223
帖子 4493
威望 6690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0-12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2: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书不出现我的名字为最好。我只追求字形的美观,而与书法艺术毫不沾边。除非写了去忽悠老狐狸,否则只能是无立针尖之地。
——嘁!完全是迂腐、酸腐、腐竹、臭豆腐之论!不与支持,打回去反省。都长这么大了,还没有开窍。唉……




胡子是假的,脸蛋是借的,心情文字是自己的。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梦蝶翁 于 2011-7-29 12:19 发表
书不出现我的名字为最好。我只追求字形的美观,而与书法艺术毫不沾边。除非写了去忽悠老狐狸,否则只能是无立针尖之地。
——嘁!完全是迂腐、酸腐、腐竹、臭豆腐之论!不与支持,打回去反省。都长这么大了,还 ...

植根传统 情趣盎然一一评李家三郎的书法艺术

梦蝶翁

书法艺术对山东大学书法文学教授、著名书法家王长水先生来说,是一种心灵自由的表现形式,是一条牵动传统文化精神的艺术长河。王长水先生吮吸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在艺术的天地里默默耕耘60载,迎来了金色的收获季节。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王长水书法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王长水书迹》(香港紫荆出版社)、《张海·王长水·沈鹏作品集》(长城出版社)。这些集子,均收入晚年的作品。他以朴实、豪放、旷达书写风格,凸现出一个学者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使他成为中国书画界关注的热点人物。著名美学家周来祥如是评——“长水的书法以‘品高’为追求,下笔妍雅、不落尘俗自不待言,更能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

“我从‘无字书’中,明白了书法与人生”

新近出版的《王长水书迹》(香港紫荆出版社)一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里的一篇序文——《绝望与希望》。作者对自己60年书法艺术道路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说:“我从‘无字书’中,明白了书法与人生;知道了书法与历史;明白了书法的伟大与渺小;知道了书法的光荣与耻辱。”

王长水先生字源泉,号鲁痴。1939年生于山东齐河。他最初的书法得益于小学时期王景和先生。这位老师尊崇“二王”,善写赵体。王长水先生拜他为师,自觉于不自觉之间,濡染了后来他才明白的“晋元书风”。1960年,他报考了山东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修科。他用毛笔写的语文答卷,引起了时任山大校长成仿吾的注意。成校长建议,把王长水破格录取为中文系的本科生。

那时的山大,名师云集,大家林立。像陆侃如、冯元君、高亨、萧涤非、蒋维崧等等都是较有影响的学者。他们文化底蕴的博大与深厚,有形无形得影响着年青学子。大学阶段,王长水师从蒋维崧先生,泽及尤甚。蒋先生曾告诉他:学习书法是很艰苦的事情,不能有私心。艺术水准的高下不是哪个人、哪个组织、哪个学派来决定的。书法艺术境界的提升,要靠长期的文化积累和艺术修炼。书法家不仅有学问,更得有才情。蒋先生治学严谨,艺术上也一丝不苟。先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王长水领悟到学书如做人的道理。

一个学者、一个艺术家最珍贵的品质是什么?王长水先生认为,坚守自己的独立个性和自由思想,不人云亦云,在学术研究与艺术世界里开辟自由天地。他不为世风所动,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潜心甲骨文、金文、帛书等古文字研究数十年,大量收集新出土的甲骨、金文、帛简和魏晋以来的碑帖等资料,细致梳理中国古文字与中国书法艺术演变的路径,探索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现代转型面临的问题。同时,他还致力于中国文学和鲁迅研究,在文学领域的风风雨雨中,使他认识到,中国的文人必须有鲁迅的精神、傲骨和节操。他力图找到中国文化精神与现代书法艺术的互动关系。

学问与艺术素养是书法艺术的基本底蕴,而书者个性、有思想才能赋予书法艺术以灵魂——王长水先生艺术生命的历程就是生动的诠释。欲学书法,功夫在书法之外,这就是“无字之书”。随着他学问境界与艺术素养的长进,艺术上逐渐进入到自由境界,书法“自然运之于腕底,流之于笔端,雅致俊逸之容,豪爽开朗之情,俨然书中之长水矣!书如其人信斯言也” 。

开拓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空间

《王长水书迹》共收入作品72幅。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自强不息”是王先生的单篇墨迹,共64幅;“天下为公”是书写《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的长卷;“隐逸之宗”是书写陶渊明《桃花源记》的长卷;“孤篇横绝”是书写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长卷;“禅意人生”是书写唐玄奘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长卷。值得注意的,这些长卷基本上用行草和金文两种书体书写。

王长水先生创作的这些书法作品,呈现出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以及他对书法艺术的独特领悟。以其凝练灵动线条,描述出博大精深的内涵,个性鲜明,用笔简洁流畅,章法考究规范,刻画细致真切,意蕴深远隽永,无论谋篇造势,还是笔墨渲染,都显出娴熟的艺术功力。

《王长水书迹》中,半数是行草书。他书写的是白居易的《遗爱寺》,用墨或淡或重,字与字之间,线条时断时续,似山涧小溪潺潺而来,突突曲曲,浓墨与飞白交替,或隐或现,书法意象飞动如流云变幻。润枯相间,点画映带分明,笔锋八面,尽显一派天籁。在书法意象的营造上,书者有意突出诗歌意象的空明与流动感。

另一长篇行草《春江花月夜》,起笔恢弘,收势洒脱,彰显书者的气度和和雄健的笔势;点画含筋裹骨,转折圆润流畅;淡墨虚白之处,隐隐透着恬淡情致与自然生机。线条墨色淡不浮薄,浓不呆滞,把书画之笔融通于晋唐法帖。其清新与雄健之风姿,令人有清风入袖,明月与怀之感。行草意象传达的情致而言,张若虚的意境,王维的空灵、陶渊明的超然、孟浩然的飘逸、李白的豪放,一一寄托于笔墨之间,书者巧妙地把雄健与清丽两种情致揉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调和之美。书者心有墨色,魂有线迹,虚灵剔透,书法意象传达出他对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帛书书法,学界对帛书书法研究比较单薄。王先生借助现有资料,追踪最新出土发现,对汉代帛书研究较早,用力较勤。譬如他对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就有独到的见解,受其影响较深。收入《王长水书迹》的帛书《金石之寿》和《荀子<法行>》堪称精品。书者撷取帛书的绵绵神韵,融入隶属的雍容和穆的元素,点画间吸收行草的元素,书法意象力求圆融。字的结体偏长方体,字与字之间,点线呼应,回环畅达,疏疏朗朗,绰约风姿尽显端庄灵动。收入这部作品集中的帛书作品有多幅。这些作品最能体现王长水在书法方面的探索与创新精神:师法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在创作中解放思想,张扬自由个性,作品因此少了古代帛书的呆滞,多了现代书者的灵巧之趣。   

现代甲骨文、金文书法不断有人问津,但要想进入大境界,不仅需要书者对甲骨文、金文有独到的研究,还要在其他书法艺术方面有深厚的功底。王长水先生两者兼得。近年来,他在甲骨文、金文书法方面创作颇丰。《王长水书迹》中的甲骨文、金文书法作品占全书的五分之二之多,有一千四百七十多字,在当今书法创作中不可多见。其中一幅《临殷墟契文》,书者利用质朴天然的写意线条,在字的造型上给人以和谐与平衡的感觉,书法意象突出穆与宁静氛围,既体现了远古先民的古朴原始的情调,又具有现代人兼容多元的审美意识。金文作品《<大戴礼记>主言句》以横幅书写,四字一行。书者用笔或轻或重,跌宕多姿,使那些厚重苍茫的线条隐隐透着远古遗风。字的结体严禁整饬,但又看似漫不经心,任意挥洒。作品整体意象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尽显恢宏、朴拙之趣。从这些作品来看,他是用现代学着的审美眼光,发掘甲骨文、金文的内蕴之美:一方面,通过模仿铭文的线条,发展传统书法艺术的技巧和表现力;另一方面,追求铭文雄浑恣肆的结体方式,拓展传统书法艺术的审美空间。从这种意义上说:王长水先生的艺术探索,打破了甲骨文、金文的书法的沉寂天地,充分发挥了毛笔在宣纸上的书写特征,既有用笔轻重、起伏,行笔的节奏,又有墨色的渗化与浓淡、润燥的不同,以达到金文书法线条的立体感。完成了甲骨文、金文书法的现代转型。这就是王长水先生在中国现当代书法史上的突出贡献。

反思,乃是救助中国现代书法的一剂良药

     探索与创新需要艺术家甘于寂寞、孜孜求道的精神;而摒弃浮华与喧噪,才有艺术的炉火纯青。2001年,王长水先生大病一场。度过这场生死劫,他幽默地说:“我是死过一次的人,可是天堂不喜,地狱不收,是佛祖把我打入另册。”他以超然于名利姿态面对滚滚红尘,艺术世界的天空便是格外明朗。

王长水先生是一个有良知的书家,一个有忧患意识的文人。他的《近十年书学研究话短长》、《我的书法观》、《以科学发展观反思当代书法的“热潮”》、《典范就是典范》、《绝望与希望》等文章,就是对当代书法的一种对自身、对历史、对国家的忠爱与把持。王长水先生的肺腑之言,其诚可鉴。他将自己在这几十年的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总结。他能站在高处看清实况,从全局看透本质。

“人生无常,一切本空”,唯有艺术是他的至爱。在《绝望与希望》一文里,他对于现代书法艺术处境进行了冷静的反思与审视——

“我似乎懂得了我们不能再以‘传统’的阿Q精神来衡量书法的历史。因为阿Q只知道过时的‘老子’与未时的‘儿子’,却不知道自己的可怜的处境,这处境就是稀里胡涂地被送上了断头台。我们现代书法的处境是什么?处境是近百年来文化历史屡遭破坏,造成了文化上的长期断代和阻隔,书法赖以生存的环境,特别是文化根基‘如同釜底抽薪’。没有根基的书法,就像是‘一碟绿豆芽’,怎能使它成长壮大?怎能与历史的任何朝代相比?就是与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也无法相比。我们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与别人比高低。”

王长水先生认为:“人生是一种责任。我们对书法的责任,是让书法沿着健康的路子成长,让书法一代一代承传下去。”而当今的中国书法艺术似乎处于悬崖边上。他大声呼吁:“假若我们还不想掉下去的话,反思,乃是救助中国现代书法的一剂良药!”

王长水先生认为当代书法的复兴,反思是一面镜子,照亮人的心境;反思是一盏明灯,指引人的心路。不仅需要书法爱好者进行反思,教育、文化部门也得反思。反思的目的是让当代书法多一些文化色彩,书法多一些文化韵味。艺术无止境,希望在高峰。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3:2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七绝·集陆游与甲骨文字暗合诗句

少年射虎南山下,日暮归来月色新。

老去功名无复梦,天公还我水云身。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7-29 13:24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3: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七绝·莲花山

家山新甫多游客,雨后林幽百鸟鸣。

万木无声向天绿,黄昏犹见丽人行。

“甫”,从屮,从田。当为“圃”之初文,后隶定为“甫”。所书多一横画。“客”字不妨采用郭沫若一家之言,虽然未取得共识,毕竟是有所依据的。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4: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七绝·忆旧游

林密天高白云少,登山咏句愧无才。
风光入目皆如画,旧燕回归成对来。

“密”,卜辞以“宓”为“密”,所书字形从二戈,为商甲所无,好在与《周原甲骨初探》22片字形相同。其他字也有取自商代甲骨者,故全书不能冠以“集殷墟甲骨文字”。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11-7-29 14:04 编辑 ]
顶部
听雨轩主
注册会员
Rank: 2Rank: 2



UID 89165
精华 14
积分 387
帖子 113
威望 274 点
阅读权限 5
注册 2011-3-25
来自 北京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7-29 14: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傻眼了!学是学不来了,只好羡慕一下下~~~~~~~~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1-29 16:07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9108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