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标题: [转贴] 罗子诗话(请勿跟帖)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6 23: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罗子诗话(请勿跟帖)

001首先不能否认,这是一首有生命力的诗歌,立意高远。盲者奏出的琴声飘进了有心人的心坎里,经过宽阔的胸怀这个音箱产生更大的共鸣,穿透时空,感动天地,使人迸发出真善美。词句中意思隔的比较大,有些地方主谓宾的关系乱套,但稍微衬字就解决问题了,再一个,一些地方累赘了。这也是华文世界中(不是纯中文)写中文新诗的一个小瑕疵。诗最后两句我非常赞赏,媲美中国国字号的诗人水平。前面修改后建议推为精华!以上个见,如果有兴趣,再切磋!

——复余夫盲者琴声》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29 09:55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6 23: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原诗分行问题明天解决,然后删除这个说明。——无法删除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17 16:50 编辑 ]
顶部
罗贤生 (罗子贤生、hansen)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市井爱诗人


UID 4480
精华 103
积分 15731
帖子 6990
威望 8693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13
来自 深圳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6 23:5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Q
老爷子您就不要折磨我啦,我这骡子叫声还五音不全的,又怎会说诗话呢?!把这个贴删除吧,您可能不知道,诗话和诗人这两个名词在骡子心目中是何等重的分量。




随笔南洋心对月,寄情北斗自吟诗。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7 05: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08-1-6 23:59 发表
老爷子您就不要折磨我啦,我这骡子叫声还五音不全的,又怎会说诗话呢?!把这个贴删除吧,您可能不知道,诗话和诗人这两个名词在骡子心目中是何等重的分量。

我挺珍惜这些东西,是否删除,容我再考虑一下。至于诗人,按我的理解,一是写诗的人;二是层次最高的写诗的人,即能写出高深精辟费解的韵文的人,诗话就是这些人说的话,包括他们说的“吃了吗?”,大概没有你想的那么神圣吧。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17 16: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08-1-17 14:33 发表

002好诗共赏!心境与情境合一,乃心灵之作也。后两句不仅为诗语,更为入世经受沧桑后之醒世文。

——回复关山秋《秋日病养湖上所见有感》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22 11:14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21 1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七律·绍兴东湖游     文/日落冬

白云入水浣山巅,锦鲤飞纱舞碧天。
懒睡乌蓬睥半眼,斜窥绿柳戏娇莲。
千蝉对曲寻新恋,只影孤亭守旧缘。
百仞飞来画万卷,千秋荡过盼来年。

003——似有摩诘中期雅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首颌二联词秀调雅,颈联出句意新,对句深情,尾联出句豪情万丈,似有著壁成绘之功,结句寓意盈盈,寄托希望。纵观全诗,借景语道情语,过渡自然,收展自如,怎一个好字了得。
尾联出句画字若用藏字,和对句的盼字遥对,似乎可以增添不少情趣。另每句第五字皆为单字动词,稍嫌结构过于雷同,然瑕不掩瑜。以上管见,难窥全豹,唯以精华赏之!

[ 本帖最后由 罗贤生 于 2008-1-20 18:17 编辑 ]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22 11:16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22 11: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04其实个人感觉老干体有其积极的一面,在立意方面应该鼓励,与诗言志的出发点还是一致的,因为这个志字不仅要抒发个人的,还要有家国正义的,这样才不致于经常困在扭扭捏捏的个人圈子里,甚至像无端扮肚子痛那样呻吟着,这似乎可以套用大我与小我这样的词,诗词写自己写的很好也是小我。因此,高手们如果能够想办法将老干体弃其糟粕,既然老干体空洞,那就用合适的意象来填充,用所谓的诗味滋润,相信诗又多一枝奇葩!

因此,我就尝试用老干体的思路,加上一些所谓的诗语拼凑,奈何自己笔力不支,还不能够写出富有诗味的“新干部体”。

社会的人(包括诗人),都是活生生的,自然免不了应酬,老干体可以看成应酬之类。但应酬的得失又有两面性,诗兴是可以助兴的,我就恨我诗词功力不够,不能在人家喜庆的时候锦上添花,人家痛苦的时候雪中送炭,这些情景中,无非就是诗人的一首诗而已(多指精神文明方面)。当然好的作品还是离不开真善美三字,能得三字其一的作品,再合韵律(其实它就是音乐美加上规矩)我认为算好诗了。

现代诗人的清高似乎更要体现在人格的清高,应酬诗能够写出诗味,那才是高高手,文字的清高和人格的清高往往在生活中不是正比例的,这样的例子罗子见过不少。祝福师友在百花齐放的诗园里,欣赏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枝奇葩!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22 11:17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22 13: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05七律 炊烟之孤直(平水韵,2008年元月)

  直肠一挂敢称孤,
  不借春风上路途。——自豪自夸倒也形象,不酸,化典而出新意
  自是轻佻难任重,
  味兼寒暖惯凝污。——自遣反省,先抑后扬高招,可能是埋笔,挺“狡猾”
  神仙不食人间火,
  碳黑偏熏玉帝颅。——不出所料,偏字透露玄机,开始发骚
  一点酸甜麻辣苦,
  白云失笑视同无。——凝“污”到“白”云的变化,大义不需呐喊,油然而出,一个无字是精华:无乃无极,无极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狐狸成仙,一失笑也不同凡响

另:题目的孤直似乎是自身性情的写照。稍嫌一点:炊烟之孤直需要一个前提条件,诗里幸亏有不借春风四字权当有交代,否则容易给抓小辫子。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22 13:05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1-28 18:3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08-1-28 17:33 发表
七绝.咏物(普通话)

雪夜应邀邻家对弈,三局输二。按规罚酒三杯,病后
禁酒改罚诗一首,遂指缸内宠物为题,勉为之。

气静神闲势不凡,泰山压顶稳如磐。
谁言此帅善防首,一口突袭齿恁坚。  

【006】——题目似乎不能就用咏物两字吧?假如题目有龟字,那么至少七分神似。但我有一点谬论:动物界神似的种类其实不少,咏物诗的内容不能一目了然所咏之物,那在题目点睛还是不错的手法。人家知道您所咏之物再明晰您的立意,那时自然就会心一笑,或者随着您的思路或喜或悲。哈,我骡子就想写一首骡子或者老牛狐狸等等,奈何形象思维没打通,一直没下笔。——回复关山秋《咏物》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1-28 18:37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18 17: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原帖由 关山秋 于 2008-2-18 11:30 发表
丁亥重阳携妻再登紫金山感怀(新韵)

一径盘环入九重,扶筇携履漫攀登。
霜风渐劲峰颜老,晨霭徐收市景宏。
客久寂寥思远友,病余憔悴感寒枫。
回眸怅望雁鸣处,楚水吴山万里程。

【007】——起句景语暗蕴情语,九重似乎有双关之妙,不错的埋笔;颌联沉而不郁;颈联沧桑之感浓重,切合题目之感字;尾联结句甚好,颇见情之大度,切合题目之怀字。纵观全诗,展收自如,章法老道,情真味厚,余视为好诗之列。另个见:所怀之事或心志还有升华余地,可以再突出一些,明确一些,毕竟是个人感怀,无须太过拘谨。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18 17:09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18 17: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08】关于聘任特约评手的通告  

       鉴于本坛发表诗词以原创居多,且诗帖质量有一定水平,版主名额有限等情况下,为进一步活跃诗辞雅座气氛,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百家争鸣的论坛氛围,促进诗友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提升古典诗词创作、鉴赏水平,本诗坛自二00八年戊子元月始,定期聘任诗辞雅座特约评手。
       每位特约评手可随时在论坛点评每篇作品,其权限与版主相同,一样具有推荐作品高亮、精华的权力,推荐高亮、精华作品时,应写明较充足或简明而中肯的评点意见。当值版主在看到特约评手推荐意见时,应代其后台管理操作。另外,同一作品若有多位诗友推荐,理由充足合理,特约评手和版主应该听取意见,兼听则明,以利于发现好作品,共同欣赏。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18 17:32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20 1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09】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08-2-20 17:29 发表
初览已经感觉到声情激越,调寄中犹带一丝柔情。随吟一遍后,似乎有一股令人想穿越时空的冲动。词作堪赏堪嚼,唯待时间细细体会以尝真昧。

——回复梦蝶翁《满江红·“南水北调”处思源》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20 19:55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22 21: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0】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08-2-22 19:47 发表
五绝·蝴蝶兰

翩翩疑作蝶,风起竟飘香。
任捉乖乖等,可人何忍伤?

这首虽然在思想性来论,无甚高明之处,但作为咏图诗来讲,在文学艺术的角度看能够使人有美的享受。蝴蝶兰的特性以及人性化都写得维妙维俏,用短小精致的五绝来表达尤其难得。

——回复非非《五绝 题图两首》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22 21:15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24 13: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1】欢迎陶短房君驾临诗辞雅座。君之文采飞扬,引经据典,头头是道,旁读者遂感其气势之盛。然观古今论政之文亦多有偏颇之流弊,此章亦然,虽知此章意为论政而悯民生,尤有弹劾今之官事民事甚至当今所谓网络论坛之新霸风、新媚风之效。

——回复陶短房《 古风 鸣狐》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24 13:52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25 08: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2】
殆五十年矣。逝魂尚逐,秋意彷徨?莫相谑、单于已遁遐荒。沧桑。慨梁上隼,桑间雀,自在翱翔。应同醉、恣鼓呼歌舞,休自神伤。
能忘?当犹在耳,环殿刀戟铿锵。血痕新、更半敢不思量!汤汤。怅清波永,轻呜咽、浣我衣裳。休轻易、见弹坑存处,新奠壶浆?

——思路甚好,异国事物可以写得古风盎然,切入中华古典诗词的韵味实属不简单。现代人写诗词的确需要打开视界,也要走出去,天下不惟中华一国了,天下就是一个地球村乃至宇宙。丰富的素材有助诗词的创作。
个人感觉:既然思路已经打开,这阕中一些词语是不是可以写得更清爽一些呢?
另外:这句“血痕新、更半敢不思量!”“半敢”是“不敢”吗?(是“更半”,就是“半更”,更读“京”;此系孤调,填起来自然束缚多一些。——陶短房)

——回复陶短房《临江仙慢 布达佩斯》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25 09:00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2-29 09: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3】
无论写诗还是填词,对于押韵我只有一个想法:可以选择韵字的话,尽量挑一些和现代语音和谐押韵的字,否则,除感觉这韵字很切合自己诗词意境的,非它不可情况下,那才用它。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2-29 09:53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3-2 11: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4】赏《静夜思》再浅析美人剑君《百叶窗间月》

              文/罗贤生 2008.03.01

美人剑君作品《五绝·百叶窗间月》

百叶窗间月,
分辉几十行。
天书人不识,
哪句念家乡?

赏析:纵观今古,“望月思乡”之意象所蕴含的意味悠长深远,无论贩夫走卒或文人墨客,难计多少人为之动过情。诗歌中李白的“静夜思”最为家喻户晓,经久传诵,具有永恒之魅力。今人美人剑君再次以新的物象,明白如话的演绎了这个不朽的主题。咱们不妨将今古两作品一赏:

起句“百叶窗间月”和“床前明月光”有同工之妙:太白用的是“井床”,现用“百叶窗”。“百叶窗”之物象犹比“井床”有特色,它是一种用木条板斜叠成鳞状﹐能启闭透风和蔽雨蔽光的窗扇。由此望月,窗扇透出一行行的月光惹人遐思,尤显游子情愫。

这不,文思敏捷的诗人立即吟出“分辉几十行”之妙句,紧承起句,从“间月”到“分辉”毫无造作之弊,自然无痕。
“疑是地上霜”从冷色调生成意境,而“分辉几十行”则从形态切入到心态,几十行可以体会成念乡的情思。在欣赏整首诗后,回看方知这句是点睛之笔。

起承两句叙述的物象已显意境,那如何笔锋一转,开拓出更寥廓的意境呢?诗人于是天马行空,将“分辉几十行”比喻成天书,想象大胆却贴切,比“举头望明月”多了一分悬念空间。但“天书人不识”呀,有待结句阐释,真引人入胜。

相对转句的伸展,尾句“哪句念家乡”不仅是收与结,还将转句的悬念推向另一个新高潮,整首诗的主题游子念乡已经掷地有声。“低头思故乡”为朴实直述,“哪句念家乡”是在疑问中得到肯定。“哪”字更暗示游子在外处境的复杂心境,或喜或悲留待读者玩味。

      小结此绝句:流畅自然,字浅韵浓,章法得当,意象和谐。

虽诗无达沽,但诗应有“兴观群怨”之功能,成为好诗至少占这四字当中一字之席。窃以为这诗可占“兴、群”二字。尤其欣赏诗人用司空见惯的物象,用小学生也认识的二十个字,就非常清新朴素的勾勒出如此耐人寻绎的游子情,虽然它在思想性上还没有突破。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著名老诗人艾青就提倡过:诗要获得众多读者的共鸣,就必须让人读懂。美人剑君深谙此诗道也。我喜欢雅俗共赏的作品,自己是没什么鉴赏水平的诗词业余爱好者,但也美滋滋的读懂了这首诗。当然,言简意骇的风格只是诗法其一,我欣赏这首诗不排除有偏好之嫌,还望方家师友指正。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3-2 11:39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3-2 22:3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5】原帖由 罗贤生 于 2008-3-2 20:24 发表

丝的的,酒微微。此中多少已相违。
梅前一笑薄如怨,便有江城细雨霏。

——这里尤其精彩,遣词流畅,音节和谐,深得倚声之法,且蕴情浓厚。

——回复峻石《鹧鸪天·无力杨枝蘸月垂》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3-2 22:35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3-3 09: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6】
一曲离歌绕夜庭,婆娑风竹弄姿频,羁怀不忍怨秋声。
弦管悠悠萦旧梦,遥星闪闪动乡魂,凭阶独坐近三更。

小院玲珑锁紫薇,阑珊秋色减芳菲,佳期望断雁南飞。
叶坠疏篱霜菊瘦,箸斜玉案蟹螯肥,一壶新酒待谁归?

——一过眼就知道这两阕是高手所拟,诚如蝶翁所言:此牌前两句状景序物,后一句才言情抒怀。好词应该细赏,先高亮起来。

——回复关山秋《浣溪沙》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3-3 09:31 编辑 ]
顶部
李家三郎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UID 4241
精华 130
积分 80864
帖子 38467
威望 41786 点
阅读权限 100
注册 2007-10-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08-3-4 09: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017】原帖由 松风山月 于 2008-3-4 05:16 发表
这是两首均有重复用韵的词,第一首“春归何处”与“若有人知春去处”,第二首“暗消年少”与“白发又添多少”,不知古人为何这样做,特来请教几位版主老师。

您好,请教就客气了,互相交流即可。俺提一“个见”参考:近体诗律和绝押韵规则比较严格,所以不重韵,因为在有限的字数里重韵重字后,内容和思想的表达空间就更加少了。其他如古体诗、词曲则要求相对较宽,特别是曲,还特意重韵,造成回环的音乐美。词是倚声之作,所以有时候重韵也就不出奇了,特别是词家要表达的意思需要强调,重韵何妨?但个人不提倡上下句重韵,有利于听者听得明白一些。另外事情总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例如绝句里面的独木桥体,就将韵字重复三次,达到突兀,奇锋的效果,使人留下特别的印象,从而记住作者所要表达的特别的内容思想。您提供的两阕词中,其重韵的地方是有作者的意图的。
本人用韵法:能不重之则不重,须重者则重之。

——回复松风山月《求教》


[ 本帖最后由 李家三郎 于 2008-3-4 09:50 编辑 ]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3-24 04:28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4009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