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3 22:5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正书法:征求有关资料

当今新加坡书法界,不少资深的书法家都曾经在中正中学求学过。中正中学可以说是端蒙中学之外,为新加坡培育出最多书法家的学校,为新加坡书法做出了很大贡献。

很可惜,我们对中正中学有关书法老师、书法家的资料很少,网上根本没有资料可寻查。本人打算整理有关中正书法的资料,以在网上介绍。现征求正中校友及熟悉中正中学的人士,提供你们所知道的资料,或者在南阳网站上发表有关正中书法的文章,让我们这些非中正校友对中正书法有一些了解。

希望有心人士踊跃参与,共襄盛举,是为盼。

顿首顿首。
顶部
狮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02
精华 1
积分 1757
帖子 792
威望 96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5 11: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正中学从办校以来,就很注重学生书法的培养,除了聘请多位擅长书法的老师任教外,也已经在战前设有书法研究会,并在50年代两度举办了学生书法展。
根据我们手头上的材料,历年来在中正执教的书法家有刘楚材、胡超球、柳明诚、张丹农、吴得先、黄载灵、张瘦石、颜绿、陈洪、林惠瀛以及六十年代在该校任教的廖宝强、陈景昭等书法家。
中正在1966年再回复书法研究会活动,由廖宝强老师当导师,书法研究会中1967年毕业同学筹组了新加坡中华书画研究会(即今天新加坡书法家协会的前身)。
而目前活跃于新加坡书坛的中正校友有:林子平、徐祖燊、廖宝强、曾广纬、吕应遇、尹静培、江士豹、何钰峰、陈剑波、陈声桂、邱程光、梁振康等;曾经活跃一时,但目前退或暂隐书坛者有郑寿鹤、吕德安、杨应春、朱碧妹、杨庆盛等;已故者则有陈洪、杨伟群、卢芳稚、彭士灼、李金源等。
希望大家能够合力整理出有关一部中正书法沧桑史。

[ 本帖最后由 狮城 于 2011-9-19 11:22 编辑 ]




http://blog.sina.com.cn/u/3264278505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5 15:00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2 狮城 的帖子

谢谢,已贴到《南洋古今》一栏。能整理出一部有关中正书法史,是我们大家都盼望的。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5 19: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狮城 于 2011-9-15 11:45 发表
已故者则有陈洪、杨伟群、彭士灼、李金源等。
...

请问这是李金源先生写的吗?约十年前病人送的墨宝,还不知他已过世。。。


图片附件: [李金源] 李金源 - Copy.JPG (2011-9-15 19:20, 134.38 K)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5 21:0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如果是他的字,应该是他早期写的,因为我所接触他后期的书法,运笔缓慢,线条更加厚重。是的,他已经与今年初过世了。
顶部
卡保山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UID 51861
精华 5
积分 4812
帖子 2342
威望 2414 点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1-14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6 10: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5 运开 的帖子

谢谢,你们对书法界之事知之甚详,学习了。




最伟大的才能显示于自欺的能力之中

顶部
狮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02
精华 1
积分 1757
帖子 792
威望 96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1: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正中学书法研究会活动图片(1967)
当时由廖宝强老师担任研究会导师。

图片中当年研究会会员有潘和杰、郑寿鹤、彭士灼、刘永真等;当中站立者为廖宝强老师。



图片附件: 书法会1a.JPG (2011-9-19 11:12, 62.67 K)



图片附件: 书法会2a.JPG (2011-9-19 11:12, 56.61 K)





http://blog.sina.com.cn/u/3264278505

顶部
狮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02
精华 1
积分 1757
帖子 792
威望 96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1: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正中学书法研究会活动图片(80年代)
当时由陈洪老师老师担任研究会导师。



图片附件: 书法会5a.JPG (2011-9-19 11:14, 65.61 K)



图片附件: 书法会4a.JPG (2011-9-19 11:14, 55.61 K)



图片附件: 书法会3a.JPG (2011-9-19 11:14, 53.63 K)





http://blog.sina.com.cn/u/3264278505

顶部
狮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02
精华 1
积分 1757
帖子 792
威望 96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1: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转帖:

陈景昭先生
享有“新加坡艺坛拓荒者”的陈先生,1949年即移居新加坡,继续献身教育界。先生的书法各体具精,古雅浑朴。此外,先生也是收藏家,为后代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社会不朽”他既做到了,“精神不朽”他也不遑多让。先生对本地书坛后进的影响,既深且广。因为先生执教的中正总校,成了新一代书家的摇篮,新加坡中华书法代言人陈声桂教授就是最佳例子。因此,影响新加坡书坛的发展力量,谁能及陈景昭先生?         

此外,先生克勤克俭,任劳任怨的风范特别令人景仰。他的高风亮节,可从新加坡书法家协会为他而立的墓志铭中可见一斑:“我们相信,时代环境会转移,人类形骸会寂灭,但我们这位以严肃精神对待艺术,以慈祥态度对待后学的人,将如灿烂的星斗,永远照耀人间!”





http://blog.sina.com.cn/u/3264278505

顶部
hosp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40216
精华 0
积分 1177
帖子 578
威望 59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2-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2:4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听说张瘦石曾经在中正教过,所以也上载他的书法来与诸位分享。

张先生是我心目中新加坡书法第一人。

[ 本帖最后由 hosp 于 2011-9-19 12:49 编辑 ]


图片附件: colour couplet2 LR.jpg (2011-9-19 12:49, 50.49 K)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4:07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我写过介绍张瘦石的短文 http://icalligraphy.blogspot.com/2010/09/zhang-shoushi.html 如果有疏漏之处,请先生指正。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4:09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7 狮城 的帖子

这些都是珍贵的照片,谢谢分享。
顶部
hosp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40216
精华 0
积分 1177
帖子 578
威望 59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2-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4:3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运开 于 2011-9-19 14:07 发表
我写过介绍张瘦石的短文 http://icalligraphy.blogspot.com/2010/09/zhang-shoushi.html 如果有疏漏之处,请先生指正。

您在文章说“proper script”, 按我的理解是指楷书?但是张先生的作品正楷的不多,应该说我没看过。同文里中文介绍也没提到说张老有写楷书。张老肯定会写,但是他创作书法时应该没有或者很少写楷书。另外英文文章并没有提到篆书,而我们知道张老篆书也是他主要的创作书体。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5:48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3 hosp 的帖子

谢谢。文里的确没有提到楷书,因为不知道他学哪一家的楷书,虽然一般上像他这样的书家,肯定有写楷书。我把篆书翻译成了Official Script (官体),有时也翻成 Seal Script。 有写到‘Proper Script' 吗?可能是笔误。通常我会把‘真书’翻成 Standard Script 而把楷书 翻成 Regular Script。 太多名词,写起来有时混乱。实在对不起。
顶部
hosp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40216
精华 0
积分 1177
帖子 578
威望 59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2-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7:0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我看错了,您用的是Official Script 。但是我没听说过把篆书翻译成Official Script (官体),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的理解是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比较官方的书体应该是馆阁体。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19:31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中文字体的英语翻译,的确不统一,有时还很混乱。例如行书,看来应是 Walking Style,但是很多时候看到的是 Running Script 或 Style。篆书也是一样,Official Script 或者 Seal Script. Seal Script 的译法问题是给人印象该字体就只是给印章用。据说小篆的确是秦的官方字体,所以就有了 Official Script 的译法。为什么把隶书译成 Clerical Script 呢,据说就有隶书是由佐隶(?)这个小官创造的。我对这方面所懂不多,只是当时为了网站的需要,略读一些英文书写的有关书法的书,看到什么写法就照用,结果是越用越觉混乱。奈何奈何。
顶部
hosp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40216
精华 0
积分 1177
帖子 578
威望 59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2-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19 20: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小篆的确是秦的官方字体,不国漫长的中国历史里,比较官方的书体应该是馆阁体。我只是提个建议。您也不要太在意。
顶部
运开 (简易居主人)
超白金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UID 108541
精华 84
积分 18042
帖子 8047
威望 9903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11-9-7
来自 新加坡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0 21:2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回复 #17 hosp 的帖子

注意到你提到小篆时说的是’字体‘,而馆阁体是’书体‘,那是很准确的。
顶部
狮城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1502
精华 1
积分 1757
帖子 792
威望 963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7-5-18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0 2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张教授的楷书,其实是魏碑体,尤在在经石峪金刚经、及郑文公碑上得力更多。
这件是金刚经集联的下联,原有上联:“经乃世宝”。

[ 本帖最后由 狮城 于 2011-9-20 22:36 编辑 ]


图片附件: 张瘦石4.jpg (2011-9-20 22:31, 50.9 K)





http://blog.sina.com.cn/u/3264278505

顶部
hosp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UID 40216
精华 0
积分 1177
帖子 578
威望 594 点
阅读权限 10
注册 2009-2-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9-22 10:1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QUOTE:
原帖由 狮城 于 2011-9-20 22:31 发表
张教授的楷书,其实是魏碑体,尤在在经石峪金刚经、及郑文公碑上得力更多。
这件是金刚经集联的下联,原有上联:“经乃世宝”。

哈哈!这张在我的手上。

TNN的,上联竟然已经遗失。把这张卖给我的人说他在救世军买到的,当时已经剩下下联。

[ 本帖最后由 hosp 于 2011-9-22 10:12 编辑 ]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6-11 06:03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903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