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南洋网



 
刘斌
特邀会员
Rank: 5Rank: 5Rank: 5Rank: 5Rank: 5
蜀中之人


UID 9451
精华 236
积分 14499
帖子 5805
威望 8677 点
阅读权限 50
注册 2007-12-7
来自 Shanghai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12-13 20:16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武汉爱与愁

武汉,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愁的地方。一个完全偶然的机会,我注册了某大学的现代中国文学博士学位课程。

学校安排张教授指导我的课题。坦白说,拿此课程一是兴趣、二是心里还有回国任教的打算,当时我已在上海大学城购了房--

开始,我选择的是诗歌与音乐的课题,并以研究现代新诗、尤其是新月派新诗为主,因当时我已开了一场以新月派诗歌谱曲的艺术歌曲音乐会--

可是,张教授觉得我的论文只着重在新月派诗歌方面会薄弱了一些,最后,我把题目定在了比较笼统的现代新诗与音乐的关系这方面--

第一次踏上去武汉的路。飞机到达后,我搭记程车去武昌,一路上看到武汉东湖的美景相当陶醉--

记程车在湖堤小路上辗转徘徊,很有杭州西湖的风味,可惜武汉东湖的景色缺乏杭州西湖的人文传说的支持,所以在知名度上差了很多--

到了大学后,住在学校的宾馆里,感觉还不错呢,在各部门办理了手续,也在图书馆里办了图书证--

当然,我只是短期在武汉会见教授,并不可能长期呆在这里,所以只是到处走马观花地看了一下--

黄鹤楼是武汉最出名的名胜地了,可惜游人太多,我只是稍微逛了一下,拍了张照片留念就是了--

古琴台也是,虽有那文人传奇,可游客一多,什么情趣也都消失得一干二净了,还怎么听古琴呢?

还是武汉的长江大桥够气派,风风光光地矗立在那几十年了,听说苏联大哥当年有指导过建设,怪不得憨憨厚厚、雷打不倒--

这年头,许多大桥建了到几年就被摧残到不像样,甚至倒塌也不奇怪,国内的大卡车通常也不遵守规矩,多重的货都敢载--

给我比较深印象的是湖北省博物馆,看到了著名的曾候乙编钟实物,还现场聆听了编钟的演奏--

张教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长者,一点都没什么架子,张太太也对我很不错,甚至在他们家吃饭--

张教授知道我有兴趣研究新月派新诗,还特意安排了车子去闻一多纪念馆,让我受益匪浅--

不久,我还比较顺利地写出了论文的开题报告,也得到了张教授和校方的认准,紧绷的心情终于暂时得到缓解--

没想到,学术的东西专研之下,才知道学海无边。我的课题太大,要学的实在太多,且不少理论相互不匹配,令我难以应付--

更重要的是,我本来就因原来的作曲专业在新嘉坡难以发挥,而暂时以指挥学校乐队作为暂时过渡,期望有朝一日还是回中国发展--

可偏偏这指挥工作也慢慢作出了成绩,不断地取得了全国比赛的最高荣誉金奖,连带着公司的业务也蒸蒸日上--

命运就是那么奇怪,有时拼命努力也没成果,有时误打误撞却无心栽柳柳成荫,工作一下子忙得不得了,圈子里的人大多忘了我是作曲家--

再说我也有一些私人事项需要管理,搬家也频繁,一时根本没时间和兴致去写论文了--

几年下来,郁闷是有的,我以往一直希望这辈子能完成博士学位,好对自己有所交待,也为将来奠定更好的发展基础--

可就目前来说,回中国发展已不在我考虑范围,在新嘉坡发展完全不需要此学位,剩下的理由只是为了自己爽一下--

爽的代价挺高,我至今还在掂量中,时常为此烦忧不已,也不太好意思联络张教授--

武汉,是一个让我又爱又愁的地方。未来的路上,我还不知道要如何选择?

只有一点是肯定的,武汉绝不是我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我会不停地反省自己,反省的结果且听下回分解!

附件:

Picture 1449  [时间:2012-12-13 20:28]




UFO2012
http://www.sgwritings.com/9451

顶部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3-12-2 17:05

    本论坛支付平台由支付宝提供
携手打造安全诚信的交易社区 Powered by Discuz!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436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随笔南洋网 - Arch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