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 17:52:07
来源:台湾日月谈
文/陆询(凤凰网《台湾日月谈》特约作者)
首发于凤凰新闻客户端
“台湾若不加入RCEP,在亚洲会变得和朝鲜一样。”这是2016年国民党前主席朱立伦的喊话。4年过去,言犹在耳。11月15日,当包括中、日、韩、澳洲、新西兰及东协10国等亚太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之际,台湾传统产业为无法加入这个占全球GDP超过3成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发出哀鸣。再加上蔡当局过去紧密依靠的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下台,“台美”关系何去何从仍在未定之天。沮丧的11月,恐将成为台湾在下一轮国际政经赛局中被孤立和边缘化的开始。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4059_w1000_h562.jpg
RCEP明年生效后,亚太区域15个成员国的整体关税废除率高达91%,总体人口超过20亿人、经济规模将近2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对台湾产业在全球竞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当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时,2010年9月先和中国大陆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Cross-Straits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ECFA);2014年初宣示台湾要加入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并设定当年是推动融入区域经济整合的关键年。
台湾以出口为导向,可说是经济的命脉。无论加入以美国、加拿大为首的“美国队”TPP,或以大陆主导的“中国队”RCEP,都同等重要。最理想的状况是双轨并行,尤其RCEP占台湾贸易总额56.31%,比TPP占台湾贸易总额34.82%,更具吸引力。但事与愿违,当2016年民进党蔡英文上台后,随着两岸关系冷冻,推动台湾加入RCEP和TPP,只是蔡英文在就职演说里的一句口号,随后4年多的时间,蔡当局与RCEP成为两条平行线。
然而,经历8年谈判,当RCEP完成签署后,面对传统产业者的忧心忡忡,蔡当局上上下下却视而不见。不但未对过去刻意忽略推动加入RCEP的工作道歉外,还意图淡化台湾产业未来可能蒙受的损失,甚至干脆把问题归咎于中国大陆。
RCEP完成签署后隔天,“经济部长”王美花、“财政部长”苏建荣在“立法院”表示,RCEP只对台湾的钢铁、机械、塑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影响较大;而且台湾对RCEP中有7成国家免关税,之前就已分别签定FTA,评估关税减让从现有的90%提升至92%,仅2个百分点。王美花更直接说,“RCEP自由化程度比较低,对台湾短期影响不大。”一番说法,让业者的心在淌血。
备受蔡英文重用的“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总谈判代表邓振中则声称,台湾在RCEP刚开始形成时积极寻求加入,但大陆鼓励香港参与,要以“一国两制”模式造成台湾加入的“障碍”,以致蔡英文上台后,才转而以加入“高标准自由化”的TPP为目标。但特朗普2017年宣布美国退出TPP,随后在日本积极推动下,将TPP改名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
然而,CPTPP早于2018年12月30日就生效了,事实证明没有中国大陆的CPTPP,台湾一样拿不到门票。邓振中的说法,更映证蔡当局根本从来没有争取加入RCEP的意愿,更别谈曾经为之付出努力,但现在却要业者和台湾人民吞下苦果。蓝营人士痛批,“现在蔡当局愧对台湾人,又重新高喊要加入CPTPP,宣称因为大陆不是CPTPP成员,台湾顺利加入的可能性极高,这不是欺骗是什么?”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0A59_w1080_h710.jpg
对于王美花、苏建荣认为,RCEP有7成国家免关税,对台湾的影响不大,也被马英九当局前财经官员打脸。他分析,这主要是因为WTO会员国都签署了信息技术协定(ITA),以及两岸签署了ECFA,台湾和RCEP员国间的贸易额才有7成是零关税,而且是属于通讯产业。另外3成属于传统制造业、服务业及农渔业等,都会受到RCEP不小的冲击。
中华经济研究院也分析,因台湾邻近的中国大陆、日本及韩国都已加入RCEP,非零关税占比28%、平均关税达7%。对台湾机械、纺织、金属、化学品和塑化品等产业的出口产值影响,预估达548亿美元,实际课税达38亿美元。此一结果必然影响产业未来在全球的布局,以及和对手在国际商战上如何公平竞争?
更严峻的挑战是,未来传统产业者如何应对RCEP关税的不利待遇,以及可能引发相关产业的失业人口增加?负责产业经济政策的王美花被“立委”质询时,拿不出任何解决方案带领业者度过危机,竟然叫嚣:“对台湾来说,RCEP的签署并不算失败,如果加入RCEP必须遵守‘九二共识’,必须遵守‘一国二制’,我们人民能够接受吗?”
据了解,蔡当局内部已召开RCEP应对会议。为避免民怨激化,一方面透过“财经部”会和亲绿的学者专家营造舆论,弱化RCEP的重要性和对台湾产业的冲击;另一方面由外事部门营造CPTPP比RCEP更值得台湾加入的氛围,转移焦点,并强调台湾已与CPTPP各成员国展开非正式互动,运用各项资源积极争取各成员国支持台湾加入,希望藉由燃起社会对CPTPP的期待,取代对RCEP落空的失望。
蓝营人士质疑,CPTPP自贸区11个成员国人口规模才将近5亿,总GDP超过11兆美元,怎么和RCEP相比?更何况美国新任总统拜登的外交政策是重回多边组织和自由贸易,未来是否重回CPTPP仍有待观察;但蔡当局为了要重启“台美”贸易谈判,主动拿开放瘦肉精美猪、美牛为筹码,未来要加入日本领导的CPTPP,“请问要拿开放日本核灾地区的食品为交换条件吗?”
https://x0.ifengimg.com/ucms/202 ... 7B8C_w1280_h720.jpg
曾在马英九执政时担任“经济部长”的尹启铭提醒蔡当局,当初是两岸签订ECFA后,国际其他国家看到两岸关系稳定,包括日本、新加坡、新西兰等国才陆续和台湾洽签FTA。尹启铭认为,“没有ECFA,台湾也不会有加入RCEP、CPTPP的机会”,而且CPTPP中有7个成员国和RCEP是重叠的,两岸关系的因素更加重要。若蔡当局还不能看清不利于台湾的处境,当台湾被阻挡于RCEP、CPTPP之外,注定在全球经济整合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