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淡在另一个帖子说:
(引用我的话)现在就是家属同意,政府也要听取全体民意。李先生的历史不是一个人家的,是全新加坡的。
(还是引用我的话)这句话是我说的。我现在还敢把它说一遍我尊重李光耀家人的意愿,不过他们肯向全新加坡人说明这个决定的原因,希望新加坡人尊重他们的意愿,不是听取民意的一个表现吗?。况且这个论题不仅在这个论坛上讨论,还在报纸上讨论,媒体还搞网上投票,不是探求民意的过程吗?
(扯淡开始胡说了)李显扬和李玮玲医生发出声明,不过他们什么时候代表政府了?
小丑的逻辑混乱导致得胡言乱语了。
------------------------------------------
我讨论的李光耀的故居要不要保留改成纪念馆的问题。纪念馆不是政府来建,谁来建?政府要听民意,也要尊重李光耀的家人。最后的决定是按照李光耀的遗嘱拆了,提到政府有什么不对?
如果故居这事这么简单,只是李光耀家人的事,那么李显扬就不需要发出声明了。网上那么多人讨论故居的事情,都是胡言乱语了?
我再把今天联合早报的新闻给你列一遍:
建国总理李光耀生前立了遗嘱,坚持他死后拆掉位于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家。昨天,他的遗嘱执行人及信托人——次子李显扬和女儿李玮玲医生发声明表示,将按照遗嘱执行父亲遗愿。
李光耀是在2013年12月17日立下这份遗嘱,他在遗嘱中写道:“这是我的愿望,也是亡妻柯玉芝的愿望。在我过世以后,我欧思礼路38号的住家必须即刻拆除。如果我女儿玮玲选择继续居住,那么房子必须在玮玲搬出后即刻拆除。关于拆掉房子,我要求我每一个孩子务必执行我们的愿望。”
李玮玲和李显扬在声明中说,父亲曾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这个愿望,包括在《李光耀:新加坡赖以生存的硬道理》一书里。此外,父母亲也私下在多个场合向子女表达同样意愿。父亲甚至在遗嘱中注明“这个公开过的愿望保持不变”。
两姐弟表示,父亲清楚知道一些人希望保留他的住所,但他一直坚持初衷。李光耀因此也在遗嘱中说:“如果我们的子女因法律的修改或因各种规则和条例约束而无法拆除房子,那么我希望除了我的子女、他们的家人及后代子孙以外,房子绝不对外开放。”
李玮玲和李显扬表示,他们有作为遗嘱执行人的责任及作为子女的道德义务,须严格执行李光耀的遗嘱。
他们说:“家父为服务新加坡人民而奉献一生,我们希望国人能尊重他的遗愿。”两人也感谢国人对李光耀的爱戴与尊重,他们为此深受感动。
李光耀因严重肺炎住院超过六周后,于3月23日凌晨与世长辞,享年91岁。
李光耀辞世后举国哀悼一周期间,超过165万人到国会大厦和全国社区悼念处向他致敬。不少人过去几周也提议以不同方式纪念李光耀,包括保留他住了一辈子的居所,让世世代代新加坡人参观。
有网民联署希望改建为公共博物馆
有网民还在网上发起联署,希望将李光耀故居改建为公共博物馆,让公众参观,也借此灌输爱国精神及培养国家凝聚力。网民表示,房子一旦拆除就无法逆转,因此希望政府三思而行。
欧思礼路38号房子在100多年前建造,它可说是李光耀生命中最重要的坐标。
李光耀自1940年代起就住在这里,三个子女——李显龙总理、李玮玲和李显扬,也都在此长大。
这个居所在新加坡争取自治和独立的建国历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行动党1954年成立前,创党成员多次聚集在屋内地下室开会,商讨党名、党徽、理念和新加坡的未来,因此这里可说是行动党的诞生地。
不过,李光耀在《硬道理》中说,由于他住家邻近的屋子都不可以建高,拆屋后该地段就可以改变规划,把屋子建高,土地价值也会提升。
他也指出,这栋屋子已经老旧,虽然柱子还稳,但墙壁已龟裂,要保留及维修将花费不菲。
国会今天复会,几位议员将提出纪念李光耀的方式。西海岸集选区议员胡美霞将提议,将每年的一天定为建国元勋日(Founder’s Day),提醒新加坡人建国历程的艰辛,并反思国家的价值观与原则。
她昨晚受访时说,能理解新加坡人为什么希望保留李光耀故居,但国人应尊重李光耀的遗愿。李显龙总理今天预料也将在国会针对老屋子如何处置发言。
- See more at:
http://www.zaobao.com.sg/news/si ... thash.8ooM6REm.dpuf
仔细看看新闻稿。李显扬也说他父亲生前注意到了国人希望保留故居的想法。你说李显扬不能代表政府,那么最后一句话,李显龙总理今天预料也将在国会针对老屋子如何处置发言。李显龙能不能代表政府?在国会发言算不算政府决定?
呵呵,你跟我咬文嚼字。你还是一个瞎子毛病没改啊,看到一句对你有用的就抱出来,不会看全文的。

你跟我谈逻辑,你先学会把一个帖子看完再说,瞎子!和VIP一样没长进。
[
本帖最后由 集美 于 2015-4-13 11:24 编辑 ]